CN201592814U - 具有可再揭模内标签的容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可再揭模内标签的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92814U
CN201592814U CN2009202622155U CN200920262215U CN201592814U CN 201592814 U CN201592814 U CN 201592814U CN 2009202622155 U CN2009202622155 U CN 2009202622155U CN 200920262215 U CN200920262215 U CN 200920262215U CN 201592814 U CN201592814 U CN 2015928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mold
separated part
compression molding
adhesion co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6221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桂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F International Group Limited
Original Assignee
吴桂谦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吴桂谦 filed Critical 吴桂谦
Priority to CN20092026221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928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928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9281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可再揭模内标签的容器,包括模内标签,所述模内标签与所述容器通过吹瓶加工工艺模压一体成型,所述模内标签设置有当所述模内标签模压成型粘附后可再揭开的分离部,所述分离部至少有一边设置在标签本体的一条边缘上。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可再揭模内标签的容器,由于分离部具有粘附强度小于模内标签所具有的粘层的粘附强度的粘层,模内标签通过吹瓶加工模压成型后也可以与容器相分离。

Description

具有可再揭模内标签的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可再揭模内标签的容器。
背景技术
在吹塑成型制造中,将标签粘贴在金属模的内表面上,随后进行合模、吹塑成型,将标签粘附上制成的容器表面上的工艺叫做模内贴标工艺。模内贴标工艺与传统的制成后再贴标的工序相比,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及成品率,而且能够大幅减少企业的管理成本及人工成本。
现有的通过模内贴标工艺制成的容器,容器模压上的标签的表层通常压制有没有经过任何工艺处理的单一粘层,这种粘层在模压成型时所产生的粘附强度是基本相同的,同时对制成品具有较大的粘附力,模压成型后即不能再将此标签与容器分离,无法满足模压成型后需要对标签与容器相分离的市场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再揭模内标签的容器,通过吹瓶加工模压成型后也可以再将标签与容器相分离。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可再揭模内标签的容器,包括模内标签,所述模内标签与所述容器模压通过吹瓶加工工艺一体成型,所述模内标签设置有当所述模内标签模压成型粘附后可再揭开的分离部,所述分离部至少有一边设置在所述标签本体的一条边缘上。
所述分离部与所述模内标签相接的端部边缘具有易于将所述分离部再揭开的切口。
所述切口呈锐角状;所述分离部与所述模内标签相接的端部边缘自所述切口的角尖延展设置相互平行的易撕线,所述易撕线为间断的切痕或暗切痕。
所述分离部具有第一粘层和第二粘层,所述第一粘层压制在所述分离部开设所述切口的端部的一侧表面上,所述第一粘层模压成型粘附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粘层模压成型粘附强度。
所述第二粘层模压成型粘附强度小于所述模内标签的粘层的模压成型粘附强度。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可再揭模内标签的容器,由于与容器通过吹瓶加工模压一体成型的标签设置有当所述模内标签模压成型粘附后可再揭开的分离部,又由于分离部具有粘附强度小于模内标签所具有的粘层的粘附强度的粘层,模内标签的分离部在外力作用下很容易形成一个小范围的揭开区域,模内标签即使通过吹瓶加工工艺模压成型后也可再将标签与容器相分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具有可再揭模内标签的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具有可再揭模内标签的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具有可再揭模内标签的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可再揭模内标签的容器的模内标签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可再揭模内标签的容器的模内标签的分离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可再揭模内标签的容器包括容器8和模内标签1,模内标签1与所述容器8通过吹瓶加工工艺模压一体成型。
模内标签1设置有的当所述模内标签通过吹瓶加工工艺模压成型粘附后可再揭开的分离部2,所述分离部2至少有一边设置在所述标签本体1的一条边缘上。模内标签1由多层层压材料制成,具体包括基层、印刷层和压制在基层和印刷层上的功能层,功能层可根据实际的具体需求单一或全部的压制在基层或印刷层上,功能层具体包括抗静电层,抗氧化层、防油污层等等,具体实施中,模内标签1的具体层数以及各层的搭配关系并不限定,可以是单一的基层,也可以是基层和多种功能层的复合。
分离部2位于模内标签1的端部边缘,为大体呈长方型的一个区域,这个区域的标签结构当其模压成型粘附后可再撕开,分离部2外的模内标签1区域当其通过吹瓶加工工艺模压成型粘附后不能或很难与制成品进行分离。
结合参见图2、图3、图4以及图5,分离部2具有易于将分离部2再揭开的切口22,切口22为两个,大致呈锐角状,相邻的设置在分离部2与模内标签1相接的端部边缘。    
分离部2的区域分别压制第一粘层24和第二粘层26,第一粘层24压制在分离部2开设所述切口22的端部区域表面上,第一粘层24模压成型粘附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粘层26模压成型粘附强度;第二粘层26模压成型粘附强度小于所述模内标签1所具有的粘层12的模压成型粘附强度。
分离部2与模内标签1相接的端部边缘自所述切口22的角尖延展设置相互平行的易撕线28。
优选的,易撕线28是间断的切痕或暗切痕,所述暗切痕指没穿透标签表面的半切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可再揭模内标签的容器进行吹瓶加工模压成型粘附在制成品表面时,由于分离部2具有粘附强度小于模内标签1所具有的粘层12的粘附强度的粘层,同时,分离部2靠近切口22的端部区域具有的第一粘层24的粘附强度小于或等于第二粘层26的模压成型粘附强度,因此,分离部2靠近切口22的端部区域在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向右的作用力F的作用下,很容易形成一个小范围的揭开区域,在作用力的持续作用下,分离部2沿着易撕线28继续揭开,直到将分离部2与制成品表面全部分离为止,优选的,分离部2在通过吹瓶工艺模压成型时的温度为170至210度。
值得说明的是,分离部2靠近切口22的端部区域压制的第一粘层24的模压成型粘附强度也可以设置成与第二粘层26的模压成型粘附强度相同,只要满足分离部2的模压成型粘附强度小于模内标签1所具有的粘层12的粘附强度即可,当然,第一粘层24也可不设置粘附强度,其模压后只附着在制成品的表面但并不粘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可再揭模内标签的容器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容器8的具体形状并不限定,只要满足其模压成型时具有可贴设模内标签1的区域即可;模内标签1分离部开设的位置并不限定,可以开设在模内标签的端部、中部和侧体等模内标签的任意位置,只要满足模内标签具有一当所述模内标签模压成型粘附后可再揭开的区域即可;分离部与模内标签相接的端部边缘也可不设置切口和易撕线28,并不影响具有可再揭模内标签的容器的实施;当然,易撕线28开设的位置和长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调整,例如,可二条横穿标签,也可由三条及边缘切口将分离部2围起。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可再揭模内标签的容器,由于模内标签设置有当所述模内标签吹瓶加工模压成型粘附后可再揭开的分离部,又由于分离部具有粘附强度小于模内标签所具有的粘层的粘附强度的粘层,模内标签的分离部很容易形成一个小范围的揭开区域,模内标签即使在模压成型后也可以将标签与容器相分离。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具有可再揭模内标签的容器,包括模内标签,所述模内标签与所述容器通过吹瓶加工工艺模压一体成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内标签设置有当所述模内标签模压成型粘附后可再揭开的分离部,所述分离部至少有一边设置在所述标签本体的一条边缘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再揭模内标签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部与所述模内标签相接的端部边缘具有易于将所述分离部再揭开的切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可再揭模内标签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呈锐角状;所述分离部与所述模内标签相接的端部边缘自所述切口的角尖延展设置相互平行的易撕线,所述易撕线为间断的切痕或暗切痕。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可再揭模内标签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部具有第一粘层和第二粘层,所述第一粘层压制在所述分离部开设所述切口的端部的一侧表面上,所述第一粘层的模压成型粘附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粘层的模压成型粘附强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可再揭模内标签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粘层的模压成型粘附强度小于所述模内标签具有的粘层的模压成型粘附强度。
CN2009202622155U 2009-12-29 2009-12-29 具有可再揭模内标签的容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15928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622155U CN201592814U (zh) 2009-12-29 2009-12-29 具有可再揭模内标签的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622155U CN201592814U (zh) 2009-12-29 2009-12-29 具有可再揭模内标签的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92814U true CN201592814U (zh) 2010-09-29

Family

ID=42774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62215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592814U (zh) 2009-12-29 2009-12-29 具有可再揭模内标签的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9281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2909A (zh) * 2010-12-09 2012-07-04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标签及标签打印机
CN111091752A (zh) * 2018-10-24 2020-05-01 深圳正峰印刷有限公司 一种异型大电池包覆标签的成型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2909A (zh) * 2010-12-09 2012-07-04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标签及标签打印机
CN111091752A (zh) * 2018-10-24 2020-05-01 深圳正峰印刷有限公司 一种异型大电池包覆标签的成型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29472A (zh) 转印膜以及具有纹路的外观件的制作方法
CN201592814U (zh) 具有可再揭模内标签的容器
CN101683758A (zh) 模内装饰成型方法
CN101777284A (zh) 一种模内标签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1856858A (zh) 形成具有微结构的模内装饰模制品的方法及其模制品
CN201638474U (zh) 模内标签结构
CN101856856A (zh) 模内成型立体花纹的方法及其模制品
JP5129290B2 (ja) インモールド加飾成形方法及び成形品
CN210489053U (zh) 一种模内标签
CN102615882B (zh) 具有图案的复合材料外观件及其制作方法
CN203185582U (zh) 复合型金属键盘及其注塑模具
CN203165965U (zh) 一种电池盖及电子产品
CN202412677U (zh) Pet吹瓶贴标一体机
CN202088399U (zh) Iml片材反包边注塑模具
CN202713393U (zh) 一种手机玻璃后壳倒扣装置
CN201457951U (zh) 复合扎带
CN102873816A (zh) 一体化注塑成型胶水筛选方法
CN202952604U (zh) 一种热弯pc及pc复合板材注塑件
CN201922479U (zh) 用于胶条生产线上的打孔装置
CN101301158A (zh) 一种免清洗容器类餐具的使用、结构与制造
CN202455405U (zh) 一种手机壳
CN101850592A (zh) 模内装饰成型方法及模制品
CN100355548C (zh) 塑胶件的粘合方法及由该方法制备的塑胶制品
CN104924533B (zh) 一种用于注塑产品的模内贴标装置
CN205386954U (zh) 一种3d金属膜镀膜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LAF DAILY CHEMICAL PRODUCT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WU GUIQIAN

Effective date: 2012121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218

Address after: 515000 LaFang industrial town, Xin Qing Road, 324 National Highway, Chaonan District, Guangdong, Shantou

Patentee after: LAF International Group Limited

Address before: 515000 LaFang industrial town, Xin Qing Road, 324 National Highway, Chaonan District, Guangdong, Shantou

Patentee before: Wu Guiqian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