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81027U - 用于处理河道污水的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处理河道污水的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81027U
CN201581027U CN2009202003653U CN200920200365U CN201581027U CN 201581027 U CN201581027 U CN 201581027U CN 2009202003653 U CN2009202003653 U CN 2009202003653U CN 200920200365 U CN200920200365 U CN 200920200365U CN 201581027 U CN201581027 U CN 2015810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many
hand member
aeration tubes
r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0036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敏叶
靳慧霞
胡明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2020036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810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810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8102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bstract

一种用于处理河道污水的净化装置,它包括框架(1)、有机物降解装置和脱氮除磷装置,所述的框架(1)分为左右两端,所述的有机物降解装置固定在框架(1)的左端,所述的脱氮除磷装置固定在框架(1)的右端。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有机物降解装置和脱氮除磷装置的组合式结构,在有机物降解装置中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的作用下,河水中有机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净化;脱氮除磷装置中的混装填料在菌液管提供有益菌群的吸附性能、离子交换性能和生物降解性能可去除河水中的氨氮和有机物。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实际使用效果较好、功能齐全可系统性净化处理、净化时间短及成本相对较低的特点。

Description

用于处理河道污水的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体修复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处理河道污水的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污水排放总量的不断增加,而污水的处理率未能同步增长,使城市地表水体接纳污染的负荷越来越大,大多数河道淤积严重,水流不畅,纳污容量越来越小,地表水体水质普遍处于国家地面水水质标准V类及劣V类之间。一些受到有机物严重污染的河流往往生物量低,氧亏值大,河流自净能力差,频频出现黑臭现象。
从发生黑臭的河道水体水质特点分析,其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氨氮等耗氧性污染物含量过高,并导致水体严重缺氧。水体发黑主要是吸附了黑色FeS、Mn等金属硫化物的悬浮颗粒;而水体发臭则是因为厌氧微生物对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转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硫化氢、硫醇、氨和胺等气态污染物。因此,在截除外源污染及清除沉积于水底的淤泥外,再通过工程技术对水体中现存的污染物进行就地净化是实现黑臭水体的环境质量改善和生态良性恢复的重要措施。
黑臭水体主要有物理修复技术、人工生物浮床技术和微生物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主要是通过引水清淤、机械除藻等措施,来排除水中的污染物,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体污染问题,在一段时间后,水体水质会还原为污染治理前的状态;而人工生物浮床技术利用水生植物与浮游藻类竞争水中的营养物质和水能来减少浮游藻类的,但是水生植物培养成长速度缓慢,处理效果短期内很难见效,并且存在着工程处理后的植物处理问题;现有技术的微生物修复技术利用特定的微生物吸附、转化降解水环境污染物,实现水环境净化、生态效应恢复,修复过程可自然、原位地进行,但是现有技术的微生物修复技术的装置比较单一,不是只有单独的生物接触氧化装置,就是只有单独的渗流式生物床,这样实际使用效果差,功能单一而无法实现系统性的净化处理,其净化时间较长,而且成本相对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际使用效果较好、功能齐全可系统性净化处理、净化时间短及成本相对较低的用于处理河道污水的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以上问题所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如下结构的用于处理河道污水的净化装置,它包括框架、有机物降解装置和脱氮除磷装置,所述的框架分为左右两端,所述的有机物降解装置固定在框架的左端,所述的脱氮除磷装置固定在框架的右端。
所述的有机物降解装置包括若干条绳索、若干个分别被绳索串联在一起的组合软性填料和固定在框架左端底部的多条第一曝气管,所述的若干个绳索分上下多层沿框架的长度方向固定,所述的多条第一曝气管的管壁左右两侧设有交叉的通孔。
所述的脱氮除磷装置包括两层的格网、混装填料、四个挡板、多条菌液管和多条第二曝气管,所述的两层格网上下分开设置在框架的右端,所述的混装填料位于两层格网之间,所述的四个挡板分别设置在框架右端的前后端端面、右端端面及右端底面,所述的多条菌液管和多条第二曝气管均设置在框架右端的底部,所述的多条菌液管和多条第二曝气管的管壁左右两侧均设有交叉的通孔。
所述的多条第一曝气管和多条第二曝气管的管壁左右两侧的通孔均为斜向上的通孔,且通孔的轴线与水平面成60°~75°的夹角。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有机物降解装置和脱氮除磷装置的组合式结构,有机物降解装置中的组合软性填料有利于吸附河流(湖泊)水中的土著微生物,并形成一层适应该水质的生物膜,不需要培育和引入外来的优势微生物,同时曝气管道使得河水的含氧量增加,使得微生物迅速繁殖数量急增,河水与该生物膜接触,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的作用下,河水中有机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净化;脱氮除磷装置中的混装填料在菌液管提供的有益菌群、第二曝气管曝气增氧的条件下,有益菌群附着在渗流式生物床上迅速增殖并在填料上形成生物膜,当河水经过这个渗流式生物床时,利用有益菌群吸附性能、离子交换性能和生物降解性能可去除河水中的氨氮和有机物。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实际使用效果较好、功能齐全可系统性净化处理、净化时间短及成本相对较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处理河道污水的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框架,2、第一曝气管,3、绳索,4、组合软性填料,5、第二曝气管,6、格网,7、混装填料,8、菌液管,9、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实例:
如附图所示的一种用于处理河道污水的净化装置,它包括框架1、有机物降解装置和脱氮除磷装置,所述的框架1分为左右两端,所述的有机物降解装置固定在框架1的左端,所述的脱氮除磷装置固定在框架1的右端。
所述的有机物降解装置包括若干条绳索3、若干个分别被绳索3串联在一起的组合软性填料4(为市售产品)和固定在框架1内左边底部的多条第一曝气管2(本例优选为两条),所述的若干个绳索3分上下多层(本例优选为三层)沿框架1的长度方向固定,具体是指各绳索3之间沿框架1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所述的多条第一曝气管2的管壁左右两侧设有交叉的通孔,且第一曝气管2的长度方向与框架1的长度方向垂直。
所述的脱氮除磷装置包括两层格网6、混装填料7、四个挡板9、多条菌液管8(本例优选为两条菌液管)和多条第二曝气管5(本例优选为两条),所述的两层格网6上下分开设置在框架1的右端,所述的混装填料7位于两个格网6之间,所述的混装填料7是指煤渣陶瓷混装填料,所述的四个挡板9分别设置在框架1右端的前后端端面、右端端面及右端底面,附图中未示出框架1右端后端面和右端底面的挡板9,所述的多条菌液管8和多条第二曝气管5均设置在框架1右边的底部,所述的多条菌液管8和多条第二曝气管5的管壁左右两侧均设有交叉的通孔,且菌液管8和第二曝气管5的长度方向均与框架1的长度方向垂直。
所述的多条第一曝气管2和多条第二曝气管5的管壁左右两侧的通孔均为斜向上的通孔,且通孔的轴线与水平面成60°~75°的夹角(附图中未示出)。
使用时,将组装完成后的本实用新型放入河道中,河水如附图中所示的箭头方向,河水首先经过若干个充填经特殊加工后的比表面积极大并被若干条绳索3分别串联的组合软性填料4组成的有机物降解装置区,并在框架1左端底部两条第一曝气管2的作用下,将溶解氧控制在3.0~4.5mg/L,组合软性填料4吸附河水(湖泊)中的土著微生物,形成一层适应当地河水水质的生物膜,则不需要培育和引入外来的优势微生物,有利于降低成本,同时随着组合软性填料4生物膜上的微生物量的增加,具有切割空气气泡作用,提高了溶氧传达效率,节省曝气运行费用,且河水与生物膜广泛接触,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的作用下,河水中有机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初步净化;接着河水进入使用煤渣陶瓷混装填料的作为混装填料4形成渗流式生物床的脱氮除磷装置区,煤渣和陶瓷主要是用来作为生物载体,煤渣和陶瓷混合填料,掺混比例为煤渣50-70%,陶瓷30-50%填料,设置的两个格网6的规格为长度1.2~1.6m,宽度按照待处理河段宽度确定,两个格网之间的距离为0.8~1.1m,并且最上面的格网6与框架1最上端设0.2~0.3m的保护高度,由于四个挡板9分别设置在框架1右边的前后端面、右端端面及右端底面,所以此处河水的流速小,因而水体溶氧量很低,为了提高处理效率,通过框架1右端底部的两条第二穿孔曝气管5对向河水进行间歇式曝气,溶解氧控制在2.0~3.5mg/L,则通过两条菌液管8提供的经过原水培养的有益菌群利用其吸附性能、离子交换性能及生物膜性能去除河水中的氨氮和有机物,从而实现对河道污水净化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还允许有其它的变化,如组合软性填料可以是市售的其它形状的产品,绳索的固定方向与框架的长度方向垂直,绳索沿框架长度方向设置三层或沿框架宽度方向设置三层,将框架的底面全部铺上挡板等等。

Claims (4)

1.一种用于处理河道污水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框架(1)、有机物降解装置和脱氮除磷装置,所述的框架(1)分为左右两端,所述的有机物降解装置固定在框架(1)的左端,所述的脱氮除磷装置固定在框架(1)的右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河道污水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物降解装置包括若干条绳索(3)、若干个分别被绳索(3)串联在一起的组合软性填料(4)和固定在框架(1)左端底部的多条第一曝气管(2),所述的若干个绳索(3)分上下多层沿框架(1)的长度方向固定,所述的多条第一曝气管(2)的管壁左右两侧设有交叉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河道污水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氮除磷装置包括两层的格网(6)、混装填料(7)、四个挡板(9)、多条菌液管(8)和多条第二曝气管(5),所述的两层格网(6)上下分开设置在框架(1)的右端,所述的混装填料(7)位于两层格网(6)之间,所述的四个挡板(9)分别设置在框架(1)右端的前后端端面、右端端面及右端底面,所述的多条菌液管(8)和多条第二曝气管(5)均设置在框架(1)右端的底部,所述的多条菌液管(8)和多条第二曝气管(5)的管壁左右两侧均设有交叉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处理河道污水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条第一曝气管(2)和多条第二曝气管(5)的管壁左右两侧的通孔均为斜向上的通孔,且通孔的轴线与水平面成60°~75°的夹角。
CN2009202003653U 2009-11-04 2009-11-04 用于处理河道污水的净化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810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003653U CN201581027U (zh) 2009-11-04 2009-11-04 用于处理河道污水的净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003653U CN201581027U (zh) 2009-11-04 2009-11-04 用于处理河道污水的净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81027U true CN201581027U (zh) 2010-09-15

Family

ID=42723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00365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81027U (zh) 2009-11-04 2009-11-04 用于处理河道污水的净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8102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23844A (zh) * 2012-11-20 2013-02-13 安徽国祯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兼氧污水处理设备
CN109574252A (zh) * 2018-12-29 2019-04-05 武汉市鄂正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小流量水体的开放式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10862155A (zh) * 2019-12-26 2020-03-06 南京公诚节能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水生态修复人工水草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23844A (zh) * 2012-11-20 2013-02-13 安徽国祯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兼氧污水处理设备
CN109574252A (zh) * 2018-12-29 2019-04-05 武汉市鄂正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小流量水体的开放式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10862155A (zh) * 2019-12-26 2020-03-06 南京公诚节能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水生态修复人工水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19339B (zh) 一种污染河道水体净化模块化系统及应用
CN104817239B (zh) 一种重污染河道原位水质净化系统及净化方法
CN103172226B (zh) 同步强化去除氮、磷及雌激素的表面滞水型折流湿地系统
WO2021057555A1 (zh) 一种人工湿地水环境修复系统和方法
CN102276068A (zh) 河道生态构建与水体修复系统
CN109928488B (zh) 一种河道曝气膜组件、曝气膜系统及方法
CN109574233B (zh) 一种添加沸石负载纳米零价铁的人工湿地系统
CN111320284A (zh) 一种对河道/湖库水体生态修复的系统及修复方法
CN206188508U (zh) 一种用于河道水体污染的治理系统
CN105461071A (zh) 绿色生态浮岛装置
CN207158888U (zh) 浸入式黑臭水体原位处理装置
CN111362406A (zh) 悬浮式太阳能一体化净水设备及净水方法
CN102557338A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法
CN201581027U (zh) 用于处理河道污水的净化装置
CN204625450U (zh) 一种新型重污染河道原位水质净化系统
CN202038919U (zh) 河道生态构建与水体修复系统
CN113387509B (zh) 一种多级农田排水沟渠生态修复系统
CN206467114U (zh) 一种循环水喷泉装置
CN111689640A (zh) 一种污水处理方法
CN109231712A (zh) 一种A2O2+Anammox微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污水处理方法
CN201809218U (zh) 三维级配曝气生物滤池
CN210620520U (zh) 一种城市河道污水生态修复系统
CN212954721U (zh) 一种畜禽养殖废水净化系统
CN211226526U (zh) 一种改性碳纤维填料污水处理装置
CN211226797U (zh) 一种利用组合生物技术净化黑臭水体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15

Termination date: 2013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