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20520U - 一种城市河道污水生态修复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城市河道污水生态修复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20520U
CN210620520U CN201921120638.3U CN201921120638U CN210620520U CN 210620520 U CN210620520 U CN 210620520U CN 201921120638 U CN201921120638 U CN 201921120638U CN 210620520 U CN210620520 U CN 2106205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cological
tank
composite filter
aeration tank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2063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燕
崔酉强
崔文
杨文超
封珊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oke Gard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oke Gard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oke Gard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oke Gard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2063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205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205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205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40Protecting water resources
    • Y02A20/402River restoration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河道污水生态修复系统。从上游到下游依次设有曝气池、复合过滤池和生态过滤池,污水通过入水口通入曝气池,所述入水口内设有水泵,所述曝气池和复合过滤池之间通过电闸门隔离,所述复合过滤池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复合过滤池呈阶梯排布,所述复合过滤池和所述生态过滤池也呈阶梯排布,所述生态过滤池通过出水口注入河道中。通过将生态修复系统与河道分离,能够保证生态修复系统不会受到河道变化而产生影响,通过阶梯段分布能够实现分级进水,逐级调配,由于复合过滤池是依靠水流重力进行过滤,设置两个能够更加彻底的进行复合过滤。

Description

一种城市河道污水生态修复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河道污水生态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水质富营养化是由于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富集而使水质恶化的过程,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人类对水资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农田的肥料农药无处理排放,生态破坏以及水质恶化的现象不断出现。富营养化水体会促使藻类迅速繁殖,其中某些藻类会散发出腥味异臭,水中重金属含量猛增,水质恶化,导致鱼类及其它生物死亡,长年累月接纳的污染物总量远远超过了河道水体自身具有的自净容量,导致水体发黑发臭、底部淤积严重。
针对上述水体污染问题,国内外利用多项技术方法进行水体环境的治理和改善,主要可以分为机械改善法,化学修复法以及生物治理法。其中机械改善法主要有机械除藻、调水稀释、单独曝气以及河底淤泥疏通等技术,通过人工措施达到改善河道环境的目的;化学修复法是利用化学试剂和药品与河道内的污染物或有害元素发生化学反应,进而达到有害物质沉淀或消解目的;生物治理措施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吸收、降解和转化功能,降低河道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和浓度。这些方法功能各异,但都存在不能对水体环境进行持续、稳定的修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持续稳定对水质进行净化的污水生态修复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城市河道污水生态修复系统,从上游到下游依次设有曝气池、复合过滤池和生态过滤池,污水通过入水口通入曝气池,所述入水口内设有水泵,所述曝气池和复合过滤池之间通过电闸门隔离,所述复合过滤池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复合过滤池呈阶梯排布,所述复合过滤池和所述生态过滤池也呈阶梯排布,所述复合过滤池和生态过滤池之间通过透析隔离板分隔,两个复合过滤池之间也通过透析隔离板分隔,所述生态过滤池通过出水口注入河道中,所述曝气池、复合过滤池和生态过滤池均高于河道。
具体的,所述曝气池两侧交替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一端连接在曝气池侧壁,另一端开口,所述导流板将曝气池内水路呈弓形设置,所述曝气池上方喷淋管,所述曝气池中部设有第一多功能管,所述曝气池底部设有第二多功能管,所述喷淋管、第一多功能管和第二多功能管上均设有喷孔。
具体的,所述第一多功能管、所述第二多功能管和所述喷淋管均通过菌种管与生物菌种箱连通,所述第一多功能管、第二多功能管和所述喷淋管均通过一侧的端部与所述菌种管连通,在靠近菌种管一侧的所述第一多功能管、第二多功能管和所述喷淋管上均设有第一液压阀,所述菌种管上设有菌种输送泵,所述第一多功能管和第二多功能管另一侧的端部通过曝气连接管与曝气机连接,靠近曝气连接管一侧的所述第一多功能管和第二多功能管上均设有第二液压阀,所述菌种输送泵、所述曝气机、所述第一液压阀和所述第二液压阀均与控制装置信号连接。
具体的,所述导流板上设有用于菌种附着的凸起。
具体的,所述复合过滤池包括过滤层、吸附层和吸收层,所述过滤层、吸附层和吸收层在竖直方向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所述过滤层、所述吸附层和所述吸收层还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
具体的,所述复合过滤池底面朝复合过滤池出口方向倾斜向下设置。
具体的,所述过滤层自上而下设置有细砂石层和粗砂石层,所述吸附层为活性炭吸附颗粒,所述吸收层内设有颗粒状并吸饱生物净水剂的活化沸石和生物高分子材料颗粒。
具体的,所述生态过滤池两侧也交替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一端连接在生态过滤池侧壁,另一端开口,所述导流板将生态过滤池内水路呈弓形设置,所述生态过滤池上设置有水生种植漂浮层,所述水生种植漂浮层上种植有水生植物,所述水生种植漂浮层底部设有种植绳,所述种植绳上种植有人工水草。
具体的,所述透析隔离板为底部设有透析孔的隔离板。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包括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生态修复系统与河道分离,能够保证生态修复系统不会受到河道变化而产生影响,通过阶梯段分布能够实现分级进水,逐级调配,由于复合过滤池是依靠水流重力进行过滤,设置两个能够更加彻底的进行复合过滤。
(2)通过曝气池设置导流板,导流板能够延长水路的路程,充分的利用曝气池的空间,通过设置喷淋管、第一多功能管和第二多功能管,能够将不同生物菌种输送不同的水层上,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深度的水体进行污染处理,通过第一多功能管和第二多功能管连接到曝气机,能够在未进行加菌种时进行曝气,充分利用管道,有效节约空间和成本,通过在导流板上设有用于菌种附着的凸起,适于微生物菌种附着固定生长繁殖,提高了微生物菌种的浓度,增加了水体的净化效率。
(3)通过过滤层、吸附层和吸收层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都进行设置,使得污水通过复合过滤层时不管是从上到下渗透还是从左到右渗透进都能够得到吸附净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管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城市河道污水生态修复系统,从上游到下游依次设有曝气池1、复合过滤池2和生态过滤池3,污水通过入水口通入曝气池1,所述入水口内设有水泵4,水泵4用于将河道污水抽入至曝气池1内,所述曝气池1和复合过滤池2之间通过电闸门5隔离,电闸门5由下往上设置,电闸门5底部有闸门驱动装置6,控制电闸门5的下降幅度能够控制曝气池1的出水量,所述复合过滤池2的数量为两个,由于复合过滤池2是依靠水流重力进行过滤,设置两个能够更加彻底的进行复合过滤,两个所述复合过滤池2呈阶梯排布,所述复合过滤池2和所述生态过滤池3也呈阶梯排布,所述复合过滤池2和生态过滤池3之间通过透析隔离板7分隔,两个复合过滤池2之间也通过透析隔离板7分隔,通过阶梯段分布能够实现分级进水,逐级调配,所述生态过滤池3通过出水口注入河道中,所述出水口上设有控制出水大小的出水阀,所述曝气池1、复合过滤池2和生态过滤池3均高于河道,高于河道能够避免河水倒灌进入生态过滤池3,进而破坏生态过滤池3。
具体的,所述曝气池1两侧交替设有导流板11,所述导流板11一端连接在曝气池1侧壁,另一端开口,所述导流板11将曝气池1内水路呈弓形设置,通过曝气池1设置导流板11,导流板11能够延长水路的路程,充分的利用曝气池1的空间,所述曝气池1上方喷淋管12,所述曝气池1中部设有第一多功能管13,所述曝气池1底部设有第二多功能管14,所述喷淋管12、第一多功能管13和第二多功能管14上均设有喷孔,能够将不同生物菌种输送不同的水层上,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深度的水体进行污染处理。
具体的,所述第一多功能管13、所述第二多功能管14和所述喷淋管12均通过菌种管15与生物菌种箱16连通,所述第一多功能管13、第二多功能管14和所述喷淋管12均通过一侧的端部与所述菌种管15连通,在靠近菌种管15一侧的所述第一多功能管13、第二多功能管14和所述喷淋管12上均设有第一液压阀17,所述菌种管15上设有菌种输送泵18,所述第一多功能管13和第二多功能管14另一侧的端部通过曝气连接管19与曝气机21连接,靠近曝气连接管19一侧的所述第一多功能管13和第二多功能管14上均设有第二液压阀22,所述菌种输送泵18、所述曝气机21、所述第一液压阀17和所述第二液压阀22均与控制装置信号连接,设置第一液压阀17能够将生物菌种的投放可分开控制,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深度的水体进行污染处理,并且能够针对不同水层投放不同类型的菌种,更好的进行降解污染,另外,通过曝气机21向第一多功能管13和第二多功能管14进行曝气,能够提高水体的氧含量,加速菌种处理污染物的效率。
具体的,所述导流板11上设有用于菌种附着的凸起,适于微生物菌种附着固定生长繁殖,提高了微生物菌种的浓度,增加了水体的净化效率。
具体的,所述复合过滤池2包括过滤层25、吸附层26和吸收层27,所述过滤层25、吸附层26和吸收层27在竖直方向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所述过滤层25、所述吸附层26和所述吸收层27还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通过过滤层25、吸附层26和吸收层27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都进行设置,使得污水通过复合过滤层25时不管是从上到下渗透还是从左到右渗透进都能够得到吸附净化。
具体的,所述复合过滤池2底面朝复合过滤池2出口方向倾斜向下设置,通过复合过滤池2底面朝过滤池出口方向倾斜向下设置能够使得复合过滤池2内不会产生积水,延长复合过滤池2的寿命。
具体的,所述过滤层25自上而下设置有细砂石层和粗砂石层,水平方向自左而右设置有细砂石层和粗砂石层,所述吸附层26为活性炭吸附颗粒,所述吸收层27内设有颗粒状并吸饱生物净水剂的活化沸石和生物高分子材料颗粒,粗砂石和细砂石能够截留水中悬浮固体物及其它杂质,对携带大量无法分解的污染物污水到初净化的效果,活性炭吸附颗粒具有吸附容量大、吸附速度快,吸附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良好,可以耐强酸、强碱,能经受水浸、高温、高压作用,不易破碎;活化沸石和生物高分子材料颗粒具有强烈的阳离子捕捉能力和氨氮分解能力,能够将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吸附,净化水体。
具体的,所述生态过滤池3两侧也交替设有导流板11,所述导流板11一端连接在生态过滤池3侧壁,另一端开口,所述导流板11将生态过滤池3内水路呈弓形设置,通过生态过滤池3设置导流板11,导流板11能够延长水路的路程,充分的利用生态过滤池3的空间,所述生态过滤池3上设置有水生种植漂浮层31,所述水生种植漂浮层31上种植有水生植物32,所述水生种植漂浮层31底部设有种植绳,所述种植绳上种植有水人工水草33,水生植物32为具有净水功能的水生植物32,水生植物32枝叶形成一可吸附臭气、防止臭气向外扩散的隔离净化层,同时通过污水中水生植物32的根茎及水人工水草33共同降解微生物并吸附臭气,从而实现废水的除臭除磷脱氮处理。
具体的,所述透析隔离板7为底部设有透析孔的隔离板,复合过滤池2出口为底部的透析孔。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城市河道污水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从上游到下游依次设有曝气池、复合过滤池和生态过滤池,污水通过入水口通入曝气池,所述入水口内设有水泵,所述曝气池和复合过滤池之间通过电闸门隔离,所述复合过滤池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复合过滤池呈阶梯排布,所述复合过滤池和所述生态过滤池也呈阶梯排布,所述复合过滤池和生态过滤池之间通过透析隔离板分隔,两个复合过滤池之间也通过透析隔离板分隔,所述生态过滤池通过出水口注入河道中,所述曝气池、复合过滤池和生态过滤池均高于河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河道污水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池两侧交替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一端连接在曝气池侧壁,另一端开口,所述导流板将曝气池内水路呈弓形设置,所述曝气池上方喷淋管,所述曝气池中部设有第一多功能管,所述曝气池底部设有第二多功能管,所述喷淋管、第一多功能管和第二多功能管上均设有喷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河道污水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过滤池包括过滤层、吸附层和吸收层,所述过滤层、吸附层和吸收层在竖直方向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所述过滤层、所述吸附层和所述吸收层还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城市河道污水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过滤池底面朝复合过滤池出口方向倾斜向下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河道污水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过滤池两侧也交替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一端连接在生态过滤池侧壁,另一端开口,所述导流板将生态过滤池内水路呈弓形设置,所述生态过滤池上设置有水生种植漂浮层,所述水生种植漂浮层上种植有水生植物,所述水生种植漂浮层底部设有种植绳,所述种植绳上种植有人工水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河道污水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析隔离板为底部设有透析孔的隔离板。
CN201921120638.3U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城市河道污水生态修复系统 Active CN2106205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20638.3U CN210620520U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城市河道污水生态修复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20638.3U CN210620520U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城市河道污水生态修复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20520U true CN210620520U (zh) 2020-05-26

Family

ID=70751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20638.3U Active CN210620520U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城市河道污水生态修复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205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85321A (zh) * 2020-10-09 2021-01-29 合肥工业大学 VOCs污染土体曝气修复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85321A (zh) * 2020-10-09 2021-01-29 合肥工业大学 VOCs污染土体曝气修复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12285321B (zh) * 2020-10-09 2021-06-01 合肥工业大学 VOCs污染土体曝气修复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17239B (zh) 一种重污染河道原位水质净化系统及净化方法
CN109928488B (zh) 一种河道曝气膜组件、曝气膜系统及方法
CN108503136A (zh) 河道治理系统
CN109574233B (zh) 一种添加沸石负载纳米零价铁的人工湿地系统
CN110668575A (zh) 一种全自动高效脱氮除磷潮汐流人工湿地及其使用方法
CN201325902Y (zh) 正反向交替流自复氧生物滤池
CN111362406A (zh) 悬浮式太阳能一体化净水设备及净水方法
CN110078320A (zh) 村镇污水无动力生物生态处理装置及包含其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10620520U (zh) 一种城市河道污水生态修复系统
CN211339184U (zh) 基于钢渣陶粒填料生物滤池的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CN210438573U (zh) 一种抑堵增氧型人工湿地系统
CN204625450U (zh) 一种新型重污染河道原位水质净化系统
CN200940111Y (zh) 组合式生物栅栏人工湿地
CN106277592B (zh) 一种双膜自循环污水处理系统
CN201581027U (zh) 用于处理河道污水的净化装置
CN214244101U (zh) 一种农村污水处理系统
CN212356921U (zh) 一种分散型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CN103449665A (zh) 一种用于泥水分离的污水土地生物沉淀过滤系统
CN213327175U (zh) 一种多功能复合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CN209872677U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10736455U (zh) 污水无动力生物生态处理装置及包含其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10133936U (zh) 一种利用生态混凝土的环形景观水净化人工湿地系统
CN203382619U (zh) 去除水中悬浮物和有机物的污水土地生物过滤沉淀系统
CN113200605A (zh) 一种适用于低碳氮比污水净化的潜流湿地系统
CN218435266U (zh) 一种河湖水治理中点源污染的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