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69822U - 液晶面板 - Google Patents

液晶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69822U
CN201569822U CN2009202231109U CN200920223110U CN201569822U CN 201569822 U CN201569822 U CN 201569822U CN 2009202231109 U CN2009202231109 U CN 2009202231109U CN 200920223110 U CN200920223110 U CN 200920223110U CN 201569822 U CN201569822 U CN 2015698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arisation
polaroid
liquid crystal
sheet
crystal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2311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国博
崔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22311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698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698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6982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晶面板,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能够解决液晶面板的强亮点修复的问题。液晶面板包括:对盒在一起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外侧的偏光片,对应所述液晶面板强亮点缺陷处,在所述偏光片上,设置有用于阻挡光线射出的偏光修复片。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修复液晶面板的强亮点缺陷。提高产品等级。

Description

液晶面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面板。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无辐射等特点,现已占据了平面显示领域的主导地位。液晶显示器的主体结构是液晶面板,液晶面板包括对盒在一起并将液晶夹设其间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在阵列基板外侧设置有上偏振片,彩膜基板外侧设置有下偏振片。
在液晶面板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工艺条件的影响,经常会出现亮点缺陷。而亮点缺陷中,强亮点又占据了90%以上,弱亮点不足10%。强亮点的特点是,像素显示完全不受驱动电压控制,在全黑画面下光线100%全部射出。强亮点属于面板不良的一种,形成原因有很多,包括灰尘、ITO残留、TFT开关损坏等。
通常的修复强亮点的方法是利用激光对强亮点所在像素进行修复,将亮点打成暗点,从而提高液晶面板的画面等级和品质。但是由于形成强亮点缺陷的原因很多,不是每一种强亮点都可以用激光进行修复。并且,由于激光修复只能进行一次,一旦失败则有可能造成亮线不良,导致液晶面板直接报废,修复的成功率极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面板,通过采用在偏光片上设置偏光修复片,实现液晶面板强亮点的修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晶面板,包括:对盒在一起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外侧的偏光片,对应所述液晶面板强亮点缺陷处,在所述偏光片上,设置有用于阻挡光线射出的偏光修复片。
进一步地,对应所述液晶面板强亮点缺陷处,在所述偏光片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偏光修复片嵌入所述通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偏光修复片与所述偏光片材质相同,所述偏光修复片的偏振轴与所述偏光片的偏振轴相垂直。
或者,所述偏光片为下偏光片,所述偏光修复片为复合偏光修复片,所述复合偏光修复片包括尺寸相同且偏振轴互相垂直的上偏光修复片和下偏光修复片。
或者,所述偏光片为上偏光片,所述偏光修复片为复合偏光修复片,所述复合偏光修复片包括尺寸相同且偏振轴互相垂直的上偏光修复片和下偏光修复片。
进一步地,所述偏光修复片通过激光焊接在所述通孔内。
或者,所述偏光修复片贴附于所述偏光片上,所述偏光修复片的偏振轴与所述偏光片的偏振轴相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偏光修复片的尺寸为大于像素单元有效显示面积小于整个像素单元的面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晶面板,通过在偏光片上设置偏光修复片的结构,对强亮点处的光线进行过滤,能够有效的屏蔽强亮点缺陷。采用该结构的这种修复方法对强亮点所在位置的下的偏光片进行局部修补,成本非常低,且适合所有的强亮点,不存在损坏液晶面面板的风险,应用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液晶面板常白模式全白画面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液晶面板常白模式全黑画面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液晶面板常黑模式全白画面的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液晶面板常黑模式全黑画面的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液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液晶面板修复前后常白模式全黑画面的对比示意图之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液晶面板修复前后常黑模式全黑画面的对比示意图之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液晶面板修复前后常白模式全黑画面的对比示意图之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液晶面板修复前后常黑模式全黑画面的对比示意图之二;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偏光修复片所占像素单元的面积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彩膜基板;     2-阵列基板;          31-上偏光片;
32-下偏光片;    4-液晶层;            5-偏光修复片;
6-像素单元;     61-像素单元有效显示区域;7-强亮点缺陷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面板,通过采用在偏光片上设置偏光修复片,实现液晶面板强亮点的修复。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晶面板进行详细描述。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先介绍一下液晶显示器的两种显示模式:常白模式和常黑模式。
1)常白模式
该模式下,上下偏光片的偏振轴方向是垂直的。光线从背光源中射出时是各个方向都有振动的,这些各个方向的振动可以投影到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经过液晶面板的下偏光片32后,光线其中一个方向的振动就被过滤掉了,只剩下另一个方向的振动,同时光线的亮度降低一半。光线继续经过液晶层4,在液晶旋光的作用下光线的振动方向发生旋转,旋转多少度取决于液晶层4的电压。之后光线再穿过上偏光片31,上偏光片31和下偏光片32的偏振轴方向刚好垂直。
常白模式全白画面(低电压),如图1所示,当液晶层4的电压差为零时,光线经过液晶层4时发生旋转,振动方向旋转90°,与上偏光片31的偏振轴保持一致,光线直接能够穿过上偏光片31,形成全白画面。常白模式全黑画面(高电压),如图2所示,当液晶层4的电压差为最大时,光线经过液晶层4时不发生旋转,振动方向不发生改变,光线和上偏光片31的偏振轴垂直,光线无法通过上偏光片31,即无光线射出,因而形成全黑画面。当液晶层4的电压差为最大和最小值中间的某一个值时,液晶分子发生旋转,但是旋转角度小于90°,光线能够部分通过上偏光片31,形成介于全白画面和全黑画面中间的一个灰度画面。
2)常黑模式:
该模式下,上下偏光片的偏振轴方向是平行的。常黑模式全白画面(高电压),如图3所示,当液晶层4的电压差为最大时,光线经过液晶层4时发生旋转,振动方向旋转90°,光线和上偏光片31的偏振轴方向保持一致,光线可以直接通过上偏光片31,因而形成全白画面。常黑模式全黑画面(低电压),如图4所示,当液晶层4的电压差为零时,光线经过液晶层4时不发生旋转,光线的振动方向也不旋转,和上偏光片31的偏振轴保持垂直,光线不能够穿过上偏光片31,即无光线射出,因而形成全黑画面。当液晶层4的电压差为最大和最小值中间的某一个值时,液晶分子发生旋转,但是旋转角度小于90°,光线能够部分通过上偏光片31,形成介于全白画面和全黑画面中间的一个灰度画面。
无论是上述哪种模式,当发生强亮点缺陷时,由于亮点所在区域失去对光线的控制,所以光线会直接从上偏光片31传出,全黑画面时显示永远的亮点。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晶面板,如图5所示,该液晶面板包括:对盒在一起将液晶层4夹设其中的阵列基板2和彩膜基板1以及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2和彩膜基板1外侧的偏光片,对应所述液晶面板强亮点缺陷处7,在所述偏光片上,设置有用于阻挡光线射出的偏光修复片5。
具体地,偏光片包括设置在彩膜基板1外侧的上偏光片31和设置在阵列基板2外侧的下偏光片32。该偏光修复片5可以设置在上偏光片31或下偏光片32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晶面板,通过在偏光片上设置偏光修复片的结构,对强亮点处的光线进行过滤,能够有效的屏蔽强亮点缺陷。采用该结构的这种修复方法对强亮点所在位置的下偏光片进行局部修补,成本非常低,且适合所有的强亮点,不存在损坏液晶面板的风险,且应用广泛。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偏光修复片与所述偏光片材质相同,所述偏光修复片的偏振轴与所述偏光片的偏振轴相垂直。利用偏振材料的偏振特性,采用偏振轴与偏光片的偏振轴相垂直的偏光修复片,对强亮点处的光线进行过滤,能够有效地屏蔽强亮点缺陷。
下面以该偏光修复片设置在下偏光片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图6-图9中,A、B和C为三种状态区域,其中,A:强亮点修复前区域;B:正常区域;C:强亮点修复后区域。如图6所示,常白模式下,在强亮点修复前,强亮点区域的光线经过下偏光片32后,振动方向与上偏光片31完全垂直,再经过液晶层4时,由于液晶的作用会发生90°的旋转,光线与上偏光片31的偏振轴方向完全平行,故会通过上偏光片31射出,形成亮点缺陷;而在强亮点修复后,强亮点区域的光线经过下偏光片32后,振动方向就与上偏光片31完全平行,再经过液晶层4时,由于液晶的作用会发生90°的旋转,光线与上偏光片31的偏振轴方向完全垂直,故完全无法通过上偏光片31,形成暗点。如图7所示,常黑模式下,在强亮点修复前,强亮点区域的光线经过下偏光片32后,振动方向就与上偏光片31完全平行,再经过液晶层4时,由于不发生旋转,光线与上偏光片31的偏振轴方向完全平行,故光线会通过上偏光片31射出,形成亮点缺陷;而在强亮点修复后,强亮点区域的光线经过下偏光片32后,振动方向就与上偏光片31完全垂直,再经过液晶层4时,由于不发生旋转,光线与上偏光片31的偏振轴方向完全垂直,故光线完全无法通过上偏光片31,也形成暗点。这样,无论什么时候,强亮点缺陷都被显示成暗点缺陷。
下面以该偏光修复片设置在上偏光片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图8所示,常白模式下,在强亮点修复前,强亮点区域的光线经过下偏光片32后,振动方向与上偏光片31完全垂直,再经过液晶层4时,由于液晶的作用会发生90°的旋转,光线与上偏光片31的偏振轴方向完全平行,故会通过上偏光片31射出,形成亮点缺陷;而在强亮点修复后,强亮点区域的光线经过下偏光片32后,振动方向与上偏光片31完全垂直,再经过液晶层4时,由于液晶的作用会发生90°的旋转,光线与上偏光片31的偏振轴方向完全平行,再经过设置有偏光修复片的上偏光片31,故完全无法通过上偏光片31,形成暗点。如图9所示,常黑模式下,在强亮点修复前,强亮点区域的光线经过下偏光片32后,振动方向就与上偏光片31完全平行,再经过液晶层4时,由于不发生旋转,光线与上偏光片31的偏振轴方向完全平行,故光线会通过上偏光片31射出,形成亮点缺陷;而在强亮点修复后,强亮点区域的光线经过下偏光片32后,振动方向就与上偏光片31完全平行,再经过液晶层4时,由于不发生旋转,光线与上偏光片31的偏振轴方向完全平行,再经过设置有偏光修复片的上偏光片31,光线则完全无法通过上偏光片31,也形成暗点。这样,无论什么时候,强亮点缺陷都被显示成暗点缺陷。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偏光片为下偏光片,所述偏光修复片为复合偏光修复片,所述复合偏光修复片包括尺寸相同且偏振轴互相垂直的上偏光修复片和下偏光修复片,即复合偏光片由包含两个单独偏振轴垂直的偏光片粘贴复合而成。由于复合偏光片由包含两个单独偏振轴垂直的偏光片,因此所有光线都无法穿过,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修复所有的亮点。
同样地,所述偏光片为上偏光片,所述偏光修复片为复合偏光修复片,所述复合偏光修复片包括尺寸相同且偏振轴互相垂直的上偏光修复片和下偏光修复片,即复合偏光片由包含两个单独偏振轴垂直的偏光片粘贴复合而成,由于复合偏光片由包含两个单独偏振轴垂直的偏光片,因此所有光线都无法穿过,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修复所有的亮点。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一、二或三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对应所述液晶面板强亮点缺陷处,在所述偏光片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偏光修复片嵌入所述通孔中。在采用偏光修复片进行维修时,首先需要将液晶显示面板从模块分解成液晶面板和背光源形式,然后采用激光对偏光片打出通孔。需要填充的偏光修复片从普通偏光片上利用冲压技术获得。
进一步地,所述偏光修复片通过激光焊接在所述通孔内。当通孔完成后,利用设备将切割好的偏光修复片填充到通孔中,然后利用激光对填充材料的边缘进行焊接。由于偏振片主要成分是塑料,因而这一焊接过程是可以实现的。
再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所述偏光修复片5的尺寸为大于像素单元有效显示区域61的面积小于整个像素单元6的面积。由于切割后偏光片的边缘部分不是很平整,因而边缘部分的光线也会不规则,所以打孔的尺寸和冲压切割的偏光修复片5尺寸应该比像素有效显示面积大,比整个像素面积小。这样,不规则边缘的光线就会被像素周围的黑矩阵完全屏蔽掉。
需要说明的是,若是在下偏光片32上打孔填充偏光修复片5,则不需要对修复的偏光片表面做特殊的光滑处理,组装完成后也不会影响面板的画面品质和外观品质。若是在上偏光片31上打孔填充偏光修复片5,则无需将液晶显示面板从模块分解成液晶面板和背光源形式,直接在上偏光片31操作即可,为了不影响画面品质和外观品质,需要在对修复的偏光片表面做特殊的光滑处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晶面板,通过在偏光片上设置偏光修复片的结构,即对液晶面板的偏光片进行打孔并填充相反偏光材料,对强亮点处的光线进行过滤,能够有效的屏蔽强亮点缺陷。采用该结构的这种修复方法对强亮点所在位置的下的偏光片进行局部修补,成本非常低,且适合所有的强亮点,不会损坏液晶面面板,应用广泛。
另外,除了设置通孔以外,还可以采用将偏光修复片直接贴附在偏光片上等方式,形成复合偏光修复片,同样能够将强亮点处的光线进行过滤,有效地屏蔽强亮点缺陷。并且,将偏光修复片贴附在偏光片上工艺简单,易于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液晶面板,包括:对盒在一起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外侧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液晶面板强亮点缺陷处,在所述偏光片上,设置有用于阻挡光线射出的偏光修复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液晶面板强亮点缺陷处,在所述偏光片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偏光修复片嵌入所述通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修复片与所述偏光片材质相同,所述偏光修复片的偏振轴与所述偏光片的偏振轴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修复片为复合偏光修复片,所述复合偏光修复片包括尺寸相同且偏振轴互相垂直的上偏光修复片和下偏光修复片。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修复片通过激光焊接在所述通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修复片贴附于所述偏光片上,所述偏光修复片的偏振轴与所述偏光片的偏振轴相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修复片的尺寸为大于像素单元有效显示面积小于整个像素单元的面积。
CN2009202231109U 2009-09-25 2009-09-25 液晶面板 Expired - Lifetime CN2015698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231109U CN201569822U (zh) 2009-09-25 2009-09-25 液晶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231109U CN201569822U (zh) 2009-09-25 2009-09-25 液晶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69822U true CN201569822U (zh) 2010-09-01

Family

ID=42662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23110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569822U (zh) 2009-09-25 2009-09-25 液晶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6982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9104A (zh) * 2013-06-28 2013-09-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晶体管像素结构以及亮点修复方法
CN106707597A (zh) * 2016-12-28 2017-05-24 温忠亮 基于tft液晶技术的层叠式彩色3d显示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9104A (zh) * 2013-06-28 2013-09-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晶体管像素结构以及亮点修复方法
CN106707597A (zh) * 2016-12-28 2017-05-24 温忠亮 基于tft液晶技术的层叠式彩色3d显示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60472B1 (ko) 액정표시패널의 불량셀 리페어방법
CN202150000U (zh) 液晶显示面板
CN100401140C (zh) 修复平板显示器件的方法及被修复的液晶显示器件
CN102116948B (zh) 显示器的修补方法及其修补后的结构
CN103235428B (zh) 液晶面板的暗点修复方法及液晶面板
TW201035615A (en) Flat display panel and repair method of bright point thereof
US20180373090A1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color filter substrate
CN103760730A (zh) 一种黑矩阵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3293744A (zh) 一种显示装置
KR101232136B1 (ko) 액정셀의 휘점불량을 리페어하는 방법, 그 방법을 이용한액정표시소자의 제조방법, 및 그 방법에 의해 리페어된액정표시소자
TW200506448A (en) Thin film transistor array panel and method for repair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KR20060102145A (ko) 액정표시소자 및 그 휘점 리페어 방법
CN105068330A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201569822U (zh) 液晶面板
KR101073314B1 (ko) 액정 패널의 불량셀 리페어 방법
CN101681070B (zh) 有源矩阵基板、液晶面板、液晶显示单元、液晶显示装置、电视接收机、和有源矩阵基板的制造方法
CN102662270B (zh) 液晶面板的偏光层及其制造方法
CN217333053U (zh) 一种彩色显示屏
CN203745752U (zh) 液晶显示面板的亮点缺陷去除装置
CN101510016B (zh) 平面显示面板与光电装置及其亮点修补方法
CN102314030A (zh) 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05717674A (zh) 测量液晶层对入射光的液晶效率的方法
US20190377206A1 (en) Repairing method for abnormal pixel spots of display panel
CN101634766B (zh) 无源驱动液晶显示装置
KR100839031B1 (ko) 평판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리페어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BOE PHOTOELECTRICITY SCIENCE + TECHNOLOGY

Effective date: 20150629

Owner name: JINGDONGF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IJING BOE PHOTOELECTRICIT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62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629

Address after: 100015 Jiuxianqiao Road, Beijing, No. 10, No.

Patentee after: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BOE Photoelectricit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No. 8 West Central Road,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BOE Photoelectricit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01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