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66870U - 一种投料破袋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投料破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66870U
CN201566870U CN2009203137424U CN200920313742U CN201566870U CN 201566870 U CN201566870 U CN 201566870U CN 2009203137424 U CN2009203137424 U CN 2009203137424U CN 200920313742 U CN200920313742 U CN 200920313742U CN 201566870 U CN201566870 U CN 2015668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blade
knife rest
screw
knif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31374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岳晓峰
李江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WUJIN CHENGUANG METALLIC PAI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WUJIN CHENGUANG METALLIC PAI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WUJIN CHENGUANG METALLIC PAI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WUJIN CHENGUANG METALLIC PAI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31374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668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668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6687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And Other Processes For Unpacking Of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投料破袋器,包括底座、刀架、刀片和盖板。底座上开有投料孔,刀架固定在底座上且位于底座的下方,刀架的刀座朝上露出底座的投料孔;盖板转动连接在底座上,且既可处于遮盖投料孔的位置,又可处于让开投料孔的位置;使用时,使得盖板处于让开投料孔的位置,再将刀片固定在刀架的刀座上,且刀片向上伸出底座的投料孔,刀片的刀口朝向前方;操作人员只需向后推动物料袋,当物料袋全部经过刀片后,左右手各掀起左右袋边就完成破袋和投料。本实用新型使得整个破袋和投料过程简单而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有效解决了拆投颜料等分散性较大的物料时粉尘的飞扬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投料破袋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破袋器。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中向加料槽投料时,通常需要先由人工将袋装物料的袋口撕开或用刀破开,再由人工将物料倒入加料槽。这个过程包括三个步骤,首先工作人员将袋口拆开或割破,然后将袋装物料举到加料槽口,最后根据生产情况向加料槽加入适量的物料。这种传统的方式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拆袋,在倾倒物料的过程中工作人员维持物料在一定的高度一段时间从而需要消耗一定的体力;一些含有有害粉尘的物料在拆袋、搬运和倾倒过程中易洒出落到工作人员的身上,不仅造成原料的浪费而且对工人的作业安全造成影响;尤其是在拆投颜料等分散性较大的物料时,颜料粉尘的飞扬更是一直解决不了的老大难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粉尘飞扬、使用方便的投料破袋器。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投料破袋器包括底座、刀架、刀片和盖板;底座开有投料孔,刀架固定在底座上,且位于底座的下方,刀架的刀座朝上露出底座的投料孔;盖板转动连接在底座上,且可处于遮盖投料孔的位置,或者可处于让开投料孔的位置;使用时,使得盖板处于让开投料孔的位置,将刀片固定在刀架的刀座上,且刀片向上伸出底座的投料孔,刀片的刀口朝向前方。
所述刀架整体呈T型,刀架还包括左架板和右架板,刀座包括左座板和右座板;左座板的板体与右座板的板体之间包括由前上至后下的方向设置的刀片插孔;左座板的板体上还包括3~5个螺纹孔;使用时,将刀片插入刀架的刀片插孔中间,用调整螺钉旋入刀座的左座板的相应一个螺纹孔中而由调整螺钉的尾端顶住刀片的侧面,从而将刀片固定在刀座上。
所述底座的板体的位于投料孔附近的位置处设有一个开口朝上的螺孔;连接柱穿过盖板的一个角上的连接孔后由其尾端旋合在底座的螺孔上,从而使得盖板通过连接柱与底座转动连接。
所述左架板和右架板上开有连接孔;将紧固螺钉由下向上穿过刀架的相应一个连接孔后,从底座的下表面旋入底座的板体中,从而使得刀架固定在底座上。
所述调整螺钉为内六角圆柱头螺钉。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省去了工作人员拆袋的时间,破袋的同时即已开始投料,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可减少相关人员的配置。(2)投料的过程中操作人员不需使力持续托举物料袋,投料过程中由底座支撑物料袋,操作人员只需向后推动物料袋,以及物料袋全部经过刀片后,由左右手各掀起左右袋边而进行投料,使得整个破袋和投料过程简单而省力。(3)有效解决了拆投颜料等分散性较大的物料时,粉尘的飞扬。(4)作业中根据需要可以方便地更换刀片的型号和材质,并可随时调整刀片的倾斜角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投料破袋器整体立体示意图。
图2是投料破袋器以及设置在破袋器中的相关部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从图2下方观察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投料破袋器的刀座立体示意图。
图5是投料破袋器的刀座上固定刀片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从图5下方观察时的立体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标记如下:
底座1,投料孔11,上方螺孔12,下方螺孔13,第一下方螺孔13-1,第二下方螺孔13-2,第三下方螺孔13-3,第四下方螺孔13-4,
刀架2,刀座20,左架板21,右架板22,左座板23,螺纹孔23-1,右座板24,刀片插孔25,连接孔26,第一连接孔26-1,第二连接孔26-2,第三连接孔26-3,第四连接孔26-4,
刀片3
盖板4,
连接柱51,紧固螺钉52,调整螺钉5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例1)
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投料破袋器包括底座1、刀架2、刀片3和盖板4。
所述底座1是一块基本形状为圆形的ABS塑料板,在底座1的板体上开有一长方形的投料孔11,投料孔11长边的长度为600mm,短边的长度为300mm;在底座1的板体的位于投料孔11的左后方处设有一个开口朝上的上方螺孔12;在底座1的板体的位于投料孔11的前方处还设有四个开口朝下的下方螺孔13,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依次称为第一下方螺孔13-1、第二下方螺孔13-2、第三下方螺孔13-3和第四下方螺孔13-4。
盖板4为一块长方形的板,盖板4的一个角上开有连接孔,由尾端带有外螺纹的连接柱51从上向下穿过盖板4的连接孔,并由其尾端旋合在底座1的投料孔11的左后方处的上方螺孔12中,且盖板4可以相对于连接柱51转动,从而盖板4可处于将投料孔11完全遮盖的位置,或者处于让开投料孔11的位置。
见图4和图6,刀架2整体呈T型,刀架2包括刀座20、左架板21和右架板22。刀座20包括左座板23和右座板24。左座板23的板体上设有3~5个螺纹孔23-1(本实施例为3个,按照由前上至后下的方向式设置)。左座板23的板体的后侧边缘的上部与右座板24的板体的后侧边缘的上部焊接固定在一起,左座板23的板体的前侧边缘的下部与右座板24的板体的前侧边缘的下部焊接固定在一起,从而形成刀座20,并且在左座板23的板体与右座板24的板体之间形成由前上至后下的方向设置的刀片插孔25。
左架板21和右架板22均水平设置,左架板21由其板体的右端与刀座20的左座板23的板体的上侧边缘的左端焊接固定在一起,右架板22由其板体的左端与刀座20的右座板24的板体的上侧边缘的右端焊接固定在一起,从而构成刀架2。
左架板21和右架板22的板体上各开有两个连接孔26,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依次称为第一连接孔26-1、第二连接孔26-2、第三连接孔26-3和第四连接孔26-4;第一连接孔26-1开设在左架板21的板体左起1/4位置处,第二连接孔26-2开设在左架板21的板体的中间位置,第三连接孔26-3开设在右架板22的板体的中间位置,第四连接孔26-4开设在右架板22的板体右起1/4位置处。
见图2及图3,使用时将四个紧固螺钉52由下向上穿过刀架2的相应一个连接孔26后,旋入底座1的相应一个下方螺孔13中,从而使得刀架2固定在底座1上,且位于底座1的下方,并且刀架2的刀座23朝上露出底座1的投料孔11;将刀片3插入刀架2的刀片插孔25中间,调整好刀片3的放置角度并向上伸出底座1,再将3个作为调整螺钉53的内六角圆柱头螺钉旋入刀座20的左座板23的相应一个螺纹孔23-1中,而将刀片3固定在刀座20中。此时的盖板4位于图2所示的让开投料孔11的位置,停止加料后,取下刀片3,顺时针旋转盖板4可将投料孔11完全覆盖。
本实施例的投料破袋器使用时,由其底座1放置在加料槽的上方,工作人员将装有粉状物料的物料袋放置在底座1上,然后将物料袋推向刀片3,且刀片3的刀尖对准物料袋的中央部位,从而在物料袋与刀片3的接触过程中,由刀片3从下方剖开纸质的物料袋,然后将物料袋的左右两端同时掀起,而使得粉状物料在物料袋的中间破口处向下通过底座1的投料孔11而下落到加料槽内,整个操作过程不仅有效防止了物料粉尘的飞扬,对于工作人员安全环保、而且也使得操作省力。作业中可根据需要更换刀片3型号和材质,并可调整刀片3的倾斜角度。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投料破袋器的底座1是一块基本形状为圆形的木板。
见图2及图3,使用时将四个紧固螺钉52由下向上穿过刀架2的相应一个连接孔26后,从底座1的下表面旋入底座1的板体中,从而使得刀架2固定在底座1上;使用中的其余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Claims (5)

1.一种投料破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刀架(2)、刀片(3)和盖板(4);底座(1)开有投料孔(11),刀架(2)固定在底座(1)上,且位于底座(1)的下方,刀架(2)的刀座(20)朝上露出底座(1)的投料孔(11);盖板(4)转动连接在底座(1)上,且可处于遮盖投料孔(11)的位置,或者可处于让开投料孔(11)的位置;使用时,使得盖板(4)处于让开投料孔(11)的位置,将刀片(3)固定在刀架(2)的刀座(20)上,且刀片(3)向上伸出底座(1)的投料孔(11),刀片(3)的刀口朝向前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料破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架(2)整体呈T型,刀架(2)还包括左架板(21)和右架板(22),刀座(20)包括左座板(23)和右座板(24);左座板(23)的板体与右座板(24)的板体之间包括由前上至后下的方向设置的刀片插孔(25);左座板(23)的板体上还包括3~5个螺纹孔(23 1);使用时,将刀片(3)插入刀架(2)的刀片插孔(25)中间,用调整螺钉(53)旋入刀座(20)的左座板(23)的相应一个螺纹孔(23-1)中而由调整螺钉(53)的尾端顶住刀片(3)的侧面,从而将刀片(3)固定在刀座(2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料破袋器,其特征在于:底座(1)的板体的位于投料孔(11)附近的位置处设有一个开口朝上的螺孔(12);连接柱(51)穿过盖板(4)的一个角上的连接孔后由其尾端旋合在底座(1)的螺孔(12)上,从而使得盖板(4)通过连接柱(51)与底座(1)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投料破袋器,其特征在于:左架板(21)和右架板(22)上开有连接孔(26);将紧固螺钉(52)由下向上穿过刀架(2)的相应一个连接孔(26)后,从底座(1)的下表面旋入底座(1)的板体中,从而使得刀架(2)固定在底座(1)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料破袋器,其特征在于:调整螺钉(53)为内六角圆柱头螺钉。
CN2009203137424U 2009-10-30 2009-10-30 一种投料破袋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15668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3137424U CN201566870U (zh) 2009-10-30 2009-10-30 一种投料破袋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3137424U CN201566870U (zh) 2009-10-30 2009-10-30 一种投料破袋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66870U true CN201566870U (zh) 2010-09-01

Family

ID=42659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313742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566870U (zh) 2009-10-30 2009-10-30 一种投料破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6687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80489A (zh) * 2016-03-31 2017-10-24 合肥道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烹饪装置的投料系统
CN109590101A (zh) * 2019-01-25 2019-04-09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烟台市技师学院) 一种饲料投料装置
CN110422552A (zh) * 2019-08-21 2019-11-08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天生桥局 一种粉料自动添加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80489A (zh) * 2016-03-31 2017-10-24 合肥道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烹饪装置的投料系统
CN109590101A (zh) * 2019-01-25 2019-04-09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烟台市技师学院) 一种饲料投料装置
CN110422552A (zh) * 2019-08-21 2019-11-08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天生桥局 一种粉料自动添加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66870U (zh) 一种投料破袋器
CN200985200Y (zh) 螺丝自动供给机
GB201117092D0 (en) Waste grinding and compacting unit
CN206201060U (zh) 方便单臂残疾人使用的切菜装置
CN201752894U (zh) 用于切药机的送药装置
CN208880874U (zh) 一种方便清废的模切机
CN201962923U (zh) 涂料铲刀
CN202333037U (zh) 锂带裁切机
CN106696492A (zh) 一种发票盖章切断收纳机
CN201537746U (zh) 一种改进的手持式电动开槽机
CN206426181U (zh) 一种带有边角料回收的切纸机
CN201693593U (zh) 切笋机
CN201235553Y (zh) 一种电脑切带机
CN206446899U (zh) 标签离型纸分离装置
CN201235554Y (zh) 一种多功能电脑切带机
CN202378149U (zh) 带有净料装置的多功能制板机
CN107901663A (zh) 打印削尖切光一体机
CN201211131Y (zh) 导流罩
CN206795441U (zh) 一种剃须刀片自动加工装置的导料机构
CN203678717U (zh) 喷漆手柄削柄机
CN206982803U (zh) 一种手工定位切药装置
CN205497610U (zh) 一种切骨装置
KR20080004737U (ko) 고추 분쇄장치
CN206357044U (zh) 一种重力进给立式石材磨粉机
CN211026680U (zh) 一种中药研磨机进料预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01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