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63121U - 射频电路架构 - Google Patents

射频电路架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63121U
CN201563121U CN200920311102XU CN200920311102U CN201563121U CN 201563121 U CN201563121 U CN 201563121U CN 200920311102X U CN200920311102X U CN 200920311102XU CN 200920311102 U CN200920311102 U CN 200920311102U CN 201563121 U CN201563121 U CN 2015631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p
filter
output
input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31110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艾宁
朱登辉
林章甫
徐冲
胡齐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mbit Microsystems Shanghai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mbit Microsystems Shanghai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mbit Microsystems Shanghai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mbit Microsystems Shanghai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31110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63121U/zh
Priority to US12/633,881 priority patent/US8224267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631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6312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GCONTROL OF AMPLIFICATION
    • H03G3/00Gain control in amplifiers or frequency changers
    • H03G3/20Automatic control
    • H03G3/30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3G3/3036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 high-frequency amplifiers or in frequency-changers
    • H03G3/3042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 high-frequency amplifiers or in frequency-changers in modulators, frequency-changers, transmitters or power ampl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04B1/0483Transmitters with multiple parallel paths

Landscapes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射频电路架构,其包括:具有第一至第六端的第一、第二芯片,两个第一端相互连接;具有与第二芯片第四端和第三端连接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低噪音放大器;具有与第二芯片第六端连接的输出端及一输入端的第一滤波器;具有与第一芯片第六端相连接的输入端及一输出端的功率放大器;具有与功率放大器输出端相连接的输入端及一输出端的第二滤波器;连接第一芯片第四端与控制模块的判断模块,其用于判断所采集信号的功率是否超过预先存储的一预设功率值;分别与第一、第二芯片第二端和第五端相连接的控制模块,其根据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控制第一、第二芯片的导通方式。通过对采集信号功率的判断,将需要发送的信号由耗能较小的线路传出,有效节省能源。

Description

射频电路架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路架构,尤其涉及一种射频电路架构。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是否具有节能的功用,已经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
如图1所示,传统的射频电路架构10用于无线电子产品的接收信号和发送信号,其包括一低噪音放大器11、一带通滤波器12、一功率放大器13、一低通滤波器14及一天线模组15。所述低噪音放大器11包括一输入端及一输出端。所述带通滤波器12包括一输入端及一输出端,带通滤波器12的输出端与低噪音放大器11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功率放大器13包括输入端及一输出端。所述低通滤波器14包括一输入端及一输出端,低通滤波器14的输入端与功率放大器13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天线模组15包括第一接入端及一第二接入端,所述第一接入端与带通滤波器12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接入端与低通滤波器14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天线模组15将接收到的接收信号Rx传送给带通滤波器12,所述带通滤波器12对接收信号Rx进行滤波后传送给低噪音放大器11,所述低噪音放大器11对接收信号Rx进行放大处理后传送给无线电子产品内部的射频芯片(图未示)。所述射频芯片同时将需要发送出去的发送信号Tx传送给功率放大器13,所述功率放大器13对发送信号Tx进行放大处理后传送给低通滤波器14,所述低通滤波器14对发送信号Tx进行滤波后传送给天线模组15,所述天线模组15将发送信号Tx发送出去。
传统的射频电路架构10不管无线电子产品距离基站多远和多近时,都是通过功率放大器13对射频信号Tx进行放大处理后再发送出去。然而,当无线电子产品距离基站比较近时,成功传送射频信号Tx所需要的功率小于实际发射功率,因此就造成了部分能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节能的射频电路架构。
一种射频电路架构,其包括一第一芯片、一第二芯片、一低噪音放大器、一第一滤波器、一功率放大器、一第二滤波器、一判断模块及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一、第二芯片都包括第一至第六端,第一芯片的第一端与第二芯片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低噪音放大器包括分别与第二芯片的第四端和第三端连接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第一滤波器包括与第二芯片的第六端连接的输出端及一输入端;所述功率放大器包括与第一芯片的第六端相连接的输入端及一输出端;所述第二滤波器包括与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相连接的输入端及一输出端;判断模块连接于第一芯片的第四端与控制模块之间,用于判断所采集信号的功率是否超过预先存储的一预设功率值;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一、第二芯片的第二端和第五端相连接,该控制模块根据判断模组的判断结果控制第一、第二芯片的导通方式。
优选地,所述第一滤波器为带通滤波器,所述第二滤波器为低通滤波器。
优选地,当采集信号的功率大于预设功率值时,所述控制模块分别控制第一、第二芯片的第三端与第一端、第四端与第六端导通;当采集信号的功率小于预设功率值时,所述控制模块分别控制第一、第二芯片的第四端与第一端、第三端与第六端导通。
优选地,所述功率放大器的功耗大于低噪音放大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三端及第四端分别与一射频芯片相连接,分别用于将从外部所接入的接收信号输入和将内部的发送信号输出。
优选地,所述射频电路架构还包括一天线模组,所述天线模组包括一与第一滤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接的第一接入端及一与第二滤波器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第二接入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二芯片为双刀双掷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射频电路架构通过判断模块对接收信号的频率的判断,以得出与发送出接收信号的基站的距离,然后再通过控制第一、第二芯片切换发送信号的发送线路,使发送信号经过低噪音放大器放大后直接发送出去,而低噪音放大器的耗能远低于功率放大器,从而有效节省了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射频电路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射频电路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射频电路架构20,其用于将接入的接收信号Rx传送给无线电子产品中的射频芯片30,并将所述射频芯片30所发出的发送信号Tx传送给基站(图未示)。所述射频芯片30包括一输入端及一输出端。
所述射频电路架构20,其包括一第一芯片21、一第二芯片22、一低噪音放大器23、一第一滤波器24、一功率放大器25、一第二滤波器26、一天线模块27、一判断模块28、一控制模块29。
所述第一、第二芯片21、22为双刀双掷开关(double pole double throw DPDT)。所述第一、第二芯片21、22都包括第一至第六端。当对第二端输入低电平,第五端输入高电平时,所述第一端与第四端、第三端与第六端导通,所述第一端与第三端、第四端与第六端断开;当对第二端输入高电平,第五端输入低电平时,所述第一端与第三端、第四端与第六端导通,所述第一端与第四端、第三端与第六端断开。所述第一芯片21的第三端和第四端分别与射频芯片3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芯片21的第一端与第二芯片22的第一端相连接。
所述低噪音放大器23为低功率的信号放大器,其输出功率为几dB,功耗小于100mW。所述低噪音放大器23包括一输入端及一输出端,所述输入端与输出端分别与第二芯片22的第四端及第三端相连接。
所述第一滤波器24为带通滤波器,其包括一输入端及一输出端,所述输出端与第二芯片22的第六端相连接。
所述功率放大器25为高功率的信号放大器,其输出功率为几十dB,功耗大于300mW。所述功率放大器25包括一输入端及一输出端,所述输入端与第一芯片21的第六端相连接。
所述第二滤波器26为低通滤波器,其包括一输入端及一输出端,所述输入端与功率放大器25的输出端相连接。
所述天线模块27包括一第一接入端及一第二接入端,所述第一接入端与第一滤波器24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接入端与第二滤波器26的输出端相连接。
所述判断模块28用于将所采集的接收信号Rx的功率与预先存储的一预定功率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发送出指令信号。所述判断模块28包括一输入端及一输出端,所述输入端与第一芯片21的第三端相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29用于根据判断模块28的指令信号对第一芯片21及第二芯片22进行控制。所述控制模块29包括一输入端、第一至第四输出端,所述控制模块29的输入端与判断模块28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至第四输出端依次分别与第一芯片21的第二端、第五端及第二芯片22的第二端、第五端相连接。
使用时,在初始状态下,所述控制模块29对第一、第二芯片21、22的第二端和第五端分别输入高电平和低电平,使得第一、第二芯片21、22的第一端与第三端及第四端与第六端导通,所述第一端与第四端及第三端与第六端断开。所述天线模组27接入接收信号Rx并将其传送给第一滤波器24,所述第一滤波器24对接收信号Rx进行滤波处理后将其传送给第二芯片22的第六端,所述接收信号Rx经过第二芯片22的第四端传送至低噪音放大器23,所述低噪音放大器23对接收信号Rx进行功率放大后将其传送给第二芯片22的第三端,所述接收信号Rx经过第二芯片22的第一端进入第一芯片21的第一端,该接收信号Rx从第二芯片22的第三端输出至射频芯片30的输入端。
所述判断模块28对所接入的接收信号Rx的功率进行分析并将其与预定功率值进行比较,当判断接收信号Rx的功率大于预定功率值时,所述判断模块28发出一使控制模块29保持当前状态不变的指令信号。所述射频芯片30的输出端发送出所述发送信号Tx,该发送信号Tx经过第一芯片21的第四端和第六端进入到功率放大器25的输入端,所述功率放大器25对发送信号Tx进行功率放大后传送至第二滤波器26,所述第二滤波器对发送信号Tx进行滤波处理后将其传送至天线模组27,所述天线模组27将发送信号Tx发送至基站。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射频电路架构20采用半双工的通信模式,在任何指定的瞬间可以进行发出发送信号Tx或者接入接收信号Rx,但不能同时进行发送和接受。
当判断接收信号Rx的功率小于预定功率值时,所述判断模块28发出一使控制模块29改变当前状态的指令信号。所述控制模块29的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输出端分别发送出低电平、高电平、低电平及高电平,使第一、第二芯片21、22的第一端与第四端及第三端与第六端导通,第一端与第三端及第四端与第六端断开。所述射频芯片30所发送出的发送信号Tx由第一芯片21的第四端和第一端进入到第二芯片22的第一端,所述发送信号Tx从第二并关22的第四端传送至低噪音放大器23,所述低噪音放大器23对发送信号Tx进行放大后传送至第二芯片22的第三端,所述发送信号Tx从第二芯片22的第六端传送至第一滤波器24,所述第一滤波器对发送信号Tx进行滤波处理后将其传送至天线模组27,所述天线模组27将发送信号Tx发送至基站。当所述发送信号Tx传送出去后,所述控制模块29控制第一、第二芯片21、22回复到初始状态。所述发送信号Tx经过功率消耗较小的低噪音放大器23放大后传送出去,当对于经过功率放大器25放大后传送出去有效节省了电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射频电路架构通过判断模块对接收信号的频率的判断,以得出与发送出接收信号的基站的距离,然后再通过控制第一、第二芯片切换发送信号的发送线路,使发送信号经过低噪音放大器放大后直接发送出去,而低噪音放大器的耗能远低于功率放大器,从而有效节省了能源。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射频电路架构,其包括一第一芯片、一第二芯片、一低噪音放大器、一第一滤波器、一功率放大器、一第二滤波器、一判断模块、一控制模块及一天线模组;所述第一、第二芯片都包括第一至第六端,第一芯片的第一端与第二芯片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低噪音放大器包括分别与第二芯片的第四端和第三端连接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第一滤波器包括与第二芯片的第六端连接的输出端及一输入端;所述功率放大器包括与第一芯片的第六端相连接的输入端及一输出端;所述第二滤波器包括与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相连接的输入端及一输出端;判断模块连接于第一芯片的第四端与控制模块之间,用于判断所采集信号的功率是否超过预先存储的一预设功率值;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一、第二芯片的第二端和第五端相连接,该控制模块根据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控制第一、第二芯片的导通方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电路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波器为带通滤波器,所述第二滤波器为低通滤波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电路架构,其特征在于:当采集信号的功率大于预设功率值时,所述控制模块分别控制第一、第二芯片的第三端与第一端、第四端与第六端导通;当采集信号的功率小于预设功率值时,所述控制模块分别控制第一、第二芯片的第四端与第一端、第三端与第六端导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电路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放大器的功耗大于低噪音放大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电路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三端及第四端分别与一射频芯片相连接,分别用于将从外部所接入的接收信号输入和将内部的发送信号输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电路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电路架构还包括一天线模组,所述天线模组包括一与第一滤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接的第一接入端及一与第二滤波器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第二接入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电路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芯片为双刀双掷开关。
CN200920311102XU 2009-09-23 2009-09-23 射频电路架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631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311102XU CN201563121U (zh) 2009-09-23 2009-09-23 射频电路架构
US12/633,881 US8224267B2 (en) 2009-09-23 2009-12-09 Radio frequency-base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having two exchangeable transmitting path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311102XU CN201563121U (zh) 2009-09-23 2009-09-23 射频电路架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63121U true CN201563121U (zh) 2010-08-25

Family

ID=42628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311102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63121U (zh) 2009-09-23 2009-09-23 射频电路架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224267B2 (zh)
CN (1) CN2015631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6379A (zh) * 2012-06-28 2014-01-15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无线通讯模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18815A1 (en) * 2002-07-25 2004-01-29 Tsung-Liang L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ircuit architecture
JP4394498B2 (ja) * 2004-03-31 2010-01-06 株式会社ルネサステクノロジ 高周波回路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移動体通信端末
US20060063494A1 (en) 2004-10-04 2006-03-23 Xiangdon Zhang Remote front-end for a multi-antenna station
JP4892253B2 (ja) * 2006-02-28 2012-03-07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電子装置
US7570931B2 (en) * 2006-06-02 2009-08-04 Crestcom, Inc. RF transmitter with variably biased RF power amplifier and method therefor
US20090253384A1 (en) * 2008-04-04 2009-10-08 Stmicroelectronics, Ltd. Dual Mode Radio Frequency Front End Circuit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6379A (zh) * 2012-06-28 2014-01-15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无线通讯模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224267B2 (en) 2012-07-17
US20110070846A1 (en) 2011-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50227B (zh) 一种多模式射频前端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2420634A (zh) 无线通信收发系统
CN105099492B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2547931B (zh) 一种实现微型直放站节能的装置及方法
CN214851148U (zh) 一种s波段功率放大组件
CN104253631A (zh) 一种双通道电力载波通讯系统及其通讯方法
CN101645715B (zh) 一种终端节电方法和终端
CN207993226U (zh) 一种基于nb-iot通信的远程数据测控单元
CN203968065U (zh) 一种宽频带射频放大收发组件
CN106374964A (zh) 无线通信模块及其降低辐射杂散的方法
CN207652395U (zh) 一种多场景适用的可配置中频放大组件
CN206620115U (zh) 移动终端及其用于提高tdd频段灵敏度的控制电路
CN201563121U (zh) 射频电路架构
CN102420686A (zh) 一种频分双工器及移动终端
CN201499136U (zh) P波段自选频线性功率放大器
CN113708802B (zh) 一种提升蓝牙链路预算和解决多径效应的模组及方法
CN103716062A (zh) 一种集成低噪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和天线开关的射频电路
CN107634771A (zh) 移动设备及其提升灵敏度的电路
CN201018502Y (zh) 用于td-scdma系统网络覆盖的干线放大器
CN201499164U (zh) 一种射频遥控器功率切换电路
CN202197277U (zh) 低噪声塔顶放大器
CN201315584Y (zh) 一体化td-scdma干线放大器模块
CN216565137U (zh) 一种基于ltcc射频前端的tdd-lte制式无线通信产品
CN205793401U (zh) 一种提升功率的wifi装置
CN204350307U (zh) 一种适用于较大区域的室内信号分布的干线放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25

Termination date: 201709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