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54844U - 传动控制机构 - Google Patents

传动控制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54844U
CN201554844U CN2009202685101U CN200920268510U CN201554844U CN 201554844 U CN201554844 U CN 201554844U CN 2009202685101 U CN2009202685101 U CN 2009202685101U CN 200920268510 U CN200920268510 U CN 200920268510U CN 201554844 U CN201554844 U CN 2015548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gear
workpiece
driving gear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6851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中尉
申艳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MTF CORPORATION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AFU Automobile Control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AFU Automobile Control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AFU Automobile Control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26851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548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548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5484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法简便、易于控制的传动控制机构,它能够实现动力传递的通断切换和改变传递的动力大小。它包括泵,所述泵具有吸液通道、排液通道、作相对运动的工作部件,相对运动的工作部件之间形成工作容积,工作部件的相对运动造成工作容积周期性地增大和缩小而通过吸液通道吸入液体和通过排液通道排出液体,并靠工作部件的挤压而使排出液体的压力能增加;一部分工作部件用于连接在输入部件上,另一部分工作部件用于连接在输出部件上,它还包括设置在吸液通道或/和排液通道上的流量控制装置。

Description

传动控制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动机构,或者说是一种传动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机械传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使用传动控制机构,来实现主动元件(输入部件)和从动元件(输出部件)之间的动力传递切换,如:通过离合器的离合两种状态实现切断和接通动力传递(离合控制)、通过离合器的啮合程度改变传动的扭矩大小或者传动刚度(离合程度控制)、通过主动元件与不同的从动元件啮合而转换传动比(换档)等。
目前控制传动的主要通过下面几种方法实现:
1、一种是通过摩擦片式离合器实现动力切换:传递环节中使用摩擦片式离合器,当离合器压盘被抬离摩擦片而失去对摩擦片的压力时,动力传递切断,离合器压盘对摩擦片的压力逐渐恢复时,动力传递逐渐接续。
2、另一种是使用牙嵌式离合器实现动力切换:内齿嵌入外齿后,动力传递,内外齿脱离后动力切断。
3、第三种是使用齿轮啮合切换:通过改变不同的配对齿轮的啮合改变传动路线,齿轮啮和时传递动力,分开时切断动力。
现有的传动控制机构,体积大,操作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易于控制、操作简单的传动控制机构,它能够实现动力传递的通断切换和改变传递的动力大小。
本传动控制机构,包括泵,所述泵具有吸液通道、排液通道、作相对运动的工作部件,相对运动的工作部件之间形成工作容积,工作部件的相对运动造成工作容积周期性地增大和缩小而通过吸液通道吸入液体和通过排液通道排出液体,并靠工作部件的挤压而使排出液体的压力能增加;一部分工作部件用于连接在输入部件上,另一部分工作部件用于连接在输出部件上,它还包括设置在吸液通道或/和排液通道上的流量控制装置(如电磁阀)。
作为对上述传动控制机构的改进,所述泵为齿轮泵,工作部件包括泵体、相啮合的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主动齿轮轴和被动齿轮轴中的一个用于连接在输入部件上,另一个用于连接在输出部件上。
作为对上述传动控制机构的改进,所述泵为叶片泵,工作部件包括定子、转子、设置在转子上的叶片;转子轴和定子中的一个用于连接在输入部件上,另一个用于连接在输出部件上。
作为对上述传动控制机构的改进,所述泵为齿轮泵,工作部件包括泵体、相啮合的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主动齿轮轴与带动其转动的输入部件相连,被动齿轮轴支撑在泵体上,被动齿轮轴设置在作为输出部件的输出齿轮的端面上,输出齿轮空套在与主动齿轮同轴的转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控制机构完全不同于现有技术。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泵是一种现有产品,具有吸液通道、排液通道、作相对运动的工作部件。泵的相对运动的工作部件之间形成工作容积,它是依靠工作部件的相对运动造成工作容积周期性地增大和缩小而通过吸液通道吸入液体和通过排液通道排出液体,并靠工作部件的挤压而使排出液体的压力能增加。
例如,外啮合齿轮泵,它主要由装在壳体内的一对啮合的齿轮(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所组成,齿轮两侧有端盖,壳体、端盖和齿轮的各个齿间槽组成了许多密封工作腔(工作容积)。当齿轮旋转时,两个齿轮一侧的吸油腔由于相互啮合的轮齿逐渐脱开,密封工作容积逐渐增大,形成部分真空,因此油液在外界大气压力的作用下,经吸液通道进入吸油腔,将齿间槽充满,并随着齿轮旋转,把油液带到两个齿轮另一侧的压油腔内。在压油区一侧,由于轮齿在这里逐渐进入啮合,密封工作腔的容积不断减小,油液便被挤出去,从压油腔输送到排液通道(压力管路)中去。齿轮泵的工作部件主要包括壳体、端盖、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
又如叶片泵,它主要由定子(内腔型线)、转子、叶片、配油盘组成。转子外周有若干叶槽,内有叶片。配油盘在定子和转子两侧,盘上有吸液通道和排液通道,在定子、转子、叶片和配油盘之间形成若干个工作腔(工作容积)。转子在定子内旋转时,叶片受离心力及液压力作用下,外端顶在定子内壁上,并在叶槽内往复滑动。叶片由短转向长半径时,叶片间工作容积增大,压力降低,经配油盘的吸液通道吸油。叶片由长转向短半径时,叶片间工作容积减小,经配油盘的排液通道排油。叶片泵的工作部件包括定子、转子、配油盘、叶片等。
我们知道,液体具有不可压缩性。如果我们把一部分工作部件连接在传动的输入部件上,另一部分工作部件用于连接在传动的输出部件上,通过改变泵的流量,即可改变输入部件与输出部件的相对运动状况。例如,当排液通道的流量为零(将排液通道完全堵塞),泵不能排油,泵的工作容积不能改变,工作部件也就不能相对运动,输入部件与输出部件就不能相对运动,实现从输入部件到输出部件的完全动力传递。
当排液通道完全打开,排液通道的流量不受限制时,泵可以自由排油,工作容积不断变化而吸排油,泵的工作部件任意相对运动,输入部件与输出部件可自由相对运动,实现了从输入部件到输出部件的无动力传递。
当排液通道处于完全堵塞与完全打开的中间状态时,排液通道有一定的流量,此时,由于油不能顺利通过泵而在泵内产生一定的压力,导致泵的工作部件之间产生作用力,在输入部件和输出部件之间即产生作用力,从而使输入部件与输出部件之间有一定的动力传递。排液通道的流量越小,传递的动力越大,这即是部分动力传递模式。
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泵的流量大小而改变输入部件与输出部件的运动状况和动力传递状况,简单易行,易于控制,可用于任何机械传动变速、离合等机构中,如车辆变速机构、机床变速机构等。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任何情况下实现动力切换,而不需要使用同步器、离合器等辅助机构,解决了传动控制中的动力中断、动力损耗大等问题,切换快速平稳,并且完全不使用摩擦材料,保护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传动控制机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传动控制机构,包括外啮合齿轮泵1,齿轮泵1主要由装在壳体2内的两对啮合的齿轮组成,主动齿轮3分别和第一被动齿轮4、第二被动齿轮14啮合。齿轮两侧有固定在壳体上的端盖,壳体、端盖和齿轮的各个齿间槽组成了许多密封工作腔(工作容积)。当齿轮沿图示方向旋转时,主动齿轮3和第一被动齿轮4两个齿轮右侧的吸油腔5由于相互啮合的轮齿逐渐脱开,密封工作容积逐渐增大,形成部分真空,因此油液在外界大气压力的作用下,经吸液通道6进入吸油腔,将齿间槽充满,并随着齿轮旋转,把油液带到主动齿轮3和第一被动齿轮4左侧的压油腔7内。在压油区一侧,由于轮齿在这里逐渐进入啮合,密封工作腔的容积不断减小,油液便被挤出去,从压油腔输送到排液通道(压力管路)8中去。主动齿轮3和第二被动齿轮14两个齿轮左侧的吸油腔15由于相互啮合的轮齿逐渐脱开,密封工作容积逐渐增大,形成部分真空,因此油液在外界大气压力的作用下,经吸液通道(未示出)进入吸油腔,将齿间槽充满,并随着齿轮旋转,把油液带到主动齿轮3和第一被动齿轮14另一侧的压油腔17内。在压油区一侧,由于轮齿在这里逐渐进入啮合,密封工作腔的容积不断减小,油液便被挤出去,从压油腔输送到排液通道(压力管路)(未示出)中去。
齿轮泵的工作部件主要包括壳体、端盖、主动齿轮和第一被动齿轮、第二被动齿轮。
主动齿轮轴9与带动其转动的输入部件(未示出)相连。作为输出部件的输出齿轮12转动(空套)连接在转轴13上,转轴13与主动齿轮轴9同轴。第一被动齿轮轴10和第二被动齿轮轴20从端盖的伸出端均连接在输出齿轮12的端面上。
在排液通道8上设置流量阀11。
当控制流量阀11的流量为零(将排液通道完全堵塞),泵不能排油,泵的工作容积不能改变,主动齿轮与第一被动齿轮就不能相对运动(当然主动齿轮与第二被动齿轮也不能相对运动),输入部件与输出部件就不能相对运动,实现从输入部件到输出部件的完全动力传递。
当排液通道完全打开,排液通道的流量不受限制时,泵可以自由排油,未经阻碍,工作容积不断变化而吸排油,主动齿轮与第一被动齿轮、第二被动齿轮可任意相对运动,输入部件与输出部件可自由相对运动,实现了从输入部件到输出部件的无动力传递。
当排液通道处于完全堵塞与完全打开的中间状态时,排液通道有一定的流量,此时,由于油不能顺利通过泵而在泵内产生一定的压力,导致泵的主动齿轮与第一被动齿轮之间产生作用力,在输入部件和输出部件之间即产生作用力,从而使输入部件与输出部件之间有一定的动力传递。排液通道的流量越小,传递的动力越大,这即是部分动力传递模式。
本实用新型采用泵(可以是齿轮泵、叶片泵等任何一种能够改变流体压力的泵)实现动力传递的控制,利用泵的主动部分(如泵轴或其他主动部件等)和从动部分(泵壳或其它从动部件)分别连接传动机构中的输入和输出部件(当然,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也可分别连接传动机构中的输出和输入部件),泵随输入或输出部件一起转动。通过电磁阀等各种能够控制流体流量的零部件控制出入泵的流体的流量(可单独控制出流量或单独控制入流量或同时控制出入流量等),实现对输入和输出部件之间的动力传递控制。

Claims (4)

1.传动控制机构,包括泵,所述泵具有吸液通道、排液通道、作相对运动的工作部件,相对运动的工作部件之间形成工作容积,工作部件的相对运动造成工作容积周期性地增大和缩小而通过吸液通道吸入液体和通过排液通道排出液体,并靠工作部件的挤压而使排出液体的压力能增加;其特征是:一部分工作部件用于连接在输入部件上,另一部分工作部件用于连接在输出部件上,它还包括设置在吸液通道或/和排液通道上的流量控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控制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泵为齿轮泵,工作部件包括泵体、相啮合的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主动齿轮轴和被动齿轮轴中的一个用于连接在输入部件上,另一个用于连接在输出部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控制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泵为叶片泵,工作部件包括定子、转子、设置在转子上的叶片;转子轴和定子中的一个用于连接在输入部件上,另一个用于连接在输出部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控制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泵为齿轮泵,工作部件包括泵体、相啮合的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主动齿轮轴与带动其转动的输入部件相连,被动齿轮轴支撑在泵体上,被动齿轮轴设置在作为输出部件的输出齿轮的端面上,输出齿轮空套在与主动齿轮同轴的转轴上。
CN2009202685101U 2009-10-16 2009-10-16 传动控制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548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685101U CN201554844U (zh) 2009-10-16 2009-10-16 传动控制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685101U CN201554844U (zh) 2009-10-16 2009-10-16 传动控制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54844U true CN201554844U (zh) 2010-08-18

Family

ID=42614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68510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54844U (zh) 2009-10-16 2009-10-16 传动控制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548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44826A1 (zh) * 2009-10-16 2011-04-21 南京阿福汽车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变速控制方法及变速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44826A1 (zh) * 2009-10-16 2011-04-21 南京阿福汽车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变速控制方法及变速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72360A (zh) 传动控制方法及机构
GB2512536A (en) Power generating system and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WO2008019799A3 (de) Leistungsverzweigungsgetriebe und verfahren zum wechseln zwischen fahrbereichen
CN102644588B (zh) 流体压力与机械能转换器
CN201554844U (zh) 传动控制机构
CN220910435U (zh) 变速器和电动汽车
CN103216600A (zh) 一种无级变速器
CN204647171U (zh) 可快速换向的多挡位特种机械变速箱
CN104854379A (zh) 油供给装置
CN204512351U (zh) 双离合器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
CN211082241U (zh) 一种齿轮泵
CN212672347U (zh) 一种动力输出便利箱
CN112178001A (zh) 一种液压摆线马达
CN201627718U (zh) 内置式变速泵
CN201133347Y (zh) 异径齿轮油泵
CN218000207U (zh) 一种液压泵式离合器
CN103410945B (zh) 一种可柔性换挡的多档位路面机械变速箱
JP3092078U (ja) プランジャーポンプの駆動装置
CN203214801U (zh) 一种液力变矩器
CN214466011U (zh) 一种用于纯水介质的液压紧链装置
CN217176869U (zh) 一种新型齿轮泵或马达
WO2021128436A1 (zh) 离合器液力变矩调节装置
CN204985545U (zh) 一种专用行走行星减速机
CN204082531U (zh) 一种低噪节能内置式变速泵
CN201196147Y (zh) 变腔式齿轮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The streets of Chunhua road in Jiangning District of Nanjing City, 211103 tigers in Jiangsu province No. 2

Patentee after: AMTF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211103, No. 9, market road, Dongshan street, Jiangning District, Jiangsu, Nanjing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Afu Automobile Control System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18

Termination date: 201710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