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52985U - 一种用于轮胎的新型钢丝圈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轮胎的新型钢丝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52985U
CN201552985U CN2009202257433U CN200920225743U CN201552985U CN 201552985 U CN201552985 U CN 201552985U CN 2009202257433 U CN2009202257433 U CN 2009202257433U CN 200920225743 U CN200920225743 U CN 200920225743U CN 201552985 U CN201552985 U CN 2015529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d coil
steel wire
bead
aramid fiber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2574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海
李勇
戚顺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Doublestar Tir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Doublestar Tir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Doublestar Tir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Doublestar Tir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22574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529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529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5298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pes Or Cables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披露了一种用于轮胎的新型钢丝圈。该钢丝圈包括一个由覆胶钢丝绕成的环状钢丝圈芯、一条螺旋式缠绕在钢丝圈芯外表面的单根钢丝或单根芳纶纤维、固定单根钢丝或芳纶纤维两端的胶片或覆胶帘布。本实用新型的钢丝圈具有较好的形状保持性能,在加工中易于加工并提高了轮胎产品的成品率;同时,提高轮胎产品胎圈部位的结构强度和耐久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轮胎的新型钢丝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丝圈,尤其是一种用于轮胎的新型钢丝圈。
背景技术
钢丝圈是将轮胎固定到轮辋上的主要部件。现用于充气轮胎特别是载重汽车充气轮胎的钢丝圈通常采用如下方式:
斜交胎一般在成排钢丝绕成的钢丝圈上直接敷贴胎圈填充胶后,用覆胶帘布整体包裹;这样的钢丝圈在成型和硫化过程中易受外部压力导致钢丝圈变形或松散,且钢丝圈与外部胎胶结合性差。
子午胎一般在钢丝圈外表面用覆胶帘布条螺旋缠绕覆盖,然后对钢丝圈预硫化;致使生产工艺烦琐且需专用设备,造成轮胎成本高,同时,钢丝圈与其他部件之间粘合力低,从而引起轮胎胎圈的早期损坏。
或者,有些子午胎在钢丝圈外表面用钢丝圈用钢丝螺旋式缠绕,这虽然解决了上述钢丝圈的变形以及结合性差等问题,但其对于保持钢丝圈的断面形状效果仍然不够理想,钢丝圈中的钢丝束极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滚动。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钢丝圈以更好的解决钢丝圈芯的形状保持以及缠绕物固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致力于更好的解决钢丝圈芯的形状保持以及缠绕物固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轮胎的新型钢丝圈。
本实用新型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轮胎的新型钢丝圈包括一个由覆胶钢丝绕成的环状钢丝圈芯,一条螺旋式缠绕在钢丝圈芯外表面的单根钢丝或单根芳纶纤维,以及,固定单根钢丝或芳纶纤维两端的胶片或覆胶帘布。
上述胶片或覆胶帘布先把单根钢丝或芳纶纤维的一端固定在环状钢丝圈芯上,待单根钢丝或芳纶纤维沿钢丝圈芯螺旋式缠绕整个钢丝圈芯后逐圈径向缠绕以固定其另一端。
上述单根钢丝或芳纶纤维沿钢丝圈芯螺旋式缠绕后沿钢丝圈芯圆周方向的长度大于钢丝圈芯的周长,并且其两端相距5-30cm。
上述固定单根钢丝或芳纶纤维两端的胶片或覆胶帘布在钢丝圈芯圆周上径向缠绕至钢丝圈所在平面时与钢丝圈上缠绕中心点处切线呈20°-75°角。
上述环状钢丝芯的断面为四边形或六边形或八边形或圆形,由成排钢丝或单根钢丝绕成。
上述钢丝圈芯的钢丝直径为0.5~2.5mm;和/或,所述钢丝的断裂强度1500N;和/或,上述在钢丝圈芯外表面螺旋式缠绕的单根钢丝直径为0.15~0.5mm或芳纶纤维直径在0.5~1.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钢丝圈具有较好的形状保持性能,在加工中易于加工并提高了轮胎产品的成品率;同时,提高轮胎产品胎圈部位的结构强度和耐久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钢丝圈结构图;
图2是图1方式中工字轮正视图;以及
图3是图1方式中工字轮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现子午轮胎产品生产中钢丝圈芯较好的形状保持以及缠绕物牢固固定,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钢丝圈。接下来具体说明该钢丝圈。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的钢丝圈结构图。该钢丝圈包括一个由覆胶钢丝绕成的环状钢丝圈芯1、一条螺旋式缠绕在钢丝圈芯外表面的单根钢丝或单根芳纶纤维2以及固定单根钢丝或芳纶纤维两端的胶片或覆胶帘布3。
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由覆胶钢丝绕成环状钢丝圈芯,比绕成钢丝圈芯然后覆胶的效果更好。因为每一圈钢丝在缠绕过程中都覆上胶,使胶体在钢丝之间的填充更均匀,成型后联结更紧密并不易变形或发生相对滚动。
另一方面,用来保持钢丝圈芯形状的单根钢丝或单根芳纶纤维,缠绕在钢丝圈芯外表面。这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摸索到的,通过多次实验证明,钢丝或芳纶纤维是较佳的缠绕固定物。钢丝太粗,刚性过大,不利于保持钢丝圈芯的形状。所以该钢丝的参数是明显不同于缠绕钢丝圈芯钢丝的。而芳纶纤维与目前轮胎用钢丝、涤纶、锦纶等相比,具有强度高,变形小,热收缩低,高耐热、蠕变极小等优点,其强度是钢丝的5-6倍,模量是钢丝的2倍,相对密度仅为钢丝的1/5,分解温度为560度,既具备合成纤维的弹性又具备钢丝的刚性。因此,它比普通的钢丝具有更多的优越性,缠绕后局部形状保持效果好。本实用新型采用该种材料于轮胎钢丝圈生产中,具有极佳的效果。
上述胶片或覆胶帘布3先把单根钢丝或芳纶纤维2的一端固定在环状钢丝圈芯1上,待单根钢丝或芳纶纤维2沿钢丝圈芯1螺旋式缠绕整个钢丝圈芯后逐圈径向缠绕以固定其另一端。
上述单根钢丝或芳纶纤维2沿钢丝圈芯1螺旋式缠绕后沿钢丝圈芯圆周方向的长度大于钢丝圈芯1的周长,并且其两端相距5-30cm。
上述钢丝圈芯1的钢丝和/或螺旋式缠绕的钢丝2均为镀铜钢丝。
上述环状钢丝圈芯1的断面为四边形或六边形或八边形或圆形,由成排钢丝或单根钢丝绕成。
上述钢丝圈芯1的钢丝直径为0.5~2.5mm;和/或,所述钢丝的断裂强度1500N。
上述在钢丝圈芯1外表面螺旋式缠绕的单根钢丝直径为0.15~0.5mm或芳纶纤维直径在0.5~1.5mm。直径过小断裂强度偏小,易在缠绕过程中断裂。直径过大,刚性偏大,易造成缠绕不紧且不易保持钢丝圈芯的形状;同时,在操作过程中易松散。
上述钢丝圈芯1外表面螺旋式缠绕的单根钢丝或单根芳纶纤维缠绕螺距为5~70mm。其螺距最好是在20-30mm之间。螺距过大易导致缠绕后约束力偏低,螺距过小增加了操作难度也降低了生产效率。
上述固定单根钢丝或芳纶纤维两端的胶片或覆胶帘布在钢丝圈芯圆周上径向缠绕至钢丝圈所在平面时与钢丝圈上缠绕中心点处切线呈20°-75°角。
上述在钢丝圈芯1外表面螺旋式缠绕的单根钢丝2断裂强度在100-500N;和/或,所述单根芳纶纤维2断裂强度在100~400N。在前述断裂强度下既能保证操作工艺要求,又保证缠绕钢丝圈力度。
需进一步补充说明上述结构的实现过程及其相关过程,如下:
覆胶钢丝绕成的环状钢丝圈芯1是钢丝圈钢丝通过在轮胎钢丝圈联动生产线在各规格缠绕盘上按照设计断面形状缠绕完成。
图2和图3示出图1方式中工字轮结构图。螺旋式缠绕在钢丝圈芯外表面的单根钢丝或单根芳纶纤维通过重缠机缠绕在图2和图3所示的工字轮上。
将钢丝圈芯1及缠绕有单根钢丝或单根芳纶纤维2的工字轮分别安放于螺旋型钢圈包布机对应工位。
调整好螺旋型钢圈包布机钢丝圈转动速度,将单根钢丝或纤维2的一端用胶片或覆胶帘布条缠绕固定于钢丝圈芯1上。
启动设备,由工字轮带动钢丝或芳纶纤维2完成对钢丝圈的螺旋式缠绕,然后用胶片或覆胶帘布条固定单根钢丝或芳纶纤维2的末端于钢丝圈芯1上。
完成后的钢丝圈表面涂刷胶糊后进行三角胶敷贴用于轮胎成型。
对比实验
取型号为11.00R20-18PR轮胎进行对比试验,对比试验分别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和原钢丝圈结构,其他轮胎半成品及结构均相同,对比实验如下:
1)生产效率对比实验
采用同一操作人员、同一螺旋型钢圈包布机,在相同时间内生产出的外缠合格钢丝圈数量进行对比,在表1中该实验结果用一个指数来表示,该指数以生产现有结构的钢丝圈数量为基准值100,该指数越高,生产效率越高。
2)轮胎胎圈耐久性试验
采用一个轮胎测试鼓,实验轮胎被安装在一个尺寸为8.0的标准轮辋上,以600KPa的压力充气,并加载35KN的负荷,在39℃的环境温度下以30公里/小时的线速度转动,直到该轮胎出现子口裂为止。此时测量其行驶里程。在表1中,实验结果用一个指数表示,该指数以现有结构的钢丝圈生产的轮胎为基准值100,该指数越高,胎圈耐久性能越好。
3)轮胎成本
轮胎成本用一个指数来代表,该指数以现有钢丝圈结构生产的轮胎为基准值100,该指数越低,轮胎成本越低。
表1
  轮胎   操作工艺性   胎圈耐久性   轮胎成本
  现有结构   100   100   100
  实验例   110   125   97.5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旨在说明具体实施方案的实现方式,不能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在详述的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做出各种变体,这些变体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之内。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仅由所述的权利要求书进行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轮胎的新型钢丝圈,包括:
一个由覆胶钢丝绕成的环状钢丝圈芯,
一条螺旋式缠绕在钢丝圈芯外表面的单根钢丝或单根芳纶纤维,以及
固定单根钢丝或芳纶纤维两端的胶片或覆胶帘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钢丝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片或覆胶帘布先把单根钢丝或芳纶纤维的一端固定在环状钢丝圈芯上,待单根钢丝或芳纶纤维沿钢丝圈芯螺旋式缠绕整个钢丝圈芯后逐圈径向缠绕以固定其另一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钢丝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根钢丝或芳纶纤维沿钢丝圈芯螺旋式缠绕后沿钢丝圈芯圆周方向的长度大于钢丝圈芯的周长,并且其两端相距5-30cm。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钢丝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丝圈芯的钢丝和/或螺旋式缠绕的钢丝均为镀铜钢丝。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钢丝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状钢丝圈芯的断面为四边形或六边形或八边形或圆形,由成排钢丝或单根钢丝绕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钢丝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丝圈芯的钢丝直径为0.5~2.5mm;和/或,所述钢丝的断裂强度1500N。
7.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6所述的新型钢丝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钢丝圈芯外表面螺旋式缠绕的单根钢丝直径为0.15~0.5mm或芳纶纤维直径在0.5~1.5mm。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钢丝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丝圈芯外表面螺旋式缠绕的单根钢丝或单根芳纶纤维缠绕螺距为5~70mm。
9.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6或8所述的新型钢丝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单根钢丝或芳纶纤维两端的胶片或覆胶帘布在钢丝圈芯圆周上径向缠绕至钢丝圈所在平面时与钢丝圈上缠绕中心点处切线呈20°-75°角。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钢丝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钢丝圈芯外表面螺旋式缠绕的单根钢丝断裂强度在100-500N;和/或,所述单根芳纶纤维断裂强度在100~400N。
CN2009202257433U 2009-09-04 2009-09-04 一种用于轮胎的新型钢丝圈 Expired - Lifetime CN2015529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257433U CN201552985U (zh) 2009-09-04 2009-09-04 一种用于轮胎的新型钢丝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257433U CN201552985U (zh) 2009-09-04 2009-09-04 一种用于轮胎的新型钢丝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52985U true CN201552985U (zh) 2010-08-18

Family

ID=42612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25743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552985U (zh) 2009-09-04 2009-09-04 一种用于轮胎的新型钢丝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5298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9570B (zh) * 2009-09-04 2014-02-26 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轮胎的钢丝圈
CN103707538A (zh) * 2013-12-30 2014-04-09 中国化工橡胶桂林轮胎有限公司 子午线轮胎用圆形截面钢丝圈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9570B (zh) * 2009-09-04 2014-02-26 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轮胎的钢丝圈
CN103707538A (zh) * 2013-12-30 2014-04-09 中国化工橡胶桂林轮胎有限公司 子午线轮胎用圆形截面钢丝圈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17238B (zh) 带束缠绕式五鼓全钢子午线轮胎一次法成型工艺及装置
CN201552985U (zh) 一种用于轮胎的新型钢丝圈
CN101508230B (zh) 全钢丝子午线轮胎的0°带束层及工艺和采用该结构的轮胎
WO2012016524A1 (zh) 六股填充纤维芯钢丝绳及其制造工艺和专用设备
CN107107502A (zh) 用于收集或分配用于构造轮胎的细长元件的设备以及用于收集或分配缠绕在卷筒中的细长元件的方法
CN106782848A (zh) 铝铠装电力电缆及其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
CN102009570B (zh) 一种用于轮胎的钢丝圈
CN203920277U (zh) 一种用于轮胎的新型钢丝圈缓冲层
CN202667517U (zh) 一种六工位轮胎钢丝圈生产线
CN107720360A (zh) 一种用于胶带的卷筒
CN101596841A (zh) 充气轮胎
CN101428481A (zh) 一种轮胎带束层的挤出法生产工艺及其装备
CN202894143U (zh) 新型张力同步调整缠绕机
CN101112794A (zh) 大、巨型工程子午线轮胎钢丝圈缠绕机的缠绕模盘
CN101898709A (zh) 一种线缆产品的无胎包装方法和其使用方法
CN104444580B (zh) 一种双层极细缠绕机
CN208413529U (zh) 钢丝缠绕机
CN200970894Y (zh) 全钢工程子午线轮胎一次法成型机组
CN103879238A (zh) 一种用于轮胎的新型钢丝圈缓冲层
CN201342793Y (zh) 一种轮胎带束层的挤出法生产装备
CN206307310U (zh) 一种塑料打捆机矫直装置
CN206396536U (zh) 热融性填充材料的零回转钢丝绳
CN102921837A (zh) 张力同步调整缠绕机
CN102935788B (zh) 一种超高性能超大尺寸轮胎及其制备工艺
CN204470303U (zh) 一种多丝拉拔收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18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