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29313U - 可调负压的体表创面组织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调负压的体表创面组织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29313U
CN201529313U CN2009202297731U CN200920229773U CN201529313U CN 201529313 U CN201529313 U CN 201529313U CN 2009202297731 U CN2009202297731 U CN 2009202297731U CN 200920229773 U CN200920229773 U CN 200920229773U CN 201529313 U CN201529313 U CN 2015293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foam cushion
porous foam
se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2977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喻爱喜
官红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VSD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VSD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VSD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VSD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22977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293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293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2931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可调负压的体表创面组织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它包括与体表创面接触的多孔泡沫软垫(1),带侧孔的引流管(2),密封薄膜(3),接头(4),导管(9),引流容器(5),负压源(6),在所述的导管(9)上连接有压力传感器(10),压力传感器(10)连接CPU(11),所述的CPU(11)与负压源(6)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负压的调节可避免多孔泡沫软垫内的孔隙和相互贯通的孔泡之间发生较大的变形,甚至压实,使发生堵管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Description

可调负压的体表创面组织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负压的体表创面组织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它是专为对各种体表组织破溃区治疗而设计的一种用于对因由创伤、烧伤、感染、压迫、内分泌失调、血管闭塞、放射性照射、手术、手术并发症、虫蛇咬噬、低温冷冻伤等原因而发生的创面进行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装置。
背景技术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简称VSD技术)是德国ULM大学Wim Fleischman博士于1992年首创,并形成理论雏形,用于四肢创面的引流;1994年中国裘华德教授首次将VSD技术应用于普外科,开创了VSD技术在普外科应用的先河,王彦峰、裘华德教授在中国于1998年3月18日得到授权的专利CN 2276350,为VSD技术的第一个专利。从此,VSD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现有的VSD技术基本配置包括负压源(包括医用吸引机、医院使用的中心负压装置或负压引流瓶),引流管,聚乙烯醇泡沫或其它医用多孔泡沫、海绵或纱布(以下简称多孔泡沫软垫)、可粘贴密封用的透气薄膜(以下简称密封薄膜)、接头(包括二通接头、三通接头或多通接头)、引流容器等。其结构形式为:一端带侧孔的引流管(一般为平行放置的二根管,小规格的多孔泡沫软垫为一根管,稍大规格的,一般平行放置三根管或以上)通入已钻好孔的多孔泡沫软垫内,使用多块多孔泡沫软垫时,再通过三通接头、二通接头或多通接头将引流管的出口端合并为一个出口,接通负压源引流,将人体组织内的渗血、渗液、液化坏死的组织碎片以及脓液等液化物质引流至引流容器内。
实际应用中,将多孔泡沫软垫包裹多侧孔引流管,放置在创面上或创腔内,再用密封薄膜将多孔泡沫软垫和引流管出口端严密封闭,使之与外界隔绝,连接引流容器,再接通负压源(现也有将引流容器和负压源做成一体的负压引流瓶),就形成了一个高效引流系统(VSD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负压经过引流管的刚性传导传递到多孔泡沫软垫,并可随着引流管的走向将负压分布在多孔泡沫软垫上的每一个点。由于多孔泡沫软垫内的孔泡互相连通且富有弹性,负压可以到达目标引流区的每一点,形成一个全方位的引流。较大的、质地不太硬的块状引出物在负压作用下会被分割和塑型成颗粒状,经过多孔泡沫软垫的孔隙或相互贯通的孔泡进入引流管,再被迅速吸入引流容器内;而可能堵塞引流管的大块引出物则被多孔泡沫软垫阻挡,只能附着在多孔泡沫软垫表面,在去除或更换引流物时与多孔泡沫软垫一起离开机体。密封薄膜的封闭使作为引流动力的负压得以维持,同时也使被引流区与外界隔绝,有效地防止了污染和交叉感染。由于负压经过作为中介的柔软多孔泡沫软垫均匀分布于被引流区的表面,可以有效地防止单根引流管负压引流时可能发生的脏器或组织被吸出或受压而致的缺血、坏死、穿孔等并发症(《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第2版P3-P4,裘华德宋九宏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与现有的普通换药治疗相比,VSD技术能将被引流区内的渗出物和坏死组织非常及时地清除,被引流区内可达到“零积聚”状态,创面能够很快地获得清洁的环境,大大降低机体对毒素的重吸收;即使有较大的腔隙存在,腔隙也因负压的存在而加速缩小,对浅表创面而言,密封薄膜和多孔泡沫软垫也使局部环境更接近生理性的湿润状态;作用于创面软组织上的负压刺激,有利于局部微环境的改善和组织水肿的消退,加速了创面中肉芽组织的新生,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在VSD治疗的3-7天内均不需要再换药,降低了医护人员工作量,减少了患者痛苦,降低了综合医疗费用。
在我国VSD技术已广泛适用于:创伤科、骨科、普外科、烧伤科等领域。
但是现有的VSD技术在体表创面引流的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由负压源向引流管和多孔泡软垫提供匀衡的负压,负压的压力范围为125-450mmHg,由于负压的作用使多孔泡沫软垫内的孔隙和相互贯通的孔泡均会发生较大的变形,甚至使多孔泡沫软垫内的孔隙和相互贯通的孔泡压实,或者堵塞引流管上的引流侧孔,使负压失去作用,这时体表组织创面内的渗血、渗液、液化坏死的组织碎片以及脓液等物质就不能顺利通过孔隙和相互贯通的孔泡引流至引流管内,使引流物极容易产生堵管现象或造成引流堵塞,造成引流的失败。第二:由于负压的作用使多孔泡沫软垫内的孔隙和相互贯通的孔泡均会发生较大的变形,甚至使多孔泡沫软垫内的孔隙和相互贯通的孔泡压实,使多孔泡沫软垫与体表创面形成紧密的接触,并与体表创面细胞生长的部分形成不必要的粘连,不利于体表组织创面肉芽的生长,延长了体表组织创面愈合的时间。
因此,对现有的VSD技术在体表创面组织愈合中的使用进行改进已成为非常迫切的一项重要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负压封闭引流装置的上述不合理之处,而提供了一种可调负压的体表创面组织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的:可调负压的体表创面组织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它包括与体表创面接触的多孔泡沫软垫,带侧孔的引流管,密封薄膜,接头,导管,引流容器,负压源,带侧孔的引流管位于多孔泡沫软垫内,密封薄膜位于多孔泡沫软垫的四周及引流管的引出端,引流管通过接头连接导管,导管连接引流容器,引流容器连接负压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导管上连接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连接CPU,所述的CPU与负压源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多孔泡沫软垫和密封薄膜之间有胶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引流容器和负压源之间的连接有过滤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密封薄膜位于胶膜的四周和引流管的引出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过滤器包括细菌过滤器和气味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体表创面组织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具有如下优点:①、可通过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控引流管内的负压,并通过压力传感器将引流管内的负压信号传递给CPU,再通过CPU将负压调节指令发送给负压源,负压源根据CPU的调节指令增大或减小负压,甚至将负压降为零。通过负压的调节可避免多孔泡沫软垫内的孔隙和相互贯通的孔泡之间发生较大的变形,甚至压实,能发生堵管的可能性大大降低。②、由于多孔泡沫软垫不会与体表创面组织形成紧密的接触,避免了多孔泡沫软垫与体表创面细胞生长的部分形成不必要的粘连,有利于体表组织创面肉芽的生长。③、缩短了手术的时间,并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缩短了患者创面愈合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引流容器、过滤器和负压源的连接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多孔泡沫软垫、胶膜和密封薄膜结构图。
图中1.多孔泡沫软垫,2.带侧孔的引流管,3.密封薄膜,4.接头,5.引流容器,6.负压源,7.胶膜,8.过滤器,9.导管,10.压力传感器,11.CPU,12.细菌过滤器,13.气味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参阅附图可知:本实用新型可调负压的体表创面组织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它包括与体表创面接触的多孔泡沫软垫1,带侧孔的引流管2,密封薄膜3,接头4,导管9,引流容器5,负压源6,带侧孔的引流管2位于多孔泡沫软垫1内,密封薄膜3位于多孔泡沫软垫1的四周及引流管的引出端,引流管2通过接头4连接导管9,导管9连接引流容器5,引流容器5连接负压源6,在所述的导管(9)上连接有压力传感器10,压力传感器10连接CPU11,所述的CPU11与负压源6连接(如图1所示)。压力传感器可通过测量导管内从多孔泡沫软垫内传导的压力,并将压力信号通过CPU处理,并通过CPU的命令来控制负压源的开、闭,或调节负压源输出负压的大小,负压再通过引流容器,并通过引流管传导给多孔泡沫软垫,从而调节多孔泡沫软垫内孔泡和孔隙之间的压力。使多孔泡沫软垫内的孔隙和相互贯通的孔泡均保持正常状态或仅发生较小的变形,使体表组织创面内的渗血、渗液、液化坏死的组织碎片以及脓液等液化物质能顺利通过孔隙和相互贯通的孔泡引流至引流管内,减少了由于引流物堵管造成引流失败的可能。并使多孔泡沫软垫维持真空环境的弹性结构保持正常状态,减少了由于负压的作用使多孔泡沫软垫与体表创面形成紧密的接触,使多孔泡沫软垫与体表创面细胞生长的部分形成不必要的粘连的可能性,有利于体表组织创面肉芽的生长,减少了体表组织创面愈合的时间。
多孔泡沫软垫1和密封薄膜3之间有胶膜7。密封薄膜3位于胶膜7的四周和引流管2的引出端。这种结构有如下优点:第①、通过放置在多孔泡沫软垫上的胶膜(这种胶膜的透气率极低,也可以是其它材料制成的透气率极低的膜)来密封创面,大大延长了多孔泡沫软垫保持弹性和湿润环境的时间,有利于创面愈合。第②、密封薄膜只需要密封胶膜的四周即可(也可以将密封薄膜全部覆盖在胶膜上及胶膜的四周),并且不需要密封引流管的引出端,降低了VSD系统发生“漏气”的可能性,使负压封闭引流的密封变得更加简单、可靠,同时密封薄膜是通透性能很高的膜,也具有很好的皮肤相容性,致敏率低,有利于创面周围健康皮肤的正常代谢。密封贴膜时不需要在引流管的引出端采用“系膜”法密封引流管,使密封更加方便(如图3)。
在引流容器5和负压源6之间的连接有过滤器8。过滤器包括细菌过滤器12和气味过滤器13。
引流容器5和负压源6之间的连接有细菌过滤器18和气味过滤器19。细菌过滤器可减少细菌,尤其是厌氧菌进入下一步引流通道,如进入中心负压源,可避免造成造成医院内中心负压系统污染的可能性。气味过滤器可减少创面上产生的恶臭气味从本系统中溢出(如图2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改变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若干的改变或变形,这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可调负压的体表创面组织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它包括与体表创面接触的多孔泡沫软垫(1),带侧孔的引流管(2),密封薄膜(3),接头(4),导管(9),引流容器(5),负压源(6),带侧孔的引流管(2)位于多孔泡沫软垫(1)内,密封薄膜(3)位于多孔泡沫软垫(1)的四周及引流管的引出端,引流管(2)通过接头(4)连接导管(9),导管(9)连接引流容器(5),引流容器(5)连接负压源(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导管(9)上连接有压力传感器(10),压力传感器(10)连接CPU(11),所述的CPU(11)与负压源(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负压的体表创面组织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泡沫软垫(1)和密封薄膜(3)之间有胶膜(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负压的体表创面组织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引流容器(5)和负压源(6)之间的连接有过滤器(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负压的体表创面组织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薄膜(3)位于胶膜(7)的四周和引流管(2)的引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负压的体表创面组织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过滤器包括细菌过滤器(12)和气味过滤器(13)。
CN2009202297731U 2009-11-10 2009-11-10 可调负压的体表创面组织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293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297731U CN201529313U (zh) 2009-11-10 2009-11-10 可调负压的体表创面组织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297731U CN201529313U (zh) 2009-11-10 2009-11-10 可调负压的体表创面组织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29313U true CN201529313U (zh) 2010-07-21

Family

ID=42524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29773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29313U (zh) 2009-11-10 2009-11-10 可调负压的体表创面组织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2931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8954A (zh) * 2011-12-08 2012-06-1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一种负压引流管
CN104090070A (zh) * 2014-06-16 2014-10-08 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医用负压封闭引流材料传导性的测试系统
CN106823024A (zh) * 2017-03-17 2017-06-13 刘莉 一种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8954A (zh) * 2011-12-08 2012-06-1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一种负压引流管
CN104090070A (zh) * 2014-06-16 2014-10-08 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医用负压封闭引流材料传导性的测试系统
CN104090070B (zh) * 2014-06-16 2015-12-16 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医用负压封闭引流材料传导性的测试系统
CN106823024A (zh) * 2017-03-17 2017-06-13 刘莉 一种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19362U (zh) 体表创面负压封闭引流系统
CN201481968U (zh) 创伤负压引流装置
US8597265B2 (en)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device for bleeding wound tissue
CN202069996U (zh) 创面冲洗—负压封闭引流专用软垫
BRPI0617967A2 (pt) conjunto de curativo para uma ferida ou incisão, e, hemostato
CN203244673U (zh) 一种含纳米银聚氨酯敷料的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
CN201912520U (zh) 一种创面冲洗——负压封闭引流专用软垫
CN201529313U (zh) 可调负压的体表创面组织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CN201719676U (zh) 体表组织负压封闭引流系统
CN101829388A (zh) 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CN101664578B (zh) 体表创面组织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CN213047676U (zh) 一种负压引流海绵敷料及其创面装置
CN201529311U (zh) 内置带冲洗管的引流管的泡沫软垫结构
CN203408345U (zh) 一次性便携式负压伤口治疗套装
CN201519361U (zh) 负压封闭引流中引流管及支柱布置结构
CN102100934A (zh) 脉冲液体封闭负压引流系统
CN201880186U (zh) 外科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用创面填充敷料
CN201519363U (zh) 负压封闭引流中的上引流装置
CN201519364U (zh) 负压封闭引流中引流管和引出管布置结构
CN212347307U (zh) 用于创面的给氧负压治疗装置
WO2013056412A1 (zh) 一种负压封闭引流专用敷料结构
CN201664462U (zh) 体表创面组织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CN204815317U (zh) 带固定结构的封闭负压吸引装置
CN201551716U (zh) 负压封闭引流系统支撑结构
CN202699841U (zh) 一种医用负压引流护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721

Termination date: 201711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