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23027U - 热电元件定位及电绝缘框架 - Google Patents

热电元件定位及电绝缘框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23027U
CN201523027U CN2009202121965U CN200920212196U CN201523027U CN 201523027 U CN201523027 U CN 201523027U CN 2009202121965 U CN2009202121965 U CN 2009202121965U CN 200920212196 U CN200920212196 U CN 200920212196U CN 201523027 U CN201523027 U CN 2015230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oelectric element
electric insulation
location
insulation framework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1219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燕青
鲁端平
林红飞
李小亚
柏胜强
黄向阳
陈立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stitute of Ceramics of CAS
Shanghai Shenhe Thermo Magnetics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stitute of Ceramics of CAS
Shanghai Shenhe Thermo Magnetics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stitute of Ceramics of CAS, Shanghai Shenhe Thermo Magnetics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stitute of Ceram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092021219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230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230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2302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电元件定位及电绝缘框架,包括绝缘框架和至少二个金属电联接端子,绝缘框架中设置有若干放置热电元件的通孔,绝缘框架的边框中设置对应金属电联接端子数量的凹槽,凹槽连通不同的通孔,金属电联接端子的第一端部分别安设在凹槽中,第二端部位于绝缘框架的边框外,较佳地,第一端部分别卡设在凹槽中,还包括凸台,分别套设在第二端部上并安设在绝缘框架的边框的外侧面上,还包括至少一加强筋,设置在绝缘框架的边框的外侧面上,通孔之间的薄壁的高度小于通孔的高度且高低交错设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洁新颖,能提高热电元件与外部系统电联接的可靠性,减化作业步骤,降低材料成本,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热电元件定位及电绝缘框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电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热电模块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热电元件定位及电绝缘框架。
背景技术
美国专利US5875098公开了“应用无缝隙板条格的热电器件(thermoelectric module withgapless eggcrate)”。如图1所示,无缝隙板格条框架101是一种LCP材料,由美国杜邦公司生产,无缝隙板条格框架101通过注塑成形。在无缝隙板条格框架101内放入全部的热电元件102后再放入铜导线103,加热铜导线103,使与铜导线103接触的框架101材料软化,将电极粘连在框架101上。这种连接方式生产效率低、一致性差、最主要问题是在后续加工过程存在脱落的风险,或者在器件安装或拆卸过程中出现铜导线103与热电元件102发生脱离,使器件失效,影响器件的可靠性。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热电元件定位及电绝缘框架,其能提高热电元件与外部系统电联接的可靠性,减化作业步骤,降低材料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热电元件定位及电绝缘框架,该热电元件定位及电绝缘框架结构简洁新颖,能提高热电元件与外部系统电联接的可靠性,减化作业步骤,降低材料成本,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热电元件定位及电绝缘框架具有如下构成:
该热电元件定位及电绝缘框架,包括绝缘框架,其特点是,所述热电元件定位及电绝缘框架还包括至少二个金属电联接端子,所述绝缘框架中设置有若干放置热电元件的通孔,所述绝缘框架的边框中设置对应所述金属电联接端子数量的凹槽,所述凹槽连通不同的所述通孔,所述金属电联接端子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分别安设在所述凹槽中,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的绝缘框架的边框外。
较佳地,所述第一端部分别卡设在所述凹槽中。
更佳地,所述凹槽的内壁设置有至少一凹部/凸部,所述第一端部的侧面具有对应所述凹部/凸部的凸部/凹部,所述凸部分别卡设在所述凹部中。
较佳地,所述热电元件定位及电绝缘框架还包括对应所述金属电联接端子数量的凸台,所述凸台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二端部上并安设在所述的绝缘框架的边框的外侧面上。
较佳地,所述热电元件定位及电绝缘框架还包括至少一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述的绝缘框架的边框的外侧面上。
较佳地,所述通孔之间的薄壁的高度小于所述通孔的高度,且所述薄壁高低交错设置。
更佳地,所述的通孔的高度为2mm~20mm,所述的通孔间薄壁的厚度为0.3mm~1.0mm。
较佳地,所述通孔的横截面是圆形或多边形,所述凹槽的横截面是圆形或多边形。
较佳地,所述第一端部的侧部至少部分裸露在所述通孔中。
较佳地,所述绝缘框架是聚对苯二甲酰胺框架、聚苯硫醚框架或聚醚醚酮框架;所述金属电联接端子是铜端子、铜合金端子、铝端子或铝合金端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金属电联接端子的第一端部镶嵌并固化在绝缘框架的边框中,第二端部位于绝缘框架外,通孔之间的薄壁高低交替设置,通过后续的热喷涂金属层将热电元件之间、第一端部与热电元件之间形成良好的电联接,与已有技术相比,方便地解决了热电元件与外部系统可靠的电联接问题,减化了作业步骤;
2、本实用新型的金属电联接端子的第一端部的侧面具有凸部,凹槽的内壁设置凹部,凸部位于凹部中,且绝缘框架外设置凸台,与现有技术相比能有效地防止金属电联接端子与绝缘框架间的相对运动;提高了电联接的可靠性;
3、本实用新型的绝缘框架外侧设置了加强筋,有效地防止了绝缘框架最外围的通孔变形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绝缘框架选用的材料是较现有技术中所用的LCP材料主要性能指标类似但价格仅为其50%的聚对苯二甲胺材料,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热电器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3a是图2中A-A位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3b是图2中B-B位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3c是图2中C-C位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左视示意图。
图6是图2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局部剖视仰视示意图。
图7a是图6中区域I的放大示意图。
图7b是图6中D-D位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7c是图6中E-E位置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2-7c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热电元件定位及电绝缘框架包括绝缘框架1和至少二个金属电联接端子2,所述绝缘框架1中设置有若干放置热电元件的通孔11,所述绝缘框架的边框12中设置对应所述金属电联接端子2数量的凹槽13,所述凹槽13连通不同的所述通孔11,所述金属电联接端子2包括第一端部21和第二端部22,所述第一端部21分别安设在所述凹槽13中,所述第二端部22位于所述的绝缘框架1的边框12外。
较佳地,所述第一端部21分别卡设在所述凹槽13中。更佳地,所述凹槽13的内壁设置有至少一凹部14/凸部15,所述第一端部21的侧面具有对应所述凹部14/凸部15的凸部15/凹部14,所述凸部15分别卡设在所述凹部14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凹槽13的内壁设置有对称的两凸部15,所述第一端部21的侧面具有对称的两凹部14,如图7a所示。
较佳地,所述热电元件定位及电绝缘框架还包括对应所述金属电联接端子2数量的凸台3,所述凸台3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二端部22上并安设在所述的绝缘框架1的边框12的外侧面上。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金属电联接端子2具有两个,凸台3和凹槽13也具有两个,如图2、4和6所示。
较佳地,所述热电元件定位及电绝缘框架还包括至少一加强筋4,所述加强筋4设置在所述的绝缘框架1的边框12的外侧面上。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绝缘框架1为矩形绝缘框架,四周外侧对称分布设置有4根加强筋4,如图2和4所示。
较佳地,所述通孔11之间的薄壁16的高度小于所述通孔11的高度,且所述薄壁16高低交错设置。如图7b和7c所示。更佳地,所述的通孔11的厚度为2mm~20mm,所述的薄壁16的高度为0.3mm~1.0mm。
较佳地,所述通孔11的横截面是圆形或多边形,所述凹槽13的横截面是圆形或多边形。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通孔11的横截面是矩形,所述凹槽13的横截面是矩形,金属电联接端子2的横截面也是矩形,如图2、4和6所示。
较佳地,所述第一端部21的侧部至少部分裸露在所述通孔11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横截面为矩形的第一端部21的一个侧面裸露在所述通孔11中,如图7b所示。
较佳地,所述绝缘框架1是聚对苯二甲酰胺框架、聚苯硫醚框架或聚醚醚酮框架;所述金属电联接端子2是铜端子、铜合金端子、铝端子或铝合金端子。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框架1是聚对苯二甲酰胺框架;所述金属电联接端子2是铜端子。
本实用新型制造时,将塑料粒放入注塑机的熔料箱内,温度控制在350℃~400℃,将金属电连接端子2放入注塑模具并处于绝缘边框1和凸台3中心位置,合上模具,将熔融状态的塑料经螺杆注入模具腔体,冷却成形后从模具中起出,剔除通孔变形、金属电连接端子2凹槽13(止动槽)不位于边框12等不良品。
使用本实用新型制造热电模块时,将热电元件置于通孔11中,通过后续的热喷涂金属层将热电元件之间、第一端部21与热电元件之间形成良好的电联接,即可。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金属电联接端子2嵌入并固化在绝缘框架1中,避免了器件在安装拆卸过程中由于电极端受力出现松动导致器件失效的问题,提高了热电器件的可靠性。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热电元件定位及电绝缘框架结构简洁新颖,能提高热电元件与外部系统电联接的可靠性,减化作业步骤,降低材料成本,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在此说明书中,本实用新型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Claims (10)

1.一种热电元件定位及电绝缘框架,包括绝缘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元件定位及电绝缘框架还包括至少二个金属电联接端子,所述绝缘框架中设置有若干放置热电元件的通孔,所述绝缘框架的边框中设置对应所述金属电联接端子数量的凹槽,所述凹槽连通不同的所述通孔,所述金属电联接端子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分别安设在所述凹槽中,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的绝缘框架的边框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元件定位及电绝缘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分别卡设在所述凹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电元件定位及电绝缘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内壁设置有至少一凹部/凸部,所述第一端部的侧面具有对应所述凹部/凸部的凸部/凹部,所述凸部分别卡设在所述凹部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元件定位及电绝缘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元件定位及电绝缘框架还包括对应所述金属电联接端子数量的凸台,所述凸台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二端部上并安设在所述的绝缘框架的边框的外侧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元件定位及电绝缘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元件定位及电绝缘框架还包括至少一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述的绝缘框架的边框的外侧面上。
6.根 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元件定位及电绝缘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之间的薄壁的高度小于所述通孔的高度,且所述薄壁高低交错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电元件定位及电绝缘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的高度为2mm~20mm,所述的通孔间薄壁的厚度为0.3mm~1.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元件定位及电绝缘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横截面是圆形或多边形,所述凹槽的横截面是圆形或多边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元件定位及电绝缘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的侧部至少部分裸露在所述通孔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元件定位及电绝缘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框架是聚对苯二甲酰胺框架、聚苯硫醚框架或聚醚醚酮框架;所述金属电联接端子是铜端子、铜合金端子、铝端子或铝合金端子。
CN2009202121965U 2009-11-10 2009-11-10 热电元件定位及电绝缘框架 Expired - Lifetime CN2015230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121965U CN201523027U (zh) 2009-11-10 2009-11-10 热电元件定位及电绝缘框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121965U CN201523027U (zh) 2009-11-10 2009-11-10 热电元件定位及电绝缘框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23027U true CN201523027U (zh) 2010-07-07

Family

ID=42509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12196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523027U (zh) 2009-11-10 2009-11-10 热电元件定位及电绝缘框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230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10810A (zh) * 2014-12-31 2016-07-27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具有支撑框架的环形构造热电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10810A (zh) * 2014-12-31 2016-07-27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具有支撑框架的环形构造热电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10810B (zh) * 2014-12-31 2018-03-06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具有支撑框架的环形构造热电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22375B (zh) 半导体装置、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引线框
CN101123195A (zh) 树脂密封型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
CN104347786A (zh) 引线框、带树脂引线框、树脂封装体、发光装置以及树脂封装体的制造方法
CN201523027U (zh) 热电元件定位及电绝缘框架
CN204088237U (zh) 一种中空结构熔断器
CN201981264U (zh) 降低电解槽铝液层水平电流的阴极碳块组件
CN216312102U (zh) 一种后接线式接线柱组件
CN103746183A (zh) 一种导电高分子材料制作的天线辐射体及制造方法
CN201984913U (zh) 中心紧固平面型功率电阻器
CN2867662Y (zh) 电源连接器
CN202037804U (zh) 用于模具的防拉丝隔片
CN201986264U (zh) 一种低热阻射频功放复合基板
CN104868274B (zh) 一种分体式插头及其制作方法
CN211957641U (zh) 一种新封装结构的三电平igbt模块
CN202042437U (zh) 一种塑壳断路器的牵引杆
CN104901619A (zh) 一种光伏接线盒的制造方法
CN202772308U (zh) 一种新型组合结构连接器
CN103507207B (zh) 以塑料射出成形的输入模块的制造方法
CN201142329Y (zh) 塑封型整流模块
CN204696296U (zh) 一种分体式插头
CN105810527B (zh) 一种电流保护器及制造方法
CN216001250U (zh) 一种制造显示器塑料中框的模具
CN215657773U (zh) 一种避雷器用带螺杆电极的铸造模具
CN205282500U (zh) 平板金属导线架的改良结构
CN204209357U (zh) 一种悬空熔丝型熔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70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