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15309U - 一种通信与电源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与电源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15309U
CN201515309U CN2009201993552U CN200920199355U CN201515309U CN 201515309 U CN201515309 U CN 201515309U CN 2009201993552 U CN2009201993552 U CN 2009201993552U CN 200920199355 U CN200920199355 U CN 200920199355U CN 201515309 U CN201515309 U CN 2015153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positive
operational amplifier
switching diode
nega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9935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鲁仁全
陈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Hangzhou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92019935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153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153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1530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与电源电路。传统的通信与电源电路的电源存在干扰,影响工作可靠性。本实用新型包括RS232通信接口部分、转换电路部分、获取电压电路部分和供电电路部分。RS232通信接口部分采用九芯插座。转换电路部分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四个电阻以及一个开关二极管和NPN型三极管。获取电压电路部分包括四个开关二极管和两个滤波电容。供电电路部分包括四个电阻和一个运算放大器、PNP型三极管、发光二极管。本实用新型输出电压可靠,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元器件成熟可靠、成本低廉、来源丰富。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与电源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路,具体涉及一种排水管网检测装置的通信与电源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城市排水已成为制约城市快速发展的瓶颈之一。城市排水主要针对城市现有排水设施,通过排水系统管网模型和实时监测数据,整体优化排水系统运行,提高泵站网络的综合运行效率、节能降耗,提高城市的预洪、防洪能力。因此,排水管网的检测装置是十分重要的。
传统的通信与电源电路的电源由供电电源提供,需要插座以及更多的连接线路,不便应用在特殊场合中。同时由于供电电源在工作过程中,有强干扰源、射频干扰和电磁干扰的存在,会影响排水管网检测装置系统的工作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功率小、抗干扰性强、外界供电由通信线提供的排水管网检测装置的通信与电源电路。
本实用新型包括RS232通信接口部分、转换电路部分、获取电压电路部分和供电电路部分。
RS232通信接口部分采用行业通用的九芯插座DB9。
转换电路部分包括接收部分转换电路和发送部分转换电路。其中
接收部分转换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U301A和第一电阻R301。第一运算放大器U301A的同向输入端作为低电压输出端VREF,反向输入端与第一电阻R301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301的另一端与CPU的串口信号端CPU_TXD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301A的输出端与九芯插座DB9的第2引脚连接。
发送部分转换电路包括第二电阻R302、第三电阻R303、第四电阻R304、第一开关二极管D301、NPN型三极管Q301。NPN型三极管Q301的集电极与CPU的串口信号端CPU_RXD以及第四电阻R304的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304的另一端作为高电压输出端VDC,NPN型三极管Q301的基极、第一开关二极管D301的负极、第三电阻R303的一端均与第二电阻R302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03的另一端、第一开关二极管D301的正极、NPN型三极管Q301的发射极接地,第二电阻R302的另一端与九芯插座DB9的第3引脚连接。
获取电压电路部分包括第二开关二极管D302、第三开关二极管D303、第四开关二极管D304、第五开关二极管D305以及第一滤波电容CB301、第二滤波电容CB302。第三开关二极管D303的正极、第四开关二极管D304的负极均与九芯插座DB9的第3引脚连接,第二开关二极管D302的正极与九芯插座DB9的第4引脚连接,第五开关二极管D305的负极与九芯插座DB9的第7引脚连接;第二开关二极管D302的负极、第三开关二极管D303的负极、第一滤波电容CB301的正极连接,作为正电压VP2输出;第四开关二极管D304的正极、第五开关二极管D305的正极、第二滤波电容CB302的负极连接,作为负电压VEE输出;第一滤波电容CB301的负极和第二滤波电容CB302的正极接地。
供电电路部分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U301B、PNP型三极管Q302、发光二极管LED301、第五电阻R305、第六电阻R306、第七电阻R307、第八电阻R308。VP2给第二运算放大器U301B提供正电压,VEE给第二运算放大器U301B提供负电压。PNP型三极管Q302的发射极与获取电压电路的正电压输出连接,PNP型三极管Q302的基极与第五电阻R305的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305的另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U301B的输出端连接,PNP型三极管Q302的集电极、第六电阻R306的一端、第八电阻R308的一端均与第四电阻R304的另一端连接,第八电阻R308的另一端、发光二极管LED301的正极、第二运算放大器U301B的反向输入端均与第一运算放大器U301A的同向输入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ED301的负极接地;第六电阻R306的另一端、第七电阻R307的一端均与第二运算放大器U301B的同向输入端连接,第七电阻R307的另一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外界供电由通信线提供而不是由供电电源提供,不需要插座以及更多的连接线路,可以在特殊场合中使用。供电电路部分的电压VREF是发光管LED301工作时产生的压降,不容易受电源波动、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输出电压VDC平稳可靠,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电路中选取了较大的电阻器,具有较低的功耗。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元器件成熟可靠、成本低廉、来源丰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通信与电源电路包括RS232通信接口部分、转换电路部分、获取电压电路部分和供电电路部分。
RS232通信接口部分采用行业通用的九芯插座DB9,其中只使用了第2、3、4、7和5这5个引脚,其他引脚悬空。其中第2引脚(232_RXD)为系统向外发送RS232信号的引脚,第3引脚(232_TXD)为系统从外界接收RS232信号的引脚,第4引脚(232_DTR)为外界向系统提供正电压(+7~+15V),第7引脚(232RTS)为外界向系统提供负电压(-7V~-15V),第5引脚接地。
转换电路部分将“-5V~-15V为逻辑1,+5V~+15V为逻辑0”的RS232通信协议和“+3V以上电平代表逻辑1,0V~+0.7V代表逻辑0”的普通串口协议进行转换,包括接收部分转换电路和发送部分转换电路。
其中接收部分转换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U301A和第一电阻R301。第一运算放大器U301A的同向输入端作为低电压输出端VREF,反向输入端与第一电阻R301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301的另一端与CPU的串口信号端CPU_TXD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301A的输出端与九芯插座DB9的第2引脚(232_RXD)连接。当CPU的串口信号端CPU_TXD发送正电平(约为VDC,3.3V左右,逻辑1)时候,则第一运算放大器U301A的反向输入端的电压高于同向输入端,所以输出端(232_RXD)输出约为VEE(至少-7V),产生RS232通信中的逻辑1电平。当CPU的串口信号端CPU_TXD发送0电平(0.3V~0.7V,逻辑0)时候,则第一运算放大器U301A的反向输入端的电压低于同向输入端,所以输出端(232RXD)输出约为VP2(至少+7V),产生RS232通信中的逻辑0电平。
发送部分转换电路包括第二电阻R302、第三电阻R303、第四电阻R304、第一开关二极管D301、NPN型三极管Q301。NPN型三极管Q301的集电极与CPU的串口信号端CPU_RXD以及第四电阻R304的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304的另一端作为高电压输出端VDC,NPN型三极管Q301的基极、第一开关二极管D301的负极、第三电阻R303的一端均与第二电阻R302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03的另一端、第一开关二极管D301的正极、NPN型三极管Q301的发射极接地,第二电阻R302的另一端与九芯插座DB9的第3引脚(232_TXD)连接。当232_TXD端为负电平(逻辑1)时候,集电极和发射机之间处于开路状态,NPN型三极管Q301截止,则连接到CPU的信号端CPU_RXD为VDC(大约3.3V,逻辑1)。反之当232_TXD端为正电平(逻辑0)时候,NPN型三极管Q301饱和导通,集电极和发射机之间电压约为0.3V左右,则连接到CPU的信号端CPU_RXD为0.3V左右(逻辑0)。其中,第一开关二极管D301保护NPN型三极管Q301的发射结不会被232_TXD的负电压击穿。
获取电压电路部分主要是为了获取第二运算放大器U301B的工作电压,获取电压电路包括第二开关二极管D302、第三开关二极管D303、第四开关二极管D304、第五开关二极管D305以及第一滤波电容CB301、第二滤波电容CB302。第三开关二极管D303的正极、第四开关二极管D304的负极均与九芯插座DB9的第3引脚(232_TXD)连接,第二开关二极管D302的正极与九芯插座DB9的第4引脚(232_DTR)连接,第五开关二极管D305的负极与九芯插座DB9的第7引脚(232_RTS)连接;第二开关二极管D302的负极、第三开关二极管D303的负极、第一滤波电容CB301的正极连接,作为正电压VP2输出;第四开关二极管D304的正极、第五开关二极管D305的正极、第二滤波电容CB302的负极连接,作为负电压VEE输出;第一滤波电容CB301的负极和第二滤波电容CB302的正极接地。
系统工作时,232_RTS稳定在-7~-15V之间,因此可以为VEE提供一个负电压。同理,工作时,232_DTR稳定在+7~+15V之间,为VP2提供一个稳定的正电压。232_TXD工作时主要维持在-7~-15V之间,在发送数据位逻辑0的期间,其值为+7~+15V之间。所以可以分别为VEE和VP2提供各自所需要的电压。其中第二开关二极管D302、第三开关二极管D303、第四开关二极管D304、第五开关二极管D305是防止232接口电平发生变化时候影响VEE和VP2而设定的保证电流单向流动的二极管。第一滤波电容CB301和第二滤波电容CB302分别为VEE和VP2提供滤波作用。
供电电路部分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U301B、PNP型三极管Q302、发光二极管LED301、第五电阻R305、第六电阻R306、第七电阻R307、第八电阻R308。VP2给第二运算放大器U301B提供正电压,VEE给第二运算放大器U301B提供负电压。PNP型三极管Q302的发射极与获取电压电路的高电压输出连接(即连接电压VP2),PNP型三极管Q302的基极与第五电阻R305的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305的另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U301B的输出端连接,PNP型三极管Q302的集电极、第六电阻R306的一端、第八电阻R308的一端均与第四电阻R304的另一端连接(即连接电压VDC),第八电阻R308的另一端、发光二极管LED301的正极、第二运算放大器U301B的反向输入端均与第一运算放大器U301A的同向输入端连接(即连接电压VREF),发光二极管LED301的负极接地;第六电阻R306的另一端、第七电阻R307的一端均与第二运算放大器U301B的同向输入端连接,第七电阻R307的另一端接地。
VREF是发光管LED301工作时产生的压降,大约为+1.6V~+1.7V。这个压降比较稳定,不容易受电源波动、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第二运算放大器U301B的反向输入端接VREF,同向输入端接目标电压VDC经分压后的电压(VDC的二分之一)。如果VDC由平稳状态向下波动,则第二运算放大器U301B的输出端电压也下降,使得PNP型三极管Q302的基极电流增大。如此导致PNP型三极管Q302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电压下降,则迫使VDC上升到规定的电压(2倍的VREF)。反之,VDC由平稳状态向上波动,则第二运算放大器U301B的输出端电压上升,使得PNP型三极管Q302的基极电流减小。如此导致PNP型三极管Q302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电压增大,则迫使VDC下降到规定的电压(2倍的VREF)。该电路的输出电压VDC平稳可靠,几乎不受VP2的影响,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能,适应范围广泛,且由于电路中选取了较大的电阻器,使得自身功耗比较低。

Claims (1)

1.一种通信与电源电路,包括RS232通信接口部分、转换电路部分、获取电压电路部分和供电电路部分,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RS232通信接口部分采用九芯插座DB9;
所述的转换电路部分包括接收部分转换电路和发送部分转换电路,其中:
接收部分转换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U301A和第一电阻R301;第一运算放大器U301A的同向输入端作为低电压输出端VREF,反向输入端与第一电阻R301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301的另一端与CPU的串口信号端CPU_TXD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301A的输出端与九芯插座DB9的第2引脚连接;
发送部分转换电路包括第二电阻R302、第三电阻R303、第四电阻R304、第一开关二极管D301、NPN型三极管Q301;NPN型三极管Q301的集电极与CPU的串口信号端CPU_RXD以及第四电阻R304的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304的另一端作为高电压输出端VDC,NPN型三极管Q301的基极、第一开关二极管D301的负极、第三电阻R303的一端均与第二电阻R302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03的另一端、第一开关二极管D301的正极、NPN型三极管Q301的发射极接地,第二电阻R302的另一端与九芯插座DB9的第3引脚连接;
获取电压电路部分包括第二开关二极管D302、第三开关二极管D303、第四开关二极管D304、第五开关二极管D305以及第一滤波电容CB301、第二滤波电容CB302;第三开关二极管D303的正极、第四开关二极管D304的负极均与九芯插座DB9的第3引脚连接,第二开关二极管D302的正极与九芯插座DB9的第4引脚连接,第五开关二极管D305的负极与九芯插座DB9的第7引脚连接;第二开关二极管D302的负极、第三开关二极管D303的负极、第一滤波电容CB301的正极连接,作为正电压VP2输出;第四开关二极管D304的正极、第五开关二极管D305的正极、第二滤波电容CB302的负极连接,作为负电压VEE输出;第一滤波电容CB301的负极和第二滤波电容CB302的正极接地;
供电电路部分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U301B、PNP型三极管Q302、发光二极管LED301、第五电阻R305、第六电阻R306、第七电阻R307、第八电阻R308;正电压VP2给第二运算放大器U301B提供正电压,负电压VEE给第二运算放大器U301B提供负电压;PNP型三极管Q302的发射极与获取电压电路的正电压输出连接,PNP型三极管Q302的基极与第五电阻R305的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305的另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U301B的输出端连接,PNP型三极管Q302的集电极、第六电阻R306的一端、第八电阻R308的一端均与第四电阻R304的另一端连接,第八电阻R308的另一端、发光二极管LED301的正极、第二运算放大器U301B的反向输入端均与第一运算放大器U301A的同向输入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ED301的负极接地;第六电阻R306的另一端、第七电阻R307的一端均与第二运算放大器U301B的同向输入端连接,第七电阻R307的另一端接地。
CN2009201993552U 2009-10-29 2009-10-29 一种通信与电源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153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993552U CN201515309U (zh) 2009-10-29 2009-10-29 一种通信与电源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993552U CN201515309U (zh) 2009-10-29 2009-10-29 一种通信与电源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15309U true CN201515309U (zh) 2010-06-23

Family

ID=42486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99355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15309U (zh) 2009-10-29 2009-10-29 一种通信与电源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1530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03311A (zh) * 2013-12-10 2015-06-10 陈卫斌 单端口数字通信
CN110344759A (zh) * 2019-07-02 2019-10-18 毛宗原 一种柔性浅表定心的打桩装置的移动平台车监测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03311A (zh) * 2013-12-10 2015-06-10 陈卫斌 单端口数字通信
CN104703311B (zh) * 2013-12-10 2020-06-02 陈卫斌 单端口数字通信
CN110344759A (zh) * 2019-07-02 2019-10-18 毛宗原 一种柔性浅表定心的打桩装置的移动平台车监测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01494U (zh) 交流市电掉电检测电路、设备及系统
CN203617984U (zh) “电源/开”离散信号隔离转换数字接口电路
CN201515309U (zh) 一种通信与电源电路
CN201892702U (zh) 一种过零检测电路
CN205005030U (zh) 一种电子信息抗干扰电路
CN204556715U (zh) 一种过零检测电路及变频空调
CN203688642U (zh) 一种掉电检测电路
CN101409965B (zh) 一种控制遥控指示灯的电路
CN208092205U (zh) 一种用于检测继电器输出状态的闭环检测电路
CN104749423A (zh) 一种直流电源的掉电检测电路
CN207965722U (zh) Pfc母线电压的控制电路
CN204031524U (zh) 一种led恒流驱动电路
CN101702086B (zh) 排水管网检测装置的通信与电源电路
CN203772938U (zh) 一种直流电源的掉电检测电路
CN203243301U (zh) 无线信号控制的系统开关
CN205610628U (zh) 一种用于飞行控制器的信号收发电路
CN101801128B (zh) 一种指挥标识灯及其led控制电路
CN209488551U (zh) 一种npn信号和pnp信号兼容的信号输入电路
CN208636374U (zh) 一种交流频率检测电路
CN203617985U (zh) “地/开”离散信号隔离转换数字接口电路
CN203301380U (zh) 一种交流电零火线智能识别转换电路
CN102508508A (zh) 可程控的仪表总线从机电源电路
CN205280807U (zh) 一种具有地线带电检测功能的电路装置
CN205861766U (zh) 带有改进型rs485通信电路的智能电表
CN206790088U (zh) 低成本光耦限压输出保护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23

Termination date: 2012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