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01380U - 一种交流电零火线智能识别转换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交流电零火线智能识别转换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301380U CN203301380U CN2013203387854U CN201320338785U CN203301380U CN 203301380 U CN203301380 U CN 203301380U CN 2013203387854 U CN2013203387854 U CN 2013203387854U CN 201320338785 U CN201320338785 U CN 201320338785U CN 203301380 U CN203301380 U CN 20330138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ve wire
- resistance
- alternating current
- zero
-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Short-Circuits, Discontinuities, Leakage,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交流电零火线智能识别转换电路,包括检测及锁定单元和自动转换单元,所述检测及锁定单元包括感应发光模块和检测判断模块。其中所述感应发光模块包括氖泡LED1、电阻R1、感应极B;所述检测判断模块包括集成芯片IC1、电阻R2、光敏电阻R3;所述自动转换单元包括零火线切换模块J2、三极管Q1、交流电输入端1、交流电输入端2、交流电火线输出端L、交流电零线输出端N。本实用新型交流电零火线智能识别转换电路,可在没有地线的场合使用且具有成本低及可靠性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流电零火线识别转换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交流电零火线智能识别转换电路。
背景技术
传统的交流电零火线极性判断方式,是以地线作为比较基准,测量交流电的零线与地线,交流电的火线与地线之间的电势差作为判断依据。在中国居民用电电压为220V,测得与地线电势差为220V左右的为火线,测得与地线电势差接近0V的为零线。但以地线作为基准只能在有接地线的场合可以使用,对于没有接地线的场合则无法对交流电零火线进行准确有效的判断。
又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CN200910183016.X)公开的一种交流电源零火线自动识别转换器,通过把交流电的一相与其所述的零火线感应识别电路连接,当与火线连接时零火线感应识别电路的三极管导通使发光元件发光从而驱动转换电路进行转换,当与零线连接时零火线感应识别电路的三极管不导通,驱动转换电路不进行转换。由此保持输出零火线的一致性。但其存在可实现性差,局限性大,可靠性低等问题。
又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CN201220415754.X)也公开一种交流电零火线识别转换电路,该技术方案通过检测交流电零火线与大地的感应电压进行交流电零火线的判断并由此实现零火线的自动转换,使输出的交流电零火线极性保持一致。虽然该技术方案实现了在不能使用地线或无接地线的场合进行交流电零火线识别及转换,但仍然存在电路复杂,成本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在没有地线的场合能够使用且成本低及可靠性高的交流电零火线智能识别转换电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交流电零火线智能识别转换电路,包括检测及锁定单元和自动转换单元,所述检测及锁定单元包括感应发光模块和检测判断模块;其中所述感应发光模块包括氖泡LED1和感应极B,检测判断模块包括集成芯片IC1、电阻R2和光敏电阻R3,自动转换单元包括零火线切换模块J2、三极管Q1、交流电输入端1、交流电输入端2、交流电火线输出端L和交流电零线输出端N。
进一步的,所述感应发光模块中氖泡LED1的一端与零火线自动转换单元的交流电输出火线极L连接,氖泡LED1的另一端与感应极B连接;
所述检测判断模块中集成芯片IC1电源输入端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到直流电源的正极上,电阻R2的另一端与光敏电阻R3的一端及集成芯片IC1的检测口3连接,光敏电阻R3的另一端与参照地GND连接;
所述自动转换单元中三极管Q1的B极与检测及锁定单元的集成芯片IC1的输出口4连接,三极管Q1的E极与参照地GND连接,三极管Q1的C极与零火线切换模块J2的一控制端连接,零火线切换模块J2的另一控制端与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的交流电输入端1与零火线切换模块J2的T2、T6脚连接,所述的交流电输入端2与零火线切换模块J2的T3、T5脚连接,所述的交流电火线输出端L与零火线切换模块J2的T4脚连接,所述的交流电零线输出端N与零火线切换模块J2的T1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感应发光模块还可以是包括氖泡LED1、电阻R1和感应极B,其中氖泡LED1的一端与零火线自动转换单元的交流电输出火线极L连接,氖泡LED1的另一端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感应极B连接。
所述检测判断模块也可以由集成芯片IC1、电阻R2、光敏二极管和电阻R4组成,所述光敏二极管正极连接集成芯片IC1检测口3,负极连接电阻R4一端,电阻R4另一端连接参照地GND。
所述检测判断模块还可以由集成芯片1、电阻R2、光敏三极管Q2和电阻R5组成,所述光敏三极管Q2集电极连接集成芯片IC1检测口3,发射极连接电阻R5一端,电阻R5另一端连接参照地GND。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交流电零火线智能识别转换电路,可在没有地线的场合使用且具有成本低及可靠性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交流电零火线智能识别转换电路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交流电零火线智能识别转换电路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交流电零火线智能识别转换电路的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交流电零火线智能识别转换电路,包括检测及锁定单元10和自动转换单元20。所述检测及锁定单元10包括感应发光模块101和检测判断模块102,其中所述感应发光模块101包括氖泡LED1、电阻R1和感应极B;所述检测判断模块102包括集成芯片IC1、电阻R2和光敏电阻R3;所述自动转换单元20包括零火线切换模块J2、三极管Q1、交流电输入端1、交流电输入端2、交流电火线输出端L和交流电零线输出端N。
上述感应发光模块101中氖泡LED1的一端与零火线自动转换单元20的交流电输出火线极L连接,氖泡LED1的另一端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感应极B连接。当零火线自动转换单元20的交流电输出火线极L连接的是交流电的火线时氖泡LED1两端的感应电压高于其启辉电压,氖泡被点亮;当零火线自动转换单元20的交流电输出火线极L连接的是交流电的零线时氖泡LED1两端的感应电压很低,氖泡不亮。
上述检测判断模块102中集成芯片IC1电源输入端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到直流电源的正极上,电阻R2的另一端与光敏电阻R3的一端及集成芯片IC1的检测口3连接,光敏电阻R3的另一端的参照地GND连接。光敏电阻R3的阻值随着氖泡LED1的亮度的增加而减少,当氖泡LED1不亮时其电阻值最大,施加在电阻R3上的电压随着光敏电阻R3阻值的减小而减小,使IC1检测口3的电压也随之减小,通过对IC1检测口3输入电压的检测及电压大小的判断即可判别出连接的交流电是零线还是火线,集成芯片IC1再通过判别的结果输出控制信号到自动转换单元20以控制自动转换单元20是否进行零火线的转换,以保证自动转换单元20交流电输出的火线极L为交流电的火线。
上述自动转换单元20中三极管Q1的B极与检测及锁定单元10的集成芯片IC1的输出口4连接,三极管Q1的E极与参照地GND连接,三极管Q1的C极与零火线切换模块J2的一控制端连接,零火线切换模块J2的另一控制端与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的交流电输入端1与零火线切换模块J2的T2、T6脚连接,所述的交流电输入端2与零火线切换模块J2的T3、T5脚连接,所述的交流电火线输出端L与零火线切换模块J2的T4脚连接,所述的交流电零线输出端N与零火线切换模块J2的T1脚连接。检测及锁定单元10的集成芯片IC1的输出口4根据检测到的结果输出控制信号,控制三极管Q1的C极与E极的导通与断开,当三极管Q1的C极与E极断开时零火线切换模块J2的T4脚与T5脚导通,T1脚与T2脚导通,此时交流电输入端2与交流电火线输出端L连接,交流电输入端1与交流电零线输出端N连接。当三极管Q1的C极与E极导通时,零火线切换模块J2的T4脚与T6脚导通,T1脚与T3脚导通,此时交流电输入端2与交流电零线输出端N连接,交流电输入端1与交流电火线输出端L连接。
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当自动转换单元20的交流电火线输出端L与交流电的火线连接时,氖泡被点亮使光敏电阻R3的电阻值降低,集成芯片IC1检测到其检测口3输入的电平信号后从输出口4输出相应的低电平信号,三极管Q1的C极与E极断开,零火线切换模块J2不动作,保持此连接状态。当自动转换单元20的交流电火线输出端L与交流电的零线连接时,氖泡不亮光敏电阻R3的电阻值不变,集成芯片IC1检测到其检测口3输入的电平信号后从输出口4输出相应的高电平信号,三极管Q1的C极与E极导通,零火线切换模块J2动作,使零火线切换模块J2的T1与T3脚导通,T4与T6脚导通,从而使交流电的火线与自动转换单元20交流电火线输出端L始终连接在一起。
如图2所示,检测判断模块102中的光敏电阻R3还可以用光敏二极管代替,其中所述光敏二极管正极连接集成芯片IC1检测口3,负极连接电阻R4一端,电阻R4另一端连接参照地GND。
又如图3所示,检测判断模块102中的光敏电阻R3也可以用光敏三极管代替,其中所述光敏三极管Q2集电极连接集成芯片IC1检测口3,发射极连接电阻R5一端,电阻R5另一端连接参照地GND。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交流电零火线智能识别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及锁定单元(10)和自动转换单元(20),所述检测及锁定单元(10)包括感应发光模块(101)和检测判断模块(102);其中所述感应发光模块(101)包括氖泡LED1和感应极B,检测判断模块(102)包括集成芯片IC1、电阻R2和光敏电阻R3,自动转换单元(20)包括零火线切换模块J2、三极管Q1、交流电输入端1、交流电输入端2、交流电火线输出端L和交流电零线输出端N。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电零火线智能识别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发光模块(101)中氖泡LED1的一端与零火线自动转换单元(20)的交流电输出火线极L连接,氖泡LED1的另一端与感应极B连接;
所述检测判断模块(102)中集成芯片IC1电源输入端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到直流电源的正极上,电阻R2的另一端与光敏电阻R3的一端及集成芯片IC1的检测口3连接,光敏电阻R3的另一端与参照地GND连接;
所述自动转换单元(20)中三极管Q1的B极与检测及锁定单元(10)的集成芯片IC1的输出口4连接,三极管Q1的E极与参照地GND连接,三极管Q1的C极与零火线切换模块J2的一控制端连接,零火线切换模块J2的另一控制端与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的交流电输入端1与零火线切换模块J2的T2、T6脚连接,所述的交流电输入端2与零火线切换模块J2的T3、T5脚连接,所述的交流电火线输出端L与零火线切换模块J2的T4脚连接,所述的交流电零线输出端N与零火线切换模块J2的T1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交流电零火线智能识别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发光模块(101)还可以是包括氖泡LED1、电阻R1和感应极B,其中氖泡LED1的一端与零火线自动转换单元(20)的交流电输出火线极L连接,氖泡LED1的另一端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感应极B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电零火线智能识别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判断模块(102)也可以由集成芯片IC1、电阻R2、光敏二极管和电阻R4组成,所述光敏二极管正极连接集成芯片IC1检测口3,负极连接电阻R4一端,电阻R4另一端连接参照地GND。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电零火线智能识别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判断模块(102)也可以由集成芯片1、电阻R2、光敏三极管Q2和电阻R5组成,所述光敏三极管Q2集电极连接集成芯片IC1检测口3,发射极连接电阻R5一端,电阻R5另一端连接参照地GND。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3387854U CN203301380U (zh) | 2013-06-13 | 2013-06-13 | 一种交流电零火线智能识别转换电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3387854U CN203301380U (zh) | 2013-06-13 | 2013-06-13 | 一种交流电零火线智能识别转换电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301380U true CN203301380U (zh) | 2013-11-20 |
Family
ID=49577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338785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01380U (zh) | 2013-06-13 | 2013-06-13 | 一种交流电零火线智能识别转换电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301380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17819A (zh) * | 2016-04-22 | 2016-06-29 | 刘向荣 | 一种空气净化器 |
CN105725738A (zh) * | 2016-04-22 | 2016-07-06 | 刘向荣 | 一种电磁蒸饭柜 |
-
2013
- 2013-06-13 CN CN2013203387854U patent/CN20330138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17819A (zh) * | 2016-04-22 | 2016-06-29 | 刘向荣 | 一种空气净化器 |
CN105725738A (zh) * | 2016-04-22 | 2016-07-06 | 刘向荣 | 一种电磁蒸饭柜 |
CN105725738B (zh) * | 2016-04-22 | 2017-12-05 | 刘向荣 | 一种无辐射电磁蒸饭柜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491730B (zh) | 一种usb接口led灯串控制系统 | |
CN203101494U (zh) | 交流市电掉电检测电路、设备及系统 | |
CN204497150U (zh) | 一种新型继电器电路 | |
CN206401236U (zh) | 一种继电器过零闭合断开电路 | |
CN204287446U (zh) | 一种掉电检测电路 | |
CN103336165B (zh) | 一种交直流过流检测电路 | |
CN103607016A (zh) | 一种无极性自动判断充电电路及充电器 | |
CN203117386U (zh) | 一种低功耗继电器检测电路 | |
CN202548267U (zh) | 一种火线和零线的检测电路 | |
CN203705526U (zh) | 一种电压极性判断电路及系统 | |
CN203301380U (zh) | 一种交流电零火线智能识别转换电路 | |
CN205901576U (zh) | Igbt驱动电路 | |
CN104483579A (zh) | 一种开关量采集电路 | |
CN202678217U (zh) | 一种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 | |
CN204302420U (zh) | 一种开关量采集电路 | |
CN208092205U (zh) | 一种用于检测继电器输出状态的闭环检测电路 | |
CN206149132U (zh) | 一种基于阻容降压电路的开关电源关机快速放电电路 | |
CN203301796U (zh) | Led交流驱动的控制电路 | |
CN204269797U (zh) | 一种电源输出检测电路 | |
CN106338641A (zh) | 一种新型交流电压检测电路 | |
CN208636374U (zh) | 一种交流频率检测电路 | |
CN203733719U (zh) | 一种全波阻容降压继电器驱动电路 | |
CN208188220U (zh) | 一种新型负载检测电路 | |
CN101431849A (zh) | 节能灯的延时开关 | |
CN105101564A (zh) | 一种自适应的灯管驱动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20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