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13685U - 可移动式伞座 - Google Patents

可移动式伞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13685U
CN201513685U CN2009201972518U CN200920197251U CN201513685U CN 201513685 U CN201513685 U CN 201513685U CN 2009201972518 U CN2009201972518 U CN 2009201972518U CN 200920197251 U CN200920197251 U CN 200920197251U CN 201513685 U CN201513685 U CN 2015136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tor
umbrella shank
ratchet
hinged
eccentric ratch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9725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准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2019725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136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136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1368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And F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伞座,包括伞座罩壳(12)、底座和多个脚轮,所述的脚轮均连接在底座内,它还包括连杆机构、脚踏板(8)和内偏心棘轮装置;所述的多个脚轮中的一个为第一脚轮(11),所述的第一脚轮(11)通过传动拉杆(5)与内偏心棘轮装置连接;所述的多个脚轮中的其余脚轮为第二脚轮(1),每个第二脚轮(1)各通过连杆(3)与第一脚轮(11)连接;所述的脚踏板(8)与底座铰接并与内偏心棘轮装置啮合。采用以上结构后,可以用脚来控制伞座的升降,所以使用起来非常轻松、省力;同时完全把双手解放出来,使用起来也相当方便。

Description

可移动式伞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座,具体讲是一种可移动式伞座。
背景技术
大型伞具可为户外活动提供舒适的乘凉空间,而由于这种大型伞具撑开时伞面的面积较大,为了保证伞具的稳定性和平衡性,通常会将伞具的支撑管固定在伞座上。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一般要求伞座的着地面积大,并且有足够的重量,这样才能使伞座保持稳定和平衡。通常伞座的重量为数百公斤以上,但是人们在移动伞具和伞座时非常费力并且又相当不方便。
目前市面上出现两种带有轮子结构的伞座,使伞具和伞座在移动时较为轻松、方便。一种是在伞座的底盘两侧设置滑轮组,当滑轮组的轮体不工作时,收合于伞座中,而当伞座要移动时,将滑轮组的轮体向下拨出后使用。由于在使用轮子时均需要用手将伞座底盘上的轮子拨出,不仅操作麻烦,而且还需要很大的力气。另外一种也是在伞座的底盘设置可转动的滚轮,通过摇动手柄来控制伞座的上升和下降,因此滚轮相对伞座来说是收合和放下,当伞座上升时滚轮就能自由在地面上滚动,当伞座下降到接触地面时滚轮就不能滚动。但是这种用手控制伞座升降的结构有以下的缺点:
1)由于伞具加上伞座的重量很重,而人的力量又是很微小的,因此靠手来摇动手柄是非常费力。
2)又由于使用者有时候双手没有空闲即双手都拿着东西,他需要先把东西放下后再用手去摇动手柄,因此相当不方便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需要手,只要通过脚踩来轻松地收放伞座轮子的可移动式伞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移动式伞座,包括伞座罩壳、底座和多个脚轮,所述的脚轮均连接在底座内,它还包括连杆机构、脚踏板和内偏心棘轮装置;所述的多个脚轮中的一个为第一脚轮,所述的第一脚轮通过传动拉杆与内偏心棘轮装置连接;所述的多个脚轮中的其余脚轮为第二脚轮,每个第二脚轮各通过连杆与第一脚轮连接;所述的脚踏板与底座铰接并与内偏心棘轮装置啮合。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使用者可以通过脚踩脚踏板带来的内偏心棘轮转动,使传动拉杆向外拉,这样使第一脚轮有了一个向下的作用力,由于第一脚轮受到地面的限制,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反方向使该处的伞座升高而脱离地面;同时通过连杆使第二脚轮同样有一个向下的作用力,由于第二脚轮受到地面的限制,同样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反方向使该处的伞座升高而脱离地面;这样在各处的力的作用下,使整个伞座升高而完全脱离地面,此时各个脚轮可以自由地在地面上滚动。因为脚的力量比手的力量要大,所以使用起来非常轻松、省力。
2)又由于只需要用脚来控制伞座的升降,完全把双手解放出来,即使在双手都拿着东西的情况下,使用起来也相当方便。
作为改进,所述的底座包括伞座框架和与脚轮数量相同的脚轮支架,所述的每个脚轮支架均与伞座框架铰接。采用这种结构后,使整个结构更加简单,装配更加方便,从外形看更加整洁。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多个脚轮为三个,其中第二脚轮的数量为两个,连杆的数量也相应为两个。这是本实用新型中脚轮的最佳数量,既能平稳地支撑伞座,又降低成本,使结构更加简单。
作为再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内偏心棘轮装置由内偏心棘轮、棘爪、棘轮套组成,所述的内偏心棘轮与传动拉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的棘轮套与伞座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的棘爪铰接在脚踏板上并与内偏心棘轮啮合。采用这种内偏心棘轮装置后,人们只需一个方向踩踏脚踏板就可以实现伞座的升高与降落,非常方便。
作为更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的第一脚轮的脚轮支架与传动拉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的每个连杆的一端与第一脚轮的脚轮支架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脚轮的脚轮支架铰接。采用这种结构后,使本实用新型达到效果的结构更加简单、合理。
作为再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棘轮套内铰接有止滑棘爪,所述的止滑棘爪与内偏心棘轮啮合。采用这种结构后,使伞座在升高时的限位更加稳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式伞座不可移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式伞座可移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式伞座从上往下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式伞座从下往上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二脚轮;2、脚轮支架;3、连杆;4、伞座框架;5、传动拉杆;6、止滑棘爪;7、棘爪;8、脚踏板;9、内偏心棘轮;10、棘轮套;11、第一脚轮;12、伞座罩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由图1、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式伞座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它包括伞座罩壳12、底座和多个脚轮,本实施例中脚轮的数量为3个,所述的脚轮均连接在底座内。它还包括连杆机构、脚踏板8和内偏心棘轮装置。所述的三个脚轮中的一个为第一脚轮11,所述的第一脚轮11通过传动拉杆5与内偏心棘轮装置连接。所述的三个脚轮中的其余两个脚轮为第二脚轮1,每个第二脚轮1各通过连杆3与第一脚轮11连接。所述的脚踏板8与底座铰接并与内偏心棘轮装置啮合。所述的底座包括伞座框架4和与脚轮数量相同的脚轮支架2,所述的每个脚轮支架2均与伞座框架4铰接。
所述的内偏心棘轮装置由内偏心棘轮9、棘爪7、棘轮套10组成,所述的内偏心棘轮9与传动拉杆5的一端铰接,所述的棘轮套10与伞座框架4固定连接,所述的棘爪7铰接在脚踏板8上并与内偏心棘轮9啮合。所述的第一脚轮11的脚轮支架2与传动拉杆5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的每个连杆3的一端与第一脚轮11的脚轮支架2铰接,连杆3的另一端与第二脚轮1的脚轮支架2铰接。所述的棘轮套10内铰接有止滑棘爪6,所述的止滑棘爪6与内偏心棘轮9啮合。
当伞座在使用时,伞座框架4是与地面接触的,即脚轮收合在伞座框架4内并与地面接触,此时,偏心棘轮9与传动拉杆5的铰接处距离伞座框架4最近。
当需要抬高伞座使脚轮工作时,用脚向下踩踏脚踏板8,由于内偏心棘轮9和棘爪7的作用,脚踏板8带动内偏心棘轮9作一定角度的转动,内偏心棘轮9与传动拉杆5的铰接处慢慢远离伞座框架4。这样带动传动拉杆5向外移动,使第一脚轮11的脚轮支架2绕着与伞座框架4的铰接处转动,即第一脚轮11受到向下的力。由于第一脚轮11受到地面的抵触限制,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使该处的脚轮支架2有了一个向上的力,促使该处的伞座向上抬起,从而脱离地面。同时第一脚轮11的脚轮支架2的转动,使连杆3受到拉力的作用,将拉动第二脚轮1的脚轮支架2向同一个方向运动,这样第二脚轮1也同样受到向下的力,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同样使该处的脚轮支架2有了一个向上的力,促使该处的伞座向上抬起,从而脱离地面。这样在各处向上力的作用下,使整个伞座向上抬起,从而完全脱离地面。
当用脚踩踏脚踏板若干个下后,使伞座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此时内偏心棘轮9转过180度,使它与传动拉杆5的铰接处距离伞座框架4最远。由于内偏心棘轮9和止滑棘爪6的作用,使内偏心棘轮9不会反向旋转,从而限定位置,不会使伞座由于重力作用而下降。
当将伞具及伞座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时,需要收回脚轮。因此,继续向下踩踏脚踏板8,使内偏心棘轮9与传动拉杆5的铰接处慢慢靠近伞座框架4。这样带动传动拉杆5向内移动,使第一脚轮11的脚轮支架2绕着与伞座框架4的铰接处向内转动,即第一脚轮11受到向上的力,由于伞座的重力的作用促使该处的伞座向下降落,从而慢慢向地面靠近。同时第一脚轮11的脚轮支架2的转动,使连杆3受到推力的作用,将推动第二脚轮1的脚轮支架2向同一个方向运动,这样第二脚轮1也同样受到向上的力,由于伞座的重力的作用促使该处的伞座向下降落,从而慢慢向地面靠近。这样在各处重力的作用下,使整个伞座向下降落,从而完全接触地面。此时内偏心棘轮9又转过180度,使它与传动拉杆5的铰接处距离伞座框架4最近。

Claims (6)

1.一种可移动式伞座,包括伞座罩壳(12)、底座和多个脚轮,所述的脚轮均连接在底座内,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连杆机构、脚踏板(8)和内偏心棘轮装置;所述的多个脚轮中的一个为第一脚轮(11),所述的第一脚轮(11)通过传动拉杆(5)与内偏心棘轮装置连接;所述的多个脚轮中的其余脚轮为第二脚轮(1),每个第二脚轮(1)各通过连杆(3)与第一脚轮(11)连接;所述的脚踏板(8)与底座铰接并与内偏心棘轮装置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伞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包括伞座框架(4)和与脚轮数量相同的脚轮支架(2),所述的每个脚轮支架(2)均与伞座框架(4)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伞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脚轮为三个,其中第二脚轮(1)的数量为两个,连杆(3)的数量也相应为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移动式伞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偏心棘轮装置由内偏心棘轮(9)、棘爪(7)、棘轮套(10)组成,所述的内偏心棘轮(9)与传动拉杆(5)的一端铰接,所述的棘轮套(10)与伞座框架(4)固定连接,所述的棘爪(7)铰接在脚踏板(8)上并与内偏心棘轮(9)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移动式伞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脚轮(11)的脚轮支架(2)与传动拉杆(5)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的每个连杆(3)的一端与第一脚轮(11)的脚轮支架(2)铰接,连杆(3)的另一端与第二脚轮(1)的脚轮支架(2)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移动式伞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棘轮套(10)内铰接有止滑棘爪(6),所述的止滑棘爪(6)与内偏心棘轮(9)啮合。
CN2009201972518U 2009-09-22 2009-09-22 可移动式伞座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136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972518U CN201513685U (zh) 2009-09-22 2009-09-22 可移动式伞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972518U CN201513685U (zh) 2009-09-22 2009-09-22 可移动式伞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13685U true CN201513685U (zh) 2010-06-23

Family

ID=42485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9725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13685U (zh) 2009-09-22 2009-09-22 可移动式伞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1368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05811A (zh) * 2017-08-17 2019-03-01 杭州同济测绘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移动的测绘装置
DE202019005806U1 (de) 2019-06-06 2022-03-23 Xiong LUO Bewegbare Schirmhalterung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05811A (zh) * 2017-08-17 2019-03-01 杭州同济测绘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移动的测绘装置
DE202019005806U1 (de) 2019-06-06 2022-03-23 Xiong LUO Bewegbare Schirmhalterung
DE112019007268T5 (de) 2019-06-06 2022-05-12 Xiong LUO Bewegbare Schirmhalteru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76975U (zh) 自动升降马桶辅助装置
CN201012152Y (zh) 一种改进的多功能翻身床
CN201059407Y (zh) 可滚动式伞座
CN201513683U (zh) 可移动式伞座
CN201513685U (zh) 可移动式伞座
CN201513684U (zh) 可移动式伞座
CN102008381B (zh) 一种医用床
CN201388647Y (zh) 便捷背拉两用书包
CN202743097U (zh) 一种车载专用桌
CN215875449U (zh) 一种移位机的液压升降结构
CN201840613U (zh) 理疗床底座结构
TWI413516B (zh) 車用輪椅升降機之載台收摺裝置
CN202665921U (zh) 滑轮拐
CN210812367U (zh) 一种儿童保健用站立架
CN209361145U (zh) 一种床椅互变式护理床
CN102440889B (zh) 跨步式定距移动助行器
CN202554816U (zh) 便于收折的跑步机
CN207100805U (zh) 一种座椅式推车行李箱
CN205125337U (zh) 多功能省力带轮行李箱
CN205524575U (zh) 多功能便携式快递载运机
CN201710567U (zh) 轮椅助推装置
CN202386891U (zh) 折叠升降式基础护理用架
CN212280725U (zh) 一种儿童升降餐椅
CN215779642U (zh) 一种帕金森患者步态康复训练装置
CN213489950U (zh) 一种五功能护理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Ningbo Wanhui Leisure Articles Co., Ltd.

Assignor: Ma Zhunan

Contract record no.: 2010330001409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Movable umbrella bas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23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007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23

Termination date: 2014092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