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08395U - 电动汽车底端安装电机电磁兼容性能测试安装平台 - Google Patents

电动汽车底端安装电机电磁兼容性能测试安装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08395U
CN201508395U CN2009202104832U CN200920210483U CN201508395U CN 201508395 U CN201508395 U CN 201508395U CN 2009202104832 U CN2009202104832 U CN 2009202104832U CN 200920210483 U CN200920210483 U CN 200920210483U CN 201508395 U CN201508395 U CN 2015083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allation
electric automobile
supporting plate
motor
ba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1048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雍
缪文泉
童晓敏
刘延林
谢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otor Vehicle Inspection Certification and Tech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otor Vehicle Inspection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otor Vehicle Inspection Center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otor Vehicle Inspection Center
Priority to CN20092021048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083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083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0839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底端安装电机电磁兼容性能测试安装平台,用于一电磁兼容性能测试平台,可完成对底端安装电机在带负荷条件下的电磁辐射及抗扰性能进行测试,其包括纵向安装基础,两L形支架以及安装托板,每个L形支架具有一横向臂和一纵向臂,两L形支架彼此平行设置且间隔开,纵向安装基础立于该两L形支架的纵向臂的外侧且分别与该两L形支架的纵向臂连接,安装托板叠置在两L形支架的横向臂上,安装托板提供电动汽车底端安装电机的安装平面,纵向安装基础具有中心孔,该中心孔用于供底端安装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该电磁兼容性能测试平台上的减速器连接。

Description

电动汽车底端安装电机电磁兼容性能测试安装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性能测试装置,具体涉及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电磁骚扰和(对骚扰的)抗扰特性的性能测试用连接系统。
背景技术
电磁辐射污染已成为除大气污染外最大的环境污染。
电动汽车与传统内燃机汽车不同,采用电能驱动车辆,必须使用大量电子器件、设备,这些器件、设备在高压、大电流、高频率状态下工作,产生大量电磁辐射和各种传导骚扰。运动中的汽车产生的电磁辐射有着很大的危害,它不但能影响其周边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甚至使其它电子设备瘫痪,也会影响汽车电气系统本身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乘员构成伤害;与此同时,外界的电磁干扰也会影响汽车上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不仅破坏预设功能的实现,形成安全隐患,还会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其中驱动电机及其控制器的电磁辐射污染是电动汽车的主要污染源。治理该污染已成为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技术瓶颈之一,要突破这一技术瓶颈,电动汽车“电磁骚扰和(对骚扰的)抗扰特性的性能测试”手段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公知的电动汽车电磁干扰性能测试方法一般是依照以下相关标准:
GB/T17619-1998《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和GB/T 18387-2001《电动车辆的电磁场辐射强度的限值和测量方法宽带9kHz~30MHz》。
其中,GB/T17619-1998是基于《欧共体指令95/54/EC(95)机动车电磁兼容性》的相关内容,受当时电动汽车并未获长足发展的局限,主要对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抗扰性提出了技术要求,以增加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未涉及电动汽车电磁辐射的限值和测量。GBT 18387-2001规定了来自电动车辆的磁场和电场的场强的测量方法和限值,频率范围扩展为:9kHz-30MHz。
以上两种方法适用于电动汽车整车的测试,均是汽车产品已成型的“事后检测”。所得数据反映的是整车全部电气设备、部件产生的电磁干扰相互叠加后的合成效果,可综合显示电动汽车的电磁兼容性能,但不能获得显示驱动电机的电磁干扰性能数据。不适用于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研发过程中对驱动电机电磁干扰性能的测量。事实上,在研发阶段即对驱动电机的电磁辐射及抗扰性能数据进行测控,对电动汽车的电磁辐射及抗扰性能提高更具有指导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底端安装电机电磁兼容性能测试安装平台,用于一测试平台上,以完成对底端安装电机在带负荷条件下的电磁辐射及抗扰性能进行测试。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汽车底端安装电机电磁兼容性能测试安装平台,用于一电磁兼容性能测试平台,其特点是,包括纵向安装基础,两L形支架以及安装托板,每个L形支架具有一横向臂和一纵向臂,两L形支架彼此平行设置且间隔开,纵向安装基础立于该两L形支架的纵向臂的外侧且分别与该两L形支架的纵向臂连接,安装托板叠置在两L形支架的横向臂上,安装托板提供电动汽车底端安装电机的安装平面,纵向安装基础具有中心孔,该中心孔用于供底端安装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该电磁兼容性能测试平台上的减速器连接。
所述的电动汽车底端安装电机电磁兼容性能测试安装平台,其进一步的特点是,L形支架的横向臂和纵向臂上均形成有长孔,纵向安装基础的第一侧具有安装螺孔且第二侧也具有安装螺孔,纵向安装基础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是相对的两侧,安装托板的第一侧具有长腰孔且第二侧也具有长腰孔,安装托板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是相对的两侧,且纵向安装基础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的安装螺孔分别对应该两L形支架的纵向臂上的长孔,该两L形支架的纵向臂和该纵向安装基础借助穿过纵向安装基础的第一侧、第二侧的安装螺孔与该两L形支架的纵向臂上的长孔的螺栓而连接在一起,安装托板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的长腰孔分别对应该两L形支架上的横向臂的长孔,放置在安装托板上的底端安装电机、该安装托板以及该两L形支架的横向臂借助穿过底端安装电机、该安装托板的长圆孔、该两L形支架的横向臂上的长孔的螺栓而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电动汽车底端安装电机电磁兼容性能测试安装平台,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横向臂和纵向臂上均形成有两个长孔,纵向安装基础的第一侧具有两个安装螺孔且第二侧也具有两个安装螺孔,安装托板的第一侧具有两个长腰孔且第二侧也具有两个长腰孔。
所述的电动汽车底端安装电机电磁兼容性能测试安装平台,其进一步的特点是,纵向安装基础是圆盘。
所述的电动汽车底端安装电机电磁兼容性能测试安装平台,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长腰孔和所述长孔彼此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将纵向安装基础连接在测试平台上,而将底端安装电机安装在安装托板上,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纵向安装基础上的中心孔与减速器连接,这种安装结构简单、通用、有效,将电机连接到测试平台后,可完成对驱动电机轴端驱动电机在带负荷条件下的电磁辐射及抗扰性能进行测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平台在电动汽车主要零部件电磁兼容测试平台上的安装位置的示意性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平台在电动汽车主要零部件电磁兼容测试平台上的安装位置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3是纵向安装基础与L形支架连接后的主视图。
图4是纵向安装基础与L形支架连接后的侧视图。
图5是L形支架与安装托板连接后的俯视图。
图6是安装了电机的安装平台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电磁兼容”的定义为: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造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电动汽车的电磁兼容性能测试平台包括电动汽车的实车模拟装置,该实车模拟装置包括车架1、车轮2、变速箱8、安全控制系统(在图中没有显示出来)、传动系统7,车架1、车轮2、变速箱8、安全控制系统、传动系统7的连接配合关系与现有的电动汽车的车架、车轮、变速箱、安全控制系统、传动系统的连接配合关系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测试平台还包括待测部件的安装平台,该安装平台包括电机安装平台3、4,控制器安装平台6以及动力电池组及其管理系统安装平台5。
电机安装平台3、4区分为底端安装电机的安装平台3和轮毂电机安装平台4。底端安装电机的安装平台3用于安装底端安装电机,该底端安装电机通过变速箱8、传动系统7来驱动车轮2,轮毂电机安装平台4用于安装轮毂电机,该轮毂电机可直接驱动车轮。这样研究人员可针对不同驱动形式的电动汽车来选择性地在底端安装电机的安装平台3和轮毂电机安装平台4安装电机。
动力电池组及其管理系统安装平台5用于安装对底端安装电机或轮边提供电动力的动力电池组以及对该动力电池组进行管理的管理系统。
控制器安装平台6用于安装电机的控制器。
电机安装平台3、4、控制器安装平台6以及动力电池组及其管理系统安装平台5在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实车模拟装置上的安装位置分别对应与现有的电动汽车的电机、控制器、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在所述电动汽车上的安装位置。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测试平台各组成部分之间的配合关系、结构原理与电动汽车对应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同配合关系、结构原理,若各所述安装平台安装上待测部件,则电动汽车主要零部件电磁兼容性能的测试平台具有与电动汽车功能相同的运行功能。
在测试时将被测电机及其控制器、动力电池组及其管理系统分别安装相应平台后,其可按照电动汽车的相同功能来运行,将其安放在电波暗室的转鼓上,在电磁兼容检测试验控制室启动检测程序,分别检测电动汽车两大核心部件在实际运行条件下的电磁辐射指标和抗骚扰性能。根据测得数据预判研发产品的电磁辐射指标和抗骚扰性能。从而到达事前预防的目的,大大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和费用,并确保新产品的电磁辐射指标和抗骚扰性能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图1和图2中由标号3所标示的位置仅示意性地显示了底端安装电机的安装平台,下面结合图3和图4详细地描述底端安装电机的安装平台。
如图3和图4所示,底端安装电机的电磁兼容性能测试安装平台包括纵向安装基础30(在图3、4中以虚线表示),两L形支架31,以及安装托板32。如图4所示,每个L形支架31具有一横向臂31a和一纵向臂31b,如图3、5所示,两L形支架31彼此平行设置且间隔开,纵向安装基础30立于两L形支架的纵向臂31b的外侧且分别与两L形支架的纵向臂31b连接,安装托板32叠置在两L形支架的横向臂31a上,安装托板32提供电动汽车底端安装电机的安装平面。
下面描述L形支架、纵向安装基础、安装托板之间的联系关系的较佳的实施方式,但它们的连接方式不局限于此。如图3、5所示,L形支架的横向臂31a和纵向臂31b上均形成有长孔310,纵向安装基础30的左、右侧具有安装螺孔301安装托板32的左、右侧分别具有长腰孔320。同时结合图图5,纵向安装基础30的两侧的安装螺孔301分别对应该两L形支架的纵向臂31b上的长孔310,该两L形支架的纵向臂31b和该纵向安装基础30借助穿过纵向安装基础的左、右侧的安装螺孔与该两L形支架的纵向臂上的长孔的螺栓331而连接在一起。安装托板32的左、右侧的长腰孔320分别对应该两L形支架31上的横向臂31a的长孔310。同时结合图5,放置在安装托板32上的底端安装电机33、安装托板32以及两L形支架的横向臂31a借助穿过底端安装电机、该安装托板的长圆孔、该两L形支架的横向臂上的长孔的螺栓330而连接在一起。
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横向臂31a和纵向臂31b上均形成有两个长孔310,纵向安装基础30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两个安装螺孔301,安装托板32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两个长腰孔320。
如图5所示,长腰孔320和长孔310彼此垂直。
较佳地,纵向安装基础30是一圆盘。
继续参照图3和图6,纵向安装基础30具有中心圆孔300,该中心圆孔300用于供底端安装电机33的动力输出轴与该电磁兼容性能测试平台上的减速器34连接。

Claims (5)

1.一种电动汽车底端安装电机电磁兼容性能测试安装平台,用于一电磁兼容性能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安装基础,两L形支架以及安装托板,每个L形支架具有一横向臂和一纵向臂,两L形支架彼此平行设置且间隔开,纵向安装基础立于该两L形支架的纵向臂的外侧且分别与该两L形支架的纵向臂连接,安装托板叠置在两L形支架的横向臂上,安装托板提供电动汽车底端安装电机的安装平面,纵向安装基础具有中心孔,该中心孔用于供底端安装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该电磁兼容性能测试平台上的减速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底端安装电机电磁兼容性能测试安装平台,其特征在于,L形支架的横向臂和纵向臂上均形成有长孔,纵向安装基础的第一侧具有安装螺孔且第二侧也具有安装螺孔,纵向安装基础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是相对的两侧,安装托板的第一侧具有长腰孔且第二侧也具有长腰孔,安装托板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是相对的两侧,且纵向安装基础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的安装螺孔分别对应该两L形支架的纵向臂上的长孔,该两L形支架的纵向臂和该纵向安装基础借助穿过纵向安装基础的第一侧、第二侧的安装螺孔与该两L形支架的纵向臂上的长孔的螺栓而连接在一起,安装托板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的长腰孔分别对应该两L形支架上的横向臂的长孔,放置在安装托板上的底端安装电机、该安装托板以及该两L形支架的横向臂借助穿过底端安装电机、该安装托板的长圆孔、该两L形支架的横向臂上的长孔的螺栓而连接在一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底端安装电机电磁兼容性能测试安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横向臂和纵向臂上均形成有两个长孔,纵向安装基础的第一侧具有两个安装螺孔且第二侧也具有两个安装螺孔,安装托板的第一侧具有两个长腰孔且第二侧也具有两个长腰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底端安装电机电磁兼容性能测试安装平台,其特征在于,纵向安装基础是圆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底端安装电机电磁兼容性能测试安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腰孔和所述长孔彼此垂直。
CN2009202104832U 2009-09-29 2009-09-29 电动汽车底端安装电机电磁兼容性能测试安装平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083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104832U CN201508395U (zh) 2009-09-29 2009-09-29 电动汽车底端安装电机电磁兼容性能测试安装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104832U CN201508395U (zh) 2009-09-29 2009-09-29 电动汽车底端安装电机电磁兼容性能测试安装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08395U true CN201508395U (zh) 2010-06-16

Family

ID=42469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10483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08395U (zh) 2009-09-29 2009-09-29 电动汽车底端安装电机电磁兼容性能测试安装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0839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71746A (zh) * 2016-12-20 2017-05-31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动态工况电磁骚扰快速评价方法
CN109490639A (zh) * 2017-09-10 2019-03-19 苏州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电磁兼容(emc)测试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71746A (zh) * 2016-12-20 2017-05-31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动态工况电磁骚扰快速评价方法
CN106771746B (zh) * 2016-12-20 2019-05-14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动态工况电磁骚扰快速评价方法
CN109490639A (zh) * 2017-09-10 2019-03-19 苏州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电磁兼容(emc)测试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08393U (zh) 电动汽车主要零部件电磁兼容性能的测试平台
CN106769105A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及控制器综合试验台架及方法
CN103134692B (zh) 电动汽车动力驱动系统模拟测试台行架
CN203149092U (zh) 一种增程式试验台
CN201576208U (zh) 一种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的仿真测试系统
CN103728558B (zh) 轮毂电机带载emc性能测试系统
CN206531649U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及控制器综合试验台架
CN106092604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总成测试系统
CN104251763A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振动测试系统
CN201508370U (zh) 电动汽车轮毂电机电磁兼容性能测试安装结构与系统
CN102749583A (zh)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系统硬件在回路算法验证试验台
CN108362505B (zh) 一种全工况动态整车测试台架及方法
CN102494885A (zh) 纯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总成测试装置
CN202693768U (zh)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系统硬件在回路算法验证试验台
CN107976593A (zh) 一种电动汽车运行过程中能量消耗测试试验系统
CN203422230U (zh) 基于LabVIEW的节能型车辆牵引系统综合测试平台
CN201508395U (zh) 电动汽车底端安装电机电磁兼容性能测试安装平台
CN203519346U (zh) 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试验台
CN201508394U (zh) 电动汽车轴端安装驱动电机电磁兼容性能测试连接系统
CN109725222A (zh) 一种牵引箱整机智能负载测试设备及其方法
CN206877141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检测试验台
CN202217151U (zh) 大功率机车轮对跑合试验台电气控制装置
CN101762785B (zh) 一种混合动力车驱动电机的测试方法
CN103630836B (zh) 轨道交通用变气隙圆盘形直线感应牵引电机高速互馈台
CN202547946U (zh) 电动汽车动力驱动系统模拟测试台行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230

Address after: 201805 Shanghai City Yutian Jiading District Anting Town Road No. 68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motor vehicle inspection and Certific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805 Shanghai City Yutian Road No. 68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Motor Vehicle Inspection Cent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16

Termination date: 201809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