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84634U - 喷气式飞机水上起降装置 - Google Patents

喷气式飞机水上起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84634U
CN201484634U CN2009201888429U CN200920188842U CN201484634U CN 201484634 U CN201484634 U CN 201484634U CN 2009201888429 U CN2009201888429 U CN 2009201888429U CN 200920188842 U CN200920188842 U CN 200920188842U CN 201484634 U CN201484634 U CN 2014846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et
buoyancy
jet plane
waterborn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8884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校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2018884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846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846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8463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Or Clearing Of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AREA)

Abstract

一种喷气式飞机水上起降装置包括浮力筒、压载水舱、全浸式三角水翼和方向舵;所述两个浮力筒依靠后横连杆和中间能分开的前横拉杆连接为一体,两个浮力筒通过支撑杆分别与喷气式飞机两侧机翼下面活动连接,在所述浮力筒的前部设有通过液压或气动控制器竖立固定或向两侧平放的降落滑架;喷气式飞机原有起落架的端部装有全浸式三角水翼,全浸式三角水翼下面设有液压或气动控制的方向舵;所述浮力筒底面设有依靠连接杆活动连接的压载水舱。本实用新型研制费用低、技术难度较小,与传统水上飞机相比,采用该技术在水上起降的喷气式飞机,可同时大批飞机起降,飞机具有快速飞行、反应敏捷、适用范围更广的优点。

Description

喷气式飞机水上起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机起降装置,特别是一种喷气式飞机水上起降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水上飞机的速度都难于提高,即使是当今较先进的俄制“别-200”水上飞机,其庞大的船身式的机身使得它飞起来速度并不够快,也不够灵活,造价也高昂。这样的水上飞机如作为战斗机,去对抗陆基型喷气机或航母舰载喷气机,必处于明显的劣势;而喷气机很难在水上直接实施起降。现代航母舰载机能在海洋上起降,必须依赖航母上的一系列辅助起降设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供喷气式飞机在水面起降的喷气式飞机水上起降装置,它能让普通陆基型固定翼喷气机,如歼击机、轰炸机、预警机、空中加油机、反潜机等,稍加改造、设计成另一种新的起降方式,就能顺利地在水上进行简便而安全可靠的起降;从而达到节省土地资源,免建造机场跑道及跑道维修管理费用、节省建造时间等目的。甚至还能把这种起降装置,直接应用到军舰上,让普通的军舰(如旅沪级导弹驱逐舰等)搭载一定数量的作战喷气式飞机,使军舰具备部分航母的作战功能;也可让大型潜艇(如核潜艇)搭载一定数量的作战喷气式飞机,形成真正具有战略意义的“水下航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喷气式飞机水上起降装置包括浮力筒、压载水舱、全浸式三角水翼和方向舵;所述两个浮力筒依靠后横连杆和中间能分开的前横拉杆连接为一体,两个浮力筒通过支撑杆分别与喷气式飞机两侧机翼下面活动连接,在所述浮力筒的前部设有通过液压或气动控制器竖立固定或向两侧平放的降落滑架;喷气式飞机原有起落架的端部装有全浸式三角水翼,全浸式三角水翼下面设有液压或气动控制的方向舵;所述浮力筒底面设有依靠连接杆活动连接的压载水舱。
所述浮力筒和压载水舱的外形为流线型。所述中间能分开的前横拉杆是依靠液压或气动控制器连接或分开。所述两个浮力筒通过支撑杆分别与喷气式飞机两侧机翼下面活动连接,是依靠液压或气动控制器连接或分开。所述浮力筒底面设有依靠连接杆活动连接的压载水舱,是依靠液压或气动控制器连接或分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研制费用低、技术难度较小、研制周期短,效费比高,可以利用现有的技术及装备很快进行研制。
2、节约大量建造机场跑道的耕地,跑道管理更方便、高效且更安全,并还可以节省大量喷气式飞机轮胎。
3、与传统水上飞机相比,采用该技术在水上起降的喷气式飞机,可同时大批飞机起降,飞机起降不受数量限制,迅速掌握制空权。飞机具有快速飞行、反应敏捷、适用范围更广的优点;完全与同型号、同等级的陆基喷气机的性能一致。
4、飞机水上起降装置直接应用到军舰上,让普通的军舰(如旅沪级导弹驱逐舰等)搭载一定数量的作战飞机,使军舰具备部分航母的作战功能;也可让大型潜艇(如核潜艇)搭载一定数量的作战飞机,形成真正具有战略意义的“水下航母”。
附图说明
图1是起飞前喷气式飞机支撑在浮力筒上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右视图。
图4是喷气式飞机降落在带压载水舱的浮力筒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如图1-4所示:一种喷气式飞机水上起降装置包括浮力筒1、压载水舱9、全浸式三角水翼7和方向舵8;所述两个外形为流线型的浮力筒1,依靠后横拉杆5和中间通过液压或气动控制器连接或分开的前横拉杆6连接为一体。两个浮力筒1通过支撑杆2分别与喷气式飞机4两侧机翼下面活动连接,支撑杆2与喷气式飞机4两侧机翼通过液压或气动控制器连接或分开。在所述浮力筒1的前部设有降落滑架3,降落滑架3通过液压或气动控制器竖立固定或向两侧平放。喷气式飞机4原有起落架的端部装有全浸式三角水翼7,全浸式三角水翼7下面设有液压或气动控制的方向舵8。所述浮力筒1底面设有依靠连接杆10活动连接、外形为流线型的压载水舱9,浮力筒1底面与连接杆10通过液压或气动控制器连接或分开。
把普通陆基型喷气机的起落架下面的轮子换成全浸式三角水翼7,喷气式飞机两侧各增设一个类似副油箱的浮力筒1。可以利用现有的浮筒式水上喷气式飞机技术进行改进,并仿照一般作战喷气式飞机上的副油箱构造挂载在两边机翼下,不用即可随时抛离飞机,但可以多次回收重复使用。浮力筒1可保障飞机起飞前及静止状态的浮力,浮力筒1内还可适当储存一定的燃油,供飞机起飞滑跑用;制造这种浮力筒的材料可以选择聚氨酯或玻璃钢材等质优价廉的新式复合材料。
喷气式飞机水上起降装置的使用步骤是:
1.水上起飞:经过这种技术改造的普通陆基型喷气机在水上滑行前,是靠飞机机翼下两侧各装上一个浮力筒1提供浮力的,此时位于浮力筒1前部的降落滑架3,通过液压或气动控制器向两侧平放(如图1-3所示)。一旦飞机在水上滑行,随着滑行速度加快到一定程度时,飞机开始放下起落架及其后掠全浸式三角水翼7,使得飞机在水上的浮力由辅助浮力筒提供转为由水翼提供。由于飞机滑行的速度加快,辅助浮力筒此时受水的阻力很大,成为飞机滑跑的累赘;这时,飞机像抛弃副油箱一样,通过液压或气动控制器把浮力筒1抛离飞机。在喷气发动机强大推力推动下,全浸式三角水翼7便像滑水板一样,浮在水体表面上,受到水的阻力很小,水翼就在水面“打漂”滑行,使飞机在水面高速滑行。当滑行速度达到起飞要求时,飞机就可以起飞,并收藏起落架及其后掠全浸式三角水翼7。这样,飞机由于抛弃了浮力筒1并收藏起落架,在空中飞行中大大减小了飞行空气阻力,飞机大为灵活了,就可以具备普通陆基喷气飞机或舰载喷气机一样出色的飞行和作战能力。
2.水上降落:还是要利用飞机起飞时的浮力筒1,但飞机降落时,浮力筒1和飞机的相对位置与飞机起飞时相反。位于浮力筒1前部的降落滑架3,通过液压或气动控制器竖立固定,其低端应朝向将要降落的飞机(如图4所示)。当飞机要降落水上时,飞机先放下起落架及其后掠全浸式三角水翼7。此时水翼迎角应增大,水翼接触水面时,产生的浮力可以保证飞机在水面安全滑行。飞机保证在水上滑行不失速下沉的前提下,对准浮力筒1逐步减速滑过去。在飞机机翼碰上降落滑架3的阻拦杆后关闭飞机发动机,任由飞机靠惯性连带着浮筒一起滑行直至自行停止。飞机停止滑行后则由两个浮力筒1提供浮力,保障飞机安全而可靠地停泊在水面上。
飞机停稳在浮筒上后,可以依靠浮力筒1浮在水面,水翼下的方向舵8可以控制飞机的滑行方向,最后飞机靠自身发动机推力自行驶向母舰边;或者由小艇把飞机拖至要停放的地点。
压载水舱9可用聚氨酯或玻璃钢材料制作,当飞机将降落时,两个连为一体的浮力筒1的下方,各连接一个外形象鱼雷一样的压载水舱9。压载水舱9体的浮力筒1的下方,各连接一个外形象鱼雷一样的压载水舱9。压载水舱9主要是为了稳定浮力筒1重心和保持浮力筒1的相对静止位置,以便于飞机降落时准确滑入其内停泊。当飞机机翼触碰到降落滑架3的阻拦杆的瞬间,压载水舱9与浮力筒1通过液压或气动控制器立即分开,以减小飞机对浮力筒1的冲力及减小水对浮力筒1的阻力。

Claims (5)

1.一种喷气式飞机水上起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喷气式飞机水上起降装置包括浮力筒(1)、压载水舱(9)、全浸式三角水翼(7)和方向舵(8);所述两个浮力筒(1)依靠后横连杆(5)和中间能分开的前横拉杆(6)连接为一体,两个浮力筒(1)通过支撑杆(2)分别与喷气式飞机(4)两侧机翼下面活动连接,在所述浮力筒(1)的前部设有通过液压或气动控制器竖立固定或向两侧平放的降落滑架(3);喷气式飞机(4)原有起落架的端部装有全浸式三角水翼(7),全浸式三角水翼(7)下面设有液压或气动控制的方向舵(8);所述浮力筒(1)底面设有依靠连接杆(10)活动连接的压载水舱(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气式飞机水上起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筒(1)和压载水舱(9)的外形为流线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气式飞机水上起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能分开的前横拉杆(6)是依靠液压或气动控制器连接或分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气式飞机水上起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浮力筒(1)通过支撑杆(2)分别与喷气式飞机(4)两侧机翼下面活动连接,是依靠液压或气动控制器连接或分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气式飞机水上起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筒(1)底面设有依靠连接杆(10)活动连接的压载水舱(9),是依靠液压或气动控制器连接或分开。
CN2009201888429U 2009-09-02 2009-09-02 喷气式飞机水上起降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846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888429U CN201484634U (zh) 2009-09-02 2009-09-02 喷气式飞机水上起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888429U CN201484634U (zh) 2009-09-02 2009-09-02 喷气式飞机水上起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84634U true CN201484634U (zh) 2010-05-26

Family

ID=42423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88842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84634U (zh) 2009-09-02 2009-09-02 喷气式飞机水上起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84634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82819A (zh) * 2010-08-03 2012-07-18 王庆源 风力发电飞机
CN105151302A (zh) * 2015-10-22 2015-12-16 葛渠农 轻型飞机滑板式水面起降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8466702A (zh) * 2018-05-30 2018-08-31 深圳市易佰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上停机坪
CN110576947A (zh) * 2018-06-10 2019-12-17 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飞机的水上起降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82819A (zh) * 2010-08-03 2012-07-18 王庆源 风力发电飞机
CN105151302A (zh) * 2015-10-22 2015-12-16 葛渠农 轻型飞机滑板式水面起降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8466702A (zh) * 2018-05-30 2018-08-31 深圳市易佰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上停机坪
CN110576947A (zh) * 2018-06-10 2019-12-17 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飞机的水上起降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88577Y (zh) 双机体三栖飞行器
CN202345921U (zh) 航空母舰舰载机起降系统
CN113859530B (zh) 一种携载auv的多栖跨介质航行器
CN201484634U (zh) 喷气式飞机水上起降装置
CN105059544A (zh) 三栖无人航行器
CN209290683U (zh) 尾撑式水上无人机
CN103612744A (zh) 舰载运输类飞机的四垂尾尾翼结构
CN102424110A (zh) 可变翼微型水陆飞行器
CN101525046A (zh) 可伸出航母舰体外的舰载机跑道及跑道伸出的方法
RU2558527C1 (ru) Легкий гидросамолет (самолет-амфибия)
CN202357821U (zh) 可变翼微型水陆飞行器
CN204895867U (zh) 三栖无人航行器
CN201010045Y (zh) 地效飞行器
CN100475649C (zh) 地效飞行器
Yang et al. Analysis of two configurations for a commercial WIG craft based on CFD
RU2397922C2 (ru) Комплексн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запуска тяжелых воздушно-космических самолетов многоразового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на околоземную орбиту, супертяжелый реактивный самолет-амфибия для нее (варианты) и способ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запуска
Chinvorarat et al. Takeoff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a light amphibious airplane
CN203032931U (zh) 具有连翼构型的飞翼船结构
CN205186553U (zh) 挂载于滑架小车的捆绑式火箭弹射器
RU106222U1 (ru) Гидросамолет-амфибия
CN201385772Y (zh) 可伸出航母舰体外的舰载机跑道
CN108791938B (zh) 一种固定翼无人驾驶飞机舰载发射方法
US7040573B2 (en) Landplane to flying boat conversion
RU112154U1 (ru) Многоцелевой самолет
RU2730302C2 (ru) Грузовой экраноплан с управляемой воздушной подушкой и способ его работ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26

Termination date: 2012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