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90683U - 尾撑式水上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尾撑式水上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90683U
CN209290683U CN201821872530.5U CN201821872530U CN209290683U CN 209290683 U CN209290683 U CN 209290683U CN 201821872530 U CN201821872530 U CN 201821872530U CN 209290683 U CN209290683 U CN 2092906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shoe
fuselage
shoe formu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7253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申遂愿
朱清华
曾嘉楠
朱振华
招启军
王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Priority to CN20182187253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906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906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906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尾撑式水上无人机,包括机身,安装于机身上方沿机身中轴线两侧延伸的机翼,安装于机身前部下方的电子吊舱,安装于机身尾部的螺旋桨发动机,固定于机身上的整流罩,与整流罩连接的尾撑,还包括与尾撑相连的尾翼,连接于机身下方沿中轴线两侧斜向下延伸的浮筒。该尾撑式水上无人机具有稳定可靠的结构和更开阔的侦查视野,能够在水面上漂浮和起降。

Description

尾撑式水上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无人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尾撑式水上无人机。
背景技术
目前无人机技术发展迅速,在军事、民事等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使用,现有的无人机普遍使用起落架回收和拉网回收,如果无人机执行海上任务时遇到意外情况而不能找到合适的降落环境,则当无人机能量耗尽后就会坠毁。因此,传统的无人机面临着不能在水面起降,海上航行时不方便回收等问题。同时,还具有本体重量大,有效载荷小等缺点。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尾撑式水上无人机,该尾撑式水上无人机具有稳定可靠的结构和更开阔的侦查视野,能够在水面上漂浮和起降。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尾撑式水上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安装于机身上方沿机身中轴线两侧延伸的机翼,安装于机身前部下方的电子吊舱,安装于机身尾部的螺旋桨发动机,固定于机身上的整流罩,与整流罩连接的尾撑,还包括与尾撑相连的尾翼,连接于机身下方沿中轴线两侧斜向下延伸的浮筒。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尾翼为U形尾翼,所述U型尾翼包括平尾,位于所述平尾两端大致垂直于所述平尾的左垂尾,右垂尾,分别安装在左垂尾,右垂尾上的左侧方向舵,右侧方向舵,以及安装在平尾上的俯仰舵。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浮筒的个数包括两个,所述两个浮筒分别通过浮筒连杆与机身连接。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浮筒为船形。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沿机身中轴线两侧延伸的机翼包括左机翼和右机翼,以及分别设置在左机翼和右机翼上的左侧副翼和右侧副翼。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机翼的长度D为4.824m。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左垂尾和右垂尾的顶部与机身的底部的距离H为1.76m。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尾撑式无人机的长度A为5.096m。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尾撑式水上无人机,浮筒和尾撑的使用使得无人机具有尾撑式飞机一样稳定可靠的结构和更开阔的侦查视野,具有水上飞机的水面起降能力。相比于同等的传统无人机,拥有更大范围的侦查能力和更强的生存能力,本实用新型无人机兼具水上飞机、尾撑式飞机,或者水翼艇的特性,水上快速低阻起降,水面长时滑行。
在军用方面,尾撑式水上无人机凭借水面起降能力实现无人机全域回收即执行完任务可以不必返回舰船或者路基基地,可以直接降落在水上等待后续回收,拥有更大距离的侦查能力。
在民用方面,尾撑式水上无人机适用于水上摄影,水上飞机模拟训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尾撑式水上无人机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尾撑式水上无人机的前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尾撑式水上无人机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尾撑式水上无人机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装置和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尾撑式水上无人机,包括机身1,安装于机身1上方沿机身1中轴线两侧延伸的机翼5,安装于机身1前部下方的电子吊舱2,安装于机身1尾部的螺旋桨发动机12,为无人机提供动力,固定于机身1上的整流罩13,与整流罩13连接的尾撑6,还包括与尾撑6相连的尾翼,连接于机身1下方沿中轴线两侧斜向下延伸的浮筒3。尾撑6可以使无人机拥有更稳定的结构和更开阔的侦查视野。
如图1和图4所示,尾翼为U形尾翼,U型尾翼包括平尾9,大致垂直于平尾9的左垂尾10,右垂尾7,分别设置在左垂尾10,右垂尾7上的左侧方向舵11,右侧方向舵8,以及设置在平尾9上的俯仰舵16。U型尾翼可以调节无人机的横纵稳定性,同时用以控制无人机的俯仰、滚转和偏航运动。
如图1所示,尾撑6设置机身1后部,直径明显小于机身1的舱身构造,部分起着后机身的作用,末端装有尾翼,故又起到了力臂的作用。尾撑6的优点在于结构比较稳定,可靠性较高,尤其是无人侦察机采用后推式尾撑结构布局的好处是后置发动机驱动的螺旋桨12不会遮挡侦察装置的视线。
如图2所示,浮筒3的个数包括两个,该两个浮筒3分别通过浮筒连杆4与机身1连接。该浮筒3为船形,利用船形浮筒可以使无人机在水面漂浮和起降,能够增强尾撑式水上无人机在水面漂浮时的稳定性。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机翼的长度D为4.824m。
如图3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左垂尾7和右垂尾8的顶部与机身1的底部的距离H为1.76m,电子吊舱2安装在机身1前部,也就是机头的下方。
如图4所示,沿机身1中轴线两侧延伸的机翼5包括左机翼和右机翼,以及分别设置在左机翼和右机翼上的左侧副翼14和右侧副翼15。整个无人机的长度A为5.096m。
无人机水面滑行或水面起飞时,浮筒3在水面滑行保证机身1不与水面接触。无人机水面航行进行航向操纵时,通过左侧方向舵11和右侧方向舵8和左侧副翼14和右侧副翼15的联动来实现左右偏航,右侧方向舵11和右侧方向舵8向左偏转,左侧副翼14向下偏转同时右侧副翼15向上偏转则无人机向左偏航,左侧方向舵11和右侧方向舵8向右偏转,左侧副翼14向上偏转同时右侧副翼15向下偏转则无人机向右偏航。无人机水面航行进行俯仰操纵时,通过控制俯仰舵16来实现,俯仰舵16往下偏转则飞机低头,俯仰舵16往上偏转则无人机抬头。无人机水面航行进行滚转操纵时,通过控制左侧副翼14和右侧副翼15的联动来实现,左侧副翼14向上偏转同时右侧副翼15向下偏转向上偏转,无人机顺时针滚转,左侧副翼14向下偏转同时右侧副翼15向上偏转,飞机逆时针滚转。无人机空中飞行时偏航、俯仰及滚转运动与水面滑行时工作原理一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尾撑式水上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安装于机身上方沿机身中轴线两侧延伸的机翼,安装于机身前部下方的电子吊舱,安装于机身尾部的螺旋桨发动机,固定于机身上的整流罩,与整流罩连接的尾撑,还包括与尾撑相连的尾翼,连接于机身下方沿中轴线两侧斜向下延伸的浮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撑式水上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为U形尾翼,所述U形尾翼包括平尾,位于平尾两端大致垂直于所述平尾的左垂尾,右垂尾,分别安装在左垂尾,右垂尾上的左侧方向舵,右侧方向舵,以及安装在平尾上的俯仰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撑式水上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的个数包括两个,所述两个浮筒分别通过浮筒连杆与机身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撑式水上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为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撑式水上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沿机身中轴线两侧延伸的机翼包括左机翼和右机翼,以及分别设置在左机翼和右机翼上的左侧副翼和右侧副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撑式水上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的长度D为4.824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撑式水上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垂尾和右垂尾的顶部与机身的底部的距离H为1.76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撑式水上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撑式无人机的长度A为5.096m。
CN201821872530.5U 2018-11-14 2018-11-14 尾撑式水上无人机 Active CN2092906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72530.5U CN209290683U (zh) 2018-11-14 2018-11-14 尾撑式水上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72530.5U CN209290683U (zh) 2018-11-14 2018-11-14 尾撑式水上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90683U true CN209290683U (zh) 2019-08-23

Family

ID=67644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72530.5U Active CN209290683U (zh) 2018-11-14 2018-11-14 尾撑式水上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9068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53501A (zh) * 2018-11-14 2019-02-1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尾撑式水上无人机
CN110816828A (zh) * 2019-11-12 2020-02-21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新型水面直升机
WO2020215304A1 (zh) * 2019-04-22 2020-10-29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可垂直起降的海陆空潜四栖航行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53501A (zh) * 2018-11-14 2019-02-1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尾撑式水上无人机
WO2020215304A1 (zh) * 2019-04-22 2020-10-29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可垂直起降的海陆空潜四栖航行器
US11433999B2 (en) 2019-04-22 2022-09-06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Vehicle capable of taking off and landing vertically and operating in water, land, air and submarine environments
CN110816828A (zh) * 2019-11-12 2020-02-21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新型水面直升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54492U (zh) 一种可拆卸的尾座式垂直起降无人机
CN110077588B (zh) 一种可垂直起降的海陆空潜四栖航行器
CN209290683U (zh) 尾撑式水上无人机
CN109018271B (zh) 一种新型大翼展混合驱动无人水下航行器
CN113859530B (zh) 一种携载auv的多栖跨介质航行器
CN108128453A (zh) 一种海空两用太阳能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8945434B (zh) 一种地效飞行器
CN108216621A (zh) 一种机翼翼尖连接并联式子母飞行器
CN105270620A (zh) 一种升浮一体式垂直起降通用飞行器
CN107792359A (zh) 一种水空两用无人机
US10214283B2 (en) Aircraft landing gear and method
CN109353499A (zh) 一种水翼型水上飞机
CN205131674U (zh) 一种小型飞翼布局无人机
CN108082471A (zh) 一种变体超音速飞机
CN106184692A (zh) 一种可拆装倾转动力的飞翼式复合升力飞艇
CN205022847U (zh) 一种用于巡航监测的高性能固定翼无人机装置
CN103612744A (zh) 舰载运输类飞机的四垂尾尾翼结构
CN206068176U (zh) 一种固定翼航测无人机的舱体布置结构
CN209521859U (zh) 一种双体水翼式水上飞机
CN102424110A (zh) 可变翼微型水陆飞行器
CN202357821U (zh) 可变翼微型水陆飞行器
CN205113714U (zh) 一种空中水下两用无人航行器装置
CN109353501A (zh) 尾撑式水上无人机
CN203032931U (zh) 具有连翼构型的飞翼船结构
CN206679269U (zh) 一种双发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