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82841U - 组合模具 - Google Patents
组合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482841U CN201482841U CN2009201869451U CN200920186945U CN201482841U CN 201482841 U CN201482841 U CN 201482841U CN 2009201869451 U CN2009201869451 U CN 2009201869451U CN 200920186945 U CN200920186945 U CN 200920186945U CN 201482841 U CN201482841 U CN 20148284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heel
- whorls
- assembling die
- plane
- la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具体说涉及一种用来弯曲棒材的组合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的下平面上设有上轮,下模板的上平面上设有两个下轮,上轮与两个下轮的轮轴相互平行且轮槽位于同一平面内,上轮和两个下轮中至少有一个轮与其轴构成转动配合。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在上模板和下模板上分别设有上轮和两个下轮,且上轮和两个下轮中至少有一个轮与其自身的轴构成转动配合,这样在压制过程中,工件与这个轮构成滚动配合,减小了摩擦力,使产品的变形小,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具体说涉及一种用来弯曲棒材的组合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行业都会使用到棒材,如紫铜棒,它越来越多的用于各种行业,如标准件的制造、机械加工、电器配件、水暖用件,阀类制造、装饰装潢等,但是对紫铜棒的弯曲却没有一个好的方法,一般都是需要多大角度的弯曲,就采用多大角度的模具,一个模具只能适用于一种角度的弯曲,这样在针对不同角度的工件时就需要采用多个模具,成本相对较高,而且在工件成型时,工件与模具之间有滑动,摩擦力大,容易损伤工件表面,降低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件与模具之间摩擦力小、产品质量高的组合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的下平面上设有上轮,下模板的上平面上设有两个下轮,上轮与两个下轮的轮轴相互平行且轮槽位于同一平面内,上轮和两个下轮中至少有一个轮与其轴构成转动配合。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在上模板和下模板上分别设有上轮和两个下轮,且上轮和两个下轮中至少有一个轮与其自身的轴构成转动配合,这样在压制过程中,工件与这个轮构成转动配合,减小了摩擦力,使产品的变形小,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组合模具包括上模板10和下模板20,上模板10的下平面上设有上轮11,下模板20的上平面上设有两个下轮21、22,上轮11与两个下轮21、22的轮轴相互平行且轮槽位于同一平面内,上轮11和两个下轮21、22中至少有一个轮与其轴构成转动配合。
上轮11和两个下轮21、22中至少有一个轮是转动的,这样这个轮与工件40就构成转动配合,这样已经可以减少工件40的摩擦力了,这种方案包括:一是上轮11和两个下轮21、22其中的一个下轮分别与其轮轴固定配合,另一个下轮与其轮轴转动配合;二是上轮11与其轮轴111固定配合,两个下轮21、22分别与其轮轴211、221转动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选用上轮11、两个下轮21、22分别与其轮轴111、211、221构成转动配合,这样在工件40压制过程中,上轮11、两个下轮21、22与工件40都构成转动配合,这样用滚动摩擦代替了滑动摩擦,大大地减少了摩擦力,使工件40变形小,产品质量得到了提高。
上轮11与两个下轮21、22的轮槽宽度相吻合,上轮11与两个下轮21、22呈品字型排列,且上轮11的轮心与两个下轮21、22的轮心构成一等腰三角形。
作为本实新型的优选方案,将上轮11与两个下轮21、22的轮槽宽度设置成吻合的,是为了更好地对工件40进行夹持,同时也使工件40的受力均匀,不易在压制过程中产生变形。本实用新型中,在上轮11和下轮21、22中的轮槽是在轮面位置开设的环形槽,这种结构可以弯折加工棒、杆状的工件40,可以在加工过程中对工件40实施良好的定位;当然上轮11和下轮21、22制成辊状结构时,可以弯折加工板状结构的工件40,此时无须在辊面上设置环槽;上轮11和两个下轮21、22的轮心构成一等腰三角形,即上轮11的轮心位于两个下轮21、22轮心距离的中心线上,这样可以保证弯曲角度的对称。
两个下轮21、22间设有垫块30,垫块30与上轮11相配合的面为弧面31,该弧面31与上轮11的曲率相吻合且与两个下轮21、22的轮槽形成过渡面。
上模板10的下平面设有上支架12,两者固定连接,上轮11的轮轴111固定在上支架12上,下模板10的上平面上设有下支架23、24,下支架23、24之间的间距可调,下轮21、22的轮轴211、221分别固定在下支架23、24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将下支架23、24间的距离设置成可调,即在下模板20上设有腰形孔,支架23、24分别与腰形孔相配合,这样可以拉近或缩短两下轮21、22之间的间距,配合中间的垫块30的调整,这样可以使组合模具适用于各种角度的工件弯曲。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3所示,先将工件40放在下模板20上两个下轮21、22的轮槽中,再将上模板10压下,上模板10上的上轮11接触到钢材40,按照垫块30的曲率压出相应角度的钢材。由于上轮11和下轮21、22分别在压制过程中与工件40构成转动配合,在工件40受力的同时,上轮11和下轮21、22也分别同时绕自身的转轴转动,这就减少了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使工件40的变形力变小,产品的质量得到了提高。在压制不同弯曲半径的工件40时,只需更换垫块30、然后通过改变上轮11的直径即可实现快速调节,但前提是始终要保持垫块30的弧面31与压轮11的曲率相吻合且与两个下轮21、22的轮槽形成一光滑过渡面。
综上所述,工件40在压制过程中,分别与上轮11和下轮21、22构成滚动配合,减小了摩擦力,使产品的变形小,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同时由于两个下轮21、22之间的间距可调,这样在需要弯曲不同角度的工件时,只需调换上轮11和垫块30,在保持两者曲率的同时延长或缩短两下轮21、22之间的间距,这样就可以轻松的压制不同角度的工件40,节约了成本。
Claims (8)
1.一种组合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10)和下模板(20),上模板(10)的下平面上设有上轮(11),下模板(20)的上平面上设有两个下轮(21)、(22),上轮(11)与两个下轮(21)、(22)的轮轴相互平行且轮槽位于同一平面内,上轮(11)和两个下轮(21)、(22)中至少有一个轮与其轴构成转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模具,其特征在于:上轮(11)和两个下轮(21)、(22)其中的一个下轮分别与其轮轴固定配合,另一个下轮与其轮轴转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模具,其特征在于:上轮(11)与其轮轴(111)固定配合,两个下轮(21)、(22)分别与其轮轴(211)、(221)转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模具,其特征在于:上轮(11)、两个下轮(21)、(22)分别与其轮轴(111)、(211)、(221)构成转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组合模具,其特征在于:两个下轮(21)、(22)间设有垫块(30),垫块(30)与上轮(11)相配合的面为弧面(31),该弧面(31)与上轮(11)的曲率相吻合且与两个下轮(21)、(22)的轮槽形成过渡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模具,其特征在于:上模板(10)的下平面设有上支架(12),两者固定连接,上轮(11)的轮轴(111)固定在上支架(12)上,下模板(10)的上平面上设有下支架(23)、(24),下支架(23)、(24)之间的间距可调,下轮(21)、(22)的轮轴(211)、(221)分别固定在下支架(23)、(24)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模具,其特征在于:上轮(11)与两个下轮(21)、(22)的轮槽宽度相吻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模具,其特征在于:上轮(11)与两个下轮(21)、(22)呈品字型排列,且上轮(11)的轮心与两个下轮(21)、(22)的轮心构成一等腰三角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1869451U CN201482841U (zh) | 2009-08-13 | 2009-08-13 | 组合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1869451U CN201482841U (zh) | 2009-08-13 | 2009-08-13 | 组合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482841U true CN201482841U (zh) | 2010-05-26 |
Family
ID=42421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20186945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82841U (zh) | 2009-08-13 | 2009-08-13 | 组合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482841U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74665A (zh) * | 2012-10-16 | 2013-03-20 | 江苏华阳金属管件有限公司 | 一种弯管成型装置 |
CN103231449A (zh) * | 2013-04-07 | 2013-08-07 | 上海交通大学 | 一种快速通电加热弯曲装置 |
CN104148466A (zh) * | 2014-08-06 | 2014-11-19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 | 一种冷却槽圆弧成形装置 |
CN104384264A (zh) * | 2014-10-21 | 2015-03-04 | 宁波思明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折弯机 |
CN104551671A (zh) * | 2014-11-29 | 2015-04-29 | 芜湖银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电热管自动弯折装配系统 |
CN106057055A (zh) * | 2016-07-08 | 2016-10-26 | 山西桐封技工学校 | 教学实验用弯管机 |
CN106311826A (zh) * | 2016-10-19 | 2017-01-11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6部队 | 一种双槽钢的弯曲加工方法及其设备 |
CN111496094A (zh) * | 2020-06-04 | 2020-08-07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一种电气设备接地线制作工具及其应用方法 |
CN112605188A (zh) * | 2020-11-30 | 2021-04-06 | 贵州航天新力科技有限公司 | U形管成型加工装置和方法 |
-
2009
- 2009-08-13 CN CN2009201869451U patent/CN20148284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74665A (zh) * | 2012-10-16 | 2013-03-20 | 江苏华阳金属管件有限公司 | 一种弯管成型装置 |
CN103231449A (zh) * | 2013-04-07 | 2013-08-07 | 上海交通大学 | 一种快速通电加热弯曲装置 |
CN103231449B (zh) * | 2013-04-07 | 2015-10-14 | 上海交通大学 | 一种快速通电加热弯曲装置 |
CN104148466A (zh) * | 2014-08-06 | 2014-11-19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 | 一种冷却槽圆弧成形装置 |
CN104384264A (zh) * | 2014-10-21 | 2015-03-04 | 宁波思明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折弯机 |
CN104551671A (zh) * | 2014-11-29 | 2015-04-29 | 芜湖银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电热管自动弯折装配系统 |
CN106057055A (zh) * | 2016-07-08 | 2016-10-26 | 山西桐封技工学校 | 教学实验用弯管机 |
CN106311826A (zh) * | 2016-10-19 | 2017-01-11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6部队 | 一种双槽钢的弯曲加工方法及其设备 |
CN106311826B (zh) * | 2016-10-19 | 2019-01-01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6部队 | 一种双槽钢的弯曲加工方法及其设备 |
CN111496094A (zh) * | 2020-06-04 | 2020-08-07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一种电气设备接地线制作工具及其应用方法 |
CN112605188A (zh) * | 2020-11-30 | 2021-04-06 | 贵州航天新力科技有限公司 | U形管成型加工装置和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482841U (zh) | 组合模具 | |
CN104057263B (zh) | 一种大型机车连杆锻造工艺 | |
CN205393382U (zh) | 汽车座椅头枕杆冲弯成型装置 | |
CN102974684B (zh) | 一种碳钢板型材导轨冷弯成型的方法 | |
CN202052854U (zh) | 一种可调式精密曲面u型弯曲模具 | |
CN104139280B (zh) | 车轮轮毂的制造工艺 | |
CN104551691A (zh) | 一种铝合金车轮液态模锻及旋压加工系统 | |
CN205393328U (zh) | 汽车座椅头枕杆冲弯模具 | |
CN209206239U (zh) | 无痕滚滑式折弯模具 | |
CN106825378A (zh) | 一种h型薄壁盘件低载荷连续局部增量成形装置及方法 | |
CN102366793A (zh) | 通用折弯模 | |
CN103447779A (zh) | 驱动桥锥齿轮锻件锻造生产工艺及设备 | |
CN202447520U (zh) | 轮辋体冷压成型装置 | |
CN109822021A (zh) | C形截面锻件一次碾轧成型方法 | |
CN204975172U (zh) | 一种用于生产具有梯形端面齿啮合套的冷摆辗模具 | |
CN104368735B (zh) | 用于重型矿山车车轮轮毂毛坯锻造的工装 | |
CN112743019B (zh) | 轮毂轴承内圈锻造生产线 | |
CN103691814B (zh) | 一种电脑机箱折弯的专用下模具中面模的加工方法 | |
CN103831353A (zh) | 一种宽凸缘筒形件压旋成型模具组 | |
CN203508670U (zh) | 铝板折弯模具 | |
CN206997538U (zh) | 一种用于折弯机的折弯模具 | |
CN201324785Y (zh) | 能够侧弯槽钢的型弯机 | |
CN106270315A (zh) | 火车轮三面辗轧成形方法 | |
CN205851947U (zh) | 一种网状凹面辊的加工装置 | |
CN207401964U (zh) | 一种耐用旋压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26 Termination date: 201208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