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59508U - 在用于制造材料幅面的设备中使用的张紧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在用于制造材料幅面的设备中使用的张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59508U
CN201459508U CN2009200072663U CN200920007266U CN201459508U CN 201459508 U CN201459508 U CN 201459508U CN 2009200072663 U CN2009200072663 U CN 2009200072663U CN 200920007266 U CN200920007266 U CN 200920007266U CN 201459508 U CN201459508 U CN 2014595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nsioning apparatus
constitutes
polymeric material
layer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00726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伯特·克鲁克
克里夫·怀尔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oith Patent GmbH
Original Assignee
Voith Paper Patent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oith Paper Patent GmbH filed Critical Voith Paper Patent Gmb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595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5950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7/00Other details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7/08Felts
    • D21F7/083Multi-layer fel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42/00Fabric [woven, knitted, or nonwoven textile or cloth, etc.]
    • Y10T442/20Coated or impregnated woven, knit, or nonwoven fabric which is not [a] associated with another preformed layer or fiber layer or, [b] with respect to woven and knit, characterized, respectively, by a particular or differential weave or knit, wherein the coating or impregnation is neither a foamed material nor a free metal or alloy layer
    • Y10T442/2861Coated or impregnated synthetic organic fiber fabric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Paper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用于制造形式为纸幅面、纸板幅面、棉纸幅面的材料幅面的设备中使用的张紧装置(1),该张紧装置尤其是具有多孔复合结构(3)的挤压带或传送带,其包括至少一个构成支撑该材料幅面的表面(6)的层(8)以及颗粒状聚合物材料(5`),其中颗粒状聚合物(4)在热激活后熔化并与构成该层(8)的结构相连,因此聚合物材料部分地注入该结构并填充该结构内的间隙。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颗粒状材料(5)在支撑材料幅面的表面(6)的区域内布置成在张紧装置(1)的宽度方向(Y)上局部不同地分布。

Description

在用于制造材料幅面的设备中使用的张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用于制造形式为纸幅面、纸板幅面或棉纸幅面的材料幅面的设备中使用张紧装置、尤其是带有多孔复合结构的挤压带或传送带,该多孔复合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形成支撑材料幅面的表面的层以及颗粒状的聚合物材料。
背景技术
在用于制造形式为纸幅面、纸板幅面、或棉纸幅面的纤维材料幅面的设备的湿部中、尤其在挤压部中使用的张紧装置已由现有技术中的多种实施形式公知。所述张紧装置用于在挤压部中的脱水过程中导引和支撑纤维材料幅面。在此,材料幅面通过挤压部的方向确定设备方向MD。通常,这种张力装置横向于设备方向MD具有单元式的可透气和/或透水的断面形状。不过,在此缺点在于,在实际应用情况下供给至造纸机的挤压部的材料幅面经常以横向上的不均匀的湿度分布为特征,因此,横向于设备方向来看,对这种材料幅面的处理会导致材料幅面不能有效地脱水和改变形状。这可以对材料幅面的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尤其会导致不利的横向分布的形成,这造成了最终产品在宽度上相互不同的特性。
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文献EP1674613A1公开了一种造纸机张紧装置、尤其是形式为挤压毡(pressflizes)的造纸机张紧装置,该造纸机张紧装置横向于设备方向具有不同特性的若干区域。所建议的造纸机张紧装置具有一个仅沿设备运行方向定向的缠绕装置,其中,该缠绕装置这样地设计,使得横向于设备运行方向的若干区域被设计为具有不同的液体渗透性,因而使造纸机张紧装置的脱水特性与材料幅面横向上的不同湿度分布相匹配。在此,一种可能的实施形式规定,各个纤维每厘米的密度和/或纤维直径横向于设备方向变化。这种变化在此在制造该结构时加以考虑在内。
由文献EP1757728A1和US2007/0155269A1已知了挤压毡的实施形式,所述挤压毡包含要与纤维混合的聚合物颗粒。在此,所述混合利用类纺材料层实现,该类纺材料层可以由任意材料形成,例如由尼龙纤维或类似的合成纤维形成的具有任意截面的材料。待敷设的涂层包括聚合物,所述聚合物中嵌入有固体且优选嵌入有细玻璃纤维。通过将一种包含至少一种聚合物以及至少所述固体和/或细玻璃纤维的悬浊液涂敷在类纺材料层表面上,并随后加热所述聚合物而形成该涂层。因此,在一工作步骤中,通过一种由聚合物颗粒和纤维组成的聚合物混合物进行涂敷,其中,混合度在此影响所述分布。
由文献WO2004/085727公知了一种张紧装置,所述张紧装置包括一类纺材料层,该类纺材料层可选地与一基层缝合在一起。在制造工业张紧装置时,将颗粒状聚合物材料的扩散剂向类纺材料层的涂层上涂敷并热激活,以便形成一含有纤维类纺材料的纤维与聚合物的纤维类纺材料基层的混合物的非均匀涂层。在此,这种几何形状没有预先固定的涂层沿X、Y、Z方向构造在纤维类纺材料层内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进一步改进本文开头所述类型的张紧装置,以使其满足对于利用所述张紧装置导引的材料幅面的表面质量的提高的要求,并也以特别的方式与要制造的材料幅面的湿度分布相匹配.这种制造方法应成本较低,而且该技术方案应在使用现有板带的情况下即可以实现.
一种在用于制造形式为纸幅面、纸板幅面或棉纸幅面的材料幅面的设备中使用的张紧装置、尤其是带有多孔复合结构的挤压带或传送带,该多孔复合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形成支撑该材料幅面的表面的层以及颗粒状的聚合物材料,其中,该颗粒状聚合物材料在热激活后熔化并与形成该层的结构相连接,使得该结构被部分地注入并部分地填充该结构内的空隙,其特征在于,与构成该层的结构相连的、熔化的聚合物材料在支撑着材料幅面的表面的区域内在张紧装置的宽度方向来看仅布置在至少一个预先确定的区域内。也就是说,在宽度方向上看,聚合物材料仅部分地布置在沿张紧装置的宽度方向的、支撑材料幅面的表面的区域内。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简单的手段、尤其是通过涂敷颗粒状材料,并且随后使张紧装置(尤其是挤压带)的横截面分布被热激活,而针对于其渗透性这样地改变和调整,使得该张紧装置的横截面分布持续地或至少有时优化地与要承接和导引的纤维材料幅面的湿度分布相匹配。颗粒的任意布置在此允许了任意的横截面分布的(尤其是针对于渗透性的)可调整性。
如果与构成该结构的层相连的、熔化的聚合物材料仅部分地延伸入到形成支撑材料幅面的表面的层内,那么仅产生并不在整个结构上进行的表面效应。例如颗粒状聚合物材料在该层内延伸至距支撑材料幅面的表面0.75mm处,优选0.5mm处,特别优选地延伸至0.25mm处。
原则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有多种实施形式。所有实施形式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在工业用张紧装置的宽度方向上看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区,该第一区带有在该表面的区域内的颗粒状材料以及至少一个没有颗粒状或熔化的、与构成该层的结构相连的聚合物材料的第二区。所述与构成该层的结构相连的、熔化的聚合物材料润湿并注入该表面以及构成该表面的结构,并且至少部分地进入构成该表面的结构内,其中,所述颗粒要么完全嵌入,要么注入构成该结构的组成部分内、例如纤维内。不过,这种布置使得构成表面的结构的基本结构不能改变。为此,颗粒状聚合物也没有形成连续的涂层,而只是分别形成了涂层区域。例如仅以颗粒状聚合物材料注入构成该表面的结构的体积的约1%至约70%,优选为约5%至约50%。
根据特别有利的第一实施形式,第一区可以由沿工业用的张紧装置的宽度方向看的边缘区域构成,所述边缘区域的特征在于向工业用的张紧装置的中心的方向观察时在宽度方向上的一个宽度。在张紧装置的上表面区域内,其间的区域没有与构成该层的结构相连的、熔化聚合物材料。由此有针对性地在临界区域内、即侧边缘区域内实现了与在纤维材料幅面宽度上不同的湿度分布的匹配。通过由此获得的特性可以改善附着能力,尤其是用于从挤压毡上的成型件(Former)取下纤维材料幅面的附着能力。
优选的是,张紧装置的边缘的特征在于一个在5cm至150cm范围内的宽度,尤其优选的是在10cm至100cm的范围内的宽度。
根据另一种实施形式,可以根据构成该表面的层的性质在边缘区域之外的区域内预先规定至少一个第一区,并由边缘区域构成第二区。
存在多种可能来获得所要求的横截面分布、以确保所要求的渗透性和表面光滑性,这些可能性也可以相互组合。因此可能的是,在一个第一区中使处于基础状态的颗粒状材料保持均匀分布,并使由此产生的分布在与构成层的结构相连的、熔化的聚合物材料热激活后布置在厚度方向TD上和/或在纵向或设备方向MD上。根据一种可选实施形式,也可以使与构成层8的结构相连的、熔化的聚合物材料在高度方向上和/或在纵向或设备方向MD上不同地分布。所述分布可以在宽度上是恒定的,但也或是不同的。除了在所提及的方向上的颗粒量之外,尤其也改变所涂敷的处于基本状态的颗粒的大小和几何形状。
各个构成聚合物材料区域的颗粒状材料的颗粒可以在基本状态下在涂敷时以不同的颗粒几何形状和/或大小为特征。由此可以改变渗透深度,从而进一步改变可用颗粒获得的表面效果。
根据另一种实施形式,在热激活之前处于基本状态的颗粒状所述聚合物材料的各颗粒以相同的几何形状和/或大小为特征。
根据另一种实施形式,在热激活之前处于基本状态的颗粒状所述聚合物材料以相同的颗粒密度布置在所述张紧装置的宽度方向上。
根据一种特别有利的实施形式,颗粒状聚合物材料的颗粒大小处在30-200μm的范围内,尤其优选在30-150μm的范围内,最为优选是在50-150μm的范围内。作为上述的替代或补充,可以引入颗粒大小在1μm的范围内或更小的颗粒状聚合物材料。
与构成层的结构相连的熔化的聚合物材料包含至少一种热塑性聚合物材料,优选是热塑性弹性体聚合物材料、尤其优选是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这样,构成表面的结构的区域在加热时能够熔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尤其有利之处在于挤压带或传送带。构成支撑材料幅面的表面的层在此为提高尺寸稳定性而由纤维类纺材料结构构成,该纤维类纺材料结构与基层缝在一起,其中,基层中没有颗粒状聚合物材料。纤维类纺材料优选包括多个类纺材料层,这些类纺材料层以不同的纤维精细度为特征。
根据另一实施形式,构成支撑材料幅面的表面的层也可以由在纤维类纺材料结构的表面上延伸的聚合物层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张紧装置可以尤其通过如下方法步骤制造:
-提供一个构成支撑材料幅面的表面的层,
-提供颗粒状聚合物材料,
-沿工业用的张紧装置的宽度方向在从宽度方向上看的预定的区域内涂敷颗粒状聚合物材料,
-将颗粒状聚合物材料至少部分受控地渗透到构成表面的层内,
-热激活颗粒状聚合物材料以构成复合结构,在该连接结构中,颗粒状材料熔化并与构成层的结构相连,使得该结构被部分地注入并部分地填充该结构内的间隙。
这种方法的执行非常简便,并且可以在不影响基本结构的情况下应用于已经制成的张紧装置,因而可以形成张紧装置的断面轮廓。
优选将颗粒状聚合物材料在张紧装置的沿宽度方向看的边缘区域内从各自对置的端部区域向中心方向涂敷一个预定的宽度,所述边缘区域为临界区域。
聚合物材料的涂敷可以关于下述参数中的至少一个被控制,以在宽度方向上实现所希望的横截面分布:
-涂敷量,
-涂敷厚度,
-颗粒几何形状,
-颗粒尺寸。
可以分别根据涂敷装置的实施形式以较小的成本调整这些参数。
涂敷优选以扩散的形式进行。这提供了能够简单地实现均匀化(例如通过均整装置)的优点。
如果构成支撑材料幅面的表面的层是包括纤维类纺材料结构的多孔复合结构的组成部分,其中,颗粒状聚合物材料被涂敷在纤维类纺材料结构的表面上,那么作用步骤可能受到类纺材料结构内的纤维精细度和/或颗粒状聚合物材料的粒度的明显影响。
根据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形式,可以为支持向构成表面的结构内的渗透而通过施加真空实现向纤维类纺材料结构内的抽吸。
热激活由加热装置确保。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各附图为:
图1a至图1c借助不同的截面视图示出了与构成层的结构相连的熔化的聚合物材料的示例布置和分布;
图1d示出了根据图1c的一种扩展;
图2示出了图1a的一种替代的断面形状布置;
图3a和图3b借助两个视图示出了一种用于产生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张紧装置的断面形状的装置;
图3c示例地示出了一种实现张紧装置的横截面分布的可调整性的可能;
图4借助信号流向图示出了一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产生断面形状结构的方法的流程。
附图标记列表
1     张紧装置
2     挤压毡
3     多孔复合结构
4     类纺材料结构、纤维类纺材料结构
5`    颗粒状聚合物材料
5     聚合物材料
6     上表面
7     下表面
8     类纺材料层
9     类纺材料层
10    基层
11    边缘区域
12    边缘区域
13    纤维
14    纤维
15    成型器
16    涂敷单元
17    输出装置
18    第二区
19    第一区
20    扩散剂
21    抽吸装置
22    均匀化装置
MD     设备方向
CD     横向于设备方向的方向
X,Y,Z   X,Y,Z坐标系的坐标轴
TD     厚度方向
b11    边缘区域11的宽度
b12    边缘区域12的宽度
A      加工步骤
B      加工步骤
C      加工步骤
D      加工步骤
E      加工步骤
F      加工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至图1c借助不同视图的截面以示意性的简化图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第一实施形式的张紧装置。该张紧装置尤其是一种在用于制造材料幅面、尤其是形式为纸幅面、纸板幅面或棉纸幅面的纤维材料幅面的机器的湿部中使用的张紧装置。张紧装置1在此设计为挤压毡2。该挤压毡包括多孔复合结构3,该多孔复合结构具有类纺材料结构4、尤其是纤维类纺材料结构以及处于基本状态的颗粒状聚合物材料5`,所述颗粒状聚合物材料在热激活后不再呈颗粒形式而是发生熔化,并与构成层8的结构相连,从而使该聚合物材料被部分地注入并部分地填充该结构内的间隙。聚合物材料5在此构成聚合物材料区域,不过并不是闭合的涂层。
在此,图1a示出在热激活颗粒状聚合物材料5`之后的张紧装置1的俯视图.由图可知,关于一个X、Y、Z坐标系,在用于制造纤维材料幅面的设备中时,设备纵向的延伸也被记为MD方向,并相应地与所设定的坐标系的X方向对应;沿宽度方向的延伸,即横向于设备方向MD的方向,在此以CD表示,并也就是Y方向.纤维类纺材料结构4具有一个上表面6以及一个在下方与该上表面6对置的下表面7,上、下表面相互对置地指向,并在厚度方向TD上相互间隔布置.纤维类纺材料结构4包括至少一个、优选两个类纺材料层,在此是类纺材料层8和9.所述类纺材料层封闭了基层10的两侧,该基层分别根据设计也被称作基本涂层或基本织物.基层10构成用于类纺材料层8、9的承载体.可以考虑其它的类纺材料层,它们用作类纺材料层8和9和基层10之间的中间类纺材料层.在此,具体选择取决于使用要求并有赖于责任技术人员的判断.
在涂敷处于在此未示出的基本状态的颗粒状聚合物材料5`之前将纤维类纺材料结构4与基层10缝合。根据第一种实施形式,聚合物材料5`的涂敷在此分别横向于设备方向MD观察且因而沿宽度方向CD在至少一个预定的区域(在此是张紧装置1的两侧的边缘区域11和12)内进行,该张紧装置优选构成一个环绕运行的带。边缘区域11和12以从张紧装置1的最外侧向分别朝向中心的方向的延伸b11和b12为特征。与构成层8的结构相连的熔化的聚合物材料5延伸入所述边缘区域内。张紧装置1因此在宽度方向上仅在上表面6的范围内局部地设有聚合物材料5。在上表面6上在这些区域之外没有聚合物材料。
在此,图1b示例地示出了图1a所示边缘区域11沿视图A-A的截面图。由该图可见,聚合物材料5并不完全渗入纤维类纺材料层8和类纺材料结构4中,而是部分地与延伸到纤维类纺材料结构4的上表面6上的纤维13以及处于纤维类纺材料结构4内部的纤维14相连,因此聚合物材料5为形成多孔复合结构3而部分地注入类纺材料结构4的纤维13和14中,部分地填充纤维之间的间隙,并进一步部分地沿高度方向相对于所述间隙延伸到层之外的上表面6上。
为清晰起见,聚合物材料区域5在图1b中关于其几何形状理想化地示出。在热激活后,颗粒从相关的但却不是预定的区域形成完全涂覆且均匀进行的聚合物材料区域5。
如图1b所示,由此获得的在上侧或上表面6上的分布15优选沿纵向(即在使用在用于制造纤维材料幅面的设备时的MD方向)基本上均匀地设计在边缘区域11和12内,以便实现在材料幅面的整个长度上的均匀的横断面(Querprofil)。与此相反,图1c示出了同样由颗粒状聚合物材料在热激活后构成的聚合物材料区域5的理想的按照图1a的视图B-B,其中可见边缘区域11或12(在此例如是边缘区域11)在宽度方向上的走向和分布。由图可知,沿宽度方向的分布在形式为边缘区域11的预定的区域内可以变化,从而在边缘区域11内实现沿宽度方向的不同脱水度分布。
带有颗粒状材料的预定的区域构成在宽度方向上观察的第一区19,而没有颗粒状材料的区域构成了第二区18。
如图1d所示,图1c中示出的布置另外地以不同的颗粒大小实现。
由聚合物材料在熔化的且注入层8的状态下构成的区域具有粒度为20至200μm的范围内,优选为约120μm。
热塑性弹性体、尤其是聚氨酯用作聚合物材料5。在颗粒状聚合物材料5热激活后,这些聚合物材料就至少部分地与构成上表面6的结构熔化到一起。
为实现所希望的特性,复合结构3在纤维类纺材料结构4中沿宽度方向具有变化的聚合物材料5的量。而且,在宽度方向上看,聚合物材料4的量被设计为沿厚度方向TD也分别变化。
复合结构3的孔隙度在所示情形中沿宽度方向变化,尤其是在边缘区域11、12与张紧装置1其余部分之间.另外,也可以分别按照分布和构成改变厚度方向上的孔隙度.图1c示出了一种特别有利的实施形式,其中,优选沿宽度方向涂敷相同大小的颗粒,不过含量不同、厚度不同且相互具有不同的间距,因此在热激活后也在预定的区域内在张紧装置的整个宽度上形成聚合物材料的相应分布.
在图1a至图1d所示实施形式中,仅上侧注入并设有聚合物材料。分别根据后续处理的设计可以实现粗糙的或非常光滑的表面6,所述表面构成导引纸幅面的侧面。
图2借助按照图1a的一种工业用的张紧装置1的俯视图示出了另一可能的构成,其中,聚合物材料5仅布置在沿宽度方向看的张紧装置1的中心区域内。边缘区域11和12没有聚合物材料5并因此构成第二区18,而带有聚合物材料5的第一区19仅布置在张紧装置1的中心内的区域。这一实施形式表示了另一可能的设计。不过,具体设计取决于具体的使用要求以及横向于材料幅面的运动方向MD看的CD方向上张紧装置1的要获得的性质。
关于基层10的设计,存在有多种可能。在最简单的情形下,基层是一种织物。同样可以考虑其它的承载。
图3a和图3b以示意简化图示出了一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通过涂敷和填充颗粒形式的聚合物材料5来产生这种功能性表面6的方法。如上所述,各颗粒或者以相同的颗粒大小、组成和性质为特征,或者分别根据所选的表面性质不同地设计。而且,这对于其分布、尤其是沿宽度方向Y或张紧装置1的CD方向看的分布也是适用的
根据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形式可以另外在厚度方向TD上也实现相应的变化。
图3a以俯视图示出了张紧装置1、尤其是具有上表面6和下表面7的纤维类纺材料结构4。纤维类纺材料结构4与基层10缝合到一起。复合结构的总体布置沿纵向X或设备方向MD相对于涂敷单元16运动。涂敷单元16包括至少一个输出装置17,该输出装置用于将颗粒状聚合物材料5`施加到纤维类纺材料结构4的上表面6上。输出以扩散剂20的形式实现,或者也分别按照构成上表面6的元件的结构设计成固体形式。在所示情形下,通过提供带有上部类纺材料层8的类纺材料结构4,将扩散剂20形式的颗粒状聚合物材料5`涂敷在类纺材料结构4上。在此,根据图3a的俯视图有利地实现一种输出装置17仅处于边缘区域11、12内的布置,其中,例如在此可以相应通过边缘区域11、12的宽度b11、b12可变地调整缝隙宽度和喷嘴宽度,以便能够涂敷不同的扩散剂量。此外,如图3c示意地简化示出,可以考虑采用单个的输出喷嘴。在此,(通常设计为喷嘴的)各输出装置17可以个别或成组地调整。
而且,可以通过调整各喷嘴或各有关输出缝隙在宽度方向上看的输出关系和/或可涂敷的聚合物材料5的大小而沿宽度方向受控地调整聚合物材料的量。优选可以进一步在纤维类纺材料结构4的下方设有抽吸装置21,该抽吸装置抽吸在纤维类纺材料结构4中所涂敷的聚合物材料5。该抽吸装置优选直接地设在涂敷单元16的下方或者在垂直方向上接在该涂敷单元之后。在张紧装置1或纤维类纺材料结构4的导引方向上的错移同样是可能的。如果在此施加一个真空,那么颗粒状聚合物材料5就能够吸入。在涂敷扩散剂20之后,可以实现颗粒的分布,尤其是均匀化。不过,这并不是强制的要求。在此所示意地示出的是一均匀化装置22。该均匀化装置优选这样构造,使得在宽度上看在边缘区域内也形成相应的梯度。
各边缘区域11、12在此能够以相应的颗粒材料5同时地涂敷涂层,但也或者依次先后地进行.同时处理带来的优点是,在此可以同时进行对于两个区域的热激活步骤.在这种情况下,涂敷单元16优选具有两个输出装置17,其中每个输出装置17又包括多个构成各输出缝隙的元件,所述元件横向于设备方向并排布置,其中,输出的关系是可以调整的.
在均匀化之后热激活颗粒状聚合物5,并这样构造复合结构3,在该复合结构3中,以颗粒状基本状态存在的聚合物材料5熔化并与纤维相连,使得聚合物材料至少部分地注入类纺材料层8的纤维并填充纤维之间的间隙,且在上表面6上产生一种分布。该热激活还可以与一光滑化过程相连,例如砑光过程。分别根据后续处理可以粗糙地或平滑地构造表面6。
图4在此借助信号流向图示出了下述步骤。在步骤A中,提供纤维类纺结构4并任选地将其与基层相连接,而在步骤B中实现对涂敷单元16的调整。步骤C包含涂敷颗粒状聚合物材料,在此至少在边缘区域11、12内进行,其中,颗粒状聚合物材料优选以水溶性扩散剂的形式提供。步骤D包括从水溶性扩散剂中提取出液体。在步骤E中,实现热激活以熔化颗粒状聚合物。在步骤E中,例如以约160℃-200℃的温度、优选以180℃的温度处理该结构1分钟至5分钟、优选2分钟。在步骤E中,可以与温度处理同时进行该结构的压缩或者表面处理。在步骤F中冷却经前述步骤产生的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形式为接收毡的张紧装置1的一个实施例的特征例如在于,构成表面6的类纺材料层8具有6.7dtex的精细度。在该表面上,在边缘区域11和12内对称地在两侧涂敷聚合物材料5`并对其进行热激活。边缘区域的宽度为约30“。聚合物材料的厚度为100gsm。

Claims (24)

1.一种在用于制造形式为纸幅面、纸板幅面或棉纸幅面的材料幅面的设备中使用的张紧装置(1),该张紧装置尤其是具有多孔复合结构(3)的挤压带或传送带,该张紧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构成支撑该所述材料幅面的表面(6)的层(8)以及颗粒状聚合物材料(5`),其中,所述颗粒状聚合物(5)在热激活后熔化并与构成所述层(8)的结构相连接,使得所述聚合物材料部分地注入所述结构并填充所述结构内的间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张紧装置(1)的宽度方向(Y)上看,与构成所述层(8)的结构相连的、熔化的所述聚合物材料(5)在支撑所述材料幅面的表面(6)的区域内仅布置在至少一个预定的区域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紧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材料(5)至少部分地渗透至构成支撑所述材料幅面的表面(6)的所述层(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张紧装置(1),其特征在于,在工业用张紧装置(1)的宽度方向(Y)上看,所述张紧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构成所述预定的区域的第一区(19),所述第一区带有在所述表面(6)区域内的熔化的、且与构成所述层(8)的结构相连接的聚合物材料(5),并且,所述张紧装置还具有至少一个没有这种聚合物材料(5)的第二区(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张紧装置(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张紧装置(1)的宽度方向(Y)上看,所述第一区(19)由所述张紧装置(1)的边缘区域(11,12)构成,所述边缘区域以在朝向所述张紧装置(1)中心的方向上的恒定宽度(b11,b12)为特征,并且所述第二区(18)由一布置在所述边缘区域(11,12)之间的、所述张紧装置(1)的中心区域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张紧装置(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区(19)设在所述张紧装置(1)的边缘区域(11,12)之外的区域内,并且所述第二区(18)由所述边缘区域(11,12)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张紧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装置(1)的所述边缘区域(11,12)以一个在5cm至150cm范围内的宽度(b11,b12)为特征。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张紧装置(1),其特征在于,在一个所述第一区(19)中设计为使与构成所述层(8)的结构相连接的、熔化的聚合物材料(5)在所述张紧装置(1)的厚度方向(TD)上和/或纵向(X)或设备方向(MD)上保持均匀地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张紧装置(1),其特征在于,在一个所述第一区(19)中设计为使与构成所述层(8)的结构相连接的、熔化的聚合物材料(5)在所述张紧装置(1)的厚度方向(TD)上和/或在纵向(X)或设备方向(MD)上不同地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张紧装置(1),其特征在于,在一个所述第一区(19)中使与构成所述层(8)的结构相连接的、熔化的聚合物材料(5)在宽度方向(Y)上均匀分布地存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张紧装置(1),其特征在于,在一个所述第一区(19)中使与构成所述层(8)的结构相连接的、熔化的聚合物材料(5)在宽度方向(Y)上均匀分布地存在。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张紧装置(1),其特征在于,在一个所述第一区(19)中使与构成所述层(8)的结构相连接的、熔化的聚合物材料(5)在宽度方向(Y)上非均匀分布地存在。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张紧装置(1),其特征在于,在一个所述第一区(19)中使与构成所述层(8)的结构相连接的、熔化的聚合物材料(5)在宽度方向(Y)上非均匀分布地存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紧装置(1),其特征在于,在热激活之前处于基本状态的颗粒状所述聚合物材料(5`)的各颗粒以相同的几何形状和/或大小为特征。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紧装置(1),其特征在于,在热激活之前处于基本状态的颗粒状所述聚合物材料(5`)的各颗粒以不同的几何形状和/或大小为特征。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紧装置(1),其特征在于,在热激活之前处于基本状态的颗粒状所述聚合物材料(5`)以相同的颗粒密度布置在所述张紧装置(1)的宽度方向(Y)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紧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颗粒状聚合物材料(5`)在基本状态下的颗粒大小在30-200μm的范围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张紧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颗粒状聚合物材料(5`)在基本状态下的颗粒大小在30-150μm的范围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张紧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颗粒状聚合物材料(5`)在基本状态下的颗粒大小在50-150μm的范围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紧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材料(5)包含热塑性聚合物材料。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张紧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聚合物材料是热塑性弹性体聚合物材料。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张紧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聚合物材料是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紧装置(1),其特征在于,构成支撑材料幅面的表面(6)的所述层(8)由纤维类纺材料结构(4)构成,该层与一基层(10)缝合在一起,其中,所述基层(10)没有与构成所述层(8)的结构相连接的、熔化的聚合物材料(5)。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张紧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类纺材料结构(4)包括多个类纺材料层(8,9),所述类纺材料层以不同的纤维精细度为特征。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紧装置(1),其特征在于,构成支撑材料幅面的表面(6)的所述层(8)由聚合物层构成,所述聚合物层在纤维类纺材料结构的表面上延伸。
CN2009200072663U 2008-02-08 2009-02-06 在用于制造材料幅面的设备中使用的张紧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5950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716608P 2008-02-08 2008-02-08
US61/027,166 2008-02-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59508U true CN201459508U (zh) 2010-05-12

Family

ID=40642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007266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59508U (zh) 2008-02-08 2009-02-06 在用于制造材料幅面的设备中使用的张紧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203277A1 (zh)
EP (1) EP2088236A3 (zh)
CN (1) CN201459508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81777B2 (en) 2012-03-30 2016-11-01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Method of dewatering in a continuous high internal phase emulsion foam forming proces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67766A (en) * 1967-12-22 1975-02-25 Huyck Corp Dryer fabric for a papermaking machine
US5118557A (en) * 1988-10-31 1992-06-02 Albany International Corp. Foam coating of press fabrics to achieve a controlled void volume
GB2283991B (en) * 1993-11-16 1997-05-21 Scapa Group Plc Papermachine clothing
FI110133B (fi) * 2000-12-18 2002-11-29 Tamfelt Oyj Abp Menetelmä puristinhuovan valmistamiseksi ja puristinhuopa
FI20020804A0 (fi) * 2002-04-26 2002-04-26 Tamfelt Oyj Abp Järjestely paperikoneen puristinosalla
GB0306769D0 (en) 2003-03-25 2003-04-30 Voith Fabrics Heidenheim Gmbh Composite press felt
US7135096B2 (en) * 2003-12-23 2006-11-14 Astenjohnson, Inc. Press felt with improved dewatering capability
DE102004062106A1 (de) 2004-12-23 2006-07-13 Voith Fabrics Patent Gmbh Papiermaschinenbespannung
US20070155269A1 (en) 2005-08-26 2007-07-05 Sanjay Patel Fiber bonding treatment for press fabrics and method of applying a bonding resin to a press fabric
EP1757728B1 (en) 2005-08-26 2008-11-19 Voith Patent GmbH Polymer particles mixed with fibers, method of making, and products such as press fabrics made therefrom
DE102005046812A1 (de) * 2005-09-30 2007-04-05 Voith Patent Gmbh Band zum Überführen einer herzustellenden Faserstoffbah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88236A2 (de) 2009-08-12
EP2088236A3 (de) 2012-06-27
US20090203277A1 (en) 2009-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64971B (zh) 用于非织造生产的可透性带
US8153227B2 (en) Substrate for floorings such as, for instance, synthetic grass turf, corresponding synthetic grass turf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FI83741B (fi) Fiberarmerade plaststrukturer och foerfarande foer framstaellning av dem.
US706282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ducing composite nonwovens by means of hydrodynamic needing
US20020168910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complex nonwoven fabric and resulting novel fabric
CA2068432C (en) Production of particulate solid bearing low density air permeable sheet materials
US7290314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complex nonwoven fabric and resulting novel fabric
JPS63256776A (ja) スポーツグランド用のプラスチック芝生ウエブの製造方法
KR100894599B1 (ko) 부직포 및 제조 방법
US20100260966A1 (en) Dimensionally-Stabilized Cushioned Carpet Tile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CN101457444B (zh) 一种无纺麻布夹层及其制造方法
KR100257804B1 (ko) 물질의 웹의 제조방법
CN101248229A (zh) 非织造织物智能轧点的改进
EP1735489B1 (en) Method of producing a nonwoven material
CN201459508U (zh) 在用于制造材料幅面的设备中使用的张紧装置
KR100286511B1 (ko) 스트립물질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US7690093B2 (en) Roller arrangement for producing fleece
WO1998007925A1 (en) Permeable belts
JP2009504940A (ja) オイル吸収材ブランケ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A2448937C (en) Method for consolidating a material web made from wood pulp
EP0283195B1 (en) Improvements in fibre reinforced plastics structures
RU2247179C1 (ru) Нетканый материал для армирования дорожных покрытий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US20090186544A1 (en) Forming fabric for a machine for the production of web material and method to produce said forming fabric
CA1320075C (en) Fibre reinforced plastics articles
CN201648847U (zh) 制造片状材料的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2

Termination date: 201302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