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59191U - 一种夹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夹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59191U
CN201459191U CN2009201080101U CN200920108010U CN201459191U CN 201459191 U CN201459191 U CN 201459191U CN 2009201080101 U CN2009201080101 U CN 2009201080101U CN 200920108010 U CN200920108010 U CN 200920108010U CN 201459191 U CN201459191 U CN 2014591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clamping device
sliding sleeve
cylinder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0801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EDA XINYE MOT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EDA XINYE MOT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EDA XINYE MOT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EDA XINYE MOT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10801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591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591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5919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持装置,尤其是在淬火处理时用于夹持长管型工件的夹持装置。该装置包括可转动支承的空心主轴;同轴地套装在空心主轴上并与之轴向固定连接的支承套筒;双作用气缸,所述双作用气缸相对所述支承套筒可转动地支承;滑动套筒,所述滑动套筒的内表面可滑动地支承在所述支承套筒的外圆周表面上;曲柄板,所述曲柄板分别与支承套筒和滑动套筒的端部铰接连接;与曲柄板固定连接的夹爪。

Description

一种夹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持装置,尤其是在淬火处理时用于夹持长管型工件的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在加工长管型工件,例如用于汽车拖车上的无动力车轴、油田钻探和开采中的钻杆等工件时,需要对工件进行淬火处理。在进行淬火时,通常需要以一定的力将被加工工件夹持住,然后对工件进行搬运、加工等。
在对长管件进行热处理,例如淬火处理时,通常是将炽热的工件垂直放入冷却池中。这样就需要将工件的一段夹持住,然后将其吊起,移入冷却池中。此时,不仅需要牢固地夹持住工件,同时还希望冷却介质从管件中舒畅地穿过,以便对管件内外进行均匀的冷却。
中国发明专利200610030127.3公开了一种空心管夹持带旋转切割装置。其中,由电机驱动空心的定位芯轴旋转。在定位芯轴的前端,于空心定位芯轴中设置有推拉轴。通过与定位芯轴上的通槽和推拉轴上的斜槽相配合,用楔块从圆周向内对被加工管件的外壁施加夹持力,从而夹持住被加工管件并对施加机械切削加工。这种夹持装置是从被加工的管件内部对其进行夹持,其主要目的是对工件进行切割,因此没有使液体通过工件内部的要求。因此,使用这种夹持装置不可能使冷却介质顺畅地通过被夹持住的管件内部。
中国发明专利00133633.9公开了一种油压式切削专用机夹持装置。其中,主要是以液压油为动力,通过设置与机夹持装置中的夹紧、松开以及回油油路,来夹持被切削加工的工件。这种夹持装置主要采用液压作为夹持工件的动力,其目的是使各零件之间的缝隙加大,从而允许润滑油通过,避免工件表面锈蚀。这种夹持装置只能对被加工工件实施夹持并带动其旋转,但不能沿工件轴线方向移动工件。另外,由于这种夹持装置用于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因此其夹持力大、整个装置的精度要求高,从而使得制造成本增加。
中国发明专利00133633.9公开了一种油压式切削专用机夹持装置。其中,主要是以液压油为动力,通过涨套来夹紧工件。夹持工件地直径范围受到很大限制,涨套更换很不方便;这使的对不同直径工件加工受到很大制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持装置,该装置能够牢固夹持被热处理的工件并驱动其旋转,同时还保证冷却介质能够顺畅地通过被处理工件的内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夹持装置,包括
可转动支承的空心主轴;
同轴地套装在空心主轴上并与之轴向固定连接的支承套筒;
双作用气缸,所述双作用气缸相对所述支承套筒可转动地支承;
滑动套筒,所述滑动套筒的内表面可滑动地支承在所述支承套筒的外圆周表面上;
曲柄板,所述曲柄板分别与支承套筒和滑动套筒的端部铰接连接;
与曲柄板固定连接的夹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夹持装置,还包括壳体和与壳体固定连接的端盘,所述空心主轴可转动地同轴设置于壳体中。
所述双作用气缸的缸体的底部与端盘固定连接,所述缸体通过端盘支承在壳体上。
所述双作用气缸的中空活塞杆由轴承可转动地支承于滑动套筒上,所述双作用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支承在所述滑动套筒上。
所述滑动套筒的前端设有凹槽,移动销轴的一端铰接支承在曲柄板上,其另一端可滑动地位于所述凹槽中;所述曲柄板的一个端部通过支承销轴与支承套筒的前端铰接连接。
所述轴承为圆锥滚子轴承,每组轴承包括两个。
所述支承套筒通过键与空心主轴周向固定连接。
所述双作用气缸还包括气缸端盖,所述气缸端盖通过螺钉与气缸缸体固定连接,其内圆周表面与活塞杆的外圆周表面可滑动地密封连接。
所述气缸端盖和活塞杆上分别设有用于向所述轴承加注润滑油的注油孔及注油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夹持装置,在双作用气缸的驱动下,使夹爪摆动,从而牢固地夹持住被处理工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夹持装置所提供的夹持力只要能够夹持住工件并带动其旋转即可,而不要抵抗例如在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时施加于工件的作用力,所以夹持力不需要很高,夹持精度也不需要很高。为满足上述要求,根据本实用新型采用压缩气体为驱动力,这将有效地降低了对各个零件的精度和强度的要求,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在此前提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夹持装置以简单的结构、适宜的成本提供了可靠的夹持力。根据本实用新型,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介质提供驱动力。例如,采用液压油或乳化液等作为压力介质。
尤其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夹持装置采用了空心主轴,因而允许冷却介质从空心主轴中通过进入被处理工件内部,从而对其内部进行均匀的冷却。不仅如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夹持装置沿轴向运动时,还可以通过空心主轴对被处理工件施加轴向方向的力,从而使其沿轴向运动或定位。
由于采用了圆锥滚子轴承,所以在保证空心主轴相对双作用气缸自由旋转的前提下,还能够有效地承受轴向力。由此保证了根据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工作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夹持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夹持装置前端曲柄板的侧视图。
附图标号名称:
1 空心主轴
2.铜滑套
3.壳体
4.端盘
5.气缸
6.活塞杆
7.缸体
8.密封圈
9.气缸端盖
10.密封端盖
11.密封圈
12.滑动套筒
13.移动销轴
14.曲柄板
15.夹爪
16.轴承
17.支承套筒
18.内套
19.键
20.联接板
21.凹槽
22.支承销轴
1a.活塞腔进气口
2a.活塞杆腔进气口
3a.润滑油口及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夹持装置的剖视图。在以下的描述中以图1中右侧为前,左侧为后。如图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夹持装置包括一根空心主轴1。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冷却介质--在本实施例中为冷却水--从空心主轴1的中空部分中流过进入被淬火处理的工件的内部,从而从内部冷却被淬火处理的工件。
支承套筒17与空心主轴1同心设置。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加工工艺和安装的需要,支承套筒17、滑动套筒12由多个零件组成。但在本实施例中,为描述方便起见,根据功能将这些零件的组合称之为支承套筒17、滑动套筒12。所述支承套筒17由键19旋转固定地安装在空心主轴1上,根据所需传递扭矩的大小,键19可以是多个。
在支承套筒17的前端,还设有通孔,其中安装有支承销轴22。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三根支承销轴22,因此对应地设有三个通孔。
如图1所示,夹持装置还具有一个设置于空心主轴1外面的壳体3和与其固定连接的端盘4.壳体3沿圆周方向从外面包覆住空心主轴1,壳体3通过例如由铜制成的滑套2对支撑空心主轴1并允许空心主轴1相对于壳体3旋转.壳体3还避免空心主轴1在工作过程中与外界物体接触,为操作人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同时也保证旋转的主轴1不受外界污染.端盘4具有一个中心孔,空心主轴1穿过该中心孔.端盘4以其中心孔轴线与壳体3共轴线地固定在壳体3上.这样,端盘4为缸体7和气缸活塞6提供了一个安装支承.
通过螺钉或其他连接方式或连接件将双作用气缸的缸体7固定在端盘4上,从而使得双作用气缸相对壳体3固定,但空心主轴1可以相对转动。整个双作用气缸呈中空圆筒形状,即气缸的活塞腔、活塞杆、缸体和缸盖都是中空体。这种结构保证整个双作用气缸能够与空心主轴1同轴地套装于其上,并且通过轴承支承使得两者可以相对旋转。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仅在双作用气缸的前端设置了轴承16。在图中未示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在靠近端盘4的附近,在双作用气缸缸体7的内圆周表面和支承套筒17的外圆周表面之间再设置一组轴承。这样将提高对双作用气缸的支撑稳定性。
在支承套筒17的前部同轴地安装有滑动套筒12。滑动套筒12与支承套筒17可相互滑动并通过设置于滑动套筒12内圆周表面上的密封圈形成密封的空间,该空间中容纳有润滑油。图中为清楚起见,没有表示所述密封圈。显然,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夹持装置中的气缸及其活塞杆的相应位置上,均设有相应的密封圈,但附图中并未完全表示此类密封圈,而仅仅是示意性地予以表示。
滑动套筒12的前端具有两个凸出的壁,由此构成一个凹槽21。在本实施例中,在滑动套筒12的前端设有三个这样的凹槽21。这些凹槽21在滑动套筒12的前端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即相互相间120°分布。这种凹槽21主要用于容纳与曲柄板14铰接连接的移动销轴13。凹槽21的宽度与移动销轴13的直径相匹配,使移动销轴13可以在凹槽21中沿图中竖直方向自由移动。
活塞杆6的前端通过轴承16支承在滑动套筒12的外圆周表面上。当活塞杆6从后向前(即图中从左向右)伸出时,活塞杆6通过轴承16内套带动滑动套筒12在支承套筒17上一起运动。反之,当活塞杆6缩回时,也将带着滑动套筒12向后退回。如图1所示,活塞杆6的前端支撑在滑动套筒12的外圆周表面上,并且两者之间设有密封圈11。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圈11用于密封其后(即图中左侧)的腔室中的润滑油并防止外界灰尘进入所述腔室中。在本实施例中,这种对活塞杆6端部的支撑是一种可滑动的支撑。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夹持装置的侧视图,其中示意性地表示了曲柄板14。如图2所示,在整个夹持装置的前端设有曲柄板14。图中示出了两块曲柄板14。这两块曲柄板14在图2中稍稍变形,但从图中依然能够看出,曲柄板14基本呈L型。在本实施例中,曲柄板14的两条臂的长度基本相等。在图中垂直臂的端部设有通孔,用于容纳安装移动销轴13、与支承套筒17连接的支承销轴22和夹爪15。在本实施例中,夹爪15刚性固定安装在曲柄板14上。曲柄板14的数量是设置在滑动套筒12前端的凹槽21数量的两倍,曲柄板14成对使用。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夹持装置处于工作位置的初始状态,即此时夹爪15处于将图中未示出的被淬火钢管夹持住的状态。当空心主轴1转动的时候,扭矩通过键19传递给支承套筒17,然后再通过支承销轴22、曲柄板14、移动销轴13传至滑动套筒12和夹爪15上;夹爪15带动工件旋转。
在对工件-通常为长管-进行淬火处理时,本夹持装置成对使用,即沿轴向同轴地相对设置.壳体3先带动整个夹持装置向后移动以便在两个夹持装置之间放入工件.向双作用气缸的活塞杆腔施加压缩空气,从而使活塞杆6向后移动.活塞杆6随之带动轴承16和滑动套筒12一起向后移动.移动销轴13随滑动套筒12一起向后移动.由于支承销轴22位于支承套筒17中,而支承套筒17与空心主轴1一起固定不动,所以通过曲柄板14拉动夹爪15围绕支承销轴22向上摆动,从而使三个夹爪15相互分开以便于其间容纳工件.在将工件放入两夹持装置之间后,壳体3带动整个夹持装置向右移动使两夹持装置中的空心主轴1顶紧工件,从而冷却介质-在本实施例中为高压水流--可通过空心主轴1流过工件内孔.向双作用气缸的活塞腔施加压缩空气,从而使活塞杆6向前移动.活塞杆6随之带动轴承16和滑动套筒12一起向前移动.由于支承销轴22不动,通过曲柄板14推动夹爪15夹紧工件并可带动其一起回转.通过一段时间的外淋内通水后工件淬火完毕,向双作用气缸的活塞杆腔施加压缩空气,从而使活塞杆6向后移动.活塞杆6随之带动轴承16和滑动套筒12一起向后移动.移动销轴13随滑动套筒12一起向后移动,支承销轴22不动,通过曲柄板14拉动夹爪15上张开;壳体3带动整个夹持装置向后移动使两夹持装置移开工件,工件移出后整个工序完成.

Claims (9)

1.一种夹持装置,包括
可转动支承的空心主轴(1);
同轴地套装在空心主轴(1)上并与之轴向固定连接的支承套筒(1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双作用气缸(5),所述双作用气缸(5)相对所述支承套筒(17)可转动地支承;
滑动套筒(12),所述滑动套筒(12)的内表面可滑动地支承在所述支承套筒(17)的外圆周表面上;
曲柄板(14),所述曲柄板(14)分别与支承套筒(17)和滑动套筒(12)的端部铰接连接;
与曲柄板(14)固定连接的夹爪(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3)和与壳体(3)固定连接的端盘(4),所述空心主轴(1)可转动地同轴设置于壳体(3)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作用气缸(5)的缸体(7)的底部与端盘(4)固定连接,所述缸体(7)通过端盘(4)支承在壳体(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作用气缸(5)的中空活塞杆(6)由轴承(16)可转动地支承于滑动套筒(12)上,所述双作用气缸(5)的活塞杆(6)的端部支承在所述滑动套筒(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套筒(12)的前端设有凹槽(21),移动销轴(13)的一端铰接支承在曲柄板(14)上,其另一端可滑动地位于所述凹槽(21)中;所述曲柄板(14)的一个端部通过支承销轴(22)与支承套筒(17)的前端铰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16)为圆锥滚子轴承,每组轴承(16)包括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套筒(17)通过键(19)与空心主轴(1)周向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作用气缸(5)还包括气缸端盖(9),所述气缸端盖(9)通过螺钉与气缸缸体(7)固定连接,其内圆周表面与活塞杆(6)的外圆周表面可滑动地密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端盖(9)和活塞杆(6)上分别设有用于向所述轴承(16)加注润滑油的注油孔及注油通道(3a)。
CN2009201080101U 2009-05-12 2009-05-12 一种夹持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591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080101U CN201459191U (zh) 2009-05-12 2009-05-12 一种夹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080101U CN201459191U (zh) 2009-05-12 2009-05-12 一种夹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59191U true CN201459191U (zh) 2010-05-12

Family

ID=42386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08010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59191U (zh) 2009-05-12 2009-05-12 一种夹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591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0590B (zh) * 2009-05-12 2011-12-14 北京科大鑫冶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夹持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0590B (zh) * 2009-05-12 2011-12-14 北京科大鑫冶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夹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72061A (zh) 一种铸管坡口加工设备
CN104759920A (zh) 齿座钻十字相交孔夹具
CN201459191U (zh) 一种夹持装置
CN101560590B (zh) 一种夹持装置
CN206898432U (zh) 一种加长圆杆支撑新型枪钻
CN105033794A (zh) 双头内孔磨床
CN116237435A (zh) 管件收口设备
CN215847612U (zh) 精密钢管加工的内夹紧回转装置
CN207071820U (zh) 一种枪钻的钻柄快速夹头
CN213016239U (zh) 一种圆柱形钻具对中夹持器
CN113814443B (zh) 一种汽车环形零部件可调装夹式安装平台
CN213469665U (zh) 一种用于十字轴的钻床装置
CN205324784U (zh) 一种高效的中心孔打孔机床
CN209811298U (zh) 一种用于加工孔内壁的车床
CN103394713B (zh) 加工机床的主轴装置
CN205324783U (zh) 一种双向钻孔的中心孔打孔机
CN205342020U (zh) 一种防滑的中心孔钻孔装置
CN204788940U (zh) 主轴及电液驱动式换刀手测试平台
CN216398454U (zh)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后置卡盘
CN217879165U (zh) 一种用于检测发动机气缸套的自动化检测工具
CN109940401B (zh) 一种管件内孔加工设备
CN219465070U (zh) 一种精密不锈钢管圆环回旋式激光焊接设备
CN219035344U (zh) 高速数控车床主轴支撑机构
KR101212918B1 (ko) 축 가공장치
CN214977843U (zh) 一种利用外置驱动装置夹持的旋转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9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