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23100Y - 自动水幕抑燃抑爆系统 - Google Patents

自动水幕抑燃抑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23100Y
CN201423100Y CN 200920127482 CN200920127482U CN201423100Y CN 201423100 Y CN201423100 Y CN 201423100Y CN 200920127482 CN200920127482 CN 200920127482 CN 200920127482 U CN200920127482 U CN 200920127482U CN 201423100 Y CN201423100 Y CN 20142310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ustion
water curtain
explosion suppression
automatic water
suppress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2012748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延松
司荣军
薛少谦
张安明
樊小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TEG Chongq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Institute of China Coal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Institute of China Coal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Institute of China Coal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 20092012748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2310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2310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2310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水幕抑燃抑爆系统,包括传感器、控制单元、高压供水装置、水幕装置和快速触发装置,传感器与控制单元电连接,快速触发装置上设置有连接通道,连接通道的两端分别与高压供水装置和水幕装置相连通;所述连接通道上设置有活动开合装置,该活动开合装置与控制单元电连接,当有燃烧或爆炸发生时,传感器接收燃烧或爆炸信号,输入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对信号经过判别,当确认为危险信号时,触发快速触发器瞬间接通水幕装置,抑制燃烧或爆炸的传播,本实用新型反应速度快,结构紧凑、制造成本低,具有良好的抑爆抑爆效果,可广泛应用于煤矿、石油、化工等多个行业,并有力促进我国隔(抑)爆技术的发展。

Description

自动水幕抑燃抑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水幕抑燃抑爆系统。
背景技术
水幕抑燃抑爆具有简单、方便,且资源充裕的特点,但以前由于其触发系统的反应速度慢,只能用于稀释、除尘等普通领域而不能应用于抑爆抑燃等场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水幕抑燃抑爆系统自动水幕抑燃抑爆系统,解决了现有设备反应速度较慢的难题,能广泛应用于抑燃抑爆等场合。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水幕抑燃抑爆系统,包括传感器、控制单元、高压供水装置和水幕装置,所述传感器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本系统还包括快速触发装置,所述快速触发装置上设置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的两端分别与高压供水装置和水幕装置相连通;所述连接通道上设置有活动开合装置,所述活动开合装置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活动开合装置还包括活塞装置、气体发生器和阻断塞体,所述阻断塞体设置在连接通道上;
所述活塞装置包括连接杆和活塞头,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活塞头的一侧相连,另一端与阻断塞体相连,所述活塞头未连接连接杆的一侧与气体发生器的气体喷出口对应设置,所述气体发生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快速触发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连接通道和阻断塞体均设置在外壳内部;
进一步,所述快速触发装置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外壳内部,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阻断塞体相连,另一端与外壳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回复应力的方向与连接杆在气体发生器作用下的运动方向相反;
进一步,所述系统还包括活塞锁紧装置,所述活塞锁紧装置包括弹性锁销,所述弹性锁销的一端通过活塞装置外壁上的开孔伸入活塞装置的内部,另一端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活塞头上设置有与弹性锁销适配的卡槽;
进一步,所述弹性锁销的顶端设置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的斜面朝向为活塞头在气体作用下的移动方向;
进一步,所述气体发生器上设置有放气阀连接通道和安全阀连接通道;
进一步,所述阻断塞体为球形体或锥形体;
进一步,所述传感器为火焰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或机电式燃烧/爆炸传感器。
本系统的传感器一般在靠近可能发生燃烧或爆炸危险源的位置安装,控制单元安装在较为安全的地方,水幕装置根据燃烧爆炸传播规律与传感器隔开一段距离安装,快速触发装置紧挨水幕装置安装,高压供水装置一般通过改造工矿企业现有高压供水或排水装置形成。
当有燃烧或爆炸发生时,传感器接收燃烧或爆炸信号,输入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对信号经过判别,当确认为危险信号时,触发快速触发装置,快速触发装置瞬间接通高压供水装置和水幕装置,抑制燃烧或爆炸的传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反应速度快,结构紧凑、制造成本低,具有良好的抑爆抑爆效果,可以广泛应用煤矿、石油、化工等多个危险行业,并有力促进了我国隔(抑)爆技术的发展。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控制连接结构图;
图2为快速触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传感器;2-控制单元;3-高压供水装置;4-水幕装置;5-快速触发装置;6-连接通道;8-活塞装置;81-连接杆;82-活塞头;83-卡槽;9-气体发生器;10-阻断塞体;11-外壳;12-复位弹簧;13-活塞锁紧装置;14-弹性锁销;15-放气阀连接通道;16-安全阀连接通道。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传感器1、控制单元2、高压供水装置3、水幕装置4和快速触发装置5,传感器1与控制单元2通过阻燃屏蔽电缆相联;快速触发装置5上设置有连接通道6,连接通道6的两端通过高压水管分别与高压供水装置3和水幕装置4相连通;连接通道6上还设置有活动开合装置,如图2所示,活动开合装置包括活塞装置8、气体发生器9和阻断塞体10,阻断塞体10设置在连接通道6上;活塞装置8包括连接杆81和活塞头82,连接杆81的一端与活塞头82的一侧相连,另一端与阻断塞体10对应设置,活塞头82未连接连接杆81的一侧与气体发生器9的气体喷出口对应设置,气体发生器9的信号输入端通过阻燃屏蔽电缆与控制单元2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接;阻断塞体10根据具体需要,可以设计成球形体、锥形体或柱形体,阻断塞体10可以根据需要将本体全部设置在连接通道6内,也可以将其本体的部分设计成阻断面,阻断连接通道6的开口。
快速触发装置5还包括外壳11,连接通道6和阻断塞体10均设置在外壳11内部,在外壳11内部设置有复位弹簧12,复位弹簧12的一端与阻断塞体10相连,另一端与外壳11内壁固定连接,复位弹簧12回复应力的方向与连接杆81在气体发生器9作用下的运动方向相反。
为使活塞装置8在顶开阻断塞体10后能一直保持施力状态,本装置还设计有活塞锁紧装置13,活塞锁紧装置13包括弹性锁销14,弹性锁销14的一端通过活塞装置8外壁上的开孔伸入活塞装置8的内部,另一端连接有压缩弹簧;弹性锁销14的顶端设置有导向斜面,导向斜面的斜面朝向为活塞头82在气体作用下的移动方向;活塞装置8的活塞头82上设置有与弹性锁销适配的卡槽83。
气体发生器9上设置有放气阀连接通道15和安全阀连接通道16。
根据实施中的具体需要,传感器1为火焰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机电式燃烧/爆炸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本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当有燃烧或爆炸发生时,传感器1接收燃烧或爆炸信号,输入控制单元2,控制单元2对信号经过判别,当确认为危险信号时,触发快速触发装置的气体发生器9,高压气体由气体喷出口喷出,推动活塞装置8内的活塞头82移动,由连接杆81将阻断塞体10顶开,打通触发器进口与触发器出口之间的连接通道6,瞬间接通高压供水装置3和水幕装置4,抑制燃烧或爆炸的传播。
本实用新型反应速度快,结构紧凑、制造成本低,具有良好的抑爆抑爆效果,可以广泛应用煤矿、石油、化工等多个危险行业。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自动水幕抑燃抑爆系统,包括传感器(1)、控制单元(2)、高压供水装置(3)和水幕装置(4),所述传感器(1)与控制单元(2)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快速触发装置(5),所述快速触发装置(5)内部设置有连接通道(6),所述连接通道(6)的两端分别与高压供水装置(3)和水幕装置(4)相连通;所述连接通道(6)上设置有活动开合装置,所述活动开合装置与控制单元(2)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水幕抑燃抑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开合装置包括活塞装置(8)、气体发生器(9)和阻断塞体(10),所述阻断塞体(10)设置在连接通道(6)上;
所述活塞装置(8)包括连接杆(81)和活塞头(82),所述连接杆(81)的一端与活塞头(82)的一侧相连,另一端与阻断塞体(10)相连,所述活塞头(82)未连接连接杆(81)的一侧与气体发生器(9)的气体喷出口对应设置,所述气体发生器(9)的信号输入端与控制单元(2)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水幕抑燃抑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触发装置(5)还包括外壳(11),所述连接通道(6)和阻断塞体(10)均设置在外壳(11)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水幕抑燃抑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触发装置(5)还包括复位弹簧(12),所述复位弹簧(12)设置在外壳(11)内部,所述复位弹簧(12)的一端与阻断塞体(10)相连,另一端与外壳(1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12)回复应力的方向与连接杆(81)在气体发生器(9)作用下的运动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水幕抑燃抑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活塞锁紧装置(13),所述活塞锁紧装置(13)包括弹性锁销(14),所述弹性锁销(14)的一端通过活塞装置(8)外壁上的开孔伸入活塞装置(8)的内部,另一端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活塞头(82)上设置有与弹性锁销(14)适配的卡槽(8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水幕抑燃抑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锁销(14)的顶端设置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的斜面朝向为活塞头(82)在气体作用下的移动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水幕抑燃抑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发生器(9)上设置有放气阀连接通道(15)和安全阀连接通道(1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水幕抑燃抑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断塞体(10)为球形体或锥形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水幕抑燃抑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1)为火焰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或机电式燃烧/爆炸传感器。
CN 200920127482 2009-05-27 2009-05-27 自动水幕抑燃抑爆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2310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20127482 CN201423100Y (zh) 2009-05-27 2009-05-27 自动水幕抑燃抑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20127482 CN201423100Y (zh) 2009-05-27 2009-05-27 自动水幕抑燃抑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23100Y true CN201423100Y (zh) 2010-03-17

Family

ID=42022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2012748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23100Y (zh) 2009-05-27 2009-05-27 自动水幕抑燃抑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23100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46337A (zh) * 2021-12-03 2022-03-08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自动循环水幕衰减爆炸毁伤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46337A (zh) * 2021-12-03 2022-03-08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自动循环水幕衰减爆炸毁伤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72195B (zh) 自动水幕抑燃抑爆系统
CN105697850B (zh) 高可靠性水下闸阀执行机构
CN201423100Y (zh) 自动水幕抑燃抑爆系统
CN101566068B (zh) 矿用抑爆设备快速触发装置
CN109675226B (zh) 一种防爆车辆用自动灭火系统
CN201464139U (zh) 双燃料车天然气泄漏监测装置
CN201934108U (zh) 一种液控单向阀
CN202047846U (zh) 一种带自动复位装置的插装式硬密封手动换向阀
CN107780935A (zh) 一种具有高效致裂的二氧化碳致裂器
CN203547689U (zh) 电缆传输多级射孔控制装置
CN105626104A (zh) 一种具有受压感知功能的悬浮式单体液压支柱
CN201297146Y (zh) 井口装置闸阀更换工装
CN202560295U (zh) 矿用气动隔爆水幕
CN202792046U (zh) 石油化工塔点火系统
CN202482284U (zh) 一体化点火开工系统
CN203836302U (zh) 一种快速阻爆阀门
CN102631757B (zh) 基于高压气体的子母弹子弹弹射装置
CN114961642A (zh) 一种全电控智能井下安全阀
CN201396187Y (zh) 矿井煤爆自动喷雾装置
CN204717709U (zh) 一种全冷态启动超临界发电机组scr吹灰系统
CN201016290Y (zh) 液压双闸板扁式试油防喷器
CN201730556U (zh) 防爆测试接箍
CN201615247U (zh) 石油天然气井安全截断阀控制用中继阀
CN2721873Y (zh) 无壳式压力发生器
CN203770782U (zh) 矿用抑爆设备快速释放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CHINA COAL SCIENCE AND INDUSTRY GROUP CHONGQING RE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CO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CHONGQING INSTITUTE

Owner name: CHINA COAL TECHNOLOGY ENGINEERING GROUP CHONGQIN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CHINA COAL SCIENCE AND INDUSTRY GROUP CHONGQING RESEARCH INSTITUT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00037, No. three village, 55 bridge, Shapingba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Coal Technology & Engineering Group Corp.

Address before: 400037, No. three village, 55 bridge, Shapingba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Institute of Co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00039 Chongqing Jiulongpo Branch City Road No. 6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F CHINA COAL TECHNOLOGY & ENGINEERING Group

Address before: 400037, No. three village, 55 bridge, Shapingba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Coal Technology & Engineering Group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317

Termination date: 2016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