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02824Y - 电动车辆的电池盒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动车辆的电池盒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02824Y
CN201402824Y CN2009201548198U CN200920154819U CN201402824Y CN 201402824 Y CN201402824 Y CN 201402824Y CN 2009201548198 U CN2009201548198 U CN 2009201548198U CN 200920154819 U CN200920154819 U CN 200920154819U CN 201402824 Y CN201402824 Y CN 20140282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battery pack
motor vehicle
pack device
cov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5481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永昌
曾建评
黄宏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15481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0282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0282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0282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动车辆的电池盒装置,用以容纳至少一电池,电池具有至少一端子接头;而电池盒装置包含有一第一本体、一可分离地组合于第一本体上的第二本体、一盖板、一设置于第一本体上且与电池电性连接的充电端子模组,以及一枢设于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间的提把。第一、二本体共同界定出一可供容纳电池的容置空间,且第二本体具有至少一可供电池的端子接头显露的检测孔,而盖板是可分离地组合于第二本体上用以封闭检测孔。借此于检测电池时只要打开盖板即能对端子接头施予检测作业,亦能透过充电端子模组直接对电池进行充电,使用安全性佳。

Description

电动车辆的电池盒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池盒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电动车辆的电池盒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售电动车大部份是使用3~4个12伏特(V)的铅酸电池串接组成,在串接前如果每个电池容量差异过大或品质有较差的夹杂其中,那么电池寿命将会大幅降低,因此需要定期做检测或更换或充电。
参阅图1、2,为中国台湾公告第M247457号「机车密闭式电池盖」实用新型专利案,其包括有一电池盒11、一封装于电池盒11顶端的盖本体12、一设置于盖本体12上的排气单元13,及一设置于盖本体12上且邻近排气单元13的电池液补充单元14。电池盒11设有数个电池槽111,电池槽111内并容纳有一电池极板单元15,各电池极板单元15具有凸出于盖本体12外的阴极端子件151及一阳极端子件152。而排气单元13具有一凹室131,及一用以封盖该凹室131的盖板132,凹室131内对应该等电池槽111而借数隔块133区隔有数排气室134,且各排气室134内并设有一可与电池槽111相通的数排气管135,每一排气管135顶端分别盖设有一排气阀136。另外,电池液补充单元14具有数个分别与各电池槽111相对应的插孔141、数个分别位于每一插孔141内且与每一电池槽111连通的纵向插嘴142,及一用以同时封盖该等插孔141的上盖板143,借此可利用该等插嘴142插破一电池液补充瓶(图未示)的瓶嘴封膜,进而可补充电池液。
然而因此种电池盒11上未设有任何可方便人员提拿的手把构造,加上整体电池结构的重量相当沉重(一般约为数公斤至数十公斤不等),致使当人员需要进行检测或维修或更换时,必须以双手将电池盒11抱出机车结构外,操作上相当费力与不便。
另一种电动车的电池结构,参阅图3、4,为中国台湾公告第I243112号「电动二轮车的电池拆装构造」实用新型专利案,该案所揭露的电动二轮车2包含一头管21、一左右对称的连接于头管21的U字型车体框架22(图中仅显示其一)、一固设于车体框架22上且倾斜向上延伸的座垫支架23、一枢设于座垫支架23上的座垫24、一分别连接左右对称的U字型车体框架22的箱体25,及一可拆卸地设置于箱体25中且位于该左右对称的U字型车体框架22与该座垫24间的电池26,其中,该电池26具有一可弯折的提把261。其主要改善处是当该电池26需要充电时,只需以座垫支架23为中心将座垫24朝头管21方向翻转制至如图4中概呈垂直状,再提拉电池26的提把261,即可将电池26依据图4中箭头所示提起,以达到方便拆装电池26的作用。
但是,如上述,一般电动二轮车的电池26动辄数公斤至数十公斤不等,要将该电池26提出箱体25外,相当费力且不易,稍有不慎便会发生电池26掉落地上的情形,造成电池26的损坏,更可能造成人员遭电池26砸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打开电池盒即能方便检测电池,使用安全性佳的电动车辆的电池盒装置。
于是,本实用新型电动车辆的电池盒装置,电动车辆的电池盒装置,用以容纳至少一电池,该电池具有至少一端子接头;该电池盒装置包含有:
一第一本体;
一第二本体,可分离地组合于该第一本体上,且与该第一本体共同界定出一可供容纳该电池的容置空间,该第二本体具有至少一检测孔,该端子接头能透过该检测孔而外露;
一盖板,可分离地组合于该第二本体上以封闭该检测孔;
一充电端子模组,设置于该第一本体上,与该电池电性连接,且于局部显露于该第一本体外而用与一外界电源电性连接以对该电池充电;
一提把,枢设于该第一本体与该第二本体间。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检测电池时只要打开盖板即能对端子接头施予检测作业,无需掀开第一、二本体,亦能透过外露于第一本体外的充电端子模组直接对电池进行充电,使用安全性更佳。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立体局部分解图,说明中国台湾公告第M247457号「机车密闭式电池盖」实用新型专利案的一盖本体、一排气单元、一电池液补充单元;
图2是一立体局部分解图,说明该公告第M247457号实用新型专利案的第一种阴极端子件、阳极端子件;
图3是一侧视图,说明中国台湾公告第I243112号「电动二轮车的电池拆装构造」实用新型专利案的车架侧视态样;
图4是一局部侧视图,说明该公告第I243112号实用新型专利案的车架拆装电池的情形;
图5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电动车辆的电池盒装置第一较佳实施例;
图6是一立体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部份组合态样,其中盖板尚未组装;
图7是一示意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该等电池、充电端子模组及保险丝电连接态样;
图8是一侧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外界电源可透过充电端子模组对电池充电;
图9是一局部横剖面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态样;
图10是一侧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可利用一电池量测仪器直接对显露于检测孔中的电池的阳极端子接头及阴极端子接头进行检测。
图11是一局部横剖面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电动车辆的电池盒装置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盖板内侧面设有卡勾,用以勾扣在形成于检测孔外周围的凸缘底侧;
图12是一局部横剖面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电动车辆的电池盒装置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盖板是枢设于邻近检测孔外周围处;
图13是一侧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电动车辆的电池盒装置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第一、二本体的底端分别凸设有彼此相枢接的第一、二枢接部;
图14是另一角度的侧视图,说明该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可如图中假想线所示般相对枢转掀开;及
图15是一立体示意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电动车辆的电池盒装置第四较佳实施例,图中盖板尚未组装。
3电池盒装置                   4电池
5外界电源                     6电池量测仪器
31、31’第一本体              32、32’第二本体
33、33’、39、30盖板          34充电端子模组
35提把                        36、36’容置空间
37螺锁元件                    38保险丝
41阳极端子接头                42阴极端子接头
311第一中央壁                 312第一侧壁
313第一隆起部                 314第一接合部
315第一贯穿孔                 316第一枢接部
317轴杆                       318第一导引部
321、321’第二中央壁          322第二侧壁
323第二隆起部                 324第二接合部
325第二贯穿孔                 326、326’检测孔
327、327’凸缘                328、328’螺孔
329第二枢接部                 320第二导引部
331、331’卡掣缘              332、332’通孔
341充电端子                   351握持部
352枢接部                     353枢结孔
354枢轴                       391卡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四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的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5、6,是本实用新型电动车辆的电池盒装置3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电动车辆的电池盒装置3能用以容纳至少一电池4,在本实施例中是以三个彼此串接的电池做说明(参见图7),但不以此为限。配合参阅图10,每一电池4具有一阳极端子接头41,及一阴极端子接头42。而电池盒装置3包含有一第一本体31、一可分离地组合于第一本体31上的第二本体32、一可分离地组合于第二本体32上的盖板33、一设置于第一本体31上且与电池4电性连接的充电端子模组34,以及一枢设于第一本体31与第二本体32间的提把35。
第一本体31具有一第一中央壁311及数个围设于第一中央壁311周缘的第一侧壁312,第一本体31顶端并形成有第一隆起部313,另位于左、右及下端位置的第一侧壁312上设有至少一第一接合部31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合部314是为倒勾体。另外,第一隆起部313上设有一第一贯穿孔315。
第二本体32具有一第二中央壁321及数个围设于第二中央壁321周缘的第二侧壁322,第二本体32顶端形成有第二隆起部323,位于左、右及下端位置的第二侧壁322上设有至少一第二接合部32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接合部324为可供相对应的倒勾体状的第一接合部314伸置勾接的孔洞,当然第一接合部314与第二接合部324的构造也可互为置换,即各第二接合部324为倒勾体,而各第一接合部314为可供相对应的倒勾体伸置勾接的孔洞。另外,第二隆起部323上设有一第二贯穿孔325。第二本体32的第二中央壁321上开设有数个检测孔326、于每一检测孔326外周围设有一凸缘327,及数个螺孔328。
另外,第一本体31的第一中央壁311外表面及第二本体32的第二中央壁321外表面分别凸设有一第一导引部318与一第二导引部320,且第一导引部318与第二导引部320于接近下端处均形成向下倾斜,而电动车辆于安装该电池盒装置3的结构上亦相对应设有接引部(图未示),利用第一导引部318、第二导引部320与相对应的各接引部相互配合产生导引作用,使得该电池盒装置3可顺利地组合于电动车辆预设电池盒装置3的结构中。当然各导引件与各接引部的结构也可互为置换,依然可以达成相同的功效,并不以此为限。
至于盖板33是呈长板体状,其内侧面设有数个分别与各该凸缘327相对应的卡掣缘331,及数个分别与各该螺孔328相对应的通孔332。
参阅图7、8,充电端子模组34具有数个局部显露于该第一本体外的充电端子341,该等充电端子341分别与该等电池4及一外界电源5电性连接,使得外界电源5能经由充电端子341而对该等电池4充电。
参阅图5、6,提把35具有一握持部351,及分别延伸自握持部351二相反端的二枢接部352,该等枢接部352上相对设有一枢结孔353。
参阅图5、9,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盒装置3在组合时,第一本体31与第二本体32是借第一接合部314与第二接合部324相勾接而组合成一体,并于内部共同界定出一可供容纳电池4的容置空间36。此时第一本体31的第一隆起部313上的第一贯穿孔315与第二本体32的第二隆起部323上的第二贯穿孔325相对应,且使提把35的二枢接部352分别位于第一隆起部313与第二隆起部323邻近处,利用一枢轴354同时贯穿该等枢接部352上的枢结孔353与第一贯穿孔315、第二贯穿孔325,借此提把35能相对第一本体31与第二本体32枢转活动。另外,盖板33可借各卡掣缘331分别罩覆于与各凸缘327外围,并以数个螺锁元件37分别贯穿盖板33上的通孔332,进而与相对应的螺孔328相螺接,使得盖板33组合于第二本体32的中央壁321上同时封闭该等检测孔326。
此外,回顾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盒装置3还包括有一设于第二本体32的第二隆起部323上的保险丝单元38,且使该等电池4设置于该容置空间36内时,该保险丝单元38并与该等电池4、该充电端子模组34构成一电气回路。
参阅图9、10,在使用上,当人员要对各电池4进行残余电量等检测作业时,只要打开盖板33,即可利用一电池量测仪器6直接对显露于各检测孔326中的各电池4的阳极端子接头41及阴极端子接头42进行检测,不必将整个电池盒3拿出电动车辆(图未示)的结构外,因此能避免发生不慎掉落损毁或砸伤人等情形。再回顾图8,当要对电池盒3内的该等电池4进行充电时,只要将外界电源5与显露于第一本体31外的充电端子模组34电连接,即能轻易地进行充电作业,同样不必拆解电池盒3取出电池4,因此使用便利性及安全性均佳。
参阅图11,是本实用新型电动车辆的电池盒装置3的第二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差异处仅在于盖板39内侧面对应于各凸缘327处分别设有至少一卡勾391,每一卡勾391的形状可与凸缘327的形状相对应,于组合时,完全罩覆于与凸缘327外围并进一步勾扣在凸缘327底侧。当然卡勾391也可为倒L形长条体状,于组合时同样可利用该等卡勾391勾扣在凸缘327邻侧处。如此不必再借助螺锁元件,即完成盖板39的组合,组装作业更为迅速、便利。
参阅图12,是本实用新型电动车辆的电池盒装置3的第三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差异处仅在于盖板30是以一侧缘枢设于第二本体32的第二中央壁321上,借此盖板30可掀开地封盖于该等检测孔326。
参阅图13、14,是本实用新型电动车辆的电池盒装置3的第三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与上述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处是在于第一本体31的底端与第二本体32的底端分别凸设有一第一枢接部316与一第二枢接部329,利用一轴杆317贯穿第一枢接部316与第二枢接部329,而使第一枢接部316与第二枢接部329彼此相枢接,借此第一本体31与第二本体32能相对枢转掀开(如图14中假想线所示),搭配上述提把35的组合结构,同样能使第一本体31与第二本体32组合成一体。提供另一种第一本体31与第二本体32的组合态样。
参阅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处仅在于第一本体31’与第二本体32’可以形成L形体状,且于内部共同界定出一呈L状的容置空间36,借此增加可供容装的电池4数量,如图中即显示4个电池4;另外,第二本体32’的第二中央壁321’上亦对应各电池4的设置位置处分别开设有数个检测孔326’、于每一检测孔326’外周围设有一凸缘327’,及数个螺孔328’。而盖板33’相对应于该等检测孔326’的设置位置而概呈L形体状,其内侧面亦设有数个分别与各该凸缘327’相对应的卡掣缘331’,及数个分别与各该螺孔328’相对应的通孔332’。借此本实施例除了同样能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功效,且更具有能容装更多电池4的优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动车辆的电池盒装置3借由上述构造设计,于检测电池4时只要打开盖板33、39、30即能对该等端子接头41、42施予检测作业,无需掀开第一、二本体31、32、31’、32’,能避免发生电池盒装置3不慎掉落损毁或砸伤人等情形;另外,也能透过外露于第一本体31、31’外的充电端子模组34直接对该等电池4进行充电,均能有效提高使用安全性及使用便利性。故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实用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电动车辆的电池盒装置,用以容纳至少一电池,该电池具有至少一端子接头,其特征在于;
该电池盒装置包含有:
一第一本体;
一第二本体,可分离地组合于该第一本体上,且与该第一本体共同界定出一供容纳该电池的容置空间,该第二本体具有至少一检测孔,该端子接头能透过该检测孔而外露;
一盖板,可分离地组合于该第二本体上以封闭该检测孔;
一充电端子模组,设置于该第一本体上,与该电池电性连接,且于局部显露于该第一本体外,用以与一外界电源电性连接以对该电池充电;
一提把,枢设于该第一本体与该第二本体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动车辆的电池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设于该第二本体上的保险丝单元,该电池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时,该保险丝单元与该电池及该充电端子模组构成一电气回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电动车辆的电池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本体具有一第一中央壁及数个围设于该第一中央壁周缘的第一侧壁,该第二本体具有一第二中央壁及数个围设于该第二中央壁周缘的第二侧壁,该检测孔设置于该第二中央壁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电动车辆的电池盒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侧壁设有至少一第一接合部,各该第二侧壁上则相对设有至少一第二接合部,各该相对应的第一接合部与第二接合部能彼此可分离地相接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电动车辆的电池盒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接合部为倒勾体,而各该第二接合部则为供相对应的倒勾体伸置勾接的孔洞。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电动车辆的电池盒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二接合部为倒勾体,而各该第一接合部则为供相对应的倒勾体伸置勾接的孔洞。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电动车辆的电池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本体的底端与该第二本体的底端分别凸设有彼此相枢接的一第一枢接部与一第二枢接部,使得该第一本体与该第二本体能相对枢转掀开。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电动车辆的电池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盖板借至少一螺锁元件螺锁于该第二本体的该第二中央壁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电动车辆的电池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本体的该第二中央壁于该检测孔外周围设有一凸缘,而该盖板内侧面则相对设有一卡掣缘,且使各该卡掣缘是罩设于相对应的凸缘上。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电动车辆的电池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本体的该第二中央壁于该检测孔围设有一凸缘,该盖板内侧面对应于各该凸缘处分别设有至少一卡勾,各该卡勾并能勾扣在相对应的凸缘邻侧处。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电动车辆的电池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盖板以一侧缘枢设于该第二本体的该第二中央壁上,且使该盖板可掀开地盖合于该检测孔处。
12.如权利要求3所述电动车辆的电池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本体的第一中央壁外表面凸设有一第一导引部,该第二本体的第二中央壁外表面凸设有一第二导引部,且该第一导引部与该第二导引部于接近下端处均形成向下倾斜。
CN2009201548198U 2009-05-07 2009-05-07 电动车辆的电池盒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0282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548198U CN201402824Y (zh) 2009-05-07 2009-05-07 电动车辆的电池盒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548198U CN201402824Y (zh) 2009-05-07 2009-05-07 电动车辆的电池盒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02824Y true CN201402824Y (zh) 2010-02-10

Family

ID=41662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54819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02824Y (zh) 2009-05-07 2009-05-07 电动车辆的电池盒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02824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9265A (zh) * 2010-11-23 2013-07-31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源电路切断装置
CN110770933A (zh) * 2017-06-21 2020-02-0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池单元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9265A (zh) * 2010-11-23 2013-07-31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源电路切断装置
CN103229265B (zh) * 2010-11-23 2015-08-26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源电路切断装置
CN110770933A (zh) * 2017-06-21 2020-02-0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池单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85712B1 (ko) 전지팩 케이스
MY163043A (en) Nickel-hydrogen battery pack heat removal system for hybrid vehicle
CN102556240A (zh) 电动车辆
CN201402824Y (zh) 电动车辆的电池盒装置
CN212022365U (zh) 一种便携的新能源汽车用储能式应急充电设备
CN106340696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冷却装置
CN111942510A (zh) 一种方便拆卸电池包的电动滑板车
TW201038419A (en) Battery box device of electric automobile
CN207938670U (zh) 一种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箱
CN205335385U (zh) 可自动降温锂电池组
CN213292008U (zh) 一种电动车用充电器壳体结构
CN201343091Y (zh) 具有充电功能的前置物箱
KR20100137110A (ko) 팩 교환 방식의 배터리 장치
CN208522010U (zh) 一种便于均衡维护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包
CN206272283U (zh) 一种基于锂离子电容器的电源装置
CN216969386U (zh) 一种具有静电防护结构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接口
CN206022437U (zh) 一种电池包箱体密封结构
CN215070263U (zh) 一种电动车电池组外壳安装装置
CN206293564U (zh) 多数电芯可徒手拆装的填充式锂电池组
CN217468549U (zh) 一种轨道交通动态巡检装置专用锂电池模块
CN219513283U (zh) 一种电池包安装结构
CN217641599U (zh) 一种电池箱及储能装置
CN218907483U (zh) 一种带储能电池的两轮电动车
CN219436037U (zh) 一种可拆卸的观光车动力电池快速充电模块
CN217934106U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防护外壳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210

Termination date: 201805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