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64839Y - 抽拉式旋切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抽拉式旋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64839Y
CN201364839Y CNU2009200014117U CN200920001411U CN201364839Y CN 201364839 Y CN201364839 Y CN 201364839Y CN U2009200014117 U CNU2009200014117 U CN U2009200014117U CN 200920001411 U CN200920001411 U CN 200920001411U CN 201364839 Y CN201364839 Y CN 20136483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cutting device
type rotary
knob
drawing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92000141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桢宏
叶大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GTENG ENTERPRISE CO Ltd
Solteam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NGTENG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GTENG ENTERPRI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NGTENG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92000141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6483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6483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6483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拉式旋切装置,其包括:一壳体、一固定座、一基板及一旋钮,固定座固设于壳体内,基板固设于固定座之下,基板具有一板孔及至少一个电性接点,旋钮枢转地设置于壳体的上端,旋钮的切换杆偏心且穿设于固定座的定位孔,接触弹片设置于切换杆的末端且接触于基板的电性接点;通过该切换杆的接触弹片与基板的电性接点的相对设置,可供使用者以抽拉的方式来切换通路或断路状态,操作简便且具有较佳的手感,此外,在切换通路或断路的过程中,接触弹片与电性接点的接触方式相对不会产生不必要的摩擦干涉,从而可延长产品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抽拉式旋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抽拉式旋切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切换通路及断路状态的抽拉式旋切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装置的状态切换通常仰赖开关的操作,而其中最常见的即为二段式切换通路\断路状态的开关,此类开关通常以按压式或推移式两者最常见,按压式的开关通常搭配弹片并以弹性作用力切换断路及通路状态,而推移式的开关则通过滑移的动作来跨接于两电极从而产生电性连接。
然而,现有的切换开关具有较大的摩擦干涉的问题,由于电子装置的切换开关的切换动作频繁,在长期的使用下可能会因摩擦干涉造成弹片及电极的磨损,从而无法确实的完成切换动作,此外,经磨损后的切换开关也无法提供使用者较佳的操作手感。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抽拉式旋切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拉式旋切装置,其可供使用者以抽拉的方式来切换通路或断路状态,操作简便且具有较佳的手感,且不会产生额外的摩擦干涉。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抽拉式旋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中空的壳体,其上端为开放的开口,该壳体下端具有一相通于该壳体内部的穿孔;一固定座,其固设于该壳体内,该固定座具有一座孔及至少一个定位孔,该座孔及该定位孔贯通该固定座的上下两端面,该定位孔设置于该座孔相邻处;一基板,其固设于该固定座之下,该基板具有一板孔及至少一个电性接点;以及一旋钮,其枢转地设置于该壳体的上端,该旋钮具有一轴杆、一轴孔、一切换杆及一接触弹片,该轴杆设置于该旋钮中心处且穿设该座孔及该板孔,该轴孔贯通于该轴杆,该切换杆偏心地设置于与该轴杆相邻处且穿设于该定位孔,该接触弹片设置于该切换杆的末端且电性接触于该基板的电性接点。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该切换杆的接触弹片与该基板的电性接点的相对设置,可供使用者以抽拉的方式来切换通路或断路状态,操作简便且具有较佳的手感,此外,在切换通路或断路的过程中,该接触弹片与该电性接点的接触方式较不会产生不必要的摩擦干涉,从而可延长产品使用寿命。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附图,然而附图仅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抽拉式旋切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抽拉式旋切装置的旋钮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抽拉式旋切装置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3的B-B剖面示意图。
图6为旋钮自壳体拉开并进行防呆或电源切换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6的C-C剖面示意图。
图8为图6的D-D剖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旋钮      11轴杆
12轴孔     13切换杆
131肋槽    132挡环
133环柱    134接榫
135嵌槽    136卡沟
14接触弹片 141插接片
142凸缘    143弹性端子
15套接管        151凸肋
16a扣接槽       16b扣接槽
17端子件        18阶形环
2固定座         21座孔
22第一定位孔    23第二定位孔
24颈部          25突块
26环肋          27段落装置
271珠孔         272弹性体
273滚珠         3基板
31板孔          32电源接点
33信号接点      34地线接点
35板榫          4壳体
41半壳          42阶形槽
43块孔          44榫孔
45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8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抽拉式旋切装置,其包括:一旋钮1、一固定座2、一基板3及一壳体4。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该旋钮1包含有一轴杆11、一轴孔12、一切换杆13、一接触弹片14、一套接管15、两个扣接槽16a、16b、一端子件17及一阶形环18。
该旋钮1为一端开放的筒状结构体,该轴杆11由该旋钮1顶壁的圆心向下延伸成型并伸出该旋钮1。该轴孔12为一圆形孔洞,其贯通该轴杆11且开通于该旋钮1顶壁,该轴孔12可供导线穿设并电性连接于该基板3的电性接点。该端子件17为一环状结构体,其固设于该轴杆11的末端,以供抵靠于该固定座2的下端面。该阶形环18环绕该旋钮1的下边端而成型,该阶形环18可配合设置于后述的壳体4的上端缘。
该套接管15与该轴杆11相邻而偏心地设置于该旋钮1内,该套接管15为一可供插接结合该切换杆13的中空管体,其内具有一凸肋151,该凸肋151对应后述的肋槽131而成型。
该切换杆13具有一肋槽131、一挡环132、一环柱133、一接榫134、一嵌槽135及一卡沟136。
该肋槽131由该切换杆13表面对应该凸肋151而凹设成型。该挡环132于该切换杆13的中段附近处环绕成型,该环柱133则紧邻该挡环132延伸成型,该接榫134由该环柱133末端向下延伸成型,该嵌槽135由该接榫134底部纵向开设成型,并侧向连通该卡沟136,且该卡沟136横向贯通该接榫134。
该切换杆13插设于该套接管15内,而该凸肋151与该肋槽131对接配合,以令该切换杆13稳固地设置于该套接管15内而不致轻易脱出,如此,该切换杆13偏心地设置且伸出该旋钮1。
该接触弹片14具有一插接片141、一凸缘142及两个弹性端子143,该接触弹片14以具有弹性的导电金属一体成型而成,该插接片141呈一板片状结构体,该凸缘142成型于该插接片141的一端面,所述两个弹性端子143由该插接片141的末边端斜向地延伸成型。
该插接片141设置于该接榫134的嵌槽135内(如图2所示),且该凸缘142卡设于该卡沟136,而该弹性端子143则斜向地设置于该接榫134末端。
所述两个扣接槽16a、16b并排相邻地成型于该旋钮1的内壁面,所述两个扣接槽16a、16b为开设于该旋钮1的下边端的弧形槽。
该固定座2的外形为一厚圆板状结构体,其设置于该旋钮1的下方,该固定座2具有一座孔21、一第一定位孔22、一第二定位孔23、一颈部24、一突块25及一环肋26。
该座孔21为对应该轴杆11的圆形通孔,其贯通该固定座2的上下两端面。该第一定位孔22及该第二定位孔23设置于该座孔21的邻近外围处,且彼此相连通并共同贯穿该固定座2。该颈部24纵向地成型于该第一定位孔22及该第二定位孔23的相接处。
所述两个突块25对应壳体4的块孔43而由该固定座2的外周缘面凸设成型,该环肋26为环绕该固定座的外周缘面而成型的条状体。
该固定座2设置有一段落装置27,该段落装置27包含有一珠孔271、一弹性体272及一滚珠273,该珠孔271横向地贯通该固定座2,该弹性体272为一压缩弹簧,其设置于该珠孔271内,该滚珠273则设置于该弹性体272的一端并可抵压于该旋钮1的扣接槽16a、16b。
该基板3设置于该固定座2的下方,该基板3具有一板孔31、至少一个电性接点及一板榫35。电性接点包含至少一个信号接点33、至少一个电源接点32、至少一个地线接点34,该板孔31对应该轴杆11而贯通成型,该信号接点33、该电源接点32及该地线接点34可供穿设该轴孔12的导线连接,并与电源供应装置作相关的电性连接。该板榫35由该基板3的边缘延伸成型并对应后述的榫孔44而设置。
该固定座2及该基板3设置于该壳体4内,而该旋钮1则对接于该壳体4的上端,该壳体4由两个半圆的半壳41对接而成,该壳体具有一阶形槽42、两个块孔43、一榫孔44及一穿孔45。
该壳体4的一端为开放的开口,该阶形槽42环绕该壳体4的上端缘而成型,该块孔43相对的凹设成型于该壳体4的内壁面,该榫孔44则成型于该块孔43的下方,该穿孔45成型于该壳体4的另一端且与该壳体4的中空内部相通。该穿孔45可供穿设于该轴孔12的电导线穿设。
该旋钮1的阶形环18配合设置于该阶形槽42,如此,该旋钮1可在该壳体4的上端进行转动运动。该轴杆11同时穿设该固定座2的座孔21及该基板3的板孔31,而设置于该轴杆11末端的端子件17可抵靠于该基板3的下端面,而避免使用者在抽拉旋钮1时不慎将其整个分离脱出。
该切换杆13的环柱133插设该第一定位孔22,该挡环132档设于该固定座2的上端,该接榫134则伸出该固定座2下方,且该接触弹片14的弹性端子143与其中一电性接点(如电源接点32)相抵接并产生电性连接效果。
该第一定位孔22及该第二定位孔23之间的颈部24可挡止该环柱133并形成卡掣,以避免该环柱133直接在第一定位孔22及第二定位孔23之间作横向地移动。该固定座2的突块25卡设于该壳体4的块孔43,如此,可使该固定座2稳固设置于该壳体4之内,而该基板3的板榫35则卡设于该壳体4的榫孔44。
该固定座2的环肋26与该旋钮1内壁相抵接,如此,可减少旋钮1旋转时,与该固定座2产生过度的摩擦与干涉。该段落装置27的滚珠273通过该弹性体272的压力而抵设于该扣接槽16a或16b内。当该旋钮1旋转时,与该滚珠273卡扣的扣接槽16a因旋转而迫使该滚珠273移至另一扣接槽16b,如此,可产生明显的段落手感。
请参阅图3至图5所示,当该接触弹片14的接触端子143与该基板3的电源接点32接触时,可使穿设该抽拉式旋切装置的导线形成通路。
请参阅图6至图8所示,反之,若使用者欲切断电源时,则可将该旋钮1自该壳体4拉起,此时,该接触端子143也同步与该电源接点32分开,并使导线形成断路,如此,使用者可通过抽拉或压合的方式来切换导线的通路或断路的状态。
此外,当该旋钮1拉起时而形成断路时,若欲更进一步地产生防呆的效果,可使切换杆13的环柱133由第一定位孔22内上移而解除卡掣,而令接榫134位于第一定位孔22内,然后再旋转该旋钮1,而使接榫134通过而定位孔22、23间的颈部24,而移动至第二定位孔23。
同时,该第二扣接槽16b移动至滚珠273并形成扣接后,接着再将该旋钮1推回,使其环柱133落入第二定位孔23内,而再度形成卡掣。由此,可具有防呆的效果,有效防止该旋钮1因误触推回而使该弹性端子143在非预期的情况下,再度与基板3产生电性连接。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将该基板3的信号接点33、电源接点32及地线接点34作适当的安排及连接,上述的防呆作用可被取代为电压切换的功能,而操作方式与上述的动作雷同,因此,只要是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抽拉式旋切装置来以抽拉的动作产生切换断路、通路的效果,不论经由旋转动作产生的是防呆或电压切换功能,皆可视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变化。
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特点及功能经整理如下:
一、该旋钮1以抽拉的方式来切换通路或断路的状态,其操作简便且具有较佳的手感,此外,该接触弹片14的弹性端子143以上下移动的方式来与基板3接触或分离,可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摩擦干涉,从而使旋切装置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二、该旋钮1可通过抽拉及旋转动作来使该切换杆13设置于该第二定位孔23内,如此,除了通路及断路状态切换之外也可产生防呆作用,使该接触弹片14的弹性端子143确实离开该电源接点32,并令穿设于本实用新型抽拉式旋切装置的导线确实处于断路状态。
三、如同前述,若将该基板3的信号接点33、电源接点34及地线接点35作适当的配置,即可作为不同电压状态的抽拉式旋切装置。
然而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做的等同性变化或修饰,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抽拉式旋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中空的壳体,其上端为开放的开口,该壳体下端具有一相通于该壳体内部的穿孔;
一固定座,其固设于该壳体内,该固定座具有一座孔及至少一个定位孔,该座孔及该定位孔贯通该固定座的上下两端面,该定位孔设置于该座孔相邻处;
一基板,其固设于该固定座之下,该基板具有一板孔及至少一个电性接点;以及
一旋钮,其枢转地设置于该壳体的上端,该旋钮具有一轴杆、一轴孔、一切换杆及一接触弹片,该轴杆设置于该旋钮中心处且穿设该座孔及该板孔,该轴孔贯通于该轴杆,该切换杆偏心地设置于与该轴杆相邻处且穿设于该定位孔,该接触弹片设置于该切换杆的末端且电性接触于该基板的电性接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拉式旋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孔设置有两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分别为一第一定位孔及一第二定位孔,该第一定位孔与该第二定位孔并排设置且相互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拉式旋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定位孔与该第二定位孔之间成型有一颈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拉式旋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的外缘面突设成型有两个突块,该壳体内侧具有两个块孔,所述两个突块配合设置于所述两个块孔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抽拉式旋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的外缘面环绕成型有一环肋,该环肋抵接于该壳体内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拉式旋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设置有一段落装置,该段落装置包含有一珠孔、一弹性体及一滚珠,该珠孔开设于该固定座的外缘面,该弹性体为一压缩弹簧,该滚珠设置于该弹性体的一端,该旋钮内侧并排相邻地凹设成型有两个扣接槽,该滚珠抵设于其中的一个扣接槽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拉式旋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旋钮偏心地设置有一套接管,该套接管内具有一凸肋,该切换杆具有一肋槽,该切换杆插设于该套接管内,且该凸肋设置于该肋槽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拉式旋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切换杆末端具有一接榫,该接榫具有一嵌槽及一卡沟,该嵌槽由该接榫底部纵向凹设成型,该卡沟则侧向贯通该接榫并与该嵌槽相连通,该接触弹片具有一插接片、一凸缘及一弹性端子,该插接片纵向嵌设于该嵌槽内,该凸缘成型于该插接片的一端面且卡接于该卡沟内,该弹性端子由该插接片的末边端斜伸成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拉式旋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轴杆末端设置有一端子件,该端子件抵靠于该基板的下端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拉式旋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板具有一板榫,该壳体内侧具有一榫孔,该板榫设置于该榫孔内。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拉式旋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板上设置有多个电性接点,所述电性接点包含有两个电源接点、两个信号接点及两个地线接点。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拉式旋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由两个相对的半壳对接组合而成。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拉式旋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旋钮的下端具有一阶形环,该壳体的上端具有一阶形槽,该阶形环设置于该阶形槽内。
CNU2009200014117U 2009-01-06 2009-01-06 抽拉式旋切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6483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9200014117U CN201364839Y (zh) 2009-01-06 2009-01-06 抽拉式旋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9200014117U CN201364839Y (zh) 2009-01-06 2009-01-06 抽拉式旋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64839Y true CN201364839Y (zh) 2009-12-16

Family

ID=41475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92000141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64839Y (zh) 2009-01-06 2009-01-06 抽拉式旋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64839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2971A (zh) * 2010-05-24 2011-11-30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按钮开关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2971A (zh) * 2010-05-24 2011-11-30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按钮开关
CN102262971B (zh) * 2010-05-24 2014-12-10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按钮开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95328U (zh) 一种按压方便的新型单极开关
CN101005183A (zh) 安全灯座和防止灯座导致的意外触电的方法
KR101442790B1 (ko) 차단기의 콘택트 시스템
CN206697405U (zh) 拨动开关
CN201364839Y (zh) 抽拉式旋切装置
CN103747372A (zh) 一种具有自动开关功能的头戴耳机
CN203883190U (zh) 电源插座和插头
CN217788258U (zh) 旋转开关
CN107359089B (zh) 带过流保护功能的墙壁开关
CN105789939B (zh) 五金弹性触头
CN2906869Y (zh) 主从电连接结构
CN205692741U (zh) 旋转开关
CN208655474U (zh) 双复位船型开关
CN206806220U (zh) 一种防水多档位旋转开关
CN204279224U (zh) 一种汽车方向盘用喇叭装置
CN203562357U (zh) 一种簧片式四向微动开关
CN203351474U (zh) 门控按钮开关
CN203596894U (zh) 一种具有自动开关功能的头戴耳机
CN106449253A (zh) 一种翘板式开关
CN208401106U (zh) 一种新型冠簧
CN201311861Y (zh) 按键开关
CN206610761U (zh) 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01256229Y (zh) 射频连接器
US20110083950A1 (en) Multi-directional tact switch
CN205609457U (zh) 一种断路器漏电功能开关结构及具有其的漏电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16

Termination date: 201301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