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83190U - 电源插座和插头 - Google Patents

电源插座和插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83190U
CN203883190U CN201420093185.0U CN201420093185U CN203883190U CN 203883190 U CN203883190 U CN 203883190U CN 201420093185 U CN201420093185 U CN 201420093185U CN 203883190 U CN203883190 U CN 2038831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chip
socket
shell
spring leaf
diap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9318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振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neider Electric SE
Original Assignee
Schneider Electric S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neider Electric SE filed Critical Schneider Electric SE
Priority to CN20142009318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831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831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8319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座和插头。插座包括外壳和接触片,外壳包括插口,接触片包括敞口,所述敞口与插口对准,接触片包括接触片底壁和沿插头插入方向延伸的各接触片侧壁,各接触片侧壁限定插头插片插入其中的槽道,各接触片侧壁的背离外壳插口的一端分别与接触片底壁连接,各接触片侧壁的与外壳插口相邻的一端相对于槽道向外弯曲而形成敞口。插座还包括:弹性偏压装置,用以从槽道外侧向接触片侧壁施加预定的偏压;复位弹簧,用以朝向外壳插口方向对接触片施加偏置力。接触片可沿插头插入方向、相对于弹性偏压装置在外壳中线性移动,接触片设置有限位装置,用以与弹性偏压装置或设置在外壳中的止挡相配合来限制接触片的移动。

Description

电源插座和插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工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源插座和插头。
背景技术
电源插座是我们常用的一种电工器件。它的功能在于通过把插头插入插座把电源从墙壁等送入电器,因而在插头的插片和插座的接触片之间存在电接触。众所周知,不良的电接触会引起大量的发热,而大量的发热会产生火灾的隐患。据统计,50%以上的火灾是由于电气原因造成的,其中电接触不良是其主要的原因。
现有结构,无论是小至几安培电流的墙壁插座,还是大至几千安培电流的断路器插座,其工作原理都是一样的,即插头插入时,迫使在插座上的接触片向两边撑开,以容纳插头进入。
图1是示意简图,示出了现有插头插座的结构;图2A、2B、2C是示意简图,示出了现有插头插座结构中插头插入插座的过程。
如图1所示,现有插头插座结构包括插头和插座,插座包括接触片10,而插头包括插片20。插座的接触片10由导电性能良好的材料比如铜制成,接触片10包括底壁11和分别与底壁连接的两个侧壁12。每个侧壁12包括与底壁相连且与之基本垂直的直立臂段15,以及截面大致呈C形的弧形臂段16,两个弧形臂段16朝向彼此弯曲,在开口端形成喇叭口状的敞口。
图2A、2B、2C示出了现有插头插座结构中插头插入插座的过程。如图2A、2B、2C所示,在将插头插入插座时,插片迫使插座接触片的两个侧壁向两边撑开以容纳插头进入,在插片插入后,接触片的两个侧壁借助弹性力靠压插片,借此形成插片和接触片之间的电连接。
现有插头插座的缺点在于:无法解决插头插入后,需要插座接触片能提供较大的接触压力和在插头插入时需要较小的插入阻力之间的矛盾。
较小接触压力带来的缺点:接触不良、过度发热、火灾隐患。
较大插入阻力带来的缺点:
1.插入困难,用户操作不便;
2.插头插片及插座接触片表面擦伤,造成电接触不良。
由于所述的矛盾,现有的墙壁插座结构最大只能做至16A。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电源插座,其不但具有良好的操作性,而且使插头插座具有更好的电接触性能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插座,包括外壳和接触片,外壳包括插口,而接触片包括敞口,所述敞口与所述插口对准,
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片包括接触片底壁和沿插头插入方向延伸的各接触片侧壁,各接触片侧壁限定插头插片插入其中的槽道,各接触片侧壁的背离外壳插口的一端分别与接触片底壁连接,各接触片侧壁的与外壳插口相邻的一端相对于所述槽道向外弯曲而形成所述敞口;
所述插座还包括:
弹性偏压装置,用以从所述槽道外侧向接触片侧壁施加预定的偏压;
以及复位弹簧,用以朝向外壳插口方向对所述接触片施加偏置力;
其中,所述接触片可沿插头插入方向、相对于弹性偏压装置在外壳中线性移动,所述插座包括限位装置,用以限制接触片朝向外壳插口方向的移动范围。
优选地,所述弹性偏压装置包括弹簧片,弹簧片包括沿插头插入方向延伸的各弹簧片侧壁,各弹簧片侧壁的背离外壳插口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外壳,而各弹簧片侧壁的位于外壳插口一侧的自由端部朝向接触片一侧弯曲,其间形成供接触片插入的开口,各弹簧片侧壁的所述自由端部向接触片侧壁施加预定的偏压。
优选地,所述弹簧片包括两个对置的弹簧片侧壁以及底壁,两个弹簧片侧壁的背离外壳插口的一端与弹簧片底壁相连,而弹簧片底壁固定安装于所述外壳;所述接触片包括两个接触片侧壁。
优选地,所述弹簧片包括多个弹簧片侧壁以及底壁,多个弹簧片侧壁的自由端部形成供接触片插入的圆形开口,多个弹簧片侧壁的背离外壳插口的一端与弹簧片底壁相连,而弹簧片底壁固定安装于所述外壳;所述接触片包括多个接触片侧壁,多个接触片侧壁限定插头插片插入其中的圆形槽道。
优选地,所述弹簧片侧壁的自由端部的端头进行倒圆,或所述弹簧片侧壁的自由端部具有横截面呈圆形或部分圆形的端头。
优选地,所述复位弹簧为设置在接触片与弹簧片之间的锥形盘簧,其大直径端与所述弹簧片的底壁连接,而小直径端与所述接触片的底壁连接。
优选地,所述外壳在与接触片侧壁相邻的部位上形成有凹槽,所述弹性偏压装置设置在所述凹槽中,所述弹性偏压装置包括弹簧和靠压件,弹簧装设在凹槽中,其一端抵靠凹槽的底部,而另一端抵靠靠压件,靠压件的与该弹簧相背离的一端自凹槽伸出,其间形成供接触片插入的开口,靠压件抵靠于接触片的侧壁并向接触片侧壁施加预定的偏压。
优选地,所述接触片包括两个接触片侧壁。
优选地,所述复位弹簧为设置在接触片与位于外壳内的一支撑部之间的锥形盘簧,其大直径端与所述支撑部连接,而小直径端与所述接触片的底壁连接。
优选地,所述靠压件是球、圆柱体或板。
优选地,接触片底壁上或底壁附近设置有凸起,用以与弹簧片侧壁的所述自由端部相配合来限制接触片朝向外壳插口方向的移动范围,所述凸起和所述自由端部构成限位装置。
优选地,所述接触片敞口端与外壳的内壁相配合来限制接触片朝向外壳插口方向的移动范围,所述接触片敞口端与外壳的内壁构成限位装置。
优选地,接触片底壁上或底壁附近设置有凸起,用以与所述靠压件或设置在外壳中的止挡相配合来限制接触片朝向外壳插口方向的移动范围,所述凸起和所述靠压件或设置在外壳中的止挡构成限位装置。
优选地,所述接触片敞口端与外壳的内壁相配合来限制接触片朝向外壳插口方向的移动范围,所述接触片敞口端与外壳的内壁构成限位装置。
优选地,所述接触片由铜制成,或者所述接触片由铜制成并在表面镀纯银或锡。
优选地,所述弹簧片由包括弹簧钢带的弹性材料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与本实用新型插座配用的插头,所述插头包括插片及外壳,所述插头还包括包罩插片的与外壳相邻的部分的凸台。
优选地,所述凸台由绝缘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插片的横截面形状呈矩形或圆形。
本技术采用先插入后施加接触压力的原理,即:插头插入时,插座接触片克服一个较小的弹簧力后,向两边撑开,以容纳插头插入。接着,插头驱动接触片一起运动以获得足够的接触压力。
本技术提供的方法的优点在于:解除现有结构中,接触片对插头提供的压力与插入过程中的摩擦力之间的关联,使其成为二个相互独立的参数。工程师可以按需求,设定所需的接触压力,无需关心摩擦力可能带来的影响。
本技术提供的方法可以使现有的家用电源插座的容量提高至40A及以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头插座结构既可用作家用及类似场合的插头插座,也可用于断路器的插头插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示意简图,示出了现有插头插座的结构;
图2A是示意简图,示出了现有插头插座结构中插头插入插座的过程的第一阶段;
图2B是示意简图,示出了现有插头插座结构中插头插入插座的过程的第二阶段;
图2C是示意简图,示出了现有插头插座结构中插头插入插座的过程的第三阶段;
图3是示意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插座的总体结构;
图4是示意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接触片的结构;
图5示意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弹簧片的结构;
图6A是侧视立面示意图,图示了与本实用新型插座配用的插头;
图6B是平面图,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插座配用的插头;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插头插座的作用原理;
图8A-图8C是示意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插头插入插座的操作,其中图8A示出了插头即将插入插座时的状态;图8B示出了插头插入插座过程的中间状态;图8C出了插头已完全插入插座的状态;
图9是示意图,图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接触片;
图10是示意图,图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弹簧片;以及
图11是示意图,图示了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插座的总体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插座结构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首先参见图3-图5,其中,图3是示意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插座的总体结构;图4是示意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接触片的结构;而图5示意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弹簧片的结构。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插座主要包括外壳100、接触片20、弹簧片30和复位装置50。外壳100可由绝缘性能良好的工程塑料制成;弹簧片30固定安装在外壳中;接触片20与弹簧片30连接,并可相对于弹簧片30移动,接触片20的敞口端与外壳100上形成的插口101对准,为了便于接触片20的定位和相对于弹簧片30的移动,在外壳100中形成有实现接触片20移动的引导槽;复位装置50设置在弹簧片30与接触片20之间,用于向接触片20施加朝向外壳插口101的偏压。
参见图4和5,弹簧片30可由弹性材料制成,例如由弹簧钢带制成,包括间隔开的两个侧壁31以及连接两个侧壁的底壁32,其中两个侧壁31的背离所述底壁的端部311朝向彼此弯曲,其间形成开口33供接触片20插入。优选地,侧壁的端部311的端头312进行倒圆,更为优选地,侧壁端部311的端头312的横截面呈圆形或部分圆形(如图5所示),借此减小接触片20和弹簧片30之间的摩擦,便于接触片20的插入。
接触片20由导电性能良好的材料比如铜制成,并且可在表面镀纯银或锡。如图4所示,接触片20大致呈倒置的“几”字形,包括底壁22和分别与底壁连接的两个侧壁21。每个侧壁21包括与底壁22相连且与之基本垂直的直立臂段211,两个直立臂段211彼此基本平行;以及向外弯曲的弧形臂段212,两个弧形臂段212背离彼此弯曲,在开口端形成喇叭口状的敞口23。在底壁一侧,两个侧壁之间自外侧测量的距离L稍大于弹簧片30的开口33,从而在接触片20插装于弹簧片30中时,弹簧片30向接触片20施加适当的压力。
在本实用新型插座的组装状态下,弹簧片30固定于插座的外壳100中,比如通过将底壁32固定于外壳而相对于外壳固定,而接触片20以其底壁一端插装于弹簧片30中。另外,如图3所示,呈锥形盘簧形式的复位装置50设置在弹簧片30内部,所述弹簧50一端固定于弹簧片30的底部,另一端连接接触片20的底部,该弹簧向接触片20施加偏压,当插头未插入插座时,使所述接触片20保持在上部位置即初始位置,如图3所示。接触片20底部设置有与弹簧片30侧壁的端部311相配合的限位止挡25,限位止挡可以例如是设置在接触片底部附近的凸起,如图3和4所示,从而防止所述接触片20与弹簧片30脱离。所述外壳100上设置有接线柱(未示出),在所述接触片20与接线柱之间连接有一导线(未示出),接线柱用于插座与外部电源线的联接。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插座的使用过程中,接触片20需要往复移动,为此在外壳100中可以形成有使所述接触片20实现往复移动的导向槽(图中未示)。
下面参见图6A和6B,图6A是侧视立面示意图,图示了与本实用新型插座配用的插头;图6B是平面图,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插座配用的插头。如图6A和6B所示,插头包括插片60及外壳65,插片由机械性能良好的黄铜制成,表面可镀锡,外壳可由绝缘性能良好的工程塑料或橡胶制成。此外该插头还包括位于外壳一侧、包罩插片的与外壳相邻的部分的呈护套形式的凸台66,凸台66由绝缘材料制成,并可与外壳一同模制而成;此外,作为一种选择,凸台66也可以由与插片相同的材料形成并可与插片形成一体。
下面参见图7,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插头插座的作用原理。如图7所示,对于接触片20的每个侧壁21,若以接触片底壁22的中心点71作为力作用原点,则可得到如下方程:
Fc=Fs*Ls/Lc
其中,Fc是插头插片对接触片侧壁21施加的力,Fs是弹簧片对接触片侧壁21施加的力,Lc是Fc相对于力作用原点的力臂,而Ls是Fs相对于力作用原点的力臂。
在插头插入过程中,Fs及Lc是不变的,而Ls不断增加至最大Lc。由上述公式可知,当插头完全插入插座后,插头插片获得的接触压力为Fs。
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插座的操作原理。使用该插座时,将插头插入插座以实现电连接;将插头从插座中拔出以断开电连接。
参见图8A-8C,图8A-8C是示意图,示出了插头插入插座的操作,其中图8A示出了插头即将插入插座时的状态,此时接触片尚处于离外壳插口最近的初始位置;图8B示出了插头插入插座过程的中间状态,此时接触片敞口端与插头的凸台相接触;图8C出了插头已完全插入插座的状态,此时接触片位于离外壳插口最远的工作位置。插入操作分为两步,当插头开始插入插座时,由于插座的接触片20通过弹簧片30仅对插头的插片施加一个能够保证良好电接触的初压力,因此插头插片仅需克服插座接触片的一个较小的弹簧力便可使接触片向两边撑开而插入到接触片20中,直至接触片20的端部与插头上的凸台66相接触为止,如图6A和6B所示。之后,插头驱动接触片20一起向下运动,此时插片与接触片20保持相对静止,随着插入的逐渐深入,接触片20对插片施加的压力逐渐增大至弹簧片30对接触片20施加的压力,从而保证获得足够的接触压力,以保证其长期通电工作时所需的接触压力。
拔出操作:当插头从插座中拔出时,由于插片与接触片20之间的摩擦力及复位弹簧50的弹性力的作用,接触片20随插片一起向上运动,接触片20因接触片敞口端与外壳内壁相抵接或限位止挡25抵接弹簧片30的端部311而停止运动,被限止在弹簧片30中。而插头则继续向上运动与插座分离完成拔出操作。
本实用新型插座的优点在于:解除现有结构中,接触片对插头提供的压力与插入过程中的摩擦力之间的关联,使其成为二个相互独立的参数。技术人员可以按需求,设定所需的接触压力,无需关心摩擦力可能带来的影响。
在上面的优选实施例中,与本实用新型插座配用的插头具有截面呈矩形的插片。作为一种选择方案,与上述插座实施例配用的插头也可以是具有截面呈圆形的插片的插头。
此外,对业内人士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插座结构既可用于三插孔插座,也可以用于二插孔插座。
另外,在与具有截面呈圆形的插片的插头配用的情况下,插座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下面描述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
在用于具有截面呈圆形的插片的插头的情况下,插座中的接触片和弹簧片结构可作相应的改变。如图9所示,弹簧片300总体上呈底部封闭、上部敞开的圆筒形状,圆筒形壁在开口端的端部处朝向中心弯折,使得开口301的直径略小于圆筒的内直径,且在圆筒壁上形成有自开口端一直延伸到底部的多条切缝302,从而形成多个仅在下部与底部连接的多个侧壁303。同样,优选地,多个侧壁的形成开口的端部305的端头进行倒圆,更为优选地,侧壁端部305的端头的横截面呈圆形或部分圆形,借此减小接触片和弹簧片之间的摩擦,便于接触片的插入。
如图10所示,接触片200总体上呈底部封闭、上部敞开的筒形,下部为圆柱形,而上部呈喇叭口状,且在筒壁上形成有自开口端一直延伸到底部的多条切缝202,从而形成多个仅在下部与底部连接的多个侧壁203。圆柱部分的外径L稍大于与之配用的弹簧片300的开口301的直径,从而在接触片200插装于弹簧片300中时,弹簧片300向接触片200施加适当的压力。
在其它结构方面以及操作原理方面,第二实施例的插座与第一实施例的插座相同,为简明起见,省略其描述。
在上面所述的第一实施例中,弹簧片30包括底壁32和分别与底壁连接的两个侧壁31。作为一种改型,接触片30也可以仅包括两个侧壁31,在插座组装后,两个侧壁31分别固定于外壳100中。另外,此种结构,也可应用于第二实施例。
下面结合图11描述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为了简明起见,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的描述将予以省略。
取代第一实施例的弹簧片,在第三实施例中采用了弹簧-靠压件结构,为此在外壳100中形成有两个对置的凹槽500,弹簧501装设在凹槽500中,弹簧的一端抵靠凹槽500的底部,而弹簧的另一端抵呈球形的靠压件502,靠压件502的与弹簧501相背离的一端抵靠于接触片20的侧壁21,从而借助于弹簧501的弹力,压板502以预期的压力抵靠于接触片20的侧壁21。在该实施例中,复位弹簧50一端固定于位于外壳内的一支撑部,另一端连接接触片20的底部。本实施例插座的作用原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省略其描述。在上面的描述第三实施例中,靠压件502呈球的形式,但靠压件502也可以呈其他的形式,比如呈圆柱体的形式或板的形式。在采用板的情况下,优选地,板的抵靠接触片侧壁21的端部进行倒圆,更为优选地,该端部的横截面呈圆形或部分圆形,借此减小接触片20和压板之间的摩擦,便于接触片20的插入。在该实施例中,接触片20上的用作限位止挡的凸起25与靠压件502协同操作,来限制接触片20朝向外壳插口方向的移动;另外,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比如形成在外壳上的诸如凸台等止挡来与凸起25相互作用,来限制接触片20朝向外壳插口方向的移动。
在上面的实施例中,接触片20设置有限位止挡与弹簧片或靠压件或外壳上的诸如凸台等止挡相互作用,来限制接触片朝向外壳插口方向的移动,防止接触片脱离,但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这是一种优选的方案,但不是实现实用新型目的所必须的。例如,可以采用接触片20敞口端与外壳内壁相抵靠的方案,如图3所示的那样。而且,也可以同时采用两种限位结构。这些限位结构构成了用以限制接触片朝向外壳插口方向的移动范围的限位装置。
另外,弹簧-靠压件结构也可以用于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而取代其中的弹簧片300,为简明起见,省略其详细说明。
以上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仅是例示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条件下,可对上述实施例作出种种改进。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复位弹簧50设置在接触片底壁和弹簧片底壁(或外壳某部分)之间,在接触片处于工作位置时受到最大程度的压缩,并在拔出插头时促使接触片回到其初始位置。但也可以采用其它配置形式的弹簧,比如,可以将弹簧设置在弹簧片30的端部311与接触片的限位止挡25之间并分别与它们连接,在接触片处于工作位置时弹簧受到最大程度的拉伸,并在拔出插头时促使接触片回到其初始位置。

Claims (19)

1.一种插座,包括外壳(100)和接触片(20,200),外壳包括插口(101),而接触片包括敞口,所述敞口与所述插口对准, 
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片包括接触片底壁和沿插头插入方向延伸的各接触片侧壁,各接触片侧壁限定插头插片插入其中的槽道,各接触片侧壁的背离外壳插口的一端分别与接触片底壁连接,各接触片侧壁的与外壳插口相邻的一端相对于所述槽道向外弯曲而形成所述敞口; 
所述插座还包括: 
弹性偏压装置(30;300;501,502),用以从所述槽道外侧向接触片侧壁施加预定的偏压; 
以及复位弹簧,用以朝向外壳插口方向对所述接触片施加偏置力; 
其中,所述接触片可沿插头插入方向、相对于弹性偏压装置在外壳中线性移动,所述插座包括限位装置,用以限制接触片朝向外壳插口方向的移动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偏压装置包括弹簧片(30,300),弹簧片包括沿插头插入方向延伸的各弹簧片侧壁(31,303),各弹簧片侧壁的背离外壳插口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外壳(100),而各弹簧片侧壁的位于外壳插口一侧的自由端部(311)朝向接触片一侧弯曲,其间形成供接触片插入的开口(33,301),各弹簧片侧壁的所述自由端部向接触片侧壁施加预定的偏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片包括两个对置的弹簧片侧壁(31)以及底壁(32),两个弹簧片侧壁的背离外壳插口的一端与弹簧片底壁(32)相连,而弹簧片底壁固定安装于所述外壳(100);所述接触片包括两个接触片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片包括多个弹簧片侧壁(303)以及底壁,多个弹簧片侧壁(303)的自由端部形成供接触片插入的圆形开口(301),多个弹簧片侧壁的背离外壳插口的一端与弹簧片底壁相连,而弹簧片底壁固定安装于所述外壳(100);所述接触片包括多个接触片侧壁,多个接触片侧壁限定插头插片插入其中的圆形槽道。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片 侧壁的自由端部的端头进行倒圆,或所述弹簧片侧壁的自由端部具有横截面呈圆形或部分圆形的端头。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50)为设置在接触片与弹簧片之间的锥形盘簧,其大直径端与所述弹簧片的底壁连接,而小直径端与所述接触片的底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在与接触片侧壁相邻的部位上形成有凹槽,所述弹性偏压装置设置在所述凹槽中,所述弹性偏压装置包括弹簧和靠压件,弹簧装设在凹槽中,其一端抵靠凹槽的底部,而另一端抵靠靠压件,靠压件的与该弹簧相背离的一端自凹槽伸出,其间形成供接触片插入的开口,靠压件抵靠于接触片的侧壁并向接触片侧壁施加预定的偏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片包括两个接触片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50)为设置在接触片与位于外壳内的一支撑部之间的锥形盘簧,其大直径端与所述支撑部连接,而小直径端与所述接触片的底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靠压件是球、圆柱体或板。 
11.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接触片底壁上或底壁附近设置有凸起,用以与弹簧片侧壁的所述自由端部相配合来限制接触片朝向外壳插口方向的移动范围,所述凸起和所述自由端部构成限位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片敞口端与外壳的内壁相配合来限制接触片朝向外壳插口方向的移动范围,所述接触片敞口端与外壳的内壁构成限位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接触片底壁上或底壁附近设置有凸起,用以与所述靠压件或设置在外壳中的止挡相配合来限制接触片朝向外壳插口方向的移动范围,所述凸起和所述靠压件或设置在外壳中的止挡构成限位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片敞口端与外壳的内壁相配合来限制接触片朝向外壳插口方向的移动范围,所述接触 片敞口端与外壳的内壁构成限位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片由铜制成,或者所述接触片由铜制成并在表面镀纯银或锡。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片由包括弹簧钢带的弹性材料制成。 
17.一种用于与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插座配用的插头,所述插头包括插片及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还包括包罩插片的与外壳相邻的部分的凸台。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由绝缘材料制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片的横截面形状呈矩形或圆形。 
CN201420093185.0U 2014-03-03 2014-03-03 电源插座和插头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831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93185.0U CN203883190U (zh) 2014-03-03 2014-03-03 电源插座和插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93185.0U CN203883190U (zh) 2014-03-03 2014-03-03 电源插座和插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83190U true CN203883190U (zh) 2014-10-15

Family

ID=51683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93185.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83190U (zh) 2014-03-03 2014-03-03 电源插座和插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8319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36204A (zh) * 2018-04-28 2018-11-02 浙江红牌智能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插座及其插头
CN113078033A (zh) * 2021-03-29 2021-07-06 北京北元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接插端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36204A (zh) * 2018-04-28 2018-11-02 浙江红牌智能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插座及其插头
CN113078033A (zh) * 2021-03-29 2021-07-06 北京北元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接插端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85600B (zh) 防触电插座
CN104600468A (zh) 一种新型安全防护型插线板
CN201758232U (zh) 一种电缆连接头
CN203883190U (zh) 电源插座和插头
AU2013255013B2 (en) Conducting device and socket
CN107275840B (zh) 防松脱插脚组件、防松脱插座及插座的防松脱方法
CN105428869A (zh) 防滑脱的电源插头
KR101346088B1 (ko) 전기 콘센트
CN205583270U (zh) 一种安全性能高且易拔插的插座
CN102683955B (zh) 一种多功能安全插座
CN205609862U (zh) 一种新型插座
CN101950898B (zh) 一种快速连接的电缆连接头
CN205104458U (zh) 断路器触头系统
CN203367630U (zh) 一种锁扣式电源插头插座
CN209071185U (zh) 一种实现按压手感的按键开关
CN201829624U (zh) 电缆接线夹导电器
CN104183980A (zh) 一种防插头脱落得插座结构
CN206922124U (zh) 自断式音频插头及音频数据线
CN105849983B (zh) 连接器及连接器装置
CN203839605U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202103281U (zh) 具有开关功能的线缆连接器
CN204187573U (zh) 移出式灯头开关
CN203326327U (zh) 便捷式插线灯头
KR20100003516U (ko) 전선 연결용 단자
CN202564612U (zh) 一种多功能安全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