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47943Y - 省力凸轮装置 - Google Patents

省力凸轮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47943Y
CN201347943Y CNU2008201842581U CN200820184258U CN201347943Y CN 201347943 Y CN201347943 Y CN 201347943Y CN U2008201842581 U CNU2008201842581 U CN U2008201842581U CN 200820184258 U CN200820184258 U CN 200820184258U CN 201347943 Y CN201347943 Y CN 20134794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iginal
fixed block
cam gear
laborsaving
conc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8425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朝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ohab Enterpris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ohab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ohab Enterpri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ohab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18425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4794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4794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4794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省力凸轮装置,包括有:一固定件,其具有一第一表面,所述的第一表面设至少一凹面,凹面两侧各设一连接部,连接部设在凹面以及所述的第一表面之间,所述的连接部包括有一起始面、一终止面以及一导引部,起始面邻接所述的凹面,终止面邻接所述的第一表面,导引部设在所述的起始面以及所述的终止面之间,且所述的终止面与所述的第一表面的夹角小于所述的起始面与所述的第一表面的夹角;一滑动件,其配合所述的固定件设一第二表面,且所述的滑动件与所述的固定件能够产生相对旋转关系,所述的第二表面配合所述的固定件的凹面设至少一凸面,且所述的凸面两侧各设有一连接部,且所述的凸面能够嵌入所述的凹面。

Description

省力凸轮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凸轮装置,尤指一种适用于电子严品的主机与屏幕之间,能达到开盖省力又不失原来的闭合特性的凸轮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电子产品,例如笔记型计算机,主机与屏幕之间为了达到开合的效果,故在主机与屏幕之间装设有枢轴,以提供屏幕相对于主机展开或闭合的功能。
参照中国专利申请号200620115146.1号的“耐用型的凸轮构件”专利案,其在滑动件上凸设一对凸片状的导榫,使滑动件的导榫伸入固定件的轴孔内,而达到耐用的效果。
然而,前述现有结构在实用上仍有缺点,所述的固定件以及滑动件转动时凭借一连接部进行两不同阶级产生的摩擦力来定位开启以及闭合的状态,然而这个连接部在开启时需要抵抗下压的力量,有些费力。且现有结构增加了枢轴开启的力量,所述的导榫是增加固定件以及滑动件之间多余的摩擦力,使得固定件以及滑动件转动时容易发生不平衡的晃动,对于上述问题,亟有待于改良的必要。
因此,本实用新型想排除或至少减轻背景技术所遭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失,提供一种省力凸轮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所述的连接部包括有一起始面以及一终止面与第一表面的夹角小于起始面与第一表面的夹角,使枢轴开启的力道变小,同时保持原来闭合时的力量。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导引部是设在起始面以及终止面之间,以使固定件与滑动件的转动更为平稳顺畅,避免发生弹跳震动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省力凸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固定件,其具有一第一表面,所述的第一表面设至少一凹面,所述的凹面两侧具有一底面以及两个连接部,两个连接部设在所述的底面两侧,且所述的连接部设在所述的底面以及所述的第一表面之间,所述的连接部包括有一起始面、一终止面以及一导引部,所述的起始面邻接所述的底面,所述的终止面邻接所述的第一表面,所述的导引部设在所述的起始面以及所述的终止面之间,且所述的起始面以及所述的终止面分别与所述的第一表面具有一夹角,所述的终止面与所述的第一表面的夹角小于所述的起始面与所述的第一表面的夹角;
一滑动件,其配合于所述的固定件设一第二表面,且所述的滑动件与所述的固定件能够产生相对旋转关系,所述的第二表面配合所述的固定件的凹面设至少一凸面,所述的凸面能够嵌入所述的凹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省力凸轮装置,其中本实用新型能使枢轴的开启的力道变小,同时保持原来闭合时的下压力量,如此即能达到开盖省力的效果,又不失原来的闭合特性。
2.本实用新型省力凸轮装置,其中所述的导引部使固定件与滑动件的转动更为平稳顺畅,避免发生弹跳震动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省力凸轮装置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省力凸轮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省力凸轮装置的固定件的平面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图3沿3a-3a剖面线所取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省力凸轮装置的滑定件的平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省力凸轮装置的前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5沿6-6剖面线所取的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6沿7-7剖面线所取的剖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图7的细部放大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省力凸轮装置的动作示意图,表示凸轮装置转动至起始面的状态;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图9的延续,表示凸轮装置转动至导引部的状态;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图10的延续,表示凸轮装置转动至终止面的状态;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省力凸轮装置的动作示意图,表示凸轮装置呈开启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10凸轮装置;20固定件;201轴孔;202固定端;21第一表面;22第一凹面;23第二凹面;24底面;25连接部;251起始面;252终止面;253导引部;26底面;27连接部;271起始面;272终止面;273导引部;30滑动件;301嵌孔;31第二表面;32第一凸面;33第二凸面;34顶面;35连接部;351起始面;352终止面;353导引部;36顶面;37连接部;371起始面;372终止面;373导引部;R1扇形角;R2扇形角;α夹角;β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述如后,此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种结构的限制。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省力凸轮装置的立体外观图,本实用新型的凸轮装置10包括有一固定件20以及一滑动件30。滑动件30配合于固定件20的一侧,且滑动件30以及固定件20彼此能够产生相对旋转关系。
参照图2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省力凸轮装置的立体分解图以及平面图。所述的固定件20中央开设一轴孔201,以供枢设在枢轴的轴杆上(图中未示),固定件20一侧横向延伸出有一固定端202,以供结合于枢轴的支撑架上(图中未示)。
所述的固定件20具有一第一表面21,第一表面21与滑动件30接触,第一表面21设有一第一凹面22以及一第二凹面23,所述的第一凹面22邻近所述的固定件20外周缘,所述的第二凹面23邻近所述的轴孔201,且第一凹面22以及第二凹面23彼此分离,且第一凹面22圆心角的中心线与第二凹面23圆心角的中心线相邻一百八十度。
固定件20的第一凹面22具有一底面24以及两个连接部25,两个连接部25设在底面24的两侧,且第一凹面22的连接部25位于底面24以及第一表面21之间,使固定件20能够顺畅的推动滑动件30。连接部25包括有一起始面251、一终止面252以及一导引部253,起始面251邻接底面24,终止面252邻接第一表面21,而导引部253是设在起始面251以及终止面252之间,以使固定件20与滑动件30的转动更为平稳顺畅。其中起始面251以及终止面252为斜面,而导引部253为衔接起始面251以及终止面252的圆弧。起始面251以及终止面252分别与第一表面21具有一夹角α、β终止面252与第一表面21的夹角α小于起始面251与第一表面21的夹角β。起始面251具有一扇形角R1,终止面252具有一扇形角R2,起始面251的扇形角R1小于终止面252的扇形角R2,使固定件20以及滑动件30在连接部25的转动过程中,起始面251的行程较终止面252的行程短,本实用新型终止面252的扇形角R2实施为二十度角,当然也可为其它不同的角度。
固定件20的第二凹面23具有一底面26以及两个连接部27,所述的连接部27设在底面26以及第一表面21之间。连接部27包括有一起始面271、一终止面272以及一导引部273,所述的连接部27的结构以及功效与第一凹面22的连接部25相同,不再赘述。
同时参照图4至图6,转动件30中央开设一嵌孔301,以套接于枢轴的轴杆上(图中未示)。转动件30具有一第二表面31,第二表面31与固定件20的第一表面21接触,第二表面31设有一第一凸面32以及一第二凸面33,第一凸面32相对于第一凹面22,第二凸面33相对于第二凹面23,且第一凸面32圆心角的中心线与第二凸面33圆心角的中心线相邻一百八十度。
滑动件30的第一凸面32具有一顶面34以及两个连接部35,两个连接部35设在顶面34的两侧,且第一凸面32的连接部35位于顶面34以及第二表面31之间,使固定件20与滑动件30能够顺利转动。连接部35包括有一起始面351、一终止面352以及一导引部353,起始面351邻接顶面34,终止面352邻接第二表面31,而导引部353是设在起始面351以及终止面352之间,以使滑动件30与固定件20的转动更为平稳顺畅。其中终止面352与第二表面31的夹角(图中未示)小于起始面351与第二表面31的夹角(图中未示),使滑动件30的连接部35与固定件20连接部25形成相配合转动。
滑动件30的第二凸面33具有一顶面36一连接部37,连接部37设在第二凹面33以及第二表面31之间。连接部37包括有一起始面371、一终止面372以及一导引部373,所述的连接部37的结构以及功效与第一凸面32的连接部35相同,故不再赘述。
以下请参照图7至图11,表示本实用新型省力凸轮装置的动作示意图。
如图7以及图8所示,为固定件20与滑动件30密合的状态,此时固定件20的起始面251对应滑动件30的起始面351,固定件20的终止面252对应滑动件30的终止面352,同时凸轮装置10在闭合的状态。
如图9所示,第一凸面32接触第一凹面22的起始面251时,凭借起始面251的扇形角R1小于终止面252的扇形角R2,起始面251的行程较终止面252行程短,使凸轮装置10开启时克服起始面251的行程短,不需要使用太多的力量。同时凭借终止面252与第一表面21的夹角α小于起始面251与第一表面21的夹角β,起始面251的坡度陡,使凸轮装置10在闭合时能够具有下压的力量。
如图10所示,第一凸面32接触到第一凹面22的导引部253时,导引部253为衔接起始面251以及终止面252的圆弧,使固定件20与滑动件30之间在起始面251以及终止面252间的转动更为平稳顺畅,避免固定件20与滑动件30之间发生弹跳震动的缺点。
如图11所示,为第一凸面32接触到第一凹面22的终止面252,凭借终止面252与第一表面21的夹角α小于起始面251与第一表面21的夹角β,使凸轮装置10转动至终止面252时的坡度缓和,所述的凸轮装置10开启的力道变小,达到省力的功效。
如图12所示,为第一凸面32接触到固定件20的第一表面21使凸轮装置10形成开启状态。
凭借以上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能够使枢轴开启的力道变小,同时保持原来闭合时的下压力量。
就以上所述可以归纳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省力凸轮装置,其中本实用新型能使枢轴的开启的力道变小,同时保持原来闭合时的下压力量,如此即能达到开盖省力的效果,又不失原来的闭合特性。
2.本实用新型省力凸轮装置,其中所述的导引部使固定件与滑动件的转动更为平稳顺畅,避免发生弹跳震动的缺点。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省力凸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固定件,其具有一第一表面,所述的第一表面设至少一凹面,所述的凹面两侧具有一底面以及两个连接部,两个连接部设在所述的底面两侧,且所述的连接部设在所述的底面以及所述的第一表面之间,所述的连接部包括有一起始面、一终止面以及一导引部,所述的起始面邻接所述的底面,所述的终止面邻接所述的第一表面,所述的导引部设在所述的起始面以及所述的终止面之间,且所述的起始面以及所述的终止面分别与所述的第一表面具有一夹角,所述的终止面与所述的第一表面的夹角小于所述的起始面与所述的第一表面的夹角;
一滑动件,其配合于所述的固定件设一第二表面,且所述的滑动件与所述的固定件能够产生相对旋转关系,所述的第二表面配合所述的固定件的凹面设至少一凸面,所述的凸面能够嵌入所述的凹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力凸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件的起始面的扇形角小于所述的终止面的扇形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省力凸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终止面的扇形角为二十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力凸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件中央具有一轴孔,所述的滑动件中央具有一嵌孔,所述的轴孔以及所述的嵌孔能够供轴杆穿伸,所述的固定件上方横向延伸出有一固定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省力凸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件的第一平面设有一第一凹面以及一第二凹面,所述的第一凹面以及所述的第二凹面彼此分离,第一凹面邻近所述的固定件外缘,所述的第二凹面邻近所述的嵌孔,且所述的第一凹面圆心角的中心线与所述的第二凹面圆心角的中心线相邻一百八十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省力凸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表面设有一第一凸面以及一第二凸面,所述的第一凸面相对于所述的第一凹面,所述的第二凸面相对于所述的第二凹面,且所述的第一凸面圆心角的中心线与所述的第二凸面圆心角的中心线相邻一百八十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力凸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件的凸面具有一顶面以及两个连接部,两个连接部设在所述的顶面两侧,且所述的连接部设在所述的顶面以及所述的第一表面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省力凸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件的一连接部包括有一起始面、一终止面以及一导引部,所述的起始面邻接所述的顶面,所述的终止面邻接所述的第二表面,而所述的导引部是设在所述的起始面以及所述的终止面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省力凸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件的起始面的扇形角小于所述的滑动件的终止面的扇形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力凸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引部是衔接所述的起始面以及所述的终止面的圆弧。
CNU2008201842581U 2008-12-29 2008-12-29 省力凸轮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4794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842581U CN201347943Y (zh) 2008-12-29 2008-12-29 省力凸轮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842581U CN201347943Y (zh) 2008-12-29 2008-12-29 省力凸轮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47943Y true CN201347943Y (zh) 2009-11-18

Family

ID=41367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84258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47943Y (zh) 2008-12-29 2008-12-29 省力凸轮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47943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3782A (zh) * 2013-08-16 2015-02-25 安捷资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具有增强扭力的电脑转轴定位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3782A (zh) * 2013-08-16 2015-02-25 安捷资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具有增强扭力的电脑转轴定位机构
CN104373782B (zh) * 2013-08-16 2016-08-10 安捷资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具有增强扭力的电脑转轴定位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28721Y (zh) 枢纽器及其干涉组件
CN201347943Y (zh) 省力凸轮装置
CN104132059A (zh) 一种双轴同步转动的枢纽器
CN104165009B (zh) 一种烤箱门可任意位置停止的烤箱铰链
CN202500890U (zh) 一种线性铰接结构的改进
CN203770374U (zh) 可消除齿轴与齿轮间隙的双轴同动枢轴器
CN201330795Y (zh) 旋转机构
CN205640096U (zh) 一种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通用支架
CN207198491U (zh) 眼镜铰链及眼镜架
CN101457615A (zh) 自动关门器结构
CN203882037U (zh) 一种新型眼镜
CN201826656U (zh) 多功能枢纽器
CN204595357U (zh) 一种无铰链的眼镜架及具有该眼镜架的眼镜
CN207700923U (zh) 一种电动门限位轮结构
CN206252318U (zh) 开盖按钮及烹饪器具
CN200978586Y (zh) 一种多功能合页
CN215067942U (zh) 采用360度翻转多视角的笔记本电脑
CN200965653Y (zh) 笔记型计算机枢轴的改进结构
CN204900890U (zh) 一种椭圆形闸板滑动闸阀
CN204143091U (zh) 自由更换弹簧的弹力眼镜
CN211691961U (zh) 半边槽加重型铰链
CN202597443U (zh) 电子设备显示荧幕抬升机构
CN211829329U (zh) 插座上盖板与面板的连接结构
CN201221553Y (zh) 双包式自动锁定枢纽器
CN202290958U (zh) 倒角斜刃口落料凹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118

Termination date: 2012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