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42292Y - 袋式除尘器多面进风结构 - Google Patents

袋式除尘器多面进风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42292Y
CN201342292Y CNU2008202336801U CN200820233680U CN201342292Y CN 201342292 Y CN201342292 Y CN 201342292Y CN U2008202336801 U CNU2008202336801 U CN U2008202336801U CN 200820233680 U CN200820233680 U CN 200820233680U CN 201342292 Y CN201342292 Y CN 20134229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st pipe
air inlet
dust
multiaspect
lead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23368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七棣
徐天平
秦诒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EL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L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Inc filed Critical KEL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Inc
Priority to CNU20082023368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4229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4229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4229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袋式除尘器多面进风结构,连接除尘箱体,将待过滤气体输送至所述除尘箱体,其中,所述多面进风结构包括:围绕于所述除尘箱体的外部的进风管,进风管具有一个总进风口,以及至少一个封闭端,进风管上朝向所述除尘箱体的一侧设有多个向除尘箱体多面均匀供风的支进风口,所述多个支进风口分别与所述除尘箱体连接,通过上述结构使除尘箱体进风均匀,提高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并且有助于延长除尘器尤其是滤袋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袋式除尘器多面进风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器进风结构,特别是一种袋式除尘器的多面进风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处理含尘气体的除尘器主要有袋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旋风除尘器和湿式除尘器等几大类,其中,由于袋式除尘器具有高的除尘效率,因此在社会对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袋式除尘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是,袋式除尘器也有自身的缺陷。因其工作的基本原理为:含尘烟气从进气管道进入除尘器,其中颗粒粉尘经内部滤袋过滤而滞留在滤袋表面上或者直接落入灰斗中,净化后的气体由排气管道排出。并且在工业生产中,一般袋式除尘器为大型的箱体结构,含尘烟气往往不能均匀的进入除尘箱体,严重影响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如图1A至图1C以及图2所示,其为现有的袋式除尘器进风结构主视、侧视、俯视示意图以及现有进风结构与除尘箱体组合示意图,现有技术中,常规的都是采用一个总进风管1,两侧分设出多个支进风管L,而对于除尘箱体6而言,每一个除尘箱体只在一侧对应一个或多个进风管,也就是说,除尘箱体只在其一侧朝一个方向有进风,对于整个的除尘箱体而言,这种进风很不均匀。
具体来说,目前袋式除尘器常规采用的进风系统都存在着进风在整个除尘箱体截面上的分布不均衡问题,不均衡的进风导致了分布在整个除尘箱体截面上各处的滤袋承受不均衡的过滤负荷,使有些区域的滤袋过滤负荷过大,也就是通过该区域滤袋的含尘风量过大,超过了除尘器的设计过滤能力,影响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并且过大的含尘风量还会给滤袋带来冲击和磨擦,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而相应的有些区域的滤袋过滤负荷过小,即通过这些区域滤袋的含尘风量过小,浪费了滤袋的有效过滤面积。由上述可知,不均衡的进风既缩短了除尘器滤袋的使用寿命又严重影响了除尘器的除尘效果,对大中型袋式除尘器而言,上述除尘器进风不均衡的问题更加普遍和突出,若除尘器长期处于这种不正常的工作状态,还会对后续的工业生产造成影响,对环境造成破坏。
中国专利号200720041832.3公开了一种紧凑型布袋除尘器,其虽然对除尘器的构造进行改进,使其更加简洁和紧凑,但是只具有一处进风管道,仍然存在进风不均匀的问题;中国专利号200420024115.6公开了一种圆筒袋式除尘器,其通过设置具有螺旋叶片的旋转装置来使含尘烟气较均匀的进入滤袋,但是这种旋转装置的设置比较复杂,增加了生产加工的工艺难度,另外其使含尘烟气进气均匀的效果也比较有限,并且这种具有螺旋叶片的旋转装置只适用于中小型的圆筒袋式除尘器,对于工业上大型箱体结构的袋式除尘器,其往往难于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袋式除尘器多面进风结构,通过使过滤箱体多面进风,使滤袋承受过滤负荷均匀,提高滤袋的有效过滤面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种袋式除尘器多面进风结构,连接除尘箱体,将待过滤气体输送至所述除尘箱体,其中,所述多面进风结构包括:进风管,围绕于所述除尘箱体的外部,所述进风管具有一个总进风口,以及至少一个封闭端,所述进风管上朝向所述除尘箱体的一侧设有多个向除尘箱体多面均匀供风的支进风口,所述多个支进风口分别与所述除尘箱体连接。
上述的袋式除尘器多面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进一步包括:进风管前段,其一端设有所述总进风口;进风管中段,其一端经第一进风弯管连接于所述进风管前段的另一端;进风管后段,其一端经第二进风弯管连接于所述进风管中段的另一端,所述进风管后段的另一端为封闭端;所述进风管呈“U”型,所述除尘箱体容置于所述进风管前段、中段、后段围成的容置空间内。
上述的袋式除尘器多面进风结构,其中,所述进风管前段、进风管后段上朝向除尘箱体的一侧分别设有多个支进风口,并且设于所述进风管前段上的支进风口与设于所述进风管后段上的支进风口交错差位相对。
上述的袋式除尘器多面进风结构,其中,所述进风管前段、进风管后段上分别设有相同数量的多个支进风口。
上述的袋式除尘器多面进风结构,其中,所述进风管进一步包括:进风管前段,其一端设有所述总进风口,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连接两个互相朝相背方向延伸的第一进风弯管;两个进风管中段,分别经所述第一进风弯管与所述进风管前段相连;两个进风管后段,所述两个进风管后段的一端分别经第二进风弯管与所述进风管中段相连,所述两个进风管后段的另一端为封闭端;所述进风管呈“M”型,两个所述除尘箱体分别容置于所述进风管前段、中段、后段所围成的两个容置空间内。
上述的袋式除尘器多面进风结构,其中,所述进风管前段上相对除尘箱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支进风口,所述两个进风管后段上朝向除尘箱体的一侧分别设有多个支进风口,并且设于所述进风管前段上的支进风口与设于所述进风管后段上的支进风口交错差位相对。
上述的袋式除尘器多面进风结构,其中,所述除尘箱体的两侧连接有相同数量的多个支进风管。
上述的袋式除尘器多面进风结构,其中,所述进风管前段、后段沿待过滤气体流动方向其截面积依次减小。
上述的袋式除尘器多面进风结构,其中,所述总进风口的截面积大于所述多个支进风口的截面积之和。
上述的袋式除尘器多面进风结构,其中,所述支进风口与水平线的夹角为-5度到+5度。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袋式除尘器多面进风结构通过在除尘箱体周围设置多个支进风口,使多个支进风口交错差位相对,并相应的设计进风支管的形状结构和截面积,使进风管前段、后段沿待过滤气体流动方向的截面积依次减小,从而达到了使除尘箱体进风均匀的目的,提高了袋式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并且有助于延长除尘器尤其是滤袋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A至图1C为现有的袋式除尘器进风结构主视、侧视、俯视示意图;
图2为现有进风结构与除尘箱体组合示意图(附视图);
图3A至图3C为本实用新型袋式除尘器的多面进风结构主视、左视、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袋式除尘器的多面进风结构支进风口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袋式除尘器的多面进风结构各支进风口处进风管截面示意图;
图6A和图6B为本实用新型袋式除尘器的多面进风结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袋式除尘器的多面进风结构应用主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袋式除尘器的多面进风结构应用侧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    多面进风结构
1      总进风口
2      进风管
21、211、212     进风管前段
23、24           进风管中段
25、26           进风管后段
31、32           第一进风弯管
33、34           第二进风弯管
4、5、6          除尘箱体
L、K、K1至K12    支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3A至图3C,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袋式除尘器的多面进风结构主视、左视、俯视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面进风结构100大致呈“M”型,其具有一个总进风口1,含有粉尘的气体从总进风口1进入到多面进风结构100中,沿着进风管前段2流动,流经第一进风弯管31、32,进风管中段23、24,第二进风弯管33、34,进风管后段25、26並通过沿程所经过的各个支进风口K(包括K1至K12)进入到除尘箱体4、5中(参考图5),对含尘烟气进行过滤,将过滤之后的清洁气体排放到除尘器之外或加以利用。
本实施例中,进风管2呈“M”型,其相互对称的两个部分分别围绕于两个除尘箱体4、5,进一步来说,进风管2包括进风管前段21,进风管中段23、24,进风管后段25、26,以及连接于前段、中段、后段之间的进风弯管31至34,具体来说,进风管前段21一端设有总进风口1,其另一端延伸连接有两个第一进风弯管31、32,从而将进风管2分为两路,第一进风弯管31、32是在同一平面上朝相背方向延伸(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实际需要,第一进风弯管31、32也可不在同一平面上朝相背方向延伸),并且二者均为四分之一圆弯管,但并不以此为限,根据实际需要也可选用其他角度的弯管。第一进风弯管31、3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进风管中段23、24,本实施例中,进风管中段23、24为相同的直线形管道,进风管中段23、2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二进风弯管33、34,该第二进风弯管33、34与第一进风弯管31、32相同也可为四分之一圆弯管,第二进风弯管33、34另一端再连接进风管后段25、26,进风管后段25、26的最末端封闭,从而使整个进风管2呈“M”型。由于本实施例中进风弯管均采用了四分之一圆弯管,所以进风管前段与进风管后段是基本平行的,而两个除尘箱体4、5就容置于进风管前段、中段和后段所围成的两个容置空间内。
本实施例的多面进风结构100共设置有十二个支进风口K1至K12,其分别设置于进风管前段21和进风管后段25、26上朝向除尘箱体的一侧,具体的说,在进风管前段21上设置了六个支进风口(K1至K3,K7至K9),相对的设于进风管前段21的两侧,每侧三个,对应连接除尘箱体4、5,其中支进风口K1至K3连接除尘箱4,支进风口K7至K9连接除尘箱5。而支进风口K4至K6则设置于进风口后段25上朝向除尘箱体4的一侧并与之连接,支进风口K4至K6应与支进风口K1至K3交错差位相对(如图5所示),以避免两个支进风口相对进风而产生对冲。与上述类似的,支进风口K10至K12则设置于进风口后段26上朝向除尘箱体5的一侧并与之连接,支进风口K10至K12与支进风口K7至K9同样交错差位相对。当然,支进风口的设置数量以及设置位置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加以调整,并且支进风口K1至K12还可设计成与水平线夹角-5度到+5度,以便于和不同结构除尘箱体的连接,如图4所示。
下面结合图5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多面进风结构中的气体的流动情况与进风管截面的关系,图5为本实用新型袋式除尘器的多面进风结构各支进风口处进风管截面示意图,如图所示,含有粉尘的气体从总进风口1进入进风管前段21,依次经过截面H-H、I-I、J-J,在经过截面H-H时,将会有部分的含尘气体经支进风口K1、K7分别进入到除尘箱体4、5内进行过滤,同样,在经过截面I-I、J-J时,也会有部分的含尘气体经支进风口K2、K8、K3、K9进入到除尘箱体内,也就是说每经过一个支进风口所处的截面,含尘气体都将减少一部分,据此,本实用新型将进风管设计为变截面的形式,以保证风速均衡,并提高进风管的利用率。如图5所示,其中T-T截面为总进风口处的截面,由图可知截面H-H、I-I、J-J的面积依次减小。然后,余下的含尘气体分成两部分,分别进入第一进风弯管31、32,其中进入第一进风弯管31的一路将流经进风管中段23和第二进风弯管33,而到达进风管后段25,在进风管后段25中含尘气体又将依次流经C-C、B-B、A-A三个截面,与在进风管前段21中的情形类似的,每经过一个支进风口所处的截面,含尘气体都将有一部分流入到除尘箱体中,所以三个截面C-C、B-B、A-A的面积也是依次减小的,而进入第一进风弯管32的另一路情况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整体来说,为保证各支进风口均有气体流量,提高支进风口和进风管的利用率,沿气体流动方向进风管的截面积是逐渐减小的,进风管最大的截面积即为总进风口1处的截面积,并且总进风口1处的截面积应大于所有支进风口的截面积之和。而至于截面积缩小的具体比例,则可根据实际情况例如支进风口的截面大小来加以均衡设计,并不作限定。
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若进风管前段21为两根分别独立的管道,即如图6A所示,具有两个独立的进风管前段211、212分别与第一进风弯管31、32相连,那么就可以演变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请结合参考图6B,为本实用新型袋式除尘器的多面进风结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多面进风结构的进风管2包括进风管前段211、第一进风弯管31、进风管中段23、第二进风弯管33和进风管后段25,并由上述各段依次相连而呈“U”型,除尘箱体则容置于该“U”型进风管2的内凹部,也就是上述的进风管前段、中段、后段所围成的容置空间内。支进风口的设置与图5所示的实施例类似,支进风口K1至K3设于进风管前段211朝除尘箱4的一侧,并与之连接,而支进风口K4至K6则设于进风管后端25朝除尘箱4的一侧,并与之连接,其中,支进风口K1至K3应与支进风口K4至K6交错差位相对(如图6B所示),以避免两个支进风口对冲。这样,每一个“U”型的进风管将构成一个独立的多面进风结构,而图6A所示即为两个这种“U”型的多面进风结构的组合使用状态,这种实施方式将更加灵活,可适应不同的工作空间、环境而组合出相应的形态。至于其截面大小变化情况以及其余结构和功效,与图5所示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7和图8,为本实用新型袋式除尘器的多面进风结构应用主视、侧视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面进风结构安装于袋式除尘器中,通过其将含有粉尘的气体均匀的送入除尘箱体之中,以提高除尘效率,并能保护设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圆筒式除尘器中也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多面进风结构,此时进风管2可设计为围绕圆筒式除尘器的外圆周,优选为进风管要大于圆筒式除尘器圆周的一半,然后在进风管上朝向除尘器箱体设置多个支进风口,并与除尘器箱体连接,从而实现多面均衡进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袋式除尘器多面进风结构,连接除尘箱体,将待过滤气体输送至所述除尘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面进风结构包括:
进风管,围绕于所述除尘箱体的外部,所述进风管具有一个总进风口,以及至少一个封闭端,所述进风管上朝向所述除尘箱体的一侧设有多个向除尘箱体多面均匀供风的支进风口,所述多个支进风口分别与所述除尘箱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式除尘器多面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进一步包括:
进风管前段,其一端设有所述总进风口;
进风管中段,其一端经第一进风弯管连接于所述进风管前段的另一端;
进风管后段,其一端经第二进风弯管连接于所述进风管中段的另一端,所述进风管后段的另一端为封闭端;
所述进风管呈“U”型,所述除尘箱体容置于所述进风管前段、中段、后段围成的容置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袋式除尘器多面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前段、进风管后段上朝向除尘箱体的一侧分别设有多个支进风口,并且设于所述进风管前段上的支进风口与设于所述进风管后段上的支进风口交错差位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袋式除尘器多面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前段、进风管后段上分别设有相同数量的多个支进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式除尘器多面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进一步包括:
进风管前段,其一端设有所述总进风口,另一端分为两路分别连接两个互相朝相背方向延伸的第一进风弯管;
两个进风管中段,分别经所述第一进风弯管与所述进风管前段相连;
两个进风管后段,所述两个进风管后段的一端分别经第二进风弯管与所述进风管中段相连,所述两个进风管后段的另一端为封闭端;
所述进风管呈“M”型,两个所述除尘箱体分别容置于所述进风管前段、中段、后段所围成的两个容置空间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袋式除尘器多面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前段上相对除尘箱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支进风口,所述两个进风管后段上朝向除尘箱体的一侧分别设有多个支进风口,并且设于所述进风管前段上的支进风口与设于所述进风管后段上的支进风口交错差位相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袋式除尘器多面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箱体的两侧连接有相同数量的多个支进风管。
8、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袋式除尘器多面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前段、后段沿待过滤气体流动方向其截面积依次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袋式除尘器多面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总进风口的截面积大于所述多个支进风口的截面积之和。
10、根据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袋式除尘器多面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进风口与水平线的夹角为-5度到+5度。
CNU2008202336801U 2008-12-25 2008-12-25 袋式除尘器多面进风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134229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2336801U CN201342292Y (zh) 2008-12-25 2008-12-25 袋式除尘器多面进风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2336801U CN201342292Y (zh) 2008-12-25 2008-12-25 袋式除尘器多面进风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42292Y true CN201342292Y (zh) 2009-11-11

Family

ID=41273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233680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342292Y (zh) 2008-12-25 2008-12-25 袋式除尘器多面进风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42292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46813A (zh) * 2013-08-19 2013-12-18 江苏新中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布袋除尘器进风装置
CN108568166A (zh) * 2018-07-09 2018-09-25 福建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除尘器侧进风装置及布袋除尘器
CN110755975A (zh) * 2019-10-15 2020-02-07 光大环保技术装备(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过滤式布袋除尘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46813A (zh) * 2013-08-19 2013-12-18 江苏新中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布袋除尘器进风装置
CN108568166A (zh) * 2018-07-09 2018-09-25 福建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除尘器侧进风装置及布袋除尘器
CN108568166B (zh) * 2018-07-09 2023-06-23 福建南方路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除尘器侧进风装置及布袋除尘器
CN110755975A (zh) * 2019-10-15 2020-02-07 光大环保技术装备(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过滤式布袋除尘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42292Y (zh) 袋式除尘器多面进风结构
CN1857762A (zh) 复合型布袋除尘装置
CN208356366U (zh) 一种可移动式的醋酸酯滤筒除尘器
CN202983414U (zh) 负压内滤分室反吸风清灰除尘系统设备
CN206567110U (zh) 一种高效旋风除尘器
CN202376879U (zh) 复合除尘器
CN205936766U (zh) 一种汽车尾气净化装置
CN102658244A (zh) 旋风除尘器和使用该旋风除尘器的外旋四联体除尘器
CN211724987U (zh) 高效旋风式集尘器
CN209917461U (zh) 高温高含尘烟气的轴流组合式除尘系统
CN207628112U (zh) 一种袋式除尘器的进气导流装置
CN210562301U (zh) 一种通风除尘式综合管廊
CN210186613U (zh) 多级环境除尘器
CN201389402Y (zh) 一种进风口预除尘器
CN207356837U (zh) 一种带有两道集灰装置的除尘器
CN208357060U (zh) 一种蜗壳旋流式细颗粒物快速烘干除杂装置
CN202683001U (zh) 一种分级除尘系统
CN206652619U (zh) 一种旋风收尘器
CN201375865Y (zh) 分动力脉冲袋式除尘器
CN205760248U (zh) 一种混合送风袋式除尘器
CN204865414U (zh) 一种化肥生产除尘装置
CN205109233U (zh) 一种环形送风的袋式除尘器
CN215027388U (zh) 一种离心式高效环保除尘器
CN210331959U (zh) 风管除尘系统及养殖系统
CN216572245U (zh) 一种高温烟气管袋复合式除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819

Address after: Split eight communities in Wujiang District of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aft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222 Wuji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eight song split community

Patentee before: Kel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Inc.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