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11990Y - 一种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11990Y
CN201311990Y CNU2008201391110U CN200820139111U CN201311990Y CN 201311990 Y CN201311990 Y CN 201311990Y CN U2008201391110 U CNU2008201391110 U CN U2008201391110U CN 200820139111 U CN200820139111 U CN 200820139111U CN 201311990 Y CN201311990 Y CN 20131199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onnector
conducting terminal
main part
insulating body
support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3911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德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es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tes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13911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1199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1199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1199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公开了一绝缘本体,设有对应芯片模块一上表面及与电路板对应一下表面,绝缘本体设有至少一收容槽,收容槽由一凸块分为上下两部分,且分别贯穿上表面及下表面,以及至少一导电端子包括一主体部对应设置于收容槽中,导电端子主体部设有一肩部,且主体部两侧向上延伸形成一弹性臂,弹性臂与所述球状接触部为干涉配合,至少一弹性构件,其设置在收容槽内部空间中、收容槽内的所述凸块与所述导电端子主体部之间,使主体部的肩部压抵在弹性构件的一端上。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避免了在震动剧烈或导电端子夹持力较小时导电端子与锡球容易脱离的缺陷,提高了电连接器的电性连接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用于移动通讯中的电连接器主要包括绝缘本体及容设于该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借助该导电端子可使移动通讯中的电路基板与转换器长期保持稳定的电性接触,一般这种电连接器称为POGO PIN连接器,即弹簧连接器或探针连接器。之所以这种连接器称为弹簧连接器或探针连接器,是因为这种电连接器主要由绝缘本体,弹性体及导电端子组成,且弹性体套合于导电端子之上,绝缘本体设有端子收容孔,导电端子及弹性体收容其间,由于导电端子需要与外接的电子元件电性接触,以使外接电子元件电性导通,而弹性元件主要为该导电端子提供一种很好的衔接,且也使外接电子元件与电连接器有更好的弹性接触。
如图1所示,这是美国专利第5545050号专利所公开的一种电连接器,其导电端子100包括主体部110及由主体部110向上延伸的左右两接触臂120,该接触臂120左右对称向外扩张分开,此接触臂120提供一斜面121,以便使球状接触体200容易进入接触臂120之间的区域,当球状接触体200在压入至最终位置时,导电端子100本身并无显示太大明显之包覆作用(亦指当球状接触体200压的底端时本身并无太多的夹持力),且我们可由图观察出本身因导电端子100外型的曲率设计皆一致,将导致导电端子100相对应的反力皆朝相同方向,其本身所产生的夹持力是相当有限的。
又所述球状接触体200大小、方圆其在制作上不可能完全一致,或多或少会存在误差,这有可能会造成所述球状接触体200与所述接触臂120接触不良,无法保证每个球状接触点位都平均接触。因此,在夹持力过小和接触不良如遇到较剧烈震动时,球状接触体200有可能脱离导电端子100,导致芯片模板300与电路板(未图示)短路,使得电连接器工作时导电端子100与外接电子元件之导通不够稳定。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得电连接器工作时导电端子与外接电子元件之导通更稳定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一芯片模块上所设的至少一球状接触部与一电路板,包括:一绝缘本体,设有用于对应所述芯片模块的一上表面及与所述电路板对应的一下表面,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至少一端子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由一凸块分为上下两部分,且分别贯穿所述上表面及所述下表面,以及至少一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一主体部对应设置于所述端子收容槽中,所述导电端子主体部设有一肩部,且主体部两侧向上延伸形成一弹性臂,所述弹性臂与所述球状接触部为干涉配合,且所述弹性臂沿球状接触部两侧对称张开,至少一弹性构件,其设置在所述收容槽内部空间中、所述收容槽内的所述凸块与所述导电端子主体部之间,以使所述主体部的肩部压抵在所述弹性构件的一端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通过所述导电端子主体部所延伸出两弹性臂,当其受力向上运动时,所述弹性臂具有一个相当长的运动夹持行程,使所述球状接触部在不绝对相同高度位置,均能在有效运动行程内被所述导电端子夹持住,从而有利于整个电连接器的电性导通,而当整个电连接器不呈工作状态时,整个导电端子在弹性压缩回复力作用下下降,整个导电端子的所述弹性臂部绝大部分被收容在收容槽内,这样避免了因所述导电端子弹性臂末端露出绝缘本体过多而创伤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电连接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处于分解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未焊接至电路板且未与芯片接触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电连接器焊接至电路板上且未与芯片模块上所设球状接触部配合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电连接器与芯片模块上所设球状接触部配合后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2至图5,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用于连接一芯片模块2至一电路板4,其包括至少一导电端子11,一绝缘本体12,一上盖13以及一下盖14以及至少一弹性支持构件15。其中,所述导电端子11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12内,所述上盖13枢接于所述绝缘本体12的一端,用于紧压所述芯片模块2于所述绝缘本体12上,所述下盖14配合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12的一侧。
所述芯片模块2上设有球状接触部3,在本实施例中该球状接触部3为一锡球,其与所述导电端子11相电性连接,进而实现所述芯片模块2与所述电连接器1的电性连接。
请参阅图2至图5,所述导电端子11组设于上述绝缘本体12中,其包括一主体部111、由所述主体部111一端的两侧向上延伸的一对弹性臂112以及由所述主体部111另一端向下延伸形成的一导接部113。
其中,所述导电端子11的所述主体部111设有一肩部1231,所述肩部1231搁置所述弹性支持构件15下端,所述肩部1231朝所述主体部111内侧凹设一弧面1232,此弧面1232用以更好的将所述弹性支持构件15搁置在所述肩部1231上。
所述两弹性臂112之间形成一第一收容空间113对应收容上述球状接触部3。每一所述弹性臂112设有一导引部1121,以方便所述球状接触部3进入该第一收容空间113,且所述两弹性臂112对应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13上方(即弹性臂末端)形成两夹持点1122,所述两夹持点1122对应夹持所述球状接触部3的两侧,使所述两弹性臂112与所述球状接触部3之间形成干涉接触,使所述导电端子11与所述芯片模块2相电性导通。
所述导接部113连接至所述电路板4上与所述电路板4相电性导通。
请参阅图2至图5,所述绝缘本体12设有与上述芯片模块2相对应的一上表面1200及与上述电路板4相对应的一下表面1201。其中,所述上表面1200上设有一矩形凹陷空间21,其用于收容上述芯片模块2;所述下表面1201设有一第二收容空间22,用于收容所述下盖14。
另,所述绝缘本体12内设有多数端子收容槽121贯穿所述上表面1200和下表面1201,每一所述端子收容槽121与每一所述第二收容空间22相通,且每一所述导电端子11的所述主体部111对应设置于每一所述端子收容槽121中。
且另外,所述绝缘本体12还设有四圆形通孔122以及两方形通孔123,所述四圆形通孔122以及所述两方形通孔123皆贯穿所述上表面1200及所述下表面1201。
所述绝缘本体12于所述端子收容槽121内设有一凸块124以及一定位块125。其中,所述凸块124上宽下窄,其靠近所述绝缘本体12的所述上表面1200,用于分隔所述端子收容槽121;所述定位块125靠近所述绝缘本体12的所述上表面1200,且位于所述凸块124的上方,且所述定位块125位于所述两弹性臂112之间的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13内,用于定位所述两弹性臂112。
请参阅图2至图5,所述上盖13枢接于所述绝缘本体12上,将其旋转扣合在所述绝缘本体12上之后,其可用于紧压所述芯片模块2于所述绝缘本体12上。
请参阅图2至图5,所述下盖14设有一承接部141,用以承接所述导电端子11的所述主体部111。所述下盖14上设有多数贯穿该下盖14的通孔142,每一所述通孔142与每一所述端子收容槽121相连通。另外,所述下盖14向上延伸形成四定位柱143以及两扣臂144,所述四定位柱143分别与上述四圆形通孔122相对应配合,所述两扣臂144分别与上述两方形通孔123相对应配合,以将所述下盖14与所述绝缘本体12配合在一起。
请参阅图2至图5,所述弹性支持构件15设于所述端子收容槽121内部空间中,并且设于所述凸块124与所述导电端子11的所述主体部111之间,使所述弹性支持构件15的下端部压抵在所述主体部111的所述肩部1231,所述弹性支持构件15的上端部抵持于所述凸块1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支持构件15可为一弹簧件或弹性体。
请参阅图2至图5,组装时,首先,将所述弹性支持构件15套合于所述导电端子11的所述主体部111上,再将套合好的所述导电端子11及所述弹性支持构件15自所述绝缘本体12的下表面1201向所述上表面1200插入到该绝缘本体12的端子收容槽121中,这时,所述导接部113显露于所述绝缘本体12的所述下表面1201,所述导电端子11其余部分都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12的所述端子收容槽121内,且所述两弹性臂112的所述两夹持点1122抵靠于所述定位块125上。
其次,将所述下盖14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12的第二收容空间22中,所述承接部141承接所述导电端子11的所述主体部111,使得所述导电端子的所述主体部111固定在所述下盖14内,所述下盖14的所述四定位柱143分别插入所述绝缘本体12的所述四圆形通孔122内以将所述下盖14定位,所述下盖14的所述两扣臂144分别插入所述绝缘本体12的所述两方形通孔123内与所述绝缘本体12相扣合,以将所述下盖14与所述绝缘本体12配合在一起。
再次,将所述上盖13安装在所述绝缘本体12上,使所述上盖13可绕所述绝缘本体12在一定角度内旋转。以此组装完成所述电连接器1。这时,所以两弹性臂112大部分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12的所述端子收容槽121内,这样避免了因所述两弹性臂112露出于所述绝缘本体12而碰伤。
然后,将上述电连接器1置于所述电路板4上,这时,整个电连接器1不呈工作状态,所述导电端子11的所述导接部113抵持电路板4,所述导电端子11受力向上移动,同时,套在所述导电端子11上的所述弹性支持构件15也随着所述导电端子11一起向上移动,直至所述弹性支持构件15上端抵持住所述绝缘本体12内设置的所述凸块124,此时,所述弹性支持构件15上端被所述凸块124所抵持,而所述弹性支持构件15下端搁置于所述导电端子11的所述肩部1231上。
当所述导电端子11继续向上移动时,所述弹性支持构件15被压缩变形,该变形一直持续直至所述导电端子11停止上移。而在所述导电端子上移的过程中,所述导电端子11的所述两弹性臂112沿着所述定位块125两侧移动并逐渐浮出于所述绝缘本体12的所述上表面1200,由于所述定位块125上宽下窄,所以在所述定位块125作用下,当所述弹性臂112浮出所述绝缘本体12的所述上表面1200时,所述两弹性臂112呈张开状,以便于所述芯片模块2上所设球状接触部3下压时进入。所述导电端子11的所述导接部113受所述弹性支持构件15的弹性压缩回复力作用而与所述电路板4实现导通。且所述导电端子11在所述弹性支持构件15的弹性压缩回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使所述导电端子11的所述弹性臂112绝大部分被收容在所述收容槽121内,这样避免了因所述导电端子11的所述弹性臂112末端露出绝缘本体12过多而创伤破坏。
在所述导电端子11受力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所述弹性臂112具有一个相当长的运动夹持行程,使所述球状接触部3在不绝对相同高度位置,均能在有效运动行程内被所述导电端子11夹持住,从而有利于整个电连接器1的电性导通。
再然后,将所述芯片模块2组装于所述电连接器1的所述绝缘本体11上,使其收容于所述矩形凹陷空间21中,这时,所述芯片模块2的所述球状接触部3与所述导电端子11的所述弹性臂112处于零接触状态。
最后,旋转所述上盖13并将其扣持于所述绝缘本体12上,以将所述芯片模块2紧压于所述绝缘本体12上,从而实现所述芯片模块2与所述电连接器1之间的电性连接。
上述乃最佳实施例之方案,现提供另一实施例方案如下:
将所述导电端子11主体部111套合的弹性支持构件15替换为在所述主体部111开设填充弹性体(未图示)的一小孔,所填充的弹性体(未图示)呈圆柱形,其两端分别抵持在所述收容槽121内壁。当所述电连接器1不呈工作状态时,在所述弹性体(未图示)压缩回复力作用下,将所述导电端子11上端部绝大部分被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12的所述端子收容槽121内,从而避免了因所述导电端子11露出所述绝缘本体12过多而被创伤破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通过所述导电端子主体部111所延伸出弹性臂112,当其受力向上运动时,所述弹性臂112具有一个相当长的运动夹持行程,使所述球状接触部3在不绝对相同高度位置,均能在有效运动行程内被所述导电端子11夹持住,从而有利于整个电连接器1的电性导通,而当整个电连接器1不呈工作状态时,整个导电端子11在弹性压缩回复力作用下下降,整个导电端子11的所述弹性臂112绝大部分被收容在端子收容槽121内,这样避免了因所述导电端子11的所述弹性臂112末端露出绝缘本体12过多而创伤破坏。
在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所提出的具体的实施例仅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而并非将本实用新型狭义地限制于改实施例,在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权利要求范围的情况可作种种变化实施。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一芯片模块上所设的至少一球状接触部与一电路板,
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设有对应于所述芯片模块的一上表面及与所述电路板对应的一下表面,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至少一端子收容槽,且分别贯穿所述上表面及所述下表面,一凸块位于所述绝缘本体分隔所述收容槽;
至少一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一主体部对应设置于所述端子收容槽中,所述导电端子主体部设有一肩部,且主体部两侧向上形成一对弹性臂,所述球状接触部位于一对弹性臂之间形成干涉接触;以及
至少一弹性支持构件,其设置在所述收容槽内部空间中、所述收容槽内的所述凸块与所述导电端子主体部之间,以使所述主体部的肩部压抵在所述弹性支持构件的一端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包含一导引部及夹持所述球状接触部两侧的一夹持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持构件上端部抵持于所述收容槽内的所述凸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持构件搁置在所述肩部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主体部向下延伸形成与所述电路板相连接的导接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收容槽靠近所述上表面的一端设有一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定位所述两弹性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设有一上盖,所述上盖扣持在所述绝缘本体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设有一下盖,所述下盖设有一承接部,用以承接所述导电端子主体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状接触部为一锡球。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持构件为一弹簧件或弹性体。
CNU2008201391110U 2008-10-01 2008-10-01 一种电连接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131199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391110U CN201311990Y (zh) 2008-10-01 2008-10-01 一种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391110U CN201311990Y (zh) 2008-10-01 2008-10-01 一种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11990Y true CN201311990Y (zh) 2009-09-16

Family

ID=41109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39111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311990Y (zh) 2008-10-01 2008-10-01 一种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11990Y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8497A (zh) * 2010-06-18 2011-02-09 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四探针测试仪的探针定位结构
CN102346199A (zh) * 2010-07-30 2012-02-08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球栅阵列测试座
CN106099599A (zh) * 2016-08-18 2016-11-09 北京可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导电装置和一种可旋转球体
CN107959200A (zh) * 2016-10-18 2018-04-24 泰可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探针式电连接组件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8497A (zh) * 2010-06-18 2011-02-09 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四探针测试仪的探针定位结构
CN101968497B (zh) * 2010-06-18 2014-07-23 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四探针测试仪的探针定位结构
CN102346199A (zh) * 2010-07-30 2012-02-08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球栅阵列测试座
CN106099599A (zh) * 2016-08-18 2016-11-09 北京可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导电装置和一种可旋转球体
CN107959200A (zh) * 2016-10-18 2018-04-24 泰可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探针式电连接组件
CN107959200B (zh) * 2016-10-18 2019-08-20 泰可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探针式电连接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97405Y (zh) 电连接器
CN109103646B (zh) 电连接器
CN201252205Y (zh) 电连接器
CN201311990Y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932712Y (zh) 电连接器
CN101212098A (zh) 电连接器端子
CN102064404A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0941510Y (zh) 电连接器
CN201230103Y (zh) 电连接器
CN202855965U (zh) 电连接器
CN201000994Y (zh) 电连接器
CN2916975Y (zh) 电连接器
CN201478526U (zh) 电连接器
CN101640360A (zh) 电连接器
CN103208707A (zh) 电连接器
CN102315543A (zh) 电连接器
CN101989698A (zh) 电连接器
CN201091041Y (zh) 电连接器
CN201087919Y (zh) 电连接器
CN202855954U (zh) 电连接器
CN201549661U (zh) 插头结构以及设有插头的电子设备
CN202142669U (zh) 电连接器
CN201797086U (zh) 电连接器
CN201112663Y (zh) 电连接器
CN201266711Y (zh) 电连接器端子及使用该电连接器端子的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