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11166Y - 纺织品焙烘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纺织品焙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11166Y
CN201311166Y CNU2008201647610U CN200820164761U CN201311166Y CN 201311166 Y CN201311166 Y CN 201311166Y CN U2008201647610 U CNU2008201647610 U CN U2008201647610U CN 200820164761 U CN200820164761 U CN 200820164761U CN 201311166 Y CN201311166 Y CN 20131116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lvage guide
pedestal
driving wheel
screw mandrel
b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6476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伯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Dongsheng Digit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Dongsheng Digit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Dongsheng Digit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Dongsheng Digit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16476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1116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1116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1116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焙烘装置。它包括基座,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焙烘装置,与焙烘装置相配合设有导布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基座上的开有进布口和出布口的焙烘房,在焙烘房上设有与进布口和出布口连线方向相适应的焙烘机构,导布装置包括与进布口相配合进布导布机构、与出布口相配合的出布导布机构、设于进布导布机构和出布导布机构之间与焙烘房相配合的焙烘导布机构。本实用新型为本申请人独创性的技术方案,其可与印花装置直接配合使用,经印花装置将颜料和颜料固色助剂喷绘到织物上直接焙烘固色即可,减少了传统印花工艺的后续蒸化、水洗的设备,降低了生产设备成本,还节省了设备占用空间。

Description

纺织品焙烘装置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焙烘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纺织焙烘装置。
【背景技术】
现行的印花工艺中,通常采用以水为介质的印花工艺。采用水溶性染料调和在水介质糊料中,用手工或机械方法,按花纹要求印制或喷射在织物上,经过蒸汽的湿热蒸化过程,达到染料上染的要求,然后,经过水洗工艺,把糊料和多余的染化料洗尽,最后经过柔软等特殊处理,完成全过程。也就是说,现行的数码印花机必须结合湿热蒸化、洗涤设备、烘干设备才能完成印花工作。其存在的缺陷:工艺流程长,需配套设备多、投资大,占用空间大,同时,需要消耗大量的工业用水,大量工业污水的排放,对社会日趋紧缺的水资源和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带来很大的压力。
本申请人为解决上述问题研发出与颜料和织物在一定温度下可以反应固色的颜料固色助剂。经过打印设备将颜料和颜料固色助剂喷绘到织物上,对织物进行焙烘就能形成色彩固定的图案花形。因此,本申请人为了配合上述的目的研发了纺织焙烘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品焙烘装置,可与印花装置直接配合使用,经印花装置将颜料和颜料固色助剂喷绘到织物上直接焙烘即可,减少传统印花工艺的后续蒸化、水洗的设备,降低生产设备成本,还节省设备占用空间,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生产设备多、占用空间大,消耗能源多等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纺织品焙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焙烘装置,与焙烘装置相配合设有导布装置。可与印花装置直接配合使用,经印花装置将颜料和颜料固色助剂喷绘到织物上直接焙烘干燥即可形成具有色彩固定的图案花形的织物,减少了传统印花工艺的后续蒸化、水洗的设备,降低了生产设备成本,还节省了设备占用空间。该纺织品焙烘装置自然也可以单独使用。导布装置将织物从焙烘房的进布口送入焙烘房内,经焙烘房的焙烘,最后通过导布装置将织物从焙烘房中输出。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的焙烘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开有进布口和出布口的焙烘房,在焙烘房上设有与进布口和出布口连线方向相适应的焙烘机构,所述的导布装置包括与进布口相配合进布导布机构、与出布口相配合的出布导布机构、设于进布导布机构和出布导布机构之间与焙烘房相配合的焙烘导布机构。进布导布机构将织物从焙烘房的进布口送入焙烘房内,织物在焙烘导布机构的带动下从进布口移动到出布口的过程中经焙烘房的烘干,最后通过出布导布机构将织物从焙烘房中输出。
所述的焙烘机构包括风机,与风机出风口相配合的加热器,与加热器出风口相配合、并固定在焙烘房内腔中的热风喷嘴,其上的出热风口与进布口和出布口连线方向相适应。热风喷嘴包括上下两部分,中间为出热风口,织物经过上下两部分热风喷嘴,使出热风口位于织物的上下两面,其中,出热风口为复数个,其均匀的分布在热风喷嘴对应织物的工作面上,其长度与织物的门幅相对应。焙烘房的内壁为保温型内壁,防止能量的浪费,提高利用率。
所述的进布导布机构包括进布导布基架,依次设于该进布导布基架上的张力调节机构、导布辊A、开幅对中机构和导布辊组件B,所述的张力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进布导布基架上的两辊筒,可调节该两辊筒角度的带手柄的涡轮蜗杆;所述的开幅对中机构包括设置在进布导布基架上的相互配合的三支开幅螺纹辊和两支对中调节辊。进布导布基架为折边钢板构成,用来安装进布导布的零部件。三支开布螺纹辊由电机传动,用以开幅铺平织物。二支可活动的对中调节辊能够根据织物所处位置自动调节角度来保证织物始终处于恰当位置。使用张力调节机构时,旋转手柄通过涡轮蜗杆调节二辊筒的角度,以调节织物和辊筒的包角,使织物上的张力恰当。当包角大时,在织物前进时摩擦力大,织物就紧,反之则松,因为织物太紧织物易拉长设备负荷也大,太松就不容易铺平、起皱,因此需要恰当的张力。导布辊A和导布辊组件B用以导布,使织物按设定的方向走向。
所述的焙烘导布机构包括分别设于焙烘房前后两端与进布口和出布口相配合的焙烘导布前基座和焙烘导布后基座,分别设于两焙烘导布前后基座上的传动组件,设于传动组件上的至少两条并排间距可调的传动链,每条传动链相对的内侧都设有针件,在焙烘导布前基座上设有与针件相配合的毛刷轮,在每条传动链的工作区域设有承接传动链的承接轨道,在所述的承接轨道内设有上下设置的铜条,铜条的间距与传动链的厚度相对应。承接轨道采用折边不锈钢,其内装有上下二支铜条,传动链在承接轨道内、并在上下二支铜条运行时,铜条起到润滑摩擦的作用,避免了承接轨道的摩损,铜条摩损后可以调换,起到保护轨道的作用。
所述的传动组件包括相配合的导布传动组件和间距调节组件,导布传动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焙烘导布前基座和焙烘导布后基座上与传动链配合的由一组主传动轮和三组副传动轮形成的梯形传动轮组、设置在焙烘导布后基座上与主传动轮配合的动力件A,三组副传动轮分别包括与主传动轮位于同一直线的前上副传动轮,和分别位于主传动轮和前上副传动轮下方的前下副传动轮和后下副传动轮;
所述的间距调节组件包括连接相邻承接轨道的前轨道调节丝杆和后轨道调节丝杆、调节传动件传动轮的前上副丝杆、主传动轮丝杆、前下副丝杆和后下副丝杆,设置在焙烘导布前基座上的分别通过前丝杆传动件和同步丝杆传动组件与前上副丝杆和后下副丝杆相连接的动力件B,该同步丝杆传动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焙烘导布前基座和焙烘导布后基座上通过长轴相连接的伞齿轮A和伞齿轮B,分别与伞齿轮A和伞齿轮B相配合的伞齿轮C和伞齿轮D,所述的伞齿轮C和伞齿轮D分别通过中间传动件和后丝杆传动件与动力件B和后下副丝杆相配合;
所述的前轨道调节丝杆上设有通过固定件A连接于承接轨道前端的螺母,前上副丝杆和前下副丝杆上设有通过固定件B连接的螺母,所述的前上副传动轮和前下副传动轮可相对转动的套设在相对应的螺母上;
所述的主传动轮丝杆和后轨道调节丝杆上分别设有通过固定件C连接的螺母,后下副丝杆上设有通过固定件D(与固定件C连接的螺母,所述后轨道调节丝杆对应的螺母通过固定件E连接在承接轨道后端,所述的主传动轮可转动的连接在固定件C上。固定件A、固定件B、固定件C、固定件D和固定件E将各个丝杆上的螺母固定不转动,可以相对丝杆的轴向运动,因此各个丝杆转动时,各个螺母可以向内或向外移动,达到调节适应门幅的目的。主传动轮与固定件C相配合的一侧设有阶梯型凹槽,该凹槽与固定件C相配合,凹槽外的凸台与固定件C的内侧相配合,使主传动轮穿套在固定件C上,且可相对转动。
所述焙烘房的内壁为保温型内壁;所述热风喷嘴远风机端设有喷嘴平衡件。喷嘴平衡件有利于均衡对喷嘴的作用力,提高喷嘴的寿命,同时,防止与织物直接接触,避免了对织物焙烘不均的现象的出现;保温型内壁通常由保温板构成,以保证烘房内的温度达到工艺所需温度并不向外散热,提高能量利用率。通常焙烘房的壁体本行业人员称之为墙板,这里的内壁可以为墙板的内壁,也可以为整体墙板,也就是说整体墙板为保温型墙板。
本实用新型为本申请人独创性的技术方案,其可与印花装置直接配合使用,经印花装置将颜料和颜料固色助剂喷绘到织物上直接焙烘固色即可,减少了传统印花工艺的后续蒸化、水洗的设备,降低了生产设备成本,还节省了设备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的焙烘房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丝杆动力组件部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基座、20.走台、30.焙烘房、40.织物;
41.风机、42.加热器、43.热风喷嘴、44.出热风口、45.喷嘴平衡件;51.进布导布基架、52.导布辊A、53.导布辊组件B、54.辊筒、55.手柄、56.涡轮蜗杆、57.开幅螺纹辊、58.对中调节辊;
61.焙烘导布前基座、62.焙烘导布后基座、63.传动链、64.针件、65.毛刷轮、66.承接轨道、67.铜条;
71.主传动轮、72.动力件A、73.前上副传动轮、74.前下副传动轮、75.后下副传动轮、76.主传动轮丝杆、77.前上副丝杆、78.前下副丝杆、79.后下副丝杆、710.前轨道调节丝杆、711.后轨道调节丝杆、712.固定件B、713.固定件D、714.前丝杆传动件、715.固定件A、716.固定件C、717、固定件E;
81.动力件B、82.长轴、83.伞齿轮A、84.伞齿轮B、85.伞齿轮C、86.伞齿轮D、87.中间传动件、88.后丝杆传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纺织品焙烘装置,如图1,它包括基座10,设于基座10上的上的焙烘装置,与焙烘装置相配合设有导布装置。
焙烘装置包括设置在基座10上的开有进布口和出布口的焙烘房30,在焙烘房30上设有与进布口和出布口连线方向相适应的焙烘机构,导布装置包括与进布口相配合进布导布机构、与出布口相配合的出布导布机构、设于进布导布机构和出布导布机构之间与焙烘房30相配合的焙烘导布机构。
焙烘机构包括风机41,与风机出风口相配合的加热器42,与加热器42出风口相配合、并固定在焙烘房30内腔中的热风喷嘴43,其上的出热风口44与进布口和出布口连线方向相适应,热风喷嘴包括上下两部分,中间为出热风口,织物经过上下两部分热风喷嘴,使出热风口位于织物的上下两面,其中,出热风口44为复数个,其均匀的分布在热风喷嘴43对应织物的工作面上,其长度与织物的门幅相对应。焙烘房30的内壁为保温型内壁,防止能量的浪费,提高利用率;热风喷嘴43远风机端设有喷嘴平衡件45,加热器42内设有若干电加热棒,其位于电机风叶的前方,当风机41开启,经过加热器后的热风进入上下热风喷嘴,上下对织物40进行对吹,织物40在高温下就和墨水等物质发生聚合反应,以达到升华固色的目的。
进布导布机构包括进布导布基架51,依次设于该进布导布基架51上的张力调节机构、导布辊A52、开幅对中机构和导布辊组件B53,张力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进布导布基架51上的两辊筒54,可调节该两辊筒54角度的带手柄55的涡轮蜗杆56;开幅对中机构包括设置在进布导布基架51上的相互配合的三支开布螺纹辊57和两支对中调节辊58。进布导布基架51为折边钢板构成,用来安装进布导布的零部件。三支开幅螺纹辊57由电机传动,用以开幅铺平织物40。二支可活动的对中调节辊58能够根据织物所处位置自动调节角度来保证织物40始终处于恰当位置。使用张力调节机构时,旋转手柄55通过涡轮蜗杆56调节二辊筒的角度,以调节织物和辊筒的包角。在进布导布机构和焙烘导布前基座61之间还设有用钢板制造的走台20,供操作人员站立。
焙烘导布机构包括分别设于焙烘房前后两端与进布口和出布口相配合的焙烘导布前基座61和焙烘导布后基座62,分别设于两焙烘导布前后基座上的传动组件,设于传动组件上的至少两条并排间距可调的传动链63,每条传动链63相对的内侧都设有针件64,在焙烘导布前基座61上设有与针件64相配合的毛刷轮65,在每条传动链63的工作区域设有承接传动链的承接轨道66,在承接轨道66内设有上下设置的铜条(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具有一定硬度耐磨性好的条形材质来替代),铜条的间距与传动链63的厚度相对应。焙烘导布机构工作时,毛刷轮65可将织物40压入针件64上,织物40将随着针件64向前输送。
传动组件包括相配合的导布传动组件和间距调节组件,导布传动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焙烘导布前基座61和焙烘导布后基座62上与传动链63配合的由一组主传动轮71和三组副传动轮形成的梯形传动轮组、设置在焙烘导布后基座62上与主传动轮71配合的动力件A72,三组副传动轮分别包括与主传动轮71位于同一直线的前上副传动轮73,和分别位于主传动轮71和前上副传动轮73下方的前下副传动轮74和后下副传动轮75;
间距调节组件包括连接相邻承接轨道66的前轨道调节丝杆710和后轨道调节丝杆711、调节传动件传动轮的前上副丝杆77、主传动轮丝杆76、前下副丝杆78和后下副丝杆79,设置在焙烘导布前基座61上的分别通过前丝杆传动件714和同步丝杆传动组件与前上副丝杆77和后下副丝杆79相连接的动力件B81,该同步丝杆传动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焙烘导布前基座61和焙烘导布后基座62上通过长轴82相连接的伞齿轮A83和伞齿轮B84,分别与伞齿轮A83和伞齿轮B84相配合的伞齿轮C85和伞齿轮D86,伞齿轮C85和伞齿轮D86分别通过中间传动件87和后丝杆传动件88与动力件B81和后下副丝杆79相配合;
前轨道调节丝杆710上设有通过固定件A715连接于承接轨道前端的螺母,前上副丝杆77和前下副丝杆78上设有通过固定件B712连接的螺母,前上副传动轮73和前下副传动轮74可相对转动的套设在相对应的螺母上;
主传动轮丝杆76和后轨道调节丝杆711上分别设有通过固定件C716连接的螺母,后下副丝杆79上设有通过固定件D713与固定件C716连接的螺母,后轨道调节丝杆711对应的螺母通过固定件E717连接在承接轨道后端,主传动轮71可转动的连接在固定件C716上。
工作时,通过进布导布机构将织物平整、张力适中的传送到焙烘导布机构上,根据织物的门幅需求,动力件B81工作,动力件B81通过前丝杆传动件714带动前上副丝杆77传动,前上副丝杆77又通过传动件带动前下副丝杆78和前轨道调节丝杆710同步传动;在此同时,通过传动链带动中间传动件87转动,中间传动件87又带动伞齿轮C85转动,伞齿轮C85再带动伞齿轮A83转动,伞齿轮A83转动的同时通过长轴82带动伞齿轮B84转动,伞齿轮B84带动伞齿轮D86转动,最后伞齿轮D86又带动后丝杆传动件88传动使主传动轮丝杆76、后下副丝杆79和后轨道调节丝杆711与前上副丝杆77、下副丝杆78和前轨道调节丝杆710同步传动,完成调节相邻承接轨道66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门幅的织物,同时使主传动轮71、前上副传动轮73、前下副传动轮74和后下副传动轮75调整位置与相应承接轨道的位置相对应,也就使两条传动链63的间距与织物27的门幅相对应。
接着,动力件A72工作,带动一组主传动轮71(为传动链轮)和三组副传动轮(为传动链轮)传动,经过传动链63上方的织物经毛刷轮65压入针件64上,针件上的复数根针件将织物与传动链63相对固定,随传动链63一起向前运动,经过焙烘房的焙烘,通过设置在焙烘导布后基座62后方的卷布装置将织物收起,完成加工。

Claims (9)

1.纺织品焙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设置在所述基座(10)上的焙烘装置,与焙烘装置相配合设有导布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品焙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焙烘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10)上的开有进布口和出布口的焙烘房(30),在焙烘房(30)上设有与进布口和出布口连线方向相适应的焙烘机构,所述的导布装置包括与进布口相配合进布导布机构、与出布口相配合的出布导布机构、设于进布导布机构和出布导布机构之间与焙烘房(30)相配合的焙烘导布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织品焙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焙烘机构包括风机(41),与风机出风口相配合的加热器(42),与加热器(42)出风口相配合、并固定在焙烘房(30)内腔中的热风喷嘴(43),其上的出热风口(44)与进布口和出布口连线方向相适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纺织品焙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布导布机构包括进布导布基架(51),依次设于该进布导布基架(51)上的张力调节机构、导布辊A(52)、开幅对中机构和导布辊组件B(53),所述的张力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进布导布基架(51)上的两辊筒(54),可调节该两辊筒(54)角度的带手柄(55)的涡轮蜗杆(56);所述的开幅对中机构包括设置在进布导布基架(51)上的相互配合的三支开幅螺纹辊(57)和两支对中调节辊(58)。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纺织品焙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焙烘导布机构包括分别设于焙烘房前后两端与进布口和出布口相配合的焙烘导布前基座(61)和焙烘导布后基座(62),分别设于两焙烘导布前后基座上的传动组件,设于传动组件上的至少两条并排间距可调的传动链(63),每条传动链(63)相对的内侧都设有针件(64),在焙烘导布前基座(61)上设有与针件(64)相配合的毛刷轮(65),在每条传动链(63)的工作区域设有承接传动链的承接轨道(66),在所述的承接轨道(66)内设有上下设置的铜条,铜条的间距与传动链(63)的厚度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纺织品焙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焙烘导布机构包括分别设于焙烘房前后两端与进布口和出布口相配合的焙烘导布前基座(61)和焙烘导布后基座(62),分别设于两焙烘导布前后基座上的传动组件,设于传动组件上的至少两条并排间距可调的传动链(63),每条传动链(63)相对的内侧都设有针件(64),在焙烘导布前基座(61)上设有与针件(64)相配合的毛刷轮(65),在每条传动链(63)的工作区域设有承接传动链的承接轨道(66),在所述的承接轨道(66)内设有上下设置的铜条,铜条的间距与传动链(63)的厚度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纺织品焙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组件包括相配合的导布传动组件和间距调节组件,导布传动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焙烘导布前基座(61)和焙烘导布后基座(62)上与传动链(63)配合的由一组主传动轮(71)和三组副传动轮形成的梯形传动轮组、设置在焙烘导布后基座(62)上与主传动轮(71)配合的动力件A(72),三组副传动轮分别包括与主传动轮(71)位于同一直线的前上副传动轮(73),和分别位于主传动轮(71)和前上副传动轮(73)下方的前下副传动轮(74)和后下副传动轮(75);
所述的间距调节组件包括连接相邻承接轨道(66)的前轨道调节丝杆(710)和后轨道调节丝杆(711)、调节传动件传动轮的前上副丝杆(77)、主传动轮丝杆(76)、前下副丝杆(78)和后下副丝杆(79),设置在焙烘导布前基座(61)上的分别通过前丝杆传动件(714)和同步丝杆传动组件与前上副丝杆(77)和后下副丝杆(79)相连接的动力件B(81),该同步丝杆传动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焙烘导布前基座(61)和焙烘导布后基座(62)上通过长轴(82)相连接的伞齿轮A(83)和伞齿轮B(84),分别与伞齿轮A(83)和伞齿轮B(84)相配合的伞齿轮C(85)和伞齿轮D(86),所述的伞齿轮C(85)和伞齿轮D(86)分别通过中间传动件(87)和后丝杆传动件(88)与动力件B(81)和后下副丝杆(79)相配合;
所述的前轨道调节丝杆(710)上设有通过固定件A(715)连接于承接轨道前端的螺母,前上副丝杆(77)和前下副丝杆(78)上设有通过固定件B(712)连接的螺母,所述的前上副传动轮(73)和前下副传动轮(74)可相对转动的套设在相对应的螺母上;
所述的主传动轮丝杆(76)和后轨道调节丝杆(711)上分别设有通过固定件C(716)连接的螺母,后下副丝杆(79)上设有通过固定件D(713)与固定件C(716)连接的螺母,所述后轨道调节丝杆(711)对应的螺母通过固定件E(717)连接在承接轨道后端,所述的主传动轮(71)可转动的连接在固定件C(716)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纺织品焙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组件包括相配合的导布传动组件和间距调节组件,导布传动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焙烘导布前基座(61)和焙烘导布后基座(62)上与传动链(63)配合的由一组主传动轮(71)和三组副传动轮形成的梯形传动轮组、设置在焙烘导布后基座(62)上与主传动轮(71)配合的动力件A(72),三组副传动轮分别包括与主传动轮(71)位于同一直线的前上副传动轮(73),和分别位于主传动轮(71)和前上副传动轮(73)下方的前下副传动轮(74)和后下副传动轮(75);
所述的间距调节组件包括连接相邻承接轨道(66)的前轨道调节丝杆(710)和后轨道调节丝杆(711)、调节传动件传动轮的前上副丝杆(77)、主传动轮丝杆(76)、前下副丝杆(78)和后下副丝杆(79),设置在焙烘导布前基座(61)上的分别通过前丝杆传动件(714)和同步丝杆传动组件与前上副丝杆(77)和后下副丝杆(79)相连接的动力件B(81),该同步丝杆传动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焙烘导布前基座(61)和焙烘导布后基座(62)上通过长轴(82)相连接的伞齿轮A(83)和伞齿轮B(84),分别与伞齿轮A(83)和伞齿轮B(84)相配合的伞齿轮C(85)和伞齿轮D(86),所述的伞齿轮C(85)和伞齿轮D(86)分别通过中间传动件(87)和后丝杆传动件(88)与动力件B(81)和后下副丝杆(79)相配合;
所述的前轨道调节丝杆(710)上设有通过固定件A(715)连接于承接轨道前端的螺母,前上副丝杆(77)和前下副丝杆(78)上设有通过固定件B(712)连接的螺母,所述的前上副传动轮(73)和前下副传动轮(74)可相对转动的套设在相对应的螺母上;
所述的主传动轮丝杆(76)和后轨道调节丝杆(711)上分别设有通过固定件C(716)连接的螺母,后下副丝杆(79)上设有通过固定件D(713)与固定件C(716)连接的螺母,所述后轨道调节丝杆(711)对应的螺母通过固定件E(717)连接在承接轨道后端,所述的主传动轮(71)可转动的连接在固定件C(716)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纺织品焙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烘房(30)的内壁为保温隔热型内壁;所述热风喷嘴(44)远风机端设有喷嘴平衡件(45)。
CNU2008201647610U 2008-09-25 2008-09-25 纺织品焙烘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1116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647610U CN201311166Y (zh) 2008-09-25 2008-09-25 纺织品焙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647610U CN201311166Y (zh) 2008-09-25 2008-09-25 纺织品焙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11166Y true CN201311166Y (zh) 2009-09-16

Family

ID=41108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6476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11166Y (zh) 2008-09-25 2008-09-25 纺织品焙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11166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1351A (zh) * 2013-01-23 2013-05-08 科德宝宝翎衬布(南通)有限公司 热缩率测试方法及专用装置
CN105002684A (zh) * 2015-07-06 2015-10-28 吴江市新达印染厂 低张力中心卷取同步烘干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1351A (zh) * 2013-01-23 2013-05-08 科德宝宝翎衬布(南通)有限公司 热缩率测试方法及专用装置
CN105002684A (zh) * 2015-07-06 2015-10-28 吴江市新达印染厂 低张力中心卷取同步烘干机
CN105002684B (zh) * 2015-07-06 2017-11-03 吴江市新达印染厂 低张力中心卷取同步烘干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51497U (zh) 一种纺织用印花装置
CN101402289A (zh) 无水印花机
CN110644160A (zh) 一种纺织品除皱压平装置
CN104775262A (zh) 一种牛仔面料的加工设备
CN105882162A (zh) 一种连续式高速纺织数码印花机
CN110894647A (zh) 一种具有风干功能的环保型服装生产染色机
CN109506440A (zh) 一种布料输送烘干机
CN201311166Y (zh) 纺织品焙烘装置
CN201272096Y (zh) 无水印花机
CN203904666U (zh) 平幅针织预缩机
CN108265440A (zh) 平幅碱减量机
CN101954824A (zh) 一种钢板板带连续热转印工艺及专用连续热转印设备
CN111806079B (zh) 一种纺织用衣物印花装置
CN219621422U (zh) 一种立式拉幅蒸化定型一体机
CN209303081U (zh) 一种应用于布料的升华印染设备
CN116005389A (zh) 一种立式拉幅蒸化定型一体机
CN116811423A (zh) 一种纺织品加工全自动生产线
CN107399153A (zh) 一种用于纺织品的平网和数码组合印花机
CN108422747A (zh) 一种用于印刷、干燥玻璃油墨的设备
CN215051353U (zh) 一种针织面料永久定型设备
CN105177897B (zh) 一种应用于服装生产的连续轧式气流染色机
CN214390816U (zh) 一种纺织涂层机用涂刷设备
CN205012009U (zh) 一种应用于服装生产的连续轧式气流染色机
CN211311828U (zh) 一种全自动无水印染设备
CN208829953U (zh) 一种熨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16

Termination date: 2011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