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10561Y - 齿轮箱轴承输入机构 - Google Patents

齿轮箱轴承输入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61Y
CN201310561Y CNU2008201006414U CN200820100641U CN201310561Y CN 201310561 Y CN201310561 Y CN 201310561Y CN U2008201006414 U CNU2008201006414 U CN U2008201006414U CN 200820100641 U CN200820100641 U CN 200820100641U CN 201310561 Y CN201310561 Y CN 20131056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gear
box
oil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0064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云
杨才兴
李长平
王春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Gearbox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Gearb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Gearb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Gearbox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10064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1056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1056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1056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齿轮箱轴承输入机构,包括输入齿轮轴,该输入齿轮轴的齿轮部分在齿轮箱内,另一部分伸出齿轮箱外,该齿轮两旁的输入齿轮轴分别通过左轴承机构和右轴承与所述齿轮箱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轴承为圆柱滚子轴承;所述左轴承机构由四点接触球轴承和圆柱滚子轴承组成,其中圆柱滚子轴承靠近所述齿轮。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轴承润滑充分,延长了轴承寿命。轴承选型较小,节约了成本。组合轴承间隙调整精度要求降低。轴承的安装、维修拆卸更方便。

Description

齿轮箱轴承输入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齿轮箱的输入组件,尤其涉及一种齿轮箱的轴承输入机构。
背景技术
齿轮箱作为动力传递设备,被应用到很多重型机械领域中,如风力发电机、辊压机减速机等。其中齿轮箱的轴承输入机构获取初始动能,再经齿轮箱转换为设备需要的机械能,由齿轮箱的输入机构输出。其中轴承输入机构包括输入齿轮轴,该输入齿轮轴的齿轮部分在齿轮箱内,另一部分伸出齿轮箱外,该齿轮两旁的输入齿轮轴分别通过左轴承和右轴承与齿轮箱连接,齿轮向齿轮箱内的其他机构传递动能,如图1所示:在该齿轮两侧的输入齿轮轴上分别安装有左轴承和右轴承与齿轮箱的箱体连接,而左轴承和右轴承都是采用的是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由于齿轮与齿轮箱内的其他机构相啮合时,齿轮要承受径向负荷和轴向负荷,并经输入齿轮轴将所述径向负荷和轴向负荷传递给左轴承和右轴承,因此,左、右两个单列圆锥滚子轴承要具备较大的负荷。圆锥滚子轴承装配时轴承的预紧和游隙的控制要求较高,如果轴承的工作游隙过大,将无法充分利用轴承的负载能力,过紧的预紧将导致摩擦的增加和工作温度的升高,影响轴承的工作寿命;对轴承精度等级要求较高;轴承与轴的配合过盈要求较大,安装、维修拆卸较为困难。
现有轴承输入机构选用的两个单列圆锥滚子轴承面对面安装,其缺点是:
1、现有单列圆锥滚子轴承装配时轴承的预紧和游隙的控制要求较高,如果轴承的工作游隙过大,将无法充分利用轴承的负载能力,过紧的预紧将导致摩擦的增加和工作温度的升高,影响轴承的工作寿命。
2、相同功率转速下,要达到一定的使用寿命要求,圆锥轴承直径的选择要大一档至两档,不在轴承生产厂家的常规供货范围内,要特殊定货,相对成本较高,且货期不易保证;
3、轴承与轴的配合过盈要求较大,安装、维修拆卸较为困难;
4、对轴承精度等级要求较高。
5、轴承润滑困难,如果采用浸油润滑,由于输入齿轮轴转速较高(993r/min),搅油发热明显,影响轴承寿命;如果采用强制润滑,由于现有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具有一定的接触角,油孔的啮入角度要求较高,润滑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轴承输入机构,能优化轴承的选型要求,降低轴承间隙调整精度的要求,降低轴承与轴的过盈配合要求,充分利用轴承的负载能力,并能保证轴承使用寿命,节约成本,使轴承输入机构的安装、维修拆卸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一种齿轮箱轴承输入机构,包括输入齿轮轴,该输入齿轮轴的齿轮部分在齿轮箱内,另一部分伸出齿轮箱外,该齿轮两旁的输入齿轮轴分别通过左轴承机构和右轴承与所述齿轮箱连接,其关键在于:所述右轴承为圆柱滚子轴承;所述左轴承机构由四点接触球轴承和圆柱滚子轴承组成,其中圆柱滚子轴承靠近所述齿轮。
圆柱滚子轴承和右轴承承受输入齿轮轴传来的径向力,四点接触球轴承承受输入齿轮轴传来的轴向力,大大提高了轴承输入机构的负荷承受能力,降低了轴承间隙调整精度的要求,降低了轴承与轴的过盈配合要求,充分利用轴承的负载能力,并保证了轴承使用寿命,节约了成本,
在所述四点接触球轴承和圆柱滚子轴承之间的输入齿轮轴上安装有进油套,该进油套的外壁开有一圈油槽,该进油套内开有油道,所述油槽与油道之间经油孔相通,所述油道还开有出油口为所述四点接触球轴承和圆柱滚子轴承注入润滑油。
进油套为左轴承机构提供了充足的润滑油,改善了润滑效果,解决了轴承使用温度偏高的问题,保证使用寿命。
所述输入齿轮轴上还套装有圆螺母,该圆螺母抵接在所述四点接触球轴承的内圈上,对所述四点接触球轴承限位。
输入齿轮轴的齿轮部分加粗形成台阶,所述齿轮抵接在该台阶上。
四点接触球轴承、进油套和圆柱滚子轴承被限制在圆螺母和齿轮之间,可以防止左轴承机构松动脱落。
所述圆螺母上套装有档油板,该档油板的一侧抵接在所述四点接触球轴承的外圈上,该档油板的另一侧抵接在端盖上,该端盖固定安装在所述齿轮箱上。
端盖将输入齿轮轴的齿轮部分封闭在齿轮箱内,以保护齿轮部分。
所述四点接触球轴承的外圈与所述齿轮箱的箱体经圆柱销固定连接。
四点接触球轴承外圈与轴承座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以便外圈随着轴的热膨胀而移动,同时外圈上有定位槽,通过圆柱销定位,以防止轴承外圈转动,引起轴承损坏。
所述右轴承的内圈经螺钉固定在所述输入齿轮轴上,该右轴承的外圈固定在所述齿轮箱箱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
1、轴承润滑充分,解决了轴承使用温度偏高的问题,保证使用寿命。
2、相同功率转速情况下,由于径向负荷和轴向负荷分别承受,使轴承选型较小,但是寿命又能够保证,节约了成本。
3、轴承分别承受径向负荷和轴向负荷,使得组合轴承间隙调整精度要求降低了。
4、轴承与轴的配合过盈量要求小了,直接通过圆螺母锁紧轴承,使轴承的安装、维修拆卸变得容易方便了。
5、圆柱滚子轴承带挡边的圈套和滚子、保持架组件连在一起,与内圈套分离,如果输入轴轴承损坏,只需将输入轴从轴承座孔脱出,即可更换轴承,安装和拆卸简单,降低了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轴承输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从齿轮箱中取出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
一种齿轮箱轴承输入机构,设置有输入齿轮轴1,该输入齿轮轴1的齿轮2部分在齿轮箱9内,另一部分伸出齿轮箱9外,该齿轮2两旁的输入齿轮轴1分别通过左轴承机构和右轴承3与所述齿轮箱9连接,所述右轴承3为圆柱滚子轴承;所述左轴承机构由四点接触球轴承4和圆柱滚子轴承5组成,其中圆柱滚子轴承5靠近所述齿轮2。
在所述四点接触球轴承4和圆柱滚子轴承5之间的输入齿轮轴1上安装有进油套7,该进油套7的外壁开有一圈油槽,该进油套7内开有油道,所述油槽与油道之间经油孔相通,所述油道还开有出油口为所述四点接触球轴承4和圆柱滚子轴承5注入润滑油。
所述输入齿轮轴1上还套装有圆螺母6,该圆螺母6抵接在所述四点接触球轴承4的内圈上,对所述四点接触球轴承4限位。
所述圆螺母6上套装有档油板10,该档油板10的一侧抵接在所述四点接触球轴承4的外圈上,该档油板10的另一侧抵接在端盖11上,该端盖11固定安装在所述齿轮箱上。
所述四点接触球轴承4的外圈与所述齿轮箱9的箱体经圆柱销8固定连接。
所述右轴承3的内圈经螺钉固定在所述输入齿轮轴1上,该右轴承3的外圈固定在所述齿轮箱9箱体上。
其工作原理如下:
当输入齿轮轴1、左轴承机构和右轴承3安装进齿轮箱9后,再锁紧圆螺母6,使左轴承机构定位,再盖上端盖11就可以工作。当四点接触球轴承4承受轴向负荷时,轴向负荷可通过挡油板10和端盖11直接传递给齿轮箱9箱体。
需要维修时,取下端盖11和挡油板10,就可以直接从齿轮箱9内抽出输入齿轮轴1,以及输入齿轮轴1上的左轴承机构和右轴承3内圈进行维修和更换,而右轴承3外圈保留在齿轮箱9内,便于再次安装时能准确对位。

Claims (6)

1、一种齿轮箱轴承输入机构,包括输入齿轮轴(1),该输入齿轮轴(1)的齿轮(2)部分在齿轮箱内,另一部分伸出齿轮箱外,该齿轮(2)两旁的输入齿轮轴(1)分别通过左轴承机构和右轴承(3)与所述齿轮箱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轴承(3)为圆柱滚子轴承;所述左轴承机构由四点接触球轴承(4)和圆柱滚子轴承(5)组成,其中圆柱滚子轴承(5)靠近所述齿轮(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齿轮箱轴承输入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四点接触球轴承(4)和圆柱滚子轴承(5)之间的输入齿轮轴(1)上安装有进油套(7),该进油套(7)的外壁开有一圈油槽,该进油套(7)内开有油道,所述油槽与油道之间经油孔相通,所述油道还开有出油口为所述四点接触球轴承(4)和圆柱滚子轴承(5)注入润滑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齿轮箱轴承输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齿轮轴(1)上还套装有圆螺母(6),该圆螺母(6)抵接在所述四点接触球轴承(4)的内圈上,对所述四点接触球轴承(4)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齿轮箱轴承输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螺母(6)上套装有档油板(10),该档油板(10)的一侧抵接在所述四点接触球轴承(4)的外圈上,该档油板(10)的另一侧抵接在端盖(11)上,该端盖(11)固定安装在所述齿轮箱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齿轮箱轴承输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点接触球轴承(4)的外圈与所述齿轮箱的箱体经圆柱销(8)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齿轮箱轴承输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轴承(3)的内圈经螺钉固定在所述输入齿轮轴(1)上,该右轴承(3)的外圈固定在所述齿轮箱箱体上。
CNU2008201006414U 2008-11-20 2008-11-20 齿轮箱轴承输入机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131056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006414U CN201310561Y (zh) 2008-11-20 2008-11-20 齿轮箱轴承输入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006414U CN201310561Y (zh) 2008-11-20 2008-11-20 齿轮箱轴承输入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10561Y true CN201310561Y (zh) 2009-09-16

Family

ID=41107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00641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310561Y (zh) 2008-11-20 2008-11-20 齿轮箱轴承输入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10561Y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8886A (zh) * 2011-03-16 2012-09-19 沃德(天津)传动有限公司 减速机及其定距环的安装方法
CN103495853A (zh) * 2013-09-30 2014-01-08 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齿轮箱翻转设备及方法
CN110285208A (zh) * 2019-07-25 2019-09-27 南京高精齿轮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减速箱及螺杆膨胀机
CN111561520A (zh) * 2020-05-13 2020-08-21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一种齿轮轴支承结构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8886A (zh) * 2011-03-16 2012-09-19 沃德(天津)传动有限公司 减速机及其定距环的安装方法
CN103495853A (zh) * 2013-09-30 2014-01-08 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齿轮箱翻转设备及方法
CN103495853B (zh) * 2013-09-30 2015-09-23 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齿轮箱翻转设备及方法
CN110285208A (zh) * 2019-07-25 2019-09-27 南京高精齿轮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减速箱及螺杆膨胀机
CN111561520A (zh) * 2020-05-13 2020-08-21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一种齿轮轴支承结构
CN111561520B (zh) * 2020-05-13 2021-12-28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一种齿轮轴支承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22089Y (zh) 行星减速器行星轮轴承离心力供油的润滑结构
CN202082374U (zh) 超大型多分流行星传动变速箱的行星架轴承润滑结构
CN202360732U (zh) 滑油润滑系统
CN201277153Y (zh) 风电齿轮箱行星润滑供油装置
CN201310561Y (zh) 齿轮箱轴承输入机构
CN202579964U (zh) 风力发电机增速齿轮箱
CN103557312B (zh) 滑油润滑系统
CN202579058U (zh) 2.5兆瓦以上风力发电机用增速齿轮箱
CN201714590U (zh) 风力发电机用增速齿轮箱
CN201129406Y (zh) 风力发电机用增速齿轮箱
CN201666356U (zh) 一种行星轮的润滑装置
CN202194785U (zh) 一种水平轴风力机组及其齿轮箱装置
CN201368188Y (zh) 行星轮的支承结构
CN201383727Y (zh) 一种含油滑动轴承系统及其应用的电机
CN104373577B (zh) 一种自润滑行星轮变速箱副箱
CN201791881U (zh) 辗环机主传动输入轴装置
CN201129405Y (zh) 用于风力发电机的增速齿轮箱
CN202579059U (zh) 大功率离岸型风力发电机增速齿轮箱
CN201367986Y (zh) 风力发电机增速齿轮箱
CN2893310Y (zh) 风力发电机增速齿轮箱
CN201539371U (zh) 风力发电机静-动压自位式主轴油膜轴承
EP3662159B1 (en) Planet carrier of a wind turbine gearbox with improved lubricant path
CN202531790U (zh) 风电齿轮箱输出轴更换维护结构
CN102829165B (zh) 行星轮轴承强制润滑装置
CN201367989Y (zh) 大功率风力发电机增速齿轮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1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