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09391Y - 汽车加热装置及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汽车加热装置及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09391Y
CN201309391Y CNU2008201327364U CN200820132736U CN201309391Y CN 201309391 Y CN201309391 Y CN 201309391Y CN U2008201327364 U CNU2008201327364 U CN U2008201327364U CN 200820132736 U CN200820132736 U CN 200820132736U CN 201309391 Y CN201309391 Y CN 20130939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automobile
vehicle
core body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3273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雪峰
叶梅娇
刘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13273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0939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0939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0939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加热装置及空调系统,所述汽车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单元,用于产生热量以加热汽车内空气;选择单元,分别与所述暖风芯体和加热单元连接,选择并控制所述暖风芯体或加热单元进行加热工作;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汽车的汽车电控单元和所述选择单元连接,获取所述汽车的发动机信息,判断所述汽车的动力方式,根据所述汽车的动力方式控制所述选择单元选择不同的加热方式。本实用新型根据汽车动力方式选择制热方式,使汽车的制热方式多样化,既可以满足混合动力汽车电加热时的制热需求,同时可降低双模动力汽车的能耗,提升了汽车的采暖和除霜功能。

Description

汽车加热装置及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汽车内温度调节技术,特别涉及到汽车加热装置及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以燃油发动机作为主要动力方式的混合动力汽车在进行采暖和除霜时,其加热装置主要是采用水换热式暖风芯体接收发动机冷却水,并利用所述发动机冷却水的热量,提升汽车内温度,实现采暖和除霜的目的。但是该类混合动力汽车在切换到电动力模式运行时则无法给车内提供热量,导致汽车在电动力模式下无采暖及除霜功能,使汽车的舒适性受到影响。
然而在以电力发动机为主要动力方式的双模动力汽车在进行采暖和除霜时,其主要采用电加热芯体制热方式以加热空气达到采暖和除霜的目的。此种系统在双模动力汽车以燃油作为动力源时,其发动机冷却水的热量则完全被浪费掉,且需要耗费电力发动机的备用电池,同时也影响了发动机向电池充电的速度和效率,降低了能源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为提供一种汽车加热装置及空调系统,提升汽车的采暖和除霜功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加热装置,包括暖风芯体,还包括:
加热单元,用于产生热量以加热汽车内空气;选择单元,分别与所述暖风芯体和加热单元连接,选择并控制所述暖风芯体或加热单元进行加热工作;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汽车的汽车电控单元和所述选择单元连接,获取所述汽车的发动机信息,判断所述汽车的动力方式,根据所述汽车的动力方式控制所述选择单元选择不同的加热方式。
优选地,所述汽车加热装置还包括空气流通单元,根据所述汽车电控单元的控制指令,保持汽车内的空气流通。
优选地,所述空气流通单元为鼓风机;所述加热单元为电加热器芯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包括空调总成和暖风芯体,还包括:
加热单元,用于产生热量以加热汽车内空气;
选择单元,分别与所述暖风芯体和加热单元连接,选择并控制所述暖风芯体或加热单元进行加热工作;
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汽车的汽车电控单元和所述选择单元连接,获取所述汽车的发动机信息,判断所述汽车的动力方式,根据所述汽车的动力方式控制所述选择单元选择不同的加热方式。
优选地,所述汽车加热装置还包括空气流通单元,根据所述汽车电控单元的控制指令,保持汽车内的空气流通。
本实用新型根据汽车动力方式选择制热方式,使汽车的制热方式多样化,既可以满足混合动力汽车电加热时的制热需求,同时可降低双模动力汽车的能耗,提升了汽车的采暖和除霜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汽车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汽车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汽车空调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汽车空调系统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加热装置10,通过判断汽车的动力方式,选择适合汽车动力方式的加热方式对汽车进行加热,以使汽车达到采暖和除霜的目的。
参照图1,提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汽车加热装置10,包括暖风芯体11,与汽车发动机水冷装置30连接,接收所述水冷装置的冷却水,利用所述冷却水的热量为汽车加热;所述汽车加热装置10还包括:
加热单元12,用于产生热量以加热汽车内空气;
选择单元13,分别与所述暖风芯体11和加热单元12连接,选择并控制所述暖风芯体11或者加热单元12进行加热工作;即在双模动力汽车中使用燃油发动机作为动力时,该选择单元13选择并控制所述暖风芯体11对汽车进行加热;否则,选择并控制所述加热单元12对汽车进行加热;
控制单元14,分别与汽车电控单元20(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即行车电脑)和所述选择单元13连接,获取汽车发动机信息,判断所述汽车的动力方式,即判断当前运行的发动机是燃油发动机还是电力发动机,根据所述汽车的动力方式控制所述选择单元13选择不同的加热方式;
所述汽车电控单元20根据其内存的程序和数据对空气流量计及各种传感器输入的信息进行运算、处理、判断,然后输出指令,向喷油器提供一定宽度的电脉冲信号以控制喷油量。其由微处理器(CPU)、存储器(ROM、RAM)、输入/输出接口(I/O)、模数转换器(A/D)以及整形、驱动等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
本实施例所述汽车加热装置10可以通过选择单元13选择所述暖风芯体11或加热单元12对汽车进行加热,不仅可以满足混合动力汽车加热时的制热需求,而且可以降低双模动力汽车的能耗,并且可以随时根据用户所选择的动力方式进行转换,方便汽车用户使用。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是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提出,参照图2,提供一种汽车加热装置10,该加热装置10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空气流通单元15,根据所述汽车电控单元的控制指令,保持汽车内的空气流通,用于保持汽车内的空气流通。
现以双模动力汽车为例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说明。
所述双模动力汽车包括燃油发动机和电力发动机,所述燃油发动机和电力发动机可以独立使用驱动汽车。所述燃油发动机设置有发动机水冷装置,该发动机水冷装置主要用于对发动机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降低发动机的工作温度。
在汽车实际使用过程中,当选择汽车燃油发动机运行时,所述与发动机水冷装置30连接的暖风芯体11接收所述发动机水冷装置30的冷却水,并利用所述冷却水的热量为汽车加热,达到提升汽车内空气温度的目的。当选择汽车电力发动机运行时,所述控制单元14根据所述汽车电控单元20的指令,判断所述汽车的动力方式,控制所述选择单元13启动所述加热单元12工作,提升汽车内空气温度,并使所述暖风芯体11停止运转。
本实施例中,所述暖风芯体11可以是水换热式暖风芯体。所述加热单元12可以是电加热器芯体(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该电加热芯体分别与所述电力发动机的电源及选择单元13连接。所述选择单元13可以是电磁继电器或电磁阀,所述电磁继电器或电磁阀的工作电源由汽车电源或发动机电源提供。所述空气流通单元15可以是高转速鼓风机,驱散所述暖风芯体11或加热单元12产生的热量,保持汽车内的空气流通。
所述电加热芯体由装在长方体型铝壳内的PTC发热条、铝制波纹状散热翅片、保护边框、双金属片可恢复保护器、一次性熔断器及温度传感器等组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汽车加热装置10还设置有启动开关,控制所述汽车加热装置10的开启与关闭,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说明如下:当驾驶员开启空调制热功能后,控制单元14通过汽车电控单元20获取汽车瞬时的动力模式,然后控制所述选择单元13对加热方式进行选择。更具体地为:当汽车以燃油动力模式运行时,控制单元14控制电加热器芯体断开,使加热单元12处于不工作状态,此时空气由暖风芯体制热;当汽车以电动动力模式运行时,控制单元14控制电加热芯体接通制热,此时由于发动机停止运转,使发动机冷却水无热源而停止循环,此时空气通过与电加热芯体制热方式实现采暖和除霜。当用户切换动力模式时,汽车电控单元20与控制单元14通讯,所述控制单元14通过给电磁继电器信号而控制电加热芯体的通断。
参照图3,提出本实用新型提出第三实施例的一种汽车空调系统10′,包括空调总成16(HVAC,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和暖风芯体11,所述空调总成16包括暖风控制组件、风量控制组件、风向控制组件、风向拉索等组成空调的必要部件;所述暖风芯体11与汽车发动机水冷装置30连接,接收所述水冷装置的冷却水,利用所述冷却水的热量为汽车加热;所述汽车空调系统10′还包括:
加热单元12,用于产生热量以加热汽车内空气;
选择单元13,分别与所述暖风芯体11和加热单元12连接,选择并控制所述暖风芯体11或者加热单元12进行加热工作;即在双模动力汽车中使用燃油发动机作为动力时,该选择单元13选择并控制所述暖风芯体11对汽车进行加热;否则,选择并控制所述加热单元12对汽车进行加热;
控制单元14,分别与汽车电控单元20(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即行车电脑)和所述选择单元13连接,获取汽车发动机信息,判断所述汽车的动力方式,即判断当前运行的发动机是燃油发动机还是电力发动机,根据所述汽车的动力方式控制所述选择单元13选择不同的加热方式;
所述汽车电控单元20根据其内存的程序和数据对空气流量计及各种传感器输入的信息进行运算、处理、判断,然后输出指令,向喷油器提供一定宽度的电脉冲信号以控制喷油量。其由微处理器(CPU)、存储器(ROM、RAM)、输入/输出接口(I/O)、模数转换器(A/D)以及整形、驱动等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
本实施例所述汽车空调系统10′可以通过选择单元13选择所述暖风芯体11或加热单元12对汽车进行加热,不仅可以满足混合动力汽车加热时的制热需求,而且可以降低双模动力汽车的能耗,并且可以随时根据用户所选择的动力方式进行转换,方便汽车用户使用。
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是基于上述第三实施例提出,参照图4,提供一种汽车空调系统10′,该汽车空调系统10′在第三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空气流通单元15,根据所述汽车电控单元的控制指令,保持汽车内的空气流通。
现以双模动力汽车为例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说明。
所述双模动力汽车包括燃油发动机和电力发动机,所述燃油发动机和电力发动机可以独立使用驱动汽车。所述燃油发动机设置有发动机水冷装置,该发动机水冷装置主要用于对发动机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降低发动机的工作温度。
在汽车实际使用过程中,当选择汽车燃油发动机运行时,所述与发动机水冷装置30连接的暖风芯体11接收所述发动机水冷装置30的冷却水,并利用所述冷却水的热量为汽车加热,达到提升汽车内空气温度的目的。当选择汽车电力发动机运行时,所述控制单元14根据所述汽车电控单元20的指令,判断所述汽车的动力方式,控制所述选择单元13启动所述加热单元12工作,提升汽车内空气温度,并使所述暖风芯体11停止运转。
本实施例中,所述暖风芯体11可以是水换热式暖风芯体。所述加热单元12可以是电加热器芯体,该电加热芯体分别与所述电力发动机的电源及选择单元13连接。所述选择单元13可以是电磁继电器或电磁阀,所述电磁继电器或电磁阀的工作电源由汽车电源或发动机电源提供。所述空气流通单元15可以是高转速鼓风机,驱散所述暖风芯体11或加热单元12产生的热量,保持汽车内的空气流通。
本实施例,由于采用暖风芯体11和电加热器芯体,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可以通过加强所述暖风芯体11和电加热器芯体的换热性能,使得所述暖风芯体11和电加热器芯体占用空间减少,以适应汽车的空间布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汽车空调系统10′还设置有启动开关,控制所述汽车空调系统10′的开启与关闭,方便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汽车加热装置,包括暖风芯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加热单元,用于产生热量以加热汽车内空气;
选择单元,分别与所述暖风芯体和加热单元连接,选择并控制所述暖风芯体或加热单元进行加热工作;
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汽车的汽车电控单元和所述选择单元连接,获取所述汽车的发动机信息,判断所述汽车的动力方式,根据所述汽车的动力方式控制所述选择单元选择不同的加热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空气流通单元,根据所述汽车电控单元的控制指令,保持汽车内的空气流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流通单元为鼓风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单元为电加热器芯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单元为继电器。
6、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包括空调总成和暖风芯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加热单元,用于产生热量以加热汽车内空气;
选择单元,分别与所述暖风芯体和加热单元连接,选择并控制所述暖风芯体或加热单元进行加热工作;
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汽车的汽车电控单元和所述选择单元连接,获取所述汽车的发动机信息,判断所述汽车的动力方式,根据所述汽车的动力方式控制所述选择单元选择不同的加热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空气流通单元,根据所述汽车电控单元的控制指令,保持汽车内的空气流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单元为电加热器芯体。
CNU2008201327364U 2008-08-12 2008-08-12 汽车加热装置及空调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130939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327364U CN201309391Y (zh) 2008-08-12 2008-08-12 汽车加热装置及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327364U CN201309391Y (zh) 2008-08-12 2008-08-12 汽车加热装置及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09391Y true CN201309391Y (zh) 2009-09-16

Family

ID=41106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32736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309391Y (zh) 2008-08-12 2008-08-12 汽车加热装置及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09391Y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9838A (zh) * 2010-12-09 2011-04-20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强混合动力汽车加热系统
CN102529642A (zh) * 2012-01-09 2012-07-04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增程式电动车的空调供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4972864A (zh) * 2014-04-04 2015-10-14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控制混合动力电动车辆(hev)的加热模式的系统和方法
CN106553633A (zh) * 2015-09-29 2017-04-05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控制方法和混动单元控制器
CN106696901A (zh) * 2015-11-12 2017-05-24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风窗除霜控制系统、方法及汽车
CN107031346A (zh) * 2015-10-27 2017-08-11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车辆热管理系统和方法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9838A (zh) * 2010-12-09 2011-04-20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强混合动力汽车加热系统
CN102019838B (zh) * 2010-12-09 2015-01-28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强混合动力汽车加热系统
CN102529642A (zh) * 2012-01-09 2012-07-04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增程式电动车的空调供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2529642B (zh) * 2012-01-09 2015-07-0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增程式电动车的空调供热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4972864A (zh) * 2014-04-04 2015-10-14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控制混合动力电动车辆(hev)的加热模式的系统和方法
US9533549B2 (en) 2014-04-04 2017-01-0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heating modes for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HEV)
CN104972864B (zh) * 2014-04-04 2017-08-08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控制混合动力电动车辆(hev)的加热模式的系统和方法
DE102015104579B4 (de) 2014-04-04 2021-10-1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 d. Staates Delaware) 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steuern von heizmodi für ein hybridelektrofahrzeug (hev)
CN106553633A (zh) * 2015-09-29 2017-04-05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控制方法和混动单元控制器
CN107031346A (zh) * 2015-10-27 2017-08-11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车辆热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7031346B (zh) * 2015-10-27 2021-10-12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车辆热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6696901A (zh) * 2015-11-12 2017-05-24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风窗除霜控制系统、方法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17076B (zh) 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1309391Y (zh) 汽车加热装置及空调系统
CN102529642B (zh) 一种用于增程式电动车的空调供热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2019838B (zh) 一种强混合动力汽车加热系统
CN103213473A (zh) 一种混合动力车的水电两用加热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01850704B (zh) 一种汽车空调系统辅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191933B (zh) 混合动力汽车加热管理系统
CN112635789B (zh) 一种燃料电池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及方法
CN210680461U (zh) 一种新能源车辆及其热管理系统
CN111716995A (zh) 电动汽车的空调和动力电池的加热系统、方法和电动汽车
CN102390235A (zh) 一种汽车采暖系统
CN105882355A (zh) 低速混合动力汽车加热系统
CN208803925U (zh) 铁路移动发电装备用油箱总成
CN108944333B (zh) 用于纯电动车辆的制暖控制系统和制暖控制方法
CN114103754B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余热利用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0211960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空调的ptc电加热器控制系统
CN201646361U (zh) 一种车用发动机预热及增高驾驶室暖风装置
CN214984789U (zh) 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CN210026954U (zh) 一种集成电机冷却和空调暖风的热管理系统
CN200974487Y (zh) 一种汽车用座加热装置
CN204548032U (zh) 一种电动汽车除霜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12319174A (zh) 用于增程式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及增程式汽车
CN212654159U (zh)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暖风辅助系统
CN204345980U (zh) 一种汽车空调循环系统及其辅助加热器水路
CN113602055A (zh) 新能源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1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