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98976Y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98976Y
CN201298976Y CNU2008201767608U CN200820176760U CN201298976Y CN 201298976 Y CN201298976 Y CN 201298976Y CN U2008201767608 U CNU2008201767608 U CN U2008201767608U CN 200820176760 U CN200820176760 U CN 200820176760U CN 201298976 Y CN201298976 Y CN 20129897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electric substrate
electronic equipment
housing
equipment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7676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ine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Alpine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ine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Alpine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CNU20082017676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9897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9897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9897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构造简单、组装容易、能够削减安装部件的数量从而实现降低成本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具有:形成为中空筒状且在内表面设有导向槽的金属质壳体、在其边缘部插入到上述导向槽的状态下被配置于上述壳体内的电子基板、以及堵塞上述壳体的开口的遮蔽部件,其中,在上述遮蔽部件上一体设有固定部,该固定部在与上述电子基板的边缘部重叠的状态下被插入到上述导向槽中,并且由安装部件将上述固定部和上述电子基板的边缘部相对于上述壳体一起固定。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能够容易地将电子基板和遮蔽部件固定在壳体上、结构简单、组装容易、可降低成本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图1表示现有技术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如图1所示,在中空筒状的壳体101中形成有导轨106,沿着导轨106将电路板103插入到壳体101中,并由螺丝将发热部件102和电路板103固定在壳体101上,然后再用螺丝固定前盖104和后盖105。前盖104和后盖105分别由4个螺丝紧固。
上述电子设备的结构已经公开在下述专利文献1-4中。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2499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10126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21757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昭59-119087号公报
例如,如专利文献1的图1所示,筐体1是由上下侧板2a、左右侧板2b和前后侧板2c构成的箱体,例如通过螺栓3将左右侧板2b固定在上下侧板2a上。在上下侧板2a上一体形成有带有导向槽4的导向导轨5。将电路板6和热传递板7插入到导向槽4中,并固定在筐体1上。
在上述现有技术的电子设备中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由于上述电子设备上存在插入电子基板103用的窄幅的导轨106,在加工该电子设备的模具时,成型窄幅的导轨的精度要求比较严格,并且在加工时易损坏模具。
而且,由于是前盖104、后盖105与筒状壳体101的一端相接触的结构,所以如果固定不牢会导致嘎嘎的响声,因此不能减少通过螺丝将前盖104和后盖105向壳体101上固定的这一结构。因此,在组装时,除了将发热部件102和电子基板103固定在壳体101上这一操作外,还需要进行将前盖104和后盖105固定到壳体101的端面上的组装操作,从而需要在三个平面上进行螺丝的固定操作,这样一来就导致组装性差,操作不方便。
同时在加工壳体时,除了进行成型加工外,还要在三个平面上进行孔加工,从而在加工上也很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鉴于上述技术问题而被作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构造简单、组装容易、能够削减安装部件的数量从而实现降低成本的电子设备。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具有:形成为中空筒状且在内表面设有导向槽的金属质壳体、在其边缘部插入到上述导向槽的状态下被配置于上述壳体内的电子基板、以及堵塞上述壳体的开口的遮蔽部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遮蔽部件上一体设有固定部,该固定部在与上述电子基板的边缘部重叠的状态下被插入到上述导向槽中,并且由安装部件将上述固定部和上述电子基板的边缘部相对于上述壳体一起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壳体的两端形成有上述开口,上述遮蔽部件包括分别堵塞上述开口的第1遮蔽部件和第2遮蔽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固定部上设有用于防止上述电子基板的边缘部在上述导向槽内移动的移动限制部。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移动限制部是从上述固定部向上述电子基板一侧突出的突出部,在上述电子基板的边缘部形成有凹部,该突出部与该凹部相嵌合从而限制上述电子基板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移动限制部是从上述固定部向上述电子基板一侧突出的弯折部,在上述电子基板的周缘形成有切口,该弯折部与上述电子基板的切口的边缘成线接触而被嵌合于该切口中。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弯折部形成为剖面大致V字形状,该弯折部的斜面与上述电子基板的切口的边缘成线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弯折部形成为剖面大致圆弧形状,该弯折部的弧面与上述电子基板的切口的边缘成线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电子基板上搭载有发热部件,该发热部件紧贴在上述壳体的内表面地被固定着。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壳体是铝制的,在外表面上形成有多个散热扇。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装部件是螺丝,在上述固定部和重叠在该固定部上的上述电子基板的边缘部上分别形成有贯通孔,上述螺丝穿通上述各个贯通孔而被拧入上述壳体中,由此上述固定部和上述电子基板的边缘部被一起紧固起来。
实用新型的效果: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不需要现有技术中的窄幅的轨道,因此电子设备的构造变得简单。而且,由安装部件将遮蔽部件的固定部和电子基板的边缘部相对于壳体一起固定,因此不需要向电子设备的端面的孔加工,因而能够削减加工费用,而且不需要用螺丝将遮蔽部件固定在壳体两侧端面上,因而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削减螺丝的根数(8根)、种类。
而且,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能够通过遮蔽部件的将其与电子基板一起紧固的突出部/弯折部来限制电子基板的移动。
而且,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中,除了将功率放大器等发热部件固定在壳体上以外,在一个方向上组装安装部件即可,因此提高了组装性。
再者,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可以防止电子基板在壳体内的晃动,能够容易地固定电子基板,不需要夹具,能够提高组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现有技术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的图,其中图1A是其轴测图,图1B是其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的壳体的图,其中图3A是其轴测图,图3B是其左视图,图3C是其俯视图,图3D是其右视图,图3E是其端面图。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电子设备的前盖的图,其中图4A是其俯视图,图4B是其轴测图,图4C是其主视图,图4D是A-A剖视图,图4E是其右视图,图4F是其后视图,图4G是其仰视图。
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电子设备的后盖的图,其中图5A是其仰视图,图5B是其轴测图,图5C是其主视图,图5D是其A-A剖视图,图5E是其右视图,图5F是其后视图,图5G是其俯视图。
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电子设备的组装的图,其中图6A表示将后盖插入到壳体中,图6B表示将电子基板插入到壳体中,图6C表示将前盖插入到壳体中。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电子设备的前盖、电子基板、后盖的结构和安装的说明图,其中图7A是表示三者的结构的图,图7B是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电子设备的前盖的图,其中图8A是其俯视图,图8B是其轴测图,图8C是其主视图,图8D是A-A剖视图,图8E是其右视图,图8F是其后视图,8G是其仰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电子设备的后盖的图,其中图9A是其仰视图,图9B是其轴测图,图9C是其主视图,图9D是其A-A剖视图,图9E是其右视图,图9F是其后视图,图9G是其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电子设备的组装的图,其中图10A表示将后盖插入到壳体中,图10B表示将电子基板插入到壳体中,图10C表示将前盖插入到壳体中。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电子设备的前盖、电子基板、后盖的结构和安装的说明图,其中图11A是表示三者的结构的图,图11B是局部放大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电子设备的变形例。
符号说明
101 壳体
102 发热部件
103 电子基板
104 前盖
105 后盖
106 导轨
1 壳体
1a 贯通孔
2 导向槽
3 电子基板
3a、3a′贯通孔
4、4′前盖
5、5′后盖
6、6′固定部
6a、6a′贯通孔
7 突出部
8 凹部
8′欠缺部
9 弯折部
10 切口
11 发热部件
12 散热扇
13、14 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的分解立体图。该电子设备具有:形成为中空筒状且在内表面设有导向槽2的金属质壳体1、在其边缘部插入到导向槽2的状态下被配置于壳体1内的电子基板3、以及堵塞壳体1的开口的第1遮蔽部件(前盖4)和第2遮蔽部件(后盖5)。
此外,在电子基板3上搭载有发热部件11,当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处于被组装好的状态下,该发热部件11紧贴在壳体1的内表面地被固定着,以便充分散热。壳体1是铝制的,在外表面上形成有多个散热扇12。此外,壳体1也可以是铁、钢、铜等其他金属制的。
图3是表示壳体1的图,其中图3A是其轴测图,图3B是其左视图,图3C是其俯视图,图3D是其右视图,图3E是其端面图。在壳体1的上表面上形成有贯通孔1a,壳体内表面设有导向槽2。
实施例1
图4是表示实施例1的电子设备的前盖4的图,其中图4A是其俯视图,图4B是其轴测图,图4C是其主视图,图4D是A-A剖视图,图4E是其右视图,图4F是其后视图,图4G是其仰视图。前盖4上设有固定部6。
图5是表示实施例1的电子设备的后盖5的图,其中图5A是其仰视图,图5B是其轴测图,图5C是其主视图,图5D是其A-A剖视图,图5E是其右视图,图5F是其后视图,图5G是其俯视图。前盖5上也设有固定部6。
下面结合图6、图2对于该电子设备的组装进行说明。首先,如图6A所示,将后盖5插入到中空筒状的壳体1中,其次,如图6B所示,将电子基板3插入到壳体1中,然后,如图6C所示,将前盖4插入到壳体1中,最后如图2所示,用螺丝14将发热部件11固定于壳体1的内表面并使其紧贴于壳体1的内表面,从壳体上方用螺丝13将前盖4、后盖5及电子基板3相对于壳体1固定。
下面结合图7对固定部6进行相关说明。图7A是表示前盖4、电子基板3、后盖5的结构和位置关系的图。如图7A所示,在前盖4和后盖5上分别一体设有固定部6,该固定部6在与电子基板3的边缘部重叠的状态下被插入到导向槽2中,并且由安装部件(例如螺丝等)将固定部6和电子基板3的边缘部相对于壳体1一起固定。
在固定部6上设有用于防止电子基板3的边缘部在导向槽2内移动的移动限制部。本实施例中的移动限制部是从固定部6沿着电子基板3的宽度方向向电子基板3一侧突出的突出部7。
图7B为自下向上观察固定部6向电子基板3安装的局部放大图。如该图所示,在电子基板3的边缘部形成有凹部8及欠缺部8′,组装时突出部7沿着欠缺部8′与上述凹部8相嵌合,从而限制电子基板3的移动,可以防止电子基板3在壳体1内的晃动。在此欠缺部8′起到引导的作用,使组装能够更加顺利,也可不设此欠缺部。
在固定部6上形成有贯通孔6a,在与该固定部6重叠的电子基板3的边缘部上形成有贯通孔3a,螺丝13穿通贯通孔1a、6a、3a将固定部6和电子基板3的边缘部与壳体1一起紧固起来。因此,仅在一个方向上紧固螺丝即可。
实施例2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电子设备的前盖的图,其中图8A是其俯视图,图8B是其轴测图,图8C是其主视图,图8D是A-A剖视图,图8E是其右视图,图8F是其后视图,8G是其仰视图。前盖4′上设有固定部6′。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电子设备的后盖的图,其中图9A是其仰视图,图9B是其轴测图,图9C是其主视图,图9D是其A-A剖视图,图9E是其右视图,图9F是其后视图,图9G是其俯视图。后盖5′上也设有固定部6′。
下面结合图10及图2对于该电子设备的组装进行说明。首先,如图10A所示,将后盖5′插入到中空筒状的壳体1中,其次,如图10B所示,将电子基板3插入到壳体1中,然后,如图10C所示,将前盖4′插入到壳体1中,最后如图2所示,用螺丝14将发热部件11固定于壳体1的内表面并使其紧贴于壳体1的内表面,从壳体上方用螺丝13将前盖4′、后盖5′及电子基板3相对于壳体1固定。
下面结合图11将本实施例中的固定部6′进行说明。图11A是表示前盖4′、电子基板3、后盖5′的结构和位置关系的图。如图11A所示,在前盖4′和后盖5′上分别一体设有固定部6′,该固定部6′在与电子基板3的边缘部重叠的状态下被插入到导向槽2中,并且由安装部件(螺丝)将固定部6′和电子基板3的边缘部相对于壳体1一起固定。
在固定部6′上设有用于防止电子基板3的边缘部在导向槽2内移动的移动限制部。本实施例中的移动限制部是从固定部6′沿着电子基板3的长度方向向电子基板3一侧突出的弯折部9。弯折部9的剖面形成为大致V字形状或者圆弧形状,在电子基板3的周缘形成有切口10。
图11B为自上而下观察固定部6′向电子基板3安装的局部放大图。如该图所示,弯折部9形成为剖面大致V字形状时,其斜面与电子基板3的切口10的边缘成线接触而被嵌合于该切口10中,从而限制电子基板3的移动,可以防止电子基板3在壳体1内的晃动。弯折部9形成为剖面大致圆弧形状时,其弧面与电子基板3的切口10的边缘成线接触而被嵌合于该切口10中,从而限制电子基板3的移动,可以防止电子基板3在壳体1内的晃动。在将前盖4′插入壳体1时,弯折部9与切口10相嵌合,因此能够固定电子基板3,防止其在壳体1内的晃动。
在图11中,弯折部9是从固定部6′沿着电子基板3的长度方向形成的,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如图12所示,从固定部6′沿着电子基板3的宽度方向形成弯折部9;同样,对应于弯折部9,切口10也可以在电子基板3的宽度方向上形成在贯通孔3a′的两侧。
此外,对于上述弯折部9的剖面形状,不限于上述大致V字形状和圆弧形状,而切口10也不限于图示的四方形,只要是能够符合弯折部9与切口10相嵌合的条件的形状都在本实用新型所述范围之内。
在固定部6′上形成有贯通孔6a′,在与该固定部6′重叠的电子基板3的边缘部上形成有贯通孔3a′,螺丝13穿通贯通孔1a、6a′、3a′将固定部6′和电子基板3的边缘部与壳体1一起紧固起来。因此,仅在一个方向上紧固螺丝即可。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案能够节省加工程序、简化组装步骤,削减安装部件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而且解决了加工中容易损坏模具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可以对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变形,而这些变形都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效果。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具有:形成为中空筒状且在内表面设有导向槽的金属质壳体、在其边缘部插入到上述导向槽的状态下被配置于上述壳体内的电子基板、以及堵塞上述壳体的开口的遮蔽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遮蔽部件上一体设有固定部,该固定部在与上述电子基板的边缘部重叠的状态下被插入到上述导向槽中,并且由安装部件将上述固定部和上述电子基板的边缘部相对于上述壳体一起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壳体的两端形成有上述开口,上述遮蔽部件包括分别堵塞上述开口的第1遮蔽部件和第2遮蔽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固定部上设有用于防止上述电子基板的边缘部在上述导向槽内移动的移动限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移动限制部是从上述固定部向上述电子基板一侧突出的突出部,在上述电子基板的边缘部形成有凹部,该突出部与该凹部相嵌合从而限制上述电子基板的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移动限制部是从上述固定部向上述电子基板一侧突出的弯折部,在上述电子基板的周缘形成有切口,该弯折部与上述电子基板的切口的边缘成线接触而被嵌合于该切口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弯折部形成为剖面大致V字形状,该弯折部的斜面与上述电子基板的切口的边缘成线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弯折部形成为剖面大致圆弧形状,该弯折部的弧面与上述电子基板的切口的边缘成线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电子基板上搭载有发热部件,该发热部件被固定于上述壳体的内表面并紧贴于该内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壳体是铝制的,在外表面上形成有多个散热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装部件是螺丝,在上述固定部和重叠在该固定部上的上述电子基板的边缘部上分别形成有贯通孔,上述螺丝穿通上述各个贯通孔而被拧入上述壳体中,由此上述固定部和上述电子基板的边缘部被一起紧固起来。
CNU2008201767608U 2008-12-01 2008-12-01 电子设备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9897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767608U CN201298976Y (zh) 2008-12-01 2008-12-01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767608U CN201298976Y (zh) 2008-12-01 2008-12-01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98976Y true CN201298976Y (zh) 2009-08-26

Family

ID=41044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76760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98976Y (zh) 2008-12-01 2008-12-01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98976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9113A (zh) * 2013-03-05 2014-09-10 株式会社东芝 电子仪器和散热装置
CN108901160A (zh) * 2018-07-25 2018-11-27 深圳市亿道数码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筒状外壳电子设备
CN110572975A (zh) * 2018-06-05 2019-12-13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定位内部电路基板功能的电源供应器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9113A (zh) * 2013-03-05 2014-09-10 株式会社东芝 电子仪器和散热装置
CN104039113B (zh) * 2013-03-05 2017-01-04 株式会社东芝 电子仪器和散热装置
CN110572975A (zh) * 2018-06-05 2019-12-13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定位内部电路基板功能的电源供应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10572975B (zh) * 2018-06-05 2020-12-15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定位内部电路基板功能的电源供应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8901160A (zh) * 2018-07-25 2018-11-27 深圳市亿道数码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筒状外壳电子设备
CN108901160B (zh) * 2018-07-25 2020-11-10 深圳市亿道数码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筒状外壳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17868B2 (en) Casing unit for electronic device
US7459631B2 (en) Structure for housing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in housing box
US6976870B1 (en) Connector assembly
CN201298976Y (zh) 电子设备
US6846200B1 (en) Structure for a module connector
JP2005026306A (ja) 電子機器の筐体構造
JP2003142854A (ja) 密な間隔でプリント回路カードを挿入するためのガイド構造
JP4930268B2 (ja) 電子機器用筺体の構造
JP2003203717A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8081466B2 (en) Overmolded electronics enclosure
JP5671865B2 (ja) 筐体
CN216960442U (zh) 外壳组件及户外电源
JP5398032B2 (ja) 筐体
CN217405725U (zh) 电力轨道的入户接线结构
CN215474493U (zh) 一种副仪表板右侧开关结构
CN213462709U (zh) 一种用于电路板的安装结构
JP2016178132A (ja) 制御装置
CN219874092U (zh) 一种可拼接的接线端子
JPH10290081A (ja) 回路基板の固定構造
US2004026411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214379142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电源接线座
CN219859968U (zh) 一种电梯召唤箱
CN215332194U (zh) 一种铰链底座安装定位器
CN211413993U (zh)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引弧板安装结构
CN219553911U (zh) 一种连接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