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85265Y - 位置度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位置度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85265Y
CN201285265Y CNU2008201752621U CN200820175262U CN201285265Y CN 201285265 Y CN201285265 Y CN 201285265Y CN U2008201752621 U CNU2008201752621 U CN U2008201752621U CN 200820175262 U CN200820175262 U CN 200820175262U CN 201285265 Y CN201285265 Y CN 20128526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measurement
hole
cantilever
positioning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7526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坤堂
韩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iweier Aviatio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iweier Aviatio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iweier Aviatio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iweier Aviatio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17526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8526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8526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8526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得到零部件上V型槽和孔的位置度的位置度检测装置。该位置度检测装置在本体(1)上具有底座(1a)、悬臂(1c)以及连接该底座(1a)和悬臂(1c)的连接部(1b),在所述连接部(1b)设置有定位块(2),在所述悬臂(1c)上设置有带有定位棱块(3c)的第1测量块(3)。

Description

位置度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机械方法测量零件各部分间位置关系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零部件加工中,往往需要检测所加工出来的工件各部分彼此间的位置度。在加工带有V型槽的零部件时,往往会以零部件的端面或孔来作为基准,进行定位,然后通过铣削或其他加工方式加工V型槽。但是,在加工完成后,进行零部件位置关系检测时,如果还以通孔或端面作为定位基准检测零部件时,往往需要很精密的仪器或设备。因此,在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种可以以V槽对位,检测孔或端面与V槽位置关系,从该关系反推V槽和孔、端面位置度关系的设备。例如,在ZL 91 2 33 141.0号实用新型中提供了一种位置度检测装置。可通过该装置来检测加工出来的工件上V型槽和通孔间的位置度关系,但是,该设备定位基准相对较多,且设备零部件设备角度,这样,会一方面导致维护成本的上升,另一方面,零部件较多,也容易出现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得到零部件上V型槽和孔的位置度的位置度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位置度检测装置,该位置度检测装置在本体上具有底座、悬臂以及连接该底座和悬臂的连接部,在所述连接部设置有定位块,在所述悬臂上设置有带有第1推压部的第1测量块、以及带有检测棱块的第2测量块。
根据该位置度检测装置,可先将V型槽骑在定位块上,然后通过第1推压部的推压作用,限制待测工件的5个自由度,使得待测工件仅能沿定位块轴向移动,然后,通过判断检测棱块是否能够插入到待测工件的待测孔内,即可检测待测工件上通孔和V型槽间的位置精度。
在所述检测棱块设置有一对第2定位端面。这样,通过在检测棱块4c上设置一对第2定位端面,减少检测棱块与待测工件的通孔间的抵接范围,这样,可以减少检测棱块与待测通孔间出现干涉的可能性。
所述第1推压部为第1推压面。以平面作为第1推压部,这样,可以将待测工件更加稳固地按压在定位块上。由此,提高了位置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精度。
所述第1测量块上还具有定位棱块。通过在第1测量块上设置定位棱块,这样,当按下第1测量块时,即限制了待测工件的6个自由度,此时,一方面检测了定位棱块处的待测通孔与V型槽间的位置关系,另一方面,通过该定位棱块和检测棱块的同时作用,还检测了两个带侧通孔间的位置关系。由此,扩大了该位置度检测装置的适用范围。
在所述定位棱块上设置有一对第1定位端面。通过在定位棱块上设置一对第1定位端面,这样,可以减少定位棱块和通孔间的抵接面积,减少了定位棱块和待测通孔间的干涉。
在所述定位棱块和第1推压部之间设置有凹槽。通过设置凹槽,减小了第1推压面的面积,这样,一方面有利于该第1推压部的加工要求,另一方面,还能够减少出现误差的机率。
所述第1测量块上具有第1导向槽,在悬臂上设置有第1定位孔,在该第1定位孔内安装有与第1导向槽卡合的第1导向件。通过设置第1导向槽,一方面限制了第1测量块的活动距离,另一方面,防止了第1测量块的转动。
所述第2测量块上具有第2导向槽,在悬臂上设置有第2定位孔,在该第2定位孔内安装有与第2导向槽卡合的第2导向件。通过设置第2导向槽,一方面限制了第2测量块的活动距离,另一方面,防止了第2测量块的转动。
在所述第1测量块和/或第2测量块的外端设置有凸缘,在该凸缘和悬臂之间设置有弹性体。通过设置弹性体,当去除对第1测量块和/或第2测量块的施力后,该第1测量块和/或第2测量块可自动回复到此前的初始位置。这样,使得第1测量块和/或第2测量块具有了自动复位的功能。
所述定位块为与所述连接部过盈配合的心轴。通过以心轴作为定位块,这样,可是V型槽在定位块上转动,由此,当按下第1测量块时,V型槽能够被自动定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举例的工件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沿C-C线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沿D-D线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位置度检测装置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位置度检测装置的左视图。
图6为图4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7为图5中沿B-B线的剖视图。
图8为第1测量块的示意图。
图9为第2测量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本实用新型中举例使用的带V型槽和通孔的待测工件。
如图1~图3所示,待测工件20上具有轴线彼此平行的第1待测通孔20a、第2待测通孔20d,在该待测工件20上还具有待测V型槽20e。其中,第1待测通孔20a的直径大于第2待测通孔20d的直径。
V型槽20e设置在第1待测通孔20a一侧,且该V型槽20e的角平分面与通孔20a的轴线共面。此外,在本示例中,该V型槽20e的角度为90°。形成该V型槽20e的两个突起20b、20c的外周面形成圆台形状。
【位置度测量装置的具体结构】
下面,参照附图4~图9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位置度检测装置的具体结构。
如图4~图7所示,位置度检测装置具有本体1、定位块2、第1测量块3以及第2测量块4。作为一种专用位置度检测工具,由零部件的孔和V槽的位置度决定第1测量块3和第2测量块4的设置位置。换言之,第1测量块3和第2测量块4的位置是根据零部件设计要求确定的。当待测工件20上的V型槽20e骑在定位块2上时,第1测量块3与第1待测孔20a对着,第2测量块4与第2待测孔20b对着。进而,第1检测块3上的定位棱块3c能够插入到第1待测孔20a内,第2检测块4上的检测棱块4c能够插入到第2待测孔20b内。
如图6、图7所示,本体1分为三个部分,本体1的底部是底座1a,在底座1a上部设置有连接部1b,在连接部2a的上部设置有悬臂1c。这三个部分,即底部1a、连接部1b以及悬臂1c可以是一体形成的,也可以是彼此独立的部件,然后通过粘接或螺栓等其他连接件将它们固定在一起。
如图6、图7所示,在连接部1b的靠近底座1a处设置有第1通孔1d。定位块2设置在该第1通孔1d内。在本实用新型中,定位块2采用心轴。这样,对于待测工件20而言,其V型槽20e不仅能够很好与该定位块2贴合,而且,当向下按压第1检测块3时,如果此前V型槽20e的放置位置不合适,则在第1检测块3的推压作用下,该待测工件20能够在定位块2上滑动,以到达合适的位置上。当然,定位块2并不限于心轴的形式,在保证精度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不同的V型槽20e设置不同形式的定位块2,例如,如果V型槽的角度为60°时,可以设置具有60°角度的棱的定位块。
此外,在尺寸上,该定位块2和第1通孔1d间为过盈配合,这样,可以使定位块2和本体1间的连接、固定更加牢固,彼此间不易出现位置变动。进而保证了检测装置的检测精度。
另外,在定位块2和底座1a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这样,在安装该定位块2时,定位块2与底座1a间不会出现干涉。
如图6、图7所示,在悬臂1c上设置有第2通孔1e和第3通孔1f。第2通孔1e的轴线与定位块2的轴线共面,第3通孔1f的轴线平行于第2通孔1e的轴线。
第1测量块3安装在第2通孔1e内。如图6、图7、图8所示,该第1测量块3的一端(图6、图7中上端)设置有第1凸缘3a。当将该第1测量块3插入到第2通孔1e内时,可在第1凸缘3a和悬臂1c之间设置有用来使第1测量块3向上弹起、复位的第1弹簧13。在第1凸缘3a和第1弹簧13的下侧,在该第1测量块3的侧表面上设置一对导向槽3b。两导向槽3b相对于第1测量块3的轴线对称。
在第1测量块3的另一端(图6、图7中下端)设置有定位棱块3c。如图8中(b)所示,该定位棱块3c为菱形销,其上具有一对第1定位端面30c,且该第1定位端面为一组圆弧面。该定位棱块3c的功能在于,限制待测工件20在定位块2轴线方向上的移动。当将该定位棱块3c插入到第1待测孔20a内时,定位棱块3c上的第1定位端面3c与第1待测孔20a内壁上沿定位块2轴线方向的两个部分抵接,因而,限制了待测工件20在定位块2轴线方向上的移动。
此外,由于该定位棱块3c为菱形销,因而,其上除第1定位端面30c以外的部分,均不与该第1待测孔20a的内壁抵接。这样,当如图6所示,将定位棱块3c插入到第1待测孔20a内时,该定位棱块3c允许该待测工件20在垂直与定位块2轴线的方向上移动,即,允许待测工件20在定位块2上滑动。因此,不会对工件20形成过定位。
此外,如图8所示,该定位棱块3c的轴线与第1测量块3的轴线间存在一个偏移量。设置这样的偏移量的好处在于,当使第1测量块3转动180°时,则定位棱块3c在定位块2轴线方向上具有了一个新的定位位置,这样,可以使该第1测量块3具有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以适应不同的工作位置。关于第1测量块3的具体使用,将在下文中详细说明。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位棱块3c采用菱形销,但并不限于此,该定位棱块3c也可以采用一长条状的定位销,或是十字形的定位销。该定位棱块3c主要作用在于,沿定位块2的轴向上,对待测工件进行定位。
在该第1测量块3上设置有定位棱块3c这一侧的端面上,在定位棱块3c的周围,设置有直径小于该第1测量块3的外径的凹槽31c(参照图8)。在该凹槽31c的外周部,设置有用来与待测工件20抵接、推压待测工件20的第1推压面32c(相当于技术方案中的第1推压部)。通过设置该第1推压面32c,当向下按压第1测量块3时,该第1推压面32c被按在待测工件20上,在该第1推压面32c的推动下,待测工件20的V型槽20e在定位块2上滑动,反过来使待测工件20的上表面与该第1推压面32c贴合。
此外,第1推压面32c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第1推压部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从功能角度出发,该第1推压部可以采用几个端面共面的方形突起,或是最高点共面的半球形突起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凹部31c,减小了第1推压面32c的面积,这样,一方面减少了加工第1推压面32c时对该第1推压面32c的平面度的要求,降低了第1推压面32c的加工难度,另一方面减小第1推压面32c与待测工件20抵接面的大小,有利于减小因第1推压面21c不平而产生的误差。
另外,如图8中(a)所示,在定位棱块3c和凹部31c交界处,设置有退刀槽。该退刀槽一方面有利于在加工定位棱块3c时刀具退刀,另一方面有利于定位棱块3c在受到冲击时产生适当的弹性变形,以保证其不受损坏。
如图7所示,在悬臂1c上设置有第1定位孔11e。在第1定位孔11e内设有第1螺纹孔10e。同时,在第1测量块3上一组径向对称位置上,设置有两条第1导向槽3b。由此,通过在该第1螺纹孔10e上设置有作为第1导向件的第1定位螺钉12通过该第1定位螺钉12上伸到第2通孔1e内的部分与两条第1导向槽3b间的配合,由第1定位螺钉12对第1测量块3加以导向。一方面,使第1测量块3在第2通孔1e内的活动行程限于该导向槽3b的长度,另一方面使第1测量块3在第2通孔1e内的活动更加稳定,不发生转动。
此外,如图8所示,定位棱块3c的中心线与第1测量块3的轴线间存在偏差,即,定位棱块3c与第1测量块3偏心。在本实施方式中,一方面两条第1导向槽3b间,在周向上,二者的圆心角为180°,另一方面,使该定位棱块3c偏心。因此,可以通过使第1测量块3转动180°,使定位棱块3c具有两个定位位置。这样,可使本测量装置能够适用两种不同的待测工件20。当然,如果所需检测的零部件仅有一种规格,则可以仅设置一个定位棱块3c。换言之,该定位棱块3c的位置,可根据不同的零部件,做出适当的调整。另外,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需要,预先设计出多个具有不同位置定位棱块3c的第1测量块3,以应对不同的零部件检测需要。
根据上述结构,当向下按压该第1测量块3时,由第1定位螺钉12通过导向槽3b对第1测量块3进行导向。当取消对第1测量块3的施力后,该第1测量块3在第1弹簧13弹力的作用下,自动弹起、复位。
如图4所示,在第3通孔1f内设置有第2测量块4。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第2测量块4的外径小于第1测量块3的外径。该第2测量块4上仅设置有一条第2导向槽4b。由于该第2测量块4的设置方式与上述第1测量块3的设置方式类似,因此,在此仅简单说明一下该第2测量块4的结构,对于二者之间相同或相似之处,仅进行简单描述。
如图6、图9所示,该第2测量块4上一端(图6中上端)设置有第2凸缘4a。在第2凸缘4a和悬臂1c之间安装第2弹簧14,由该第2弹簧14使第2测量块4弹起、复位。第2导向槽4d设置在第2凸缘4a和第2弹簧14的下方。
如图6所示,在悬臂1c上设置有第2定位孔11f,并在该第2定位孔11f内设有第2螺纹孔10f。在该第2螺纹孔10f上设置有作为第2导向件的第2定位螺钉15。当将该第2定位螺钉15拧在第2螺纹孔10f上后,由该第2定位螺钉15伸到第2通孔1f内的部分对第2测量块4起到导向作用,使第2测量块4仅能在第2导向槽4d的长度范围内,沿轴向移动。
在第2测量块4的另一端(图6中下端)设置有检测棱块4c。如图9中(b)所示,该检测棱块4c也采用棱形销,长度方向垂直于与定位块2的轴向,用于在与定位块2轴向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对待测工件20进行定位。
同时,该检测棱块4c轴线和定位棱块3c轴线间,在距离上满足待测工件20的精度要求。换言之,该检测棱块4c轴线和定位棱块3c轴线间距离,等于待测工件20上第1待测孔20a和第2待测孔20d轴线间的设计距离。由此,当测量待测工件20时,当通过定位棱块3c插入到第1待测孔后,一旦检测棱块4c不能插入到第2待测孔20d内,则可以判断当时被检测的待测工件20为不合格产品。
如图9中(b)所示,检测棱块4c同样具有一对呈圆弧面的第2定位端面41c。这样,当将该检测棱块4c插入到第2待测孔20d内时,检测棱块4c上仅有第2定位端面41c与第2待测孔20d抵接,而其它部分并不与该第2待测孔20d抵接。由此,可以减少因接触面过多而产生的干涉。
【使用方法】
下面,说明如何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位置检测装置来测量待测工件20的位置度的方法。
如图3所示,首先,将待测工件20的V型槽20e骑在作为定位块2的心轴上。然后,向下按压第1测量块3,使第1测量块3上的定位棱块3c插入到第1待测通孔20a内。然后,进一步向下按压第1测量块3,使第1推压面32c与待测工件20抵接。
此时通过定位棱块3c对待测工件20进行定位,使之在定位块2的轴线上不能移动。
然后,向下按压第2测量块4,此时,如果第2测量块4上的检测棱块4c能够插入到第2待测孔20d,则说明该第2待测孔20d和第1待测孔20a、V型槽20e间位置度偏差在合格范围。如果该检测棱块4c不能插入到第2待测孔20d,则说明该第2待测孔20d与第1待测孔20a、V型槽20e间在位置度偏差不在合格范围。
在检测结束后,如果松开第1测量块3和第2测量块4,则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第1测量块3和第2测量块4自动复位。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仅以角度为90°的V型槽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限于此,本位置度检测装置还适用于具有其他角度的V型槽的零部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待测工件20上具有第1待测孔20a,因而,在第1测量块3上设置有定位棱块3c。但当待测工件20上没有第1待测孔20a时,也可以不在第1测量块3上设置定位棱块3c。此时,可以先通过第1推压面32的作用,将待测工件20稳固地按在定位块2上,然后通过按压第2测量块4,使检测棱块4c插入到第2待测孔20d内即可。此时,可以检测该第2待测孔20d与V型槽间的位置关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位置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本体(1)上具有底座(1a)、悬臂(1c)以及连接该底座(1a)和悬臂(1c)的连接部(1b),在所述连接部(1b)设置有定位块(2),在所述悬臂(1c)上设置有带有第1推压部(32c)的第1测量块(3)、以及带有检测棱块(4c)的第2测量块(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棱块(4c)设置有一对第2定位端面(41c)。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推压部(32c)为第1推压面(32c)。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位置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测量块(3)上还具有定位棱块(3c)。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位置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位棱块(3c)上设置有一对第1定位端面(30c)。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位置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位棱块(3c)和第1推压部(32c)之间设置有凹槽(31c)。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测量块(3)上具有第1导向槽(3b),在悬臂上设置有第1定位孔(10e),在该第1定位孔内(10e)安装有与第1导向槽(3b)卡合的第1导向件(1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测量块(4)上具有第2导向槽(4b),在悬臂(1c)上设置有第2定位孔(11f),在该第2定位孔(11f)内安装有与第2导向槽(4b)卡合的第2导向件(15)。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测量块(3)和/或第2测量块(4)的外端设置有凸缘(3a、4a),在该凸缘(3a、4a)和悬臂(1c)之间设置有弹性体(13、14)。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2)为与所述连接部(1b)过盈配合的心轴。
CNU2008201752621U 2008-11-17 2008-11-17 位置度检测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8526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752621U CN201285265Y (zh) 2008-11-17 2008-11-17 位置度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752621U CN201285265Y (zh) 2008-11-17 2008-11-17 位置度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85265Y true CN201285265Y (zh) 2009-08-05

Family

ID=40950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75262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85265Y (zh) 2008-11-17 2008-11-17 位置度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85265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9005A (zh) * 2011-04-21 2012-10-2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孔位置度检测装置
CN108489355A (zh) * 2018-03-30 2018-09-04 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齿毂槽孔的位置度检具
CN109631711A (zh) * 2018-11-15 2019-04-16 重庆市璧山区天福冲压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位置测量量具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9005A (zh) * 2011-04-21 2012-10-2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孔位置度检测装置
TWI464368B (zh) * 2011-04-21 2014-12-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孔位置度檢測裝置
CN102749005B (zh) * 2011-04-21 2015-02-25 赛恩倍吉科技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孔位置度检测装置
CN108489355A (zh) * 2018-03-30 2018-09-04 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齿毂槽孔的位置度检具
CN109631711A (zh) * 2018-11-15 2019-04-16 重庆市璧山区天福冲压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位置测量量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65640B (zh) 可检测椭圆孔位置度的综合检具
SE532769C2 (sv) Fastspänningsdon med centreringsanordning
US10823544B2 (en) Height difference gauge
CN201285265Y (zh) 位置度检测装置
CN202726642U (zh) 一种工艺找正装置
CN202255191U (zh) 一种方向盘架位置度检具
CN115950330B (zh) 尺寸测量装置
CN203390626U (zh) 圆轴中面找正器
CN203076657U (zh) 一种孔深定位装置
CN206891400U (zh) 一种用于复杂型面零件的检测工装
US20150000150A1 (en) Equipment for measuring piston rings
CN108971530A (zh) 大型车床回转件偏摆找正辅助工具及其方法
CN210849432U (zh) 一种用于反面加工找正的反向寻边器
CN208139994U (zh) 一种高度差检具
CN103586707B (zh) 一种机器人手腕连接体镗孔专用夹具
CN103433808B (zh) 百分表表座刻度显示寻边器
CN208772481U (zh) 大型车床回转件偏摆找正辅助工具
CN216645300U (zh) 一种测量锥齿轮啮合节线交点与安装面距离的装置
CN205383960U (zh) 一种检测工件孔位置度的检具
CN201304588Y (zh) 一种高精度找正工具装置
CN215447863U (zh) 用于砂轮平面度检测的测量装置
CN218155838U (zh) 一种精密位置测量仪器
CN212340148U (zh) 一种壳体垂直度用检辅具
CN201548157U (zh) 分度圆测量定位量规
CN218822105U (zh) 一种工件质检辅助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0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