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80729Y - 一种挖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挖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80729Y
CN201280729Y CNU2008201134573U CN200820113457U CN201280729Y CN 201280729 Y CN201280729 Y CN 201280729Y CN U2008201134573 U CNU2008201134573 U CN U2008201134573U CN 200820113457 U CN200820113457 U CN 200820113457U CN 201280729 Y CN201280729 Y CN 20128072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volving body
excavating gear
dipper
hinge
supporting le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1345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森檀
周夏南
文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CHAI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CHAI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CHAI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CHAI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11345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8072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8072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8072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与轮式拖拉机或履带式拖拉机配套的一种挖掘装置,托架体通过拉杆与轮式或履带拖拉机后部连接,两条支腿分别与托架体左右两侧的整体钣金用常规方法连接,伸展时两条支腿呈140~170°向前叉开,且每条支腿与水平线呈25~35°偏角,回转体与托架体铰装,回转体的最大回转角度可以达到170°,动臂铰装于回转体上,斗杆铰装于动臂上,铲斗铰装于斗杆上,各机件配置有油缸,各油缸采用双作用往复式液压缸,油管统一采用铰接头连接,并在回转体底部设置油管架,通过旋转活动保护套固定油管,拉杆具有调节长短的螺纹,各拉杆的两连接端为活动铰接头。本实用新型的挖掘能力和工作效率都提高了30%,使用寿命更长。

Description

一种挖掘装置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式拖拉机或履带式拖拉机配带机具,具体为轮式拖拉机或履带式拖拉机携带的一种挖掘装置。
(二)背景技术:
为使轮式拖拉机或履带式拖拉机的功能更加齐全,在轮式拖拉机或履带式拖拉机后面设置可以随机携带的后挖掘装置,以进行挖沟、挖洞、铲土、修路等作业。该后挖掘装置主要由机械系统和液压系统组成,机械系统包括托架体、回转体、动臂、斗杆、铲斗、支腿等,托架体通过拉杆与轮式拖拉机或履带式拖拉机尾部连接,两条支腿与托架体两侧用常规方法连接,回转体与托架体铰装,动臂铰装于回转体上,斗杆铰装于动臂上,铲斗铰装于斗杆上,液压系统通过各机构配置的油缸实现支腿的收拢和伸展、回转体绕托架体在水平面内回转、动臂绕回转体在垂直面内起落、斗杆绕动臂在垂直面内转动、铲斗绕斗杆在垂直面内转动。
由于结构方面的原因,上述不同类型的后挖掘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
1、操作稳定性不好,两支腿为180度直线向两侧叉开,作业时易发生晃动不稳及在铲斗挖掘力的作用下拖拽拖拉机后移现象。
2、回转体回转角度较小,一般为140度,工作区域相对受到限制。
3、托架体制作工艺差,成本高。
4、结构不合理,受力不好,密封件容易损坏,工作效率低。
5、液压油管无固定装置,形式较为混乱。
6、产品通用性差。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稳定性好、作业区域大的挖掘装置。
能够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挖掘装置,包括托架体、回转体、动臂、斗杆、铲斗和支腿等机构,托架体通过拉杆与轮式拖拉机或履带式拖拉机尾部连接,两条支腿分别与托架体左右两侧用常规方法连接,回转体与托架体铰装,动臂铰装于回转体上,斗杆铰装于动臂上,铲斗铰装于斗杆上,各机构配置有油缸,以实现支腿在垂直面内的收拢和下倾斜伸展、回转体绕托架体在水平面内回转、动臂绕回转体在垂直面内起落、斗杆绕动臂在垂直面内转动,铲斗在垂直面内绕斗杆转动,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在工作时,所述支腿不是向两侧成180°伸展斜撑地面,而是向前伸展斜撑地面,其向前伸展方向与托架体左右水平轴线的偏角为5°~20°,即两条支腿呈140°~170°向前叉开,以减小铲斗的工作重心力矩,增强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
支腿斜撑地面时其与托架体左右水平轴线的夹角为25~35°,以保持铲斗的合理重心高度。
在减小铲斗的工作重心力矩,保持铲斗的合理重心高度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的回转体的最大回转角度可以达到170°,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回转体的结构设计,将回转体中间销孔两侧的左右销孔间距扩大为210mm~220mm,中间销孔与左右销孔的垂直距离扩大为30mm~40mm。
所述托架体左右侧板用钣金件一体弯曲成型,同时在钣金件的应力较为集中处增设加强筋来增强结构强度,这样既减轻重量,又降低成本,还使陈旧的外观得到改变。
各油缸油管的连接方式统一采用铰接头连接方式,并在回转体的底部焊接油管架,通过可旋转活动保护套管来固定和保护油管,使油管布置更合理和美观。
可以采用三根拉杆将本实用新型与轮式拖拉机或履带式拖拉机连接,及三点悬挂连接方,在拉杆上开设螺纹以调节长度,拉杆两端的连接为活动铰接头形式,增强产品的与不同类型轮式拖拉机或履带式拖拉机连接的通用性。
还可以在斗杆、动臂、回转体、托架体和铲斗这几个转动件上,对与油缸的支点和转动件的连接点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使各油缸的工作力臂加大,油缸和各转动件的受力更为合理化。
在保证容积不变的前提下减小所述铲斗的长度,使铲斗的掘起阻力臂减小,破土能力加强,另外对铲斗加强筋的位置进行调整,使整个铲斗的刚度和强度都得到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挖掘装置的主要部件通过优化设计后,各零部件结构更合理,受力更好,使得整个机器的挖掘能力提高了30%,工作效率也提高了30%,使用寿命更长,更好地满足使用要求。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方式中回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号标识:1、托架体;2、回转体;3、动臂;4、斗杆;5、铲斗;6、支腿;7、缸体;8、缸杆;9、钣金件。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挖掘装置由托架体1、回转体2、动臂3、斗杆4、铲斗5和支腿6等机件及驱动各机件转动的油缸组成,托架体1水平布置,并用三根拉杆采用三点悬挂连接方式与轮式或履带式拖拉机的尾部连接,拉杆上设置螺纹以调节其长度,拉杆与托架体1和轮式或履带式拖拉机尾部的连接端头设计为活动铰接头形式。
托架体1由底板和焊接在其上的横框架构成,横框架两侧分别铆连一次成型的U形钣金件9,支腿6的尾端铰装在钣金件9内,单根支腿6向外展开时其向前伸展方向与横框架的水平轴线呈5°~20°的夹角,就两根支腿6而言即两条支腿6呈140°~170°向前叉开,如图1所示;当支腿6向下撑地时,支腿6与横框架的水平轴线的夹角为25~35°。
托架体1的底板前端固定有销轴,回转体2尾部的中心销孔与托架体1的销轴配合;双油缸按左右位置设置在托架体1的横框架内,缸体7与横框架铰装,缸杆8前伸与回转体2尾部的左右销孔铰装,回转体2的左右销孔以中心销孔为中心对称分布,左右销孔之间的距离为210mm~220mm,左右销孔与中心销孔的垂直距离在30mm~40mm之间,如图1、图2所示。
上述结构保证回转体2的转动角度最大为170°。
如图1所示,动臂3的下端铰装在回转体2前部,由油缸控制可在垂直面内绕铰装点起落,斗杆4的后端与动臂3的上端铰装,由油缸控制可在垂直面内绕铰装点转动,铲斗5铰装在斗杆4的前端,由油缸控制可在垂直面内绕铰装点转动。回转体2的回转、动臂3的起落、斗杆4的伸缩和铲斗5的转动所使用的油缸都为往复式双作用液压缸。
各机件配置的油缸与油管的连接全部采用铰接头连接方式,并在回转体2的底部焊接油管架,油管架内设置可旋转活动的保护套,对经过的油管进行固定和保护。
所有油缸统一结构,采用较好的密封件。
所有油缸连接在由液压泵、控制阀、管路和油箱构成的液压回路中。
此外,在托架体1、回转体2、动臂3和斗杆4等相互转动的机件上,对各油缸的铰装点、机件的铰装点位置进行优化调整,使各油缸的工作力臂加大,油缸和各转动机件的受力情况得到改善。
在保证容积不变的前提下减小所述铲斗5的长度。

Claims (7)

1、一种挖掘装置,包括托架体(1)、回转体(2)、动臂(3)、斗杆(4)、铲斗(5)和支腿(6)等机件,托架体(1)通过拉杆与轮式拖拉机或履带式拖拉机尾部连接,两条支腿(6)分别与托架体(1)左右两侧铰接,回转体(2)与托架体(1)铰装,动臂(3)铰装于回转体(2)上,斗杆(4)铰装于动臂(3)上,铲斗(5)铰装于斗杆(4)上,各机件配置有油缸,实现支腿(6)的收拢和展开、回转体(2)的回转、动臂(3)的起落、斗杆(4)和铲斗(5)的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6)展开时其向前伸展方向与托架体(1)左右水平轴线的偏角为5°~20°,即两条支腿(6)呈140°~170°向前叉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挖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6)展开向下撑地时与托架体(1)左右水平轴线的偏角为25~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挖掘装置,其特征在于回转体(2)的最大回转角度为170°,其回转结构为:回转体(2)中间销孔两侧对称的左右销孔间距为210mm~220mm,中间销孔与左右销孔的垂直距离为30mm~40m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种所述的一种挖掘装置,其特征在于:托架体(1)左右两侧用整体钣金件(9)弯曲成型,在钣金件(9)的应力集中处增设加强筋;支腿(6)与钣金件(9)铰装。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种所述的一种挖掘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油缸采用双作用往复式液压缸,油缸油管统一采用铰接头连接,并在回转体(2)底部设置油管架,通过旋转活动保护套固定油管。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种所述的一种挖掘装置,其特征在于:托架体(1)采用三点悬挂方式与轮式拖拉机或履带式拖拉机连接,连接件为三根拉杆,各拉杆具有调节长短的螺纹,各拉杆的两连接端为活动铰接头。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种所述的一种挖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保证容积不变的前提下减小铲斗(5)的长度。
CNU2008201134573U 2008-10-11 2008-10-11 一种挖掘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8072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134573U CN201280729Y (zh) 2008-10-11 2008-10-11 一种挖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134573U CN201280729Y (zh) 2008-10-11 2008-10-11 一种挖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80729Y true CN201280729Y (zh) 2009-07-29

Family

ID=40927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13457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80729Y (zh) 2008-10-11 2008-10-11 一种挖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80729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3722A (zh) * 2011-12-07 2012-03-14 广西大学 两活动度动臂两活动度铲斗空间液压装载机
CN102400475A (zh) * 2011-12-07 2012-04-04 广西大学 一种铲斗可实现两维转动的空间液压装载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3722A (zh) * 2011-12-07 2012-03-14 广西大学 两活动度动臂两活动度铲斗空间液压装载机
CN102400475A (zh) * 2011-12-07 2012-04-04 广西大学 一种铲斗可实现两维转动的空间液压装载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45097U (zh) 采掘铲
CN207003513U (zh) 一种具有可调节推土装置的多功能挖掘机
CN105121225A (zh) 作业车的升降台阶
CN201280729Y (zh) 一种挖掘装置
CN203835417U (zh) 隧洞支护钢拱架安装装置及夹具
CN107386349A (zh) 带有非线性挖掘组件的绳铲
KR20130075315A (ko) 건설중장비용 병렬 링키지 타입 작업장치
CN207355327U (zh) 一种喷药车支撑臂结构
RU2425927C1 (ru) Рабочее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одноковшового гидравлического экскаватора
US8770908B2 (en) Tilt cylinder support structure
CN205187052U (zh) 一种适用于特种车的工作装置
CN204185890U (zh) 一种变幅宽可折叠式旱地平地机
CN204456254U (zh) 一种轮胎式推土机工作装置
CN203378436U (zh) 一种折叠式喷药桁架
CN106759575A (zh) 挖掘机
CN206052816U (zh) 一种平地机铲刀的挡板装置
CN204849867U (zh) 装载机新型正转八连杆机构工作装置
CN103266639A (zh) 一种液压挖掘机动臂结构
CN207760904U (zh) 一种装载机
CN206784479U (zh) 可适应地形的履带行走结构
CN207436125U (zh) 松土器液压缸安装支撑装置、挖掘机
CN208358780U (zh) 一种移动操作架
CN207499013U (zh) 一种大型挖掘机的旋转臂
KR101165696B1 (ko) 굴삭기의 유압식 크레인장치
CN208490122U (zh) 一种液压翻转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29

Termination date: 201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