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76642Y - 可双侧向弯曲的针织经编带 - Google Patents

可双侧向弯曲的针织经编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76642Y
CN201276642Y CNU2008201372340U CN200820137234U CN201276642Y CN 201276642 Y CN201276642 Y CN 201276642Y CN U2008201372340 U CNU2008201372340 U CN U2008201372340U CN 200820137234 U CN200820137234 U CN 200820137234U CN 201276642 Y CN201276642 Y CN 20127664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rp
knit
line
knit tape
t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3723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大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YAN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YA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YAN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YA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13723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7664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7664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7664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双侧向弯曲的针织经编带,其包括第一织线、第二织线与第三织线;各第一、二织线分别沿经编带的径向以左右相隔适当距离的方式循环交错延伸,而分别于经编带上形成预定个数的条贯,且第二织线左右循环环绕所横跨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织线左右环绕所横跨的距离,经编带在其中段位置具有一以上的第三织线,第三织线沿经编带的经向以连续缭绕并成炼环状的方式分别于对应的条贯上延伸,而形成具有预定宽度且沿经编带的经向延伸的固着区,用以供公母扣具固着,使经编带两侧具有较佳的可挠性与展性,而便于作双侧向弯曲。

Description

可双侧向弯曲的针织经编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扣具配合使用的针织经编带,尤其涉及一种两侧都能被适度侧向弯曲而不会变形的针织经编带。
背景技术
在服饰中常在上衣设置扣子与扣眼,作为左、右襟结合之用。近年来休闲风逐渐盛行,方便扣合、解扣的塑胶制公、母扣具被接受度大增,再加上休闲风逐渐盛行,因此在休闲服饰中已常见以此类的公母扣具来取代传统的扣子。
而传统设置公、母扣具的方式是将公、母扣具以超音波等方式熔接在一带体上形成扣具带,再将扣具带车缝在服饰欲开合的部位,而可藉由公、母扣具来达到使服饰开合的效果。
由于一般的带体并不具有可侧向弯曲的能力,若将所述等扣具带车缝于需要侧向弯曲的部位;如:服饰相对于人体的鼠蹊部位或腋下部位等位置;则会使扣具带产生皱折,进而影响服饰的美观程度及穿着的舒适性。
在相关的技术领域中,虽已有可侧向弯曲的经编带被研发出来,但这一类的经编带都是针对配合拉炼所设计的,如中国台湾省专利公告第312918号(用于拉炼的经编带)、及中国专利第2591060号(可侧向弯曲的拉炼用经编带)等。在这些专利中,虽然经编带的织线构造有不同之处,但却同样都在经编带的一侧边设置强度较佳但不太有伸缩性的车缝区来让拉炼车缝,而相对的一侧则为纵向可被拉伸的部位,如此的设计并不适合于公、母扣具的设置,而且仅能单侧弯曲的织线结构,亦无法符合双向任意弯曲的需求,因此无法用来解决前述设置公、母扣具的扣具带会产生皱折的相关问题。
再者,前述两个专利公告案的技术虽可达成侧向弯曲的作用,但其相对于车缝区的可纵向拉伸的部位的织线结构较为单薄,而容易在被弯曲后于布边产生不平整的问题,这样的经编带若被使用于服饰的内里部份,或许还不致于影响美观的问题,但若运用在服饰的外部,则同样会产生影响服饰美观程度的问题。
尤其目前轻柔、服贴的休闲服饰大受消费者的喜爱,因此如何设计出能符合人体工学作双向任意的弯曲的扣具用针织经编带便成为本实用新型的首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公、母扣具用的固着区设置于中段位置而可双侧向弯曲的针织经编带。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通过强化所述经编带两侧布边而可在双向任意的弯曲时保持所述经编带的平整度。
为达前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双侧向弯曲的针织经编带,其包括若干第一织线、若干第二织线与第三织线;
各所述第一织线分别沿所述经编带的经向,以一右一左相隔预定距离的方式循环交错延伸,在所述经编带上形成预定个数的条贯;
各所述第二织线分别沿所述经编带的经向,以一左一右相隔预定距离的方式循环交错延伸,在所述经编带上形成预定个数的条贯,且所述第二织线左右循环绕所横跨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织线左右循环绕所横跨的距离,并且位于所述经编带两侧边的各所述第二织线由数条织线共同环绕所形成;
所述经编带具有三条以上的第三织线,所述第三织线设置于所述经编带的中段位置,所述第三织线沿所述经编带的经向以连续环绕并成炼环状的方式,分别在对应的条贯上延伸,而形成具有预定宽度且沿所述经编带的经向延伸的一固着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供公、母扣具设置的固着区设置于经编带的中段位置,使所述经编带两侧具有较佳的可挠性与展性,进而达到便于双侧向弯曲的功效。
再者,位于所述经编带两侧边的第二织线由数条织线共同环缭所形成,能提高两侧布边的强度,让针织经编带作双向任意的弯曲时仍能维持其平整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各织线个别缭绕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纹路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的经编带配合扣具实施的状态示意图一;
图3B是本实用新型的经编带配合扣具实施的状态示意图二;及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纹路图。
附图标记说明:经编带-1、1a;第一织线-21、21a;第二织线-22、22,、22a;第三织线-23、23a;固着区-3;扣具-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B,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可双侧向弯曲的针织经编带,主要包括以化学织维或棉纱等为主要材料制成的若干条第一织线21、第二织线22与第三织线23。
各所述第一织线21沿所述经编带1的径向以一右一左连续两针交错循环的方式,环缭(Laps)于相隔三个针距的两个条贯(Wale,即略为凸出于所述经编带1表面上的条纹)间;也就是连续横跨四个条贯。在本实施例中各所述条贯总共有二十一条,在图式中分别以W1、W2、......、W20、W21表示,而各第一织线总共有十八条,并分别跨置于两两对应的各所述条贯如W1W4、W2W5、W3W6......W17W20、W18W21之间。
各所述第二织线22沿所述经编带1的径向以一左一右连续两针交错循环的方式,环绕(Laps)于相邻两个条贯间。在本实施例中各所述条贯总共有二十一条,在图式中分别以W1、W2、......、W20、W21表示,而各所述第二织线22则有二十条,并分别跨置于两两相邻的各所述条贯如W2W1、W3W2、......W20W19与W21W20的间。而在本实施例中,位于所述经编带1两侧边,即跨置于条贯W2W1与W21W20的第二织线22’由数条织线共同环绕所形成(于图中以两条织线为例绘示),以提高两侧布边的强度,并保持平整性。
各所述第三织线23于对应的条贯上延伸,并依适当的组环距离上下(依图式方向为准)环绕(Laps),以形成分别又与对应的各所述第一、第二织线21、22相互环绕的多数个炼环(Crochet)。在针织实务上,炼环的型式有左炼环、右炼环与中炼环等三种,在本实施例中各所述第三织线23以中炼环型态为例。
本实施例的各所述第三织线23总共有三条,分别设于所述经编带1的中段(依图式方向为准)的W10、W11、W12等三个相邻的条贯上,而形成具有适当宽度的一固着区3,且所述固着区两侧边与所述经编带两侧边的距离相等。实务上第三织线23的数量可依扣具的大小作变化,扣具愈大所使用的第三织线的数量会愈多。
所述固着区3由于具有紧密结合第一、第二、第三织线21、22、23的效果,因此,所述固着区3具有较佳强度以及较低延展性以可供公母扣具4固着结合,以稳固住公母扣具4,并避免所述经编带1变形。又由于所述固着区3位于所述经编带1的中段,而所述经编带1左、右两侧部位的结构较为稀疏且线条呈交叉状,而能利用所形成的各线环上下及左右的环弧距离来产生适度的伸展性,再加上经编带1两侧没有第三织线23在经向上的限制,因此不论是将经编带及公、母扣具设置于人体的弯曲部位,或当使用者活动、伸展使所述经编带1朝左、右侧弯曲时,本实用新型的经编带都能对应弯曲伸展,而不会产生皱折现象,或是造成经编带变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经编带1配合公母扣具使用时,可以顺着人体的曲线弯曲或因应人体活动、伸展而自由弯曲,形成符合人体工学的效果,而使衣物更服贴于人体。如图3A所示,所述经编带1配合公母扣具4设置于上衣的斜襟部份或长裤的裤管,如此的实施形态可适用于哺乳衣、旗袍或裤装类的服装,而;再如图3B所示,所述经编带1配合公母扣具4设置于婴儿连身服装的裤裆开口部份;在前述再种实施形态中,本实用新型的经编带1都可服贴、弯曲而达到更符合人体工学的效果。
再者,为了使经编带1被弯曲时仍保持其平整性,本实用新型特别在经编带1的两侧布边的位置,以多条织线(图中以两条来绘制表示)来环缭成第二织线22,如此一来,位于经编带两侧布边的第二织线22将具有更好的强度,以维持其平整性并避免产生变形的问题。
再请参阅图4,其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三织线23a只设置在所述经编带1a中央的条贯W11上,而与第一、二织线21a、22a紧密结合,如此的结构可以使固着区3变小并配合较小的扣具使用,而让左、右两侧可以弯曲变形的量增大。如此同样可以达到双侧向弯曲的功效。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织线除了可如前述的两实施例般设置于经编带的正中央之外,亦可设置于经编带中段偏其中一侧的位置,使得由第三织线所构成的固着区与所述经编带两侧边的距离不相等,以因应配合不同形态的公、母扣具,如此同样可以达到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功效。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以下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可双侧向弯曲的针织经编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若干第一织线、若干第二织线与第三织线;
各所述第一织线分别沿所述经编带的经向,以一右一左相隔预定距离的方式循环交错延伸,在所述经编带上形成预定个数的条贯;
各所述第二织线分别沿所述经编带的经向,以一左一右相隔预定距离的方式循环交错延伸,在所述经编带上形成预定个数的条贯,且所述第二织线左右循环绕所横跨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织线左右循环绕所横跨的距离,并且位于所述经编带两侧边的各所述第二织线由数条织线共同环绕所形成;
所述经编带具有三条以上的第三织线,所述第三织线设置于所述经编带的中段位置,所述第三织线沿所述经编带的经向以连续环绕并成炼环状的方式,分别在对应的条贯上延伸,而形成具有预定宽度且沿所述经编带的经向延伸的一固着区。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双侧向弯曲的针织经编带,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织线环绕于相隔三个针距的两个条贯间。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双侧向弯曲的针织经编带,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织线环绕于相邻的两个条贯间。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双侧向弯曲的针织经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着区与所述经编带两侧边的距离相等。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双侧向弯曲的针织经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着区与所述经编带两侧边的距离不相等。
CNU2008201372340U 2008-09-24 2008-09-24 可双侧向弯曲的针织经编带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7664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372340U CN201276642Y (zh) 2008-09-24 2008-09-24 可双侧向弯曲的针织经编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372340U CN201276642Y (zh) 2008-09-24 2008-09-24 可双侧向弯曲的针织经编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76642Y true CN201276642Y (zh) 2009-07-22

Family

ID=40894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37234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76642Y (zh) 2008-09-24 2008-09-24 可双侧向弯曲的针织经编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76642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330199A (en) Knitted article
CN100436684C (zh) 伸缩性服装
TWI479059B (zh) 具有多向係數均值之布料及其製成之衣服
CN106793838A (zh) 用于男性的内衣
US7574752B1 (en) Garment with integral faux thong extension and associated method
KR20180009710A (ko) 다목적 의복
CN101300380A (zh) 经编织物及具有该经编织物的衣料
CN201276642Y (zh) 可双侧向弯曲的针织经编带
US7610777B1 (en) Bilaterally bendable warp-knit tape
KR100895888B1 (ko) 바지
RU2408239C1 (ru) УЗЕЛ-СЕКРЕТ "Mаmmalia" ОДЕЖДЫ ДЛЯ КОРМЛЕНИЯ ГРУДЬЮ
CN115316734A (zh) 圆领针织衫衣领及该衣领、圆领针织衫的制造方法
TW568755B (en) Stretchable clothing using warp knitted fabric
US20160219954A1 (en) Curved pleated produc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urved pleated product
KR101010644B1 (ko) 환편소재 의류 제작용 패턴 및 그 제작 방법
JP3930341B2 (ja) マタニティウエア及び肥満型の婦人用・紳士用被服、並びにその製作方法
CN100479682C (zh) 伸缩性服装
JP4328695B2 (ja) インナー・ウェア
CN207118611U (zh) 一种改进型一体裤
CN2882292Y (zh) 一种适合多种体型特征的可变化时装裙
CN104287174A (zh) 简约美观的舒适感与自由动感羊绒衫
JP2021042502A (ja) 乳幼児用衣服、および乳幼児用衣服の製造方法
JP2016180196A (ja) 妊婦用腹帯
KR100519068B1 (ko) 니트웨어의 편직 패턴
KR101066995B1 (ko) 니트웨어의 목깃 및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