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73951Y - 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73951Y
CN201273951Y CNU2008201300770U CN200820130077U CN201273951Y CN 201273951 Y CN201273951 Y CN 201273951Y CN U2008201300770 U CNU2008201300770 U CN U2008201300770U CN 200820130077 U CN200820130077 U CN 200820130077U CN 201273951 Y CN201273951 Y CN 20127395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s
lens
shell
guide
lens bar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3007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增泽智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n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n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non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non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7395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7395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该透镜镜筒良好地调整透镜的光轴,并且实现外壳的薄型化。透镜镜筒(2),具备:螺钉(51),设有将轴(14)的前端部件(44)向轴线(G)方向卡止在其外壳(4)的卡止部(67),以空出间隙(M2)的状态插入在卡止部(67)的贯通孔(66)内并螺合于前端部件(44);板簧(55),安装在头部(51a)和卡止部(67)之间,通过移动连接在螺钉(51)的夹具,由间隙(M2)前端部件(44)移动,轴(14)的倾倒被调整,且光轴(L2)得以调整,通过用夹具将螺钉(51)拧入于前端部件(44),螺丝钉(51)的螺合作用和板簧(55)的弹性力同时起作用,可用前端部件(44)和板簧(55)夹持卡止部(67),轴(14)固定在外壳(4)。从而,可自由调整轴(14)的倾倒,并且,使夹具持有轴(14)的位置调整功能,可简单构成外壳(4)。

Description

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例如可适用于带照相机的手机等的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透镜镜筒,公知的有,具备:透镜框架,保持透镜;导向轴,引导透镜框架的移动,以使透镜沿光轴方向移动;外壳,收容透镜框架,并且支撑导向轴的一端部,且导向轴偏芯支撑于轴承的镜筒(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4)。在这种透镜镜筒中,以通过旋转轴承使导向轴的倾倒变化的方式移动该导向轴,从而调整透镜的光轴。
【专利文献1】专利公开2006-227170号公报
【专利文献2】专利公开2006-208554号公报
【专利文献3】专利公开2006-309053号公报
【专利文献4】专利公开2007-199408号公报
然而,如上述的技术,在调整透镜的光轴时,只能使导向轴以一定的轨迹移动,所以,透镜光轴的调整受限制,而可能会不能精度良好地调整透镜光轴。另外,近几年的透镜镜筒期待外壳的薄型化。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精度良好地调整透镜的光轴,并且实现外壳的薄型化的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透镜镜筒,具备:透镜框架,保持透镜;导向轴,引导透镜框架的移动,以使透镜沿光轴方向移动;外壳,收容透镜框架的同时,支撑导向轴的一端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具有:螺丝部件,在外壳设有向导向轴的轴线方向卡止导向轴的另一端部的卡止部,以空出间隙的状态插入在形成于卡止部的贯通孔,且螺合于另一端部;弹性部件,安装在螺丝部件的头部和卡止部之间。
在此透镜镜筒,例如将驱动型夹具连接在螺丝部件的头部,通过使此夹具移动,由贯通孔和螺丝部件之间的间隙移动导向轴的另一端部(以下,只称为“另一端部”)。由此,导向轴的倾倒被调整且透镜的光轴得以调整。而且,通过用夹具将螺丝部件凝入另一端部,螺丝部件的螺合作用和弹性部件的弹性力同时发挥作用,从而用另一端部和弹性部件夹持卡止部,导向轴被固定在外壳。因此,通过调整连接在螺丝部件的夹具的位置,可自由调整导向轴的倾倒,且可精度良好地调整透镜的光轴。这样,调整夹具的位置来调整导向轴的倾倒,从而,可使夹具持有调整导向轴的位置的功能,并可简单的构成外壳。其结果,可实现外壳的薄型化。
在此,在外壳优选设有以空出间隙的状态嵌合一端部的凹部。此时,通过控制连接在螺丝部件上的夹具的位置,不仅调整导向轴的倾倒,而且通过一端部和凹部之间的间隙,也可调整与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导向轴的并进移动。从而,能进一步精度良好地调整透镜的光轴。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所述的透镜镜筒,和检测由透镜成像的光的摄像元件。
此摄像透镜,由于具备有所述的透镜镜筒,因此,可获得与所述效果同样的效果,即精度良好地调整透镜的光轴,并且,实现外壳的薄型化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可精度良好地调整透镜的光轴,并且,可实现外壳的薄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摄像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摄像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1的摄像装置的内部构成图。
图4是图1的摄像装置的驱动单元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图1的摄像装置的切口部侧立体图。
图6是表示图3的摄像装置的透镜镜筒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面图。
图7是图1的摄像装置的透镜镜筒中的对光轴调整的说明图。
图中:1-摄像装置,2-透镜镜筒,3-摄像元件,4-外壳,12-快门·变焦透镜单元(透镜,透镜框架),14-导向轴,41a-基端部(导向轴的一端部),42-凹部,44-前端部件(导向轴的另一端部),51-螺钉(螺丝部件),51a-头部,55-板簧(弹性部件),66-贯通孔,67-卡止部,G-导向轴的轴线,L2-光轴,M1、M2-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各图,对同一或相当部分附上同样的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摄像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摄像装置1具备:互相面对的底面为长方形状且高度比底面的各边短的长方体形状的透镜镜筒2,和CMOS等摄像元件3。在透镜镜筒2适用弯曲光学系统。由此,在摄像装置1中,沿着与透镜镜筒2的高度方向(以下,仅称“高度方向”)Z平行的光轴L1从被摄体侧入摄的光被透镜镜筒2弯曲90°而变为沿与透镜镜筒2的底面的长边方向(以下,仅称“长边方向”)Y平行的光轴L2,被摄像元件3检测。
图2是图1的摄像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1的摄像装置的内部构成图。如图2、3所示,透镜镜筒2具备箱状外壳4。外壳4具有:本体部5,形成有在长边方向Y向摄像元件3侧开口的开口部5a、和在与长边方向Y正交且与高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以下,单称“宽度方向”)X向一方侧开口的开口部5b;以及盖部6,覆盖本体部5的开口部5a。本体部5及盖部6分别由例如带有玻璃纤维聚碳酸酯构成,通过射出成形而一体形成。
在本体部5的表壁(即,具有透镜镜筒2的被摄体侧的底面的壁)形成有使沿着光轴L1从被摄体侧行进而来的光进入本体部5内的光通过孔5c,在本体部5的表壁,安装有覆盖光通过孔5c的光透过板7。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使用透镜来代替光透过板7。在外壳4内配置有棱镜8,其在光轴L1上位于光透过孔5c的后侧,并将沿着光轴L1从被摄体侧入射的光弯曲90°而沿着光轴L2。另外,在外壳4内配置有在光轴L2上位于摄像元件3的前侧的固定透镜11。棱镜8通过本体部5保持,固定透镜11通过盖部6保持。
需要说明的是,在长边方向Y,与摄像元件3相反侧的本体部5的端部,本体部5的内壁(即,具有与透镜镜筒2的被摄体相反侧的底面的壁)弯曲成曲柄状而形成切口部5d,从而比本体部5的其他部分薄型化(缩小化)。如此,在长边方向Y,可使与摄像元件3相反侧的本体部5的端部薄型化,是因为在本体部5的端部充分考虑了配置在其内部的棱镜8的厚度量。
进一步,在外壳4内,配置有位于光轴L2的快门/变焦透镜单元12、和在光轴L2上位于快门/变焦透镜单元12和固定透镜11之间的变焦聚焦透镜单元13。
快门/变焦透镜单元12包含选择性地进行沿着光轴L2行进而来的光的通过及遮断的快门,以及变焦透镜。快门/变焦透镜单元12具有:与在外壳4内相对于光轴L2竖立设置在开口侧5b的导向轴14卡合的圆筒状的卡合部12a、和在外壳4内与相对于光轴L2竖立设置在开口侧5b的相反侧的止旋转轴15卡合的U字沟状的卡合部12b。由此,快门/变焦透镜单元12以限制围绕光轴L2旋转的状态,可沿光轴L2移动。
变焦聚焦透镜单元13包含变焦聚焦透镜。变焦聚焦透镜单元13具有与在外壳4内相对于光轴L2竖立设置的开口部5b侧的导向轴16卡合的圆筒状的卡合部13a、和与止旋转轴15卡合的U字沟状的卡合部13b。由此,变焦聚焦透镜单元13,以限制围绕光轴L2旋转的状态,可沿光轴L2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导向轴14和导向轴16在高度方向Z上并列设置。
在本体部5的开口部5b内配置有驱动单元17。图4是图1的摄像装置的驱动单元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驱动单元17具有:长方形薄板状的安装部18a,以及包含竖立设置在其长边方向的两端的长方形薄板状的支撑部18b、18c的支撑部件18。支撑部件18通过弯曲不锈钢的薄板被一体形成。
在支撑部18b的外面,安装有步进马达(驱动马达)21。步进马达21的丝杠22的两端部被支撑部18b、18c轴支撑,在丝杠22的支撑部18b、18c之间的部分螺合有具有凸部23a的传动螺母23。另一方面,在支撑部18c的外面,安装有步进马达(驱动马达)24。步进马达24的丝杠25的两端部被支撑部18b、18c轴支撑,在丝杠25的支撑部18b、18c之间的部分,螺合有具有凸部26a的传动螺母26。需要说明的是,丝杠22和丝杠25在支撑部18b、18c的竖立设置方向并列设置。
如图2、3所示,驱动单元17以使支撑部18b、18c的竖立设置方向与高度方向Z一致的方式配置在本体部5的开口部5b内,通过安装部18a被螺固在本体部5的表壁而安装于本体部5。如此,在驱动单元17中,通过不同地配置步进马达21和步进马达24,而实现丝杠22和丝杠25的接近化。由此,驱动单元17有助于本体部5乃至透镜镜筒2的薄型化。
螺合于丝杠22的传动螺母23的凸部23a嵌合在快门/变焦透镜单元12所具有的卡合部12c的凹部。由此,通过步进马达21旋转丝杠22,则快门/变焦透镜单元12沿光轴L2移动。另一方面,螺合于丝杠25的传动螺母26的凸部26a嵌合在变焦聚焦透镜单元13所具有的卡合部13c的凹部。由此,通过步进马达24旋转丝杠25,则变焦聚焦透镜单元13沿光轴L2移动。
在外壳4的盖部6安装有电路基板27,该电路基板27在内面设置有在光轴L2上位于固定透镜11的后侧的摄像元件3。在电路基板27的内面还设有快门驱动电路或马达驱动电路等,在电路基板27的外面,设有用于对电路基板27输入输出电信号的连接器连接端口28。驱动单元17的各步进马达21、24和马达驱动电路通过配置在本体部5与开口部5a相对的侧壁的外面以及与开口部5b相对的侧壁的外面的柔性印刷基板(以下,称为“FPC”)31被电连接。快门/变焦透镜单元12的快门和快门驱动电路通过在本体部5延伸至与开口部5b相对的侧壁的外面的FPC32以及与FPC32电连接的FPC31被电连接。
配置于本体部5的开口部5b内的驱动单元17以及配置于在本体部5与开口部5a相对的侧壁的外面的FPC31利用将由不锈钢构成的薄板弯曲成L字状一体形成的外装壳33覆盖。另外,配置在本体部5与开口部5b相对的侧壁的外面的FPC31,以及安装于外壳4的盖部6的电路基板27利用将由不锈钢构成的薄板弯曲成L字状一体形成的外装壳34覆盖。
外装壳33和外装壳34以在本体部5与开口部5a相对的侧壁和与开口部5b相对的侧壁相交叉的角部可装卸地卡合,在本体部5中,在以由开口部5a和开口部5b所夹的角部而销固定在外壳4的盖部6。另外,外装壳34与电路基板27的接地端子电连接,进而,各外装壳33、34与在通过蒸镀等形成在本体部5的表壁的外面及内壁的外面的金属膜电连接。由此,摄像装置1的各构成部件被电磁屏蔽膜覆盖。需要说明的是,在外装壳34与电路基板27的连接器连接端口28相对应的部分被切口,以使连接器能够相对于连接器连接端口28进行连接。
以下,详细说明上述的导向轴14。
如图3所示,导向轴14引导快门/变焦透镜单元12的移动使得快门/变焦透镜单元12沿光轴L2方向移动。此导向轴14具有轴体41及前端部件44。
轴体41的轴线G与光轴L2平行地(即,沿长边方向Y)配置在外壳4的本体部5内。而且,快门/变焦透镜单元12的卡合部12a可滑动地卡合在轴体41。此轴体41的后方端部即基端部(一端部)41a以空出间隙M1的状态嵌合支撑在外壳4的本体部5的凹部42。此凹部42设置在本体部5中固定透镜11的开口部5a侧,并在前方开口。另外,在凹部42内的基端部41a的周边从本体部5的填充口(未图示)填充粘接剂(未图示),且基端部41a固定在凹部42。
图5是表示图1的摄像装置的切口部侧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在图3的摄像装置中的透镜镜筒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面图。如图6所示,前端部件44被固定在轴体41的前端部41b,构成导向轴14的前端部(另一端)。此前端部件44呈大致立方体形状,用于螺合后述的螺钉(螺丝部件)51的螺丝孔61与轴体41同轴设置在前端面44a。
如图3所示,前端部件44在本体部5中收容在设置于棱镜8的开口部5a侧且在后方开口的凹部45。如图6所示,前端部件44的前端面44a与凹部45的底面45a接触。即,前端部件44在本体部5卡止在构成凹部45的底面45a的卡止部67。需要说明的是,在此,卡止部67还作为外壳4的外壁发挥功能。
进一步,以在凹部45内收容前端部件44的状态,在凹部45内的前端部件44的周围填充粘接剂(未图示),由此,前端部件44被固定在凹部45内。
螺钉51以空出间隙M2的状态插入形成于卡止部67的圆形的贯通孔66,且螺合于前端部件44的螺丝孔61。在螺钉51的头部51a设有用于插入夹具63(参照图7)的插入口62(此处为正型)。另外,如图5、6所示,在螺钉51的头部51a和卡止部67之间安装有板簧(弹性部件)55。此板簧55将螺钉51的头部51a向轴线G方向的前侧施力。需要说明的是,如上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凹部45内的前端部件44的周围填充粘接剂而将前端部件44固定在凹部45内,但代替此或除此之外,也可在螺钉51或板簧55的周围填充粘接剂。
如图7所示,夹具63具备驱动(螺丝旋转部)部63a和控制部63b。驱动部63a形成为其前端部对应于插入口62的形状。控制部63b使驱动部63a移动并控制其位置,例如包含测微计的构成。
其次,说明摄像装置1的透镜镜筒2中的光轴L2的调整。在透镜镜筒2,例如在制造/组装工序,首先将夹具63的驱动部63a插入在螺钉51的头部51a,并将夹具63连接在螺钉51。
接着,边观察用摄像元件3摄像的图像,边移动夹具63的驱动部63a。此时,因在贯通孔66及螺钉51间确保间隙M2,所以,导向轴14的前端部件44在间隙M2的允许范围内移动,并且调整以基端部41a为中心的导向轴14的倾倒。进而,因在基端部41a及凹部42之间确保间隙M1,所以,通过此驱动部63a的移动,导向轴14还在高度方向Z及宽度方向X上移动,导向轴14的高度方向及宽度方向X位置被调整。由此,光轴L2被调整。
而且,在所摄像的图像为最佳状态时,通过用夹具63的驱动部63a将螺钉51拧入前端部件44,使螺钉51的螺合作用和板簧55的弹性力(推顶力)同时起作用,用前端部件44的前端面44a和板簧55夹持卡止部67。与此同时,在凹部42、45内填充粘接剂。由此,导向轴14固定在外壳4。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调整连接在螺钉51的夹具63,可自如地调整导向轴14的倾倒,并可精度良好地调整光轴L2。即,在透镜镜筒2,可以用1个螺钉51将导向轴14的位置调整到所希望的位置,可使导向轴14固定在高度方向Z及宽度方向X的任意位置。
进一步,如此,因由夹具63的位置调整调整导向轴14的倾倒,所以,可使夹具63带有调整导向轴14位置的位置调整功能。为此,可简单地构成外壳4,并实现外壳4的薄型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导向轴14的基端部41a以空出间隙M1的状态嵌合在本体部5的凹部42。由此,不仅通过控制夹具63的位置来调整导向轴14的倾倒,而且,也可调整与导向轴14的轴线G方向交叉的方向(高度方向Z及宽度方向X)中的导向轴14的并进移动。结果,可更加精度良好地调整透镜的光轴。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2构成为通过调整快门/变焦透镜单元12的光学系统的光轴来能容易调整光轴L2。即,导向轴14是用来引导对光轴L2调整的贡献度最高的光学系统的移动的。
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导向轴14具有前端部件44,但也可以不使用此前端部件。此时,螺钉51直接螺合于轴体41的前端面。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空出间隙M1的状态将轴体41的基端部41a嵌合在外壳4的凹部42,但也可以不用空出间隙嵌合。此时,也可以调整透镜的光轴。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设置了板簧55,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设置各种弹性部件。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螺丝孔61拧入螺钉51,但也可以为边用螺钉51本身自旋螺丝边拧紧(所谓自攻螺钉)。而且,也可以为了将螺钉51固定在本体部5,涂布粘接剂使得覆盖螺钉51。
另外,各步进马达21、24不限定于通过支撑部件18间接地安装于外壳4的情况,也可以直接安装在外壳4。而且,透镜镜筒2不限定于适用弯曲光学系统的镜筒,也可以为适用折叠式光学系统等的镜筒。

Claims (3)

1.一种透镜镜筒,具备:
透镜框架,保持透镜,
导向轴,引导上述透镜框架的移动,以使所述透镜沿光轴方向移动;
外壳,收容所述透镜框架,并且支撑所述导向轴的一端部,所述透镜镜筒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壳设有在所述导向轴的轴线方向上卡止所述导向轴的另一端部的卡止部,且
具有:螺丝部件,以空出间隙的状态插入形成于所述卡止部的贯通孔,且螺合于所述另一端部;
弹性部件,安装在所述螺丝部件的头部和所述卡止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镜筒,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壳设有凹部,该凹部以空出间隙的状态嵌合所述一端部。
3.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镜镜筒;
检测由所述透镜成像的光的摄像元件。
CNU2008201300770U 2007-12-05 2008-09-18 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73951Y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15026A JP2009139580A (ja) 2007-12-05 2007-12-05 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像装置
JP2007315026 2007-12-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73951Y true CN201273951Y (zh) 2009-07-15

Family

ID=40870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30077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73951Y (zh) 2007-12-05 2008-09-18 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09139580A (zh)
CN (1) CN201273951Y (zh)
TW (1) TWM35407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6287A (zh) * 2010-08-02 2012-02-08 日本精密测器株式会社 透镜固定单元以及摄像装置
CN106855678A (zh) * 2017-02-27 2017-06-16 广东弘景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辅助安装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6287A (zh) * 2010-08-02 2012-02-08 日本精密测器株式会社 透镜固定单元以及摄像装置
CN102346287B (zh) * 2010-08-02 2014-05-28 日本精密测器株式会社 透镜固定单元以及摄像装置
CN106855678A (zh) * 2017-02-27 2017-06-16 广东弘景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辅助安装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354077U (en) 2009-04-01
JP2009139580A (ja) 2009-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70583B1 (ko) 카메라 모듈
JPH0753052Y2 (ja) レンズのフレキシブル基板取付構造
KR102207152B1 (ko) 반사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KR20220031597A (ko) 카메라 모듈
JP5463651B2 (ja) カメラ、カメラ用アクセサリ
US7796878B2 (en) Lens barrel and imaging device including lens barrel
US20060045517A1 (en) Retractable lens camera
KR102430634B1 (ko) 카메라 모듈
JP2011215183A (ja) 撮像装置
CN101636680A (zh) 变焦镜头镜筒组件
US20060044447A1 (en) Electronic image pickup apparatus
US8308378B2 (en) Barrier apparatus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CN201273951Y (zh) 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
US6844988B2 (en) Lens barrel device
CN101900865B (zh) 透镜镜筒
CN201281774Y (zh) 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
US8194176B2 (en) Switching mechanism for optical component, lens barrel, and imaging device
JPH0887046A (ja) 像振れ補正装置
US7620306B2 (en) Lens barrel and imaging device
CN101893746B (zh) 透镜镜筒
US20080199166A1 (en) Image blur correcting mechanism and image-capture apparatus
US20090136228A1 (en) Camera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US20120154674A1 (en) Image-pickup apparatus
CN201273958Y (zh) 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
WO2022262507A1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1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