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54300Y - 铰车的收放带装置 - Google Patents

铰车的收放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54300Y
CN201254300Y CNU2008201207875U CN200820120787U CN201254300Y CN 201254300 Y CN201254300 Y CN 201254300Y CN U2008201207875 U CNU2008201207875 U CN U2008201207875U CN 200820120787 U CN200820120787 U CN 200820120787U CN 201254300 Y CN201254300 Y CN 20125430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m
winch
motor
belt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2078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阮卜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Topsun Logistic Contro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Topsun Logistic Contro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Topsun Logistic Contro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Topsun Logistic Control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12078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5430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5430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5430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铰车的收放带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铰车快速捆绑装置工作安全性和稳定性不高、应用成本较高、通用性较差的问题。本铰车的收放带装置设置于铰车支架处且与铰车的带轴相联,该装置包括蜗轮、蜗杆和驱动机构,蜗轮与蜗杆相互啮合,蜗杆与驱动机构相联接,蜗轮联接在带轴上并可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带动带轴正转或反转。本铰车的收放带装置具有能够使铰车捆绑速度快,省时省力,且自身具有自锁功能,不管正转还是反转都可方便地实现单向连续转动的特点。

Description

铰车的收放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铰车,尤其是涉及一种铰车的收放带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运输货物过程中,货物通常需要捆绑,以防止货物在汽车行驶时脱落或者相互碰撞而造成丢失或者损坏。用绳索直接捆绑的方式虽然很常用,但费时费力,且难以将货物绑紧。铰车是一种先进的捆绑工具。采用铰车捆绑货物既方便又安全,深受广大驾驶员的欢迎。
现有的铰车通常由支架、带轴和捆绑带组成。带轴连接于支架上且带轴可转动,捆绑带卷于带轴上。在带轴伸出支架的外端设有撬棒孔。需要捆绑货物时,将撬棒插入撬棒孔内,转动撬棒即可带动转轴转动。但每转动一定角度都需要将撬棒拔出并重新插入,显然,这样使得捆绑效率不高,费时费力,并且很难将货物捆紧。
为此人们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快速捆绑装置,将撬棒插入后往复的摆动撬棒即可带动转轴转动。但是,该装置还是通过操作者手工操作的。因此其捆绑效率较低,捆绑过程中费力在本质上仍未得到解决。此外,该装置仍然需要同棘轮和棘爪配合工作才能实现单向转动,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不高。另一方面,该装置无法与现有的普通捆绑器配合使用,需要在现有的捆绑器基础上进行大幅度的改进,应用成本较高,通用性较差。现有的其它捆绑器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使铰车捆绑速度快,省时省力,且自身具有自锁功能,不管正转还是反转都可方便地实现单向连续转动的铰车的收放带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铰车的收放带装置,设置于铰车支架处且与铰车的带轴相联,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蜗轮、蜗杆和驱动机构,蜗轮与蜗杆相互啮合,蜗杆与驱动机构相联接,蜗轮联接在带轴上并可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带动带轴正转或反转。
需要捆绑货物时首先要使带轴转动。也就是说,捆绑货物过程中驱动机构运作,驱动机构带动蜗杆转动,由于蜗轮和蜗杆是啮合的,蜗轮也随之转动,从而带动与蜗轮相连的带轴转动。这样就可带动带轴单向转动,从而将带轴上的卷带收拢,并达到通过卷带将货物捆绑牢固的目的。当需要释放卷带时,驱动机构带动蜗杆反向转动,实现松带操作。由于蜗轮和蜗杆具有自锁功能,不管是正转还是反转都无需另行设置单向阻挡机构,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高。
在上述的铰车的收放带装置中,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控制电路和一个减速传动箱,控制电路与电机相连接并可控制电机正转或反转,所述的减速传动箱分别与电机和蜗杆相联接。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电机的转动方向或者转动速度,减速传动箱将电机的高速转动转换为适合带轴转动的速度,并将电机的转动传递至蜗杆。这里的驱动机构也可以采用手柄等手动驱动装置。
在上述的铰车的收放带装置中,所述的蜗轮和蜗杆装在箱体内,箱体通过一个连接座与支架相连,在箱体上还固连有电机接线盒,电机和控制电路装在电机接线盒内,减速传动箱通过连接板固定在连接座上且减速传动箱位于电机接线盒和箱体的侧部,上述电机的转轴穿出电机接线盒与减速传动箱相连。通过箱体、连接座、电机接线盒使整个装置在封闭的环境中工作,防止外界干扰,并有利于提高安全性能。并且,这种结构有利于整个装置结构紧凑,并且相互之间很好地衔接在一起。连接座与支架之间可以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
在上述的铰车的收放带装置中,所述的连接座和支架之间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相联接,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连接座和支架之间的夹块和连接件,连接件穿设在连接座上且两者之间通过螺纹结构相连,夹块位于连接件的端部,当连接件拧紧时可将夹块顶压在支架上。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方便地装在支架上或者从支架上拆除,因此它能够与现有的普通捆绑器配合使用,无需再进行改装,使用起来灵活方便,通用性好。一般来说,这里的每个夹块与至少两个连接件配合,从而有利于防止夹块转动。
在上述的铰车的收放带装置中,所述的连接座呈U型,它具有两个相对置的用于和支架相联接的连接臂,连接臂上开有凹槽,夹块设置在凹槽处,所述的夹块呈条形且其宽度与凹槽的宽度相适应,在夹块的两侧设有向支架方向延伸的挡沿。由于现有的普通捆绑器一般设有用于保证单向转动的棘轮和棘爪,连接座设计成U型可以将棘轮和棘爪设于U型的凹口内,不仅提高使用安全性,也合理地利用了空间。通过两个连接臂上的可拆卸连接结构有利于将连接座夹紧在支架上。凹槽可以防止夹块晃动,提高稳定性。设置挡沿能够使夹块和支架配合紧密。
在上述的铰车的收放带装置中,所述的蜗轮中心装有一根蜗轮轴,蜗轮轴和蜗轮之间通过花键结构相连接,所述的蜗杆中心装有一根蜗杆轴,所述的蜗杆轴与蜗杆固定连接。当然这里的蜗轮轴和蜗轮可以为一体式结构,蜗杆轴和蜗杆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
在上述的铰车的收放带装置中,所述的蜗杆轴与箱体转动连接且在蜗杆轴和箱体之间设有耐磨套,蜗杆轴的一端穿出箱体与减速传动箱相连;所述的蜗轮轴与箱体转动连接且在蜗轮轴和箱体之间设有设有轴承,蜗轮轴的端部依次穿过箱体和连接座与带轴相连。设置耐磨套有利于减少蜗杆轴和箱体之间的摩擦,延长使用寿命。设置轴承有利于减少摩擦,提高传动效率。
在上述的铰车的收放带装置中,所述的带轴的一端固连有插座,在插座上设有非圆形的插孔,上述的蜗轮轴的端部与插孔的形状相适应且插在插孔内。带轴与蜗轮轴的连接方式还可以有多种,例如焊接、卡接、甚至连为一体式结构。
在上述的铰车的收放带装置中,所述的连接板由条形的板材弯折成U型并紧箍在减速传动箱的外围,连接板和减速传动箱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座和连接板之间通过螺钉固定。
在上述的铰车的收放带装置中,所述的箱体上设有用于向蜗轮和蜗杆添加润滑油的直通式压注油杯,所述的电机为直流减速电机。直通式压注油杯可以向蜗轮和蜗杆添加润滑油,减少磨损,提高传动效率。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铰车的收放带装置的优点在于:1、装有本铰车的带轴转动装置的铰车只需要通过控制驱动机构就可实现使铰车自动将卷带收拢或释放,不需要操作者手工进行操作,省时省力,捆绑速度快。2、捆绑过程中使得带轴能够匀速转动,即该装置的捆绑力恒定,因此它的使用安全性较高。3、当需要改变转动方向时,只需切换电机接线柱的极性即可,操作起来非常方便。4、由于蜗轮和蜗杆具有自锁功能,无需另行设置单向阻挡机构,工作的稳定性高。5、由于本装置设有可拆卸连接结构,它能够与现有的各种类型的捆绑器配合使用,通用性好,使用成本低廉。6、由于蜗轮和蜗杆具有自锁功能,无需另行设置单向阻挡机构,工作的稳定性高,不管正转还是反转都可方便地实现单向连续转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1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2未安装驱动机构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2未安装驱动机构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2未安装驱动机构时的爆炸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3未安装驱动机构时的爆炸图。
图中,支架1、带轴2、插座21、插孔211、棒孔22、蜗轮3、蜗轮轴31、端部311、蜗杆4、蜗杆轴41、电机5、减速传动箱6、箱体7、连接座8、连接臂81、凹槽811、电机接线盒9、连接板10、耐磨套11、轴承12、夹块13、挡沿131、连接件14、棘轮15、棘爪16。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铰车包括一个支架1和连接在支架1上的带轴2,带轴2可相对于支架1转动,在带轴2上绕接有用于捆绑货物的卷带。本铰车的收放带装置设置于铰车的支架1处,并且该装置与铰车的带轴2相联。本装置由蜗轮3、蜗杆4、驱动机构等零部件组成。其中驱动机构包括电机5、用于控制电机5正转或反转或转动速度的控制电路、减速传动箱6。减速传动箱6包括若干相互啮合的齿轮。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支架1的侧部固连有连接座8,连接座8与箱体7的一端固连,在箱体7的另一端固连有电机接线盒9。减速传动箱6通过连接板10固定在连接座8上,且减速传动箱6位于电机接线盒9和箱体7的侧部。其中,连接板10由条形的板材弯折成U型,连接板10紧箍在减速传动箱6的外围,两者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板10与连接座8之间也是通过螺钉固定的。
如图3所示,蜗轮3和蜗杆4装在箱体7内,两者相互啮合。蜗轮3中心装有一根蜗轮轴31,该蜗轮轴31延伸至箱体7外并穿过连接座8与带轴2相联接。蜗杆4中心装有一根蜗杆轴41,该蜗杆轴41的一端延伸至箱体7外并与减速传动箱6相联接。本实施例中,蜗轮轴31和蜗轮3之间通过花键结构相连接,蜗杆轴41与蜗杆4固定连接
蜗杆轴41与箱体7转动连接,且在蜗杆轴41和箱体7之间设有耐磨套11。蜗轮轴31与箱体7转动连接,且在蜗轮轴31和箱体7之间设有设有轴承12。其中,轴承12设置在蜗轮轴31的两端部。设置耐磨套11和轴承12是为了减少摩擦,提高传动效率,延长使用寿命。为了便于蜗轮轴31和带轴2的连接,本实施例中,带轴2的一端固连有插座21,在插座21上设有六边形的插孔211,上述的蜗轮轴31的端部311与插孔211的形状相适应且插在插孔211内。
如图3所示,电机5和控制电路装在电机接线盒9内,控制电路与电机5相连接。电机5的转轴穿出电机接线盒8与减速传动箱6相连,蜗杆轴41的一端穿出箱体7与减速传动箱6相连。其中电机5为直流减速电机。
当需要捆绑紧货物时,通过控制电路控制电机5正向转动,电机5经减速传动箱6带动蜗杆4正向转动。由于蜗轮3和蜗杆4是啮合的,蜗轮3也随之正向转动,从而带动与蜗轮3相连的带轴2正向转动。这样就可带动带轴3正向转动,从而将带轴2上的卷带收拢,并达到通过卷带将货物捆绑牢固的目的。
当需要松开被捆紧的货物时,改变电机的电流方向,使其反向转动,电机5经减速传动箱6带动蜗杆4反向转动。由于蜗轮3和蜗杆4是啮合的,蜗轮3也随之反向转动,从而带动与蜗轮3相连的带轴2反向转动。这样就可带动带轴3反向转动,从而将带轴2上的卷带松开,并达到释放被捆紧的货物的目的。
这里的捆绑速度可以通过调节电机工作电流的大小来实现。蜗轮3和蜗杆4具有自锁功能,无需另行设置单向阻挡机构,结构简单,工作的稳定性高。
实施例2: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铰车包括一个支架1和连接在支架1上的带轴2,带轴2可相对于支架1转动,在带轴2上绕接有用于捆绑货物的卷带。带轴2的一端设有用于插入撬棒的棒孔22,另一端固连有棘轮15,在棘轮15侧部设有铰接在支架1上的棘爪16,且棘爪16嵌于棘轮15的棘齿之间。在棘爪16和支架1之间设有弹簧,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控制棘爪16嵌于棘齿之间。本铰车的收放带装置设置于铰车的支架1处,并且该装置与铰车带轴2装有棘轮15的一端相联。本装置由蜗轮3、蜗杆4、连接座8、可拆卸连接结构等零部件组成。
如图6所示,连接座8呈U型,它具有两个对置的用于和支架1相联接的连接臂81,在每个连接臂81上分别设有可拆卸连接结构。棘轮15和棘爪16设置在连接座8的U型凹口内。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连接座8和支架1之间的夹块13和连接件14,连接件14穿设在连接座8上且两者之间通过螺纹结构相连,夹块13位于连接件14的端部,当连接件14拧紧时可将夹块13顶压在支架1上。
为了提高夹持的稳定性,连接臂81上开有凹槽811,夹块13设置在凹槽811处,夹块13呈条形且其宽度与凹槽811的宽度相适应。夹块13的两侧设有向支架1方向延伸的挡沿131,当夹块13与支架1扣紧时,挡沿131起到阻挡作用。为了防止夹块13转动,每个连接臂81上至少设有两个连接件14。
当需要捆绑紧货物时,通过正向转动蜗杆4,由于蜗轮3和蜗杆4是啮合的,蜗轮3也随之正向转动,从而带动与蜗轮3相连的带轴2正向转动。这样就可带动带轴3正向转动,从而将带轴2上的卷带收拢,并达到通过卷带将货物捆绑牢固的目的。在转动过程中,棘轮15从棘爪15上滑过。
当需要松开被捆紧的货物时,使棘轮15和棘爪16脱离,通过反向转动蜗杆4,由于蜗轮3和蜗杆4是啮合的,蜗轮3也随之反向转动,从而带动与蜗轮3相连的带轴2正向转动。这样就可带动带轴3反向转动,从而将带轴2上的卷带松开,并达到释放被捆紧的货物的目的。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本文不做赘述。
实施例3: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铰车包括支架1、带轴2、在带轴2上绕接有用于捆绑货物的卷带,而没有设置棘轮15、棘爪16和弹簧。其余均与实施例2相同,本文不做赘述。
实施例4:
在本实施例中,铰车包括支架1、带轴2、在带轴2上绕接有用于捆绑货物的卷带,而没有设置棘轮15、棘爪16和弹簧。连接座8固连在支架1上,而不采用可拆卸连接结构相连,其余均与实施例2相同,本文不做赘述。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支架1、带轴2、插座21、插孔211、棒孔22、蜗轮3、蜗轮轴31、端部311、蜗杆4、蜗杆轴41、电机5、减速传动箱6、箱体7、连接座8、连接臂81、凹槽811、电机接线盒9、连接板10、耐磨套11、轴承12、夹块13、挡沿131、连接件14、棘轮15、棘爪16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铰车的收放带装置,设置于铰车支架(1)处且与铰车的带轴(2)相联,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蜗轮(3)、蜗杆(4)和驱动机构,蜗轮(3)与蜗杆(4)相互啮合,蜗杆(4)与驱动机构相联接,蜗轮(3)联接在带轴(2)上并可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带动带轴(2)正转或反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车的收放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5)、控制电路和一个减速传动箱(6),控制电路与电机(5)相连接并可控制电机(5)正转或反转,所述的减速传动箱(6)分别与电机(5)和蜗杆(4)相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车的收放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蜗轮(3)和蜗杆(4)装在箱体(7)内,箱体(7)通过一个连接座(8)与支架(1)相连,在箱体(7)上还固连有电机接线盒(9),电机(5)和控制电路装在电机接线盒(9)内,减速传动箱(6)通过连接板(10)固定在连接座(8)上且减速传动箱(6)位于电机接线盒(9)和箱体(7)的侧部,上述电机(5)的转轴穿出电机接线盒(9)与减速传动箱(6)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车的收放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座(8)和支架(1)之间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相联接,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连接座(8)和支架(1)之间的夹块(13)和连接件(14),连接件(14)穿设在连接座(8)上且两者之间通过螺纹结构相连,夹块(13)位于连接件(14)的端部,当连接件(14)拧紧时可将夹块(13)顶压在支架(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铰车的收放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座(8)呈U型,它具有两个相对置的用于和支架(1)相联接的连接臂(81),连接臂(81)上开有凹槽(811),夹块(13)设置在凹槽(811)处,所述的夹块(13)呈条形且其宽度与凹槽(811)的宽度相适应,在夹块(13)的两侧设有向支架(1)方向延伸的挡沿(131)。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铰车的收放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蜗轮(3)中心装有一根蜗轮轴(31),蜗轮轴(31)和蜗轮(3)之间通过花键结构相连接,所述的蜗杆(4)中心装有一根蜗杆轴(41),所述的蜗杆轴(41)与蜗杆(4)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铰车的收放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蜗杆轴(41)与箱体(7)转动连接且在蜗杆轴(41)和箱体(7)之间设有耐磨套(11),蜗杆轴(41)的一端穿出箱体(7)与减速传动箱(6)相连;所述的蜗轮轴(31)与箱体(7)转动连接且在蜗轮轴(31)和箱体(7)之间设有设有轴承(12),蜗轮轴(31)的端部(311)依次穿过箱体(7)和连接座(8)与带轴(2)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铰车的收放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轴(2)的一端固连有插座(21),在插座(21)上设有非圆形的插孔(211),上述的蜗轮轴(31)的端部(311)与插孔(211)的形状相适应且插在插孔(211)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铰车的收放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板(10)由条形的板材弯折成U型并紧箍在减速传动箱(6)的外围,连接板(10)和减速传动箱(6)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座(8)和连接板(10)之间通过螺钉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铰车的收放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8)上设有用于向蜗轮(3)和蜗杆(4)添加润滑油的直通式压注油杯(9),所述的电机(5)为直流减速电机。
CNU2008201207875U 2008-07-04 2008-07-04 铰车的收放带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5430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207875U CN201254300Y (zh) 2008-07-04 2008-07-04 铰车的收放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207875U CN201254300Y (zh) 2008-07-04 2008-07-04 铰车的收放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54300Y true CN201254300Y (zh) 2009-06-10

Family

ID=40737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20787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54300Y (zh) 2008-07-04 2008-07-04 铰车的收放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54300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78732A1 (zh) * 2008-12-29 2010-07-15 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绞紧器的收放带装置
CN104828274A (zh) * 2015-04-30 2015-08-12 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绞车防卡死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78732A1 (zh) * 2008-12-29 2010-07-15 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绞紧器的收放带装置
CN104828274A (zh) * 2015-04-30 2015-08-12 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绞车防卡死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18565B (zh) 铰车的收放带装置
CN101519135B (zh) 绞紧器的收放带装置
CN2677298Y (zh) 捆绑器的手柄
CN201784814U (zh) 绞车
CN201254300Y (zh) 铰车的收放带装置
CN101264743A (zh) 绞车带轴的快速转动装置
CN101274606B (zh) 绞车的自动收放带装置
CN101372263B (zh) 多功能少齿差行星机构绞车
CN101486331A (zh) 拉紧器
CN109733659A (zh) 一种捆绑器的收放机构
US5971178A (en) Impact driven hoist
CN201245111Y (zh) 绞车的自动收放带装置
CN201254301Y (zh) 铰车的自动收放带装置
CN210113140U (zh) 一种轿运车自动捆绑器
CN201272488Y (zh) 铰车的带轴控制装置
CN203064227U (zh) 一种手摇式拉紧器
CN211969317U (zh) 一种汽车置物横档
CN210652850U (zh) 一种半挂车用捆绑限位固定装置
CN201143999Y (zh) 一种拉紧器
CN201317468Y (zh) 绞车的收放带控制装置
CN101348175B (zh) 铰车的带轴控制装置
CN2781089Y (zh) 铰车的带轴转动机构
CN101348176B (zh) 铰车的收放带控制装置
CN220783746U (zh) 一种多功能卡车紧绳器扳手
CN2340756Y (zh) 双向起重手拉葫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10

Termination date: 2012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