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52261Y - 电子卡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子卡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52261Y
CN201252261Y CNU2008200410576U CN200820041057U CN201252261Y CN 201252261 Y CN201252261 Y CN 201252261Y CN U2008200410576 U CNU2008200410576 U CN U2008200410576U CN 200820041057 U CN200820041057 U CN 200820041057U CN 201252261 Y CN201252261 Y CN 20125226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ot
insulating body
electronic card
card coupler
electro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4105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科华
赵期俊
尹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04105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52261Y/zh
Priority to JP2009002570U priority patent/JP3151720U/ja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5226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5226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子卡连接器,设有插接面及自插接面向内侧凹设的插槽,其包括绝缘本体、设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可相对绝缘本体上下运动的活动体及遮盖于绝缘本体上的遮蔽壳体,所述活动体设有延伸入插槽内的导引部,遮蔽壳体一体成型有驱动活动体上下运动的弹片,如此设计简化了电子卡连接器的结构。

Description

电子卡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供两种以上不同宽度的电子卡插接的电子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的高速发展,应用于电子产品的电子卡连接器利用越来越多,电子卡的种类很多,为使消费者使用方便,能够插接不同类型的电子卡的电子卡连接器便应运而生。由于不同类型的电子卡的尺寸各不相同,如MS卡(Memory Stick卡)的尺寸为50mm x 21.5mm x 0.28mm,SD卡(Secure Digital卡)的尺寸为32mm x 24mm x 2.1mm,XD卡(XD-PICTURE卡)的尺寸为20mm x25mm x 1.7mm,由上述数据很容易得知,XD卡比其它电子卡的宽度较宽及较薄,有关厂商经常利用该特征来设计可用以插接XD卡及其它电子卡的电子卡连接器,如2007年1月3日公告的中国实用新型第2854859号揭示的电子卡连接器,该电子卡连接器包括设有插槽的绝缘本体、设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设于绝缘本体上并可相对绝缘本体上下移动的活动板、一对弹片及遮盖于绝缘本体上的遮蔽壳体。插槽包括上下部分重叠的第一、第二插槽,第一插槽较第二插槽宽而用以收容XD卡,第二插槽用以收容MS卡、SD卡等电子卡。活动板设于第一、第二插槽重叠处,其用以导引各种电子卡正确插入对应插槽内。弹片的一端固持于绝缘本体上,其另一端向下抵压于活动板上,电子卡插入之前,可用以增大第二插槽的插入口,以方便电子卡插入,当使XD卡插入后,使活动板具有对XD卡的弹性抵压力,以使XD卡在该电子卡连接器内不会松动。然而,该电子卡连接器的不足之处,在于弹片需另外制造,弹片制造后还需再组装于绝缘本体上,如此设计显然增加了材料成本及生产流程,制造成本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电子卡连接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电子卡连接器。
为达成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卡连接器,设有插接面及自插接面向内侧凹设的插槽,其包括绝缘本体、设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可相对绝缘本体上下运动的活动体及遮盖于绝缘本体上的遮蔽壳体,活动体设有延伸入插槽内的导引部,遮蔽壳体一体成型有驱动活动体上下运动的弹片。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将弹片一体成型于遮蔽壳体上,简化了电子卡连接器的结构,弹片无须另外制造,降低了电子卡连接器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安装于电路板上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图2点划线内侧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活动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插入第一电子卡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插入第二电子卡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插入第三电子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100用以安装于电路板200上供至少第一、第二、第三电子卡300、400、500插接,其包括:绝缘本体1、若干导电端子2、可相对绝缘本体1上下移动的活动体3、可沿电子卡300、400、500的插接方向相对绝缘本体1滑动的滑板4、退卡机构5、开关端子组6及遮盖于绝缘本体1上的遮蔽壳体7,第一电子卡300较第二、第三电子卡400、500薄及宽,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子卡300为XD卡,第二电子卡400为SD卡,第三电子卡为MS卡。
绝缘本体1设有位于最前端的插接面10及自插接面10向内侧凹设形成的插槽12,插槽12包括上下部分重叠的第一、第二插槽121、122,第一插槽121用以收容第一电子卡300,第二插槽122用以收容第二、第三电子卡400、500。绝缘本体1包括基部11、设于基部11左右两端的侧部13及连接于基部11、两侧部13底端的底部14,插槽12形成于基部11、两侧部13及底部14之间。两侧部13分别自插接面10向内侧凹设有收容活动体3的容纳空间15,容纳空间15部分凹设于底部14上,并且底部14凸设有与容纳空间15相邻的线状凸缘140,凸缘140位于容纳空间15的内侧,侧部13顶部开设有空纳空间15与外部相连通的通孔130。侧部13设有向下延伸入容纳空间15内的第一、第二限制部151、152,第一、第二限制部151、152分别设于容纳空间15的前后端,且第一限制部151是自插接面10向内侧延伸设置,第二限制部152设有位于顶端的第一凸出部1521及位于第一凸出部1521下方的并与第一凸出部1521相连的第二凸出部1522,第一凸出部1521向内侧延伸超过第二凸出部1522,第二凸出部1522与第一限制部151的下表面大致位于同一高度。第二限制部152与凸缘140的后端相平齐,底部14进一步凹设有位于第二限制部152、凸缘140后端的滑槽142,滑槽142部分延伸入侧部13内侧。
位于绝缘本体1右端的侧部13上进一步凹设有位于滑槽142外侧的容置槽132。而位于绝缘本体1左端的侧部13上凹设有固持开关端子组6的若干固持槽133。两侧部13的外侧均凸设有固持遮蔽壳体7的若干卡块134。基部11向上凸设有用以定位于电路板200上的若干定位柱112。底部14设有若干向后延伸至基部11后表面的若干端子收容槽141。底部14还凹设有开口朝下的定位槽143,该定位槽143内固持有一板状绝缘块16,定位槽143内设有凸柱1430,绝缘块16开设有凹孔160,凸柱1430与凹孔160相配合,使绝缘块16固定于定位槽143内。
导电端子2包括镶埋成型于绝缘块16上的第一端子组21及组装于绝缘本体1上的第二、第三端子组22、23,其分别包括固持部210、220、230、自固持部210、220、230向前延伸的弹性部211、221、231、自固持部210、220、230后端向上垂直弯折后进一步水平向后延伸的焊接部212、222、232及自弹性部211、221、231进一步向上倾斜凸伸的接触部213、223、233。第一端子组21的接触部213位于其他接触部223、233的前方,其固持部210镶埋成型于绝缘块16上,如此可降低生产成本及增加第一端子组21的固持效果,当然,第一端子组21也可通过组装方式固持于绝缘块16上。
活动体3包括左右水平布置的横梁31及分别设于横梁31两端的导引块32,横梁31靠近绝缘本体1插接面10的一端形成有第一、第二倾斜面311、312及前端面313,第一倾斜面311位于横梁31的下侧,第一、第二倾斜面311、312分别位于前端面313的上下侧且大致构成一刀锋状结构。导引块32具有向内侧倾斜延伸并朝向插接面10的第一、第二、第三导引部321、322、323,第一、第二、第三导引部321、322、323构成导引电子卡300、400、500插入的导引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第二、第三导引部321、322、323设置为斜面,第一、第二导引部321、322大致相平行设置,第三导引部323连接于第一、第二导引部321、322之间并大致垂直于第一、第二导引部321、322。限位块32靠近插接面10向上凸伸有凸部324并于凸部325内侧形成有凹部325,限位块32外侧还设有若干凸块326。
滑板4包括平板状的底板41及设于底板41左右两端的定位部42。底板41上开设有与第二端子组22的端子数相对应的开槽411,每相邻两开槽411之间形成有一隔栏412及连接于每两隔栏412之间的驱动部413,驱动部413设于底板41的后侧并位于开槽411的外侧,驱动部413后端形成有倾斜面4132。定位部42前端内侧形成有可收容第二电子卡400侧缘的凹陷422,定位部42于凹陷422后端形成有与凹陷422相邻的阻挡部423,定位部42还向后延伸有凸出部424。
退卡机构5包括滑块51、驱动滑块51移动的弹性件52及定位滑块51与绝缘本体1相对位置的止动件53,滑块51具有向内侧延伸的第一、第二抵接部511、512及自第一抵接部511底端延伸的支撑部513。
开关端子组6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开关端子61、62、63,第二开关端子62位于第一、第三开关端子61、63之间,第三开关端子63为最内侧,第二、第三开关端子62、63可分别与第一开关端子61接触或断开。
遮蔽壳体7是由一金属板材制成,其包括顶壁71及自顶壁71左右两端向下垂直弯折的两侧壁72。顶壁71的左右两侧分别向下冲压形成有向内侧延伸的弹片710,弹片710自由端形成有弧形抵靠部711,弹片710与顶壁71的连接处形成有位于外侧的凸肋712,如此可增加弹片710的弹性及延伸弹片710的使用寿命,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方式中,弹片可设于侧壁上。两侧壁71上开设有与绝缘本体1侧部13卡块134相对应的卡口720,侧壁71还进一步冲设有向上延伸出顶壁72的焊接脚721,用以将电子卡连接器100固定于电路板200上。
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100组装时,首先,分别将退卡机构5、滑板4、开关端子组6固持于绝缘本体1上,退卡机构5收容于绝缘本体1侧部13的容置槽132内,滑块51第二抵接部512凸伸入插槽12内;滑板4定位部42定位于绝缘本体1滑槽142内,定位部42的凸出部424向下抵压于滑块51的支撑部513上,底板41向上围设形成第二插槽122,滑板4靠近插接面10的一端向插接面10方向延伸入第一插槽121,在弹性件52驱动下,第一抵接部511及支撑部513共同向插接面10方向抵压于定位部42上;各开关端子61、62、63分别固持于绝缘本体1侧部13的固持槽133内。
其次,将导电端子2收容于绝缘本体1内,绝缘块16镶埋成型第一端子组21后,绝缘块16组装于绝缘本体1底部14定位槽143内,第一端子组21接触部213向上延伸入第一插槽121内,且滑板4向上延伸超过第一端子组21接触部213,以使接触部213与第二插槽122相隔一定距离,第二、第三端子组22、23与端子收容槽141相固持,第二端子组22弹性部221向下压靠于滑板4驱动部413上,其接触部223部份收容于开槽411内,以使滑板4沿电子卡300、400、500插入方向移动时,驱动部413驱动接触部223向上选择性伸缩于第二插槽122内,第三端子组23接触部233设于第二端子组22接触部223后方并向上延伸入插槽12内,各端子组21、22、23焊接部212、222、232均向后延伸出绝缘本体1并排列成一排。
接着,将活动体3自插接面10向后组装于绝缘本体1上,限位块32收容于容纳空间15内,横梁31位于第一、第二插槽121、122重叠处,第一插槽121形成于横梁31与绝缘本体1底部14之间,且第一插槽121的厚度较第二、第三电子卡400、500薄。活动体3可相对绝缘本体1上下移动,由于第二凸出部1522的下表面与第一限制部151的下表面大致位于同一高度,所以在活动体3上下运动过程中,第一限制部151向下延伸始终超过凸部324顶面,以将凸部324限制于第一限制部151的内侧,从而阻止导引块32向插接面10方向移动而脱离容纳空间15。
最后,将遮蔽壳体7向下遮盖于绝缘本体1外部,侧壁72上的卡口720与卡块132相卡扣在一起,顶壁71上的弹片710穿过侧部13上通孔130而抵压于活动体3导引块32上,使活动体3在绝缘本体1的高度方向上被夹持于弹片710与绝缘本体1之间,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100组装完成。
请参阅图8所示,当第一电子卡300插入电子卡连接器100内时,第一电子卡300沿着导引块32第一、第三导引部321、323及第一倾斜面311插入第一插槽121内,与第一端子组21接触部213形成电性接触,同时使活动体3向上移动,第一电子卡300前端缘抵压于滑板4上靠近插接面10的一端,使滑板4与退卡机构5共同向前移动直到第一电子卡300插入至正确位置,在弹片710驱动活动体3向下运动以使活动体3具有对第一电子卡300的弹性夹持力,使第一电子卡300于电子卡连接器100内不会产生松动。第一电子卡300退出时,只需进一步推动第一电子卡300,退卡机构5驱动滑板4使滑板4返回而将第一电子卡300弹出电子卡连接器100。
请参阅图9所示,当第二电子卡400插入电子卡连接器100内时,由于第二电子卡400厚度大于第一插槽121,所以第二电子卡400被活动体3前端面313阻止插入第一插槽121,从而使第二电子卡400沿着活动体3第二导引部322及第二倾斜面312插入第二插槽122内,第二电子卡400部份侧缘收容于滑板4定位部422凹陷422内,并向前推动阻挡部423,从而使滑板4与退卡机构5共同向前移动,驱动部413向上抵压第二端子组22弹性部221而逐渐将接触部233向上抬高,使接触部233与第二电子卡400形成电性接触,第二电子卡400退出时,只需进一步推动第二电子卡400,退卡机构5驱动滑板4返回而将第二电子卡400弹出电子卡连接器100。
请参阅图10所示,当第三电子卡500插入电子卡连接器100内时,由于第三电子卡500厚度大于第一插槽121,所以第三电子卡400被活动体3前端面313阻止插入第一插槽121,从而使第三电子卡500也沿着活动体3第二导引部322及第二倾斜面312插入第二插槽122内,第三电子卡500侧缘收容于滑板4定位部42凹陷422内并抵压于退卡机构5第二抵接部512上,使第三电子卡500与退卡机构5共同向前移动至最终位置,第三电子卡500与第三端子组23接触部233形成电性接触,而第三电子卡500退出时,只需进一步推动第三电子卡500,退卡机构5第二抵接部512返回而将第三电子卡500弹出电子卡连接器100。第三电子卡500插入及退出过程中,滑板4均静止不动,第二端子组22的接触部223也始终收容于滑板4开槽411而与第三电子卡500形成较小的弹性挤压,如此避免了第三电子卡500破坏第二端子组22的接触部223。同理,由于第一端子组21的接触部213位于滑板4下侧,避免了第二、第三电子400、500与该接触部213接触,如此也避免了第二、第三电子卡400、500破坏第一端子组21的接触部213。
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100通过设置活动体3,以使第一、第二、第三电子卡300、400、500正确插入对应插槽12内,而弹片710在插入第二、第三电子卡400、500时,将活动体3固定不动,以使电子卡400、500容易插入;弹片710一体成型于遮蔽壳体7上,简化了电子卡连接器100的结构,弹片710无须另外制造,降低了电子卡连接器100的制造成本。

Claims (10)

1.一种电子卡连接器,设有插接面及自插接面向内侧凹设的插槽,其包括:绝缘本体、设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可相对绝缘本体上下运动的活动体及遮盖于绝缘本体上的遮蔽壳体,所述活动体设有延伸入插槽内的导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一体成型有驱动活动体上下运动的弹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具有侧壁,所述弹片一体冲压形成于侧壁上,弹片与侧壁的连接处设有凸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具有与活动体相抵压的抵靠部,所述活动体具有收容抵靠部的凹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体在绝缘本体的高度方向上被夹持于弹片与绝缘本体之间,活动体具有向上凸伸的凸部,绝缘本体具有向下延伸超过凸部顶面的第一限制部,所述第一限制部位于凸部的外侧靠近插接面设置,以限制活动体向插接面方向移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包括上下部分重叠的第一、第二插槽,第一插槽用以收容第一电子卡,第二插槽用以收容具有与第一电子卡不同宽度的第二电子卡,所述活动体包括位于第一、第二插槽重叠处的横梁及设于横梁端部的导引块,所述导引部包括延伸入第一插槽内的第一导引部及延伸入第二插槽内的第二导引部,第一、第二导引部设于导引块上,所述绝缘本体形成有收容导引块的容纳空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第一、第二端子组,第一端子组包括延伸入第一插槽内的接触部及延伸出绝缘本体的焊接部,第二端子组包括与绝缘本体相固持的固持部、自固持部延伸的弹性部及自弹性部进一步向上倾斜延伸的接触部,所述电子卡连接器还包括可沿第一、第二电子卡的插接方向移动的滑板,所述滑板向上凸伸超过第一端子组接触部,所述第二插槽形成于滑板上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开设有位于第二端子组接触部下方并可收容第二端子组接触部的开槽及位于开槽外侧的用以驱动弹性部向第二插槽内移动的驱动部,以使第二端子组接触部可选择性伸缩于第二插槽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卡连接器还包括组装于绝缘本体上的退卡机构,所述退卡机构包括滑块、驱动滑块移动的弹性件及定位滑块与绝缘本体相对位置的止动件,滑块具有与滑板相抵接以驱动滑板移动的第一抵接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可选择性伸缩于第一插槽内与第一电子卡相抵压。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卡连接器还包括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绝缘块,所述第一端子组包括固持于绝缘块上的固持部、自固持部延伸的弹性部及延伸出绝缘本体的焊接部,所述接触部设于弹性部上。
CNU2008200410576U 2008-07-12 2008-07-12 电子卡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5226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410576U CN201252261Y (zh) 2008-07-12 2008-07-12 电子卡连接器
JP2009002570U JP3151720U (ja) 2008-07-12 2009-04-21 カードコネク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410576U CN201252261Y (zh) 2008-07-12 2008-07-12 电子卡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52261Y true CN201252261Y (zh) 2009-06-03

Family

ID=40747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41057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52261Y (zh) 2008-07-12 2008-07-12 电子卡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151720U (zh)
CN (1) CN201252261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4192B (zh) * 2009-07-03 2013-04-0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子卡
CN106684612A (zh) * 2017-01-19 2017-05-17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叠层式卡座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52898B (zh) * 2018-03-07 2023-12-22 合肥为先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式杯盖以及含有该杯盖的杯子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4192B (zh) * 2009-07-03 2013-04-0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子卡
CN106684612A (zh) * 2017-01-19 2017-05-17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叠层式卡座
CN106684612B (zh) * 2017-01-19 2023-06-02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叠层式卡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151720U (ja) 2009-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85920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1397957Y (zh) 卡连接器
CN201498654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1430267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916998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103378449B (zh) 连接器
CN201741832U (zh) 电连接器
CN2932673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1142437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1397960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1252261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1887180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3367571U (zh) 电连接器
CN201041872Y (zh) 电连接器
CN201112618Y (zh) 卡连接器
CN103746224B (zh) 卡连接器
CN202076447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1430263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101728709B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10016049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1112662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1336398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16355053U (zh) 具有导向功能的电源连接器
CN101383457B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1112924Y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03

Termination date: 2014071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