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18972Y - 一种报警线控制装置及防盗报警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报警线控制装置及防盗报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18972Y
CN201218972Y CNU2008200945612U CN200820094561U CN201218972Y CN 201218972 Y CN201218972 Y CN 201218972Y CN U2008200945612 U CNU2008200945612 U CN U2008200945612U CN 200820094561 U CN200820094561 U CN 200820094561U CN 201218972 Y CN201218972 Y CN 20121897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uge tap
relay
alarming line
time relay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9456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建锋
文知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09456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1897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1897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1897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防盗报警器领域,提供了一种报警线控制装置及防盗报警系统,所述报警线控制装置包括:缠绕报警线的绕线转盘;带动所述绕线转盘正向或反向转动的电动机;以及控制所述电动机的转动及转动方向的控制开关模块。用户在出门需要安装报警线时,通过控制开关模块启动电动机带动绕线转盘扭紧报警线;用户进门时,通过控制开关模块启动电动机带动绕线转盘反向转动松开报警线。在本实用新型中,用户在出门需要安装报警线时,通过控制开关模块启动电动机扭紧报警线;用户进门时,通过控制开关模块启动电动机松开报警线,实现了出门时方便地安装报警线,进门时也不会弄断报警线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报警线控制装置及防盗报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盗报警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报警线控制装置及防盗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断线式防盗报警器,一般采用如图1所示电路结构。音频声响电路由振荡器555与电阻R1、电阻R2、电容C1~C3及扬声器B等构成。X1、X2为接线柱,二者之间接一根很细的细导线或漆包线作为报警线,将报警线架设在警戒区。电路工作且无外人入内时,X1、X2两点间报警线接通,振荡器555的4脚接地,扬声器B无声,整个电路处于监视状态。当电路工作且有外人入内时,X1、X2之间的报警线由于有人入侵而被碰断,振荡器555的4脚立即通过晶体管VT获得高电位(+9V),振荡器555迅速进入振荡状态,扬声器B发出警报声。
现有技术下的断线式防盗报警器,在X1和X2之间一般直接使用细导线或漆包线连接。但这种报警器安装在门上时存在着两个缺陷:1、用户出门时,在门外不好安装X1与X2之间的报警线,一般需要人在里面将其安装上。2、就算已经安装在门上,用户回家时也会将细线弄断,而发出报警声,而且由于弄断了报警线,下次出门时需要重新安装,费时费力。
总之,目前的断线式防盗报警器的报警线安装和使用不够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报警线控制装置,旨在解决在现有技术下,断线式防盗报警器的报警线安装和使用不够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断线式防盗报警器的报警线控制装置,所述报警线控制装置包括:
缠绕报警线的绕线转盘;
带动所述绕线转盘正向或反向转动的电动机;以及
控制所述电动机的转动及转动方向的控制开关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盗报警系统,其包括报警器,所述防盗报警系统还包括:
控制扭紧或松开报警线的报警线控制装置;以及
在检测到报警线被弄断时触发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的报警触发电路;
所述报警线控制装置包括:
缠绕报警线的绕线转盘;
带动所述绕线转盘正向或反向转动的电动机;以及
控制所述电动机的转动及转动方向的控制开关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中,用户在出门需要安装报警线时,通过控制开关模块启动电动机扭紧报警线;用户进门时,通过控制开关模块启动电动机松开报警线,实现了出门时方便地安装报警线,进门时也不会弄断报警线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断线式防盗报警器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报警线控制装置的结构原理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绕线转盘的主视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绕线转盘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报警线控制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红外发射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红外接收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盗报警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由电动机202带动缠绕报警线的绕线转盘203转动,完成报警线的扭紧或松开;用户在出门需要安装报警线时,通过控制开关模块201启动电动机202扭紧报警线;用户进门时,通过控制开关模块201启动电动机202松开报警线,实现了用户出门时可以方便安装报警线,进门时也不会弄断报警线。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报警线控制装置的结构原理,为了便于描述,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绕线转盘203安装在电动机202的转子上,绕线转盘203缠绕报警线。绕线转盘203的主视图和侧视图分别如图3a和图3b所示,绕线转盘203的上下底面向外延伸,两底面之间形成一环形槽,报警线缠绕在环形槽内,上下底面的延伸部分防止报警线在绕线时脱落;绕线转盘203上下底面的圆心穿孔,用于将绕线转盘203安装到电动机202的转子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绕线转盘203上加一个固定绕线的扣子,或者采用其他形状的转盘都可以实现绕线,因此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绕线转盘203由电动机202带动,实现报警线的扭紧和松开。
控制开关模块201,用于控制电动机202的转动及转动的方向。
用户在出门时,可以通过控制开关模块201启动电动机202,由电动机202带动绕线转盘203转动扭紧报警线;从而方便地安装好报警线。用户进门时,通过控制开关模块201启动电动机202,由电动机202带动绕线转盘203转动松开报警线;使用户可以不弄断报警线进门。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报警线控制装置的电路原理。
第一路稳压电源VCC1正极依次接保险器FUSE1和热继电器TR1,然后分为两条并联支路:一条并联支路先依次接第一控制开关S1和由第二继电器KM2控制的常闭开关KM22,再接第一继电器KM1,第一时间继电器KT1并联在第一继电器KM1的两端;另一条并联支路先依次接第二控制开关S2和由第一继电器KM1控制的常闭开关KM12,再接第二继电器KM2,第二时间继电器KT2并联在第二继电器KM2的两端。最后两条并联支路汇合为一路后接保险器FUSE2,再接电源VCC1的负极。
第二路稳压电源VCC2的负正两极先分别接保险器FUSE3和保险器FUSE4,再接由第一继电器KM1控制的常开双刀单掷开关KM11和由第一时间继电器KT1控制的常开第一双刀单掷开关KT11,然后通过热继电器TR2接电动机202,当常开双刀单掷开关KM11和常开第一双刀单掷开关KT11闭合时电动机的第一端口A接至电源负极,第二端口B接至电源正极。保险器FUSE3和保险器FUSE4还连接由第二继电器KM2控制的常开双刀单掷开关KM21和由第二时间继电器KT2控制的常开第二双刀单掷开关KT21,然后通过热继电器TR2接电动机202,当常开双刀单掷开关KM21和常开第二双刀单掷开关KT21闭合时,电动机202的第一端口A接至电源正极,第二端口B接至电源负极。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电路结构还可以通过等效变换而采用其它电路结构,如用保险丝代替保险器、不使用第一继电器KM1的常开双刀单掷开关KM11或不使用第二继电器KM2常开双刀单掷开关KM21等,上述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报警线控制装置的电路在初始状态下,第一控制开关S1和第二控制开关S2打开,开关KM12和开关KM22闭合,双刀单掷开关KM11、双刀单掷开关KM21、第一双刀单掷开关KT11和第二双刀单掷开关KT21均处于打开状态。电动机202静止,第一继电器KM1、第二继电器KM2、第一时间继电器KT1和第二时间继电器KT2不工作。
用户出门时,触发第二控制开关S2闭合,第二继电器KM2和第二时间继电器KT2开始工作,第二继电器KM2控制的开关KM22打开,因此第一继电器KM1和第一时间继电器KT1不能工作,从而防止由于第一控制开关S1和第二控制开关S2都闭合时,双刀单掷开关KM11、双刀单掷开关KM21、第一双刀单掷开关KT11和第二双刀单掷开关KT21同时处于闭合状态,使第二路电路短路;双刀单掷开关KM21和第二双刀单掷开关KT21闭合,电动机202正向转动,带动绕线转盘203转动,若先前已将报警线搭在绕线转盘203上,则绕线转盘203将扭紧报警线。待经过事先在第二时间继电器KT2预设的时间T2,第二时间继电器KT2控制的第二双刀单掷开关KT21打开,电动机202停止转动,此时报警线已经扭紧,用户将第二控制开关S2打开,使报警线控制装置电路恢复初始状态。
用户开门时,在报警线控制装置处于初始状态下,触发第一控制开关S1,第一继电器KM1和第一时间继电器KT1开始工作,打开开关KM12防止电路短路;双刀单掷开关KM11和第一双刀单掷开关KT11闭合,电动机202带动绕线转盘203反向转动,开始松开报警线。经过事先在第一时间继电器KT1预设的时间T1,第一时间继电器KT1控制的第一双刀单掷开关KT11打开,电动机202停止转动;此时,报警线已经松开,用户就可以不用弄断报警线而进门了。当然,用户进门后,可以打开第一控制开关S1,使电路恢复初始状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报警线控制装置电路中,时间继电器预设时间是根据选用的元件和报警线的长度来预设的。在本实用新型中,选用拨码设定数码显示时间继电器,计算好时间后可直接使用面板上的按键设定时间。假定电动机202为24V直流电动机202,转速为200r/min,绕线转盘203的绕线半径为1.5cm;选用的报警线的长度为200cm,本方案采用双股绕线,所以线的有效长度为100cm,由以上选定的器件,设定时间继电器的时间为T=100/(2*π*1.5*200/60)≈3s;即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时间继电器控制电动机202在扭紧或松开报警线的转动时间为T1=T2=3s。
报警线控制装置中的第一控制开关S1由无线遥控器控制。考虑到第一控制开关S1闭合是使电动机202转动松开断线式防盗报警器的报警线的,采用无线遥控器控制第一控制开关S1开启有利于防盗。在本实用新型中,无线遥控器采用由红外发射机和红外接收机两部份组成的红外遥控器实现,具体如下面所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成本合适的情况下,第一控制开关S1的控制还可以用其它多种装置实现,如密码识别控制器、指纹识别控制器等;用无线遥控器实现,除红外遥控器外,也可以用其它装置实现,如采用蓝牙技术的装置等。
报警线控制装置中的第二控制开关S2原理上也可以采用与第一控制开关S1类似的控制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从成本上考虑,采用简单的按键开关作为第二控制开关,由用户手动控制。
图5示出了红外发射器的电路结构。电路正端依次串联第一电阻R51、变阻器R52和第一电容C51后接电路负端,第一电阻R51与变阻器R52的连接处接振荡器的放电管脚7,变阻器R52的动触点和接第一电容C51端的静触点连接,振荡器的阀值触发管脚2和阀值开始管脚6通过第一电容C51接地;振荡器的复位管脚4、电源管脚8接电路正端,接地管脚1接电路负端,控制电压管脚5经第二电容C52接电路负端,振荡信号输出管脚3串接第三电阻R53后接第一三极管VT51的基极,第一三极管VT51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依次串接发光二极管D51和第四电阻R54后接电路正端。滤波电容C53直接并接在电路的正、负端,使电路的电压更加稳定。9v的电源G5正极串接开关S5后接电路的正端,电源G5负极接电路的负端。
通过调节变阻器R52的动触点可以改变LM555输出的振荡信号的频率,而振荡器输出的振荡信号通过控制第一三极管VT51的基极,实现控制与第一三极管VT51的集电极连接的发光二极管D51发送脉冲信号的频率。电路中的开关S5闭合之后,振荡器工作,输出振荡信号,相应的发光二极管D51发出与振荡信号同样频率的红外辐射脉冲信号。
图6示出了红外接收器的电路结构。第五电阻R61与光敏二极管D61串联后接地,串联电路与第三电容C61并联后串联第十电阻(R65)再接电源正端,从第五电阻R61和光敏二极管D61连接处依次串接第四电容C62和第七电阻R63后,接NPN型第二三极管VT61的基极,第四电容C62与第七电阻R63连接处串接第一偏置电阻R62后接NPN型第二三极管VT61的集电极,NPN型第二三极管VT61的发射极直接接地,NPN型第二三极管VT61的集电极串接第九电阻R64和第十电阻R65后接电源正端;NPN型第二三极管VT61的集电极串接第五电容C63后接PNP型第三三极管VT62的基极,PNP型第三三极管VT62的发射级串联第十三电阻R68后接电源正端,第二偏置电阻R66并接在PNP型第三三极管VT62的基极和集电极,PNP型第三三极管VT62的集电极串联第十二电阻R67后接地,PNP型第三三极管VT62的集电极依次串接第六电容C64和IN4148型号的第一二极管D62后接NPN型第四三极管VT63的基极,NPN型第四三极管VT63的基极接第七电容C65后接地,IN4148型号的第二二极管D63的正极接地,第二二极管D63负极接第六电容C64和第一二极管D62的连接处,NPN型第四三极管VT63的发射极直接接地,NPN型第四三极管VT63的集电极串接JRX-13F型号继电器K后接电源的正极,IN4001型号的第三二极管D64的正极接NPN第四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第三二极管D64负极接电源的正极,第八电容C66并联接在电源的正、负极,电源为9v稳压电源,电源的负极接地。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红外遥控器的实现电路结构也有多种,比如: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增加加密解密电路,采用相近参数的元器件或者相同参数而不同型号的元器件,光敏二极管D61可以使用其它的型号或者其使用的红外光的光频率可以使用某一特定的频率,光敏二极管用光敏三级管等效替代等,这些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电路通电时,若光敏二极管D61没有收到红外辐射脉冲信号,则流过光敏二极管D61的电流很小,由于第三电容C61的滤波作用,第五电阻R61和光敏二极管D61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和电流均稳定,所以光敏二极管D61两端的电压也很稳定,又由于电容隔直通交的性质,因此由第四电容C62耦合后给NPN型第二三极管VT61基极的电压可以忽略不计,NPN型第二三极管VT61处于静态,作为后级放大电路的PNP型第三三极管VT62和NPN型第四三极管VT63也处于静态,因此,继电器K不工作。
若光敏二极管D61收到红外辐射脉冲信号,那么流过光敏二极管D61的电流波形和红外辐射脉冲信号波形一样;因为流过光敏二极管D61的电流的主要部分流过第五电阻R61,所以第五电阻R61两端的压降波形几乎和红外辐射脉冲信号波形一样,因此,光敏二极管D61两端电压的交流成分很大,该交流成分电压由第四电容C62耦合给NPN型第二三极管VT61的基极,经过NPN型第二三极管VT61放大后传给PNP型第三三极管VT62再进行放大,然后由第六电容C64耦合,再经第一二极管D62和第二二极管D63整流,以及第七电容C65平滑后产生的直流信号使NPN型第四三极管VT63导通,从而控制继电器K动作。
在本实用新型中,红外接收器中的继电器的触点组型选用转换型。这种触点组型共有三个触点,即中间是动触点,上下各一个静触点。线圈不通电时,动触点和其中一个静触点断开和另一个闭合,线圈通电后,动触点即可移动,使原来断开的成闭合,原来闭合的成断开状态,达到转换的目的。采用这种继电器只需要听到继电器控制开关闭合的声音后,松开红外发射器的按钮,开关也一直闭合。这样就不需要一直按住红外发射器的按钮来保持开关的闭合。
在用户需要进门时,报警线控制装置处于初始状态,闭合红外发射器的开关S5以发出脉冲信号给红外接收器,红外接收器收到信号后,控制其继电器动作,在听到继电器吸合的声音后,表示第一控制开关S1的状态改变了,即用户通过红外发射器将第一控制开关S1从打开状态转向闭合状态。报警线控制装置电路工作,相应的继电器控制电动机202转动,松开报警线,具体过程如上所述,因此用户可以不弄断报警线而进门。由于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继电器的触点组型是转换型,所以用户在进门后需要再次闭合红外接收器的开关S5,使红外接收器的继电器将第一控制开关S1改变为打开状态,使电路恢复初始状态。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报警线控制装置的第一控制开关S1由无线遥控器控制,等效变换成报警线控制装置的第二控制开关S2由无线遥控器控制,相应的第二控制开关S2相关部分电路完成松开报警线,而第一控制开关S1相关部分电路完成扭紧报警线;或者将第一控制开关S1和第二控制开关S2都由无线遥控器控制等;这些等效变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盗报警系统,为了便于描述,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报警线控制装置20控制报警线的扭紧与松开。
报警触发电路30,在检测到报警线被弄断时输出报警触发信号。
报警器40,在收到报警触发电路30的报警触发信号后发出报警信号。
其中,报警线控制装置20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上所述,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电动机202带动绕线转盘203转动实现报警线的扭紧和松开,从而方便安装报警线以及进出门时保护了报警线不被弄断;由时间继电器控制电动机202工作的时间,有利于准确地扭紧和松开报警线;第一继电器KM1和第二继电器KM2分别与开关KM22和开关KM12串接,并通过第一继电器KM1和第二继电器KM2分别控制开关KM12和开关KM22,防止由于第一控制开关S1和第二控制开关S2都闭合时,双刀单掷开关KM11、双刀单掷开关KM21、双刀单掷开关KT11和双刀单掷开关KT21可能都处于闭合状态而发生的电路短路现象;由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组成的红外遥控器控制电动机202带动绕线转盘203转动实现松开报警线,更有利于防盗;电路中保险器和热继电器的使用也有利于保护电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报警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线控制装置包括:
缠绕报警线的绕线转盘;
带动所述绕线转盘正向或反向转动的电动机;以及
控制所述电动机的转动及转动方向的控制开关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模块由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第一时间继电器、由第一时间继电器控制的第一双刀单掷开关、第二时间继电器以及由第二时间继电器控制的第二双刀单掷开关组成;
所述第一控制开关连接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后接第一路电源,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控制的第一双刀单掷开关将所述电动机的第一、第二端口对应接在第二路电源正、负极,使电动机通电时正向转动;所述第二控制开关连接所述第二时间继电器后接第一路电源,所述第二时间继电器控制的第二双刀单掷开关将电动机的第一、第二端口对应接第二路电源的负、正极,使电动机通电时反向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报警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模块还包括第一继电器、由第一继电器控制的开关、第二继电器以及由第二继电器控制的开关;
所述第一继电器与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并联,所述第二继电器与所述第二时间继电器并联,所述第二继电器与所述第二时间继电器并联后依次串接所述由第一继电器控制的开关与所述第二控制开关;所述第一继电器与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并联后先串接所述由第二继电器控制的开关再接所述第一控制开关。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报警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模块与外部电源之间连接有保险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报警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模块的第一控制开关或第二控制开关由无线遥控器控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报警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遥控器包括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报警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射器包括:
电源;
与所述电源串联的开关;
变阻器,其一静触点连接其动触点后通过第一电容与所述电源负极电连接,其另一静触点通过第一电阻接电源正极;
振荡器,其阈值开始管脚和阈值触发管脚均连接所述变阻器的动触点,其放电管脚与所述变阻器的接向电源正极端静触点电连接;其电源管脚和复位管脚与所述电源正极电连接,其接地管脚与所述电源负极电连接;
第一三极管,其基极与所述振荡器的振荡信号输出管脚电连接;其发射极与所述电源负极电连接;以及
发光二极管;其阳极与所述电源的正极电连接,其阴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报警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接收器包括:
电源;
光敏二极管,其阳极接地,阴极通过第五电阻接电源正极;
第二三极管,其集电极通过第九电阻接电源正极;其基极通过电容与所述光敏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其集电极和其基极之间连接有第一偏置电阻,其发射极接地;
第三三极管,其发射极电连接至电源正极;其基极通过电容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其集电极通过第十二电阻接地,其集电极和其基极之间连接有第二偏置电阻;
第四三极管,其基极通过电容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其发射极接地;以及
继电器,其连接在所述第四三极管集电极与所述电源正极之间,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或第二控制开关的开关状态。
9、一种防盗报警系统,包括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报警系统还包括:
控制扭紧或松开报警线的报警线控制装置;以及
在检测到报警线被弄断时触发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的报警触发电路;
所述报警线控制装置包括:
缠绕报警线的绕线转盘;
带动所述绕线转盘正向或反向转动的电动机;以及
控制所述电动机的转动及转动方向的控制开关模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盗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模块由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第一时间继电器、第一时间继电器控制的第一双刀单掷开关、第二时间继电器以及第二时间继电器控制的第二双刀单掷开关组成;
所述第一控制开关连接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后接第一路电源,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控制的第一双刀单掷开关将所述电动机的第一、第二端口对应接在第二路电源正、负极,使电动机通电时正向转动;所述第二控制开关连接所述第二时间继电器后接第一路电源,所述第二时间继电器控制的第二双刀单掷开关将电动机的第一、第二端口对应接第二路电源的负、正极,使电动机通电时反向转动。
CNU2008200945612U 2008-06-04 2008-06-04 一种报警线控制装置及防盗报警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1897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945612U CN201218972Y (zh) 2008-06-04 2008-06-04 一种报警线控制装置及防盗报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945612U CN201218972Y (zh) 2008-06-04 2008-06-04 一种报警线控制装置及防盗报警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18972Y true CN201218972Y (zh) 2009-04-08

Family

ID=40541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9456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18972Y (zh) 2008-06-04 2008-06-04 一种报警线控制装置及防盗报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18972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0029A (zh) * 2012-09-18 2014-03-26 安徽科蓝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警器报警信号触发装置
CN105333897A (zh) * 2015-11-24 2016-02-17 济南祥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靶标害虫自动监测电路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0029A (zh) * 2012-09-18 2014-03-26 安徽科蓝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警器报警信号触发装置
CN105333897A (zh) * 2015-11-24 2016-02-17 济南祥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靶标害虫自动监测电路
CN105333897B (zh) * 2015-11-24 2018-07-10 济南祥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靶标害虫自动监测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40326B2 (en) Addressable amplified speaker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addressing the same
WO1992013419A1 (en) Smoke detector using telephone link
CN201218972Y (zh) 一种报警线控制装置及防盗报警系统
JP5421845B2 (ja) 車両盗難警報音駆動回路
CN101643098B (zh) 节能型自动警戒的电池防盗报警装置及控制方法
KR20100046821A (ko) 채널액세스기능과 전원오프기능을 구비한 무선마이크
CN2893807Y (zh) 电视彩显安防门铃
CN207490319U (zh) 机柜远程维护系统
CN201639561U (zh) 一种触摸按键响应系统及采用该系统的电器
CN201338563Y (zh) 机动车智能语音提示系统
CN2901748Y (zh) 卫星电视广播防截播器
CN215986222U (zh) 一种智能电表
US20240102644A1 (en) Power filtering device
JPS61126831A (ja) 警備装置
CN201285579Y (zh) 一种焊接设备的防盗装置
CN201156729Y (zh) 一种无线遥控式电器开关装置
CN2183592Y (zh) 多功能雷达波报警器
CN208264191U (zh) 一种电动车遥控防盗结构
CN101001012A (zh) 电网中防止盗电的自动管理装置
CN2424504Y (zh) 具有备用供电功能的防盗报警器
CN2288557Y (zh) 防盗电话报警器
JPH0321099Y2 (zh)
CN201114326Y (zh) 带充电装置的车用多级双向防盗报警器
KR960013659B1 (ko) 도어비젼 카메라 도난 방지회로
CN2270996Y (zh) 一种兼具有防盗报警作用的电子门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08

Termination date: 2016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