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16926Y - 可在密闭条件下无动力掺混均化或储存易碎颗粒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可在密闭条件下无动力掺混均化或储存易碎颗粒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16926Y
CN201216926Y CNU2008200603333U CN200820060333U CN201216926Y CN 201216926 Y CN201216926 Y CN 201216926Y CN U2008200603333 U CNU2008200603333 U CN U2008200603333U CN 200820060333 U CN200820060333 U CN 200820060333U CN 201216926 Y CN201216926 Y CN 20121692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ylindrical shell
blended homogenizing
equipment
homogeniz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6033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祥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82006033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1692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1692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1692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无动力掺混均化或储存易碎颗粒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筒体(9),所述筒体(9)为密闭容器,包括上部筒盖(91)、中部筒身(92)以及下部的锥形底部(93);设在所述筒体(9)下游的集料罐(3),所述集料罐(3)的入口连通所述锥形底部(93);连通所述筒体(9)和集料罐(3)上的一条或多条掺混均化管(7),所述掺混均化管(7)的上端设置在筒体(9)的上部筒盖(91)上,通过所述筒体(9)的下部锥形底部(93)延伸至所述集料罐(3),其中所述掺混均化管(7)的管壁内侧分布有供易碎颗粒通过的平衡孔。所述设备能够在惰性密闭条件下无动力掺混均化、储存易碎颗粒,确保这些易碎颗粒(包括成品和半成品)的颗粒形态不被破坏、磨损碎化程度最小、不被杂质和毒物攻击。

Description

可在密闭条件下无动力掺混均化或储存易碎颗粒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在密闭条件下无动力掺混均化或储存易碎颗粒的设备,更具体地涉及在惰性气体保护密闭条件下无动力掺混均化、储存易碎颗粒的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化工、催化剂、制药、冶金、涂料等领域中,在掺混均化、储存处理一些具有特殊要求的易碎颗粒,特别是有一定的流动性、球形或类球形、易碎不耐磨损的热敏性、化学性质活泼(易与水、氧反应)的粉末状成品或半成品(具体地例如催化剂等)时,通常需要采用搅拌设备。
由于这些粉末状制品(包括成品和半成品)比较易碎,在搅拌过程中的发热现象、叶片的搅拌过程等都会对这些粉末状制品造成质量上的影响,例如,如果将催化剂搅碎,对其催化活性有较大的破坏。此外,由于粉末状制品属于固体物质,因此采用搅拌设备还带来能耗大的缺点、以及可能动力不足而导致搅拌不动的情形发生的问题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构思了多种方法和装置解决可在密闭条件下无动力掺混均化或储存易碎颗粒的问题。
例如,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02287641.3中公开了一种制药、化工、食品等领域使用的倾斜式混合机,包括支架及通过转轴架设在支架上的装料桶,转轴传动连接动力源,该装料桶的桶身形状为倾斜结构,进料口和出料口的轴线错开。该实用新型的装料桶为倾斜结构,转动时物料不规则流动交叉,混合的速度快。该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搅拌器剪切作用易使颗粒破碎、粉化,破坏粒子形态。
在中国专利申请200410091646.1中公开了一种用于粉末或其它松散物料的混合料仓(1),其包含一具有一纵向中轴线的管状混合容器(2)。该容器(2)具有一入口(4),一外壁(3),一出口(5)以及一朝向出口(5)逐渐变细并通入出口(5)的底部(6)。在入口(4)和出口(5)之间设有多条混合通道(13至17),其中至少两条混合通道(13至17)至少在局部具有不同的横截面。混合通道(13至17)中至少两条具有不同横截面的混合通道部分地由一出自混合容器(2)内部一中部支承结构的排压部分(18至21)所限定。排压部分(18至21)在几何形状上各不相同。这样就实现了混合料仓(1)内物料的良好混合,同时混合通道(13至17)的设计较为简单。但是该技术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只能处理颗粒强度大、不易破碎的粒子,也不能实现惰性气体保护。
在中国专利申请200420099292.0中公开了一种物料混合设备,它是一种用于颗粒状或粉末状固态物料混合设备的改进。该物料混合设备,在左支架12、右支架11上分别装有一个轮子7,左支架、右支架的上端插入连接件4下面的插孔中,连接件上连接把手6,其特征在于连接件的斜上方由连接板10连接活动撑杆1和固定撑杆3,连接板中部有转动轴5插接在连接件上的通孔43内,连接板10能够绕转动轴5转动,在活动撑杆1和固定撑杆3纵向杆外面套装有软质材料制成的混合袋13。优点是结构简单、合理,节约钢铁金属,减轻重量,能够折叠,缩小体积,降低成本,便于运输和存放。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处理批量小、不适用于大批量工业化应用,且不能实现惰性气体保护。
综上所述,本领域缺乏一种能够在密闭条件下(特别是惰性气体密闭条件下)无动力掺混均化、储存易碎颗粒的设备,确保这些易碎颗粒(包括成品和半成品)的颗粒形态不被破坏、磨损碎化程度最小、不被杂质和毒物攻击。因此,亟需开发一种能够在密闭条件下(特别是惰性气体密闭条件下)无动力掺混均化、储存易碎颗粒的设备,确保这些易碎颗粒(包括成品和半成品)的颗粒形态不被破坏、磨损碎化程度最小、不被杂质和毒物攻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密闭条件下(特别是惰性气体密闭条件下)无动力掺混均化、储存易碎颗粒的设备,确保这些易碎颗粒(包括成品和半成品)的颗粒形态不被破坏、磨损碎化程度最小、不被杂质和毒物攻击。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在密闭条件下无动力掺混均化或储存易碎颗粒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筒体,所述筒体为密闭容器,包括上部筒盖、中部筒身以及下部的锥形底部;
-设在所述筒体下游的集料罐,所述集料罐的入口连通所述锥形底部;
-连通所述筒体和集料罐上的一条或多条掺混均化管,所述掺混均化管的上端设置在筒体的上部筒盖上,通过所述筒体的下部锥形底部延伸至所述集料罐,其中所述掺混均化管的管壁内侧分布有供易碎颗粒通过的平衡孔。
在一优选例中,所述上部筒盖设置进料口、过滤器、附件、附件或其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掺混均化管上的平衡孔直径不低于易碎颗粒直径的1000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掺混均化管上的平衡孔的总面积占所述掺混均化管管壁表面积的1~6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平衡孔的分布密度为1~20个/m的管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平衡孔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半圆形、半椭圆形或其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连通所述筒体和集料罐上的一条或多条掺混均化管中,所述筒体与集料罐之间的连通处设置隔离阀。
使用时,正常工况下这些阀都全开,如某根掺混管堵塞时,可用于充N2加压反吹疏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掺混均化管包括2~50条掺混均化支管。
优选地,所述掺混均化支管的直径在10~150mm之间。
优选地,各条掺混均化支管上的平衡孔的位置或方向互相交错。
优选地,各条掺混均化支管呈环状分布在筒体不同半径的圆周上,且各条掺混均化支管上的平衡孔可呈分层环状分布在筒体不同半径的圆周上。
优选地,集料罐与筒体之间设置连接装置,使得所述集料罐具备随时可与筒体隔离,进行采样,用惰性气体加压,并疏通掺混支管的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掺混均化管的各条掺混均化支管呈环状分布在所述筒体不同半径的圆周上。
优选地,所述掺混均化支管的平衡孔直径为掺混均化支管直径的1~3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锥形底部的锥角为150~4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料罐的下部为锥角在90~40°的圆锥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可以广泛应用于化工、催化剂、制药、冶金、涂料等领域,用于掺混均化、储存处理有一定的流动性、球形或类球形、易碎不耐磨损的热敏性、化学性质活泼(易与水、氧反应)的粉末状成品或半成品的设备,确保这些产品或半产品的颗粒形态不被破坏、磨损碎化程度最小、不被杂质和毒物攻击,使同一批次的不同时段或不同批次间易碎颗粒的内在质量指标达到均一化,特别适合于大批量的工业化生产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设备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设计人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通过改进工艺,获得了一种能够在密闭条件下(特别是惰性气体密闭条件下)无动力掺混均化、储存易碎颗粒的方法及设备,确保这些易碎颗粒(包括成品和半成品)的颗粒形态不被破坏、磨损碎化程度最小、不被杂质和毒物攻击。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进行详述:
本实用新型的“密闭条件”包括氮封等惰性气体保护的情况、压力容器的情况(包括高于或低于大气压的情况)。还包括其它惰性气体密封的情况,例如氦气等。
可无动力掺混均化或储存易碎颗粒的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无动力掺混均化或储存易碎颗粒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筒体(9),所述筒体(9)为密闭容器,包括上部筒盖、中部筒身、以及下部的锥形底部(93)
-设在所述筒体(9)下游的集料罐(3),所述集料罐(3)的入口连通(可以采用各种连通方式,例如经阀门连通)所述锥形底部(93);
-连通(可以采用各种连通方式,例如经阀门连通)所述筒体(9)和集料罐(3)上的一条或多条掺混均化管(7),所述掺混均化管(7)的上端设置在筒体(9)的上部筒盖(91)上,通过所述筒体(9)的下部锥形底部(93)延伸至所述集料罐(3),其中所述掺混均化管(7)的管壁内侧分布有供易碎颗粒通过的平衡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筒体(9)的长径比为1.5~20,可以达到更好的分离效果。此处的长度是指包括筒身的长度和锥形底部的长度,直径是指筒身的直径。
所述锥形(通常为圆锥形)底部用于出料,其锥角可根据被处理粉末的休止角或自由流动角确定。具体地,锥形底部(93)的锥角为150~40°,优选地,锥角为90°~40°。
所述筒体上还可以安装本领域传统的装置,包括:采样口(5)、清理用惰性气体(例如N2)带分布管的吹口(2)、进料口(11)、惰性气体(例如N2)封充气口(13)、放空口或过滤器(14)、测温测压口(15)、温度和/或压力监控系统(bceg)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各种装置可以采用本领域传统的结构,并以本领域传统的安装位置安装在筒身或筒盖上,只要不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产生限制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集料罐(3)可以采用各种传统的罐体结构或形式,只要不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产生限制即可。在一优选例中,集料罐(3)的下部为锥角在90~40°的圆锥形。
所述筒体(9)和集料罐(3)之间,连通有(可以采用各种连通方式,例如经阀门连通)一条或多条掺混均化管(7),所述掺混均化管(7)的上端设置在筒体(9)的上部筒盖(91)上,通过所述筒体(9)的下部锥形底部(93)延伸至所述集料罐(3),其中所述掺混均化管(7)的管壁内侧分布有供易碎颗粒通过的平衡孔。
在一优选例中,所述掺混均化管(7)包括2~50条掺混均化支管。
在一优选例中,所述筒体(9)与集料罐(3)之间的连通处设置隔离阀(8)。使用时,正常工况下这些阀都全开,如某根掺混管堵塞时,可用于充N2加压反吹疏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掺混均化管(7)上的平衡孔直径优选为易碎颗粒直径的100~2000倍数,更优选不低于易碎颗粒直径的1000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掺混均化管(7)上的平衡孔的总面积占所述掺混均化管(7)管壁表面积的1~6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平衡孔的分布密度为1~20个/m的管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平衡孔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半圆形、半椭圆形或其组合。
在一优选例中,所述掺混均化支管的直径在10~150mm之间。
在一优选例中,各条掺混均化支管上的平衡孔的位置或方向互相交错。
在一优选例中,各条掺混均化支管呈环状分布在筒体不同半径的圆周上,且各条掺混均化支管上的平衡孔可呈分层环状分布在筒体不同半径的圆周上。
在一优选例中,集料罐(3)与筒体(9)之间设置连接装置(1),使得所述集料罐(3)具备随时可与筒体(9)隔离,进行采样,用惰性气体加压,并疏通掺混支管的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掺混均化管(7)的各条掺混均化支管呈环状分布在所述筒体(9)不同半径的圆周上。
优选地,所述掺混均化支管的平衡孔直径为掺混均化支管直径的1~3倍。
使用时,可无动力掺混均化或储存易碎颗粒的设备是这样运作的:
提供粒度(或直径)在0.005~0.050mm的易碎颗粒;
所述易碎颗粒通过掺混均化管进行掺混均化,所述掺混均化管上设置可容纳所述易碎颗粒通过的平衡孔;所述平衡孔的直径为易碎颗粒直径的100~2000倍数得到掺混均化的易碎颗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易碎颗粒通过掺混均化管进行掺混均化时的压力在在0~1.0MPa之间,优选0.01~0.1MPa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易碎颗粒通过掺混均化管进行掺混均化时的温度在在环境温度~颗粒发粘温度之间,优选10~45℃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易碎颗粒通过掺混均化管进行掺混均化时采用N2或其他惰性气体进行保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防堵步骤,包括:
(1)关闭集料罐(3)与筒体(9)之间各掺混管上的阀门,仅两者隔离,并把集料罐与采样口、下料口及下游设备也隔离。
(2)向集料罐充惰性气体(如N2)
(3)对每根管逐个进行短离促开发反吹,使之疏通。
(4)打开所有阀口,把流程恢复到正常状态。
(5)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上述操作一次,以达到有堵疏通、没堵防堵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方面由于本文的公开内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比例和百分比基于重量,除非特别说明。
除非另有定义或说明,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与科学用语与本领域技术熟练人员所熟悉的意义相同。此外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及材料皆可应用于本实用新型方法中。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为可无动力掺混均化或储存易碎颗粒的设备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其由以下部分组成:上部的筒体9,下部集料罐3,掺混均化管7、N2封充气口/放空口/过滤器14(可选用袋式/烧结金属棒/烧结金属网或陶瓷棒)、手动的反吹设施2(为清理用N2带分布管的吹口),称重计量设施10(设置在筒体的支耳处),进、出料设施(包括设置在筒体9顶部的进料口11,集料罐2底部的出料口4),温度显示监控系统15,充氮及压力显示监控系统13,采样系统12,下部N2反吹疏通防架桥设施。
上部圆形筒体9的体积较大可兼作储存用,其长径比可≥1.5,具体体积可按要求设计;N(本实施例为12根)根掺混均化管7呈环状或多层环状分布在筒体3内,最终汇集到下部集料罐3中;进料口11、充氮及压力显示监控系统13(包括设在bceg位置上的13b、13c、13e、13g)、N2封充气口/放空口/过滤器14、温度显示监控系统15及备用口安装于上部筒体;该筒体下部是一圆锥形,锥角可根据被处理粉末的休止角或自由流动角确定,一般为90°~40°(本实施例为60°);锥角也是上部筒体的出料口、最终与N根掺混均化管一起汇集到下部集料罐中。
掺混均化管7顶部固定安装在上部筒体9的顶盖或上封头内侧上;尾部穿过上部筒体3的圆锥壁,按大于锥壁的角度延伸并汇集到下部集料罐;位于上部筒体内的掺混均化管上开有不同数量、方位、高度的孔(为圆形或椭圆形,也可以为下半圆形及椭圆形),这样不同时段或批次的、储存在上部筒体内的粉末物料能同时自由进入掺混管内到达出口,从而达到掺混均化的目的;掺混均化管在顶部各开一只大孔(为管道的截面积的1~3倍)用于堵管或架桥时下部反吹N2的排放和正常下料时的平衡;掺混均化孔的直径或截面积至少为粉末粒子直径或截面积的1000倍以上;不同掺混均化管上的均化孔方位和高度位置相互交错,尽量不在同一高度或正对方向,防止出现沟流或“短路”。
下部集料罐:体积相对较小得多,可以氮封密闭,具体体积可按最终下料速度的要求而定;该罐下部也是圆锥形,角度要求与上部筒体相同,采样设施设计安装在该圆锥上且确保样品能自由流动;所有掺混均化管和上部筒体锥部出口与该集料罐连接的管道上都有隔离阀门,一旦某个均化管有下料不畅或架桥,可单独逐个N2处理;出料口的截面积可按计算核定,至少应大于所有均化管和上部掺混仓出口管截面积总和的1.5倍以上。
以下对设备的各个部件分别进行详细描述:
筒体9,所述筒体9为密闭容器,包括上部筒盖91、中部筒身92、以及下部的锥形底部9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筒体9的长径比为1.5~20,可以达到更好的分离效果。此处的长度是指包括筒身的长度和锥形底部的长度,直径是指筒身的直径。
集料罐3设在所述筒体9下游,所述集料罐3的入口连通(可以采用各种连通方式,例如经阀门连通)所述锥形底部93。所述锥形(通常为圆锥形)底部用于出料,其锥角可根据被处理粉末的休止角或自由流动角确定。在本实施例中,锥形底部的锥角为60°。在其它具体实施方式中,锥形底部93的锥角可为150~40°,优选地,锥角为90°~40°。本实用新型的集料罐3的锥角为60°。在其它可选实施方式中,集料罐3还采用各种传统的罐体结构或形式,只要不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产生限制即可。
一条或多条掺混均化管7(包括掺混均化支管71、掺混均化支管72)连通(可以采用各种连通方式,例如经阀门连通)所述筒体9和集料罐3,所述掺混均化管7的上端设置在筒体9的上部筒盖91上,通过所述筒体9的下部锥形底部93延伸至所述集料罐3,其中所述掺混均化管7的管壁内侧分布有供易碎颗粒通过的平衡孔。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掺混均化管7包括12条掺混均化支管。所述各条支管与筒盖91的连接处表示为(a1~a12)。在其它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掺混均化管7可以包括2~50条掺混均化支管。
所述掺混均化管7上的平衡孔直径为易碎颗粒直径的1000倍数。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掺混均化管7上的平衡孔直径优选为易碎颗粒直径的100~2000倍数,更优选不低于易碎颗粒直径的1000倍。
所述掺混均化管7上的平衡孔的总面积占所述掺混均化管7管壁表面积的30%。在其它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掺混均化管7上的平衡孔的总面积可以占所述掺混均化管7管壁表面积的1~60%。
所述平衡孔的分布密度为10个/m的管长度。在其它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平衡孔的分布密度为1~20个/m的管长度。
所述平衡孔的形状为圆形。在其它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平衡孔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半圆形、半椭圆形或其组合。
所述掺混均化支管7的直径为100mm。在其它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掺混均化支管的直径在10~150mm之间。
各条掺混均化支管上的平衡孔的位置或方向互相交错。
各条掺混均化支管呈环状分布在筒体不同半径的圆周上,且各条掺混均化支管上的平衡孔可呈分层环状分布在筒体不同半径的圆周上。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掺混均化管7的各条掺混均化支管呈环状分布在所述筒体9不同半径的圆周上。
所述掺混均化支管的平衡孔直径为掺混均化支管直径的1~3倍。
集料罐3与筒体9之间设置连接装置1,使得所述集料罐3具备随时可与筒体9隔离,进行采样,用惰性气体加压,并疏通掺混支管的功能。
如图1所示,所述筒体9与集料罐3之间的连通处设置隔离阀8(当掺混均化管7包括多条支管时,隔离阀8可以设置多个,包括隔离阀81、82等)。使用时,正常工况下这些阀都全开,如某根掺混管堵塞时,可用于充N2加压反吹疏通。
本实施例中安装了采样口5、清理用惰性气体(例如N2)带分布管的吹口2、进料口11、充氮及压力显示监控系统13、N2封充气口/放空口/过滤器14、温度显示监控系统15和测压口1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各种装置可以采用本领域传统的结构,并以本领域传统的安装位置安装在筒身或筒盖上,只要不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产生限制即可。在其它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筒体上还可以安装本领域其它传统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是这样运作的:
首先,易碎物料从进料口11进入筒体9中,易碎物料同时也从多条掺混均化管的孔中进入掺混均化管7;当筒体9中料位达30%以上(越高则掺和效果越好),打开7和1下端到集料罐3的各个阀门及3的出口阀。一旦建立物料流动,掺混均化也同时自动发生:即筒体9中各个料位高度、各个方位的物料(即说明是不同时间或小批次生产的物料),从不同高度和方位的孔道同时进入7,也同时从3中汇集混合,从其出口排出,达到了掺混均化的目的。
如果疑有掺混管堵塞、架桥,或需常规定期清理,则关闭集料罐(3)的所有进出物料线阀门,向其中充高纯N2到0.2~0.7MPa,依次快速开关进料线上各阀门,使氮气反吹到各掺混管并从其孔道及顶部平衡口排出到筒体(9)后,经过滤口放空,达到疏通、清理之目的;集料罐3及筒体9均具有采样功能(管口5);为了清理筒体9锥壁,设有氮气吹扫分布口2;筒体9的温度显示监控系统15及压力口1监控其温度压力;筒体9中物料储存功能:在不进行掺混均化操作时,筒体9中可存储大量物料,并充氮气保护(从2或13进氮气)。
所处理的物料:
对普通的物料,只要是球形或类球形且粒度分布在一定范围内,即使不是正态分布也能有效地实现掺混均化和储存;
该系统物料采用重力流下料专用适合于:
易磨损、粉碎的粉粒状物料,最大程度减少了磨损;
不能与水、氧接触而变质的物料,该系统可以在无氧无水的环境中操作,可以达到PPm级,可以采用高纯N2对系统置换,保压密闭;
每单批生产量不大、生产的工艺条件客观上有一定波动、而最终产品批量较大但对质量均一化的要求苛刻的产品;
无动力掺混:过程本身无发热、受热和剪切的可能(没有搅拌或风送循环等过程),特别适合于热敏性化工原料;
节省大量能源(以5M3掺混仓为例:如采用搅拌法,掺混均匀5小时×45KW=225KWh,而该办法为0。);
节省时间:其它方法为5小时,此方法为0;
节省投资:40%左右。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设备类似,不同在于:
原料A:易碎颗粒(制备烯烃聚合用的淤浆催化剂中的催化剂母体粉粒),粒度(或直径)在5~50um;
原料B:易碎颗粒(高档活性药物中间体的粉粒),粒度(或直径)在40~500um。
设备
采用实施例1所示的设备,5M3掺混仓
工况
压力在0~0.7MPa之间,温度在环境温度~100℃
步骤:
(1)掺混均化
所述原料A和原料B通过设置在密闭掺混均化管进行掺混均化,其中所述掺混均化管上设置可容纳所述易碎颗粒通过的孔;所述孔的直径为易碎颗粒直径的1000倍以上。
经过数秒后,就可从集料罐3出口收集已掺混均化的易碎颗粒。
(2)防堵步骤,包括:
(1)关闭集料罐3与筒体9之间各掺混管上的阀门,仅两者隔离,并把集料罐与采样口、下料口及下游设备也隔离。
(2)向集料罐充惰性气体(如N2)。
(3)对每根管逐个进行短离促开发反吹,使之疏通。
(4)打开所有阀口,把流程恢复到正常状态。
(5)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上述操作一次,以达到有堵疏通、没堵防堵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申请中引用作为参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献被单独引用作为参考那样。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在密闭条件下无动力掺混均化或储存易碎颗粒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筒体(9),所述筒体(9)为密闭容器,包括上部筒盖(91)、中部筒身(92)以及下部的锥形底部(93);
-设在所述筒体(9)下游的集料罐(3),所述集料罐(3)的入口连通所述锥形底部(93);
-连通所述筒体(9)和集料罐(3)上的一条或多条掺混均化管(7),所述掺混均化管(7)的上端设置在筒体(9)的上部筒盖(91)上,通过所述筒体(9)的下部锥形底部(93)延伸至所述集料罐(3),其中所述掺混均化管(7)的管壁内侧分布有供易碎颗粒通过的平衡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混均化管(7)上的平衡孔直径不低于易碎颗粒直径的1000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混均化管(7)上的平衡孔的总面积占所述掺混均化管(7)管壁表面积的1~6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孔的分布密度为1~20个/m的管长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孔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半圆形、半椭圆形或其组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连通所述筒体(9)和集料罐(3)上的一条或多条掺混均化管(7)中,所述筒体(9)与集料罐(3)之间的连通处设置隔离阀(8)。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混均化管(7)包括2~50条掺混均化支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混均化管(7)的各条掺混均化支管呈环状分布在所述筒体(9)不同半径的圆周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底部(93)的锥角为150~4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罐(3)的下部为锥角在90~40°的圆锥形。
CNU2008200603333U 2008-06-26 2008-06-26 可在密闭条件下无动力掺混均化或储存易碎颗粒的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1692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603333U CN201216926Y (zh) 2008-06-26 2008-06-26 可在密闭条件下无动力掺混均化或储存易碎颗粒的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603333U CN201216926Y (zh) 2008-06-26 2008-06-26 可在密闭条件下无动力掺混均化或储存易碎颗粒的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16926Y true CN201216926Y (zh) 2009-04-08

Family

ID=40539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6033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16926Y (zh) 2008-06-26 2008-06-26 可在密闭条件下无动力掺混均化或储存易碎颗粒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16926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82807A (zh) * 2016-08-26 2017-02-08 孟玲 一种具有匀化干燥功能的物料处理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82807A (zh) * 2016-08-26 2017-02-08 孟玲 一种具有匀化干燥功能的物料处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16501B (zh) 一种粉体给料装置
CN210584765U (zh) 一种粉状肥料充分搅拌装置
CA253371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neumatically conveying bulk material which does not flow readily
CN101612534A (zh) 无动力掺混均化或储存易碎颗粒的设备及其方法
CN206569526U (zh) 一种物料防结块均化装置
CN201216926Y (zh) 可在密闭条件下无动力掺混均化或储存易碎颗粒的设备
CN211636324U (zh) 一种物料搅拌打浆装置
CN206881530U (zh) 一种药业用配液罐
CN104710093B (zh) 一种连续式污泥水热处理反应釜装置
CN202481598U (zh) 一种粉体给料装置
EP2651794B1 (en) Apparatus for discharging bulk material
CN2739136Y (zh) 防料粒偏析料仓
CN212531455U (zh) 一种正压在线筛理和称重的供粉系统
CN105237316B (zh) 一种颗粒状火炸药连续洗涤工艺
CN201795282U (zh) 多相混合液体的输送管道连接结构
CN205501148U (zh) 沼气渣有机肥料的生产系统
CN201244452Y (zh) 用于混合颗粒型物料和液态物料的混合装置
CN205127907U (zh) 固体加料器
CN206549609U (zh) 带在线切换系统的固体聚烯烃催化剂的连续加料系统
CN201711135U (zh) 固体催化剂的连续加料装置
CN204841466U (zh) Scr脱硝催化剂全自动输配料装置
CN104941492A (zh) 一种粉体散装车自动配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9615263U (zh) 一种干法脱酸输送及半干法脱酸制浆装置
CN212731913U (zh) 一种魔芋粉生产用的双锥混合桶
CN212640575U (zh) 钽铌合金矿无轴螺旋连续进料智能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08

Termination date: 2016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