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00597Y - 按摩器 - Google Patents

按摩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00597Y
CN201200597Y CNU2008201174636U CN200820117463U CN201200597Y CN 201200597 Y CN201200597 Y CN 201200597Y CN U2008201174636 U CNU2008201174636 U CN U2008201174636U CN 200820117463 U CN200820117463 U CN 200820117463U CN 201200597 Y CN201200597 Y CN 20120059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eur
massage
transmission component
fluted disc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1746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明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82011746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0059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0059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0059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按摩器,主要包含有一基座,并在该基座内活动设置一移动座,该移动座上结合有按摩组件,移动座内部具有传动组件,通过移动座在基座内往复移动并配合按摩组件的运转,可使倚靠于按摩器的人体,在不同部位皆能感受到按摩效果,该按摩效果包含揉捏、指压以及热敷的按摩功效。

Description

按摩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用蜗杆驱动蜗轮来达到多种按摩揉捏效果的按摩器。
背景技术
传统按摩器,特别是针对一种具备沿着两相对圆周旋移路径动作的按摩构件而言,此种传统型态是如台湾专利公报第238543号及第435223号所揭示,一般是运用蜗杆驱动两相对配置的蜗轮作相对旋转运动,令蜗轮上所偏心组设的揉捏组件行圆周旋转运动,以产生按摩作用,目前此种动作方式及其组配型态一般是组装于按摩椅具的颈部按摩部位,或是以独立的座体形式呈现,其主要缺点在于,它仅能产生单一部位的单一种揉捏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通过蜗杆及蜗轮的驱动型态,来达到在人体不同部位进行揉捏、指压等合成的按摩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设计一种以机构的传动来达到按摩器往复移动以及转向的动作,以节省电路控制成本,及提高按摩器的可靠度。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按摩器主要包含一基座,并在该基座内活动设置一移动座,该移动座上结合有按摩组件,移动座内部具有传动组件,通过该移动座在基座内往复移动并配合按摩组件的运转,可使倚靠于按摩器的人体在不同部位皆能感受到揉捏及指压的按摩效果。
为达到按摩器可在人体不同部位反复进行按摩的目的,因此在基座的下盖表面设置一环形齿盘,以及在该齿盘两侧设置一对滑轨,将一行走齿轮的转轴连结于移动座,其齿轮啮合于齿盘。于电源开启的情形下,行走齿轮会带动移动座随着齿盘路径移动,该对滑轨可限制移动座移动时的自由度,此时人体倚靠于按摩器便能感受到按摩器行经不同部位,当行走齿轮通过齿盘两端的弧弯道便能使移动座转向,移动座因此在一行程范围内往复移动。
为使按摩器产生如揉捏般的按摩效果,因此所设计的按摩组件包含一结合有按摩球的按摩盘,该按摩盘通过一万向轴座与传动组件连结,当传动组件开始运作,便会带动万向轴座旋转,间接使按摩组件产生水平旋转运动;当人体倚靠于按摩器时,除了能感受到按摩器的移动外,也能感受到按摩器产生揉捏指压般的按摩效果。
为使按摩器产生如指压般的按摩效果,所设计的按摩组件尚包含有一斜滑座,该斜滑座为一内齿轮其具有较高的一侧,斜滑座结合于按摩盘底部,当传动组件驱动按摩盘旋转,斜滑座受内部行星齿轮的啮合,会朝相反于按摩盘的方向旋转,此时斜滑座变形同一具凸轮,使按摩盘进行水平旋转的同时,也产生纵向起伏的动作;当人体倚靠于按摩器时,能感受到如指压般的按摩效果,造成此指压效果的机构及工作原理绝不同于现有的按摩器具,需加上负载(人体重量)才能模拟出一种“被动”的指压按摩效果。
为增进按摩器的功效,可特别在按摩组件内部加设各项发热原件,诸如:陶磁发热管、电热线、热敏电阻、灯泡、..等,在本实用新型机构中即以小型灯泡,使按摩盘于按摩过程中发光进而发热,当人体倚靠于按摩器时,能感受到如热敷般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按摩器相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具有双马达,其中一马达趋动移动座行走,另一马达趋动按摩组件达到多种按摩模式。
2.通过万向轴、斜滑座的组设可驱动按摩盘面(包含按摩球)达到水平旋转动作以及纵向起伏动作,以产生揉捏与指压的按摩效果。
3.移动座的行走与换向,均是通过机械方式完成,可节省电路控制的成本。
4.本实用新型按摩器不使用位置传感器,可避免因传感器失效导致按摩器损坏及产品功能失效等问题。
5.移动座往复移动的行程长度可任意调整。
6.本实用新型按摩器动作紧凑、结构轻巧简化,具有高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按摩器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按摩器的基座、移动座与按摩组件立体分解图;
图2A为直线形齿盘与异形齿盘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传动组件放大图;
图3为按摩器立体组合图;
图4为按摩器俯视图;
图4A为图4的A-A割线剖视图;
图4B为图4的B-B割线剖视图;
图5为一种靠背式按摩器的外观示意图。
图中,
1:基座                             11:上盖
111:镂空部                         12:下盖
121:齿盘                           122:接合柱
123:滑轨                           124:变压器
125:电路板                         2:移动座
21:底盖                            211:接合柱
22:顶盖                            221:接合槽
23:行星齿                          24:第一传动组件
241:马达                           242:蜗杆
243:双层齿轮                       244:双层齿轮
245:双层齿轮                       246:直齿轮
247:转轴                           248:行走齿轮
25:第二传动组件                    251:马达
252:蜗杆                           253:双层齿轮
254:直齿轮                         255:转轴
3:按摩组件                         31:按摩盘
311:盘盖                           312:底座
313:按摩球                         314:电路板
315:铜环                     316:顶针
317:小型灯泡                 32:万向轴
321:万向轴座                 33:斜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组件符号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俾使熟习该项技艺者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按摩器立体分解图。主要包含一基座(上盖11与下盖12结合)、一移动座2与按摩组件3。
请参阅图2为该基座、移动座与按摩组件的立体分解图。该基座由一上盖11与一下盖12组合形成一内空间,供设置结合有该按摩组件3的该移动座2。该基座1下盖12表面的中央设置一齿盘121,该齿盘121为一种环形闭合结构,可以设计为直线形齿盘或具有许多弧弯路径的异形齿盘(如图2A所示),但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直线形齿盘。在齿盘121两侧分别具有一排接合柱122,该两排接合柱122上分别设置一直线形滑轨123,两滑轨123相互平行;下盖12表面尚设置有变压器124、电路板125、电源线、...等可以与所述移动座2、按摩组件3电气相连的电气组件。基座上盖11开设两个供按摩组件3运转时可伸出的镂空部111。
该移动座2由一底盖21与一顶盖22组合形成一内空间,供设置用以驱动移动座2及按摩组件3的传动组件,该底盖21表面具有多个供该传动组件定位的接合柱211;该顶盖22顶面则具有供按摩组件3设置的接合槽221。
在本实施例中,该按摩组件3共有两组,但本实用新型对于按摩组件的数量并不加以限定,可以仅为一组或两组以上,因此驱动按摩组件3的传动组件则须随之增或减。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按摩器所欲达到的按摩动作包含有:使移动座2在基座内产生往复移动、使按摩组件3产生水平旋转运动、使按摩组件3产生纵向起伏运动。因此为达到使按摩组件3产生水平旋转运动所具备的组件有:一按摩盘31,该按摩盘31包含一盘盖311与一底座312,该盘盖311与该底座312皆设有多个圆孔,并在盘盖311与底座312相对的圆孔之间设置多个按摩球313,底座312下方更穿设一万向轴32,该万向轴32的球头活动接触于一万向轴座321内,此万向轴座321本身为一外齿轮。为达到使按摩组件3产生纵向起伏运动,所具备的按摩组件3进一步包含一连结于按摩盘31底盖312下方的斜滑座33,此斜滑座33为一内齿轮,斜滑座33作为整个按摩结构的基底,其设置于移动座2顶盖22的接合槽221内,斜滑座33内啮合两行星齿23,两行星齿23再与万向轴座321的外齿啮合。
请配合参阅图2B为传动组件的局部放大图。该传动组件包含用以驱动移动座2的第一传动组件24,以及用以驱动按摩组件3的第二传动组件25,此第二传动组件25的设计即须视按摩组件3数量而定。该第一传动组件24包含一马达241,该马达241的转轴连结一蜗杆242,此蜗杆242啮合一双层齿轮243,该双层齿轮243啮合另一双层齿轮244,该双层齿轮244啮合一双层齿轮245,该双层齿轮245啮合一直齿轮246,该直齿轮246中央具有一转轴247,一具有轴的行走齿轮248,其轴由移动座2底盖21下穿设通过底盖21,并伸进直齿轮246的轴内,使转轴247插入其中,该行走齿轮248啮合于所述齿盘121;上述齿轮系皆套设于移动座2底盖21表面的接合柱211上。第一传动组件24进一步连结一微控制单元(Micro Control Unit,图未示),该微控制单元用以控制设置在移动座2内的多个限位开关(图未示)。该第二传动组件25包含一马达251,该马达251具有两转轴,两转轴分别连结一蜗杆252,每一蜗杆252啮合一双层齿轮253,该双层齿轮253啮合一直齿轮254,该直齿轮254中央具有一转轴255,此转轴255穿设通过移动座2顶盖22进而伸入斜滑座33并与所述万向轴座321连结。
本实用新型按摩器除了合成多种按摩动作之外,按摩组件3尚具有可以发热、发光的功效。因此按摩盘31内进一步包含有一结合在按摩盘31底座312表面的电路板314,此电路板314上设置有可提供发光及发热的小型灯泡317(MINIATURE LAMPS),按摩盘31内尚包含有一插设于按摩盘31底座312底面的铜环315,与两个设置在移动座2顶盖22上的顶针316。
再请参阅图1,由图中可见组合完成的移动座2与按摩组件3,以及在移动座2内空间中的传动组件,整个移动座2是通过行走齿轮248啮合于齿盘121而与齿盘121间接相连。图3为本实用新型按摩器立体组合图,可通过基座1上盖11的镂空部111看见内部的移动座2与按摩组件3。
请参阅图4为本实用新型按摩器俯视图,图4A为A-A割线剖视图,图4B为B-B割线剖视图。请配合图2、图2B,并参阅图4A,所述第一传动组件24驱动移动座2在基座1内部往复移动的方式,是当开启电源启动马达241后,与马达241转轴连结的蜗杆242随之转动,蜗杆242啮合带动双层齿轮243,双层齿轮243啮合带动双层齿轮244,双层齿轮244啮合带动双层齿轮245,双层齿轮245啮合带动直齿轮246,转轴247会随直齿轮246旋转,并带动移动座2底部的行走齿轮248旋转,行走齿轮248因此可与齿盘121活动啮合,行走齿轮248依循齿盘121的路径带动着移动座2移动,又由于齿盘121为环形,当移动座2行进至齿盘121尽头,通过行走齿轮248与齿盘121弧弯道啮合,即可使移动座2继续朝与原来相反的方向移动;此外,所述两道滑轨123可作为限制移动座2行进时的自由度用;由于本实用新型有设置所述限位开关,因此可以通过微控制单元来控制移动座2移动的行程。再请配合图2、图2B,并参阅图4B,移动座2移动的同时,所述第二传动组件25也驱动按摩组件3旋转,当开启电源启动马达251后,其两转轴带动两蜗杆252旋转,每一蜗杆252啮合带动双层齿轮253,双层齿轮253啮合带动直齿轮254,转轴255随直齿轮254旋转并带动万向轴座321,当万向轴座321旋转俾带动万向轴32,但万向轴32是以球头与万向轴座321接触,因此万向轴32会自转,按摩盘31因与万向轴32连结,所以会随万向轴32转动而转动,由于按摩盘31内的按摩球313与盘盖311、底座312之间为滑动接触,因此当按摩盘31旋转,按摩球313会自转,整个按摩盘31因转轴255的带动产生一水平的旋转运动。同时,万向轴座321的旋转会啮合带动两行星齿23,两行星齿23啮合带动所述斜滑座33朝与按摩盘31相反的方向旋转,斜滑座33一侧高一侧低类似凸轮作用,由于其与按摩盘31结合,因此当斜滑座33旋转会连带按摩盘31产生纵向起伏的运动,意即按摩盘31会产生两种合成的动作。按摩器运转的同时,电源供电予两个顶针316及铜环315,并通过铜环315导电予电路板314上的小型灯泡317,使小型灯泡317发光,整个按摩盘31进而发热。
本实用新型按摩器采用环形齿盘完成移动座的往复移动,是以机械方式完成换向动作,除马达为电力驱动外,其于动作皆以机构完成,可节省电路成本且可靠性高。此环型齿盘可为规则形或不规则形,而依据此环型齿盘完成移动座的往复移动或换向动作。当按摩者倚靠按摩器,按摩盘水平的旋转运动,按摩球可使被按摩者产生一种揉捏的按摩效果,旋转运动再加上按摩盘纵向起伏的运动,会合成一种推拉动作,按摩球会使被按摩者产生一种受到指压(推挤)按摩的感觉,自由滚动的按摩球可对按摩部位形成内圈按摩,因此本实用新型按摩器具有多种组合的按摩方式。在按摩球接触人体的同时,按摩盘会发光并产生一股热量,使按摩者感受到如同热敷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按摩器可广泛应用于人体各部位的按摩器,例如足底按摩器、靠背式按摩器(具有揉捏、扣击、指压、行星盘等效果)、腿部按摩器及颈部按摩器、..等。请参阅图5即为一种靠背式按摩器的外观示意图,将本实用新型按摩器的基座1定位在椅背内部,座椅外设椅套,供人体背部倚靠的椅套可设计成特别薄且透明,使被按摩者能深刻感受到按摩球313的按摩以及热敷感。
以上所述者仅为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据以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因此,凡有在相同的发明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意图保护的范畴。

Claims (12)

1.一种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基座,其由一上盖与一下盖组合形成一内空间,该内空间设置一结合有至少一按摩组件的移动座;
该移动座由一底盖与一顶盖组合形成一内空间,该内空间设置一传动组件;
该下盖表面设有一环状齿盘,该齿盘与该移动座之间具有一行走齿轮,通过该传动组件驱动该行走齿轮在该齿盘上啮合移动,使移动座于该基座内空间中往复移动;
该基座的上盖具有供该按摩组件伸出的镂空部;
该按摩组件包含有一斜滑座、一万向轴座与一设有按摩球的按摩盘,通过该传动组件驱动该按摩组件产生水平旋转及纵向起伏运动,该按摩组件进一步包含有一发热组件;
所述按摩器设置于一种人体用的按摩装置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表面具有一对平行的滑轨,分别位在所述齿盘的两侧,用以限制所述移动座于基座内空间中往复移动的方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盘为一直线齿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盘为一异形齿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含用以驱动所述移动座的第一传动组件,以及用以驱动所述按摩组件的第二传动组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传动组件包含一马达,该马达转轴连结一蜗杆,该蜗杆啮合带动一齿轮系,该齿轮系啮合带动所述行走齿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组件有两组,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含一马达,该马达具有两转轴分别连结两蜗杆,该两蜗杆分别啮合带动一齿轮系,每一齿轮系分别驱使每一按摩组件动作。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进一步连结一微控制单元以及多个限位开关。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盘进一步包含一盘盖与一底座,所述按摩球包夹于该盘盖与该底座之间,该底座下方更连结一万向轴盖与所述万向轴座,所述万向轴座进一步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中的一轮轴连结,使得该轮轴可带动所述按摩盘产生所述水平旋转运动。
10.如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球可于所述按摩盘中自转。
11.如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滑座连结于所述按摩盘下方,所述斜滑座内啮合两个行星齿轮,该两行星齿轮进一步与所述万向轴座啮合并受其驱动,使所述斜滑座产生相反于所述按摩盘的旋转方向,因此所述斜滑座得以产生所述纵向起伏运动。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该发热组件包含一对设置在所述移动座顶盖的顶针,与一设置在该按摩盘底座底部的一铜环,以及一设置在该底座表面的电路板,该电路板上设置有小型灯泡。
CNU2008201174636U 2008-06-06 2008-06-06 按摩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00597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174636U CN201200597Y (zh) 2008-06-06 2008-06-06 按摩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174636U CN201200597Y (zh) 2008-06-06 2008-06-06 按摩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00597Y true CN201200597Y (zh) 2009-03-04

Family

ID=40422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1746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00597Y (zh) 2008-06-06 2008-06-06 按摩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00597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24510A (zh) * 2014-09-17 2014-12-24 松研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腹部磁疗按摩器
CN104414835A (zh) * 2013-09-03 2015-03-18 乔山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按摩机
CN107640172A (zh) * 2017-09-19 2018-01-30 芜湖铁路桥梁制造有限公司 火车座椅及火车车厢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14835A (zh) * 2013-09-03 2015-03-18 乔山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按摩机
CN104414835B (zh) * 2013-09-03 2016-06-01 乔山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按摩机
CN104224510A (zh) * 2014-09-17 2014-12-24 松研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腹部磁疗按摩器
CN107640172A (zh) * 2017-09-19 2018-01-30 芜湖铁路桥梁制造有限公司 火车座椅及火车车厢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707246Y (zh) 按摩器结构
CN201356772Y (zh) 具有摆臂的按摩器
CN201200597Y (zh) 按摩器
CN104207925A (zh) 一种自动敲背按摩椅
CN209932104U (zh) 一种沙发背部按摩结构
JP2019051301A (ja) マッサージ器の取り巻き機構
CN205019367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组合按摩靠垫
CN201101677Y (zh) 一种多盘足底按摩器
CN201316384Y (zh) 双转盘揉捏、推拿按摩器
CN201150626Y (zh) 一种双盘足底按摩器
CN201033144Y (zh) 一种按摩装置
CN201316391Y (zh) 按摩器
CN201079539Y (zh) 一种单轨传动的按摩器结构
CN201316385Y (zh) 行走摆臂按摩器
CN201438991U (zh) 旋转按摩机构
CN204501551U (zh) 一种带茶几的多功能电动按摩椅
CN203122991U (zh) 一种双转盘指压、揉捏式足底按摩器
CN201356771Y (zh) 按摩器
CN110151517A (zh) 一种全方位按摩保健的家用座椅
CN201042504Y (zh) 一种差步行走足底按摩装置
CN202446458U (zh) 循环式背部按摩器
CN102920579B (zh) 一种按摩器
CN219230691U (zh) 按摩机芯及按摩坐垫
TWI437983B (zh) 具有二維度移動能力之按摩裝置
CN201101678Y (zh) 一种立体指压背部行走式按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304

Termination date: 2016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