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99289Y - 基于随机相长干涉的三维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随机相长干涉的三维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99289Y
CN201199289Y CNU2008200656063U CN200820065606U CN201199289Y CN 201199289 Y CN201199289 Y CN 201199289Y CN U2008200656063 U CNU2008200656063 U CN U2008200656063U CN 200820065606 U CN200820065606 U CN 200820065606U CN 201199289 Y CN201199289 Y CN 20119928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emi
liquid crystal
micropore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6560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志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82006560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9928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9928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9928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随机相长干涉的三维显示装置,它采用两块透射式液晶板、两块偏振片、两块半透半反镜、两块反射镜和一个投影镜头组成振幅位相调节器阵列,由该振幅位相调节器阵列产生离散子光源,通过离散子光源的相长干涉形成三维立体像,振幅位相调节器阵列与随机光斑发生器阵列对准,随机光斑发生器阵列由一块微孔挡光板和一块透射式散射屏或反射式散射屏或微透镜阵列组成,使子光源的位置呈随机分布,消除高阶衍射产生的多重像。它可采用低分辨率的液晶显示器实现大尺寸、大视角立体像的实时彩色显示,可广泛应用于计算机与电视三维显示,三维人机交换,机器人视觉等领域。

Description

基于随机相长干涉的三维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维成像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随机相长干涉的三维显示装置,特别适用于做计算机与电视显示屏,智能人机交换,机器人视觉等,可广泛应用于教学、科研、娱乐、广告等领域。
背景技术
大尺寸、大视角实时三维显示技术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现有三维显示技术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伪三维显示技术,一类是真三维显示技术。所谓伪三维显示技术是指通过各种方法,把从不同角度拍摄的照片分别呈现给左右眼,使观察者产生三维立体幻觉。所谓真三维显示技术是指把立体像真实地显示在三维空间,例如全息技术。伪三维显示技术往往需要观察者佩带偏振眼镜等辅助装置,或者需要跟踪观察者眼睛的位置,且往往只能容许一名或很少几名观察者同时进行观察。相反观察真三维立体图像,就象观察真实物体一样,不需要借助任何辅助装置,非常方便。
近一、二十年来,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人们试图用液晶板代替全息干板,并在实时小尺寸三维立体图像显示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即使采用用于投影机的液晶板,其像素尺寸也在十几微米以上,也就是说分辨率不到每毫米一百线对,比全息干板的分辨率低大约二个数量级,因此采用液晶板还只是对1厘米左右的小物体实现了三维立体显示,而且由于采用了低密度的全息干涉条纹,所显示的立体像离液晶板很远,这样观察角也非常小。对普通计算机液晶屏,像素间距在0.29mm左右,分辨率只有每毫米几线对,采用全息技术进行立体显示非常困难。另一方面采用传统全息原理,要获得大尺寸大视角的立体再现像需要非常大的空间带宽积,而目前液晶显示器的空间带宽积只有106左右,还需要再提高几个数量级,然而随着空间带宽积的提高,所需处理的数据量也同时变得非常庞大,这样对实时处理计算造成了非常大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随机相长干涉的三维显示装置,可以实现大尺寸、大视角的实时彩色立体显示,它充分利用现有液晶显示技术,与现有平面显示技术兼容,可以代替现有平面显示器作为计算机与电视显示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随机相长干涉的三维显示方法的装置,该装置由振幅位相调节器阵列1、随机光斑发生器阵列2、相干光源3、和照明光学系统4组成,依次放置相干光源3和照明光学系统4,使得相干光源3发出的相干光通过照明光学系统4后,均匀照明振幅位相调节器阵列1和随机光斑发生器阵列2,振幅位相调节器阵列1与随机光斑发生器阵列2对准,使得由振幅位相调节器阵列1中的每个振幅位相调节器产生的子光源一一对应地入射到随机光斑发生器阵列2中的每个随机光斑发生器,产生位置随机分布的相干子光源阵列,在相干子光源阵列所覆盖的整个区域内,子光源的位置呈均匀随机分布;
所述振幅位相调节器阵列1由两块透射式液晶板5、6、两块偏振片7、8、两块半透半反镜9、10、两块反射镜11、12和一个投影镜头13组成,两块半透半反镜9、10和两块反射镜11、12按照迈克耳逊干涉器方式放置,两块透射式液晶板5、6分别放置在迈克耳逊干涉器的两臂,第一块透射式液晶板5与第二块半透半反镜9的半透半反面A1-A2成45度夹角,第二块透射式液晶板6与第一块透射式液晶板5相对于第二块半透半反镜9的半透半反面A1-A2互相对称,位于投影镜头13的一倍焦距至两倍焦距之间,两块偏振片7、8分别平行于二块透射式液晶板6、5,第一块偏振片7和第二块偏振片8分别位于迈克耳逊干涉器的进光口和出光口,两块透射式液晶板5、6皆工作于位相调节为主模式,照明光学系统4发出的相干照明光束垂直穿过第一块偏振片7后变成线偏振光,接着被第一块半透半反镜10分成两束光,这两束光被两块反射镜11、12分别反射后垂直照明两块透射式液晶板5、6,再经过第二块半透半反镜9垂直照射到第二块偏振片8,通过投影镜头13进行成像;
所述随机光斑发生器阵列2由一块微孔挡光板14和一块透射式散射屏22或反射式散射屏25或微透镜阵列15组成,微孔挡光板14为覆盖有一层挡光层的透明平板,挡光层上制作有透光微孔阵列,每个透光微孔的通光口径小于透射式液晶板5或6的每个像素成像到微孔挡光板14上时的尺寸,微孔挡光板14上每个微孔的位置呈均匀随机分布,透射式散射屏22或反射式散射屏25或微透镜阵列15紧贴微孔挡光板14放置或直接制作在微孔挡光板14上,微透镜阵列15上每个微透镜与微孔挡光板14上每个微孔一一对应,微透镜阵列15上每个微透镜的光轴与微孔挡光板14上它所对应的微孔的中心重合;随机光斑发生器阵列2位于两块透射式液晶板5、6被投影镜头13所成像的像面;
所述照明光学系统4由两块焦距不等的光学透镜16、17组成,第一块透镜16的焦距小于第二块透镜17的焦距,放置在进光口一端,第一块透镜16和第二块透镜17组成一个望远镜系统,第一块透镜16与第二块透镜17皆为凸透镜,第一块透镜16的像方焦点与第二块透镜17的物方焦点重合,或第一块透镜16为凹透镜,第二块透镜17为凸透镜,第一块透镜16的物方焦点与第二块透镜17的物方焦点重合。
所述振幅位相调节器阵列1由一块半透半反镜9,两块偏振片7、8、一个投影镜头13和两块反射式液晶板20、21或两块液晶光栅23、24与数字微镜光学投影系统26组成,两块反射式液晶板20、21或两块液晶光栅23、24和半透半反镜9按照反射式迈克耳逊干涉器方式放置,两块反射式液晶板20、21或两块液晶光栅23、24分别作为反射式迈克耳逊干涉器的两个臂中的反射镜,它们的液晶层朝向半透半反镜9,第一块反射式液晶板20或第一块液晶光栅23与半透半反镜9的半透半反面A1-A2成45度夹角,第二块反射式液晶板21或第二块液晶光栅24与第一块反射式液晶板20或第一块液晶光栅23相对于半透半反镜9的半透半反面A1-A2互相对称,位于投影镜头13的一倍焦距至两倍焦距之间,两块偏振片7、8分别平行于二块反射式液晶板20、21或液晶光栅23、24,两块反射式液晶板20、21或液晶光栅23、24皆工作于位相调节为主模式,数字微镜光学投影系统26放置在两块液晶光栅23、24的后面,把两幅光学影像分别成像到两块液晶光栅23、24的背面,这两幅光学影像的像素相对于半透半反镜9的半透半反面A1-A2互相对称,第一块偏振片7和第二块偏振片8分别位于迈克耳逊干涉器的进光口和出光口,照明光学系统4发出的相干照明光束垂直穿过第一块偏振片7后变成线偏振光,接着被半透半反镜9分成两束光,这两束光分别垂直照明两块反射式液晶板20、21或两块液晶光栅23、24正面的液晶层,反射后经同一半透半反镜9垂直照射到第二块偏振片8,通过投影镜头13进行成像。
所述振幅位相调节器阵列1由一块半透半反镜9,一个投影镜头13和两块光寻址电光位相调节器30、31与数字微镜光学投影系统26组成,两块光寻址电光位相调节器30、31和半透半反镜9按照反射式迈克耳逊干涉器方式放置,两块光寻址电光位相调节器30、31分别作为反射式迈克耳逊干涉器的两个臂中的反射镜,两块光寻址电光位相调节器30、31的电光材料层38分别朝向半透半反镜9,第一块光寻址电光位相调节器30与半透半反镜9的半透半反面A1-A2成45度夹角,第二块光寻址电光位相调节器31与第一块光寻址电光位相调节器30相对于半透半反镜9的半透半反面A1-A2互相对称,位于投影镜头13的一倍焦距至两倍焦距之间,数字微镜光学投影系统26放置在两块光寻址电光位相调节器30、31的后面,把两幅光学影像分别成像到两块光寻址电光位相调节器30、31背面的光敏层35,这两幅光学影像的像素相对于半透半反镜9的半透半反面A1-A2互相对称,照明光学系统4发出的相干照明光束被半透半反镜9分成两束光,这两束光分别垂直照明两块光寻址电光位相调节器30、31正面的电光材料层38,反射后再次穿过半透半反镜9,通过投影镜头13进行成像;
所述光寻址电光位相调节器30、31由光敏层35、挡光层36、反射层37、电光材料层38和两块透明导电玻璃34、39组成,第一块透明导电玻璃34、光敏层35、挡光层36、反射层(37)、电光材料层38和第二块透明导电玻璃39依次相互紧贴。
所述随机光斑发生器2由两块微孔挡光板32、33组成,两块微孔挡光板32、33上每个微孔的位置呈相同的均匀随机分布,第一块微孔挡光板32与半透半反镜9的半透半反面A1-A2成45度夹角,第一块微孔挡光板32与第二微孔挡光板33相对于半透半反镜9的半透半反面A1-A2互相对称放置,两块微孔挡光板32、33位于投影镜头13的物面。
所述振幅位相调节器阵列1由两块透射式液晶板40、41和三块偏振片42、43、44组成,第一块偏振片42、第一块透射式液晶板40、第二块偏振片43、第二块透射式液晶板41和第三块偏振片44依次紧贴放置,两块透射式液晶板40、41的像素一一对准,两块透射式液晶板40、41分别工作于振幅调节为主模式和位相调节为主模式。
所述透射式液晶板5、6、40、41或反射式液晶板20、21上每个像素的位置呈相同的均匀随机分布。
所述随机光斑发生器2由两块微透镜阵列45、46组成,两块微透镜阵列45、46互相平行,互相对准,使得从第一块微透镜阵列45上每个微透镜出射的光一一对应地入射到第二块微透镜阵列46上的每个微透镜,第一块微透镜阵列45的像方焦点离第二块微透镜阵列46的物方焦点的距离在第二块微透镜阵列46的一倍焦距以内,第一块微透镜阵列45上每个微透镜的光轴位置呈周期分布,第二块微透镜阵列46上每个微透镜的光轴位置相对于它所对应的第一块微透镜阵列45上的微透镜的光轴位置呈均匀随机分布。
所述随机光斑发生器2包括一块微孔挡光板47和一块微透镜阵列48,微透镜阵列48紧贴微孔挡光板47放置或直接制作在微孔挡光47上,微透镜阵列48上每个微透镜与微孔挡光板47上每个微孔一一对应,微孔挡光板47上每个微孔的位置呈周期分布,微透镜阵列48上每个微透镜的光轴相对微孔挡光板47上它所对应的微孔的中心呈均匀随机分布。
所述随机光斑发生器2包括一块微棱镜阵列49、一块微孔挡光板50和一块微透镜阵列51,微棱镜阵列49紧贴微孔挡光板50的前表面放置或直接制作在微孔挡光板50的前表面上,微棱镜阵列49上每个微棱镜与微孔挡光板50上每个微孔一一对应,微棱镜阵列49上每个微棱镜的倾角呈均匀随机分布,微透镜阵列51紧贴微孔挡光板50的后表面放置或直接制作在微孔挡光板50的后表面上,微透镜阵列51上每个微透镜与微孔挡光板50上每个微孔一一对应,微透镜阵列51上每个微透镜的光轴与微孔挡光板50上它所对应的微孔的中心重合。
所述随机光斑发生器2包括单模光纤束52和微透镜阵列53,单模光纤束52中的每一根光纤都为单模光纤,单模光纤束52的一端作为进光端口,在进光端口,所有单模光纤胶合或熔合为一体,在光学上互相隔离,该端面通过光学抛光成平面后放置在微透镜阵列53的焦面上,单模光纤束52中的每一根单模光纤对准微透镜阵列53中的一个微透镜,单模光纤束52的另一端作为出光端口,出光端口朝向立体像18,位于出光端口的相邻两根单模光纤之间的横向间隔呈均匀随机分布。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主要依据两点,第一点,根据光学干涉原理,在空间任意指定位置,利用离散子光源阵列的相长干涉形成亮点,并通过这些亮点构成三维立体像;第二点,使得相干离散子光源阵列中的每个子光源的位置呈随机分布,从而消除高阶衍射产生的多重像,详细成像原理分析如下。
假设有N个振幅和位相可以调控的离散子光源,其空间相对位置固定,为分析方便,假设这些子光源为点光源,它们位于X-Y平面,它们发出的光波的偏振方向全部沿Y轴,则在空间任一点rm的光场的复振幅是所有这些子光源发出的球面波的叠加,其沿Y轴的电场分量可表示为:
U ( r m ) = Σ j = 1 j = N A 0 j A cj , m cos ( θ j , m ) exp [ i ( Φ cj , m + Φ 0 j ) ] | r m - R j | exp [ - ik j , m · ( r m - R j ) ] - - - ( 1 )
式中矢量Rj,j=1,2,.....N表示离散子光源的三维坐标,kj,m表示第j个离散子光源发出的指向rm的光波的波矢,θj,m表示第j个离散子光源发出的指向rm的光波的电场分量与Y轴的夹角,θj,m<90°,A0j和Φ0j分别表示第j个离散子光源的初始振幅和位相,A0j既与每个离散子光源的发光强度有关,也与发光方向有关,而Acj,m和Φcj,m表示第j个离散子光源通过电子调控所产生的振幅和位相变化,这里A0j和Acj,m都为正数。为了在空间点rm处产生相长干涉,可以调整每个点光源的位相Φcj,m,使得
Φcj,m0j-kj,m·(rm-Rj)=2nπ          (2)
(2)式中n为整数。当(2)式满足时,(1)式变为:
U ( r m ) = &Sigma; j = 1 j = N A 0 j A cj , m cos ( &theta; j , m ) | r m - R j | - - - ( 3 )
这样在点rm的光场达到一个极大值,即形成一个亮斑。根据多束光相干原理,子光源的数目N越大,则点rm处的光斑的亮度越高,且亮斑尺寸越小,即越锐利,离开点rm光场强度迅速降低。
从(3)式可以看出,通过子光源的数目N和每个子光源的振幅Acj,m可以控制亮斑的亮度。一般而言,观察者面向子光源,在N和Acj,m恒定的条件下,根据(3)式,亮斑离观察者越近,或者说亮斑离子光源越远,即|rm-Rj|越大,亮斑的物理亮度越低,近似与|rm-Rj|的平方成反比。值得注意的是,因为不是所有N个子光源发出的光都能进入观察者的眼睛,由(3)式计算的物理亮度并不代表观察者所感知的亮度。以该亮斑为顶点,以观察者的瞳孔为底,作一个圆锥,反向延伸该圆锥,只有落在该圆锥内的子光源发出的光才能进入观察者的眼睛。假设观察者离亮斑的距离为d,通过简单的几何比例关系不难发现,落在上述圆锥内的子光源的数目Neff与d的平方成反比,而与亮斑离子光源的距离|rm-Rj|的平方成正比。在(3)式中用Neff代替N,可以发现,观察者感知的亮斑的亮度近似与d的平方成反比,即亮斑离观察者越近,亮斑看起来越亮,这恰好与我们的日常经验相符合,即越远的物体看起来越暗。进一步还可适当调整Acj,m,以补偿每个子光源的初始亮度A0j与角度θj,m的影响,使得来自不同位置的子光源的贡献相同,这样从不同角度观察时亮斑的亮度趋于一致。
从(1)式还可以知道,上述立体成像系统为一个线性系统,因此依据同样原理可在三维空间产生一系列亮斑,从而组成一个立体像。对目前的平面液晶显示器,如果把它的每一个像素作为一个离散子光源,这些离散子光源为二维周期排列,尽管利用上述方式可以在三维空间产生很多像点,但该成像方法存在一个严重缺陷,即在±1,±2......级衍射方向会形成多重像。在近处这些像互相重叠,形成重影,使得图象质量严重下降;在远处,尽管这些像会互相分开,但它们与液晶显示器的交角变得很小,即观察角很小。
为了抑制多重像的发生,本实用新型采用空间位置随机分布的相干离散子光源阵列,即通过破坏子光源排列的周期性,使得±1,±2......级衍射像无法产生,这样无论在近处和远处都可获得唯一的立体像。特别是在近处,由于立体像相对液晶显示器所张的夹角很大,可以获得非常大的观察角。
当采用空间位置随机分布的相干离散子光源阵列后,根据(3)式仅在点rm处产生一个唯一的亮斑,即立体像点。如果总共产生M个像点,且为产生第m个像点,第j个子光源所需做出的振幅和位相调整为Acj,m和Φcj,m,则第j个子光源所需做出的总的复振幅调整为,
A j = &Sigma; m = 1 m = M A cj , m exp ( &Phi; cj , m ) - - - ( 4 )
根据(1)、(2)、(3)和(4)式,仅当r=rm,m=1,2,......M时,方程(2)成立,(1)式会达到极大值,从而在三维空间产生一系列亮斑,组成一个立体像。
根据(1)、(2)和(4)式进行模拟计算,可以发现,当采用周期排列的子光源阵列形成立体像时,同时还存在许多高级衍射像。如果子光源阵列中的每个子光源,按照均匀随机分布规律,围绕其初始位置在一定范围内移动时,随着移动范围的增大,高级衍射像逐步消失,当每个子光源的移动范围大于其原始周期的大约0.9倍时,就只剩下零级衍射像了。当采用均匀随机分布时,在子光源阵列所覆盖的区域内,子光源位于任一位置的概率是相同的,这样子光源阵列排列的周期性被彻底打破,有效地抑制了高阶衍射像的产生。对其他类型的概率分布,只要能达到抑制高阶衍射像的效果,同样可以采用。
以上分析假设所有子光源为点光源,当子光源不是点光源时上述结论同样成立,只是计算较为复杂,需要对每个子光源的贡献进行积分运算。在上述成像方法中,每一个立体像点由许许多多的子光源发生相长干涉后产生,如果少数子光源损坏或工作不正常,对立体像点的亮度的影响并不大。另外在观察点只要来自任意两个子光源的光波的位相相差小于90度,它们叠加后的光强就会增大,即发生相长干涉,因此并不要求(2)式必须严格成立。当然当(2)式成立时,叠加后的光强会达到最大。因此上述成像方法非常稳健,子光源的位相调节的少量误差,或者少数子光源损坏,对立体像的亮度会发生轻微的影响,但立体像的每个像素的位置和总的像素都不会发生变化。相比较而言,对平面显示器,如果某个像素损坏,则该点永远为黑点,使得画面不完整。
一个基于上述随机相长干涉原理的三维显示装置,它主要应该包括振幅位相调节器阵列、随机光斑发生器阵列、相干光源和照明光学系统等四个部分,下面详细进行解释。
振幅位相调节器阵列用于产生离散子光源阵列,并对每个子光源的振幅和位相进行独立调节。振幅位相调节器阵列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的每个像素相当于一个子光源。研究表明,对单块SN及其他一些类型的液晶显示器,其振幅和位相调节是相关联的,但通过调整其前后两侧的偏振片,可以使其分别工作在振幅调节为主或者位相调节为主模式。进一步如果把两块液晶显示器以适当的方式组合起来,就可实现振幅和位相的同时独立调节。一种组合方法是使得照明光依次通过两块液晶显示器,这时总的调制等于每块液晶显示器的调制的乘积。另外一种组合方法是把两块液晶显示器分别放在迈克耳逊干涉器的两个臂中,使得照明光分别通过两块液晶显示器,再合成在一起,此时总的调制等于每块液晶显示器的调制的矢量和。这样通过两块液晶显示器的适当组合可以产生振幅和位相可以调节的离散子光源阵列,具体组合方式取决于两块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类型,例如是反射式还是透射式,是小尺寸投影液晶板还是大尺寸液晶显示屏等。当然还可采用其他的办法来产生离散子光源阵列,例如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光寻址电光位相调节器。
随机光斑发生器阵列用于对振幅位相调节器阵列所产生的每个离散子光源进行转换,使得它们的位置呈随机分布。有很多方法可以使得子光源的空间位置呈随机分布,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设计制造液晶显示器时就使得每个像素的位置随机排列。此时不再需要额外的随机光斑发生器阵列,或者说液晶显示器本身又是随机光斑发生器阵列,两者融为一体。对现有的液晶显示器,它们的像素呈周期规则分布,此时需要通过随机光斑发生器阵列对每个像素进行变换,例如采用微孔中心位置随机分布的微孔挡光板进行遮挡,或光轴位置随机分布的微透镜阵列进行汇聚,或倾角随机分布的微棱镜阵列进行偏折等,或上述几种方法的组合,使得新产生的离散子光源的空间位置随机分布。当然随机光斑发生器阵列还可采用其他结构,例如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光纤束等。
作为一个相干成像系统,基于随机相长干涉原理的三维显示装置需要采用相干较好的激光器,而且激光器的相干长度应该大于任一立体像点离任意两个离散子光源所可能发生的最大光程差。而相干光源的功率直接影响三维立体像的亮度与对比度。为了实现彩色显示相干光源还需输出多种波长光波。对黑白液晶显示器,相干光源可以按时序快速依次输出各种基元色,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合成出彩色立体像。对彩色液晶显示器,相干光源可以同时输出各基元色,彩色液晶显示器中不同颜色的像素对不同基元色光波进行振幅和位相调节,各种基元色立体像在空间同一位置合成出真实彩色立体像。在三维测量和人机交换应用中,还可采用不可见近红外光激光器,这样不会干扰观察者。激光器输出的光束一般很小,因此需要照明光学系统,把激光器输出的光束扩束后实现均匀照明,同时对便携式应用系统,还需要照明光学系统薄而轻。
为了进一步改善上述基于随机相长干涉原理的三维显示装置的成像质量和不同角度的观察效果,可以再增加一些辅助光学元件,例如可以采用菲涅尔透镜对立体像进一步放大,并使其远离高亮度子光源阵列,避免背景光对观察者的干扰等。
上述基于随机相长干涉原理的三维显示装置,如果不按照上述相长干涉原理进行振幅和位相调节,着重通过其振幅改变每个子光源的亮度,则这些成离散子光源阵列本身可以作为一个平面显示器,也就是说可以通过软件控制在三维立体显示和二维平面显示模式间自由切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第一,真实立体像直接显示在三维空间,观察者不需要佩带任何辅助装置,就象观察真实物体一样。也不需要跟踪观察者的位置,许多观察者可以同时观看,并随意移动观察角度与位置;第二,可以实现大尺寸、大视角立体像的实时彩色显示;第三,成像原理完全不同于全息技术,不需要引入参考光,也不需要记录高密度干涉条纹,对所采用子光源阵列的空间分辨率基本没有要求,可以采用现有液晶显示技术;第四,成像稳定,所采用子光源阵列的一定范围内的振幅与位相调节误差,或者少数子光源损坏,对立体像的亮度会发生轻微的影响,但立体像每个像素的位置和总的像素数目都不会发生变化;第五,与平面显示技术兼容,可在不改变硬件结构的情况下,通过软件在二维平面显示与三维立体显示之间自由切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两块小尺寸TFT-ST投影液晶显示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采用微孔位置随机分布的微孔挡光板时随机光斑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两块反射式液晶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两块液晶光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在采用光寻址电光位相调节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b为光寻址电光位相节制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两块大尺寸TFT-ST液晶显示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采用两块微透镜阵列时随机光斑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采用偏心微透镜阵列时随机光斑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采用微棱镜阵列时随机光斑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采用单模光纤束时随机光斑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给出了一种采用两块小尺寸TFT-ST投影液晶显示板时基于随机相长干涉的三维显示装置示意图。它由振幅位相调节器阵列1、随机光斑发生器阵列2、相干光源3和照明光学系统4组成,其中振幅位相调节器阵列1由两块透射式液晶板5、6,两块偏振片7、8,两块半透半反镜9、10,两块反射镜11、12,和一个投影镜头13组成,两块半透半反镜9、10和两块反射镜11、12以迈克耳逊干涉器方式放置,两块透射式液晶板5、6分别放置在迈克耳逊干涉器的两臂,第一块透射式液晶板5与第二块半透半反镜9的半透半反面A1-A2成45度夹角,第二块透射式液晶板6与第一块透射式液晶板5相对于第二块半透半反镜9的半透半反面A1-A2互成镜像对称放置,同时它们位于投影镜头13的一倍焦距至两倍焦距之间。第一块偏振片7位于迈克耳逊干涉器的进光口,且平行于第二块透射式液晶板6;第二块偏振片8位于迈克耳逊干涉器的出光口,且平行于第一块透射式液晶板5;同时两块偏振片7、8的偏振方向互成45度(此夹角随液晶板不同需要取不同的值),使得两块透射式液晶板5、6皆工作于位相调节为主模式。照明光学系统4由两块焦距不等的光学透镜16、17组成,第一块透镜16的焦距小于第二块透镜17的焦距,并放置在进光口一端,它的光轴与第二块透镜17的光轴互相重合。第一块透镜16与第二块透镜17皆为凸透镜,它的像方焦点与第二块透镜17的物方焦点重合,组成一个望远系统。另外,第一块透镜16也可采用凹透镜,使它的物方焦点与第二块透镜17的物方焦点重合,从而组成一个更紧凑的望远系统。相关光源3发出的平行激光束经第一块透镜16聚焦后,被第二块透镜17重新变成平行激光束,且光束直径更大,然后垂直穿过第一块偏振片7,接着被第一块半透半反镜10分成两束光,这两束光被两块反射镜11、12分别反射后,再分别垂直照明两块透射式液晶板5、6,并分别经过第二块半透半反镜9垂直照射到第二块偏振片8,最后通过投影镜头13进行成像。由于两块透射式液晶板5、6上的每个像素已经互相对准,且位于投影镜头13的一倍焦距至两倍焦距之间,它们被放大成实像投影到微孔挡光板14上,而且一一相互重叠,通过复矢量叠加,形成振幅和位相可以调节的相干子光源阵列。
在图1中随机光斑发生器阵列2由一块微孔挡光板14和一块微透镜阵列15组成。微透镜阵列15直接制作在微孔挡光板14右侧,微透镜阵列15上每个微透镜与微孔挡光板14上每个微孔一一对应,且微透镜阵列15上每个微透镜的光轴与微孔挡光板14上它所对应的微孔的中心重合。如图2所示,微孔挡光板14为覆盖有一层不透明挡光层的透明平板,不透明挡光层上制作有透光微孔阵列,每个透光微孔对应透射式液晶板5或6上的一个像素,且透光微孔的直径小于透射式液晶板5或6的每个像素成像到微孔挡光板14上时(图2中的虚线)的尺寸,这样透光微孔可在图2中的虚线框内任意移动。透光微孔的直径越小,它能自由移动,不与相邻透光微孔冲突的范围越大,但光能损失也越大。尽管两块透射式液晶板5、6上的像素位置呈周期规则分布,它们投影到微孔挡光板14上的像的位置也呈周期规则分布,由于微孔挡光板14上每个微孔的位置呈均匀随机分布,经微透镜阵列15上每个微透镜聚焦后形成的新子光源,其中心位置呈均匀随机分布。采用投影方式形成中心位置随机分布的相干子光源阵列的好处是可以获得大尺寸的相干子光源阵列,这样所能显示的立体像也相应非常大。
在图1中还增加了一块辅助光学元件,即菲涅耳透镜19,它放置在微孔挡光板14前,使得入射到菲涅耳透镜19的发散光转变成平行光后再照射到微孔挡光板14,这样经微透镜阵列15聚焦后形成的子光源发出的光是对称的,位于正前方的观察者可以获得最佳的观察效果。如果没有菲涅耳透镜19,由于很多光向四周发散,观察者从正前方观察时,立体像的亮度可能会降低,而从侧面观察时,立体像的亮度可能略有增加。因此菲涅耳透镜19主要起辅助调节作用,以提高立体像的观察效果。另外由直角棱镜构成的半透半反镜9、10的进光面和出光面可以镀制增透膜,以减少反射光的影响,其他可能产生反射的表面也可做同样处理。
为了显示超大尺寸立体场景,如图1所示的多个基于随机相长干涉的三维显示装置可以拼接组合在一起,由于立体像远离成像装置,拼接形成的立体场景可以消除拼接缝。
图3给出了一种采用两块反射式液晶板时基于随机相长干涉的三维显示装置示意图。它由振幅位相调节器阵列1、随机光斑发生器2、相干光源3和照明光学系统4组成,其中振幅位相调节器阵列1由一块半透半反镜9,两块偏振片7、8,一个投影镜头13和两块LCOS(Liquid Cristal On Silicon)反射式液晶板20、21组成,两块反射式液晶板20、21和半透半反镜9以反射式迈克耳逊干涉器方式放置,两块反射式液晶板20、21分别作为反射式迈克耳逊干涉器的两个臂中的反射镜,它们的液晶层朝向半透半反镜9)。第一块反射式液晶板20与半透半反镜9的半透半反面A1-A2成45度夹角,两块反射式液晶板20、21相对于半透半反镜9的半透半反面A1-A2互成镜像对称放置。图3所示装置的工作原理类似图1所示装置。第一块偏振片7位于反射式迈克耳逊干涉器的进光口,且平行于第一块反射式液晶板20,第二块偏振片8位于反射式迈克耳逊干涉器的出光口,且平行于第二块反射式液晶板21,两块偏振片7、8的偏振方向互成45度(此夹角随液晶板不同需要取不同的值),使得两块反射式液晶板20、21皆工作于位相调节为主模式。照明光学系统4发出的相干照明光束垂直穿过第一块偏振片7后变成线偏振光,接着被半透半反镜9分成两束光,这两束光分别垂直照明两块反射式液晶板20、21正面的液晶层,反射后经同一半透半反镜9垂直照射到第二块偏振片8,最后通过投影镜头13进行成像。由于两块反射式液晶板20、21上的每个像素已经互相对准,且位于投影镜头13的一倍焦距至两倍焦距之间,它们被放大成实像投影到微孔挡光板14上,而且一一相互重叠,通过复矢量叠加,形成振幅和位相可以调节的相干子光源阵列。进一步通过由透射式漫散射屏22和微孔挡光板14组成的随机光斑发生器2形成位置呈均匀随机分布的子光源阵列。透射式漫散射屏22的作用是使得最后出射的光更加扩散,这样立体像的每一个离散像点由来自各个方向的光相长干涉形成,也就是说,从各个角度都可看到立体像的每一个像点,从而获得较大的观察角。透射式漫散射屏22的粗糙度应适当控制,以免从同一子光源的不同部分发出的光的位相相差过大,互相抵消,降低立体像的亮度。
图4给出了一种采用两块液晶光栅时基于随机相长干涉的三维显示装置示意图。它的光路与图3一样采用反射式迈克耳逊干涉器结构,只是用两块液晶光栅23、24代替图4中的反射式液晶板20、21,相应地增加了两个同样结构的数字微镜光学投影系统26。数字微镜光学投影系统26由光源27、数字微镜(DigitalMicro-mirror Devce)28和光学透镜29组成,光源27发出的光经数字微镜28的反射形成具有特定亮度分布的光学影像,再经光学透镜29成像到液晶光栅23或24的背面。当然也可仅采用一个数字微镜光学投影系统通过分色片把两幅不同颜色的光学影像分别成像到液晶光栅23和24的背面。
液晶光栅主要由光敏层和液晶层组成,它们中间是挡光层和多层介质反射膜,驱动电压通过光敏层施加到液晶层两侧。当光学影像从背面投射到光敏层时,光敏层的电阻发生变化,这样施加到液晶层两侧的电压也发生改变,从正面入射到液晶层的光经反射层反射后,再次穿过液晶层,其位相也随着光学影像亮度的改变而改变。液晶层本身是一个整体,没有在结构上被制作成一个个独立的像素,但投射到光敏层的光学影像由一系列像素组成,这样在每个像素处的液晶所接受到的电压也是不同的,相当于说液晶层被划分为一个个独立的像素,每个像素的大小等于光学影像的每个像素的大小。
在图4中,两个同样结构的数字微镜光学投影系统26把两幅用于位相调节的光学影像分别成像到两块液晶光栅23、24背面的光敏层,由于两幅光学影像互相对准,相对于半透半反镜9的反射面A1-A2互成镜像,同时两块偏振片7、8的偏振方向互成45度(此夹角随液晶板不同需要取不同的值),使得两块液晶光栅23、24皆工作于位相调节为主模式,这样通过复矢量相加产生具有特定振幅和位相的子光源阵列。进一步通过由反射式漫散射屏25和微孔挡光板14组成的随机光斑发生器2形成位置呈均匀随机分布的子光源阵列。采用液晶光栅的好处,一方面可以采用大功率激光光源,提高立体图像的亮度,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数字微镜光学投影系统的优势,获得更高的灰度细节和刷新扫描频率,提高彩色显示的稳定性。
图5a给出了一个采用光寻址电光位相调节器时基于随机相长干涉的三维显示装置示意图。它的光路结构与图4基本一致,只是用两块光寻址电光位相调节器30、31代替了图4中的两块液晶光栅23、24,相应地去掉了图4中的两块偏振片7、8。光寻址电光位相调节器的结构如图5b所示,它类似于液晶光栅,只不过用电光材料代替液晶材料来产生位相调整。如图5b所示,光寻址电光位相调节器30由光敏层35、挡光层36、多层介质膜反射层37、电光材料层38和两块透明导电玻璃34、39组成,它们相互紧贴,且两块导电玻璃34、39位于最外面,中间依次是光敏层35、挡光层36、反射层37和电光材料层38。交流驱动电压V通过两块透明导电玻璃34、39施加到光敏层35和电光材料层38两侧。当光学影像从背面投射到光敏层35时,光敏层35的电阻发生变化,这样施加到电光材料层38两侧的电压也发生改变,由于电光效应,电光材料层38的折射率发生变化,这样从正面入射到电光材料层38的光经反射层37反射后,再次穿过电光材料层38,其位相也随着光学影像的改变而改变。由于施加在光敏层35和电光材料层38的总的交流驱动电压的振幅是固定的,不需要实时精确改变,因此可以采用较高驱动电压,以获得π位相相移。要实现高速和高精度,光敏层35的响应时间和它相对于电光材料层38的电阻需要合理设计。如果在透明导电玻璃39上再制作一层反射膜与中间的反射层37构成FP干涉器,则可以构成一个光寻址电光振幅调节器。用电光材料代替液晶材料的好处是不需要偏振光,光能利用率成倍提高。而且电光材料的反应时间可以达到纳秒量级,可以实现非常高的刷新扫描频率。
另外在图5a中,随机光斑发生器由两块微孔挡光板32、33组成,它们分别紧贴两块光寻址电光位相调节器30、31的正面,即朝向投影镜头13的表面。第一块微孔挡光板32与半透半反镜9成45度夹角,两块微孔挡光板32、33相对于半透半反镜9的反射面A1-A2互相对称,同时两块微孔挡光板32、33上每个微孔的位置呈相同的均匀随机分布。由于它们相互对准,这样它们投影到透射式散射屏22上的像相互重叠,通过复矢量叠加产生位置随机分布的相干子光源阵列。两块微孔挡光板32、33放置在投影镜头13的物面的好处是可以方便地调整投影镜头13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越大,所产生的子光源的尺寸就越大,相应地所能形成的立体像尺寸也越大。而如果像图1、图3和图4那样把微孔挡光板放置在投影镜头13的像面,则微孔挡光板的横向和纵向位置都必须精密调整,不能随意改变。在制作背投电视时可以采用图1、图3和图4所示方案,在需要经常改变投影倍率的场合宜采用图5a所示方案,把微孔挡光板放置在投影镜头13的物面。
图6给出了一种在采用两块大尺寸TFT-ST液晶显示器时基于随机相长干涉的三维显示装置示意图。它主要由振幅位相调节器阵列1、相干光源3和照明光学系统4组成,其中振幅位相调节器阵列1由两块透射式液晶板40、41和三块偏振片42、43、44组成,偏振片42、43、44与透射式液晶板40、41互相紧贴顺序放置。在图6的成像装置中采用了最直接的方法来产生位置随机分布的子光源阵列,即两块透射式液晶板40、41上每个像素的位置被设计为呈相同的均匀随机分布,这样就不必再额外需要随机光斑发生器,或者说振幅位相调节器阵列1本身就是随机光斑发生器。偏振片42和43的偏振方向成45度夹角(此夹角随液晶板不同需要取不同的值),使得透射式液晶板40工作于位相调节为主模式,偏振片44和43的偏振方向成90度夹角,使得透射式液晶板41工作于振幅调节为主模式。如果采用偏振光激光器,则偏振片42可以省略。一般而言,照明光学系统可以采用由两片透镜组成的扩束器,在本实例中为了减少整个显示装置的体积,采用层叠放置的分光片组成照明光学系统4,这些分光片的反射率逐步增大,且后一片分光片的反射率是前一片分光片的反射率与前一片分光片的透射率的比值,这样使得激光器3发出的平行光束经照明光学系统4反射后等强度均匀地照射到第一块偏振片42,然后依次穿过第一块透射式液晶板40,第二块偏振片43,第二块透射式液晶板41,最后从第三块偏振片44出射,产生位置随机分布的子光源阵列,并最终通过对子光源阵列中每个子光源的振幅和位相的控制,形成初始立体像18。在图6所示装置中透射式液晶板40和41可以采用大尺寸,例如19英寸或更大的液晶显示器,此时像素间距约为0.29mm,在小距离内衍射效应还不十分明显,这样穿过第一块透射式液晶板40上每一个像素的光到达第二块透射式液晶板41时,只照明与其所对准的那个像素,而不会影响相邻像素。如果像素间距非常小,衍射效应显著,则应该采用一个1:1光学系统,或微透镜阵列把第一块透射式液晶板40投影成像到第二块透射式液晶板41。
在图6所示装置中,还包括一块辅助光学元件,即菲涅耳透镜19,它放置在初始立体像18后,且初始立体像18位于菲涅耳透镜19的一倍焦距内,被进一步放大成虚像,而第二块透射式液晶板41右侧形成的子光源阵列位于菲涅耳透镜19的两倍焦距外,在菲涅耳透镜19右侧形成缩小实像,这样最终立体像远离明亮的子光源阵列,有利于减少子光源阵列对观察者的干扰,同时增加立体像的对比度。
在图1、3、4和5a中,通过两块位相调节器的复矢量和来形成子光源,假设照射每块位相调节器的光波的振幅为1个单位大小,则它们叠加后所能产生的子光源的最大振幅为2个单位大小,而子光源的最大光强为4个单位大小。在图6中,通过一块位相调节器和一块振幅调节器的复矢量积来形成子光源,同样假设照明光波的振幅为1个单位大小,则它们复矢量相乘后所能产生的子光源的最大振幅为1个单位大小,而子光源的最大光强也为1个单位大小。因此采用同样功率的激光器,采用复矢量和比采用复矢量积所形成立体像的亮度高四倍。
图7给出了一种采用两块微透镜阵列时随机光斑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随机光斑发生器2由两块微透镜阵列45、46组成,它们互相平行,且互相对准,使得从第一块微透镜阵列45上每个微透镜出射的光一一对应地入射到第二块微透镜阵列46上的每个微透镜,第一块微透镜阵列45的像方焦点离第二块微透镜阵列46的物方焦点的距离在第二块微透镜阵列46的一倍焦距以内,这样平行照明光聚焦在第一个微透镜阵列45的焦点上后,被第二个微透镜阵列46进一步放大成像,尽管第一块微透镜阵列45上每个微透镜的光轴位置呈周期分布,由于第二块微透镜阵列46上每个微透镜的光轴位置相对于它所对应的第一块微透镜阵列45上每个微透镜的光轴位置呈均匀随机分布,每个微透镜的横向放大率呈均匀随机变化,所放大形成的子光源阵列的位置也因此呈均匀随机分布。在图7中微透镜阵列45、46可以制作在同一透明基片的两侧,这样可以大量减少组装调试的工作量。图7所示的随机光斑发生器还可用于两块液晶板之间的耦合,避免第一块液晶板紧贴第二块液晶板放置时由于衍射效应造成相邻像素互相影响。
图8给出了一种采用偏心微透镜阵列时随机光斑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随机光斑发生器2由一块微孔挡光板47和一块微透镜阵列48组成,微透镜阵列48直接制作在微孔挡光47上,微透镜阵列48上每个微透镜与微孔挡光板47上每个微孔一一对应,微孔挡光板47上每个微孔的位置呈周期分布,但由于微透镜阵列48上每个微透镜的光轴相对微孔挡光板47上它所对应的微孔的中心呈均匀随机分布,这样从左侧入射的平行光被微透镜阵列48聚焦,在偏心微透镜阵列48的焦面上形成位置随机分布的子光源阵列。
图9给出了一种采用微棱镜阵列时随机光斑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随机光斑发生器2由一块微棱镜阵列49、一块微孔挡光板50和一块微透镜阵列51组成,微棱镜阵列49紧贴微孔挡光板50直接制作在微孔挡光板50的前表面,即左侧进光面上,微棱镜阵列49上每个微棱镜与微孔挡光板50上每个微孔一一对应,微透镜阵列51直接制作在微孔挡光板50的后表面,即右侧出光面上,微透镜阵列51上每个微透镜与微孔挡光板50上每个微孔一一对应,微透镜阵列51上每个微透镜的光轴与微孔挡光板50上每个微孔的中心重合。由于微棱镜阵列49上每个微棱镜的倾角呈随机分布,这样从左侧入射的平行光束被微棱镜阵列49偏折为倾角随机分布的子光束,然后被微透镜阵列51聚焦,在微透镜阵列51的焦面上形成位置随机分布的子光源阵列。
图10给出了一种采用单模光纤束时随机光斑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随机光斑发生器2由单模光纤束52和微透镜阵列53组成,单模光纤束52中的每一根光纤都为单模光纤,单模光纤束52的左端作为进光端口,在进光端口,所有单模光纤胶合为一体,但在光学上互相隔离,即光波限制在每根光纤的芯层里传播,互相之间不存在光波场的耦合。单模光纤束52的左端端面通过光学加工抛光成平面后放置在微透镜阵列53的焦面上,每一根单模光纤对准微透镜阵列53中的一个微透镜,以便于把入射平行光准确耦合到每根单模光纤的芯层。单模光纤束52的右端作为出光端口,在出光端口,所有单模光纤朝向右方立体像18,相邻两根单模光纤之间的横向间隔呈均匀随机分布,单模光纤束52的右端的每一根单模光纤的出光口相当于一个子光源,这样单模光纤束52的右端形成一个位置呈均匀随机分布的子光源阵列。

Claims (10)

1.一种基于随机相长干涉的三维显示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振幅位相调节器阵列(1)、随机光斑发生器阵列(2)、相干光源(3)、和照明光学系统(4)组成,依次放置相干光源(3)和照明光学系统(4),使得相干光源(3)发出的相干光通过照明光学系统(4)后,均匀照明振幅位相调节器阵列(1)和随机光斑发生器阵列(2),振幅位相调节器阵列(1)与随机光斑发生器阵列(2)对准,使得由振幅位相调节器阵列(1)中的每个振幅位相调节器产生的子光源一一对应地入射到随机光斑发生器阵列(2)中的每个随机光斑发生器,产生位置随机分布的相干子光源阵列,在相干子光源阵列所覆盖的整个区域内,子光源的位置呈均匀随机分布;
所述的振幅位相调节器阵列(1)由两块透射式液晶板(5、6)、两块偏振片(7、8)、两块半透半反镜(9、10)、两块反射镜(11、12)和一个投影镜头(13)组成,两块半透半反镜(9、10)和两块反射镜(11、12)按照迈克耳逊干涉器方式放置,两块透射式液晶板(5、6)分别放置在迈克耳逊干涉器的两臂,第一块透射式液晶板(5)与第二块半透半反镜(9)的半透半反面(A1-A2)成45度夹角,第二块透射式液晶板(6)与第一块透射式液晶板(5)相对于第二块半透半反镜(9)的半透半反面(A1-A2)互相对称,位于投影镜头(13)的一倍焦距至两倍焦距之间,两块偏振片(7、8)分别平行于二块透射式液晶板(6、5),第一块偏振片(7)和第二块偏振片(8)分别位于迈克耳逊干涉器的进光口和出光口,两块透射式液晶板(5、6)皆工作于位相调节为主模式,照明光学系统(4)发出的相干照明光束垂直穿过第一块偏振片(7)后变成线偏振光,接着被第一块半透半反镜(10)分成两束光,这两束光被两块反射镜(11、12)分别反射后垂直照明两块透射式液晶板(5、6),再经过第二块半透半反镜(9)垂直照射到第二块偏振片(8),通过投影镜头(13)进行成像;
所述的随机光斑发生器阵列(2)由一块微孔挡光板(14)和一块透射式散射屏(22)或反射式散射屏(25)或微透镜阵列(15)组成,微孔挡光板(14)为覆盖有一层挡光层的透明平板,挡光层上制作有透光微孔阵列,每个透光微孔的通光口径小于透射式液晶板(5或6)的每个像素成像到微孔挡光板(14)上时的尺寸,微孔挡光板(14)上每个微孔的位置呈均匀随机分布,透射式散射屏(22)或反射式散射屏(25)或微透镜阵列(15)紧贴微孔挡光板(14)放置或直接制作在微孔挡光板(14)上,微透镜阵列(15)上每个微透镜与微孔挡光板(14)上每个微孔一一对应,微透镜阵列(15)上每个微透镜的光轴与微孔挡光板(14)上它所对应的微孔的中心重合;随机光斑发生器阵列(2)位于两块透射式液晶板(5、6)被投影镜头(13)所成像的像面;
所述的照明光学系统(4)由两块焦距不等的光学透镜(16、17)组成,第一块透镜(16)的焦距小于第二块透镜(17)的焦距,放置在进光口一端,第一块透镜(16)和第二块透镜(17)组成一个望远镜系统,第一块透镜(16)与第二块透镜(17)皆为凸透镜,第一块透镜(16)的像方焦点与第二块透镜(17)的物方焦点重合,或第一块透镜(16)为凹透镜,第二块透镜(17)为凸透镜,第一块透镜(16)的物方焦点与第二块透镜(17)的物方焦点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随机相长干涉的三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振幅位相调节器阵列(1)由一块半透半反镜(9),两块偏振片(7、8)、一个投影镜头(13)和两块反射式液晶板(20、21)或两块液晶光栅(23、24)与数字微镜光学投影系统(26)组成,两块反射式液晶板(20、21)或两块液晶光栅(23、24)和半透半反镜(9)按照反射式迈克耳逊干涉器方式放置,两块反射式液晶板(20、21)或两块液晶光栅(23、24)分别作为反射式迈克耳逊干涉器的两个臂中的反射镜,它们的液晶层朝向半透半反镜(9),第一块反射式液晶板(20)或第一块液晶光栅(23)与半透半反镜(9)的半透半反面(A1-A2)成45度夹角,第二块反射式液晶板(21)或第二块液晶光栅(24)与第一块反射式液晶板(20)或第一块液晶光栅(23)相对于半透半反镜(9)的半透半反面(A1-A2)互相对称,位于投影镜头(13)的一倍焦距至两倍焦距之间,两块偏振片(7、8)分别平行于二块反射式液晶板(20、21)或液晶光栅(23、24),两块反射式液晶板(20、21)或液晶光栅(23、24)皆工作于位相调节为主模式,数字微镜光学投影系统(26)放置在两块液晶光栅(23、24)的后面,把两幅光学影像分别成像到两块液晶光栅(23、24)的背面,这两幅光学影像的像素相对于半透半反镜(9)的半透半反面(A1-A2)互相对称,第一块偏振片(7)和第二块偏振片(8)分别位于迈克耳逊干涉器的进光口和出光口,照明光学系统(4)发出的相干照明光束垂直穿过第一块偏振片(7)后变成线偏振光,接着被半透半反镜(9)分成两束光,这两束光分别垂直照明两块反射式液晶板(20、21)或两块液晶光栅(23、24)正面的液晶层,反射后经同一半透半反镜(9)垂直照射到第二块偏振片(8),通过投影镜头(13)进行成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随机相长干涉的三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振幅位相调节器阵列(1)由一块半透半反镜(9),一个投影镜头(13)和两块光寻址电光位相调节器(30、31)与数字微镜光学投影系统(26)组成,两块光寻址电光位相调节器(30、31)和半透半反镜(9)按照反射式迈克耳逊干涉器方式放置,两块光寻址电光位相调节器(30、31)分别作为反射式迈克耳逊干涉器的两个臂中的反射镜,两块光寻址电光位相调节器(30、31)的电光材料层(38)分别朝向半透半反镜(9),第一块光寻址电光位相调节器(30)与半透半反镜(9)的半透半反面(A1-A2)成45度夹角,第二块光寻址电光位相调节器(31)与第一块光寻址电光位相调节器(30)相对于半透半反镜(9)的半透半反面(A1-A2)互相对称,位于投影镜头(13)的一倍焦距至两倍焦距之间,数字微镜光学投影系统(26)放置在两块光寻址电光位相调节器(30、31)的后面,把两幅光学影像分别成像到两块光寻址电光位相调节器(30、31)背面的光敏层(35),这两幅光学影像的像素相对于半透半反镜(9)的半透半反面(A1-A2)互相对称,照明光学系统(4)发出的相干照明光束被半透半反镜(9)分成两束光,这两束光分别垂直照明两块光寻址电光位相调节器(30、31)正面的电光材料层(38),反射后再次穿过半透半反镜(9),通过投影镜头(13)进行成像;
所述的光寻址电光位相调节器(30、31)由光敏层(35)、挡光层(36)、反射层(37)、电光材料层(38)和两块透明导电玻璃(34、39)组成,第一块透明导电玻璃(34)、光敏层(35)、挡光层(36)、反射层(37)、电光材料层(38)和第二块透明导电玻璃(39)依次相互紧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随机相长干涉的三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随机光斑发生器(2)由两块微孔挡光板(32、33)组成,两块微孔挡光板(32、33)上每个微孔的位置呈相同的均匀随机分布,第一块微孔挡光板(32)与半透半反镜(9)的半透半反面(A1-A2)成45度夹角,第一块微孔挡光板(32)与第二微孔挡光板(33)相对于半透半反镜(9)的半透半反面(A1-A2)互相对称放置,两块微孔挡光板(32、33)位于投影镜头(13)的物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随机相长干涉的三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振幅位相调节器阵列(1)由两块透射式液晶板(40、41)和三块偏振片(42、43、44)组成,第一块偏振片(42)、第一块透射式液晶板(40)、第二块偏振片(43)、第二块透射式液晶板(41)和第三块偏振片(44)依次紧贴放置,两块透射式液晶板(40、41)的像素一一对准,两块透射式液晶板(40、41)分别工作于振幅调节为主模式和位相调节为主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一种基于随机相长干涉的三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透射式液晶板(5、6、40、41)或反射式液晶板(20、21)上每个像素的位置呈相同的均匀随机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随机相长干涉的三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随机光斑发生器(2)由两块微透镜阵列(45、46)组成,两块微透镜阵列(45、46)互相平行,互相对准,使得从第一块微透镜阵列(45)上每个微透镜出射的光一一对应地入射到第二块微透镜阵列(46)上的每个微透镜,第一块微透镜阵列(45)的像方焦点离第二块微透镜阵列(46)的物方焦点的距离在第二块微透镜阵列(46)的一倍焦距以内,第一块微透镜阵列(45)上每个微透镜的光轴位置呈周期分布,第二块微透镜阵列(46)上每个微透镜的光轴位置相对于它所对应的第一块微透镜阵列(45)上的微透镜的光轴位置呈均匀随机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随机相长干涉的三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随机光斑发生器(2)由一块微孔挡光板(47)和一块微透镜阵列(48)组成,微透镜阵列(48)紧贴微孔挡光板(47)放置或直接制作在微孔挡光(47)上,微透镜阵列(48)上每个微透镜与微孔挡光板(47)上每个微孔一一对应,微孔挡光板(47)上每个微孔的位置呈周期分布,微透镜阵列(48)上每个微透镜的光轴相对微孔挡光板(47)上它所对应的微孔的中心呈均匀随机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随机相长干涉的三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随机光斑发生器(2)由一块微棱镜阵列(49)、一块微孔挡光板(50)和一块微透镜阵列(51)组成,微棱镜阵列(49)紧贴微孔挡光板(50)的前表面放置或直接制作在微孔挡光板(50)的前表面上,微棱镜阵列(49)上每个微棱镜与微孔挡光板(50)上每个微孔一一对应,微棱镜阵列(49)上每个微棱镜的倾角呈随机分布,微透镜阵列(51)紧贴微孔挡光板(50)的后表面放置或直接制作在微孔挡光板(50)的后表面上,微透镜阵列(51)上每个微透镜与微孔挡光板(50)上每个微孔一一对应,微透镜阵列(51)上每个微透镜的光轴与微孔挡光板(50)上它所对应的微孔的中心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随机相长干涉的三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随机光斑发生器(2)由单模光纤束(52)和微透镜阵列(53)组成,单模光纤束(52)中的每一根光纤都为单模光纤,单模光纤束(52)的一端作为进光端口,在进光端口,所有单模光纤胶合或熔合为一体,在光学上互相隔离,该端面通过光学抛光成平面后放置在微透镜阵列(53)的焦面上,单模光纤束(52)中的每一根单模光纤对准微透镜阵列(53)中的一个微透镜,单模光纤束(52)的另一端作为出光端口,出光端口朝向立体像(18),位于出光端口的相邻两根单模光纤之间的横向间隔呈均匀随机分布。
CNU2008200656063U 2008-02-03 2008-02-03 基于随机相长干涉的三维显示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9928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656063U CN201199289Y (zh) 2008-02-03 2008-02-03 基于随机相长干涉的三维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656063U CN201199289Y (zh) 2008-02-03 2008-02-03 基于随机相长干涉的三维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99289Y true CN201199289Y (zh) 2009-02-25

Family

ID=40450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65606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99289Y (zh) 2008-02-03 2008-02-03 基于随机相长干涉的三维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99289Y (zh)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97746A1 (zh) * 2008-02-03 2009-08-13 Zhiyang Li 基于随机相长干涉的三维显示方法及装置
WO2011035711A1 (zh) * 2009-09-25 2011-03-31 Li Zhiyang 基于随机相长干涉原理的立体显示装置
CN102253581A (zh) * 2011-07-15 2011-11-23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装置及其分光单元以及合光单元
CN102298217A (zh) * 2010-06-28 2011-12-28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投影式立体显示器及立体荧幕
CN102542919A (zh) * 2012-01-30 2012-07-04 大连摩尔登传媒有限公司 无缝拼接图像显示装置
CN102768410A (zh) * 2012-07-26 2012-11-07 李志扬 一种基于光学波前重建的相干三维立体显示装置
CN102971659A (zh) * 2010-06-29 2013-03-13 图象公司 空间上修改光的偏振状态
US8474980B2 (en) 2010-06-28 2013-07-02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rojection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and stereo screen
CN103744188A (zh) * 2013-12-31 2014-04-23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3d显示设备和3d显示系统
CN104010122A (zh) * 2014-06-13 2014-08-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感光芯片及摄像头及电子产品
CN104834174A (zh) * 2014-02-12 2015-08-12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立体显示设备与应用其的立体显示方法
US9116422B2 (en) 2011-04-07 2015-08-25 Delta Electronics, Inc. Display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multiple images of viewing angles
CN109581795A (zh) * 2018-12-13 2019-04-05 深圳阜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投影模组、感测装置及设备
WO2019071905A1 (zh) * 2017-10-13 2019-04-18 北京眸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中悬浮显示系统
CN110109333A (zh) * 2019-05-07 2019-08-0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空间光调制器有效区域扩展的大视角全息显示系统
CN110672883A (zh) * 2019-10-17 2020-01-10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基于周期纳米孔阵列和透镜介质微球阵列的近场超分辨光学成像方法

Cited B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24961B2 (en) 2008-02-03 2014-01-07 Zhiyang Li Method and devices for 3-D display based on random constructive interference
CN101226325B (zh) * 2008-02-03 2010-06-02 李志扬 基于随机相长干涉的三维显示方法及装置
US9270978B2 (en) 2008-02-03 2016-02-23 Zhiyang Li Method and device for 3-D display based on random constructive interference
WO2009097746A1 (zh) * 2008-02-03 2009-08-13 Zhiyang Li 基于随机相长干涉的三维显示方法及装置
EP2482117A4 (en) * 2009-09-25 2014-04-02 Zhiyang Li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DEVICE BASED ON A RANDOM-CONSTRUCTED INTERFERENCE PRINCIPLE
EP2482117A1 (en) * 2009-09-25 2012-08-01 Zhiyang Li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device based on random constructive interference principle
WO2011035711A1 (zh) * 2009-09-25 2011-03-31 Li Zhiyang 基于随机相长干涉原理的立体显示装置
US8474980B2 (en) 2010-06-28 2013-07-02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rojection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and stereo screen
CN102298217A (zh) * 2010-06-28 2011-12-28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投影式立体显示器及立体荧幕
CN102971659B (zh) * 2010-06-29 2016-05-25 图象公司 空间上修改光的偏振状态
CN102971659A (zh) * 2010-06-29 2013-03-13 图象公司 空间上修改光的偏振状态
US9116422B2 (en) 2011-04-07 2015-08-25 Delta Electronics, Inc. Display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multiple images of viewing angles
CN102253581B (zh) * 2011-07-15 2012-12-12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投影装置
CN102253581A (zh) * 2011-07-15 2011-11-23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装置及其分光单元以及合光单元
CN102542919A (zh) * 2012-01-30 2012-07-04 大连摩尔登传媒有限公司 无缝拼接图像显示装置
CN102768410A (zh) * 2012-07-26 2012-11-07 李志扬 一种基于光学波前重建的相干三维立体显示装置
CN102768410B (zh) * 2012-07-26 2015-09-02 李志扬 一种基于光学波前重建的相干三维立体显示装置
CN103744188B (zh) * 2013-12-31 2016-01-13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3d显示设备和3d显示系统
CN103744188A (zh) * 2013-12-31 2014-04-23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3d显示设备和3d显示系统
CN104834174A (zh) * 2014-02-12 2015-08-12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立体显示设备与应用其的立体显示方法
CN104010122A (zh) * 2014-06-13 2014-08-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感光芯片及摄像头及电子产品
WO2019071905A1 (zh) * 2017-10-13 2019-04-18 北京眸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中悬浮显示系统
CN109581795A (zh) * 2018-12-13 2019-04-05 深圳阜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投影模组、感测装置及设备
CN110109333A (zh) * 2019-05-07 2019-08-0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空间光调制器有效区域扩展的大视角全息显示系统
CN110672883A (zh) * 2019-10-17 2020-01-10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基于周期纳米孔阵列和透镜介质微球阵列的近场超分辨光学成像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26325B (zh) 基于随机相长干涉的三维显示方法及装置
CN201199289Y (zh) 基于随机相长干涉的三维显示装置
WO2018086450A1 (zh) 一种波导器件及三维显示装置
US10725317B2 (en) Naked eye 3D laser display device
CN102033413B (zh) 基于随机相长干涉原理的立体显示装置
CN108181715B (zh) 用于在空中成像的系统
CN102854630B (zh) 一种基于相长干涉的三维立体显示装置
CN103488036B (zh) 全息立体投影屏及其投影方法
EP3671318B1 (en) Near-eye display device
US20160357094A1 (en) Optics of projecor
US20110188116A1 (en) Device for generation of three-demensional images
JP2018505441A (ja) 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
US20230176382A1 (en) Waveguide display with cross-polarized eye pupil expanders
CN208818950U (zh) 大视场角三维显示装置
US20070139767A1 (en)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CN105929474A (zh) 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变间距光栅的制备方法
US20220365364A1 (en) Optical imaging system and device for floating display, and surround-view display device
Lv et al. A multi-plane augmented reality head-up display system based on volume holographic optical elements with large area
Li et al. Full-parallax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using new directional diffuser
Zhou et al. Design of a dual-focal geometrical waveguide near-eye see-through display
CN110531528A (zh) 三维显示装置
CN110531526A (zh) 大视场角三维显示装置
JP5888742B2 (ja) 立体表示装置
Travis et al. Flat projection for 3-D
CN208984892U (zh) 三维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22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8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