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66008Y - 风扇固定结构 - Google Patents

风扇固定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66008Y
CN201166008Y CNU2007203123973U CN200720312397U CN201166008Y CN 201166008 Y CN201166008 Y CN 201166008Y CN U2007203123973 U CNU2007203123973 U CN U2007203123973U CN 200720312397 U CN200720312397 U CN 200720312397U CN 201166008 Y CN201166008 Y CN 20116600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shade
fixed structure
base plate
structur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31239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曲范兰
郑再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Corp
Priority to CNU20072031239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6600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6600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6600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风扇固定结构,系应用于固定电子设备内部的风扇,其主要系自设于遮罩一侧的导风口的周边延伸有多个限位部,以形成可供收纳该风扇的收纳空间,从而当将该遮罩装设于底板上时可令该收纳空间所收纳的风扇可稳固地固定于该遮罩与该底板之间,藉以提高风扇的拆装便利性,节省其安装空间以及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风扇固定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扇固定结构,更详而言之,涉及一种用以将风扇固定于遮罩与底板之间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产业蓬勃发展,各式各样的电子装置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尤其是电脑产业随着工作频率不断地向上攀升,易导致该电子装置所装设的发热元件(如:主机板、中央处理单元(CPU)、各式磁盘机以及电源供应器等)的工作温度过高,因此如何对该电子装置进行有效散热以避免发热元件过热而损坏为一重要的设计问题,以服务器为例,对于长时间运行的服务器更必须依靠散热装置以进行散热,以维持发热元件于适切的工作温度。
一般装设于电子装置内的散热装置,由于成本的考量,多使用气冷式散热装置,而业界典型的气冷式散热装置为风扇,于实际应用上,系将一个或多个扇叶组件置于框架中,藉以产生强大气流使冷热空气循环达到热源散逸的目的。
由于风扇模块于运行时会因扇叶组件的旋转而产生振动,因此需要一有效的固定结构稳固该风扇模块及电子装置,如图1a所示,现有风扇a的框架a1系设有锁固孔a2以供利用螺丝a3等锁附元件将该框架a1直接锁附于电子装置的机壳(图未标示)上。
虽然上述现有技术虽已提供可使风扇的框架稳固固定于机壳的固定结构设计,但是,上述固定结构相对较繁杂,需要额外增加许多例如螺丝等零件,且于组装的对正及锁附等步骤十分不易,特别是在电子装置的机壳内部设置发热元件繁多、布满配线的有限空间中,不论使用工具或徒手操作拆装都将显得十分困难与不便。且于拆装过程中易受环境限制而发生螺丝掉落至电子装置机壳内部或遗失的现象,不仅造成拆装过程的不便,更可能导致内部发热元件产生电路故障的不良后果。
为了改善上述问题,现今业界都朝免螺丝的组装设计方向发展,如图1b所示,该现有风扇b系于框架b1的顶面b11的相对二侧还具有可活动的卡扣结构b2,该卡扣结构b2具有多个扣合部b3,藉以将该框架b1卡扣于电子装置的机壳(图未标示)上,而无需使用螺丝及相关工具进行组装;但是,此举须额外装配新的构件,如此将徒增制造成本,特别是随着电子装置朝着轻、薄、短、小方向的发展趋势,空间利用的重要性亦愈发突出,增加新零件进行固定的方法显得有困难,对框架的拆装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上述固定结构的设计系利用螺丝锁附或卡扣扣合,于服务器运行过程中不免会发生螺丝松动或卡扣失效的情形,如此会导致风扇模块产生晃动,不仅会于散热过程中产生噪音,更会直接影响其散热效能。再者,由于上述固定结构中皆需要例如螺丝或卡扣件等零件,相对增加了该服务器的生产成本。
因此,如何开发一种得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各种缺点的风扇固定结构,藉以简单结构来提高风扇的拆装便利性,提高机箱的空间利用率,并可达节省生产成本,实为目前亟欲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固定结构,其能够免除使用工具组卸,以提高拆装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固定结构,藉以简化结构及降低成本。
为达上述及其他相关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即提供一种风扇固定结构,该风扇固定结构系应用于固定电子设备内部的风扇,该电子设备具有设置于该风扇的底板、及结合至该底板的遮罩,且该遮罩的一侧具有对应该风扇的导风口,其中:该遮罩自该导风口的周边延伸有多个限位部,各该限位部与该底板共同形成一供收纳该风扇的收纳空间,以将该风扇固定于该遮罩与该底板之间。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遮罩系相对于该底板具有一供该风扇插置的置入口。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限位部系系包括由自该导风口周边延伸的第一弯折面、止挡面及第二弯折面,其中该第一弯折面系自该遮罩的导风口垂直延伸;该止挡面系自该遮罩的导风口平行延伸;该第二弯折面系自该第一弯折面垂直延伸且与该止挡面相互平行。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各该限位部的收纳空间与风扇之间还具有多个缓冲垫。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底板于遮罩内的底板上装配具有发热元件的电路板,且该发热元件系位于接近导风口的导风路径。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风扇固定结构主要系对遮罩结构进行改进,其主要系自设于遮罩一侧的导风口的周边延伸有多个限位部,以形成可供收纳该风扇的收纳空间,从而当将该遮罩装设于底板上时可令该收纳空间所收纳的风扇可稳固地固定于遮罩与底板之间。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需利用螺丝或卡扣元件等额外零件固定风扇,可实现免工具作业,确实提高拆装便利性并可节省设计成本。此外,本实用新型的风扇固定结构,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可相对增加机箱空间利用率外,更简化了装配结构,以便于拆装作业。
附图说明
图1a为一种现有风扇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另一种现有风扇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固定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为利用本实用新型的风扇固定结构完成风扇的固定作业的效果示意图。
【符号简单说明】
a     现有风扇
a1    框架
a2    锁固孔
a3    螺丝
b     现有风扇
b1    框架
b11   顶面
b2    卡扣结构
b3    卡扣部
10    风扇
12    遮罩
120   导风口
122   限位部
124   收纳空间
126   置入口
128   侧
122a  第一弯折面
122b  止挡面
122c  第二弯折面
14    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系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艺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亦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
图2至图3系依照本实用新型的风扇固定结构的实施例所绘制的附图。本实用新型的风扇固定结构系应用于固定电子设备内部的风扇10,该电子设备具有设置于该风扇10的底板14、及结合至该底板10的遮罩12,且该遮罩12的一侧128具有对应该风扇10的导风口120,以将该风扇10固定于电子装置的遮罩12与底板14之间,应注意的是,于本实施例中,该电子装置可例如为个人电脑、服务器等,且于遮罩12内的底板14上装配有电路板(例如主机板或显示卡等),以供设置于该电路板上的发热元件(例如晶片、中央处理单元CPU)进行散热。同时,由于该电子装置的结构与作用均属现有技术且并非本案特征,为使本案特征更为清楚易懂,系简化附图而仅例示性显示相关的结构。因此,附图中所显示的机件结构仅为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2,其系显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固定结构的主要特征系包括:自遮罩12的导风口120的周边延伸有多个限位部122,各该限位部122与底板14共同形成一供收纳该风扇10的收纳空间124,以将该风扇10固定于该遮罩12与该底板14之间。
所述的该风扇10固定于电子设备内部。于本实施例中,该风扇10的数量可依据该电子装置的散热需求而设置为一个或多个。由于该风扇10的结构与功能运转为现有技术且并非本案的诉求,故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的该遮罩12一侧128具有导风口120,该导风口120对应该风扇10,且自该导风口120的周边延伸有多个限位部122,其中各该限位部122与该底板14共同形成一供收纳该风扇10的收纳空间124。于本实施例中,该遮罩12为金属遮罩,用以遮蔽设于底板14的电路板上的发热元件,进而防止电磁干扰(Electro MagneticInterference;EMI)。且该收纳空间124整体系与该风扇10相对应,藉以收纳该风扇10,并具有一供该风扇10插置的置入口126,于本实施例中,该置入口126系开设于该遮罩12的底部。具体而言,所述限位部122包括有第一弯折面122a、止挡面122b、及第二弯折面122c,其中该第一弯折面122a自该遮罩12的导风口120垂直延伸(本实施例以限位部122凸设于遮罩外侧为例),该止挡面122b自该遮罩12的导风口120平行延伸,该第二弯折面122c则自该第一弯折面122a垂直延伸且与该止挡面122b相互平行。更详言之,各该限位部122的尺寸与该风扇10的长度、宽度及高度相对应,以将该风扇10由该置入口126插置后,限制该风扇10于该第一弯折面122a、该止挡面122b、该第二弯折面122c、及该底板14所形成的收纳空间124内于置入口126以外的各个方向上的运动。更佳地,该第二弯折面122c的端缘系设计成与该风扇10的扇叶组件相对应的弧形型态,从而供该风扇10紧密接附。
所述的该底板14供承载该风扇10以及该遮罩12,并于遮罩12内的底板14上装配具有发热元件的电路板(图未标示),从而当该遮罩12固定于该底板14时,得以将该风扇10通过各该限位部122与该底板14所形成的收纳空间124收纳后,以将该风扇10固定于该遮罩12与底板14之间。较佳地,各该发热元件位于接近导风口120的导风路径,藉以得到良好的散热效果。
承上述,当应用本实施例的风扇固定结构进行固定作业时,预先将该风扇10放置于该底板14的预设位置;接着,将该遮罩12罩设于该底板14上,其中,该遮罩12的导风口120通过限位部122形成与该风扇1 0相对应的收纳空间124,并由此该风扇10自该置入口126插入并收纳于该收纳空间124中,此时,该风扇10受通过该遮罩12的包括第一弯折面122a、止挡面122b、及第二弯折面122c的多个限位部122予以限位,使该风扇10得以定位于该遮罩12与该底板14之间;最后将该遮罩12锁附于该底板14上,藉以完成该风扇10的安装固定(如图3所示),整个作业过程便利且快速。此外,更佳地,为使该风扇10固定后于散热运行过程中不致因晃动产生噪音,甚而影响散热效能,更可于所述限位部122与风扇10之间提供多个缓冲垫(图未标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缓冲垫系可例如为橡胶或硅胶等软性材料,藉以有效吸收因晃动所产生的振动能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风扇固定结构主要系对遮罩结构进行改进,其主要系自设于遮罩一侧的导风口的周边延伸有多个限位部,以形成可供收纳该风扇的收纳空间,从而当将该遮罩装设于底板上时可令该收纳空间所收纳的风扇可稳固地固定于遮罩与底板之间。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需利用螺丝或卡扣元件等额外零件固定风扇,除可实现免工具作业,更可确实提高拆装便利性并可节省设计成本。此外,本实用新型的风扇固定结构,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可相对增加机箱空间利用率外,更简化了装配结构,以便于拆装作业。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与改变。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风扇固定结构,用于固定电子设备内部的风扇,该电子设备具有设置于该风扇的底板、及结合至该底板的遮罩,且该遮罩的一侧具有对应该风扇的导风口,其特征在于:
该遮罩自该导风口的周边延伸有多个限位部,各该限位部与该底板共同形成一供收纳该风扇的收纳空间,以将该风扇固定于该遮罩与该底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遮罩相对于该底板具有一供该风扇插置的置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限位部包括由自该导风口周边延伸的第一弯折面、止挡面、及第二弯折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弯折面自该遮罩的导风口垂直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止挡面自该遮罩的导风口平行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弯折面自该第一弯折面垂直延伸且与该止挡面相互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扇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弯折面的端缘为弧形型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限位部的收纳空间与风扇之间还具有多个缓冲垫。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于遮罩内的底板上装配具有发热元件的电路板,且该发热元件位于接近导风口的导风路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遮罩为金属遮罩。
CNU2007203123973U 2007-12-26 2007-12-26 风扇固定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6600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3123973U CN201166008Y (zh) 2007-12-26 2007-12-26 风扇固定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3123973U CN201166008Y (zh) 2007-12-26 2007-12-26 风扇固定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66008Y true CN201166008Y (zh) 2008-12-17

Family

ID=40191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312397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66008Y (zh) 2007-12-26 2007-12-26 风扇固定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66008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83702C (zh) 服务器改良结构
TWM550838U (zh) 電腦獨立顯示卡的散熱結構及其安裝結構
US7522413B2 (en) Heat dissipating system
CN103906414A (zh) 风扇架
CN101137950A (zh) 安装在机架上的导风板
US9179576B2 (en) Computer power supply
TWM550836U (zh) 電腦主機中的隔板
US7292436B2 (en) Heat dissipating structure applicable to a computer host
TW201247091A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and heat dissipation system using same
CN102548347B (zh) 电子设备
CN210666665U (zh) 一种计算机高性能散热器
CN116113211A (zh) 监护仪
CN201166008Y (zh) 风扇固定结构
CN102375514A (zh) 电子装置
CN205721569U (zh) 压铸车载电脑壳体
CN202159295U (zh) 可提升计算机热源散热效能的机箱结构
CN102789289A (zh) 电脑散热系统
CN201654652U (zh) 电脑散热系统
CN100482059C (zh) 散热装置
CN210924470U (zh) 散热模组
CN111338442A (zh) 一种服务器机箱及其高风速低功耗导风散热结构
CN109002141B (zh) 一种计算机主机箱散热设备
CN204904192U (zh) 主板组件
CN212905990U (zh) 一种新型工业用集成控制装置
CN101325859A (zh) 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21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