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52536Y - 烟道布置结构和包括该结构的烟气脱硫系统 - Google Patents

烟道布置结构和包括该结构的烟气脱硫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52536Y
CN201152536Y CNU2007201391385U CN200720139138U CN201152536Y CN 201152536 Y CN201152536 Y CN 201152536Y CN U2007201391385 U CNU2007201391385 U CN U2007201391385U CN 200720139138 U CN200720139138 U CN 200720139138U CN 201152536 Y CN201152536 Y CN 20115253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e
absorption tower
arrangement structure
flue gas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3913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祖林
崔一尘
汪洋
许正涛
张继
吕连涛
黄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OQ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OQ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OQ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OQ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13913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5253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5253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5253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为了对现有的烟气脱硫系统中的烟道布置结构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在使用多入口烟气脱硫吸收塔的基础上的合理的烟道布置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烟气脱硫的烟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烟道布置结构包括:分离的多个吸收塔入口烟道,一端与相应的烟气输入源相连通,另一端与相应的吸收塔入口直接连通;吸收塔出口烟道,一端与吸收塔出口相连通,另一端与烟气排放口相连通;以及多个旁路烟道,一端与相应的吸收塔入口烟道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吸收塔出口烟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是:减小了烟道局部阻力,降低能耗,也节约了占地面积,同时降低了烟道钢材的消耗量,节约了设备初投资。

Description

烟道布置结构和包括该结构的烟气脱硫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火力发电厂的烟气脱硫系统的烟道布置结构,以及包括该烟道布置结构的烟气脱硫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污染形势十分严峻,而二氧化硫是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提出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削减10%的约束性指标,即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将降低到2294.4万吨。2006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2588.8万吨,其中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量约为1350万吨,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量已占全国总排放量的50%以上。随着煤炭转化为电力的比重不断提高,控制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尤其是二氧化硫排放的任务将越来越艰巨。
烟气脱硫是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的重要途径,也是最经济、有效的手段。自2000年以来,我国烟气脱硫行业经过快速发展,已有一大批脱硫设备安装运行,这些脱硫设备绝大部分应用的是湿法脱硫技术,这种技术具有煤种适用范围大、脱硫效率高、钙利用率高、运行稳定等优点,是目前世界上技术最成熟,实用业绩最多,运行状况最稳定的脱硫工艺,是各国和地区首选的主流工艺,所以在我国的应用也最为广泛。
在燃煤电厂中,一种常见的烟气脱硫方式是:在每台燃煤锅炉的尾部,烟气分别由两台引风机排出,再进入烟气脱硫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参照图1,烟气脱硫系统的传统烟道布置结构包括主烟道1、吸收塔入口挡板2、旁路挡板3、单入口吸收塔4、吸收塔出口挡板5、旁路烟道6等部分。该结构布置如下:在脱硫工况下,两台引风机7引出的烟气经弯折的引风机出口烟道先汇合至主烟道1,然后进入单入口吸收塔4,该吸收塔具有一个入口及一个出口,烟气在吸收塔中经过脱硫后排入烟囱8。另一种工况是从主烟道1上引出旁路烟道6,将烟气不经过吸收塔4而直接引入烟囱8排放。在吸收塔入口之前的烟道中设置入口挡板,在吸收塔出口之后的烟道中设置出口挡板,在旁路烟道中设置旁路挡板,这些挡板用于选择控制烟气是经过脱硫吸收塔脱硫后从烟囱排放还是不经过脱硫吸收塔而沿旁路烟道直接从烟囱排放。这种传统烟道布置方式的缺点是,由于引风机出口烟道先汇合至主烟道,主烟道再连接至吸收塔入口烟道,这样的烟道连接中经过的弯头较多,烟道对其中通过的烟气的局部阻力较大,带来较高的能耗。另外,由于存在主烟道1的设置,整个烟气脱硫系统占地面积较大,消耗的钢材也较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现有的烟气脱硫系统中的烟道布置结构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在使用多入口烟气脱硫吸收塔的基础上的合理的烟道布置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烟气脱硫的烟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烟道布置结构包括:分离的多个吸收塔入口烟道,一端与相应的烟气输入源相连通,另一端与相应的吸收塔入口直接连通;吸收塔出口烟道,一端与吸收塔出口相连通,另一端与烟气排放口相连通;以及多个旁路烟道,一端与相应的吸收塔入口烟道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吸收塔出口烟道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烟道布置结构取消了传统方案中的主烟道,烟气输入源至吸收塔入口烟道中的异形件较少,减小了烟道局部阻力,系统的能耗也会得到显著降低。另外可以把吸收塔布置在传统方案的原主烟道位置上,也节约了占地面积,同时烟道钢材的消耗量也比传统烟道布置方式降低了,节约了设备初投资。
附图说明
以下参照附图结合实例来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
图1为示意图,示出了使用单入口吸收塔的传统烟气脱硫烟道布置结构;
图2为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双入口吸收塔的烟气脱硫烟道布置结构;
图3为俯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烟道布置结构的具体实例;以及
图4为图3中所示的烟道布置结构的具体实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烟气脱硫烟道布置结构包括两个吸收塔入口烟道11、两个旁路烟道12、吸收塔出口烟道13、两个吸收塔入口挡板14、两个旁路挡板15、双入口吸收塔16、吸收塔出口挡板17等部分。其中分离的两个吸收塔入口烟道11的一端分别与相应的两台引风机18(也称为烟气输入源)相连通,另一端分别与相应的吸收塔入口直接连通,而不是像传统方案中来自两台引风机的烟气先汇集进入主烟道1再进入吸收塔。另外,在每一个吸收塔入口烟道中均设置有吸收塔入口挡板14。
该双入口吸收塔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的一个基础,具有在塔体两侧对称布置的两个烟气入口和位于烟气入口上方的一个烟气出口。该双入口吸收塔16被布置在传统方案中原用于放置主烟道的位置上,即,两个吸收塔入口烟道11围绕着该吸收塔的周边安装。这种双入口塔与传统的单入口吸收塔4相比,不仅能适应这种新的烟道布置方式,更有利于烟气在吸收塔的均匀分布,有利于吸收剂与烟气的充分接触,因此更利于脱硫反应对SO2的吸收。
尽管上述实施例中的吸收塔16采用了两个相对布置的烟气入口,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烟气入口、相应的吸收塔入口烟道11和相应的旁路烟道12的数量并不限于两个。例如,可以采用绕塔体的周边相互间隔120度的三个烟气入口、三个吸收塔入口烟道和三个旁路烟道。也可以采用多个烟气入口、吸收塔入口烟道和旁路烟道围绕塔体的周边布置的方式。这些烟气入口和吸收塔入口烟道优选为等间距对称布置,其中烟气入口和吸收塔入口烟道的数量优选地为偶数个。总之,只要实现使烟气通过对称布置的至少两个烟气入口对冲入射即可。
该吸收塔出口烟道13的一端与吸收塔出口相连通,另一端与烟囱(也称为烟气排放口)19相连通,在吸收塔出口烟道13中设置有吸收塔出口挡板17。
两个旁路烟道12的一端与相应的吸收塔入口烟道11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吸收塔出口烟道13相连通。在这两个旁路烟道12中均设置有旁路挡板15。
下面来描述烟气脱硫系统运行和停运时,烟气流经本实用新型的烟道布置结构的两种不同工况。
工况一:烟气脱硫系统运行时,关闭旁路挡板15,打开吸收塔入口挡板14和吸收塔出口挡板17,烟气从引风机18的出口出来后,分别从吸收塔入口烟道11进入吸收塔16进行脱硫反应,脱硫后的烟气从吸收塔16出来后,经过吸收塔出口烟道13直接进入烟囱19。
工况二:烟气脱硫系统停运时,关闭吸收塔入口挡板14和吸收塔出口挡板17,打开旁路挡板15,从引风机18的出口来的烟气分别通过两个旁路烟道12流至吸收塔出口烟道13,然后进入烟囱19。实例
本实用新型烟道布置结构的一个实例如图3和4所示:一台600MW的燃煤锅炉的尾部烟气分别引入吸收塔入口烟道11后,又分别从吸收塔16的两个入口进入吸收塔16进行反应,此吸收塔具体实施为为双入口喷淋湿式脱硫塔,具有3-4个喷淋层,用于喷淋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的吸收剂。经脱硫后,烟气从吸收塔16出来,进入烟囱19。远离烟囱19的一侧的旁路烟道12从吸收塔的顶部绕过,在吸收塔出口挡板17之后与另一侧的旁路烟道12会合,将旁路烟气引入烟囱19。该烟道布置结构设置了2个吸收塔入口挡板14、2个旁路挡板15、1个吸收塔出口挡板17,用于在烟气脱硫系统运行或停运时气路的切换。经过计算和试验可知:相比于传统的烟道布置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烟道布置结构中的烟道阻力可下降540Pa,假设此机组年运行6000小时,每年可节约电能约385.2万度。另外,由于取消了传统方案中的主烟道,本实用新型的烟道布置结构的占地面积下降了1490m2;同时烟道钢材的消耗量也降低了约120t,节约了设备初投资。
尽管上文中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烟道布置结构和包括该结构的烟气脱硫系统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优选实施例的具体内容。此外,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某个部件的功能可以由两个或多个部件来实现,而反之亦然。总而言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超出后附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作出各种变型和改进。

Claims (7)

1.一种用于烟气脱硫的烟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烟道布置结构包括:
分离的多个吸收塔入口烟道,一端与相应的烟气输入源相连通,另一端与相应的吸收塔入口直接连通;
吸收塔出口烟道,一端与吸收塔出口相连通,另一端与烟气排放口相连通;以及
多个旁路烟道,一端与相应的吸收塔入口烟道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吸收塔出口烟道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吸收塔入口烟道、所述吸收塔出口烟道和所述多个旁路烟道中均设置有挡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烟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吸收塔入口烟道围绕着所述吸收塔的周边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烟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吸收塔入口烟道是两个相对称布置的吸收塔入口烟道,而所述吸收塔相应地具有对称布置的两个入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吸收塔入口烟道是两个相对称布置的吸收塔入口烟道,而所述吸收塔相应地具有对称布置的两个入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烟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是烟气脱硫喷淋塔。
7.一种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道布置结构。
CNU2007201391385U 2007-09-05 2007-09-05 烟道布置结构和包括该结构的烟气脱硫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5253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391385U CN201152536Y (zh) 2007-09-05 2007-09-05 烟道布置结构和包括该结构的烟气脱硫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391385U CN201152536Y (zh) 2007-09-05 2007-09-05 烟道布置结构和包括该结构的烟气脱硫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52536Y true CN201152536Y (zh) 2008-11-19

Family

ID=40128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39138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52536Y (zh) 2007-09-05 2007-09-05 烟道布置结构和包括该结构的烟气脱硫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52536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1821A (zh) * 2015-05-06 2015-07-22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厂用除尘器四出口和双列引风机的后烟风系统联合布置结构
CN104879765A (zh) * 2015-06-10 2015-09-02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带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六出口双列后烟风系统联合布置结构
CN104896491A (zh) * 2015-06-10 2015-09-09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带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四出口双列后烟风系统联合布置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1821A (zh) * 2015-05-06 2015-07-22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厂用除尘器四出口和双列引风机的后烟风系统联合布置结构
CN104791821B (zh) * 2015-05-06 2018-01-26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厂用除尘器四出口和双列引风机的后烟风系统联合布置结构
CN104879765A (zh) * 2015-06-10 2015-09-02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带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六出口双列后烟风系统联合布置结构
CN104896491A (zh) * 2015-06-10 2015-09-09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带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四出口双列后烟风系统联合布置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78779U (zh) 一种半干法脱硫除尘装置
CN109966812A (zh) 一种水泥窑尾烟气脱硝及余热回收的系统、工艺方法
CN202497799U (zh) 燃煤烟气吸附脱汞装置
CN206055656U (zh) 烟气余热导流换热装置
CN201152536Y (zh) 烟道布置结构和包括该结构的烟气脱硫系统
CN204365119U (zh) 一种焦炉烟气脱硝脱硫及再热系统工艺装置
CN201389423Y (zh) 一种用于燃煤锅炉的烟气脱硫除尘塔
CN201930707U (zh) 烟气脱硫装置
CN103405991A (zh) 用于不同烟气的活性焦高效节能综合脱硫净化系统及方法
CN211659714U (zh) 多台烧结机联合烟气循环分级净化及余热利用装置
CN209254511U (zh) 一种干法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
CN107243248A (zh) 一种折板式气液分流装置
CN103301745A (zh) 一种旋风分离器脱硫装置
CN206215048U (zh) 板式scr脱硝装置
CN110292847A (zh) 一种活性焦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处理系统
CN206549439U (zh) 一种高效臭氧脱硝喷射混合系统用活性分子反应器
CN204841383U (zh) 一种同时脱硝脱硫并满足较高排烟温度的系统
CN202315653U (zh) 用于降低湿法脱硫系统排烟湿度的装置
CN109908739A (zh) 模块式多级烟气脱硫装置
CN208066118U (zh) 一种焦炉烟气脱硫脱硝除尘综合治理装置
CN207429853U (zh) 一种预除尘及脱硫、脱硝一体化处理装置
CN203355606U (zh) 一种旋风分离器脱硫装置
CN207445938U (zh) 一种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
CN203394808U (zh) 一种火电厂风机优化配置系统
CN207605593U (zh) 一种双ph值喷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