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29226Y - 主动空气冷却式摩托车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主动空气冷却式摩托车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29226Y
CN201129226Y CNU2007201885648U CN200720188564U CN201129226Y CN 201129226 Y CN201129226 Y CN 201129226Y CN U2007201885648 U CNU2007201885648 U CN U2007201885648U CN 200720188564 U CN200720188564 U CN 200720188564U CN 201129226 Y CN201129226 Y CN 20112922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ylinder head
air channel
communicated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8856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大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72018856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2922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2922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2922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主动空气冷却式摩托车发动机,包括有气缸头、空气滤清器和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气缸头壳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空气道,空气道上设置有与空气道相通的空气进口和空气出口,空气出口通过管子与空气滤清器进气口连通,空气滤清器出气口与化油器的进气口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故障率低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它提高了气缸头的散热效果,使气缸头的温度低,可有效保障发动机功率的正常输出,工作极为可靠,同时还提高了汽油的雾化比,增大了雾化的汽油与空气的混合比,显著提高了燃烧率。

Description

主动空气冷却式摩托车发动机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特别是一种利用空气进行冷却的摩托车发动机。
技术背景
摩托车发动机在工作时,会产生很多的热量,使发动机的温度升高。过高的温度不仅会使发动机的工作效率降低,而且容易造成发动机上各零部件的损坏,故障率高、使用寿命短。
现有利用空气进行冷却的摩托车发动机一般是在气缸头和气缸体上设置散热片,它是这样进行冷却的:在行驶过程中,空气所形成的风与发动机上的散热片充分的接触,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冷却发动机的目的。这种风冷式的发动机存在着如下的不足:
1.空气只在发动机的表面流动,仅散去发动机表面的热,发动机内的热不能及时传递出去,因此,发动机气缸头和气缸体内的温度仍然较高,冷却效果极其有限。同时,利用散热片散热的这种形式,必须是在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才能够进行散热,当摩托车停止行驶的时候,散热片就达不到对发动机进行冷却的效果,散热片只是起到一个被动散热的目的。
2.现有的摩托车发动机只是依靠活塞有限的吸力通过空气滤清器吸入外界空气,对于冬天或者天气比较冷的时候,外界的空气温度就比较低,特别是在北方地区或者是在高原低压缺氧地区,发动机吸入温度低、气压也低的空气,使得氧气分子和汽油分子不容易蒸发扩散,分子间的排列密度过低,不利于混合气的雾化,造成发动机气缸内的燃烧不充分、功率下降、油耗过高、缩短了使用寿命。
在CN2515098Y中公布了一种名称为“含有强制风冷发动机的摩托车”的实用新型专利,它是在车体下部装有前后轮,前后轮之间的车体上装有发动机,所述发动机设有气缸,气缸与曲轴箱连接,曲轴箱的转子上设有冷却风扇,在气缸与冷却风扇的外部包有导风罩,气缸的进气口设有化油器或电喷嘴,化油器或电喷嘴的进气口通过喉管与空气滤清器的出口连通,在气缸顶部的导风罩上开有一个出气口,空气滤清器的进气口直接与导风罩上的出气口连通,导风罩上的出气口设有一金属过滤网。虽然该专利能解决上述第二个问题,但它仍然未能解决第一个问题,并且该专利的导风罩上未能设置空气入口,刚开始的时候,风扇利用导风罩内的空气仅能够将发动机表面的温度进行暂时冷却,但是随着时间的增长,风扇不断将空气吹进电喷嘴通道,使空气进入发动机燃烧室,燃烧室所燃烧后所产生的废气不断排除外界,而并未有外界的空气的补入,使的导风罩内形成了负压,发动机表面的温度不但没有冷却,反而越来越高,最终导致发动机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故障率低和使用寿命长的主动空气冷却式摩托车发动机,它不但能够提高气缸头的散热效果,而且还提高了汽油的雾化比,增大了雾化的汽油与空气的混合比,显著提高了燃烧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气缸头、气缸头、空气滤清器和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气缸头壳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空气道,上设置有与空气道相通的空气进口和空气出口,空气出口通过管子与空气滤清器进气口连通,空气滤清器出气口与化油器的进气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当发动机启动后,气缸内的活塞往复式运动,使气缸内形成负压,外部冷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抽入空气道内,再经过空气出口、管子、空气滤清器进入到化油器内,进入到化油器内的空气充分与雾化的汽油混合后被送入到气缸的燃烧室内。如此不断的循环,使气缸头的热量随着冷空气的不断进入而不断发生热交换,达到了降低气缸头的温度的目的。由于外界空气是通过气缸内的负压被主动抽入到发动机燃烧室内的,使空气流经气缸头内与气缸头内的热量进行热交换,所以只要是发动机不停止运行,外界空气都能够主动的对气缸头进行冷却。同时,进行热交换后形成的热空气,通过空气滤清器被不断吸入到化油器内,热空气与汽油分子混合后,使汽油分子极容易发生扩散,增大了混合气的雾化,提高了燃烧的效率。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故障率低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它提高了气缸头的散热效果,使气缸头的温度低,可有效保障发动机功率的正常输出,工作极为可靠,同时还提高了汽油的雾化比,增大了雾化的汽油与空气的混合比,显著提高了燃烧率。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汽缸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右视图;
图4为图2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汽缸头的右视图;
图7为图5的仰视局剖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汽缸头的左视图;
图10为图9的仰视局剖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汽缸头的右视图;
图13为图12的后视图
图14为图12中A-A剖视图;
图中:1.气缸头;2.空气滤清器;3.化油器;4.气缸头壳体;5.空气道;6.空气进口;7.空气出口;8.管子;9.进气口;10.出气口;11.进气口;12.水平隔板;13.竖直隔板;14.散热片;15.风扇;16.散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3、4,或图5、6、7,或图8、9、10,或图11、12、13、1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气缸头1、空气滤清器2和化油器3,其特征在于:气缸头壳体4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空气道5,空气道5上设置有与空气道5相通的空气进口6和空气出口7,空气出口6通过管子8与空气滤清器2进气口9连通,空气滤清器2出气口10与化油器3的进气口11连通。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当发动机启动后,气缸内的活塞往复式运动,使气缸内形成负压,外部冷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抽入空气道5内,再经过空气出口7、管子8、空气滤清器2进入到化油器3内,进入到化油器3内的空气充分与雾化的汽油混合后被送入到气缸的燃烧室内。如此不断的循环,使气缸头1的热量随着冷空气的不断进入而不断发生热交换,达到了降低气缸头1的温度的目的。由于外界空气是通过气缸内的负压被主动抽入到发动机燃烧室内的,使空气流经气缸头内与气缸头内的热量进行热交换,所以只要是发动机不停止运行,外界空气都能够主动的对气缸头1进行冷却。同时,进行热交换后形成的热空气,通过空气滤清器2被不断吸入到化油器3内,热空气与汽油分子混合后,使汽油分子极容易发生扩散,增大了混合气的雾化,提高了燃烧的效率。
如图2和4所示,空气道5只有一个,它位于气缸头壳体4内,空气道5的空气进口6和空气出口7均位于气缸头壳体4的侧壁上。
如图7所示,空气道5有两个,各自形成独立的空气道5,每个空气道5的空气进口6和空气出口7均位于气缸头壳体4的侧壁上。当然,空气道5也可以是这样设置:如图10所示,空气道5有两个,两个空气道彼此相互连通,空气进口6和空气出口7均为一个且均位于气缸头壳体4的侧壁上,空气进口6与一个空气道5连通,空气出口6与另一个空气道5连通。
当然,空气进口6和空气出口7可以是多个,多个空气出口7通过管子8汇集后与空气滤清器2的进气口9连通。
如图12和13所示,在空气道5内设置有多个水平隔板12和竖直隔板13,多个水平隔板12和竖直隔板13与空气道5内壁一起将空气道5分隔成多个较小的空气道5。这样做使气缸头1上的热及时的传递到水平隔板12和竖直隔板13上,增大了冷空气与水平隔板12和竖直隔板13的接触面积,使其气缸头1的热通过水平隔板12和竖直隔板13与冷空气进行的热交换更加充分,使气缸头1的冷却效果更好。
当然,如图4所示,还可以在空气道5内填充多个散热片14,多个散热片14在空气道5内形成多个细小的空气道5。这样做使气缸头1上的热及时的传递到散热片14,增大了冷空气与散热片14的接触面积,使其气缸头1的热通过散热片14与冷空气进行的热交换更加充分,使气缸头1的冷却效果更好。
在保证气缸头1足够强度的情况下,水平隔板13和竖直隔板14或者散热片14尽可能多地设置在空气道5内。
如图4所示,气缸头壳体5内的空气道7呈一字型,如图7所示,气缸头壳体5内的空气道7呈L型,如图10所示,气缸头壳体5内的空气道7呈U型。总之,空气道5的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随意设定的。
为了增强冷却效果,使更多的冷空气与气缸头1所产生的热量进行热交换,由空气道5、管子8和空气滤清器2彼此连通的空气通道上设置有风扇15。如图9和10所示,该风扇15可以是位于气缸头壳体5上,并与空气道5的空气进口6相对应。如图13所示,风扇15也可以是位于气缸头壳体上,并与空气道5的空气出口7相对应。
如图1、2、3、5、6、8、9、11、12所示,在气缸头壳体4外壁上设置有散热片16。设置散热片16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冷却效果。

Claims (11)

1.一种主动空气冷却式摩托车发动机,包括有气缸头(1)、空气滤清器(2)和化油器(3),其特征在于:气缸头壳体(4)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空气道(5),空气道(5)上设置有与空气道(5)相通的空气进口(6)和空气出口(7),空气出口(7)通过管子(8)与空气滤清器(2)进气口(9)连通,空气滤清器(2)出气口(10)与化油器(3)的进气口(11)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空气冷却式摩托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空气道(5)只有一个,空气道(5)的空气进口(6)和空气出口(7)均位于气缸头壳体(4)的侧壁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空气冷却式摩托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空气道(5)有两个,各自形成独立的空气道(5),每个空气道(5)的空气进口(6)和空气出口(7)均位于气缸头壳体(4)的侧壁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空气冷却式摩托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空气道(5)有两个,两个空气道彼此相互连通,空气进口(6)和空气出口(7)均为一个且均位于气缸头壳体(4)的侧壁上,空气进口(6)与一个空气道(5)连通,空气出口(7)与另一个空气道(5)连通。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主动空气冷却式摩托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在空气道(5)内设置有多个水平隔板(12)和竖直隔板(13),多个水平隔板(12)和竖直隔板(13)与空气道(5)内壁一起将空气道(5)分隔成多个较小的空气道(5)。
6.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主动空气冷却式摩托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空气道(5)内填充有多个散热片(14),多个散热片(14)在空气道(5)内形成多个细小的空气道(5)。
7.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主动空气冷却式摩托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气缸头壳体(4)内的空气道(5)呈一字型、L型或U型。
8.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主动空气冷却式摩托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由空气道(5)、管子(8)和空气滤清器(2)彼此连通的空气通道上设置有风扇(15)。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主动空气冷却式摩托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风扇(15)位于气缸头壳体(4)上,并与空气道(5)的空气进口(6)相对应。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主动空气冷却式摩托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风扇(15)位于气缸头壳体(4)上,并与空气道(5)的空气出口(7)相对应。
11.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主动空气冷却式摩托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在气缸头壳体(4)外壁上设置有散热片(16)。
CNU2007201885648U 2007-12-19 2007-12-19 主动空气冷却式摩托车发动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2922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885648U CN201129226Y (zh) 2007-12-19 2007-12-19 主动空气冷却式摩托车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885648U CN201129226Y (zh) 2007-12-19 2007-12-19 主动空气冷却式摩托车发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29226Y true CN201129226Y (zh) 2008-10-08

Family

ID=40017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8856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29226Y (zh) 2007-12-19 2007-12-19 主动空气冷却式摩托车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29226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79470U (zh) 一种发动机缸体水套及发动机冷却系统
CN201062548Y (zh) 摩托车强制风冷发动机气缸头
CN201025149Y (zh) 一种汽油机的气缸盖
CN201129226Y (zh) 主动空气冷却式摩托车发动机
CN201129222Y (zh) 主动空气冷却式摩托车发动机
CN201133291Y (zh) 主动空气冷却式摩托车发动机
CN101943076B (zh) 发动机的气缸盖冷却结构
CN201129223Y (zh) 主动空气冷却式摩托车发动机
CN201190599Y (zh) 主动空气冷却式摩托车发动机
CN201190600Y (zh) 主动空气冷却式摩托车发动机
CN201129224Y (zh) 风水冷摩托车发动机
CN203518097U (zh) 模块化交叉露点式与水平管式复合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
CN201129225Y (zh) 主动空气冷却式摩托车发动机气缸体
CN113606054B (zh) 一种横流冷却发动机的气缸盖双层水套结构
CN104948294A (zh) 一种v型发动机水冷式中冷器
CN201129204Y (zh) 主动空气冷却式摩托车发动机
CN201180587Y (zh) 主动空气冷却式摩托车发动机气缸头
CN202108604U (zh) 一种柴油机气缸盖
CN201810410U (zh) 发动机的气缸盖冷却结构
US10190482B2 (en) Air inlet assembly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10564825U (zh) 一种混流式涡轮增压双缸柴油机废气再循环装置
CN112682164B (zh) 一种柴油机集成式中冷器
CN201448149U (zh) 组合式散热器
CN202254001U (zh) 一种顶置式车载空调结构
CN206346822U (zh) 一种高效一体式汽车散热器总成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08

Termination date: 201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