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22160Y - 一种食品安全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食品安全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22160Y
CN201122160Y CNU2007200768350U CN200720076835U CN201122160Y CN 201122160 Y CN201122160 Y CN 201122160Y CN U2007200768350 U CNU2007200768350 U CN U2007200768350U CN 200720076835 U CN200720076835 U CN 200720076835U CN 201122160 Y CN201122160 Y CN 20112216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ibody
layer
determinand
food
electrod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7683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翁祖增
邓开宗
王慧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INBAO BI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INBAO BI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INBAO BI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INBAO BIO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07683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2216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2216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2216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食品安全检测装置,它包括:一释放层,含有第二抗体,可与通过这一释放层的待测物混合;一释放槽,内含可与抗体或抗原上连接的酶结合的显色剂;一导流层,使通过过滤层的待测物与第二抗体的混合溶液均匀分布其中;一电极层,涂布有第一抗体,设置在该食品安全检测装置的一个底板上,另一面与导流层接触;所述的导流层上可放置吸水材料和释放层,并固定在电极层一端,电极层的另一端可插入一测量器。所述的装置结构简单,可使操作步骤减少,节约测定时间。该装置能与多种简便的测量仪器联用。

Description

一种食品安全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食品安全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食品的安全性强调食品中不应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物质或因素。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一系列食品原料的化学污染、疯牛病的爆发、口蹄疫疾病的出现和自然毒素的影响,以及畜牧业中抗生素的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使食品安全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家禽和养殖鱼中大量的抗生素等残留在食品动物组织中;不当使用饲料添加剂,使其在食品动物体内残留;转基因农产品安全性监控的问题等。
目前在动物养殖中使用得比较多的抗生素氯霉素(chloramphenicol,chloromycetin)(氯胺苯醇)危害很大:
1、造成骨髓造血机能紊乱:氯霉素对骨髓贩造血机能有抑制作用,可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殿、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等,多数在长期或多次用药的过程中发生。
骨髓的毒性分为两类:一是可逆性抑制。主要影响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的形成。二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后者虽然少见,但极为严重,与氯霉素的每日用量和总量均无直接关系。
2、对早产儿和新生儿的毒性:在早产儿和新生儿肝内有些酶系统发育尚不完全,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能力较差,因此影响氯霉素在肝中的解毒过程;此外,肾脏排泄能力亦较弱,能招致药物蓄积中毒。
3、胃肠道症状、口部症状:胃肠道反应主要有腹胀、腹泻、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则少见。口部症状如口腔粘膜充血、疼痛、糜烂、口角炎和舌炎等。
4、其它不良反应:可引起视神经炎、视力障碍、多发性神经炎、神经性耳聋以及严重失眠。有时发生中毒性精神病,主要表现为幻视、幻听、定向力丧失、精神失常等。对此,各国都规定氯霉素在所有食品动物的可食用组织中不得检出。
瘦肉精,学名盐酸克伦特罗,是一种β2-受体激动剂,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一家公司开始将其添加到饲料中,增加瘦肉率,但如果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剂量是人用药剂量的10倍以上,才能达到提高瘦肉率的效果。它用量大、使用的时间长、代谢慢,所以在屠宰前到上市,在猪体内的残留量都很大。这个残留量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就使人体渐渐地中毒,积蓄中毒。如果一次摄入量过大,就会产生异常生理反应的中毒现象:激动β-2受体,对心脏有兴奋作用,对支气管平滑肌有较强而持久的扩张作用;口服后较易经胃肠道吸收。因此瘦肉精在各国都被禁用。
1983年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作物问世,目前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种植已达到5000万公顷以上,大量的转基因农产品已被直接或间接地制成人类的食品,呈迅猛发展的趋势。但是转基因植物作为一个新物种,其对自然环境所带来的潜在危害是不容忽视的,如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的破坏、原有物种的消亡以及人类的身心健康等。因此对于转基因农产品安全性监控的问题也就成为国际共同关注的问题。
鉴于此,对上述这些物质残留量的测定便尤为重要。目前,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方法有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等。这些方法虽能准确定量,但操作过程很繁琐,例如目前检测限可达到0.1ppb的色-质联用方法还需要进行衍生化反应等;而且这些方法所使用的仪器体积庞大、价格非常昂贵,使用范围极其有限。
因此目前常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进行筛选,然后再用色谱或色-质联用的方法进行确证。
目前用于转基因检测的方法主要有两类:1)在核酸水平上进行检测,即通过PCR和Southern杂交的方法检测基因组DNA中的转基因片段,或用RT-PCR和Northern杂交检测转基因植物mRNA和反义RNA。2)在蛋白水平上进行检测,包括转基因植物中目的基因表达蛋白的ELISA方法和检测表达蛋白生化活性的生化检测法。而PCR法检测转基因产品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理论上能用于所有转基因产品的检测,但易出现假阳性。
ELISA的原理是利用免疫学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和酶的高效催化作用,通过化学方法形成酶耦联待测物。将固相载体上已包被的抗体与特异性的抗抗体结合,然后加入待测物质和酶耦联待测物,它们竞争性与待测物抗体结合,洗涤后加底物,根据有色物的变化计量待测物的量。若待测物多,则被结合的酶耦联氯霉素少,有色物量就少。用目测法或比色法测定样品中的待测物含量。
可见目前使用的ELISA检测装置,检验人员需要经过繁琐的操作步骤,耗时多,不同操作者之间的检验结果也有较大的误差;用以判断结果的仪器构造复杂,而且价格贵。
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提供一种能进行快速、简便的食品安全检测的装置,它能减少操作步骤、操作时间和检验误差;而且该装置所需要的测量仪器简便、多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食品安全检测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食品安全检测装置,它包括:
一底板;
一电极层,所述的电极层上涂布有第一抗体,并且所述的电极层设置在底板上,电极层的一端是可插入一测量器的接口;
一导流层,设置在电极层上;
一释放层,所述的释放层中含有第二抗体,并且所述的释放层设置在导流层上,位于电极层接口的近端,所述的第二抗体与第一抗体是不同的。
在另一优选例中,它还包括:
一吸水层,在导流层上,位于电极层接口的远端;
一顶板,在与释放层对应的位置有一开口;
一按钮,设置在顶板中,并带有一释放槽随之上下移动;
一释放针,设置在底板上,可刺穿释放槽,使其中的显色剂流到导流层。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释放针为一高度为1-5毫米,直径为3-5毫米,顶部为锥体的柱状物。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释放针为一高度为1-5毫米,直径为3-5毫米,顶部为锥体的柱状物。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柱状物为圆柱体。
在另一优选例中,电极层上涂布的第一抗体选自食品中待测物的抗体、酶标记的食品中待测物的抗体或食品中待测物的抗抗体。
在另一优选例中,释放层中含有的第二抗体选自食品中待测物的抗体或酶标记的食品中待测物的抗体。
在另一优选例中,释放层中含有的第二抗体是酶标记的食品中待测物的抗体A,电极层上涂布的第一抗体是食品中待测物的抗体B,所述的抗体A和抗体B具有不同的抗原决定族。
在另一优选例中,释放层中含有的第二抗体是食品中待测物的抗体A,电极层上涂布的第二抗体是酶标记的食品中待测物的抗体B,所述的抗体A和抗体B具有不同的抗原决定族。
在另一优选例中,电极层上涂布的第一抗体是食品中待测物的抗抗体。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抗体是多克隆抗体或单克隆抗体。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食品中的待测物选自氯霉素、盐酸克仑特罗、BT转基因蛋白。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电极层包括:
一银胶,形成在底板上;
一碳胶,形成在银胶上,使银胶不被氧化;
一绝缘胶,局部形成在该碳胶上;
其中,该碳胶未形成有绝缘胶的一端涂布有可与待测物进行免疫反应的反应物,该碳胶未形成有绝缘胶的另一端可插入一测量器。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银胶的长20-50毫米,宽度1-3毫米;所述碳胶的长20-50毫米,宽1.5-3.5毫米;所述绝缘胶长12-32毫米,宽6-18毫米。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银胶的长35-42毫米,宽度1.5-2.5毫米;所述碳胶的长35-42毫米,宽2-3毫米;所述绝缘胶长22-30毫米,宽9-15毫米。
在另一优选例中,电极层的宽度为6-18毫米,更佳地为9-15毫米。
在另一优选例中,可插入测量器的电极层一端伸出底板4-8毫米,更佳地为5-7毫米。
在另一优选例中,将吸水层、释放层和导流层粘合成导流组件,固定在电极层一端。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导流层用双面胶固定在电极层上。
在另一优选例中,用固定片将吸水层、释放层与导流层粘合,在固定片上定出切割线,固定片长度为10-25毫米,宽度为6-18毫米。更佳地,固定片长度为15-20毫米,宽度为9-15毫米。固定片上有一开口。
在另一优选例中,将吸水层、释放层与导流层组合时,去除自粘贴纸。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释放槽为底面积5-30平方毫米,高度6-10毫米的空间。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释放槽为底面积5-30平方毫米,高度6-10毫米的空间。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按钮开口的面积为5-30平方毫米,按钮高度为6-10毫米。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按钮开口的面积为5-30平方毫米,按钮高度为6-10毫米。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按钮开口的面积为8-12平方毫米,按钮高度为7.5-9毫米。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按钮可完全降至底部。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食品安全检测装置的底板或顶板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其中长20-51毫米,宽10-20毫米。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食品安全检测装置的底板或顶板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其中长20-51毫米,宽10-20毫米。更佳地长35-42毫米,宽9-15毫米。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底板和顶板能扣合,扣合缝隙高度为0.5-0.9毫米。更佳地为0.6-0.8毫米。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顶板上一开口的面积为3-15平方毫米。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顶板上一开口的面积为6-12平方毫米。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进行多通道食品安全检测装置,它含有2-10个如上所述的食品安全检测装置。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多通道食品安全检测装置可同时检测不同的样品。
所述的样品包括水产品、牛奶、肝脏、鸡蛋、蜜蜂、动物的体液样品等。
所述的体液包括血液、胆汁、胰液、胃液、肠液、脑髓液、关节腔滑液、唾液、尿液等。
所述的动物包括哺乳动物、家禽等。
据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进行快速、简便的食品安全检测的装置,它能减少操作步骤、操作时间和检验误差;而且该装置所需要的测量仪器简便、多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品安全检测装置侧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品安全检测装置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品安全检测装置中的电极片。
图4A-I说明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制备过程。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品安全检测装置中的电极。
图6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多项式电极的主要组成部分。
图7是本实用新型多项式电极的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多项式电极侧面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品安全检测装置的立体图。
图10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中检测蜜蜂中的氯霉素时氯霉素的标准曲线;其中y轴是电流讯号值。
图1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中检测饲料中的氯霉素时氯霉素的标准曲线;其中y轴是电流讯号值。
图1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9中检测猪肉中的瘦肉精时盐酸克伦特罗的标准曲线;其中y轴是电流讯号值。
图1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0中检测玉米中的BT转基因蛋白时BT转基因蛋白的标准曲线;其中y轴是电流讯号值。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发明人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发现一种食品安全检测装置,它包括:吸水层,释放层,释放槽,导流层,电极层;电极层上涂布有第一抗体,释放层中含有第二抗体。电极层上涂布的第一抗体选自待测物抗体、酶标待测物抗体或待测物抗抗体;释放层中含有的第二抗体选自待测物抗体或酶标待测物抗体。电极层与导流层接触,导流层上放置吸水层和释放层,并固定在电极层一端,电极层的另一端可插入一测量器,以测量所产生的电讯号大小,而直接得到检验结果。
如本文所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装置(ELISA装置)是指能进行抗原抗体结合,并能进行酶促反应,放出电子的装置。
如本文所用,待测物选自氯霉素、盐酸克仑特罗、BT转基因蛋白。
如本文所用,第一抗体是指涂布在电极层上的抗体,它选自待测物抗体、酶标待测物抗体或待测物抗抗体。所述的抗体可以是多克隆抗体,也可以是单克隆抗体。可以使用本领域熟知的酶标记抗体,其中优选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可以使用本领域熟知的抗抗体,如羊抗兔IgG抗体,或山羊抗人IgG抗体等,其中优选羊抗兔IgG抗体。
如本文所用,第二抗体是释放层中含有的抗体,它选自待测物抗体或酶标待测物抗体。所述的抗体可以是多克隆抗体,也可以是单克隆抗体。可以使用本领域熟知的酶标记抗体,其中优选辣根过氧化物酶(HRP)。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品安全检测装置,包含电极和与该电极一端相连接的ELISA装置。
所述的ELISA装置包括吸水层1、释放层2、释放槽6、导流层3和电极层4。吸水层1或释放层2可以为厚度为0.5-2毫米的片状物,更佳地厚度为0.8-2毫米。所述的片状吸水层1或释放层2的横截面可以为任意形状,优选方形或圆形,其横截面的面积为6-60平方毫米,更佳地为20-50平方毫米。所述的吸水层1可以使用本领域熟知的材料制成,其中优选的材质为棉质吸水纸。所述的释放层2可以使用本领域熟知的材料制成,其中优选的材质为玻璃纤维。
释放槽6内含可进行酶促反应的显色剂(如四甲联苯胺TMB)。释放槽6的厚度为6-10毫米,更佳地为7.5-9毫米。释放槽6的横截面可以为任意形状,优选圆形或方形,其横截面的面积为5-15平方毫米,更佳地为8-12平方毫米。
导流层3可使通过释放层的待测物与抗体或酶标抗体的混合溶液均匀分布其中。导流层3的厚度为0.3-1.5毫米,更佳地为0.4-1.5毫米。导流层3可以为任意形状,优选方形或圆形,更优选方形;其横截面的面积为60-300平方毫米,更佳地为100-200平方毫米。所述的导流层3可以使用本领域熟知的材料制成,其中优选的材质为硝化纤维素。
所述的电极层4与导流层3接触,并在与释放层2对应的部分涂布有可与待测物进行免疫反应的反应物(如待测物抗体、酶标待测物抗体或待测物抗抗体)。
在一个优选例中,释放层中含有酶标待测物抗体A,电极层上涂布待测物抗体B,其中待测物抗体A和B具有不同的抗原决定族。
在一个优选例中,释放层中含有待测物抗体A,电极层上涂布酶标待测物抗体B,其中待测物抗体A和B具有不同的抗原决定族。
可以使用本领域熟知的酶对待测物或待测物抗体进行标记,其中优选辣根过氧化物酶。
在一个优选例中,释放层中含有待测物抗体,电极层上涂布待测物抗抗体,可以使用本领域熟知的抗抗体,如羊抗兔IgG抗体,或山羊抗人IgG抗体等,其中优选羊抗兔IgG抗体。
所述的导流层3的一个表面上放置吸水层1和释放层2,另一个表面则固定在电极层4一端,电极层4的另一端可插入一测量器,以测量所产生的电讯号大小,而直接得到检验结果。结果的测量方法可参照US6,670,115B1,简而言之,通过测定标准品而获得反应物浓度和电流之间的标准曲线,再通过该标准曲线得到所测样品中待测物的浓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品安全检测装置中的电极层4包括:一银胶14、一碳胶15和一绝缘胶16。如图8所示,在塑料板上以往版印刷方式,依序涂上银胶14、碳胶15和绝缘胶16。所述的碳胶15形成在银胶14上,使银胶14不被氧化;所述的绝缘胶16局部形成在该碳胶15上,其中,该碳胶15未形成有绝缘胶16的一端涂布有可与待测物进行免疫反应的反应物,该碳胶15未形成有绝缘胶16的另一端可插入一测量器。所述的绝缘胶16可用本领域熟知的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品安全检测装置,还可以包括一底板10和一顶板11。所述的底板10或顶板11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其中长20-51毫米,宽10-20毫米;更佳地长35-42毫米,宽9-15毫米。所述的底板10和顶板11能扣合,扣合缝隙0.5-0.9毫米,更佳地为0.6-0.8毫米。可插入测量器的电极层4一端伸出底板104-8毫米,更佳地5-7毫米。
如图7所示,底板10上设置一释放针5,该释放针5可刺穿释放槽,使其中的显色剂流到导流层3而与其中的酶标记物结合。释放针5的顶部是尖的,所述的形状包括针状体、尖锥体,优选一高度为1-4毫米,直径为3-10毫米,顶部为锥体的柱状物,所述的柱状物更优选圆柱体。如图7所示,所述的银胶14也形成在该底板10上,增加导电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品安全检测装置的顶板11上有一开口12和一按钮13。所述的开口12设置在释放层之上,由该开口12滴入待测物。开口12的面积为3-15平方毫米,更佳地为6-12平方毫米。开口12可为任意形状的,优选条形、方形和圆形,更优选方形。所述的按钮13设置在顶板11中,其位置对应于底板上的释放针5,释放槽6可随该按钮13上下移动,按下按钮13可使释放针5刺破释放槽6,而将其中的显色剂放出。按下的按钮13可置于释放针5的上部、中部或底部,更优选的是所述的按钮13可完全降至释放针5的底部。所述按钮13开口12的面积为3-30平方毫米,按钮13高度为6-10毫米;优选地按钮13开口12的面积为6-30平方毫米,按钮13高度为7.5-9毫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品安全检测装置中的吸水层1、释放层2与导流层3可粘合成一导流组件,固定在电极层4一端;可以用快检试剂的背卡将吸水层1、释放层2与导流层3粘合,并利用自粘标签纸在背卡上定出切割线。固定片的长度为10-25毫米,优选的长度为15-20毫米。可以将导流层3用双面胶固定在电极层4上。在另一优选例中,将吸水层1、释放层2与导流层3组合,固定到电极层4上后,去除自粘贴纸。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品安全检测装置还可以上述的结构为一结构单元,同时并联2-10个这样的结构单元,进行平行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在于:
1、结构简单,使操作步骤减少,从而减少操作时间和检验误差;
2、该装置可与多种测量仪器配合使用,且所需要的测量仪器简便。
以下通过特定的使用实例更进一步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也可通过其它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
实施例1
食品安全检测装置I
依以下步骤装配一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食品安全检测装置I-氯霉素测定装置I:
1、如图6所示,以往版印刷方式,依序涂上银胶14、碳胶15,再贴上绝缘胶16,组成电极片18。图6中四角圆直径0.8毫米,两边六个半圆直径2毫米。
2、在电极片18上贴上AE100(材质为Nitrocellulose,作为导流层3),并对齐电极片18上缘(见图7A)。
3、将释放层2(所述的释放层中含有酶标氯霉素抗体(如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氯霉素抗体),购自捷门保林迈)与吸水层1切割成5毫米的长条(见图7B);固定片上有一开口19,开口的大小与顶板上的开口12相仿;将吸水层1依图7B所示位置黏贴于固定片17上;将释放层2依图7C所示位置黏贴于固定片17上,固定片上的开口19被释放层2完全遮住,黏贴完成的固定片的背面如图7D所示,其正面如图7E所示。(固定片的作用是固定释放层与吸水层的位置)
4、沿切割线将单一固定片组171切下,完成的固定片组171背面如图7F所示。
5、将牛血清白蛋白(BSA)与氯霉素的耦联物均匀后涂布在电极层4的碳胶15上(该电极成为工作电极,另一个作为参考电极),然后,将其置入除湿箱进行干燥固定。
6、将贴有AE100、涂布有牛血清白蛋白(BSA)与氯霉素的耦联物的电极片18放在底板10上(见图7G),再将固定片组171放在电极片18上,贴有释放层2和吸水层1的面朝下(见图7H)。
7、将显色剂TMB存放在释放槽6中。
8、盖上顶板11,顶板上的开口12正对着固定片17上的开口19(见图7I)。
所用的固定片17和电极片18在使用前将覆盖于电极上方,可避免电极刮伤的纸质保护膜撕去。
实施例2
食品安全检测装置II
如实施例1所述的步骤装配一食品安全检测装置II-氯霉素测定装置II,其中释放层2中含有酶标氯霉素(如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氯霉素(购自捷门保林迈);均匀涂布在电极层4的碳胶15上的是氯霉素抗体购自捷门保林迈)。
实施例3
食品安全检测装置III
如实施例1所述的步骤装配一食品安全检测装置III一氯霉素测定装置III,其中释放层2中含有氯霉素抗体;均匀涂布在电极层4的碳胶15上的是氯霉素抗抗体(羊抗兔IgG抗体,购自捷门保林迈)。
实施例4
食品安全检测装置IV
如实施例1所述的步骤装配一食品安全检测装置IV-盐酸克伦特罗测定装置I,其中释放层2中含有酶标盐酸克伦特罗抗体(如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盐酸克伦特罗抗体,购自捷门保林迈);均匀地涂布电极片18上的是牛血清白蛋白(BSA)与盐酸克伦特罗的耦联物。
实施例5
食品安全检测装置V
如实施例1所述的步骤装配一食品安全检测装置V-盐酸克伦特罗测定装置III,其中释放层2中含有盐酸克伦特罗抗体;均匀涂布在电极层4的碳胶15上的是盐酸克伦特罗抗抗体(羊抗兔IgG抗体,购自捷门保林迈)。
实施例6
食品安全检测装置VI
如实施例1所述的步骤装配一食品安全检测装置VI-BT转基因蛋白测定装置I,其中释放层2中含有酶标BT转基因蛋白抗体(如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BT转基因蛋白抗体),购自捷门保林迈);均匀地涂布在电极层4的碳胶15上的是BT转基因蛋白抗体′(该抗体′与释放层中的酶标BT转基因蛋白抗体具有不同的抗原决定簇,购自捷门保林迈),电极片18上涂布有BT转基因蛋白抗体′。
测试实施例7
检测蜂蜜中的氯霉素
一、样品处理
a.称取2g蜂蜜加入4ml蒸馏水溶解均匀;
b.加入4ml乙酸乙酯后,上下振荡10分钟;
c.3000g离心15分钟;
d.取上层清液(乙酸乙酯层)1ml,50℃蒸干;
e.蒸干残留物中加入500μl蒸馏水混合,溶解。
取100μl作为待测物。
二、样品测定
将氯霉素标准品(浓度为0ppb(ng/ml),0.05ppb,0.3ppb,1ppb,3ppb,和10ppb,购自捷门保林迈)或待测物分别重复下述步骤a-c的过程:
a.将氯霉素标准品或待测物由实施例1制得的氯霉素测定装置I的顶板11上的开口12滴入到含有酶标氯霉素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氯霉素抗体)的释放层2中。加在释放层2内的酶标抗体可与通过释放层2的氯霉素标准品或待测物结合,并过滤掉其它不需检测的物质。
b.由释放层2过滤后的酶标抗体及酶标抗体和抗原结合物流入导流层3,未与抗原结合的酶标抗体被在工作电极上的BSA与氯霉素耦联物捕捉,其余的酶标抗体由导流层3流至吸水层1。
c.按下按钮13,使释放槽6向释放针5移动,由释放针5刺穿释放槽6,而使释放槽6中的显色剂(如TMB)与酶标氯霉素抗体结合,并使酶标氯霉素抗体中的HRPO释放出电子。释放出电子将使插入测量器的碳胶15的两端产生很大的电动势(potential),从而测量器测得足够大的电流讯号,得到不同浓度的氯霉素标准品或待测物测得的相应数值。
三、检测结果
a.根据氯霉素标准品测得的数值作出标准曲线如图10所示:
表1氯霉素(CAP)检测标准曲线(检测范围0.05ng-10ng/ml)
  CAP浓度(ng/ml)   0   0.05   0.3   1   3   10
  OD值   1508   1511   1456   1401   1354   1290
b.根据图10的标准曲线及由待测物得到的电流讯号数值1346测得待测物中氯霉素的含量为3.8ng/mL。
测试实施例8
检测饲料样品中的氯霉素
一、样品处理
a.称取2g粉碎过的饲料样品,加入4ml的乙酸乙酯;
b.充分振荡混合1分钟,然后3000g离心10分钟;
c.取2ml上层清液(乙酸乙酯层),50℃,氮气吹干;
d.蒸干残留物中加入1ml异辛烷/氯仿(v/v=2∶3)混合溶液,溶解充分;
e.再加入1ml蒸馏水,振荡混合一分钟,然后3000g离心10分钟。
取100μl上层水相作为待测物。
二、样品测定
将氯霉素标准品(浓度为Oppb(ng/ml),0.05ppb,0.3ppb,1ppb,3ppb,和10ppb,购自捷门保林迈)和酶标记氯霉素(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氯霉素,购自捷门保林迈)的混合物分别重复下述步骤a-c的过程:
a.将混合物由实施例3制得的氯霉素测定装置III的顶板11上的开口12滴入到含有氯霉素抗体的释放层2中。加在释放层2内的抗体可与通过释放层2的氯霉素标准品或酶标记氯霉素结合。
b.由释放层2过滤后的抗体和抗原或酶标记抗原结合物流入导流层3,并被涂布在工作电极上的氯霉素抗抗体捕捉,而未结合的抗体由导流层3流至吸水层1。
c.按下按钮13,使释放槽6向释放针5移动,由释放针5刺穿释放槽6,而使释放槽6中的显色剂(如TMB)与酶标氯霉素结合,并使酶标氯霉素中的HRPO释放出电子。释放出电子将使插入测量器的碳胶15的两端产生很大的电动势(potential),从而测量器测得足够大的电流讯号,得到不同浓度的氯霉素标准品测得的相应数值。
d.将待测物(含或不含游离氯霉素)和酶标记氯霉素(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氯霉素,购自捷门保林迈)的混合物分别重复上述述步骤a-c的过程,得到待测物测得的相应数值。
三、检测结果
a.当氯霉素标准品的浓度升高,竞争结合氯霉素抗体的酶标记氯霉素就减少,酶标氯霉素中的HRPO所释放的电子也减少,两者呈反比;a.根据氯霉素标准品测得的数值如表2和图11所示;
表2氯霉素(CAP)检测标准曲线(检测范围0.05ng-10ng/ml)
  CAP浓度(ng/ml)   0.05   0.3   1   3   10   0.05
  OD值   1567   1554   1501   1437   1363   1287
b.根据表2和图11的标准曲线及由待测物得到的电流讯号数值1342测得待测蜂蜜中氯霉素的含量为4.4ng/mL。
测试实施例9
检测猪肉中的瘦肉精
一、样品处理
a.将猪肉样本4g剪碎,装入5mL的离心管中,盖紧管盖。
b.90摄氏度以上水浴锅中加热10分钟,取出冷却至室温。
c.吸取100μL煮出的样品渗出液到1.5mL的离心管中加入100μL的展开液,混匀。
二、样品测定
将盐酸克伦特罗标准品(浓度为Oppb(ng/ml),1ppb,5ppb,10ppb,25ppb,和50ppb)或待测物分别重复下述步骤a-c的过程:
a.将盐酸克伦特罗标准品或待测物由实施例4制得的盐酸克伦特罗测定装置I的顶板11上的开口12滴入到含有酶标盐酸克伦特罗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盐酸克伦特罗抗体)的释放层2中。加在释放层2内的酶标抗体可与通过释放层2的盐酸克伦特罗标准品或待测物结合,并过滤掉其它不需检测的物质。
b.由释放层2过滤后的酶标抗体和抗原结合物流入导流层3,并被涂布在工作电极上的盐酸克伦特罗抗体′捕捉,而未结合的酶标抗体由导流层3流至吸水层1。
c.按下按钮13,使释放槽6向释放针5移动,由释放针5刺穿释放槽6,而使释放槽6中的显色剂(如TMB)与酶标盐酸克伦特罗抗体结合,并使酶标盐酸克伦特罗抗体中的HRPO释放出电子。释放出电子将使插入测量器的碳胶15的两端产生很大的电动势(potential),从而测量器测得足够大的电流讯号,得到不同浓度的盐酸克伦特罗标准品或待测物测得的相应数值。
三、检测结果
a.根据瘦肉精标准品测得的数值如图12所示:
表3瘦肉精(CLB)检测标准曲线(检测范围1ng-50ng/ml)
  CLB浓度(ng/ml)   0   1   5   10   25   50
  OD值   1530   1523   1406   1286   1125   1005
b.根据如图12的标准曲线及由待测物得到的电流讯号数值1437测得待测蜂蜜中盐酸克伦特罗的含量为4.9ng/mL。
测试实施例10
检测玉米中的BT转基因蛋白
一、样品处理
a.将待测样品粉碎,每0.1g样品加入1ml样品抽提液,充分混合并持续振荡1分钟,静置。
取上清液作为待测液。
二、样品测定
将BT转基因蛋白标准品(浓度为Oppb(ng/ml),7.5ppb,15ppb,31ppb,62ppb,125ppb和250ppb)或待测物分别重复下述步骤a-c的过程:
a.将BT转基因蛋白标准品或待测物由实施例7制得的BT转基因蛋白测定装置I的顶板11上的开口12滴入到含有酶标BT转基因蛋白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BT转基因蛋白抗体)的释放层2中。加在释放层2内的酶标抗体可与通过释放层2的BT转基因蛋白标准品或待测物结合,并过滤掉其它不需检测的物质。
b.由释放层2过滤后的酶标抗体和抗原结合物流入导流层3,并被涂布在工作电极上的BT转基因蛋白抗体′捕捉,而未结合的酶标抗体由导流层3流至吸水层1。
c.按下按钮13,使释放槽6向释放针5移动,由释放针5刺穿释放槽6,而使释放槽6中的显色剂(如TMB)与酶标BT转基因蛋白抗体结合,并使酶标BT转基因蛋白抗体中的HRPO释放出电子。释放出电子将使插入测量器的碳胶15的两端产生很大的电动势(potential),从而测量器测得足够大的电流讯号,得到不同浓度的BT转基因蛋白标准品或待测物测得的相应数值。
三、检测结果
a.根据BT转基因蛋白标准品测得的数值如表4和图13所示;
表4BT转基因蛋白检测标准曲线(检测范围7.5ng-250ng/ml)
  BT浓度(ng/ml)     0     7.5     15     31     62     125     250
  OD值     354     368     405     460     552     724     1036
b.根据如图13的标准曲线及由待测物得到的电流讯号数值420测得待测蜂蜜中BT转基因蛋白的含量为19ng/mL。
实施例11
多项式电极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多项式电极,它含有并联的5个电极4,及覆盖于上的导流层3,导流层3上覆盖有吸水层1和释放层2。见图8-10。三个工作电极41上都涂布有氯霉素抗体′,而释放层上含有酶标氯霉素抗体(如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氯霉素抗体,该酶标氯霉素抗体与电极层中的抗体′具有不同的抗原决定簇)。
在释放层上分别滴加不同的检测样品(如血液、尿液、牛奶、蜂蜜等)时,样品中的氯霉素会与释放层中的酶标氯霉素抗体结合,分别形成复合物;经由释放层的导引流向三个电极41上独立的导流层,复合物被三个电极41上涂布的氯霉素抗体′捕捉;当显色剂(如TMB)与酶标氯霉素抗体结合,并使酶标氯霉素抗体中的HRPO释放出电子后,测量器便能测得足够大的电流讯号。由此同时完成了对不同样品中的氯霉素的同时检测。
以上实施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内容范围,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内容是广义地定义于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中,任何他人完成的技术实体或方法,若是与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所定义的完全相同,也或是一种等效的变更,均将被视为涵盖于该权利要求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食品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底板;
一电极层,所述的电极层上涂布有第一抗体,并且所述的电极层设置在底板上,电极层的一端是可插入一测量器的接口;
一导流层,设置在电极层上;
一释放层,所述的释放层中含有第二抗体,并且所述的释放层设置在导流层上,位于电极层接口的近端,所述的第二抗体与第一抗体是不同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
一吸水层,在导流层上,位于电极层接口的远端;
一顶板,在与释放层对应的位置有一开口;
一按钮,设置在顶板中,并带有一释放槽随之上下移动;
一释放针,设置在底板上,可刺穿释放槽,使其中的显色剂流到导流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极层上涂布的第一抗体选自食品中待测物的抗体、酶标记的食品中待测物的抗体或食品中待测物的抗抗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释放层中含有的第二抗体选自食品中待测物的抗体或酶标记的食品中待测物的抗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释放层中含有的第二抗体是酶标记的食品中待测物的抗体A,电极层上涂布的第一抗体是食品中待测物的抗体B,所述的抗体A和抗体B具有不同的抗原决定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释放层中含有的第二抗体是食品中待测物的抗体A,电极层上涂布的第二抗体是酶标记的食品中待测物的抗体B,所述的抗体A和抗体B具有不同的抗原决定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极层上涂布的第一抗体是食品中待测物的抗抗体。
8.如权利要求3-7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食品中的待测物选自氯霉素、盐酸克仑特罗、BT转基因蛋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层包括:
一银胶,形成在底板上;
一碳胶,形成在银胶上,使银胶不被氧化;
一绝缘胶,局部形成在该碳胶上;
其中,该碳胶未形成有绝缘胶的一端涂布有可与待测物进行免疫反应的反应物,该碳胶未形成有绝缘胶的另一端可插入一测量器。
10.一种进行多通道食品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含有2-10个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安全检测装置。
CNU2007200768350U 2007-10-31 2007-10-31 一种食品安全检测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2216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768350U CN201122160Y (zh) 2007-10-31 2007-10-31 一种食品安全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768350U CN201122160Y (zh) 2007-10-31 2007-10-31 一种食品安全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22160Y true CN201122160Y (zh) 2008-09-24

Family

ID=40009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76835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22160Y (zh) 2007-10-31 2007-10-31 一种食品安全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22160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0672A (zh) * 2012-05-08 2012-09-19 艾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检测装置
CN102854237A (zh) * 2011-06-30 2013-01-02 李德和 采用离子迁移测谱法检测技术的β-肾上腺素激动剂残留物现场智能快速实时检测器
CN104535710A (zh) * 2015-01-07 2015-04-22 中证检测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检测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4237A (zh) * 2011-06-30 2013-01-02 李德和 采用离子迁移测谱法检测技术的β-肾上腺素激动剂残留物现场智能快速实时检测器
CN102680672A (zh) * 2012-05-08 2012-09-19 艾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检测装置
CN102680672B (zh) * 2012-05-08 2015-02-11 艾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检测装置
CN104535710A (zh) * 2015-01-07 2015-04-22 中证检测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ema et al. Profiling of tryptophan-related plasma indoles in patients with carcinoid tumors by automated, on-line, solid-phase extraction and HPLC with fluorescence detection
US5712170A (en) Test strip, its production and use
Barbaras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binding and cholesterol efflux in cultured mouse adipose cells
JPS6329247A (ja) 分析用組成物,分析要素及び被分析物の測定方法
JPH0643170A (ja) コレステロール測定装置
Sethi et al. Measurement of plasma protein and lipoprotein binding of pyrethroids
CN201122160Y (zh) 一种食品安全检测装置
CN103336132A (zh) 一种检测泪液中乳铁蛋白的方法及其专用胶体金检测卡
CN102135498A (zh) 一种以多捕获特性为特征的半定量胶体金属检测技术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Trucksess et al. Comparison of two immunochemical methods with thin-layer chromatographic 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aflatoxins
Pan et al. Chemiluminescence sensors based on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organophosphorus in milk
Van Emon Bioanalytical methods for food contaminant analysis
Peakall et al. Induction of hepatic mixed function oxidases in the herring gull (Larus argentatus) by Prudhoe Bay crude oil and its fractions
US10876938B2 (en) Solid support and method of enhancing the recovery of biological material therefrom
Niemelä Acetaldehyde adducts in circulation
CN105334323A (zh) 一种检测齐帕特罗的方法和试纸条及其应用
KR101050421B1 (ko) 잔류 농약 검출용 키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잔류농약 검출방법
CN106896094B (zh) 一种同时检测cle、rac和sbl的方法及其专用纸芯片
FR2476320A1 (fr) Nouveau reactif immunologique pour la detection en tubes du facteur rhumatoide dans un echantillon biologique et procede de preparation de ce nouveau reactif
EP1982183B1 (en) Dry stick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n analyte in a sample
Ohtsuru et al. Association of phosphatidylcholine with soybean 7S globulin and its effect on the protein conformation
JPH11502016A (ja) 消耗品中の化合物の分析
CN101458254A (zh) 一种盐酸克伦特罗检测试纸及其检测方法
CN103073635B (zh) 一种沙丁胺醇人工抗原合成方法及在胶体金免疫试纸条的应用
US20050244906A1 (en) Detection kit, assay plate to be used therein, detection method, evaluation method, polyclonal antibody of frog vitellogenin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924

Termination date: 2010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