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16804Y - 多机并联智能油路平衡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机并联智能油路平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16804Y
CN201116804Y CNU2007201133519U CN200720113351U CN201116804Y CN 201116804 Y CN201116804 Y CN 201116804Y CN U2007201133519 U CNU2007201133519 U CN U2007201133519U CN 200720113351 U CN200720113351 U CN 200720113351U CN 201116804 Y CN201116804 Y CN 20111680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ompressor
pressure side
level sensor
parallel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1335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祖栋
汪新民
王红燕
陈松
王立明
杨松杰
柳玉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unan Electro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unan Artificial Environment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unan Artificial Environment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unan Artificial Environment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11335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1680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1680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1680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机并联智能油路平衡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压缩机,压缩机的高压侧处开有油槽,压缩机的低压侧处设置低压侧吸气管,油槽上设置有油位传感器,还包括共用外置二次油分离器,共用外置二次油分离器与各低压侧吸气管之间均采用回油管路连接,回油管路上均设置有油路电磁阀。本实用新型中任何一个或多个压缩机工作时,如果油位传感器检测到其内部油位没有达到正常高度,则打开回油电磁阀;如果油位传感器检测到其内部油位达到了正常高度,则关闭回油电磁阀。所有压缩机的冷冻油供应全部由二次油分离器来统一调配,按需供给,保证了各压缩机内油面始终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确保了机组的高效可靠运行。

Description

多机并联智能油路平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用多个并联压缩机的空调机组,尤其涉及采用外置二次油分离器的并联空调机组中的油路平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方面空调的使用愈来愈普遍,螺杆冷水机组的市场在不断增长;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已使中国成为一个能源短缺的国家,中国的发展正在遭遇能源、资源瓶颈,制约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提高空调设备的能源使用效率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根据最新调查,空调机组满负荷运行仅仅占到2.3%的时间,而75%、50%、25%的运行时间却分别占到了41.5%、46.1%、10.1%,因此除了考虑提高机组满负荷运行的效率以外,如何提高机组在部分负荷时候的运行效率,是行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以采用螺杆压缩机的空调机组为例,空调主机设计中,在能量一定的情况下,目前市场上有以下几种设计方案:
一、采用能量较大的单个压缩机,单个制冷剂系统。
系统通过内部容调滑阀调整压缩机的有效排气量,达到对机组负载的调整。虽然在部分负载时候相对换热面积增加,蒸发器和冷凝器均可获得比较低的平均换热温差,有助于提高机组效率,但是由于其电机在部分负载时候功率因数较满负荷时候有较大的下降,对部分负载性能系数的提高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采用两个以上压缩机,各个冷媒系统独立运行。
该方案通过增减工作压缩机的数量,达到对机组负载的调整。使各个压缩机始终具有比较高的功率因素。但由于各个系统独立运行,当部分负载运行时候其余各个系统相对换热面积不变,整个换热器利用效率下降,同样不利于提高部分负载性能系数。
三、采用两个以上压缩机并联工作,共用一个制冷剂系统,并控制各个压缩机油槽内的冷冻油处于最佳高度。
这种并联方式既能够让机组在部分负载运行时候充分利用换热面积,提高机组的蒸发温度、降低冷凝温度又能够让压缩机保持更高的运行效率。
上述前两种系统存在以下缺陷:外置二次油分离器和压缩机低压之间回油原理为压缩机工作时候,对应的回油电磁阀也就打开,利用高低压之间的差值为动力,将二次油分离器内的冷冻油输送回压缩机低压侧。由于没有压缩机内的最佳油位控制信号,故无法控制电磁阀的动作。这样,高低压差的大小决定了冷冻油的流量,一方面,压差偏大时候,运行时将造成二次油分到压缩机低压侧的回油管路产生大量的热气旁通,降低了机组的运行效率;另一方面,压差偏小时候,运行时将造成二次油分到压缩机低压侧供油不足,致使大量冷冻油滞留在二次油分以内,而压缩机内部油槽却因缺油而无法正常运行。
第三种系统中如何保证各个压缩机之间的油路平衡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目前,这种系统中不能完全解决上述问题。如果回油不均匀,就容易造成其中有些压缩机内油位偏高,致使压缩机功耗增加,效率下降;有些压缩机内油位偏低,致使压缩机油位太低无法正常工作。以两个螺杆压缩机并联为例,如果机组整体回油正常,但是其中一号压缩机因为某些原因造成带出去的油比回来的油少,如果没有特殊控制,那么一号压缩机内冷冻油就会越来越多,而二号压缩机油位将会越来越低,直到油位保护开关动作强制压缩机停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多机并联智能油路平衡系统,能使多个并联工作的压缩机之间的油路按需供给,保证空调机组的可靠运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机并联智能油路平衡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高压侧处开有油槽,压缩机的低压侧处设置低压侧吸气管,油槽上设置有油位传感器,还包括共用外置二次油分离器、至少两个回油管路和至少两个油路电磁阀,所述共用外置二次油分离器与各低压侧吸气管之间均采用回油管路连接,回油管路上均设置有油路电磁阀。
作为优选,所述油位传感器的控制点设置在正常油位以上0mm-20mm处。
作为优选,所述油位传感器的控制点设置在正常油位以上5mm处。
作为优选,所述油位传感器的控制点设置在正常油位以上15mm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多个压缩机并联运行,各压缩机正常油位高度处均有油位传感器,其共用的二次油分离器出口处管路分别与各个压缩机的低压侧吸气管连接,管路上设置油路电磁阀。任何一个或多个压缩机工作时,如果油位传感器检测到其内部油位没有达到正常高度,则打开二次油分离器到该压缩机低压侧的回油管上的回油电磁阀;如果油位传感器检测到其内部油位达到了正常高度,则关闭二次油分到该压缩机低压侧的回油管上的回油电磁阀。这样,所有压缩机的冷冻油供应全部由二次油分离器内来统一调配,其内部多余的冷冻油可对各供油管路起到液封作用,既保证了各压缩机内油面始终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又有效地防止了因开度偏大热气旁通而造成的能量损耗,确保了机组的高效可靠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机并联智能油路平衡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多机并联智能油路平衡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压缩机1,所述压缩机1的高压侧处开有油槽2,压缩机的低压侧处设置低压侧吸气管3,油槽2上设置有油位传感器4,还包括共用外置二次油分离器5、至少两个回油管路6和至少两个油路电磁阀7,所述共用外置二次油分离器5与各低压侧吸气管3之间均采用回油管路6连接,回油管路6上均设置有油路电磁阀7。所述油位传感器4的控制点设置在正常油位以上0mm-20mm处。所述油位传感器4的控制点优选设置在正常油位以上5mm或15mm处。如果对系统平衡要求很高,则设置在比较接近正常液位处。如果对系统平衡要求不是很高,为避免油液频繁流动,则可以设置在正常液位以上20mm左右的较远处。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采用两个压缩机并联运行。两压缩机的低压侧吸气管3与共用外置二次油分离器5之间均采用回油管路6连接,回油管路6上均设置有油路电磁阀7。通过油槽2上的油位传感器4对两个压缩机1内油位实际高度的监测,来对冷冻油进行统一调配,使两个压缩机1内的油位得到快速、有效地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确保机组可靠运行。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采用三个压缩机并联运行。三个压缩机的低压侧吸气管3与共用外置二次油分离器5之间均采用回油管路6连接,回油管路6上均设置有油路电磁阀7。通过油槽2上的油位传感器4对三个压缩机1内油位实际高度的监测,来对冷冻油进行统一调配,使三个压缩机1内的油位得到快速、有效地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确保机组可靠运行。
其平衡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该结构可广泛应用于所有油槽在高压侧带共用二次油分离器的螺杆、涡旋等并联空调机组中。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多机并联智能油路平衡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压缩机(1),所述压缩机(1)的高压侧处开有油槽(2),压缩机的低压侧处设置低压侧吸气管(3),油槽(2)上设置有油位传感器(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共用外置二次油分离器(5)、至少两个回油管路(6)和至少两个油路电磁阀(7),所述共用外置二次油分离器(5)与各低压侧吸气管(3)之间均采用回油管路(6)连接,回油管路(6)上均设置有油路电磁阀(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机并联智能油路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位传感器(4)的控制点设置在正常油位以上0mm-20mm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机并联智能油路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位传感器(4)的控制点设置在正常油位以上5mm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机并联智能油路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位传感器(4)的控制点设置在正常油位以上15mm处。
CNU2007201133519U 2007-08-14 2007-08-14 多机并联智能油路平衡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1680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133519U CN201116804Y (zh) 2007-08-14 2007-08-14 多机并联智能油路平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133519U CN201116804Y (zh) 2007-08-14 2007-08-14 多机并联智能油路平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16804Y true CN201116804Y (zh) 2008-09-17

Family

ID=39991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13351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16804Y (zh) 2007-08-14 2007-08-14 多机并联智能油路平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16804Y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3396B (zh) * 2009-02-19 2011-09-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装置及其压缩机油位检测方法
CN101762108B (zh) * 2008-12-24 2011-10-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双压缩机并联螺杆满液式冷水机组系统
CN103062948A (zh) * 2012-12-29 2013-04-24 宁波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 双压缩机并联螺杆冷水机组
CN107477920A (zh) * 2017-08-30 2017-12-15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制冷系统
CN107642921A (zh) * 2016-07-22 2018-01-30 约克(无锡)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油平衡系统及具有其的多螺杆压缩机并联制冷机组
CN107747830A (zh) * 2017-10-20 2018-03-02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油平衡系统、冷媒循环系统及空调
WO2021169213A1 (zh) * 2020-02-27 2021-09-02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油平衡装置和油平衡控制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2108B (zh) * 2008-12-24 2011-10-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双压缩机并联螺杆满液式冷水机组系统
CN101813396B (zh) * 2009-02-19 2011-09-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装置及其压缩机油位检测方法
CN103062948A (zh) * 2012-12-29 2013-04-24 宁波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 双压缩机并联螺杆冷水机组
CN103062948B (zh) * 2012-12-29 2015-04-08 宁波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 双压缩机并联螺杆冷水机组
CN107642921A (zh) * 2016-07-22 2018-01-30 约克(无锡)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油平衡系统及具有其的多螺杆压缩机并联制冷机组
CN107477920A (zh) * 2017-08-30 2017-12-15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制冷系统
CN107747830A (zh) * 2017-10-20 2018-03-02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油平衡系统、冷媒循环系统及空调
WO2021169213A1 (zh) * 2020-02-27 2021-09-02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油平衡装置和油平衡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16804Y (zh) 多机并联智能油路平衡系统
CN102229340B (zh) 一种节能可调的旁通卸载列车空调系统
CN210197600U (zh) 带储能装置的二次泵变流量冷冻水系统
CN104676796A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1788172B (zh) 一种蓄能空调机组及其工作方法
CN101113854A (zh) 多联式空调机组的均油和冷媒平衡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796146B (zh) 冷凝系统、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8826554A (zh) 一种双冷源热管空调多联机组
CN209484760U (zh) 一种双冷源热管空调多联机组
CN201122030Y (zh) 多联式热泵空调器系统
CN207299346U (zh) 中央空调夜间用电低谷冰蓄冷装置
CN213063887U (zh) 一种制冷压缩机补油及注液降温装置
CN103062948B (zh) 双压缩机并联螺杆冷水机组
CN201964686U (zh) 多压缩机离心式空调机组的油位平衡装置
CN203274085U (zh) 一种冷冻水节能输送的空调系统
CN104990226A (zh) 复合型机房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382694B (zh) 一种基于机柜直接蒸发冷却的机房空调系统
CN101358782A (zh) 一拖多空调器
CN201096082Y (zh) 动态油路平衡系统
CN113340011B (zh) 用于制冷及热泵循环系统的换热器快速切换机构及方法
CN203704470U (zh) 一种并联多功能制冷空调机组
CN203731602U (zh) 工程车辆的冷却系统
CN202100532U (zh) 离心式压缩机的外置油冷却装置
CN202378888U (zh) 节能轨道车辆空调机组
CN204494898U (zh) 环保节能型并联式双工况温度调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ZHEJIANG DUNAN MECHANICAL + ELECTRICAL SCIENCE CO.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UNAN ARTIFICIAL ENVIRONMENTAL APPARATUS CO., LTD., ZHEJIANG PROV.

Effective date: 2009050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508

Address after: Zhuji City, Zhejiang province shop Town Industrial Zone, zip code: 311835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Dunan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Zhuji City, Zhejiang province shop Town Industrial Zone, zip code: 311835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Dun'an Artificial Environment Equipment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91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