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13624Y - 风扇及其马达 - Google Patents

风扇及其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13624Y
CN201113624Y CNU2007201284044U CN200720128404U CN201113624Y CN 201113624 Y CN201113624 Y CN 201113624Y CN U2007201284044 U CNU2007201284044 U CN U2007201284044U CN 200720128404 U CN200720128404 U CN 200720128404U CN 201113624 Y CN201113624 Y CN 20111362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rotating shaft
enveloping structure
oil enveloping
retaining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2840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家轩
陈孟钰
邱永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ta Electronics Inc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CNU20072012840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1362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1362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1362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风扇,包括有一马达与多个扇叶,马达用以带动扇叶,包括有一转子结构与一油封结构,该转轴的一端与轮毂相连,油封结构穿设于转轴,油封结构包括一挡液壁与一本体,挡液壁自本体的内侧朝向转轴方向延伸,且挡液壁的顶面与马达的径向方向夹有一下倾角度,从而使该马达不仅可以有效改善传统油封轴承的问题,避免转轴因润滑不足所产生的噪音以及卡死的现象,并可有效固定定子结构,应用在轴流式风扇或离心式风扇上,更可以有效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风扇及其马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扇及其马达,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储存润滑油,而能够延长使用寿命的风扇及其马达。
背景技术
现今许多设备,例如风扇等,都会通过马达的驱动来达到运转的功效,因此马达的品质好坏会决定于相关设备的品质。其中,轴承更是影响马达运作的重要元件,如果轴承无法提供转轴润滑与固定的效果,轻则产生噪音,重则会导致马达使用寿命的减短。
然而,为了延长马达的使用寿命。请参阅图1,图1为现有的风扇的剖面示意图。现有的作法,会以金属转轴14与含油轴承12搭配使用,由于含油轴承12以金属颗粒冶金,将润滑油以压力方式填入金属颗粒中所制成,因此当风扇1在运转的时候,运转时所产生的压力会使得含油轴承12释放出润滑油,而达到润滑的效果。然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润滑油会因受热而挥发以及摩擦损耗之下,含油轴承12会逐渐失去效用,而导致噪音变大,严重时更会让金属转轴14与含油轴承12会卡死,影响风扇1的运作。
再者,除含油轴承12的运用之外,为了减缓润滑油的损失,更会在轴管套13与金属转轴14之间安设油封11,用于阻挡润滑油的流失。然而,实际上润滑油仍会延着油封11与金属转轴14之间的缝隙而带出轴管套13。另外,长时间的振动环境下,油封11也容易因松动而失去效果,导致润滑油的流失。
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马达及其风扇,能够有效润滑轴承与金属转轴,且避免长时间使用润滑油流失,进而有效延长风扇的使用寿命,实为重要课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及其马达,可以改善含油轴承无法储存润滑油的问题,避免转轴因无法得到适当的润滑形成的噪音与轴承卡死的问题,延长相关产品的寿命,并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马达,包括有一转子结构与一油封结构,转子结构包括有一轮毂与一转轴,转轴的一端与轮毂相连,油封结构穿设于该转轴,包括一挡液壁与一本体,挡液壁自本体的内侧朝向转轴方向延伸,挡液壁的一顶面与该马达的径向方向夹有一下倾角度。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风扇,包括有多个扇叶与一马达,马达用以驱动扇叶,包括有一转子结构与一油封结构,转子结构包括有一轮毂与与一转轴,转轴的一端与轮毂相连,油封结构穿设于转轴,包括一挡液壁与一本体,挡液壁自本体的内侧向转轴方向延伸而出,挡液壁的一顶面与马达的径向方向夹有一下倾角度。
如上述的风扇及其马达,马达更具有一轴承与一轴管部,转轴设置在轴承之中,且轴承设置在轴管部中。轴承与转轴之间更含有一润滑液,油封结构的本体、轴管部与轴承共同界定一储油空间,而储油空间用以储存自轴承与转轴之间溢出的润滑液。另外,挡液壁与转轴外侧之间距离有一间隙,部分的该润滑液经由间隙而溢出油封结构。轮毂更具有多个延伸壁,每两相邻延伸壁之间形成一凹槽,凹槽用以容纳从间隙溢出的润滑液。油封结构的本体更具有一顶部,油封结构的顶部与轮毂的延伸壁之间间隔有一分隔距离,而凹槽的底槽面高于顶部,且延伸壁环状设置于转轴周围,油封结构的挡液壁更具有至少一弯折部,且弯折部朝向轴承弯折,储油空间因弯折部而区隔出至少一导引槽。挡液壁具有一底面,而底面与马达的径向方向平行,底面与轴管部相抵接,油封结构更具有一油封结构的该本体的底部与该定子抵接底部,油封结构的本体的底部内侧与轴管部外侧相抵接,而油封结构的本体的底部与定子抵接,轮毂更具有多个延伸壁,每该两相邻延伸壁之间形成一凹槽,而本体更具有一顶部,顶部与延伸壁间隔一分隔距离,马达更具有一底座,且底座上更延伸有轴管部,油封结构设置于轴管部的开放端,挡液壁的厚度由本体朝向转轴方向为渐减厚度。挡液壁与本体为一体成型。
如上述的风扇,扇叶用以产生一气流,且风扇为一轴流式风扇或一离心式风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其马达采用改进了其油封结构,不仅可以有效改善传统油封轴承的问题,避免转轴因润滑不足所产生的噪音以及卡死的现象,并可有效固定定子结构,应用在轴流式风扇或离心式风扇上,更可以有效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风扇的剖面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风扇的剖面示意图;
图2B为图2A的油封结构的示意图;
图3A为图2A的油封结构与转子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3B为图3A的油封结构与转子结构倒置时的示意图;
图4A为图2A的油封结构的另一实施例;
图4B为图2A的转子结构的另一实施例。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2:风扇          11:油封
12:含油轴承        13:轴管套
14:金属转轴        20:马达
21:油封结构        211:挡液壁
211a:弯折部        211b:顶面
211c:底面          212:本体
213:顶部           214:底部
22:轴承            23:底座
231:轴管部         231a:外侧
24:转子结构        241:轮毂
242:转轴           243:延伸壁
244:凹槽           244a:底槽面
25:定子            26:扇叶
27:储油空间        271:导引槽
d:分隔距离         g:第一间隙
α:下倾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阅图2A,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风扇的剖面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风扇2,包括有一马达20与多个扇叶26,马达20包括有一底座23、一轴承22、一转子结构24、一定子25与一油封结构21,底座23上延伸有一轴管部231,轴承22设置在轴管部231中,转子结构24包含有一轮毂241与一转轴242,转轴242的一端与轮毂241相连,而轮毂241具有多个延伸壁243,而两相邻延伸壁243之间形成有一凹槽244,而转轴242设置在轴承22中,且凹槽244以环状设置在转轴242的周围。油封结构21设置于轴管部231的开放端并穿设于转轴,扇叶26通过马达20驱动而旋转,用以产生一气流。
再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2B,其为图2A的油封结构的示意图。接者,本实用新型的油封结构21可分为一挡液壁211与一本体212,而挡液壁211与本体212为一体成型。
挡液壁211设置于本体212的内侧,且向转轴242方向延伸的设计,挡液壁211具有一顶面211b与一底面211c,顶面211b为一斜面设计,故顶面211b与径向方向夹有一下倾角度α,可以导引位于顶面211b上的润滑液。底面211c与径向方向平行且与轴管部231相抵接,使得挡液壁211从本体212朝向转轴242方向为渐减厚度,除此之外,挡液壁211更具有至少一弯折部211a,弯折部211a设置在挡液壁211的尾端并朝向底座23,与转轴242的外侧距离一间隙g。细分之下,本体212可分为一顶部213与一底部214,顶部213设置于延伸壁243外侧且间隔一分隔距离d,由于分隔距离d甚小,故可以避免润滑液渗出。底部214则与定子25抵接,而油封结构21与风扇2其它构件之间关系,则如图2A所示。
请参阅图3A,图3A为图2A的油封结构与转子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因此,当风扇2开始运转时,原先封储于轴承22的润滑液会因压力差而逐渐释出,并分布在轴承22与转轴242之间。然而在风扇2持续的运转下,多释出的润滑液会从轴承22与转轴242之间溢出,而此润滑液会延着挡液壁211的弯折部211a的导引,导入由挡液壁211、轴管部231与轴承22所界定的一储油空间27内储存。故在储油空间27内的多余的润滑液,会因重力作用下,再度流回轴承22与转轴242之间,不会造成润滑液的流失。如此一来,轴承22所释放出来的润滑液不会有急遽减少的现象,即可达到延长润滑效果。如此,不仅有效减少噪音的产生,更可延长马达20的使用寿命。
然而,如果有部分的润滑液从间隙g渗出,由于凹槽244的底槽面244a高于本体212的高度,使得凹槽244可可以容纳较多的润滑液。当风扇2运转时,从间隙g处渗出的润滑液会先延着转轴242的外侧而流入凹槽244,通过离心力的作用下将润滑液储存在凹槽244中,此时,即使有未流入凹槽244的润滑液,由于挡液壁211的顶面211b为下倾的设计,在顶面211b的润滑液会顺势流入间隙g,再返回储油空间27中,同样不会产生泄漏。而当储存在凹槽244内的润滑液达到一定量时,位于凹槽244之内的润滑液会因为重力的影响,掉落在挡液壁211的顶面211b上,延着下倾的顶面211a而流回间隙g,而达到回收润滑液的效果,如图3A中箭号A所示。
再者,请参阅图3B,其为图3A的油封结构与转子结构倒置时的示意图。即使在风扇2倒置使用时,多余的润滑液会延着转轴242的外侧流入凹槽244之内,而不会从延伸壁243与顶部213之间的分隔距离d流出,避免了风扇2因润滑液渗入定子25之中而影响正常运作的情形,如图3B中箭号B所示。况且,如将风扇2转正,储存在凹槽244的润滑液则依照前述图3A所示的路径返回轴承22与转轴242之间,同样不会有润滑液的浪费。
而本实用新型的变化还不仅限于此,请同时参阅图4A与图4B,图4A为图2A的油封结构的另一实施例,图4B为图2A的转子结构的另一实施例。使用者可依实际需求,改采用具有多个弯折部211a的油封结构21。如此,原先挡液壁211、轴管部231与轴承22所界定出来的储油空间27可区隔出多个导引槽271,来容纳润滑液。此外,如有增加储液的空间的需求,更可以在转子结构24上设计多个凹槽244。而无论导引槽271与凹槽244的大小与数量如何变化,最终都可达到相同的效果。
然而,本实用新型的油封结构21,请再次参阅图2A与图2B,其底部214内侧是以紧配方式与轴管部231外侧231a抵接,而底部214则与定子25抵接。由于干涉力的固定强度大,因此油封结构21可紧密的固定在轴管部231上,并且因定子25与底部214抵接的缘故,更可以限制定子25移动的空间,使得定子25能有效的牢固在底座23上,不会产生松脱。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油封结构,不仅可以有效改善传统油封轴承的问题,避免转轴因润滑不足所产生的噪音以及卡死的现象,并可有效固定定子结构,应用在轴流式风扇或离心式风扇上,更可以有效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Claims (14)

1、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转子结构,包括有轮毂与转轴,该转轴的一端与该轮毂相连;以及油封结构,穿设于该转轴,该油封结构包括挡液壁与本体,该挡液壁自该本体的内侧朝向该转轴方向延伸,且该挡液壁的顶面与该马达的径向方向夹有一下倾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马达更具有轴承与轴管部,该转轴设置在该轴承之中且该轴承设置在该轴管部中,该轴承与该转轴之间更含有润滑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油封结构的该本体、该轴管部与该轴承共同界定一储油空间,且该储油空间用以储存自该轴承与该转轴之间溢出的该润滑液。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挡液壁与该转轴外侧之间距离有间隙,部分的该润滑液经由该间隙而溢出该油封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轮毂更具有多个延伸壁,该些延伸壁环状设置于该转轴周围,且每该两相邻延伸壁之间形成凹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凹槽用以容纳从该间隙溢出的该润滑液。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油封结构的该本体更具有一顶部,该油封结构的该顶部与该轮毂的该些延伸壁之间间隔有一分隔距离,且该凹槽的底槽面高于该油封结构的该本体。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油封结构的该挡液壁更具有至少一弯折部,且该弯折部朝向该轴承弯折,该挡液壁因该弯折部而区隔出至少一导引槽。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挡液壁具有底面,该底面与该马达的径向方向平行,且该底面与该轴管部相抵接。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油封结构的该本体更具有一底部,该油封结构的该本体的底部内侧与该轴管部外侧相抵接,而该油封结构以紧配方式与该轴管部相抵接。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马达更具有一定子,且该油封结构的该本体的底部与该定子抵接。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马达更具有一底座,且该底座上更延伸有该轴管部,而该油封结构设置于该轴管部的开放端。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挡液壁的厚度由该本体朝向该转轴方向为渐减厚度,而该挡液壁与该本体为一体成型。
14、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多个扇叶;以及马达,用以驱动该些扇叶,该马达包括有转子结构与油封结构,该转子结构包括有轮毂与转轴,该转轴的一端与该轮毂相连,该油封结构穿设于该转轴且包括有挡液壁与本体,该挡液壁自该本体的内侧朝向该转轴方向延伸,且该挡液壁的顶面与该马达的径向方向夹有一下倾角度。
CNU2007201284044U 2007-08-24 2007-08-24 风扇及其马达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1362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284044U CN201113624Y (zh) 2007-08-24 2007-08-24 风扇及其马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284044U CN201113624Y (zh) 2007-08-24 2007-08-24 风扇及其马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13624Y true CN201113624Y (zh) 2008-09-10

Family

ID=39965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28404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13624Y (zh) 2007-08-24 2007-08-24 风扇及其马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13624Y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67461A (zh) * 2012-12-12 2014-06-18 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 散热风扇
CN104426287A (zh) * 2013-09-04 2015-03-18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CN108429384A (zh) * 2018-03-26 2018-08-21 精进电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机轴伸端的密封结构
CN108980094A (zh) * 2018-09-14 2018-12-11 深圳市高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储油量匀渗入型长寿命散热风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67461A (zh) * 2012-12-12 2014-06-18 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 散热风扇
CN104426287A (zh) * 2013-09-04 2015-03-18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CN108429384A (zh) * 2018-03-26 2018-08-21 精进电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机轴伸端的密封结构
CN108980094A (zh) * 2018-09-14 2018-12-11 深圳市高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储油量匀渗入型长寿命散热风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13624Y (zh) 风扇及其马达
CN203670721U (zh) 齿轮箱箱体
CN105443742A (zh) 一种纵置变速器
CN201818771U (zh) 带轴承润滑油路的变速箱
CN103362854B (zh) 一种离心式压缩机
CN212100642U (zh) 一种润滑油内循环激振器
CN106678019B (zh) 泵体结构及压缩机
CN109611373A (zh) 一种立式泵稀油自润滑轴承体
CN107559331A (zh) 轴承座密封方法、密封结构及使用该密封结构的轴承座
CN207278842U (zh) 具有润滑油自动集油分配功能的轻量化齿轮箱体
CN203962453U (zh) 一种轴承
CN106286225B (zh) 一种油泵流量调节结构及压缩机
CN108019610A (zh) 抽水泵电机轴承润滑系统
CN206017214U (zh) 一种防甩油散热风扇
US7296932B2 (en) Fluid dynamic bearing having an acute-angled shaft recess
CN205731820U (zh) 一种漆包线润滑装置
CN203926024U (zh) 一种卧式压缩机
CN209083968U (zh) 一种重型卡车及其变速箱和输入轴导油装置
CN209212944U (zh) 一种轴承润滑装置
CN110219972A (zh) 一种液体导流构件
CN208900688U (zh) 立式螺伞齿轮箱润滑结构
CN202768644U (zh) 轴承润滑装置及工程机械
CN208268234U (zh) 一种集油装置
CN2641372Y (zh) 圆柱滚子轴承保持架
TWM331049U (en) Fan and motor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910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