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12629Y - 组合式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组合式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112629Y CN201112629Y CNU2007200575447U CN200720057544U CN201112629Y CN 201112629 Y CN201112629 Y CN 201112629Y CN U2007200575447 U CNU2007200575447 U CN U2007200575447U CN 200720057544 U CN200720057544 U CN 200720057544U CN 201112629 Y CN201112629 Y CN 201112629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yoplastron
- electric connector
- terminal group
- combined electric
-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2634 frag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WYTGDNHDOZPMIW-RCBQFDQVSA-N alstonine Natural products C1=CC2=C3C=CC=CC3=NC2=C2N1C[C@H]1[C@H](C)OC=C(C(=O)OC)[C@H]1C2 WYTGDNHDOZPMIW-RCBQFDQV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800 matu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VEMKTZHHVJILDY-UHFFFAOYSA-N resmethrin Chemical compound CC1(C)C(C=C(C)C)C1C(=O)OCC1=COC(CC=2C=CC=CC=2)=C1 VEMKTZHHVJILD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7/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dissimilar counterpar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2—Shield structure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engaging mating connector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组合式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设有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上延伸有呈垂直设置的第一舌板和第二舌板,其中第一舌板比第二舌板长,且第二舌板位于第一舌板纵长方向的一侧;以及至少二组导电端子,包括第一端子组和第二端子组,第一端子组对应排列于第一舌板的一侧,第二端子组对应排列于第二舌板的一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电连接器绝缘本体的主体部上延伸有呈垂直设置的第一舌板和第二舌板,其中第一舌板比第二舌板长,且所述第二舌板位于所述第一舌板纵长方向的一侧。这样的结构设置可使电连接器整体体积显着缩小,进而缩小使用这种电连接器的电子产品的体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数码市场的逐渐成熟,各种电子产品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并且以一种较迅速的速度大范围涉及各种领域,在技术发展趋势的推动下,这些电子产品不断从原始的体积大朝体积小的方向发展,由笨重变轻薄,由难以挪动变成便携式电子产品,而这些变化恰好符合人们方便携带电子产品的理念,同时,人们对电子产品的功能和使用性能要求也不断的提高,在这些发展趋势的带动下,各电子厂商都在不遗余力的研究体积小、功能多且性能好的电子产品以抢占更多的市场。
随着各种体积小的电子产品的诞生,使用于电子产品的电子元件也不断的集成化和轻薄化,以适应电子产品向轻薄化和功能齐全方向转变的趋势。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的性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电子产品的功能不断强大,如数字电视朝高分辨率、深彩色和高帧率不断发展,使得各种电子产品的性能不断提高,随着电子产品向小型化发展,各种小型消费电子的性能也不断提高,其与计算机连接的速度要求不断提高,在产业发展趋势的带动下,业界对使用于数字电视、计算器等电子产品的电连接器的传输速度,高频性能、音频和视频同步传输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这些发展趋势的推动下,使用于数字电视、计算机等电子产品的电连接器有了较多的应用。目前业界普遍使用于计算机的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E-SATA(Exterior 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Attachment外部串流先进技术附接)和IEEE1394B(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Electronics Engineers 1394B typ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制定的1394B类型)外围传输设备也得到了多方面的应用。
业界为了让计算机能同时使用USB、E-SATA和IEEE1394B这三种传输接口的外围设备,则必须同时拥有这三种传输设备的对接口,例如图1所示的目前业界普遍使用的一种组合式电连接器9,包括一IEEE1394B传输接口90和两USB传输接口91,IEEE1394B传输接口90位于两USB传输接口91的上方,三个传输接口堆迭在一起组成一个组合式电连接器。
在业界外围传输设备向小型化,低厚度的发展的趋势下,单独安装三种电连接器或将三电连接器层迭安装于电路板会浪费电路板的空间或提高产品高度,不利于计算机向小型、轻薄化发展。
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缩小整体体积的组合式电连接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上延伸有呈垂直设置的第一舌板和第二舌板,其中所述第一舌板比所述第二舌板长,且所述第二舌板位于所述第一舌板纵长方向的一侧;以及至少二组导电端子,包括第一端子组和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一端子组对应排列于所述第一舌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端子组对应排列于所述第二舌板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电连接器绝缘本体的主体部上延伸有呈垂直设置的第一舌板和第二舌板,其中所述第一舌板比所述第二舌板长,且所述第二舌板位于所述第一舌板纵长方向的一侧。这样的结构设置可使电连接器整体体积显着缩小,进而缩小使用这种电连接器的电子产品的体积。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组合式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如图2所示的组合式电连接器的遮蔽壳体的立体图。
图4是如图2所示的组合式电连接器的遮蔽壳体另一方位的立体图。
图5是如图2所示的组合式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立体图。
图6是如图2所示的组合式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后视立体图。
图7是如图2所示的组合式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另一方位的立体图。
图8是如图2所示的组合式电连接器的E-SATA规格的导电端子的立体图。
图9是如图2所示的组合式电连接器的USB规格的导电端子的立体图。
图10是如图2所示的组合式电连接器的IEEE1394B规格的导电端子的立体图。
图11是如图2所示的组合式电连接器的端子固定板的立体图。
图12是如图2所示的组合式电连接器的装设有E-SATA规格和USB规格的导电端子的绝缘本体的立体图。
图13是如图2所示的组合式电连接器的装设有E-SATA规格和USB规格的导电端子的绝缘本体另一方位的立体图。
图14是如图2所示的组合式电连接器的装设有E-SATA规格和USB规格的导电端子的绝缘本体的立体剖视图。
图15是如图2所示的组合式电连接器的端子定位板和IEEE1394B规格的导电端子配合的立体图。
图16是如图2所示的组合式电连接器的端子定位板和E-SATA规格的导电端子配合的立体图。
图17是如图2所示的组合式电连接器的装设有导电端子和端子定位板的绝缘本体的立体图。
图18是如图2所示的组合式电连接器的装设有导电端子和端子定位板的绝缘本体的另一方位的立体图。
图19是如图2所示的组合式电连接器的装设有导电端子和端子定位板的绝缘本体的立体剖视图。
图20是如图2所示的未连接电路板时的组合式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1是如图2所示的未连接电路板时的组合式电连接器的另一方位的立体图。
图22是如图2所示的组合式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与电路板的立体分解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电连接器的E-SATA规格、USB规格和IEEE1394B规格的对接连接器与电连接器对接之前的立体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电连接器的IEEE1394B规格的对接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电连接器的E-SATA规格和IEEE1394B规格的对接连接器与
电连接器对接之后的立体剖视图。
图26是如图2所示的另一实施例的组合式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电连接器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电连接器包括一遮蔽壳体1、绝缘本体2、导电端子3和端子定位板4,绝缘本体2收容于遮蔽壳体1内。遮蔽壳体1、绝缘本体2、导电端子3和端子定位板4组装在一起之后一起装设于电路板8上。
请参照图3至图4,遮蔽壳体1包括上侧壁10、下侧壁11、左侧壁12和右侧壁13,上侧壁10、下侧壁11、左侧壁12和右侧壁13形成一收容所述绝缘本体2的第一收容空间14。上侧壁10上设有两弹片100,弹片100向所述收容空间14内延伸。下侧壁11上设有两弹片101,弹片101也向所述收容空间14内延伸。右侧壁13上设有一弹片102,弹片102向所述收容空间14内延伸。遮蔽壳体的下侧壁11设有第一挡止部104,上侧壁10上还设有第二挡止部103,第二挡止部103和第一挡止部104相对设置,而且向所述收容空间14内延伸,第二挡止部103呈弧状,第一挡止部104呈“S”形弯曲状,且其包括一基部1040,由所述基部1040弯曲延伸一头部1041,头部1041上设有一凸圆弧面1042。第一挡止部104和遮蔽壳体1的上侧壁10、下侧壁11以及右侧壁13共同形成第二收容空间161。第一挡止部104和遮蔽壳体1的上侧壁10、下侧壁11以及左侧壁12共同形成第三收容空间162。
遮蔽壳体1的底面15上设有四个插脚150,151,152和153,用于固定于电路板8上,遮蔽壳体1的后端17于左侧壁12和右侧壁13上分别设有结构相同的卡槽120和130,卡槽120和130用于固定端子定位板4,每一卡槽120和130包括由后端17向前水平延伸的第一部分1310和由第一部分1310向下延伸的第二部分1311。
请参照图5至图7,绝缘本体2包括主体部20,主体部20的左侧21设有侧板210,主体部20的底部22设有底板220,主体部20的前端23设有第一舌板230和第二舌板231,第一舌板230和第二舌板231之间设有挡块232,挡块232的底部设有一凹圆弧面2320。第一舌板230具有顶面2300和底面2301,顶面2300上凹设有第一端子收容槽23000,底面2301上凹设有第三端子收容槽23010,第一端子收容槽23000和第三端子收容槽23010通向绝缘本体2的后端24。第二舌板231具有左侧面2310和右侧面2311,所述左侧面2310上凹设有第二端子收容槽23100,其通向绝缘本体2的后端24,第二端子收容槽23100从所述左侧面2310贯穿至所述右侧面2311。第一舌板230和第二舌板231在主体部20前端处于相互垂直的位置,且第一舌板230水平放置,第二舌板231垂直放置在第一舌板230的右侧,且第一舌板230比第二舌板231长。绝缘本体2的后端24分别设有第一凹槽240、第二凹槽241、第三凹槽242和第四凹槽243,分别用于固定端子定位板4,第二凹槽241由两边设有的凸块2411形成,绝缘本体2的底面25上设有两定位柱250,分别用于固定于电路板8上。
除将第一舌板230水平放置和将第二舌板231垂直放置这样的方式之外,还可将第一舌板230垂直放置而将第二舌板231水平放置在第一舌板230的下方,这种方式同样可以使电连接器整体体积显着缩小。也可在水平放置的第一舌板230的两侧分别垂直放置一第二舌板231,这种方式也同样可以缩小电连接器整体体积。
请参照图8至图10,导电端子3包括第一端子组30、第二端子组32和第三端子组31(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端子组30为E-SATA规格的端子组,所述第二端子组32为IEEE1394B规格的端子组,所述第三端子组31为USB规格的端子组。
第一端子组30的每一端子300包括头部3000和由头部3000弯折延伸形成的端子脚3001,端子脚3001包括固定部30010和由固定部30010弯折延伸形成的焊接部30011,焊接部30011焊接至如图2所示的电路板8上。
第二端子组32的每一端子320包括头部3200和由头部3200弯折延伸形成的端子脚3201,端子脚3201包括固定部32010和由固定部32010弯折延伸形成的焊接部32011,焊接部32011焊接至如图2所示的电路板8上。
第三端子组31的每一端子310包括头部3100和由头部3100弯折延伸形成的端子脚3101,端子脚3101包括固定部31010和由固定部31010弯折延伸形成的焊接部31011,焊接部31011焊接至如图2所示的电路板8上,固定部31010具有一卡合部31012。
请参照图11,端子定位板4包括一呈长条状的基板43以及由所述基板43上凸设的且垂直于所述基板43的凸块411,且凸块411设于基板43的前表面42靠近端子定位板4的左侧40的位置上。端子定位板4的左侧40和右侧41分别设有第一定位柱400和第二定位柱401。凸块411的外表面414上凸设有条状肋412,每一条状肋412之间形成第二沟槽413。所述端子定位板4的前表面42上在所述凸块411的右侧设有凸肋420,每一凸肋420之间形成第一沟槽421。
请参照图12至14,组装时,首先,将如图8所示的第一端子组30和如图9所示的第三端子组31插入如图6所示的绝缘本体2上设有的第一端子收容槽23000和第三端子收容槽23010中,将第一端子组30和第三端子组31从绝缘本体2的后端插入,使所述第一端子组30的每一端子300的头部3000位于所述绝缘本体2的第一舌板230具有的顶面2300上凹设的第一端子收容槽23000中,所述第三端子组31的每一端子310的头部3100位于所述绝缘本体2的第一舌板230具有的底面2301上凹设的第三端子收容槽23010中,固定部31010位于所述绝缘本体2的后端24设有的第二凹槽241中,固定部31010上设有的卡合部31012卡在绝缘本体1的后端24设有的凸块2411的上表面24110上。第一端子组30的每一端子300贴在绝缘本体1的后端24设有的凸块2411的前表面24111上;
请参照图15至19,其次,将第二端子组32放入端子定位板4设有的凸块411的外表面410上与第二端子组32的固定部32010相对应的沟槽413中,然后人工夹住设有第二端子组32的一端和端子定位板4的另一端,然后将端子定位板4插入绝缘本体2的后端,使端子定位板4的上表面440与绝缘本体2的上表面200平齐。这样,所述每一端子320的头部3200位于所述绝缘本体2的第二舌板231具有的第二端子收容槽23100中,焊接部32011绕过绝缘本体2的后端24设有第一凹槽240的侧壁244的底部245。所述凸块411位于绝缘本体2的后端24设有的第四凹槽243中,所述沟槽421用于收容第一端子组30的每一端子300的固定部30010,第一定位柱400位于绝缘本体2的后端24设有的第三凹槽242中,第二定位柱401位于绝缘本体2的后端24设有的第一凹槽240中;
请参照图20至21,再次,将装设有端子组30、32和31的绝缘本体2以及端子定位板4装入遮蔽壳体1的第一收容空间14内,使绝缘本体2的主体部20的底部22设有的底板220位于遮蔽壳体1的下侧壁11下方,并紧贴着遮蔽壳体1的下侧壁11,绝缘本体2的主体部20的左侧21设有的侧板210位于遮蔽壳体1的左侧壁12的右边,并紧贴着遮蔽壳体1的左侧壁12;
请继续参照图20至21,最后,推端子定位板4,使装设在绝缘本体1的后端24端子定位板4与遮蔽壳体1相扣合。其包括两个步骤,首先,平推端子定位板4,将端子定位板4的第一定位柱400和第二定位柱401推入遮蔽壳体1的卡扣部120和130的第一部分1310中;其次,下压端子定位板4,使第一定位柱400和第二定位柱401装设入遮蔽壳体1的卡扣部120和130的第二部分1311中,这时端子定位板4和遮蔽壳体1之间有一间隙1000。端子定位板4可将导电端子3的第一端子组30、第二端子组32和第三端子组31压合固定于绝缘本体2内,以及可将绝缘本体2压合固定于遮蔽壳体1内。将绝缘本体2压合固定于遮蔽壳体1中之后,绝缘本体2的主体部20的前端23设有的挡块232与遮蔽壳体1的下侧壁11上设有的第一挡止部104紧贴,当插入收容空间161(未图示)的对接连接器与第二舌板231对接时,挡块232上设有的凹圆弧面2320与头部1041上设有一凸圆弧面1042相接触,挡块232抵住第一挡止部104,可防止对接电连接器(未图示)插入时使第一挡止部104过渡变形。
由于将导电端子3装设入绝缘本体2内和将绝缘本体2装设入遮蔽壳体1中时可不需要用机器铆合固定,而是直接用端子定位板4便可将导电端子3压合固定于绝缘本体2中和将绝缘本体2压合固定于遮蔽壳体1中,因此可以减少生产工序,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请参照图21至22,遮蔽壳体1底面15上设有的四个插脚150,151,152和153和绝缘本体2的底面25上设有的两定位柱250分别装设固定于电路板8上对应的通孔80中。
请参照图23至25,第二收容空间161收容与第二舌板231对接的对接连接器,其为与所述第三端子组31相匹配的IEEE1394B规格的对接连接器7。第三收容空间162收容与第一舌板230对接的对接连接器,对接连接器可为与所述第一端子组30相匹配的E-SATA规格的对接连接器5,同时也可为与所述第二端子组32相匹配的USB规格的对接连接器6。对接连接器5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支撑块50,对接连接器7的底表面70上设有一凹槽71,顶表面72上设有通孔73。
当对接连接器7与第二舌板231对接时,对接连接器7上设有的凹槽71与所述第一挡止部104相配合,第一挡止部104可以防止对接连接器7反插入第三收容空间162中,即可起防呆作用,而且遮蔽壳体1的右侧壁13上设有的弹片102与对接连接器7的顶表面72上设有通孔的73相扣,且第二挡止部103位于对接连接器7的左侧,对对接连接器7起限位作用。
将对接连接器5与第一舌板230对接时,对接连接器5上设有的支撑块50抵靠于绝缘本体2的主体部20的左侧21上设有的侧板210的上表面2100,同时也抵靠于绝缘本体2的主体部20的前端23设有的挡块232的上表面2321,而且遮蔽壳体1的上侧壁10和下侧壁11上分别设有的弹片100和101可分别与对接连接器5和对接连接器6上设有的通孔51相扣。同样将对接连接器6与第一舌板230对接时,遮蔽壳体1的上侧壁10和下侧壁11上分别设有的弹片100和101可分别与对接连接器6上设有的通孔60相扣。
前面描述的电连接器,使用于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3的端子脚可为SMT(Surface MountTechnology表面黏着技术)型,即端子脚为水平的,并平贴焊接在电路板8上,但也可以是DIP(Dual In-line Package双排封装)型,即端子脚为针状(如图26所示),穿过电路板8上设有的与导电端子3对应的通孔,并焊接到电路板8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电连接器绝缘本体的主体部上延伸有呈垂直设置的第一舌板和第二舌板,其中所述第一舌板比所述第二舌板长,且所述第二舌板位于所述第一舌板纵长方向的一侧。这样的结构设置可使电连接器整体体积显着缩小,进而缩小使用这种电连接器的电子产品的体积。除将第一舌板230水平放置和将第二舌板231垂直放置这样的方式之外,还可将第一舌板垂直放置而将第二舌板水平放置在第一舌板的下方,这种方式同样可以使电连接器整体体积显着缩小。也可在水平放置的第一舌板的两侧分别垂直放置一第二舌板,这种方式也同样可以缩小电连接器整体体积。而且将导电端子装设于绝缘本体中和将绝缘本体装设于遮蔽壳体中时不需要用机器铆合固定,而是直接用端子定位板压合固定,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生产工序,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Claims (10)
1.一种组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上延伸有呈垂直设置的第一舌板和第二舌板,其中所述第一舌板比所述第二舌板长,且所述第二舌板位于所述第一舌板纵长方向的一侧;
以及至少二组导电端子,包括第一端子组和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一端子组对应排列于所述第一舌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端子组对应排列于所述第二舌板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一收容所述第一舌板和所述第二舌板的遮蔽壳体,所述遮蔽壳体包括上下左右四个侧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进一步设有第一挡止部,所述第一挡止部包括由所述下侧壁向上延伸形成的基部以及由所述基部进一步朝所述第二舌板的方向延伸形成的头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上设有一凸圆弧面,所述主体部上进一步设有一位于所述第一舌板和所述第二舌板之间的挡块,所述挡块的底部设有一凹圆弧面,所述凸圆弧面紧贴所述凹圆弧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一端子定位板,所述端子定位板的两端分别设有定位柱,所述遮蔽壳体的左右侧壁上设有卡槽,所述定位柱装设于所述卡槽内。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的进一步设有一由所述上侧壁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二挡止部,所述第二挡止部与所述上侧壁、下侧壁和右侧壁形成收容空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一端子定位板,所述端子定位板进一步包括一基板以及所述基板上凸设的凸块,所述绝缘本体后端设有与所述凸块相对应的凹槽,所述基部的前表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端子组相对应的第一沟槽,所述凸块的外表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端子组相对应的第二沟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组为E-SATA规格的端子组,所述第二端子组为IEEE1394B规格的端子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进一步包括第三端子组,设于所述第一舌板上与所述第一端子组相对的一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端子组为USB规格的端子组。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0575447U CN201112629Y (zh) | 2007-09-27 | 2007-09-27 | 组合式电连接器 |
US12/167,455 US8038474B2 (en) | 2007-09-27 | 2008-07-03 | Assembled electrical connector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0575447U CN201112629Y (zh) | 2007-09-27 | 2007-09-27 | 组合式电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112629Y true CN201112629Y (zh) | 2008-09-10 |
Family
ID=39964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720057544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12629Y (zh) | 2007-09-27 | 2007-09-27 | 组合式电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038474B2 (zh) |
CN (1) | CN201112629Y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12001A (zh) * | 2018-02-08 | 2018-09-07 | 江西立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二合一电连接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887393B2 (ja) * | 2009-03-24 | 2012-02-29 |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TW201039498A (en) * | 2009-04-20 | 2010-11-01 | Innodisk Corp | SATA data connection device with raised reliability |
CN101673910A (zh) * | 2009-07-10 | 2010-03-17 | 泰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二合一连接器 |
CN101609946A (zh) * | 2009-07-10 | 2009-12-23 | 泰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二合一接口的连接器 |
TWM369556U (en) * | 2009-07-29 | 2009-11-21 | nai-qian Zhang | Modular electrical connector |
CN102207587B (zh) * | 2010-03-31 | 2014-12-24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连接器 |
US8215996B2 (en) * | 2010-07-22 | 2012-07-10 |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 Electrical connector |
US8113882B1 (en) * | 2010-12-29 | 2012-02-14 | U. D. Electronic Corp. | USB connector |
CN103842867B (zh) * | 2011-09-28 | 2016-08-17 | 3M创新有限公司 | 电触点和电连接器 |
KR20130059112A (ko) * | 2011-11-28 | 2013-06-05 | 타이코에이엠피(유) | 휴대 단말기용 접속 소켓 |
JP3178072U (ja) * | 2011-12-26 | 2012-08-30 | 長盛科技股▲分▼有限公司 | ダブル伝送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を備えたコネクタソケット及びそのコネクタプラグ |
CN102751636A (zh) * | 2012-07-16 | 2012-10-24 |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连接器插头结构 |
CN203135087U (zh) * | 2012-12-30 | 2013-08-14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03904472B (zh) * | 2012-12-30 | 2018-03-06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US8974248B2 (en) * | 2013-03-21 | 2015-03-10 |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 Universal serial bus connector |
TWM531086U (zh) * | 2016-05-19 | 2016-10-21 | 王沛綸 | 多規相容連接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347156U (en) * | 1997-08-13 | 1998-12-01 | Molex Taiwan Ltd | Mixing-type universal connector |
TW405762U (en) * | 1998-11-11 | 2000-09-11 | Molex Inc | Connector |
US6203335B1 (en) * | 1999-12-22 | 2001-03-20 |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 Mobile phone connector and the art of assembly of contacts and a housing |
US7390197B2 (en) * | 2002-07-17 | 2008-06-24 | Oqo Incorporated | Electronic device with integral connectors |
US6758685B1 (en) * | 2003-04-11 | 2004-07-06 | Compal Electronics, Inc. | 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 connector |
CN1992447A (zh) * | 2005-12-29 | 2007-07-04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组件 |
-
2007
- 2007-09-27 CN CNU2007200575447U patent/CN201112629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8
- 2008-07-03 US US12/167,455 patent/US8038474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12001A (zh) * | 2018-02-08 | 2018-09-07 | 江西立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二合一电连接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90068886A1 (en) | 2009-03-12 |
US20110130036A9 (en) | 2011-06-02 |
US8038474B2 (en) | 2011-10-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112629Y (zh) | 组合式电连接器 | |
CN201069844Y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CN201355687Y (zh) | 电连接器 | |
TWI438969B (zh) | 電連接器 | |
CN200941504Y (zh) | 插座连接器 | |
CN201285934Y (zh) | 电连接器 | |
CN2831518Y (zh) | 电连接器 | |
CN2840371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323341Y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201252225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345438Y (zh) | 电连接器 | |
CN1992447A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CN202042687U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CN201122766Y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CN2728035Y (zh) | 电子转接器 | |
CN2909592Y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CN103633488B (zh) | 插头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 |
CN202872086U (zh) | 插头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 |
CN201868651U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CN104810648A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113071Y (zh) | 复合式插座电连接器 | |
CN201438579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336416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2564639U (zh) | 拨动扣合式软排线连接器及与其相连接的软排线 | |
US9306303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