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98220Y - 可减少血栓源的封堵器 - Google Patents

可减少血栓源的封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98220Y
CN201098220Y CNU2007201194885U CN200720119488U CN201098220Y CN 201098220 Y CN201098220 Y CN 201098220Y CN U2007201194885 U CNU2007201194885 U CN U2007201194885U CN 200720119488 U CN200720119488 U CN 200720119488U CN 201098220 Y CN201098220 Y CN 20109822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pper
net
umbrella
dish
seal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1948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訾振军
臧式先
冯耀庭
曾敏
吕世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11948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9822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9822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9822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介入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封堵器。一种可减少血栓源的封堵器,由可医学植入材料制成的网隔组成,所述网隔左房伞面呈开放性中空。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房伞面呈部分开放性或完全开放性中空,减少了封堵器的重量,减轻了人体置入部分的负担;并且,现有技术中封堵器多为金属制成,本实用新型可大大减少了金属的覆盖率,降低了金属离子的渗漏量,因而可以有效的避免血栓的形成。通过实验证明,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力地促进内皮细胞的爬覆,因而可在较短时间内在其表面形成一层天然的隔离层,大大提高了堵闭效果。

Description

可减少血栓源的封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介入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封堵器。
背景技术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形成的先天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先心病的发病率约为出生活产婴的7~8‰,未经治疗者约34%可在1个月内死亡,50%在1岁内死亡,生后早期死亡者多为复杂畸形或病情较重者。各类先心病中以室间隔缺损最多,其次是动脉导管未闭、法乐氏四联症和房间隔缺损。
近年来,由于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术的应用,以及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的发展,使临床上对先天性心脏病不易诊断及缺乏治疗办法的局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新兴介入治疗技术的普及更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治有了很大改观。介入治疗技术是近些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临床医疗技术,它具有创伤小、安全、疗效好、操作简便、住院时间短、病人康复快等优点。随着介入医疗器械的不断改进,其治疗的适应征也将不断扩大,由于该技术具有简捷安全、疗效可靠的优点,相信在本世纪必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现有的先心病的介入治疗医疗器械主要有以下几类: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这类介入医疗器械已经在临床上的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它能够避免手术大量失血带来的危险,并且适用的人群也越来越大了。
先心病介入医疗产品尽管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跃的发展,但是仍存在不足之处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现有的封堵器多采用较多镍钛丝编织而成,金属含量较高,如图15所示的现有技术封堵器,其金属丝完全覆盖整个左右两个盘面,此外,两个盘面的金属丝交汇处采用封头和栓头固定,无疑增加了金属含量植入人体后与血液长期接触后易并发炎症和形成血栓。尤其是左心房,在植入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后,造成心房壁的粗糙,易致血栓形成。一旦栓头脱落随着血液流入身体其他脏器,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如脑卒中。在申请号为200410053861.2的文献公布了一种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的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和室间隔缺损封堵器中的原盘面通过金属丝编织技术,形成平整的平面,平面的中心为支架编制丝的环形回折环使其连接成一整体,在支架的表面无铆接。尽管上述封堵器没有采用封头和栓头进行铆接,但由于金属丝完全覆盖整个左右两个盘面,其金属含量仍然很高,影响了内皮细胞的爬覆,因而要在较长时间内在其表面形成一层天然的隔离层,不利于堵闭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封堵器,可以降低金属含量,减少血栓形成,而且还可以提高堵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可减少血栓源的封堵器,由可医学植入材料制成的网隔组成,所述网隔左房伞面呈开放性中空。
所述网隔的左伞面整个形成完全开放性中空,或者左伞面部份形成开放性中空。
所述网隔伞边向内翻。
在所述网隔结构内置有阻流膜,所述阻流膜形成封闭结构。
所述阻流膜紧贴网隔结构。
所述网隔右房伞上可以设置一个与输送器相连的连接装置。
所述连接装置为螺纹装置。
所述右房伞面为一网隔盘通过导丝与伞房体连接构成,所述与输送器相连的连接装置装于网隔盘上,当释放封堵器时,首先松开导丝一端,将导丝撤掉,然后将带连接装置的网隔盘回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房伞面呈部分开放性或完全开放性中空,减少了封堵器的重量,减轻了人体置入部分的负担;并且,现有技术中封堵器多为金属制成,本实用新型可大大减少了金属的覆盖率,降低了金属离子的渗漏量,因而可以有效的避免血栓的形成。通过实验证明,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力地促进内皮细胞的爬覆,因而可在较短时间内在其表面形成一层天然的隔离层,大大提高了堵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封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右视端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ASD封堵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右视端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ASD封堵器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左视端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ASD封堵器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7、图8所示网隔盘示意图;
图10为图7撤掉网隔盘后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左视端面图;
图12为发明提供的ASD封堵器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VSD封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PDA封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现有的ASD封堵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的封堵器适用于先心病治疗过程的房间隔缺损(ASD)封堵器、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器、以及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等。
如图1、图2所示,封堵器的网隔由可医学植入材料编制成细密的网构成,左房伞3伞面呈开放性中空。
如图3、4、5、6所示,以房间隔缺损(ASD)封堵器为例来说明。该封堵器主要由NiTi合金丝编织而成的金属网隔1和设置在金属网隔中间的阻流膜2组成,阻流膜2可以是PET,PTFE或可降解的胶原材料。整个封堵器分为左房伞3、右房伞4和腰部5三个部分,其中左房伞面3未完全覆盖网隔。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在网隔1的左房3伞面部份形成开放性中空,左房3伞面由阻流膜2形成封闭;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在网隔1的左房3伞面整个形成完全开放性中空,左房3伞面由阻流膜2形成封闭。从图3、4、5、6可以看出,用缝合线8将阻隔膜2和网隔1缝接起来,让阻隔膜2与房伞面紧帖,进一步减少阻隔膜2与房伞面网隔1的间隙,使该部分更加有利于内皮细胞的爬覆。封堵器右房伞4上设置一个与输送器相连的连接装置6,该装置为螺纹装置。
当植入图3、4、5、6所示的封堵器时,通过螺纹装置6和输送器相连,然后在X光监视设备下借助输送器将封堵器输送至病变位置,调整好角度后,释放封堵器以封堵缺损部位。
如图7、8、9所示,封堵器右房伞面为一网隔盘9通过导丝7配合连接在右伞房体上构成,与输送器相连的螺纹连接装置6装于网隔盘9上,该当释放封堵器时,首先松开导丝7一端,将导丝7撤掉,然后将带螺纹装置6的网隔盘9回收。所述螺纹装置6还可以外套螺纹,并与输送器的外翘管内螺纹连接。撤掉网隔盘9的封堵器如图10所示。
当植入图7所示封堵器时,通过螺纹装置6和输送器相连,然后在X光监视设备下借助输送器将封堵器输送至病变位置,调整好角度后,释放封堵器以封堵缺损部位。确定释放封堵器时,首先松开导丝7一端,将导丝7撤掉,然后将带螺纹装置6的网隔盘9回收。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ASD封堵器还可以将网隔1的伞边向内翻11。
图13、图14中分别是本实用新型中VSD封堵器和PDA封堵器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封堵器截面形状可为根据病体具体情况而定的多边形。
实验表明,本实用新型中的封堵器可以有力地促进与细胞的结合,内皮的爬覆速度要远快于现有技术的封堵器。因而本实用新型的封堵器可有望在较短时间内在其表面形成一层天然的隔离层,不仅提高了堵闭效果,而且大大改善了封堵器的生物相容性。

Claims (9)

1. 一种可减少血栓源的封堵器,由可医学植入材料制成的网隔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网隔左房伞面呈开放性中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减少血栓源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网隔的左伞面整个形成完全开放性中空,或者左伞面部份形成开放性中空。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减少血栓源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网隔伞边向内翻。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减少血栓源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网隔结构内置有阻流膜,所述阻流膜形成封闭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减少血栓源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膜紧贴网隔结构。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减少血栓源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网隔右房伞上可以设置一个与输送器相连的连接装置。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减少血栓源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为螺纹装置。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减少血栓源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房伞面为一网隔盘通过导丝与伞房体连接构成,所述与输送器相连的连接装置装于网隔盘上,当释放封堵器时,首先松开导丝一端,将导丝撤掉,然后将带连接装置的网隔盘回收。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减少血栓源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房伞面由一网隔盘通过导丝与伞房连接构成,所述与输送器相连的螺纹装置装于网隔盘上,当释放封堵器时,首先松开导丝一端,将导丝撤掉,然后将带连接装置的网隔盘回收。
CNU2007201194885U 2007-04-12 2007-04-12 可减少血栓源的封堵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9822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194885U CN201098220Y (zh) 2007-04-12 2007-04-12 可减少血栓源的封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194885U CN201098220Y (zh) 2007-04-12 2007-04-12 可减少血栓源的封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98220Y true CN201098220Y (zh) 2008-08-13

Family

ID=39934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19488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98220Y (zh) 2007-04-12 2007-04-12 可减少血栓源的封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98220Y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16984A1 (zh) * 2011-08-03 2013-02-07 北京华医圣杰科技有限公司 主动脉瘤夹层支架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84767A (zh) * 2012-03-05 2013-09-11 赵菁 轻型心房心室缺损封堵器
CN103300896A (zh) * 2012-03-09 2013-09-18 赵菁 双侧单层伞式封堵器
CN103300895A (zh) * 2012-03-09 2013-09-18 赵菁 单层编织伞式心脏间隔封堵器
CN104000631A (zh) * 2014-05-26 2014-08-27 山东省立医院 一种主动脉窦瘤破裂封堵器
CN105054980A (zh) * 2015-09-11 2015-11-18 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适应变角度封堵器
CN108969033A (zh) * 2018-07-25 2018-12-11 汪建军 一种防血栓封堵器
CN110680415A (zh) * 2019-09-20 2020-01-14 珠海崇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包覆型封堵器
CN111544060A (zh) * 2016-12-31 2020-08-18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封堵器
CN112603450A (zh) * 2020-12-29 2021-04-06 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专用窦瘤塞
CN110680415B (zh) * 2019-09-20 2024-05-17 珠海丽笙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包覆型封堵器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16984A1 (zh) * 2011-08-03 2013-02-07 北京华医圣杰科技有限公司 主动脉瘤夹层支架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84767A (zh) * 2012-03-05 2013-09-11 赵菁 轻型心房心室缺损封堵器
CN103300895B (zh) * 2012-03-09 2015-07-2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单层编织伞式心脏间隔封堵器
CN103300896A (zh) * 2012-03-09 2013-09-18 赵菁 双侧单层伞式封堵器
CN103300895A (zh) * 2012-03-09 2013-09-18 赵菁 单层编织伞式心脏间隔封堵器
CN103300896B (zh) * 2012-03-09 2015-07-2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双侧单层伞式封堵器
CN104000631B (zh) * 2014-05-26 2016-08-24 山东省立医院 一种主动脉窦瘤破裂封堵器
CN104000631A (zh) * 2014-05-26 2014-08-27 山东省立医院 一种主动脉窦瘤破裂封堵器
CN105054980A (zh) * 2015-09-11 2015-11-18 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适应变角度封堵器
CN105054980B (zh) * 2015-09-11 2017-05-17 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适应变角度封堵器
CN111544060A (zh) * 2016-12-31 2020-08-18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封堵器
EP3563773B1 (en) * 2016-12-31 2023-09-27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ccluder and method for sewing an occluder
CN108969033A (zh) * 2018-07-25 2018-12-11 汪建军 一种防血栓封堵器
CN110680415A (zh) * 2019-09-20 2020-01-14 珠海崇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包覆型封堵器
CN110680415B (zh) * 2019-09-20 2024-05-17 珠海丽笙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包覆型封堵器
CN112603450A (zh) * 2020-12-29 2021-04-06 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专用窦瘤塞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98220Y (zh) 可减少血栓源的封堵器
CN101283935B (zh) 可减少血栓源的封堵器
CN201082203Y (zh) 心脏缺损封堵器
CN205198210U (zh) 一种编织型左心室减容器械
CN103006286B (zh) 一种可显影封闭式编织体植入物及输送装置
CN102488571B (zh) 一种磁环人工括约肌及其制造和应用方法
CN105662512B (zh) 一种心耳封堵植入体
CN105832375B (zh) 一种心耳封堵器
CN201905941U (zh) 一种房间隔缺损封堵伞
CN102961200B (zh) 带锚定机构的肺动脉瓣膜支架
CN2904980Y (zh) 一种左心耳封堵器
CN204814031U (zh) 一种改进的左心耳封堵器
CN206777351U (zh) 可收缩左心室减容装置
EP3125780B1 (en) Left atrial appendage occlusion device
RU128101U1 (ru) Окклюдер
CN104398284A (zh) 一种新型左心耳封堵器及制造方法
CN202490047U (zh) 一种磁环人工括约肌
CN205493920U (zh) 一种心耳封堵植入体
WO2015002625A1 (en) The occluder device for cardiovascular system
CN103284767A (zh) 轻型心房心室缺损封堵器
CN203591289U (zh) 一种立体结构的体内可吸收金属闭合钉
CN201814605U (zh) 一种非对称双盘状左心耳封堵器
CN105816216B (zh) 一种心耳封堵器
CN205339015U (zh) 一种心房分流装置
CN107397561A (zh) 一种卵圆孔未闭封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