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96433Y - 冷凝器 - Google Patents

冷凝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96433Y
CN201096433Y CNU2007201293575U CN200720129357U CN201096433Y CN 201096433 Y CN201096433 Y CN 201096433Y CN U2007201293575 U CNU2007201293575 U CN U2007201293575U CN 200720129357 U CN200720129357 U CN 200720129357U CN 201096433 Y CN201096433 Y CN 20109643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plate
clapboard
condenser
holes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2935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进顺
吕耀程
翁衔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co Electric and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co Electric and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co Electric and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co Electric and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12935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9643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9643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9643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一种冷凝器,包括一本体部、一左封盖及一右封盖。本体部包括一中空管体、两个端板及多个散热管,中空管体的两侧分别连接各端板,各端板开设有数量与位置相对应的多个孔洞,且多个散热管可穿过各端板的多个孔洞以置入中空管体中。左封盖可与其中的一端板结合,而右封盖可与另一端板结合。其中所述多个孔洞呈一偏移分布的形式排列。通过此多个散热管向下偏移的排列方式,有利于有效运用每一散热管的热传能力,使得冷凝器的下半部具有较大的散热面积可与在冷凝器下方短暂聚积的液态冷媒进行热交换,因此可提高散热效果,提升冷凝器效率。

Description

冷凝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凝器,该冷凝器广泛应用于具有壳管式冷凝器的空调设备,可增加热传效率并提高冷气能力。
背景技术
现今商业大楼或大型活动场地普遍使用空调设备以维持室内温度与空气质量,以提供一个舒适的办公或生活环境。一般空调设备均采用循环式冷媒与散热介质(例如冷却水、空气等)透过冷凝器装置进行热交换,以达到冷媒散热效果。现有技术例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295252号“冷凝器的结构改良”即披露一种具有多个散热管的冷凝器结构,其中多个散热管以端板为中心呈一同心圆形式排列,散热介质在多个散热管内流动,通过多个散热管提供大范围散热面积以利于与管外流动的冷媒进行热交换。由于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在释放出热量后会变化为液态冷媒并朝冷凝管下方短暂聚积以待排出冷凝管,此时位于冷凝管下半部的多个散热管因与液态冷媒接触时间较长,故可提供的散热效果将大于冷凝管上半部的多个散热管所提供的散热效果。若以前述同心圆形式排列的多个散热管并无法充分利用每一散热管的传热能力。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的公知问题,而产生出本实用新型的构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增加热传效率并提高冷气能力的冷凝器。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包括一本体部、一左封盖及一右封盖。本体部包括一中空管体、两个端板及多个散热管,两个端板分别连接于中空管体的两侧,且开设有数量与位置相对应的多个孔洞,多个孔洞可供多个散热管穿过以置入中空管体中。左封盖可与其中的一端板结合,而右封盖可与另一端板结合。其中多个孔洞呈一偏移分布的形式排列。其中定义一水平面,其位于本体部上下均分处,且同过水平面将各端板划分为一端板上部及一端板下部,端板下部所具有的多个孔洞的数量多于端板上部所具有的多个孔洞的数量。通过此多个散热管向下偏移的排列方式,以利于有效运用每一散热管的热传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可进一步在冷凝器的左封盖包括一左隔板,左隔板可将与左封盖结合的端板分隔为多个区域,各区域包括相同数量的多个孔洞;右封盖包括一右隔板,右隔板可将与右封盖结合的端板分隔为多个区域,各区域包括相同数量的多个孔洞;其中左隔板与右隔板呈交错形态设置。左封盖与右封盖可再进一步利用两组不同的模具加以制造,使得左隔板的形状相异于右隔板的形状。藉此设计可形成冷却水的二次往复循环管路,以提高冷凝器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此多个散热管向下偏移的排列方式,有利于有效运用每一散热管的热传能力,使得冷凝器的下半部具有较大的散热面积可与在冷凝器下方短暂聚积的液态冷媒进行热交换,因此可提高散热效果,提升冷凝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2(a)和图2(b)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的端板上多个孔洞排列方式示意图。
图3(a)和图3(b)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的左封盖结构及左封盖结合端板后的示意图。
图4(a)和图4(b)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的右封盖结构及右封盖结合端板后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的端板同时结合左封盖与右封盖后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冷凝器1        本体部10         中空管体11
冷媒入口111    冷媒出口112      端板12
孔洞121        端板上部122      端板下部123
散热管13    左封盖20    左隔板21
出水口22    入水口23    右封盖30
右隔板31    出水口32    水口33
垫片4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出优选具体实施例说明如下。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的立体结构分解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1包括一本体部10、一左封盖20及一右封盖30。本体部10包括一中空管体11、两个端板12及多个散热管13,中空管体11的两侧分别连接各端板12,各端板12开设有数量与位置相对应的多个孔洞121,且多个散热管13可穿过各端板12的多个孔洞121以置入中空管体11中。中空管体11还包括一冷媒入口111及一冷媒出口112,以供冷媒在中空管体11内流动。多个散热管13可供冷却水通过以便于与冷媒进行热交换。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散热管13可为一铜管,但亦可使用其它具有良好导热性的材料所替代,不以本实施例为限。左封盖20可与其中的一端板12结合,而右封盖30可与另一端板12结合。冷凝器1进一步包括两个垫片40,设置于与右封盖30结合的端板12与右封盖30之间及与左封盖20结合的端板12与左封盖20之间,垫片40可提供端板12与左封盖20及端板12与右封盖30结合时的密封与缓冲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垫片40以弹性材料所制成。
以下请一并参考图2(a)、图2(b)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的端板上多个孔洞排列方式示意图。如图2(a)所示,端板12上的多个孔洞121呈一偏移分布的形式排列,使得多个孔洞121的设置位置可朝各端板12的任一侧偏移集中,以符合不同设计上的需求。在本实施例中定义出一水平面,水平面位于本体部10上下均分处,且通过此水平面将各端板12划分为一端板上部122及一端板下部123,端板下部123所包括的多个孔洞121的数量多于端板上部122所包括的多个孔洞121的数量。通过此多个孔洞121向下偏移的排列方式,使得冷凝器1的下半部具有较大的散热面积可与在冷凝器1下方短暂聚积的液态冷媒进行热交换,因此可提高散热效果,提升冷凝器1效率。在本实施例中,端板12上的多个孔洞121共有28孔,其中端板上部122所包括的多个孔洞121数量约为13孔,端板下部123所包括的多个孔洞121数量约为15孔,而端板12上的多个孔洞121总数量或设置于端板上部122或端板下部123的多个孔洞121数量可视需求予以调整,不以本实施例为限。如图2(b)所示,端板12上的多个孔洞121排列方式亦呈多组等腰三角形的形式排列,即一种综合区域的千鸟形式设计,并呈现向下偏移的排列分布。
以下请一并参考图3(a)、图3(b)及图4(a)、图4(b)。图3(a)、图3(b)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的左封盖结构及左封盖结合端板后的示意图。图4(a)、图4(b)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的右封盖结构及右封盖结合端板后的示意图。如图3(a)、图3(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1的左封盖20包括一左隔板21,左隔板21可将与左封盖20结合的端板12分隔为多个区域,且各区域包括相同数量的多个孔洞121。左封盖20另包括一出水口22及一入水口23。如图4(a)、图4(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1的右封盖30包括一右隔板31,右隔板31可将与右封盖30结合的端板12分隔为多个区域,且各区域包括相同数量的多个孔洞121。右封盖30另包括一出水口32及一入水口33。在本实施例中,左隔板21及右隔板31将各端板12分隔为四个区域。为配合两侧端板12的多个孔洞121的排列分布,因此在左封盖20与右封盖30的设计上需将左隔板21与右隔板31做出分隔差异,使得左隔板21的形状相异于右隔板31的形状,也因此左封盖20与右封盖30利用两组不同的模具加以制造,以达到本实用新型更佳的热传效果。而当冷却水透过左封盖20的入水口23注入时,会将右封盖30的出水口32及入水口33封闭,使冷却水经循环流动后自左封盖20的出水口22流出;反之,当透过右封盖30的出水口32及入水口33进行冷却水循环流动时,即封闭左封盖20的出水口22及入水口23。
请参考图5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的端板同时结合左封盖与右封盖后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自右封盖30的方向透视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1结构,端板12在同时结合左封盖20与右封盖30时,左隔板21与右隔板31呈交错设置。利用此设计,冷却水可先经由入水口33注入,且因右隔板31的限制使冷却水流入端板12上编号a的多个孔洞121,而另一侧端板12上编号a的多个孔洞121受左隔板21影响会分隔为两个不同区域,使冷却水自编号a的多个孔洞121流出时进而分别流入另一侧端板12上编号b的多个孔洞121并回流,形成一冷却水往复循环;同理,冷却水可再经过编号c的多个孔洞121流至另一侧,且经由编号d的多个孔洞121回流,最后自出水口32流出,如此可形成另一冷却水往复循环。利用此设计所构成二次冷却水往复循环管路,可提高冷却水与冷媒的间热交换效果,使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1具备更佳的热传效率并提高冷气能力。
综上所陈,本实用新型无论就目的、手段及功效,均显示其不同于公知技术的特征,为一大突破。须注意,上述实施例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熟于此项技术的人士均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及精神下,对实施例作修改与变化。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后述的权利要求范围所述。

Claims (10)

1、一种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部,包括一中空管体、两个端板及多个散热管,该中空管体的两侧分别连接各该端板,各该端板开设有数量与位置相对应的多个孔洞,且所述多个散热管穿过各该端板的所述多个孔洞以置入该中空管体中;
一左封盖,与所述两个端板中的一端板结合;以及
一右封盖,与所述两个端板中的另一端板结合;
其中所述多个孔洞呈一偏移分布的形式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各该端板通过位于本体部上下均分处的一水平面划分为一端板上部及一端板下部,该端板下部所具有的孔洞的数量多于该端板上部所具有的孔洞的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孔洞呈多组等腰三角形的形式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该端板上部所包括的孔洞数量约为13孔,该端板下部所包括的孔洞数量约为15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该左封盖包括一左隔板,该左隔板将与该左封盖结合的该端板分隔为多个区域,且各该区域包括相同数量的孔洞;该右封盖包括一右隔板,该右隔板将与该右封盖结合的该端板分隔为多个区域,且各该区域包括相同数量的孔洞;其中该左隔板与该右隔板呈交错形态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该左隔板的形状相异于该右隔板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该左封盖包括一左隔板,该左隔板将与该左封盖结合的该端板分隔为多个区域,且各该区域包括相同数量的孔洞;该右封盖包括一右隔板,该右隔板将与该右封盖结合的该端板分隔为多个区域,且各该区域包括相同数量的孔洞;其中该左隔板与该右隔板呈交错形态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该左隔板的形状相异于该右隔板的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该冷凝器进一步包括两个垫片,分别设置于与该右封盖结合的该端板与该右封盖之间、及与该左封盖结合的该端板与该左封盖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该冷凝器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入水口及至少一出水口,设置于该左封盖或该右封盖上;且该中空管体包括一冷媒入口及一冷媒出口,以供冷媒于该中空管体内流动。
CNU2007201293575U 2007-09-21 2007-09-21 冷凝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9643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293575U CN201096433Y (zh) 2007-09-21 2007-09-21 冷凝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293575U CN201096433Y (zh) 2007-09-21 2007-09-21 冷凝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96433Y true CN201096433Y (zh) 2008-08-06

Family

ID=39923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29357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96433Y (zh) 2007-09-21 2007-09-21 冷凝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96433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8590A (zh) * 2010-07-26 2012-02-01 济南西斯普换热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管板
CN102563978A (zh) * 2011-01-04 2012-07-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壳管式换热器
CN108773958A (zh) * 2018-06-09 2018-11-09 安徽中疆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再利用装置及使用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8590A (zh) * 2010-07-26 2012-02-01 济南西斯普换热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管板
CN102563978A (zh) * 2011-01-04 2012-07-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壳管式换热器
CN108773958A (zh) * 2018-06-09 2018-11-09 安徽中疆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再利用装置及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68193B (zh) 一种口琴通道平行流式换热器
CN201096433Y (zh) 冷凝器
CN202719915U (zh) 一种新型分流结构的平行流换热器
CN109323607A (zh) 一种蜂窝型超紧凑板式热交换器
CN206441836U (zh) 电池冷却换热器
CN101907411B (zh) 一种孔板复叠式换热装置
CN102322757A (zh) 一种多次分流和汇流的蜂窝式换热器
CN202092482U (zh) 带集热片的多层薄腔式热交换器
CN208443234U (zh) 一种多级分配板式换热器
CN208432140U (zh) 一种复合型换热器
CN207456260U (zh) 一种适用于摇晃工况的板翅式换热器封头
CN106225327B (zh) 一种翅片热交换器管路结构
CN206160567U (zh) 一种冷凝器
CN205261810U (zh) 间接蒸发冷却塔-机械制冷复合型数据中心用空调系统
CN201688739U (zh) 一种焊接板式换热器用新型波纹板片
CN208567586U (zh) 一种壳管换热器用均液器及壳管换热器
CN201637313U (zh) 一种余热回收换热装置
CN208567605U (zh) 一种用于气液间换热的板式换热器
CN208833033U (zh) 一种多联水帘换热器
CN209434175U (zh) 分形微通道换热器
CN206378021U (zh) 复合型冷凝式高铁热交换器
CN208536372U (zh) 换热水箱及热水器
CN201490182U (zh) 半导体制冷片的水循环散热装置
CN207021256U (zh) 一种基于液流槽串联的igbt模块液冷板
CN110173780A (zh) 一种利用景观喷泉强化换热的冷却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06

Termination date: 2011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