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95890Y - 折叠篷中滑套的定位机构 - Google Patents

折叠篷中滑套的定位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95890Y
CN201095890Y CNU2007201124488U CN200720112448U CN201095890Y CN 201095890 Y CN201095890 Y CN 201095890Y CN U2007201124488 U CNU2007201124488 U CN U2007201124488U CN 200720112448 U CN200720112448 U CN 200720112448U CN 201095890 Y CN201095890 Y CN 20109589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wire
sliding sleeve
detent mechanism
jumped
pin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1244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华
郑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heng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heng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hengt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heng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11244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9589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9589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9589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篷中滑套的定位机构,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折叠篷使用安全性不高的问题。本折叠篷中滑套的定位机构,折叠篷的滑套套接于的脚管上,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装于脚管内的钢丝跳和位于脚管侧部的通孔,所述的钢丝跳呈U形,采用一根具有弹性的钢丝弯曲而成,钢丝跳的一端为接触端另一端为定位端,钢丝跳在自身的弹力作用下其接触端抵靠在脚管内壁,定位端穿过上述通孔。本折叠篷中滑套的定位机构使得折叠篷使用安全性高、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折叠篷中滑套的定位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遮挡雨或阳光的折叠篷,特别是折叠篷中滑套的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折叠篷作为一种较大型的遮雨、遮阳器具被广泛使用,它的优点在于使用及存放均比较方便。也就是说,需要将折叠篷存放时,可将其收拢,这样在存放时就可减少占用空间;需要使用折叠篷时,将其展开即可。
现有的折叠篷为了实现上述功能,通常在折叠篷的脚管上设有定位机构。正常使用折叠篷时,滑套被定位机构阻挡在定位机构上部的脚管处,这样滑套就不会下移,折叠篷就一直处于展开状态。需要对折叠篷进行存放时,人们可操作定位机构,使得定位机构不将滑套阻挡住,这样滑套就可下移,从而将折叠篷收拢。
如图7和图8所示,目前常见的是采用钢板跳的定位机构,钢板跳是由具有一定弹性的板材弯折为V形的,并且在钢板跳上冲压出凸出的凸头4。在折叠篷的脚管上设有通孔,钢板跳装在脚管内且在钢板跳的弹力作用下它两端分别抵靠在脚管内的两侧,其中钢板跳上的凸头4穿过通孔,并且在钢板跳自身的弹力作用下其上的凸头4伸出脚管外侧。
可以看出,上述的折叠篷是通过钢板跳上的凸头4将滑套阻挡住,从而使得折叠篷一直处于展开状态。需要将折叠篷收拢时,操作者需按压凸头4,使得凸头4向脚管内侧缩回,此时滑套不与凸头4接触,滑套就可下移,使得折叠篷可收拢。
显然,上述的折叠篷在使用及存放时均比较方便。但是,在将折叠篷收拢过程中,一旦凸头缩回,滑套不受阻挡会突然沿着脚管下移,下移的滑套有可能会撞击或夹住操作者的手部,对操作者造成伤害,因此,它的使用安全性不高。
同时,在收拢或打开折叠篷的过程中,钢板跳上的凸头有可能完全缩入通孔内而无法弹出,从而使得折叠篷无法正常打开。因此,它的使用稳定性较差。
另外,上述折叠篷中的钢板跳在加工过程中至少需要两道工序,即将钢板弯折成型和将凸头冲压成型。可以看出,钢板跳的加工较繁琐、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得折叠篷使用安全性高的折叠篷中滑套的定位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折叠篷中滑套的定位机构,折叠篷的滑套套接于的脚管上,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装于脚管内的钢丝跳和位于脚管侧部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丝跳呈U形,采用一根具有弹性的钢丝弯曲而成,钢丝跳的一端为接触端另一端为定位端,钢丝跳在自身的弹力作用下其接触端抵靠在脚管内壁,定位端穿过上述通孔。
在具有本滑套定位机构的折叠篷中,定位机构将滑套阻挡住,滑套就不会下移,从而使得折叠篷一直处于打开状态。操作者对定位机构进行操作后,滑套就可沿着脚管下移,也就是说可将折叠篷收拢。
具体而言,定位机构中钢丝跳在自身的弹力作用下其上的定位端伸出通孔,定位端抵靠在滑套下部,使得滑套无法下移,折叠篷也就一直处于打开状态。
相反,不使用折叠篷时,操作者按压钢丝跳的定位端,使得定位端缩入通孔,定位端脱离滑套下部,滑套就不受阻挡,滑套沿着脚管下移后就可将折叠篷收拢。
在上述的折叠篷中滑套的定位机构中,所述的定位端由过渡段和处于过渡段上部的定位段组成,过渡段由下至上逐渐向远离脚管外侧的方向倾斜。滑套从钢丝跳下部的脚管处移至钢丝跳上部的脚管处的过程中,滑套内侧首先与过渡段接触,滑套克服钢丝跳的弹力后可将过渡段向通孔内压入。待滑套越过钢丝跳的定位段后,钢丝跳在自身的弹力作用下张开,从而使得定位段抵靠在滑套的下部,阻挡住滑套使它无法下移。
在上述的折叠篷中滑套的定位机构中,所述的定位段与脚管外侧相垂直。通过这样的结构使得钢丝跳的定位段能稳固地抵靠在滑套的下部。
在上述的折叠篷中滑套的定位机构中,所述的钢丝跳的接触端设有一个弯折。该弯折部分与脚管内侧紧紧的贴靠在一起,这样使得钢丝跳接触端的接触面积较大,从而能够确保钢丝跳的位置及方向稳定。
在上述的折叠篷中滑套的定位机构中,所述的脚管侧部还设有一个定位孔,上述的钢丝跳定位端的端部伸入定位孔内。由于钢丝跳的定位端是连接在定位孔处的,在外力作用下钢丝跳就不会相对于脚管上下移动。
在上述的折叠篷中滑套的定位机构中,所述的滑套上设有与钢丝跳尺寸相匹配的卡槽,上述的钢丝跳的定位段可卡于卡槽内。由于钢丝跳的位置是相对固定不动的,通过这样的结构使得折叠篷处于打开状态时,滑套不会相对于脚管产生转动位移。
在上述的折叠篷中滑套的定位机构中,所述的滑套内侧设有其上下两边缘逐渐向中间凸起的凸沿。在打开折叠篷过程中,滑套从钢丝跳下部的脚管移至钢丝跳上部的脚管处,这个过程中,钢丝跳的定位端首先与凸沿的上部最低处接触。钢丝跳的定位端越过凸沿的最高处后,在钢丝跳的弹力及凸沿的斜面作用下钢丝跳推挤滑套上移,使得滑套能够稳定的进入钢丝跳上部的脚管处。
将折叠篷收拢过程中,滑套从钢丝跳上部的脚管移至钢丝跳下部的脚管处。这个过程中,操作者手按压定位端后,定位端缩入通孔,滑套下移且其上凸沿下部的最低处首先与钢丝跳的定位端接触。此时,操作者可不需继续按压钢丝跳,按压滑套即可。显然,滑套下移过程中不会碰夹住操作者的手部。
在上述的折叠篷中滑套的定位机构中,所述的脚管外侧具有凹入的凹面,上述的定位孔和通孔均位于该凹面处。当钢丝跳与滑套的内侧接触时,钢丝跳被压入凹面处,而不会完全进入通孔内。显然,这样的结构使得钢丝跳的定位端能够一直稳定的伸出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折叠篷中滑套的定位机构中钢丝跳与滑套接触后,操作者再下压滑套即可将折叠篷收拢。在这个过程中滑套不会碰击或夹住操作者的手部。因此,它操作方便、使用安全性较高。
同时,由于本定位机构中钢丝跳是采用具有弹性的钢丝材料弯曲而成的。可以看出,它制造方便、成本较低。
另外,相对于钢板跳而言,按压钢丝跳时所需的力度较小。因此,本定位机构操作省力、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本滑套的定位机构的折叠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具有本滑套的定位机构的折叠篷处于收拢状态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具有本滑套的定位机构的折叠篷处于打开状态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折叠篷中滑套的定位机构中钢丝跳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折叠篷中滑套的定位机构中钢丝跳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现有的折叠篷中滑套的定位机构中的钢板跳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沿图7中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脚管;11、通孔;12、定位孔;13、凹面;2、滑套;211、卡槽;22、凸沿;3、钢丝跳;31、接触端;311、弯折;32、定位端;321、过渡段;322、定位段;4、凸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折叠篷包括一根呈管状的脚管1和套在脚管1上的滑套2,滑套2上连接有若干根支撑条,支撑条与篷布相连接。本折叠篷中滑套的定位机构就设置在脚管1内。
如图2和图3和图4所示,滑套2与脚管1相联接的联接端呈筒状,滑套2套在脚管1上。滑套2的内侧具有凸沿22,凸沿22的上下两边缘逐渐向中间凸起。
本定位机构包括开设在脚管1侧部的通孔11和装于脚管1内的钢丝跳3。如图5和图6所示,钢丝跳3呈U形,它是采用一根具有弹性的钢丝弯曲制成的。钢丝跳3的一端为接触端31,另一端为定位端32;钢丝跳3在自身的弹力作用下其上的接触端31抵靠在脚管1内侧,定位端32伸出通孔11。本实施例中,为了使钢丝跳3的接触端31能够牢牢的抵靠在脚管1内侧,在该端设有一个弯折311,该弯折311紧贴于脚管1内侧。
定位端32是由过渡段321和定位段322组成,定位段322处于过渡段321的上部。过渡段321由下至上逐渐向远离脚管1外侧的方向倾斜,定位段322与脚管1外侧相垂直。本实施例中,为了使钢丝跳3在外力作用下不会相对于脚管1上下移动,在脚管1侧部设有定位孔12,钢丝跳3定位端32的端部位于定位孔12处。
如图4所示,具有本定位机构的折叠篷在正常使用时,钢丝跳3的定位端32伸出通孔11且其上的定位段322抵靠在滑套2的下部。滑套2被钢丝跳3阻挡住而无法下移,折叠篷一直处于打开状态。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折叠篷在打开状态下滑套2不会产生转动位移,在滑套2上设有卡槽211,该卡槽211与钢丝跳3尺寸相匹配,且卡槽211与钢丝跳3的位置相对应。
见图3和图4所示,需要将折叠篷收拢时,操作者按压钢丝跳3的定位端32既可。具体而言,操作者按压钢丝跳3的定位端32,使得钢丝跳3向通孔11内缩入。然后滑套2沿着脚管1下移,在这个过程中,钢丝跳3定位端32的定位段322首先与套滑2内侧下部的凸沿22相接触。由于凸沿22的下部为最低处其中间位置才是最高处,这样就使得钢丝跳3的定位端32与凸沿22的最低处接触后,滑套2的位置就相对得到固定。此时,操作者再下压滑套2,就可使滑套2下移至钢丝跳3下部的脚管1处。当然,经过上述操作后折叠篷也就被收拢了。
同时,在打开折叠篷时,在凸沿22的斜面和钢丝跳3的弹力作用下,可使滑套2稳定的进入钢丝跳3上部的脚管1处。
为了增加本定位机构的使用稳定性,也就是说避免钢丝跳3进入通孔11内而无法弹出的情况发生。在脚管1的外侧设有凹入的凹面13,定位孔12和通孔11均位于该凹面13处,见图2和图3和图4所示。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1、脚管;11、通孔;12、定位孔;13、凹面;2、滑套;211、卡槽;22、凸沿;3、钢丝跳;31、接触端;311、弯折;32、定位端;321、过渡段;322、定位段;4、凸头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8)

1、一种折叠篷中滑套的定位机构,折叠篷的滑套(2)套接于的脚管(1)上,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装于脚管(1)内的钢丝跳(3)和位于脚管(1)侧部的通孔(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丝跳(3)呈U形,采用一根具有弹性的钢丝弯曲而成,钢丝跳(3)的一端为接触端(31)另一端为定位端(32),钢丝跳(3)在自身的弹力作用下其接触端(31)抵靠在脚管(1)内壁,定位端(32)穿过上述通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篷中滑套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端(32)由过渡段(321)和处于过渡段(321)上部的定位段(322)组成,过渡段(321)由下至上逐渐向远离脚管(1)外侧的方向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篷中滑套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段(322)与脚管(1)外侧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折叠篷中滑套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丝跳(3)的接触端(31)设有一个弯折(31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折叠篷中滑套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管(1)侧部还设有一个定位孔(12),上述的钢丝跳(3)定位端(32)的端部伸入定位孔(12)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篷中滑套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套(2)上设有与钢丝跳(3)尺寸相匹配的卡槽(211),上述的钢丝跳(3)的定位段(322)可卡于卡槽(211)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折叠篷中滑套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套(2)内侧设有其上下两边缘逐渐向中间凸起的凸沿(2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篷中滑套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管(1)外侧具有凹入的凹面(13),上述的定位孔(12)和通孔(11)均位于该凹面(13)处。
CNU2007201124488U 2007-08-02 2007-08-02 折叠篷中滑套的定位机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9589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124488U CN201095890Y (zh) 2007-08-02 2007-08-02 折叠篷中滑套的定位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124488U CN201095890Y (zh) 2007-08-02 2007-08-02 折叠篷中滑套的定位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95890Y true CN201095890Y (zh) 2008-08-06

Family

ID=39922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12448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95890Y (zh) 2007-08-02 2007-08-02 折叠篷中滑套的定位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95890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3074A (zh) * 2014-11-21 2017-04-26 区慧玲 一种卡扣组件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3074A (zh) * 2014-11-21 2017-04-26 区慧玲 一种卡扣组件
CN106639622A (zh) * 2014-11-21 2017-05-10 区慧玲 一种帐篷杆架组件
CN106639623A (zh) * 2014-11-21 2017-05-10 区慧玲 一种帐篷杆架组件
CN106593074B (zh) * 2014-11-21 2018-10-02 浙江锦源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卡扣组件
CN106639623B (zh) * 2014-11-21 2018-10-09 泉州台商投资区红金天商贸有限公司 一种帐篷杆架组件
CN106639622B (zh) * 2014-11-21 2018-10-12 台州市黄岩八极果蔬专业合作社 一种帐篷杆架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64121U (zh) 可自动保持解锁状态的围床关节
CN203293870U (zh) 天窗装置
CN103224084A (zh) 饮料用容器的栓体
CN102488369A (zh) 伞装置
CN201095890Y (zh) 折叠篷中滑套的定位机构
DE102018220241A1 (de) Leistungsversorgungsstruktur für einen beweglichen Körper und Zusatzteileinzugmechanismus
KR101681224B1 (ko) 다중 결합구조의 자동차용 와이퍼
EP3162604B1 (en) Deflector device for vehicle
CN2117290U (zh) 汽车方向盘锁具装置
CN109497672A (zh) 拉杆箱
CN202088966U (zh) 一种多排齿撑货器
CN1070122C (zh) 用于装订器的装订组件
CN202088967U (zh) 一种撑货器
CN204001968U (zh) 折叠式帐篷的顶部支架
CN209644125U (zh) 拉杆箱
CN203160812U (zh) 一种用在滑动机构的控扣装置
CN203285138U (zh) 一种折叠帐篷的屋檐结构
CN201520378U (zh) 用于折叠自行车车把竖管的折叠接头
CN210743067U (zh) 一种翻转定位取货组件及包括其的自助贩卖机
CN2631280Y (zh) 用于晴雨伞的自锁式下巢
KR101158359B1 (ko) 차량용 선바이저 리테이너
CN2631279Y (zh) 晴雨伞自锁式下巢
CN201022541Y (zh) 高脚椅
CN2686388Y (zh) 展篷伞
CN213316762U (zh) 一种头孢噻肟生产液相色谱仪用防尘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7004 No. 811 Dongfang Avenue, Linhai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ZHENGTE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7004 No. 811 Dongfang Avenue, Linhai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Zhengte Group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06